壮志凌云2终于上映了 ,阿汤哥也老了。全片剧情方面没什么好说的,作为一个伪军迷,我只想吐槽一下导演编剧们的想像力和唯我独尊的美式思维模式,一架F14干掉两架苏57?太不科学了吧。是为了怀旧还是经费严重不足,你好歹也整个F35C出来啊。其它的槽点也太多了,究其原因可能是推迟了2年上映,完全跟不上现在的形势。
目前为止最好看的空战片,拍摄的技术一流,不看IMAX真的浪费了。不过这部典型的宣扬美国英雄主义的动作片,特别针对的是有当年TOPGUN情节的老观众,所以是不太可能在中国国内的影院上线,想看的话出国或去港澳台吧。
剧情就不多谈了,免得剧透扫了观众的兴,不过看完的确有一种串线碟中谍系列的感觉。
感官上很刺激,但是剧情很难经得起推敲。双杀5代机那段,懂一点常识的人都不会这么拍,这起码两代的差距,不管是航电还是火控也都是两代的差距,锁不上的情况就有点扯了。其中阿汤哥狗斗的时候驾驶的是苏式可变翼的战斗机,强调的是高速性能,机动性不会有电影里表现的那么灵活。强调一点,现实中俄军能驾驶五代机的,都是王牌中的王牌,如果是现实中,弹药充足的情况下,五代机一个打10个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这段剧情我只能大呼太扯!
设定其实也有一些问题:关键性的目标使用较落后的山毛榉和萨姆导弹进行防御,狗斗的时候敌方地空导弹也全程没反应...五代机没有配套预警机进行巡逻...
所以阿汤哥还是很帅的,我还是很喜欢的,就是这片拍的,怎么那么像美国版的战狼...
我只能说:美国人,你要自信...不要意淫...
壮志凌云2终于上映了,我几乎第一时间就跑去看了,刚走出电影院,心情平复不下来,写点更新吧,可能有点剧透,大家凑活着看!
首先这部续集其实就是阿汤哥和USN写给全部粉丝的情书,他生生把壮志凌云拍成了碟中谍,上天入地无所不能,快六十的人不但像年轻时那样骑着摩托车载女友,而且还解锁新技能驾船出海,并且被塑造成了个打破人类速度记录的试飞员,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是他不敢尝试的;可是前半段再紧张,你也知道按照阿汤哥一贯的调性,最后半小时才是全片最血脉喷张的存在,而这次更是不例外,因为,大猫真的回归了。
虽然最后二十分钟越看越像科幻片,但是大猫的雄姿真的勾起了满满的回忆,是的,年久失修,跑道被炸,和Su57五代机狗斗.....凡此种种虽然是“电影的魅力”,但是足以震撼观众,足以表明心迹。这是一等人知道自己现在可能越来越引领不了时代的呐喊,为此“肥电”竟然没给到一个镜头!他们用一整部大片像国会老爷们陈述着自己的“情怀与担忧”.....不仅超虫比不上大猫这回算是得到了官方认证,连肥电都被不配拥有姓名了。格鲁曼真的得发两份感谢电才行,一份给USN,一份给阿汤哥。
大猫谢幕的方式有些踉跄,但是因为他是大猫,所以于情于理,都会为之震撼!
当然了,最后夕阳中的“野马奔腾”,那是属于真爱的浪漫,也在明晃晃的提醒着观众,这所有刻意而为之的桥段都是对于“汤式动作片”纯粹且长情的告白...现如今的好莱坞已经很难得有这么纯粹且唯美的爱情刻画,我们真的得感谢阿汤哥和康大姐两位“中年颜值天花板”的坚持,让真爱与浪漫永存!
PS:虽然Hold My Hand真的不差,可是奈何Take My Breath Away确实太经典,Gaga尽力了,各有所爱吧!
典型的好看。就是,你知道会如何,但是看了之后依然会爽,会high。 说说几个技术细节。
第一: 开始达到马赫10.0的飞机原型是黑鸟侦察机,黑鸟可以达到3.3马赫,此时飞机表面温度在400–600度。如果到了电影中的速度,咳咳,温度,那就,不好说了。
第二:测试飞机坠毁,也是黑鸟飞机实际发生的事故。为了测试飞机稳定性,对机身下部做了气动外形修正,结果飞机剧烈抖动,空中解体。后座机械员(其实不是)丧生。飞行员被当地土豪农场主用直升机送到了医院——-我们要赶紧—-土豪业余直升机飞行员说。 我虽然不会开直升机,但是飞行仪表几乎都到了红线/红区,我TNND从60000英尺没摔死,这下,还有可能,,,——-飞行员大脑中的思考。
第三: 这款飞机,配的是宇航服。大约22万美元一套,一个飞行员2套。需要两个人帮着穿,快的话,15分钟。
第四,上飞机前,地面人员会拿一个方盒子,和飞行员一起走。那是一个冷气通风装置。所有宇航员上机前标配。上了飞机,启动发动机后,再切换为发动机提供冷气。
第五: 和美女扬帆,美女升起大大的风帆的时候,用的术语是升起了“afterburner”。这是涡轮发动机的术语,意思是在燃烧室喷出的空气中再喷入航空煤油,再点火,取得更大的推力。
第六:片尾的飞机是二战后期著名的野马战斗机。活塞时代的绝响。
第七:当战斗机过渡到了喷气式,喷气式持续进化到了现代,下一个被淘汰的,咳咳,就是飞行员了。因为,我们的肉身其实是整个飞机中最短的那个板。我们无法再提高自己抵抗高G值的能力。所以,进化就是异化。
这不闹呢吗F18干掉了3架su57,侠盗飞车4都不敢这么演,得亏最近因为乌克兰的问题好莱坞电影不在俄罗斯上映了,不然毛子不得把电影院烧了,回头电影上映战损100家电影院……
也感叹于好莱坞大片的文化入侵,以及对电影产业的投入,阿汤哥50+的高领还上演着mission impossible~
#Cannes2022 第四场。请一定要在IMAX大银幕上看这部片!一定要在IMAX上看!壮阔的空战+飞行场面爽爆,是一部在各方面都完美升级的电影,且“传承”亦成为这一集的主题。第一部中Goose的离开成为了这一部的戏核,并由此衍生出老一辈空军人与新一代之间精神的承继、空军飞行员执行任务与家人之间的挂怀、Pete与Goose的儿子之间如父如子的情感、他们在完成任务时的互相守护。在高原、冰雪、蓝天下的广阔画面,将自然美景与战事的激烈尽收眼底,整部电影的叙事结构和色调也非常复古。
阿汤哥,六十岁,还能演,还这么帅。世界上还有什么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吗?
MD又被漂亮国装到了!秒秒都是荷尔蒙!这才是no time to die!
Typical劇情,Typical帥氣,Typical熱血,Typical煽情,Typical好看。
4.5滿載對80年代情懷的美好致敬,同時也是阿湯哥電影職人精神的極致展現,全片幾乎都在紅眼眶度過,好在昨天有重看一遍,情感完全高度共鳴,所有小細節都好感動,這幾年消費80年代情懷最成功的一部,方基墨抱病回歸客串無敵感謝,片尾緬懷東尼史考特更是感動萬分。《捍衛戰士:獨行俠》是一部會讓在天之靈的東尼史考特驕傲的續集,也是阿湯哥從影多年英雄形象的迴光返照,以電影人到不能再電影人的極限消費情懷,角色刻畫同時還飽滿動人,雖然說後面的情節也是有點異想天開,但是以服務角色為前提的異想天開,開頭重重舉起,結尾輕輕放下,30多年的愧疚與遺憾都在這場任務化解了,老兵終有被淘汰的一天,但是在這一天到來前,他仍會在前線翱翔天際,獨行俠精神將會從耳順之年重新出發,直到他再也飛不動的一天。永遠的獨行俠,永遠的湯姆克魯斯
感觉碟中谍系列对老当益壮阿汤哥影响不小呀,结构挺类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简约不简单,文戏,幽默元素比想象中多。在碟中谍玩极限觉得还不过瘾,在壮志凌云2里又真自己玩起了开飞机。算是战机类型电影工业一个天花板。角色关系和第一部连结紧密,没看过或忘记第一部刚开始比较难代入,影片打各种情怀牌和自我致敬联动。好莱坞商业类型片模式打磨平衡的大爽片。
感觉在看吴京开飞机..
阿汤在片里片外掌控了一切,结果他成了这个片的最大负资产。有他在一切其他人物都成了摆设,但他自己衰老的体态容颜早已镇不住场子。导演水平太差,文戏全是水词儿,情绪魅力、剧情张力和荷尔蒙感荡然无存,连沙滩上打橄榄球的造型都拗得不能再土鳖。影片结尾忽然转型成了偷飞机搞笑片,颇得《反斗神鹰》精髓。出了影院,回想这高潮部分执行的是啥任务:轰炸固定目标早就是无人机的活儿了,为什么要让六十岁的老头开着几千万美金的战斗机去玩儿,偷来的闲置F-14不但油箱是满的,在通讯雷达全无的盲飞情况下居然能稳稳得找到大海中游弋的航母。最后,顶尖精英万里挑一的海军飞行员学校非得找一个戴金丝边眼镜的后座火控去顶直冲云霄的压力么?就不怕镜片压碎在眼睛里?怀念四十年前托尼斯科特的基情荷尔蒙张力,那位最被忽视的好莱坞商业电影大师。
阿汤哥60了还得从女友家阁楼窗户逃跑……
美式主旋律电影🎦,观影人群也是一样的中年男人和学校组织来看的学生们。如果你觉得独行侠>战狼2,那么一些事出了问题
用2022年的技术拍出了一部属于90年代的电影。
60岁依然六块腹肌在沙滩上和年轻男孩打球毫无违和感,or临退休依然专业技术第一没有后人超越,说不清这两项哪一样更容易成为中年男人的porn。Mark一下270度银幕初体验。
带走呼吸36年
好莱坞黄金时代的回光返照。
电影用一种非常老套、通俗但又格外燃且易懂的方式,完成的是一个人跨越35年的成长和沉淀。无论当年的意气风发,如今的志在千里,无论父辈与子辈的和解与承接,还是那些烂俗的爱情桥段…你可能会挑出这部电影的毛病,但你却不能否认它让人看得屏气凝神;全片散发的那份经典好莱坞的范儿、以及它煽情却绝不滥情的做法,绝对称得上是近几年最好的美国主旋律电影。
看评论讲是美国战狼有笑到,竟也是无法反驳,剧情确实,由他们咋说就咋说吧哈哈。但是阿汤这样子几十年如一日的银幕巨星真是太宝贵了,他很帅,而且也知道自己怎样最帅,并严格要求自己保持这么帅,很是佩服。而且我也可以get到Miles Teller的帅,就是当下好莱坞最流行的丑帅嘛!哈哈哈😄
虽然对第一部无感,但这绝对是给全球所有主旋律/征兵广告商业大片设立的一个标杆,即便是执行任务环节有点跳戏碟中谍,但丝毫不尴尬,也丝毫不掩饰温柔又豪情的底色,阿汤哥带领全剧组做到了视听与情怀上的本垒打。国内影人一定要好好看、好好学,把这些小九九琢磨出味道来了,献礼片也就不那么难看了。
服了,俗套情节也可以拍得这么精彩。
情节非常俗套,开头酒吧那场戏那种充满toxic masculinity的气氛让我非常不适。但是讲作战方法讲得非常清晰,尤其是和《信条》最后比起来,讲得太易懂了,很好。整场电影下来感觉像是去游乐园坐了一个小时的过山车,很紧张很刺激。真想看看幕后花絮,看看是怎么拍的。候选团队里塞了一亚男一亚女,却一个镜头都懒得给,让人心酸。
标准的好莱坞三段式结构,标准的美国征兵宣传片,标准的发达电影工业打造出的流水线产品,但竟然已经是2022年院线最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