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这个世界不是不犯错,就是对的
早晨九点,我还是不穿红灯的“守则先生”,十二小时后,我在警车和狙击枪的包围下问你:“如果世界就是这样,为什么一开始要骗我。”如果规则真的是用来让我们过上更美好的生活,为什么我用一生来遵守它,它却回报我最糟糕的人生。现在我可以明白,这个世界不是不犯错,就是对的。所以我不会投降,不会乖乖去蹲监狱,就算被打成蜂窝也不会,我再也不会遵守任何那些由无赖制定的规则,不要再用喇叭朝我大声咆哮,不要再用探照灯照得我睁不开双眼,“其实这里的生活很郁闷,想快点结束,重新开始。”我要开枪了,因为我不是你想象中那个只会遵守规则的笨蛋。
阿锋推荐的电影,好好先生,糟糕的人生,出轨,悲剧结局,一听剧情便知道已经被点中要害了。虽然是部没有名的电影,虽然剧情松散,桥段堆砌,但是电影感动人,有时候5秒就够了,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句对白,我就已经被打败。
这个世界不要逼我,我不会再听任何人的摆布,就算死,也不会。这才是人生。
2 ) 一场嘘嘘引发的惨案
死,是必然的。握在手中的枪,注定不会再次放下。
从喜剧到悲剧的转变只需要一瞬间,
一个一根筋的警察,信奉着国家机器的威力,
却不小心将一个相当郁闷的中年男子逼入绝境。
种种机缘巧合,阴差阳错,
一个循规蹈矩,人生失败的男人
总算实现了另一种意义上的轰轰烈烈
在最后的对峙中,机器们的嘶喊已经变得气短,结果已不重要。
只剩下空虚……
3 ) 要无所适从还是适生而从
韩国的正剧往往搞出个喜剧的效果来,或者说喜剧为了不仅仅是娱乐总要搞些正剧的味道来。
쏜다就是这样的电影。英语翻译为big bang。
不能说,朴万秀和梁澈坤走向末路是死有余辜,或许是阴差阳错或者叫做宿命。我在看着朴万秀一步步走向恐怖分子一样的人物时,我感到他无路可逃,也无所适从。他不是身边穿梭而过超速的司机,也不是送别会上“适应生活”的上司和同事们,对于生活他从小就没有学会适生而存,也从未被教育过能那样生存。
对于犯罪前朴万秀这样的人,在我们的眼中何尝不是顽冥不化的老怪物,何尝不是那些注定要被“适者生存”这个达尔文定律所淘汰的物种;而对于一步步铤而走险犯下各种“法律”的罪犯,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又何时真正关注过他们,何时我们会想想马加爵们是不是也象朴一样,一个别社会所逼迫出来的罪犯。
还好,我们有梁澈坤这样尚能在夹缝中生存的苟且者,下次在街上见到他们时,或许你不再用愤恨和鄙夷的眼光看他们。
4 ) 黑色的幽默,绝望的解脱
如果一个循规蹈矩的现代人,自觉自律到让别人都无法适应,评之于老实可欺的话,那么这个连过马路必须按红绿灯、没有摄像头也不愿超速的老好人,终于因为种种原因爆发。。。得到的确是疯狂分子的结果。。。一泡尿引起的血案。。只能归结于:做人不要太老实。。
5 ) 说点不一样的观后感
人将自己的压力向无辜的人发泄,戾气相互碰撞后越滚越大,最终伤害他人也反噬了自己。这部电影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男主角的压力来自于他的父亲,妻子,上司,甚至于乱停车的邻居。但他发泄的对象却是不认识的路人,破坏公物,闯红灯,随地小便,然后被抓了。抓他的警察出场就是怒气值满条,很难认为一泡尿能激起他这么大的怒气。果然,后面有交待,在派出所时他跟妻子有一场不友好的电话,而跟他上司的对话又可以知道,他是因为闯了祸才被下放到了这里。事业不顺,家庭不和这才是警察怒气的源头,他跟男主有着同样的遭遇。然后他的排泄方式也跟男主一样,刁难无辜的人,男主就是他的出气筒。就这样两股戾气相互碰撞后越变越大,伤害了对方,也反噬了自己。男主死了,警察害死了两条人命,后半生都会在自责中度过。
看到有人说男主最后和基友辉煌的离去。我不这么觉得,他是在绝望中赴死,明知回到家里可能被抓,但他仍然想见孩子一面,因为他想在孩子身上找到让自己停止这场闹剧的希望。但得到的是妻子的冷漠,而儿子也在看妈妈的脸色,一个拥抱都没有给自己。在接到父亲电话时,犹豫了下,心里已经猜到了父亲会说的话,但还是接了,因为他想抓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但奇迹没有发生。他不是不想坐牢,是这个世界没了自己的容身之地。
6 ) 别以为你不会杀人
我们都以为自己足够的理性,来控制自己的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我们会在看电影,或是看历史的时候这么说:“如果是我,我绝对不会这么做”。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我们都高估了理性的能力,我们都在不停的做出一些很情绪化的行为,也许在某些时候,在某些偶然因素碰到一起,当你积蓄了足够的火药之后,一个小的火星就可以将你引爆,所以,别以为你不会杀人,也别以为当屠杀进行时,你会成为辛德勒,大部分的人只是乌合之众中一员,这使我想起另一部片子:浪潮,讲叙一个关于在一个星期内重演纳粹行为的实验。
电影给人的冲击是震撼的,快速的节奏使我来不及思考直接把自己代入片子中,我怀疑我自己也会做出同样的行为,扣动扳机是如此的容易。
很早之前看的,当时对于韩剧的看法仅限于:除了开始看的一部分还有些搞笑之外,后来拍的的越来越无聊,韩国人真是深得肯德基的精髓。然而还是很佩服那些韩国的导演,思想很开放,很敢于尝试,很擅长学习。
虽然很受不了那些韩国人做作的表演,但是,他们确实创作了很多好的故事。
7 ) 对待生命之旅的态度
把生命的旅程看成是得到的过程,就是本片男猪脚的后半段的生活态度。把生命视为承受之旅的话,是朴万秀前段的生活态度。
在前半段朴万秀窝囊的忍受这一切,在父亲面前就像孙子一样,在单位就像小媳妇一样。在后半段朴万秀为所欲为,殴打领导,破坏公共设施,惩恶扬善快意恩仇。然后朴万秀挂了,影片结结束了。
我是个俗人,我很留恋自己喘气的日子,我坚定的认为,再窝囊也得喘气。
把本片归到喜剧似乎很不妥吧?
8 ) 越狱二人组
不知不觉中,韩国电影在亚洲已经悄然崛起。(虽然我不愿承认)
这部电影很好。名字和影片的开始部分,让人感觉是一部恶搞的韩国喜剧,情节,人物性格,对白,表演;一个感情和事业都出现危机的中年男子,勤勤恳恳的工作,被开除,太守规矩,老婆提出离婚,那一天他有太多的不顺,直到主角在大街上发泄自己不满和愤怒,一个被社会系统化培养出的人,被发展的社会所抛弃;这时,电影的基调开始变化,是很自然的,不做作的,但警察出现了,当朴万秀随地小便的时候,国家机器的威力,让人笑之余,不乏讽刺和一丝黑色的幽默。
在派出所中,另一个出现了,梁澈坤——一个熟知法律的混混,对警察不以为然。
故事真正开始了。
情节不再赘述。
手枪,是这个故事的关键。它在警察手里是威胁人,在别人手里也是一样。就是一把无意的枪,开始了一晚的“传奇”。是枪让朴万秀变的疯狂,变成了执行者,开始了他的报复和宣泄。
警察,似乎很愚蠢,或许是为了增加影片的喜剧成分。讽刺,是韩国电影的一大特色,总要含沙射影,指桑骂槐,黑色幽默。在与警察的对峙中,朴万秀对白的幼稚,可笑吗?不是。又强了两把枪,不缺子弹了吗?不是。其实在那种程度,谁都没有勇气对人开枪,只是威胁。第一声枪声,是走火,就想这一晚的意外。或许是亡命的歹徒更厉害。
“不要让我做这个做那个,我已经厌烦了。”生活的无趣啊。
愤怒的子弹,射向了高速路上的电子眼,对社会的怨恨,不止是朴万秀,是每一个人的。一个被开除的公务员,失去了理智,而混混在一旁大叫“疯了,疯了!”讽刺。当电子眼被打中后,朴万秀的兴奋易于言表。
开始破坏,一切政府的告示牌,公务车。抢劫。
开始执行自己的,侠客般的正义。
想到了梦想,车手。哪怕是被抓,也要冲过终点。
还有朋友。
红绿灯,哈哈哈。
结尾的部分,两个电话,有点牵强,但也不过。
冲向荷枪实弹的特警和不计其数的警察,好象有一点仿《末路狂花》,不是绝望的,而是尽快结束这边的生活,开始新的生活,不再这样活。
当年宿舍看的,回不去的岁月。
杨佳的韩国注解
生命的两次怒放
导演最后没忍住,还是煽了,另外:谁他妈说这是喜剧
这才是值得期待的韩国电影,有空咱也评论评论
越狱二人组
逼发心中坏的因子。我就这样怎么了?
两个好演员竟然完全互动不了,这肯定是导演的失误了
这其实是个悲剧,某天你老婆和你离婚被公司炒鱿鱼被科长戏弄撒泡尿还被妄想症警察抓走,于是,你有了个基友强了枪夺了警车打了羞辱你的人砸了自己看不顺眼的一切东西还当了赛车手,最后和基友一起辉煌离开。这其实是个喜剧。
看不懂呢····意思很单一的诡异···
这两个人玩的也太大了。
一场嘘嘘引发的惨案
不错!
我服了编剧了 ! 最后竟然要偷渡到天朝。 这电影在天朝不符合实际,要是在天朝结局撑死会在派出所结束。
惨了,我觉得看太多电影,不好看的电影,会越来越让人没有耐心把它看完,尤其是那些逼着你喘不过气的电影。太多太满并非一件好事,会腻会烦。最后只有不断快转来加快结束。
三星半
我深深被感动
三星半。对的人,生在错误的世界,于是痛快哭,痛快笑,痛快痛,用一晚上,打碎以往一切。
死磕到底,很摇滚
对不起,我实在不太喜欢这个类型的韩国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