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很多内地的观众一样,我是先看了动画片,才看的原著。动画片的经典毋庸置疑。而原著更是让你体会到一种完全摒弃黑暗风格的,完全不一样,但是充满童趣的德国童话世界
作者在原著当中,采用的是那种跟小朋友讲故事的语气。这种语气可以让读者设身处地的去构想角色在故事当中的所思所想,去引导小朋友的思维,可以拉近与读者朋友之间的距离,同时还可以把自己的想法,自己想要宣贯的内容,很自然的放到剧情当中。
德国人民历来比较喜欢写童话、读童话。但是经典童话故事,例如格林童话,总是充满了一些非常危险,阴暗的要素(这可能来源于日耳曼民族对于自然和未知的恐惧)。因此在创作故事的过程中,传统的童话作者总是有意无意的强调外边世界的黑暗与危险(例如糖果屋当中一望无际,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森林,例如睡梦人当中,死一样沉寂的城堡),并且有意无意的在童话故事当中贴上标签,女巫大多都是邪恶的,公主大多数情况会嫁给王子,双方过上幸福的生活。
而这些相对传统的模式,导致了故事模式的僵化。童话的主题总是善良战胜邪恶,而邪恶的巫师。巫婆或者是盗贼,都会以一个非常悲惨的方式结束自己的命运。这种模式,随着格林童话修订过好多版,都没有发生变化。
但是大盗贼却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完全不一样的童话。同样都是讴歌真善美,同样都是宣扬正义必定战胜邪恶。但是大盗贼却少了很多血腥,增加了不少的善意,减少了很多黑暗中的阴谋诡计,增加了更多眼光下的智慧与勇气。并且这样的设计,非但没有降低角色的吸引力,反而使得卡斯帕,左培尔,霍深布鲁茨,警官的形象更加生动。
大盗贼是影片当中的第一主角,最终他的结局是改邪归正。可能有人会觉得,这个角色的改邪归正,有点仓促(并没有什么事件的冲击与影响,刑满释放后,大盗贼就准备金盆洗手了)。但是你仔细揣摩这个角色,就会发现,他原本也有自己善良的一面,本身并不是一个大奸大恶的人。
他抢东西,但是从来没有伤及人命。他明明有着火药桶和火枪,但是在真正实施抢劫的时候,用的却是胡椒水枪。甚至在他气急败坏的抓住仇人想复仇的时候,也没有想着用什么残酷的方式杀人。甚至在故事的最后阶段,他冤枉的承受了偷窃水晶球的恶名,也没有暴走。是看过整个故事,你会发现,他做的最可恶的一件事情,就是烧了卡斯帕最心爱的帽子。。。
而关于这个角色对自己职业的思考,其实在原著中有着更加生动和深入的描绘。在迟迟劫不到财务的时候,大盗贼其实已经萌生了退意。只不过他并没有想好,他自己应该做什么(他甚至一度想去美洲挖矿石)。而在未来的生机问题解决之后,他就立刻回归了正常的生活。他本身并不认同这个行业,他只是想找个生计来安身立命。
整个剧情顺下来,你会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物。尤其是他得意洋洋唱歌(木偶剧版本的这首歌,个人认为是对这个形象的一个拔高),吹嘘自己是有学问的盗贼,跟魔术师讨价还价,识破了卡斯帕兄弟陷害他的计谋,被卡斯帕忽悠吃毒蘑菇这些时候,一个充满了骄傲,有一些计谋,非常可爱的所谓盗贼形象,就这么生动的表现了出来。
相对来说,卡斯帕和左培尔这对故事名义当中的角色。个人感觉承担的是给大盗贼捧哏的角色。他们的智商一个高,一个低,就像福尔摩斯和华生先生,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触动大盗贼最敏感的神经,形成了跟大盗贼好几次有趣的互动。
但是在互动当中,卡斯帕的计谋并不是每一次都能成功(失败过一次)。这种失败,不仅仅意外的创造出了搞笑的情景。而且也使得故事,更加的曲折动人。对于大盗贼来说,这次失败,使得他能够经常的吹嘘自己是一个有学问的大盗贼。
此外,警官的这个角色,也很生动。但是从警官的遭遇来看(被大盗贼打了一顿,被卡斯帕兄弟也打了一顿),这个角色好像真的不太受作者的喜欢。其实也难怪,一个总是打着腔调,不干实事,虚张声势的官僚,很难讨喜。不过在故事的结尾,在遭受了很多事情之后。警官也开始变得积极而主动起来。他在鳄鱼小狗的带领下,抓住了误认为自己吃毒蘑菇的大盗贼,并且故事的最后部分,严密的对大盗贼进行了监视,再也不人浮于事。因此故事最后,他也能够参加大团圆的宴会。
故事当中最有趣的,我觉得还是其中的食物元素。你会发现在故事当中,食物的元素遍地都是,而且异常的重要。并且作者也不惜笔墨的对食物的要素进行了描绘。
你看,一开始起风波的主要道具是咖啡磨,卡斯帕和左培尔说他以后做国王的时候要天天吃蛋糕。然后魔术师喜欢吃的食物是土豆泥。第二幕开始的时候大盗贼越狱,吃掉了卡斯帕兄弟最喜欢的炖酸菜和香肠。而第二幕的结束,则是因为大盗贼被忽悠,误以为自己吃了断肠毒蘑菇。就连最后,影片也是在一个团圆而欢腾的宴会当中结束的。。。食物的要素到处都是。一些关键食物,甚至推动了故事的发展
而且在描写这些食物的时候,作者会用多种多样的方式,去突出食物的鲜美。卡斯帕宁愿天天吃蛋糕,两个人都期待着周四的炖酸菜和香肠,还有红帽蘑菇炖出来的汤,看着文字就会感到很饿。果然食物是第一生产力。当你看完这些活色生香的食物,你能感觉正本书,都是香的。
再来说说内地的木偶剧。个人觉得内地木偶剧对于原著的还原度,是非常高的,并且通过各个角色的形象塑造,对原著故事也进行了拔高。而一些删减和改编,个人认为也不仅仅是完全处于成本的考量,更是实实在在的让故事变得紧凑。
木偶剧当中的大盗贼,不再是插画当中的那个凶神恶煞的汉子,而是带有一点诙谐幽默,和不羁爱自由的游侠。卡斯帕和左培尔的年龄被设定的更加精准,卡斯帕一脸鬼精灵,左培尔永远懵懵懂懂的气质也表现的活灵活现。其他的,如魔术师的阴狠,奶奶的慈祥,表现的都很到位。
PS:关于这本书,我看在81年内地就有出版了,但是当时是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但是到了04年,这本书又被21世纪出版社出版。而原著作者也是在21世纪出版社的那版中,为这本书撰写了中文版的序言(序言文字诙谐幽默,很值得一读),看来,真正的正版,应该是21世纪出版社的这版把
這竟然是大陸的動畫!我小時候以為是外國的……超好看,邪典嘞!
我是一个大盗贼.什么也不怕~~~~~~~~~~
我们中国的动画也就八十年代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独树一帜了
童年回忆。依稀记得大盗贼霍真普洛兹老爷的家是在丛林深处的一棵大树里面,麻雀虽小,却是五脏俱全。无数次幻想我也能有这么一个别致精巧的树屋。还有第一次记住了土豆泥。德国文学改编,定格动画,那时候的国产动画真心牛逼!
“大盗贼又叫做《大盗霍真普洛兹》,改编自联邦德国的儿童文学家奥·普雷斯勒(Otfried Preußler)的童话,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制作,于1989年上映。”那时候的中国制造好厉害!完全没看出来是我们自己做的作品……真的厉害,审美真的高。
我是个大盗贼.....什么都不怕..生活的多愉快...整天笑哈哈
我是个大花痴什么也不怕 生活都自在整天乐哈哈~
我就是鼎鼎大名的霍真布鲁兹老爷
我是个大盗贼,什么也不怕!80后的我们多么幸福啊,拥有着这些集体回忆。看看现在的动画片吧,真替那些制作者汗颜!
当年还录下来反复看。“我是个大盗贼,什么也不怕,生活多自在,成天乐哈哈”——现在和安还能唱出这个大盗贼经常唱的主题歌~很有爱的木偶剧~
豆瓣上最有用的短评说的什么过分话,《大盗贼》是你们的童年,又不是所有人的童年。呵呵~~
居然是中国的?不是吧~~但是那个歌真不错!!
“老少咸宜”不等于“幼稚可笑”,不明白为什么今天中国无法再制作出这种高水平动画,更不明白广电局为何将“少儿动画”等同于《猪猪侠》之类
哈哈,没想到是中国出的~“我是大盗贼霍真普洛兹老爷~!”
“我是个大盗贼,什么也不怕,生活多自在,整天乐哈哈~”——幽默,诙谐,又充满着冒险的刺激。可爱的大盗贼霍真普洛兹。
终于找到了!小时候让我作恶梦的动画片!
真是童年的美好回忆,记得这是小时候在姥姥家看的,胡椒面手枪。呵呵。这个应该是德国童话吧,不过木偶片完全是国产的。
小时候看的动画,神级木偶animation,神级配乐和美工。记得第三集还是第四集的时候佐培尔到地下去发现仙女之类的剧情,到现在还觉得很惊悚,一度不敢看,国产动画片最强的一部,没有之一!
其实我没看过,但已经被@兔子地球超人 讲过无数次剧情了
我終於是找到ㄌ我每每個別人提居然無人知曉 對這個動畫我印象非常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