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保佑倒霉的人
《死不张扬离奇失魂事件》 The Quiet Family 年代:1998年 / 类型:反惊悚 / 导演:金知云 / 主演:宋康昊、崔岷植、朴仁焕
《搞鬼小筑》 The Happiness of the Katakuris 年代:2002年 / 类型:反惊悚 /导演:三池崇史 / 主演:泽田研二、松坂庆子
一句话评价:全家总动员,唱着、笑着埋尸体。
俗话说: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今天给您介绍两组家庭,他们可谓是倒霉透顶的代表,他们的事实告诉我们,其实不幸的家庭也有相似的。只不过这样的状况并不常见,能遇见的几率极低极低罢了。
倒霉家庭1
听说世界上有很多旅馆里都发生过灵异事件,比如美国有一家旅馆,住户就经常在半夜里听见有女人哭的声音。据说这是一个曾经死在这里的女人的冤魂的哭声,听上去令人毛骨悚然。如果你就住在这样的旅馆里,是不是早就被吓到夜不能寐了?
《死不张扬离奇失魂事件》中所讲述的故事就是这样灵异。一家六口人在半山腰上开了一家小旅馆,由于公路没有修好,顾客很少,所以生意惨淡。有一天,一个神神叨叨的老太太说这间房子被诅咒了,但家里人并没有把她的话放在心上,谁料,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怪事验证了这恐怖的预言。先是来了一个男人入住,结果第二天他就死在了床上,身上的钱财也都不翼而飞。家人不敢声张,就悄悄把他埋了。后来来了一对男女,结果也死在了床上。家里人有把他们埋了,虽然其中一个死者想要复活,被老爸一锹打死。就这样,旅馆里接二连三的发生离奇死亡事件,每一次都是顾客不明不白的被杀死。整个旅馆笼罩在恐怖的气氛中。
如果这还不算倒霉,那么倒霉事还殃及到了这六口人自己身上。姐姐喜欢上了一个顾客,原本情窦初开的少女憧憬一段美好的恋情,却被这个顾客性侵犯了。哥哥想要给姐姐报仇,却被顾客打了一顿。原来他们希望公路早点修好,可是公路真的要开工了,他们犯愁了:那些尸体不就会被挖出来了吗?他们只好又把那些尸体挖出来,埋在自家房屋后面。遇上雨天雨水冲刷,他们还得把露出来额尸体掩埋上。除了倒腾这些尸体,他们还得应付警察的调查,老两口已经累得是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了。最终,儿子不慎跌倒住进医院,老两口也被一场意外的大伙烧伤了。这个氤氲在神秘疑云中的家庭变得七零八落的了。
怪事天天有,但如此密集的出现在这个小旅馆里,实在是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好在事情有了一个圆满的收场,家里人都平安无事,而那些死去的人也被证实是邻国的间谍,死有余辜。只是这场浩劫给家里人留下了阴影,他们不敢再继续从事宾馆服务业了。
倒霉家庭2
《搞鬼小筑》是《死不张扬离奇失魂事件》的翻拍版,但由于是三池崇史掌舵,使得这棵老树又开新花,历久弥香。影片中的人物设置与《死》基本相似,都是在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一个倒霉的家庭。家里父亲没有了工作,儿子进过监狱,女儿的未婚夫跟别人跑了,还有一个年迈的爷爷靠他们养活,这一家五口人过着简朴的生活。他们在山中开了一间旅游度假屋,本想老实本分的赚钱过日子,谁知不知道为什么这里成了顾客自杀的恐怖之地。先是一个猥琐的男人在这里自刎而死,为了不沾惹上麻烦,影响做生意,一家人连唱带跳的把这具尸体搬到树林里埋了。结果刚埋完没多久,又有一对夫妻入住,第二天双双死在了床上。第三次来的是个通缉犯,最后也死了。就这样,越来越多的尸体出现在自家屋子里,一家人只能小心又谨慎的去埋尸体,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那样子好像他们刚刚锄禾日当午似的。后来,他们得知一个消息,这里要修建一条公路了。这意味着这些尸体将会被施工队挖出,他们的秘密就彻底大白于天下了……后面的故事跟《死》一样了。
三池崇史的电影一直与血腥暴力划着等号,同样,他在这部《搞鬼小筑》中也发挥出他嗜血成性的特点,只不过相比较于从前已经略有收敛。他用纸粘土动画来替代那些限制级的血腥画面,以至于能让人嗅出一些小幸福的含义。更有创意的是,三池崇史将这部荒诞的电影拍成了歌舞片,使之成为日本电影史上黑色幽默音乐剧的No.1。但这样的歌舞无疑是更加荒诞的,比如当第一个客人离奇死去时,全家人配合着现代舞曲的节奏开唱了。爷爷唱到:“是自杀吗?”孙子拔出死者脖子上的刀,唱到:“这是我们的钥匙吗?”母亲夺过那把刀,又插回到死者的脖子上,唱到:“要报警吗?”父亲走上前,唱到:“冷静,冷静下来。没有遗书吗?既然带来小刀为什么不用他自己的刀子呢?”爷爷接唱:“也许是太绝望了吧!”这时,一面墙壁轰然倒塌,透射进来白色的强光。这一幕是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的黑色幽默。
总结
遇上不顺心的事,喝口凉水都塞牙。这两个家庭之所以倒霉,是因为:1、对于预言掉以轻心(不相信老婆婆的话)。2、在最初发现尸体时没有报警,而是擅自处理。3、一错再错,最终惹祸上身。这都是教训,吸取啊!
顺便提一下,《死不张扬离奇失魂事件》聚集了韩国最知名的实力派演员,宋康昊、崔岷植、朴仁焕、罗文熙,这样的阵容可谓豪华至极。
反类型指数:
《死不张扬离奇失魂事件》 ★★★
《搞鬼小筑》 ★★★★
适宜人群:
少儿不宜
在线观看地址:
《死不张扬离奇失魂事件》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1L8I1NKtrQ《搞鬼小筑》 没有,可电驴下载。
不一定驴驴犬舌人形美之臆想:
http://buyidinglvlv.blogcn.com 三池崇史·日本鸟人·映画超人
文/不一定驴驴 2006年4月初
三池崇史在中国声名大噪,始于那部有华人孙佳君参演、曾在香港安排上映的《杀手阿一》。那螫刺视觉、搅和着血浆与精液的伪cult电影(暂且这样称呼),带着寓意色彩从而不露怯的、暧昧不明的晦涩镜语使人如鲠在喉,同时,它隐约对人欲本能不加矫饰的讴歌,也不能不偷偷给人送来些许生理愉悦。更重要地是,《杀手阿一》的观者很难不去关注一下作者,难以无视三池崇史的存在。出于受挫的愤怒也好,来自憧憬的妄想也罢;把他当成变态狂赏玩也好,深受他唆弄也罢。三池崇史犹如引爆了一枚强劲的爆弹,迸溅开的火花碎片透着万花筒般的缤纷光影,于围观者健康的心房播下了一粒异端的种子,并有可能在三池崇史日后的施肥灌溉下破土而出、发芽结果。
三池崇史从1995年踏上日本主流影坛,二十一世纪后开始于东南亚、欧美开拓领地。在欧洲,影迷为他营建了十分体面的个人网站,享此殊荣的日本导演委实不多。我们观其他的早期作品,可以发现种族冲突--日本社会与“异乡人”的摩擦是他最热衷表现的现实题材。三池崇史随后的进一步衍变,就是转而关注“异乡人”的身世背景--异乡:《极道黑社会》他跻身台湾黑帮,《D O AⅢ》转战香港2346,《天国来的男人们》流浪越南,他还曾前往云南深山老林寻找传说中的“中国鸟人”(长有一对翅膀的人类,这里并无贬义)。
三池崇史无疑是跟华人演员最频繁密切合作的日本导演之一,《极道黑社会》李立群、《D O AⅡ》陈冠希、《D O AⅢ》何超仪、《漂流街》李嘉欣、《杀手阿一》孙佳君等,三池崇史恰是利用这样的噱头炒作与创作,才协助自己把“暴力中毒”的变态花粉遍洒亚细亚的蔚蓝天空。至于何以在西方引起轰动,则要归咎他骨子里邪恶的“疼痛淫(algolagnia)”情趣,及营造幽玄诡异氛围的罕见才能,极其适宜西方观者。其中《切肤之爱》是他的开门砖。有人认为三池崇史能在西方走红因叨了铃木清顺的光,我倒觉得匮乏说服力。最近,伊莱·罗斯在《人皮客栈》中向两个人致敬,一人是塔伦蒂诺,另一个就是三池崇史。
1、三池崇史的二十一世纪
让我们来看看成功跻身东南亚焦点人物的变态份子三池崇史都在新世纪干了些什么。
在《杀手阿一》吸引足够的眼球之后,三池崇史翻拍了韩国导演金知云的黑色电影《死不张扬离奇失魂事件》,重拍暴力前辈深作欣二的杰作《仁义的墓场》,执导时代剧处女作《sabu》,推出DV习作《熊本物语》三部曲,为《拜访者Q》“续写”《牛头》,参与陈可辛《三更2》的“怪物”计划,拍摄鬼片处女作《鬼来电》,儿童电影《斑马人》、《妖怪大战争》,以及向塔伦蒂诺《杀死比尔》叫板的《以藏》,延承自己昔日黑帮写实风格的《许愿者》等等(包括录像带电影)。比起往昔,三池崇史显然更加高调了,频频亮相于大小电影节,对谋杀记者菲林乐此不疲,标榜自己特例独行、所向披靡的变态思维,以大师自居,并企图在主流领域规划自己口味的地盘。
那么,三池崇史的这些作品都是怎样的面貌呐?又给观者留下了何种印象呐?
三池崇史无疑是意外性NO1的导演。《搞鬼小筑》,翻拍自金知云的《死不张扬离奇失魂事件》,当人们以为这部黑色荒诞的限制级死亡电影落在三池手中将会更加触目惊心变本加厉时,他却一反常态地把它变成一部积极向上的励志“儿童片”。像剥皮那样把原作暴力与血腥的表皮从头剥光,赤条条地只剩健康的内核。三池仿佛传递给观众这样一个意象:暴力电影的暴力画面其实只是诓骗视觉的假相,内里实则深蕴真挚的善意与温情。
《新·仁义的墓场》翻拍自深作欣二的杰作,却也并非完全意义上的翻拍。三池崇史以过激的形式,赐予主人公“暴虐酒鬼”的习性,他的精神其实早已泯灭,犹存的躯体空壳不过是杀戮的符号。该片曾入选旬报十大佳片,是三池近年间的得意之作。
《以藏》是三池崇史继《新·仁义的墓场》后与武知镇典的再一次合作巅峰,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可以看做前者的衍变。三池崇史继续把主人公塑造成不安定的暴虐符号,并变本加厉地从写实风格过渡到超现实,跳离了黑社会行业的小范围,企图从人的根本性、人类社会的根本性上广义地追踪暴力。
然而,尽管现实题材在三池崇史的巧匠处理下大抵有迹可寻、一目了然,超现实题材却全然是另一副难以理喻的迷雾光景--
《牛头》中,三池崇史大肆借助交媾与分娩的狂想,于惊世骇俗的变态逻辑中顶峰造极,《鬼来电》中女鬼母女罹患精神疾病,《三更2之盒葬》联体人梦魇的幻象,《斑马人》的英雄谵妄……我的一位热爱三池的朋友亢奋地对我说:“三池崇史丫就是一变态!”
龌龊、污秽、猥亵、腌臜、病态、官能……三池崇史肆无忌惮、不加掩饰地编织他私人化的cult趣味,在花花绿绿的影像障眼法中变戏法似地杀人放火,使那些精神健康的观者们眼花缭乱、如坠雾中。
然而,在《牛头》、《斑马人》、《以藏》、《盒葬》、《鬼来电》接二连三地冒渎摧残观众的感官和思维后,急遽变脸法的他奉敕令越俎代庖,奢华打造的儿童电影《妖怪大战争》,转而竟被家长们一致颔首认为“一部电影式的教科书”、“充满了教育意义”。这难道不像一个玩笑么?他这样一位不健康的导演执起主流儿童电影的导筒,本身就像是个笑话嘛。究竟是何以造就三池崇史如此心猿意马的巨大反差呐?
2、孩提情结
三池崇史身经百战的匠人才能,使他游刃于各种题材和类型的电影创作中,B级帮派片、动作片、音乐片、偶像片、喜剧,甚至电视剧集。三池崇史具有稳重干练的叙事功底,这亦是他跟铃木清顺的最大差异,倘使非要找出一位与三池成长身世、艺术策略、技艺口味相埒的前辈,那也应该是深作欣二,而不是铃木清顺。
那么,刚刚在《牛头》《以藏》等片的惊世骇俗腥风血雨过后,健康的《妖怪大战争》倏然受到主流众口一词、一边倒地欣然赞许(特指日本本土),仅是由于三池崇史高超的技匠才干么?《妖》真的是幼稚的“儿童电影”?
非也!《妖怪大战争》绝不是三池崇史拜于商业利益、抑或业界压力而勉强应付的违心之作,他甚至亲自参与了该片的编剧(从影十几年来的首次)、主题歌添词,足见对《妖》的用心与喜爱。《妖》无疑三池崇史影像里程中不容忽视的浓重一笔。我愈益有理由断定,“儿童电影”也是他的艺术战略之一。
从《岸和田少年愚连队:望乡篇》到《搞鬼小筑》,三池崇史萌动的“儿童倾向”逐步明确,当暗藏着血腥与杀戮的《搞鬼小筑》竟焕发了健康和阳光的光泽时,他开始思忖成人世界的对立面--儿童,暴力残忍的对立面,丑恶肮脏的对立面,死亡的对立面……
直至《拜访者Q》、《牛头》那样过激的粉红cult电影,三池崇史也有意识地嵌入“儿童元素”。在《拜访者Q》和《牛头》结尾,他以女童噎噎咽咽的吟唱映衬世间赤裸裸的变态和丑陋,那清澈得近乎悲戚的音容,恍如梦幻世界中的一泓清泉,让人难以释怀;在《以藏》中,眼角噙着泪珠的幼童,稚嫩的小手攀住刽子手以藏的锋利刀刃,以藏将其宰之;《斑马人》中,三池表达出对天真童趣的向往与赞美,反映了对虚伪黑暗成人社会的失望与厌恶。
以“角川映画60周年祭”为机的《妖怪大战争》,使三池在更广袤的主流区域实施了自己的艺术宏图。《妖怪大战争》俨然《斑马人》的豪华版,惟有意识单纯的儿童会相信“斑马超人”拯救地球,惟有儿童看得见“百鬼夜行”。
《妖怪大战争》不是三池崇史偶然的应景商业作,这是他筹备良久的计划了。《妖》也并非幼稚的真正儿童电影,成年人是不会对那种电影心悦诚服的。我在想,所谓“这是一部电影式的教科书”的受众者是指儿童还是家长呐?想必该是来自后者的感悟吧。那些领着孩子打算去影院看场儿童剧的喜滋滋的家长们,不经意间却被三池崇史的隐喻触动了心扉、沁入了肺腑。
三池崇史的“儿童情结”,以及他嗜虐体质的根源,大概来自他难以拂除的童年阴翳--家庭暴力的心理创伤。他曾这样回忆道:“我小时候,有三个噩梦一直困扰着我。其中一个是:我在一间圆形的房间里骑脚踏车,一直走不出去。霍然之间,天花板开始下沉,在它眼看就要砸下来的瞬间,我才找到一扇小窗迅速逃了出去。窗棂外,站着我的父亲,我从他的眼神中看得出他希望我被天花板碾扁。”
3、三池崇史谜团的诸现实意义
三池崇史在《妖怪大战争》中流露出的说教意识显而易见。他其它的作品又何尝不是如此呐?纵令《拜访者Q》那类令人发指的变态粉红片也好,《以藏》那样丧心病狂的cult作品也罢,在被精液、血液与胃液洗刷的银幕背后,总是潜藏着三池崇史对日本社会的愤懑、反思、讥诮与批判。这是他贯穿始终的主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三池崇史简直就是一个有良知的另类“社会派导演”。
以这个角度探讨的话,他的那些怪异荒诞的电影也就迎刃而解了。
《拜访者Q》,这个表象上令人恼羞成怒、恶心致极、不堪卒睹的粉红cult电影,实际上寄予了三池崇史诚挚的同情和勉励。对待片中那个死寂屈辱的家庭,他采取了逆向思维:对待那个疯狂的世界,惟有采用更疯狂的态度;惟有变态与暴力才能缓解痛楚;惟有愤怒癫狂才能获得新生。他以暴力的形式将他们拯救,虽然匪夷所思,却无可奈何。“Q先生”的不请自来,为崩溃绝望的家庭重燃了希望。阳痿的父亲、堕落的母亲、不孝的儿子、卖淫的女儿,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骤然开窍了。
大光其火的父亲掐死了高傲女上司,把她的尸体奸污;母亲操起一把菜刀,砍翻那些欺负小儿子的不良少年,把尸体剁碎扔进垃圾箱。接着一切都风平浪静了,父亲不再失落不再自卑,母亲的脸颊焕发出幸福愉悦的光芒,女儿投入家庭的怀抱,感受家的温馨,就连小儿子也表示从此要努力读书喽。
《斑马人》的英雄超人梦,其实也是一个拯救家庭危机的隐喻。在结局中,小学教师新一如愿以偿地击败入侵的外星人,如愿以偿地飞上了蓝天,如愿以偿地成了地球的救世英雄。在人群长龙队的簇拥欢呼中昂首阔步,他羞涩地捋下“斑马人”头套,视线尽头里为他敞开怀抱的,是妻子和小儿子的招手,曾经鄙夷、嘲弄他的妻小,如今正殷切光荣地迎接他归家呐,他感到很欣慰,感到了自己作为丈夫和父亲的价值,终于挽回了男人的颜面,他迈着阔步,抿着嘴甜蜜地笑了。
《鬼来电》同样是呼吁家庭冷暖的寓意故事。鬼母女生前罹患精神病患,死后也不能痊愈,她俩久不散尽的怨气,皆由人间失落所致。鬼母缺少母爱的倾诉,鬼女因得不到亲情而染上了“代理性佯病症”。同样,主人公由美也是家庭的受害者,她幼年离家出走逃离母爱的特殊身世,慰藉了鬼母亲的寂寥心。当她与鬼母抱作一团涕泗横流时,使她逃脱了劫难,而她在此扮演的“女儿”角色,也引来了鬼女儿前来“附体”。最后,被附身的由美成了新的“代理性佯病症”患者,她需要亲人的关爱和治愈。这个亲人就是男友。
代理性佯病症是医学上一种罕见的精神错乱病,患者通常为母亲,受害者通常是其子女。患病母亲会声称孩子有病甚至蓄意弄病他们,然后带着孩子四处寻医,以之博取别人的注意和同情,用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
在影片末尾,由美偷偷把匕首插进男友小腹,继而又把他送往医院抢救。她在病榻前伺候他,含情脉脉地望着他,微笑着拈起一颗糖果送进他口中,而背后另只手仍攥着一把匕首……或许爱情的力量终会治愈她的疾患。至少在这个宿命的孽缘中,受虐者将不会畏惧肉体的疼痛且毫无怨言。倘使把《鬼来电》做出“疼痛淫”的进一步联想,就要追溯到三池崇史扬威西方的《切肤之爱》。
《三更2之葬盒》约莫是三池崇史最让人感到晦涩困恼的故事。其实他在梦魇绵延的悒郁影像中,匠心独运地描拟了这样的事实:当一个人做错事以后的悔恨痛苦--那挥之不去纠缠她一生的内心阴翳,就恍若把她变成了“联体人”。
幼年的京子嫉妒父亲对姐姐的爱,因妒恨而酿下了惨剧,姐姐之死的创伤,游弋在她心头难以拂除。很多年过去了,每当爱情来临之际,姐姐就悄然回到了身边。
《以藏》是《新·仁义的墓场》的超现实版本,三池崇史跳离了黑社会行业的小范围,借助刽子手以藏的复仇,直指人类社会的暴力渊薮。他把血流成河的人类史,化身为以藏穿梭时空的杀戮旅程。这是多么贴切而悲哀的隐喻啊。
4、三池崇史的艺术特质
曾在《D O AⅢ》结尾,两位主角合体为“阴茎战士”,《牛头》中,女尾崎痛苦地分娩出男尾崎,《盒葬》的联体女人,《拜访者Q》阳根被尸体卡住,再如早期作品《全金属暴徒》焊接刺青皮肤的甲壳,《极道战国志-不动》中雌雄同体的女学生等等,三池崇史的意识深处,总是充斥着畸形的玄幽梦境的诡异东西。丑陋、猥亵、污秽、病态、官能以及暧昧,是他的表象特征。
《拜访者Q》的变态是酣畅的,然而它却又不时流泻出暖融融的温馨;《牛头》是龌龊的,而它也显得凄楚而无辜;在《以藏》中,每当以藏兽性大发地把眼前的人类一个个砍翻,故事中的“吉他手”便凛然唱起悲怆的、恍如小鸟啁啾的啜泣哀歌。那是以藏的心声。凄美的音容,与血腥的暴力影像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三池氏电影固然是丑恶的,然则与之摇曳羼杂的情感,则是晶莹剔透的纯洁。而像《斑马人》《妖怪大战争》那样的儿童电影,更是洋溢着健康的温情。其实,“暴力丑恶”和“温情纯美”都是三池崇史的手段,两者彼此相反相成、相映成趣,在二律背反的破坏与调和中构筑了三池崇史独到的影像体系。概而言之,于纯美中发掘丑恶,在温情中透视暴力,是三池氏影像万变不离其宗的艺术特质。
前几年看到三池崇史面对媒体时,总是黑墨镜覆盖沟壑纵横的脸,活似凶戾阴沉的黑帮份子,近年来可是完全变了一副面貌,他那蜕去墨镜的黑眸子闪着睿智的光,端正五官的惺惺笑容充满了善意。(原载于《看电影》,转载请注,谢)
看完了韩国原版的《死不张扬的离奇命案》后再看此片,果然国别不一样,拍的风味也不一样。日本版的似乎更搞笑,充分发挥了日本人的乱搞本色,那段看到客人自杀一家人跳舞唱歌的对话太经典了,而且居然有卡拉ok老式MV出现,真绝了。本片突出了一家人的团结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人生的坚强态度。
融匯卡拉ok.木偶戲.歌舞的大雜燴.歌舞片段大愛啊.
各种欢乐,太喜欢了
我只能说金知云浪费了一个好故事,而三池又捡起它成功实现了这个故事的价值。然后其实这里面的歌都唱得很难听,所以他们说了:“如果可以的话,大家一起来唱吧" 。
不三池啦~~:)
比金知云版好看。你不正常的如此可爱。
相比原作《死不张扬离奇失魂事件》,黑色喜剧的内容被削弱了。不过三池崇史给影片增补进了歌舞片的元素之后,则赋予影片新意,有点类型混搭的荒诞味,结尾更是弄出一个积极向上的主题。前后的黏土动画有点扬史云梅耶的味道。李察不就是凯比欧大佐嘛!
卡拉OK太甩还有无天真制啊是他啊帅欧就是太HE老还有相扑带幼齿干啊干太牛比崃
居然是音!乐!剧!三池我爱死你了
本身屬於荒誕故事,看前並不知道是改篇(韓國的原版其實我也一般)也不知是三池祟史更不知是歌舞片,除荒誕趣怪的走向外,還用上了很多不同手法去表達,感覺上較天馬行空和隨意,演員落力某些場景及手法也不錯,但整片節奏的很有問題,而且想要說的關於自然生活死亡等等也非常散落,空有很多材料在手但出來效果有點可惜,但一看無坊
翻拍自金知云《死不张扬失魂事件》,却能另辟蹊径,无论是动画还是歌舞的运用都使得这部片子起了神奇的化学反应,歌舞令人想起《八美图》。
真受不了歌舞。。。暴力泥偶倒不错。。。
黏土动画与歌舞段落相得益彰,外星人的生死循环呼应主角一家的悲喜离合离奇遭遇。勇敢地活下去,多老套的主题,却被三池包装得风生水起。
【3.5】作为翻拍电影不失为一次有趣的呈现。虽然没了金知云《死不张扬离奇失魂事件》那种尺度拿捏恰到好处的冷幽默,但令人尴尬得头皮发麻的歌舞元素,以及硬生生挤出来的温情感,组合在一起的效果意外不俗。这种既充满恶搞精神又赤诚得格外动人的改写,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才是对翻拍的理解深入到民族心理层面的有意义的本土化。
比起金知云版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血腥度和恶搞度都有提升。中间那段卡拉OK真正实现了歌舞片与观众同乐的理想境界。三池在日本影坛历史上真是绝无仅有的一个深井冰,而且还有奇怪的家庭观念。【可参看同类的《拜访者Q》】
真他妈温情
突然间的载歌载舞神经无限抽搐~
影评http://www.douban.com/review/3006354/
一场史云梅耶式的邂逅 当《音乐之声》遇上《活死人黎明》 太可爱了这片子~~http://www.iqiyi.com/dianying/20110818/1b3a4d373e55bd85.html
这一家子太欢乐了,收尸啊,唱歌啊,跳舞阿,励志啊,煽情啊。
没想到,三池这家伙家庭观念这么严重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