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
蘩漪这个名字真的太美了。周家是一潭死水,而她是漾起的阵阵涟漪。
封建,反抗,雷雨。这几个词组在一起,分分钟是一场民国情感大戏,而《雷雨》是这类戏的鼻祖,为了让冲突暴风雨般地集中,曹禺把所有矛盾浓缩到一家人身上,这家人代表了封建思想和资本主义矛盾下的牺牲者,在他们的生活里交织着对于欲望的追求,人性善恶的体现,伟大的爱和自私的爱。蘩漪和四凤是一样的,她们自以为追求的爱情却以一场荒唐的混乱结束,她们也是不一样的,比起四风,蘩漪显然更无惧,她不惧封建道德,甚至无视伦理,她自私地爱着丈夫的儿子,自私地疯狂想找回那个被周萍拯救的自己。
也许在现在人看来,蘩漪的故事更让人唏嘘。她原本是一个富家小姐,受过一些西式教育,自然也就和整个故事的思想基调不相符合,她是利己主义者,却也是个追求幸福的女人。她像是繁星坠入了周家这潭死水里,失去了原本就微弱的光亮。周朴园不愿意开窗,她整天被窒息的闷热缠绕,束手束脚,她的人生也一并消磨在了这样的周家地狱里。周朴园这个恶魔,从她17岁起,就给这个对未来充满美好希冀的少女判了无期之刑。他要她服从,要这个家有绝对的秩序,他用一整套封建思想建立起一个看似资本主义的皇宫,自己是那个孤僻的假皇帝。而四凤等其他人的悲剧不做赘述,只是看完感叹作者语言大美,命运大悲,文学总是铿锵有力。
周朴园对于鲁侍萍,并非彻底的爱或彻底的无爱,而是贴合时代背景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爱,这种爱往往沦落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后渐渐被忘却。
二人在未经世事的年纪,带着一腔愚勇去顶撞、反抗一个庞大稳固了千年的系统,总让我想起徐克版的《梁祝》,那时看完后我概括了一下感受:一场旁观者心知肚明的悲剧,两个人到底是抵抗不住一个时代的,双双化蝶是压在肩头上的山上渺茫的光,是一缕那时的希望。
不比梁祝最终令人无限遐想,《雷雨》之所以是《雷雨》,仅仅是因为其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似牵扯许多红绳的空间,行走过程稍有不慎就会响铃警醒他人。
阶级矛盾得以借周朴园和鲁大海的对峙中体现,埋藏最深的是性别矛盾。和旧的父亲殊死搏斗的革命子女代表着新思想,子可以通过弑父达成,女往往只能先通过“自由恋爱”这条路径去出走,成为娜拉。
正所谓没有一间自己的房间,正所谓经济独立,出走的娜拉屡屡碰壁,就是因为如此,她们如若不能成为一株独立的木棉,不能成为逃离伊甸园和亚当的莉莉丝,就只剩下攀缘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和肋骨做成的夏娃。
鲁侍萍的坎坷经历艰险,也可贵,三十年间,她肯定绝望过,后悔过,也正因为个体的生命经验,她从无知暧昧的主佣自由恋爱中挣脱,坚定地撕掉了那张支票。
性别矛盾从三十年前就暗暗显露,追求“自由恋爱”这条路上,女性的代价永远比既得利益者惨重,鲁侍萍作为弱势一方的佣人只得被赶出周公馆跳江自杀,始乱终弃者却可以转身回归,并未背负任何骂名责任,还要在重逢之际以一个深情的姿态回忆,试图洗脱罪名。
个人理解,我认为周朴园和鲁侍萍是现实版本的梁祝,凡俗的饮食男女,生硬地模仿先人反倒弄巧成拙,造成一代人的恩怨牵扯到下一代人。
周朴园爱鲁侍萍,小布尔乔亚式的自私自利的爱,他爱她也更爱他自己,涓生如此,李国华如此,周朴园也如此,更爱自己,更爱自我感动,更爱男权社会对其施害的庇护。
周繁漪在后来无数个版本里往往是演绎的焦点,她有血有肉的声嘶力竭的控诉,更令无数演员向往这个角色。
开窗关窗并不仅仅于周朴园对于鲁侍萍三十年前的习惯保留,这个动作也象征着周朴园是一切悲剧的起点,是他,是他的祖父,千千万万个父权最大的同谋共犯将窗关紧,不让一丝鲜活存活,不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而有且仅有周繁漪开窗,她清醒着,明晰着自我的欲望、自我的位置及自我的过去将来。她可以在顺从的卑躬屈膝的世界直起腰怒斥,亦可以不带悔意地承认自己的欲望。
她的欲望不是周萍,她的欲望是生,是像周冲口中的那个美好到幼稚的乌托邦,她的人生锚点完全不是周萍,正如《千年女优》里的藤原千代子尾声才悄然揭露的,我喜欢的,是那个追随着你的自己啊!
她喜欢的无法离开的仅仅是鲜活的自己。
去试图想象她的另一条道路太残忍,周公馆的每个人都在他人的脸庞上看见自己,却又无力阻拦,山雨欲来风满楼,大厦将倾是否就在不远处。
四凤是周家女佣, 周萍, 周乃同父异母兄弟, 同样爱上四凤.。周萍本与繁漪 (即周的母亲) 有染, 自与四凤偷偷相恋, 便不再理会繁漪, 繁漪伤心欲绝. 繁漪知周冲喜欢四凤, 邀请四凤的母亲鲁妈到访, 希望鲁妈立即带四凤离开.。鲁妈离开之际, 却遇上周老爷, 繁漪才知道三十年前, 鲁妈在周家打工, 与老爷怀了周萍和大海, 但终被抛弃, 鲁妈带着大海改嫁鲁贵, 生了四凤.。因而鲁妈对老爷恨之入骨。鲁妈计划带四凤远离周家, 四凤却因已怀孕, 要求周萍带她走, 鲁妈几欲晕倒, 事到如今, 只有催促两人快走, 繁漪阻止周萍离去不成, 抖出各人错综复杂的关系, 周萍和四凤知铸成大错, 周萍吞枪自杀, 四凤触电自杀, 周冲为救四凤同样触电身亡。
看完《雷雨》,心里面像夏季里会感到的烦闷,最后的雷和枪响好像还听得到。上一代的恩怨,纠缠到下一代,最后由雷雨肃清,洗刷掉一切。
老电影真的好会运用画面,人物的对白还有神情。看多现代演绎后我一开始觉得所有的惊叹和表情都显得夸张,看着看着就觉得这样才能够展现出来。小高潮还有最后的高潮部分,让人的情绪是揪着的。
我没有想到的是,我哭的场景是在周萍和鲁大海打架的时候。看前面的剧情,我看到揭晓周萍和鲁大海是亲生兄弟后,下一段马上是他们两个打架。我心里还觉得讽刺。不知道周朴园什么心态,看到自己的两个儿子打起来了。但是当侍萍抱住鲁大海,周萍质问她说你是谁时,侍萍的话让我直接哭了出来。她差点冲动地说出自己就是他的母亲,她说:“我是你的……我是你被打的人的母亲。”一下子我就哭了,说不出来是什么感受,但我似乎共情了,我替侍萍感受到崩溃。明明两个都是自己的儿子,如今一个是大少爷,另一个却是被大少爷的父亲害得失去工作的工人。
周朴园,我恨死他了。所有一切的开头,从他抛弃了侍萍开始。我一直觉得不平等的身份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他虚伪至极,在他没有发现面前的人就是侍萍时,他说梅家有位小姐。在他人面前把曾经的爱人抬高身份,在我看来不是什么缅怀挂念,他好像表现得是个情种,其实他是最希望侍萍死得彻彻底底的人!我总觉得他的那句“梅家有位小姐”和侍萍后面说出自己的身份那里有对应。她喊“我是伺候老爷的下人!”他所有做出来的,比如说叫人别开房间的窗户,说侍萍生完周萍因为身体不好而不开窗户,自己还保留着这种习惯。他可能觉得通过这些行为能够让自己心里的负罪感减轻,要自己欺骗自己,把自己包装成情种,这样就能够心安理得地活着!真是恶心!
我觉得《雷雨》最厉害就在于对这个命运的书写。真是巧合又讽刺。周朴园和下人侍萍在一起有了孩子,结果后来他俩的儿子又和侍萍的女儿在一起有了孩子,都是少爷和仆人。但是又有些不同,周朴园抛弃了侍萍,而周萍选择带着四凤逃离这个家。我总觉得这个雷的感觉就是抹去“罪恶”。四凤怀里的孩子,是她和自己同母异父的哥哥的,是“罪恶”的,她自己又是“罪恶”的。四凤的死是必然的。在私奔前,侍萍让四凤发誓再也不见周家的人。四凤发誓了,说见了就被这雷劈死。在这个命运的裹挟下,四凤是绝对会死的。而雷雨的开始,也是从四凤发誓开始的。从这一刻,他们被命运串联在一起,被雷雨聚在一起,一起演这出最荒诞的戏码。
周萍我有点琢磨不透他,他爱过繁漪,他爱着四凤,两个女人都迫切地想让他带她走,两个女人把他当救命稻草。一个不守规矩是“疯子”,一个是乖巧地把他奉为神。周萍他叛逆却又不叛逆,他和自己的后妈相爱,他和自己的仆人相爱,是叛逆。但他不敢冲破这个“体面”的家庭。他所能做的就是逃跑。在我看来,他对四凤和繁漪说的相爱话应该都差不多,他好像解救了她们,但其实并没有。在繁漪离不开的时候他逃跑了,虽然他目前看着很爱四凤,甚至会带着他逃跑,但我总有偏见,我觉得如果这场雷雨他们没有出事,他总会步入周朴园的后尘,抛弃四凤只是时间问题。繁漪,四凤都觉得周萍能救她们,其实能救她们的是年纪轻轻的周冲。
我真的太心疼周冲了。他不明不白地死在了追自己心爱的女孩的雷雨天。他思想进步,他崇尚平等,虽然还只有思想无法做出行动,却是这个家里最先进的人。他是初升的朝阳,但是她们所有人都看不见,因为周朴园,因为当时那个压迫性的社会把他们所有人关在了房屋里,不开窗户的烦闷的屋子里。繁漪和四凤看不见太阳,于是她们把周萍当成光。这不是她们的问题。周冲对周朴园说“妈妈没有病。”周冲对四凤说“我想让你去读书。”这些话都让我动容,在那个密不透风的周家,周冲让人能够呼吸。但他生活在这个家,也注定没有希望,于是在那个雷雨天和四凤一同殒命了。我不太明白雷为何杀他,也可能是我太觉得可惜。
繁漪,我也佩服她。因为她的作为,她不愿意服从,于是周朴园断定她“病了”。她并没有病,在已经病态的社会下,有着稍微健全点思想的人,都会被指责成有病。她被社会摧残,没有朋友没有别的家人,只是周家的夫人。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爱情,却被爱情抛弃了。不过她也万万没有想到,在她的推动下,所有的故事才能步入最终的荒诞。
《雷雨》电影结尾戛然而止,枪响之后便是红色的剧终。剩下人的命运,我们都无从得知了。下一代的三个人都以死结束在这个雷雨天。周朴园之后会懊悔吗,侍萍之后会崩溃吗,繁漪之后会彻底疯吗。这些我都不知道。
雷雨能冲刷掉自然里的污秽,能够杀害不被世俗容许的人,但是洗不掉人心的罪恶。因为雷雨就是因人心里的罪恶诞生的……
雷雨是一部很经典的话剧,看了原著和改编的电影,电影改编比较还原,整部剧只有两三个场景,矛盾激化的高潮部分处理的不错,这一场悲剧和闹剧真是令人唏嘘。
主要剧情是大矿主周朴园之子萍与继母蘩漪有染,又与同父异母弟冲同时爱上女仆四凤。萍自与凤偷偷相恋,便不再理会漪,漪伤心欲绝,邀请凤母鲁妈到访周宅,希望鲁妈立即带凤离开。鲁妈离开之际,却赫然发现园正是三十年前对她始乱终弃的负心少爷。
原来当年鲁妈在周家打工,为园诞下两子周萍和大海后,园为另娶富家小姐把她和病重的幼子逐出家门,鲁妈带着大海改嫁鲁贵,生了凤。鲁妈惊悉萍是其亲生子,为免兄弟相残,力阻身为矿工代表的幼子鲁大海与萍冲,又制止萍、凤兄妹结合。惟凤已怀有身孕,决与萍私奔;漪发现后大吵大闹,惊动园,各人彼此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终被揭穿。凤不堪刺激冲出屋外,冲尾随追出,双双触电而死,萍亦吞枪自尽。
这场悲剧背后的始作俑者到底是谁?蘩漪敢直接反抗周朴园,敢去揭露周萍的欺骗和不负责任的行为,“做一次困兽的搏斗”,为争取爱情自由做反抗和斗争;鲁侍萍开始比较懦弱,遭受着旧社会光大妇女都遭受到不幸,但面对周朴园的支票的羞辱,她毫不犹豫地撕毁了支票,表现了坚强的一面;周冲是旧社会进步青年的代表,他想保护别人,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反抗的蘩漪、不幸的侍萍、周萍周冲四凤……最终的命运都是不幸的,死的死疯的疯。只有周朴园还好好的活着,而这个人,故意偷工减料让江堤决口,赚“断子绝孙的昧心财”;强迫蘩漪喝药的场面,极端冷酷、绝对专横的面孔暴露无遗;他专横自私、冷酷虚伪形象地反映了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与罪恶,折射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复杂的阶级矛盾,揭示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封建性特点,他是酿成家中所有悲剧的罪魁祸首。只有他还活着,像一个巨大的讽刺,嘲笑着黑暗吃人的旧社会。
戏剧与寓言的力道出来得不够,但视听之丰富、形式之先锋、对色彩、形象的设计多厉害啊。
至高无上的周朴园,道貌岸然的周家馆,每日家偷鸡戏狗,不干正事,爬的爬养的养,太阳底下无新事,奔溃只在24小时
原来黄金甲源自雷雨~~~
我怎么记得里面还应该有刘晓庆啊?
高中语文课
要相信老电影的质量
经典!
突然想起来。。。这部的截图连环画小时候看了无数遍啊。。。好阴暗的童年。。。变态的一家人。。。
非常好。
語文課觀影
好吧,毕竟是经典。但是,全班一起看的时候真的真的要笑抽筋了!!!
记得是高二的语文课上看的~我觉得很震撼
渲染氛围还是很强的。吕其明同志作曲。
版本很多,焦点都是无数个繁漪。
压抑的气氛拿捏得很准确,半场不喘口气都撑不过整部电影。结尾的群戏仓促了。
梅大娘演技弱了点。。。
中国就这一部叫戏剧
许多狗血爱情剧的梗都是出自这里吧
老爷和丫鬟生了大少爷,老爷和夫人生了二少爷,丫鬟和管家生了小妹四凤;大少爷爱上同母异父的小妹四凤,二少爷也爱上小妹四凤;四凤爱上大少爷,身为后母的夫人也爱上大少爷……,乱伦之家,雷雨大作。
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