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这么经典的电影,长评前几条都是关于爱情的,不懂,原来豆瓣也这样了。
许文强最开始教丁力,有人想杀你,就去杀了他,这是他在狱中得到的教训,但却不仅如此,他的复仇是有瞻前顾后的,所以他有了上海滩的事业,结识了冯敬尧,但丁力只学会了皮毛,当他杀了金老板后引来祸事。
当第一次见山口香子时,许文强握手后一直低着头,丁力一直盯着她看,此为教养。
许文强重用丁力,因为患难之交共生死,这也是他致命的原因,最开始冯敬尧没有完全信任的人,也是他屹立不倒的原因,丁力在整个电影中都在成长,学会计谋学会狠毒。
许文强是情商好手,第一次见冯程程就说,他一定会履行自己的诺言一类的大男子主义话语,察言观色,在最开始时,适当的接近程程,当他发现不合适时,适当的让她不舒服。
精武门让许文强帮忙的时候,许文强问丁力如果是他应该怎么做,丁力说,帮。当许文强杀了山口香子的时候,精武门说:“许先生 你真是我们精武门的大恩人”他回答:“我杀她只是为了自卫 不是为了精武门”。冯敬尧几句挑拨丁力又认为是许文强背叛了冯敬尧。细品,说话和做事。
其实当时把所有人灭口,他杀山口香子的事情就不会暴露,他能继续在冯敬尧手下干事,也能被精武门拥戴。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所以冯敬尧骂他“蠢才”吧。
离开上海到香港后的低迷和只对那个小孩放松的笑。生活大起大落,也能屈尊跑堂。
回到上海,许文强一边客气地叫着丁先生一边吐露心声。
冯敬尧真的离间一把好手啊,几句话就让丁力对许文强产生恨意。丁力在许文强手下闯祸,在冯敬尧手下闯祸,一把乱走火的枪。丁力和冯敬尧一样挂着忠义之人的名号行着苟且之事,丁力毫无原则为了生存卖友卖父。
一些教养和文化是刻在骨子里的。
“你可以不是冯敬尧的女儿,你更可以不是冯程程。但我,不可以不是许文强。” ——许文强
“我长大以后,要赚很多钱。我要着靓衫,开靓车,上七重天。” ——长贵
“对我好的人,便是好人。我爹做的事,我作为女儿也不便知道得太多,这对我没有益处。……我想上海这个地方不适合我,所以我一直在外地读书。” ——冯程程
2007年,黄晓明版的许文强出世,眼神犀利,风度翩翩。我以为他是个好人,因为他是男主角。今日中国的电视剧让人坚定,男主角都不会死的好人,即使死,也死得很壮美。
1983年的荧幕上,身穿白西装戴深红色煲呔的男人刚走出舞厅大门,就被迎面开来的车灯照得睁不开眼,机关枪开始扫射,他被打得摇摇晃晃,白西装上开满了血花。
这一切来得太快了,待我反应过来时,他已经躺在丁力的怀里,睁着亮晶晶的眸子,嘴唇轻轻张合,念着“程程,程程”,最后一丝力气化为一句话:“我要去法国。”
虽然很伤心,但我一点也没觉得这句话美。许先生,之前有那么好的机会,你为什么不追随她而去?早已失却为“国家”、“民族”而呼喊的热血的你,可以为私仇利用一切无辜者的你,在上海留得越久,便陷得越深;陷得越深,便越难抽身。最后的结局正应了你的自白——“我有一日也会横尸街头,这是我的命运,只差个迟早。嫁给我的人,一定会一辈子做寡妇。”不同的是,倾心于你的女子,都先你一步而走。
走过许文强生命中的女人中,方艳芸对他是敬重爱惜,阿娣是无条件的爱,冯程程是又爱又恨。只是当初她背负着父仇,说不出这一句“爱你恨你,问君知否”——程程太理智直白,学不会缠绵。她能做得最明显的,是向他要回夹着两人合影的《家》,一路翻看着它,到法国去。
许文强是自私的。在这一点上我很赞同冯程程的想法。展开对冯敬尧的复仇计划前,他虽然并不觉快感,却对规劝他的方艳芸说:“我对自己做过的事情,从来不后悔。”(但我想他这一生至少后悔了一件事,就是没有跟程程到法国去。)
他的不后悔,是有各种理由作为底气的。他的痛苦便是他的理由。他所受的精神打击主要有三次:“我第一次讲‘民族’、‘国家’,结果坐了三年牢;第二次讲‘民族’、‘国家’,结果失去了尾指。这样的痛苦,人一生经历过两次。难道还不够吗?”——不够,不够。第三次,在目睹阿娣黑仔爷爷的惨死后,他痛苦仇恨得要疯了。树欲静而风不止,上海滩这个漩涡,已经将他和他的爱人、仇人的命运紧密地搅合在一起。
可以埋怨那个时代吗?有很多恨它的理由,它让兄弟失却无间,爱侣不能同行,人命贱如草菅,道德和正义被践踏。最可恶的是,它让人没有选择的余地。活在风口浪尖的一生都是被驱赶的,这些被迫的举动又成了强迫本人或别人的源头。所以你看到许文强打倒了冯敬尧,此举树立了聂人王的权威;丁力和许文强打垮了聂人王,自己又成了冯敬尧一类的人物。法租界华人统治的改朝换代,看似进步,实质是死循环。这个时代让选择变得很简单:孤傲地死,或者卑鄙地活。孤傲者,如被暗杀的鲁秋白、出走的欧阳汉;卑鄙地活着的太多太多,他们只要盘算一件事——明天杀掉谁,可以让自己更安全。
聪明多才如许文强,也只能放弃救国救民的理想,转投黑暗以活命。他不再提起过去,还教育初涉社会的陈翰林:“若要活命,便要改变自己,适应它们。在上海这样的流氓世界里,你越卑鄙,越容易应付。有了权势,你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冯程程虽在父亲的庇护下也不能幸免:她不惜做“出走的娜拉”,却于父亲和丈夫的名声有损;她欲全心投入救国戏剧的排练中,却被文化厅拘捕被报章讽刺。父亲死后,她唯一能去的便只有法国了。戏剧救国梦,就此破碎。或许最容易活下去的是丁力,因为他很纯粹,他要的,只是像冯敬尧一样的地位;即便是对程程的爱,也是他实现事业雄心的一部分。他很幸运,有文哥一直言传身教地教他做人做事的道理。
但是,将一切归咎于时代,对人未免太宽容。和丁力相比,许文强想要的太多了——既要权势,又要爱国;既要复仇,又要爱人——他承受不住这般复杂,在这样残忍的时代、这样理智的爱人面前。这样一个矛盾的个体让我想起了乔峰(萧峰),一个身不由己、挣扎在爱与恨边缘的英雄。不同的是,萧峰是正义的化身,极度光明磊落;许文强是不得飞翔的黑暗的鹰,爱与恨深藏于心底,伺机反击。
但许文强难谓英雄,他也没认为自己如何高尚。在混乱中杀死山口香子后,他拒绝了精武门的感激,说“我杀她是为了自卫,不是为了什么精武门。”从香港回到上海后,他对冯敬尧的恨由对卖国贼的恨转向对灭门仇人的恨,为了制造反对冯敬尧的舆论环境,大肆煽动学生工人和报社,以致多人被害。为了杀一个冯敬尧,他可以无视另一个冯敬尧的崛起,不管不顾聂人王对总工会工人的残杀——他的所谓报仇,彻彻底底地成了为满足私欲不惜以任何无辜者为工具的罪行。
复仇的愤怒笼罩着他,让方艳芸、冯程程的劝告都如耳边风。即使一直默默支持他的方艳芸最后愿意为他而死,冯程程又如何面对一个曾把她赶得远远的,说出“我要你永远离开我,这样我便可以做我想做的事情”的爱人?
爱你恨你,问君知否?
结局是两个人都心伤。许文强的一意孤行、冯程程的含糊逃避,都是他们俩爱情的凶手。
若是我,那一天我就买一张跟程程同一个船的票,远远看着她,也要一起走。在法国隐姓埋名地活,她原谅或不原谅自己都好。否则,若她知道你的死讯,便要做一辈子寡妇了。
于今日的上海,徜徉在外滩的风中,看着厚重的异国建筑,抚着历经沧桑的墙石,听着浑厚悠远的大钟声,《上海滩》中的乱世恍如一梦。何其有幸,我仍可以欣赏这样一部经典之作。年轻时的周润发帅气深沉,赵雅芝演绎的冯程程美丽大方;就是不要情节,两个人的演技也足够慢慢斟酌。叶丽仪演唱,黄霑填词、顾嘉辉作曲的同名歌曲《上海滩》也是经典,其伴奏作为插曲,演绎的感情可喜,也可忧。许文强学不来“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的淡然,也唯有含恨了。
浪奔,浪流
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掏尽了,世间事
混作滔滔一片潮流
是喜,是愁
浪里分不清欢笑悲忧
成功,失败
浪里看不出有未有
爱你恨你,问君知否
似大江一发不收
转千湾,转千滩
亦未平复此中争斗
又有喜,又有愁
就算分不清欢喜悲忧
仍愿翻,百千浪
在我心中起伏够
在上海滩,所有人都是输家。在上海滩,失去最多的人,我想是丁力。他实现了他的理想,成为上海滩的冯敬尧,可以呼风唤雨。在上海滩的风云变幻中,丁力失去了兄弟、妻子,也失去了偶像(理想)、快乐。
鲁莽但讲情义的小青年丁力,向往着冯敬尧那样的地位与生活,那个时候,他对冯敬尧充满着敬意,冯敬尧对于他来说,是一种江湖理想的化身,不仅仅意味着权力,也包含着江湖义气。那时,他还不了解冯敬尧背后的野蛮血腥。当他对冯敬尧的了解越深一步,他的敬意也就越少一点,他离冯敬尧的地位也就越近一点,而他的心肠也就越像冯敬尧。他最后甚至还利用起了冯程程。
丁力了解到冯敬尧权力的实质,离不开许文强的引导,但是许文强的满腹心事是丁力永远也不会懂的。丁力感激许文强,也从来没有彻底放弃兄弟情义,但在丁力眼中,许文强所应该追求的东西,和他丁力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权力、物质和女人。许文强同样追求权力和物质,但五四时代的理想、激情已经渗入他的血液当中,他不能够彻底冷酷无情、血腥残暴、不择手段。许文强的文雅,来自他所受过的高等教育的熏染,那是丁力永远学不来的,即使他穿上西装、学会送花、能够认字。冯程程对丁力来说,是愈是可望而不可及就愈要追求的事物的化身。丁力对冯程程的欣赏,止于她的美丽、风雅,得到冯程程,是他自以为摆脱许文强阴影的象征。没想到,这种阴影只会更大。他要的是冯程程成为丁太太,而不是冯程程。冯程程对欧阳汉的义气豪肠是丁力永远不懂欣赏的。而许文强可以。许文强是分裂的。许文强对冯程程的激情,其实是来自五四时代的激情。许文强身边的三个女人,最了解他的可能是方艳云,他的知交也是方艳云,只有方艳云是可以托付心事的。但方艳云是一个与上海滩分解不开的女人。而冯程程是超脱于上海滩之外的。她是冯敬尧的女儿,更使她显得不凡。许文强所爱的女人,是一个不属于上海滩这个流氓世界的女人,那其实是他所不能忘怀的另一个世界。冯程程是善良、纯洁、美好而无辜的事物的象征。许文强并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被毁掉。
在许文强决定离开上海去广州的时候,是丁力在自己手臂上划下一刀子,让许文强留下的。在许文强第二次失去上海的时候,丁力却砍下了许文强的一根手指。因为丁力不能明白许文强,也因为丁力不想失去上海。所以是丁力放弃了兄弟。虽然在他失去冯程程之后,再度选择和许文强合作,但许文强的那根尾指,永远也接不回来了。他们终将要各走各路。他们始终也不是同一类人。无论结局是不是许文强在离开上海前夕被当局杀死。
“力哥,我发觉你和以前不同了。以前你动不动就笑得很开心,现在捡了金元宝你也不会笑了。”“一个人到了这样的地位,不能够用以前的态度对人。很多事情,都逼着要去想。”长贵和丁力这段对话,依稀就是以前的丁力和许文强。丁力以前总是不明白许文强为何总是心事重重,不肯对他、对冯程程坦白心胸。现在的丁力,已经是一个城府很深的精明人了。从前是许文强带着丁力打天下,如今是丁力带着长贵了。那个第一次到冯敬尧家里做客,看见样样新奇事物都心满意足乐开怀的丁力,是现在的长贵。从前他与许文强之间有隔阂,现在他与长贵同样有隔阂。从前的丁力,带着一根烧鹅腿回家给妈妈,就会很开心。当丁力有能力让他妈妈过得更好的时候,却不能让力妈对他有更多的放心。母子之间,也不复当年吃烧鹅腿的那种温情。
丁力到底得到了什么呢?一个孤独、残酷、无情的上海滩。
剪辑成电影的做法有些市侩,但也无可厚非。
话说,这个不是电视剧吗。。。这个好经典的有木有
3天看完。。
赵雅芝!
Netflix上架
确实经典,不过后期有点粗糙
許文強最後的一句話, 也是我想說的---------我想去法國... u_u
好剧本,好演员~
发哥演绎的许文强,无人可以超越,任何意图模仿的人都是自取其辱
妈呀这么老的电视剧我居然看过!!!印象最深刻的是金笔的一场戏!!!
经典
经典永恒,无法替代
“上海是个永远不会平静的地方”
周三夜,电影频道,下,后,南京。
(7/10)这部是电影版(三小时总集编)。我以前是先看了96版的刘德华版的《上海滩》,对许文强和丁力的印象也长期停留在96版。不过其实80版两位男主的人物塑造是完全不一样的。发哥后来的小马哥形象,在《上海滩》中就已经有了雏形。丁力是个亦正亦邪的角色,80版的丁力多少有充当许文强陪衬的成分(但这也是人物成长的过程),96版俩男主才是真正平等的角色。丁力的原型是杜月笙,而吕良伟后来又出演了《上海皇帝》,可以说吕良伟是以不同的方式演绎了同一个人物。PS:因为时长,电影版不得不删掉很多次要情节,在电影版中看起来是许文强坑了聂仁王,但其实聂仁王也是个极品人渣,而作为利用“爱国营业”赚钱赚名声以及扩大势力的“爱国贼”,某种程度上比冯敬尧还要坏。
确实是经典,赵雅芝的扮相实在是太漂亮了!
電影資料館大銀幕放了前 3集 8.4/10
继《大宅门》后又发现《上海滩》的电视剧剪辑版电影,还有上下两部分,于是找来观瞻一下。—— 来到上海的许文强在交际花艳芸的帮助下得到「戏院-营业主任」的工作,而后事业做得风生水起之时,又在矛盾冲突之下,“借用”阿炳除掉李老板,而后又将其杀死……有心机才学又敢心狠手辣的人更能在那个动荡年代的混乱社会里闯出一片天地吧?!……如今看来,《上海滩》有点港剧版《教父》的感觉。
租碟看过一次,大学又看过一次。太过经典的结果就是难以逾越,周润发的许文强、赵雅芝的冯程程包括吕良伟的丁力,人物的塑造已近成为教科书了。 8.5
那件打成筛子的风衣是那个时代的经典~~~文哥最后的遗言当时感动了多少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