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HD

主演:伯特·兰卡斯特,卡尔·莫尔登,瑟尔玛·瑞特,内维尔·布兰德,贝蒂·菲尔德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1962

 剧照

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1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2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3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4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5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6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13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14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15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16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17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18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19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监狱电影中的代表作,改编自真人真事。桀骜不驯的青年劳勃斯.特劳德被判终身监禁,某日有一只生病的小鸟飞进他的牢房,在他细心呵护下竟然将小鸟医好了。他从此在狱中发奋研究,成为国际知名的鸟类学家。期间他要对抗过分保护他的母亲和粗暴的监狱长,也依旧不改其志,最后透过作家汤姆.加迪斯将他的传奇故事流传于世。导演约翰.弗兰肯海默以严谨手法诠释这个基本上相当静态的故事,虽然没有一般逃狱电影的紧张刺激动作,但气氛依旧紧凑动人。兰卡斯特充分掌握住主人翁的气质和感情,扮演狱友的特利.萨瓦莱斯亦十分抢戏。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超能手机恋上朋友的爸爸雪之华天空中的露西不速之客(불속지객)猩球崛起3终极之战赤赤炼恋好女十八嫁(粤语)华盛顿邮报我真正的天才女友罗斌的烦恼诛仙12019勇闯天下念无双亲爱的我对你发誓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淘金岁月秋霜非诚勿扰200白虎爱很美味又见稻乡

 长篇影评

 1 ) 监狱里的养鸟人

就谈谈养鸟人和监狱:

一、养鸟人

1.人物形象的转变
刚来到监狱的鲍勃,一开始表现出的是桀骜不驯的非常让人讨厌的年轻人形象,对于自己做的事情永远都是一副理直气壮的姿态。对于别人的友好也是一副漠视的态度,甚至无理的对待没有恶意的狱友,仅仅是因为碰到他母亲的照片,说真的,在现实生活中,碰到这样的人,我连看都懒得看他一眼。总是一意孤行,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但是慢慢的你会发现,他做任何事情的初衷并不是想伤害别人,而是耿直的表现自己的内心情感。他在火车上,砸破玻璃只是保护自己呼吸的权利;他无理对待狱友只是为了不想让人冒犯他的母亲;他杀死狱警只是为了正当防卫,他说过狱警先用棍子打他的头,而且他并不认为与狱警而言自己的做法有错,只是觉得伤害了狱警的妻子;还有要求另一个狱警给他提供各种工具却从不说谢谢。这些种种迹象表明,鲍勃只是一个不懂得照顾别人的感受,性格非常的耿直的青年人,你说他的性格上有错吗?相反,可能过于真实了,真实的漠视社会规则了,所以显然也就不利于在这个规则社会生存了。

那么他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认为他的母亲有非常大的责任,他的母亲是一个过分保护自己孩子,可以说是溺爱的母亲形象。儿子杀了人,非但没有表现出责怪,而且还替儿子向总统请罪,包含无辜说自己的儿子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法院判处的不合理,当然他的儿子确实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而且是巨大,但是也是在这之后的事情。当然了母亲爱儿子,儿子享受母亲的爱,是一件非常天经地义的事情,但是爱也要建立在部分理性的基础上啊,儿子杀了人,犯错误了,做母亲的,你总要训导他、教育他吧,而不是一味的伸冤,出于肉骨的保护,这样只会害了他,是爱还是害,需要每个家长好好的反思。

不过,事情总是会往好的方向发展,这一点值得欣慰。在狱警为保卫个人尊严的训导下,他第一次体会到了错误,这是他转变过程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个狱警可以说是他成长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其实就像狱警说的一样,我虽然穿着这声狱警制服,只是一个普通的按部就班的狱警,但是我也是一个人,一个需要别人尊重的人。所以,既然我们是社会人,那么我们就会有需要被别人尊重的需求。从那一刻起,鲍勃学会尊重人,学会了礼貌,学会照顾别人的感受,这不是变得世故、圆滑了,而是融入社会了。

畸形的母爱:重新回到他母亲,他的母亲几乎把儿子视为了一切,当看到儿子的生命里,出现了另外一个女人的时候,我从他母亲的身上感受到了嫉妒、威胁,她害怕自己的儿子会被这个女人抢走,抢走自己在这个男人身上始终唯一的地位。但是对于社会伦理关系,我们都知道,一个男人总是要成家,找到自己的另一半的,这畸形的母爱,阻碍了鲍勃正常的社会伦理道德,从烧掉母亲的照片,我们看到了鲍勃忍下痛楚,决心挣脱掉母亲的这个畸形的爱,沉重的枷锁,回到正常社会,他并不是真心想和母亲一刀两断,只是拥有了自己理性思考后,对感性传统思维说no。这也是他转变过程中一个重要点。

而接触到正常的妻子之爱,也是他人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课程,爱是相互的,爱是理解,爱是拥有,爱不是一味的付出。到最后,鲍勃越发成为了一个独具魅力的男人,他礼貌、有修养、有爱、冷静、睿智,虽然身处监狱,但是却拥有了常人一辈子都获得不了的非凡成就,他让狱警敬佩,让监狱长们妒恨。我们可以说鲍勃成为一个成功的人,一个拥有幸福爱情的人。

2.个人价值

一次暴风雨中的拯救,开启了他人生价值的大门,他在救它的同时,其实自己也在逐渐获得重生。这个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从中其实有许多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一个人如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一个人如何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那就是在一种与外界喧闹隔绝,无诱惑和名利欲望的静心状态下进行的。在这里,监狱更像是象征着无欲望,无角逐,在与其他犯人隔离的监狱里,那样的内心静的让人甚至可怕,但是却得以创造了非凡的成就。

如果你说他在外界社会中是否会取得这种成就,我觉得几乎不可能。一个真正的“家”身处的即便是名利欲望的角逐中,他也是由自己静心独处的状态所决定的,成功是要靠热忱的赤子之心,初衷即决定了你的成就。当然很多人都是在过程中迷失自己的。所以真正的“家”确实是稀缺物种,大多都是“砖家”“叫兽”。
所以他的成功可以说是偶尔,也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必然的状态,必然的环境,必然的邂逅。

二、监狱

这是一个以监狱为背景的体现个人价值的同时,嘲讽监狱管理体系,机器化个性、价值的故事。什么是改过自新?在鲍勃和自认为自己价值观正确的监狱长争执对话中,我们了解到,改过自新是什么,是让每个犯过错的人重新找回自我、个性、价值,改过自新。而不是在这样一个机器化的监狱管理体系中,度日如年,丧失活下去的动力,去反抗,去越狱。

如果监狱对待犯人都能够像鲍勃这样,找到兴趣点、价值。谁都会改过自新,完全不需要靠管理者来做训导,机器化的管理。犯再大错误的人,即便终身监禁,他也应该找到点个人价值,不然你为什么不直接枪毙他,留着他痛苦、孤独、内心折磨干嘛,浪费国家粮食、财产来养一群机器。

还有,关于判刑的期限规定,我觉得是非常死板的。一个人终身监禁,真的要关到死吗?为什么他真正的改过自新了,不让他出来造福社会,难道只是因为明文规定吗?规矩是人定的。

当然这样的讽刺很多,社会应该多倾听这些,以便完善制度,不管是监狱制度,社会等等制度,都需要不断的完善,当然了你说有了不平,就能立马得以实现和保障,那也是天真,只能说慢慢来吧。

总得来说,这部片子是一部值得看,值得思考的片子,包含了一个男人可能会经历的一生。片子虽然是黑白的,但是内容确很丰富,男主看似孤独,但是内心却越发充实。

 2 ) 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影评

书,药,显微镜,打字机,禁止养鸟,禁止生意,腐败,行贿,愚蠢,施虐

土拨鼠之日+肖申克救赎

这在中国的监狱不可能发生

没有自由太可怕了能够急死

不飞的鸟联想到了啃老的我

以前的一篇越狱工具弄丢了

改过自新?你是否知道这个单词意味着什么,未删节版韦氏国际词典说这个词来自拉丁词根Habilis,定义是:使人重新获得尊严。

你考虑过你工作中的一部分,是给一个人他曾经拥有的尊严吗?

你唯一的兴趣是他表现得怎样。

很久前你曾经对我说过一次,我从没有忘记:"你应该表现得符合我们的要求"。35年来,你没有从你的立场上退让一寸,你要你的犯人们,像牵线木偶一样在门外跳舞,这些都要遵从你制定的强制性的价值观,遵从你对服从的要求,对行为的规范,甚至还有你的道德感,哈维,那是你失败的原因,你和你整个的监狱管理学都失败了,因为你从犯人那儿偷走了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他们的个性。出去后他们迷失了,像机器人,按部就班的生活,但是内心里对你强加于他们身上的有很深很深的憎恨,一旦他们有机会报复社会,他们不会放过。结果呢?过半数重回监狱。

现在这些都写进我的书里,我建议你读读,认真彻底地读一读。

对斯特劳斯来说,显微镜是他一直等候的灯塔

点亮了通往奇妙精确的科学真理研究的道路

他的研究对象:鸟类 他的工具:好奇,献身,河沿行船的胆量

他高歌猛进,在研究中设计的阅读与大学医学课程内容近似

细胞学,形态学,生物化学,

现在斯特劳德认为他有足够的能力来开始一个新的项目

这是他长期梦寐以求的

完整可靠的对鸟类疾病的研究

他已找到他一些疾病的治疗对策

那些疾病的名字他几乎都不会读

像败血白喉曲霉霍乱之类

他甚至为禽类麻痹找到了特效药

因此挽救了禽类农场成千上万小鸡的生命

他的书的标题是斯特劳德鸟类疾病文摘

这本书的内容毋庸置疑确定了

这个年老的囚犯是世界上这个领域的顶级权威

这本书用了七年写就

不仅如此他很有献身精神

他在他的显微镜旁度过了不止3000个小时

为超过了5000个组织结构制作了成百的图

他有现存鸟类最好的幻灯片收藏之一

比其他活着的人知道更多解剖学病理学的知识

 3 ) 一些胡言乱语

很好的一部老电影。刚开始的的确确对斯特劳德充满不解,虽然他或许是因为朋友受了委屈才会杀人,但这不是剥夺他人生命的理由。就连无法见到母亲其实也是他没控制住自己不考虑后果“作”出来的,最后却又杀了守卫,并且对他们的死亡并无愧疚。起初的刑罚只能说罪有应得。但好在,好在那只麻雀救了他。看到那只麻雀的时候,想到的一定是孤独无助的自己吧,所以才会有了恻隐之心。当时在想,对动物心存友善的人又怎么会对人命那么看轻呢,复杂的人啊。谢谢那只鸟儿,他救了那只鸟,那只鸟也救了他。天才在此才被发现,接受到了守卫、狱友、妻子无数的善意,却也遭受到了刑狱体系最大的恶意。监狱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改造罪犯,无疑他已经改过自新寻找到了良知和生活了,但为什么就是不肯放过他呢?为什么不能用最朴素的普通人的视角好好看看他做出的贡献呢?一个天才就这样被蹉跎,多么可惜啊。严刑酷法从来都不是目的,只是手段,希望我们能铭记。也希望,即使身陷囹圄,也不要忘了自己的尊严和生活,也不要停下对知识和自由的追求。

 4 ) [转载]《阿尔卡桌兹养鸟人》(Birdman of Alcatraz,1962)

http://blog.sina.com.cn/u/57e2158d0100067b
Birdman of Alcatraz (1962)
阿尔卡桌兹养鸟人/终身犯/天牢长恨)


 

导演:约翰.弗兰肯海默
演员:伯特.兰卡斯特 卡尔.马登 特利.萨瓦莱斯


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也是我最欣赏的男演员——Burt Lancaster最好的表演之一,个人认为是他最好的一次演出。电影本身也让我对生活充满信心!

影片目前我看过已经不下五遍,每次看都能找到一些新东西。影片讲述桀傲不驯的美国青年Robert Stroud在1909年因杀人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在狱中又杀死了阻拦他母亲探监的狱卒,而改判为死刑。幸亏Stroud的母亲四处奔走寻求总统的帮助,才让总统改判他为终身监禁。Stroud觉得终身监禁还不如一死,一辈子呆在这里是多么的痛苦。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某一天他在放风时偶然发现一只受伤的小麻雀,便把他带到自己的监牢对它护理,看着小鸟的伤势一天天好转,Stroud便把它视为同伴,小鸟完全康复后又将他放飞,但不久小鸟又飞了回来。自此罗伯特逐渐培养起养鸟的兴趣,并带动另一位狱友(Telly Savalas饰)的兴趣。狱里的鸟越养越多,而监狱的条件何其恶劣,随着鸟儿们的死亡,Stroud开始不光单纯的养鸟了,他开始阅读鸟类的书籍并进一步研究起鸟类疾病学,开始制作鸟类药剂。他还申请一个更大的监牢以供他做长期的鸟类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摸索,Robert Stroud竟成了一名国际知名的深谙鸟类习性的鸟类学专家,并在牢狱中搞实验著书立说。

 

 

改编自真人真事,擅长拍摄政治片的美国名导演John Frankenheimer有条有理的处理这个内心复杂的人物,Burt Lancaster也充分诠释了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感情和独特气质,他的表演沉静而内敛,从二十多岁演到了六七十岁,尤其是他在影片中后部分的表演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将一个热血青年到慈祥老人的过渡表现得恰如其分。例如年轻时因为冲动杀了狱卒且不服从暴戾的监狱长,开始研究小鸟时对他们的痴迷;中年时因为自治的药物对小鸟产生副作用时的疯狂和为了能和替他出钱的女合作伙伴结婚他抛弃了反对他研究鸟类的母亲;晚年时监狱狱友暴动,他却心如止水教导他们放下武器并为重伤的狱友治病和监狱长谈判…… 这个复杂的心理角色经过Lancaster的诠释变得栩栩如生,虽然他在两年前就因为《Elmer Gantry》一片夺得奥斯卡影帝,但这一次他却败给了Gregory Peck的《To Kill a Mockingbird》实属遗憾,幸运的是他获得了当年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男主角奖。

片名《Birdman of Alcatraz》起得好,Robert Stroud因为后来成为鸟类学家而被称为“Birdman”(译作“鸟人”);而“鸟人”的另一个含义为想要像鸟儿般飞翔的人。Stroud被判终身监禁,他渴望监狱外面的生活,所以“鸟人”作为片名起得非常恰当。

Alcatraz监狱是美国有名的监狱,《The Rock》(勇闯夺命岛)便是Alcatraz监狱,Stroud是Alcatraz有名的犯人,那里还曾关押过美国禁酒时期同样大名鼎鼎的阿尔.卡邦!

                    

Robert Stroud因为养鸟而也逐渐改变了他年轻时候的固执劲儿,Stroud对小鸟的爱心投入让他变得细腻而又富有感情。虽然他要把牢底坐穿,但他却心如止水,异常沉着冷静。只顾照顾着他的“小鸟家庭”。电影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画面是中年时期的罗伯特坐在木板床上,双手捧着一碗水,认真地为几只小鸟汲水解渴,他身边从头到脚全被鸟群包围着,而自己一双充满悲哀神情的眼睛却是在告诉观众:他也渴望自由但深知无望。

电影中对Stroud的恋母情结也有详细的描述,不知是不是Stroud本人就是如此,还是编导有意为之,因为六十年代电影经常有对恋母情结的描写。Stroud把母亲的照片放在架子上立着,不许别的犯人甚至痛殴他们,更是杀了阻拦母亲探监的狱卒。直到他遇到和他一样研究鸟类的女人出现他才和反对儿子研究鸟类并且极度恋子的母亲反目成仇。

影片是男主角Burt Lancaster和导演John Frankenheimer的第二次合作,两人可谓合作无间,在60年代共合作过五次。除本片外,还有:The Young Savages 野小子 (1961)、Seven Days in May 五月中的七天(1964)、 The Train 火车 (1965)、 The Gypsy Moths 飞天英雄未了情 (69),90年代John Frankenheimer还重拍了Lancaster70年代主演的The Island of Dr. Moreau 人魔岛。


该片其他演员也很出色,例如扮演同样深深热爱小鸟的狱友的Telly Savalas(经常饰演反派的大光头)也十分抢戏。不过在这部电影中倒不像他以后的片子那样坏到顶。虽然也是个囚犯,看着也有点儿坏但实际上很善良,也热爱养鸟,他演的也很可爱。而扮演监狱长的“大鼻子”Karl Malden(《欲望号街车》)演得也不错,这个监狱长和Stroud的关系由一开始的对立到后来渐渐的相信Stroud。另外Stroud和狱卒的友情刻画的也很细腻,Stroud年轻时杀死过一名狱卒,后来思想成熟以后他和另一位照顾他的狱卒也逐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BTW:
真实的Robert Stroud

Robert Stroud于1909年谋杀一男子被判12年有期徒刑,到1916年有因为谋杀一位狱卒而改判死刑,不过其后获得Woodrow Wilson特赦为终身监禁。他总共被囚54年,其中40年为单独囚禁(17年被关押于Alcatraz),于1963年(影片上映后第二年)去世,卒于联邦囚犯医疗中心,是名副其实的终身犯。


Grinch

 5 ) 本人最爱影片之《阿尔卡桌兹养鸟人》

Birdman of Alcatraz (1962)
阿尔卡桌兹养鸟人/终身犯/天牢长恨)


导演:约翰.弗兰肯海默
演员:伯特.兰卡斯特 卡尔.马登 特利.萨瓦莱斯

1、空间的限制不会阻碍人类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心灵的调和剂。
2、监狱外的世界只不过是间大监狱,监狱内的生活才是我的小天地。

这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也是我最欣赏的男演员——Burt Lancaster最好的表演之一,个人认为是他最好的一次演出。电影本身也让我对生活充满信心!

影片讲述桀傲不驯的美国青年Robert Stroud在1909年因杀人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在狱中又杀死了阻拦他母亲探监的狱卒,而改判为死刑。幸亏Stroud的母亲四处奔走寻求总统的帮助,才让总统改判他为终身监禁。Stroud觉得终身监禁还不如一死,一辈子呆在这里是多么的痛苦。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某一天他在放风时偶然发现一只受伤的小麻雀,便把他带到自己的监牢对它护理,看着小鸟的伤势一天天好转,Stroud便把它视为同伴,小鸟完全康复后又将他放飞,但不久小鸟又飞了回来。自此罗伯特逐渐培养起养鸟的兴趣,并带动另一位狱友(Telly Savalas饰)的兴趣。狱里的鸟越养越多,而监狱的条件何其恶劣,随着鸟儿们的死亡,Stroud开始不光单纯的养鸟了,他开始阅读鸟类的书籍并进一步研究起鸟类疾病学,开始制作鸟类药剂。他还申请一个更大的监牢以供他做长期的鸟类实验。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摸索,Robert Stroud竟成了一名国际知名的深谙鸟类习性的鸟类学专家,并在牢狱中搞实验著书立说。

改编自真人真事,擅长拍摄政治片的美国名导演John Frankenheimer有条有理的处理这个内心复杂的人物,Burt Lancaster也充分诠释了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感情和独特气质,他的表演沉静而内敛,从二十多岁演到了六七十岁,尤其是他在影片中后部分的表演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将一个热血青年到慈祥老人的过渡表现得恰如其分。例如年轻时因为冲动杀了狱卒且不服从暴戾的监狱长,开始研究小鸟时对他们的痴迷;中年时因为自治的药物对小鸟产生副作用时的疯狂和为了能和替他出钱的女合作伙伴结婚他抛弃了反对他研究鸟类的母亲;晚年时监狱狱友暴动,他却心如止水教导他们放下武器并为重伤的狱友治病和监狱长谈判…… 这个复杂的心理角色经过Lancaster的诠释变得栩栩如生,虽然他在两年前就因为《Elmer Gantry》一片夺得奥斯卡影帝,但这一次他却败给了Gregory Peck的《To Kill a Mockingbird》实属遗憾,幸运的是他获得了当年威尼斯电影节的最佳男主角奖。

片名《Birdman of Alcatraz》起得好,Robert Stroud因为后来成为鸟类学家而被称为“Birdman”(译作“鸟人”);而“鸟人”的另一个含义为想要像鸟儿般飞翔的人。Stroud被判终身监禁,他渴望监狱外面的生活,所以“鸟人”作为片名起得非常恰当。

Alcatraz监狱是美国有名的监狱,《The Rock》(勇闯夺命岛)便是Alcatraz监狱,Stroud是Alcatraz有名的犯人,那里还曾关押过美国禁酒时期同样大名鼎鼎的阿尔.卡邦!

Robert Stroud因为养鸟而也逐渐改变了他年轻时候的固执劲儿,Stroud对小鸟的爱心投入让他变得细腻而又富有感情。虽然他要把牢底坐穿,但他却心如止水,异常沉着冷静。只顾照顾着他的“小鸟家庭”。电影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画面是中年时期的罗伯特坐在木板床上,双手捧着一碗水,认真地为几只小鸟汲水解渴,他身边从头到脚全被鸟群包围着,而自己一双充满悲哀神情的眼睛却是在告诉观众:他也渴望自由但深知无望。

电影中对Stroud的恋母情结也有详细的描述,不知是不是Stroud本人就是如此,还是编导有意为之,因为六十年代电影经常有对恋母情结的描写。Stroud把母亲的照片放在架子上立着,不许别的犯人甚至痛殴他们,更是杀了阻拦母亲探监的狱卒。直到他遇到和他一样研究鸟类的女人出现他才和反对儿子研究鸟类并且极度恋子的母亲反目成仇。

影片是男主角Burt Lancaster和导演John Frankenheimer的第二次合作,两人可谓合作无间,在60年代共合作过五次。除本片外,还有:The Young Savages 野小子 (1961)、Seven Days in May 五月中的七天(1964)、 The Train 火车 (1965)、 The Gypsy Moths 飞天英雄未了情 (69),90年代John Frankenheimer还重拍了Lancaster70年代主演的The Island of Dr. Moreau 人魔岛。

该片其他演员也很出色,例如扮演同样深深热爱小鸟的狱友的Telly Savalas(经常饰演反派的大光头)也十分抢戏。不过在这部电影中倒不像他以后的片子那样坏到顶。虽然也是个囚犯,看着也有点儿坏但实际上很善良,也热爱养鸟,他演的也很可爱。而扮演监狱长的“大鼻子”Karl Malden(《欲望号街车》)演得也不错,这个监狱长和Stroud的关系由一开始的对立到后来渐渐的相信Stroud。另外Stroud和狱卒的友情刻画的也很细腻,Stroud年轻时杀死过一名狱卒,后来思想成熟以后他和另一位照顾他的狱卒也逐渐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BTW:
真实的Robert Stroud

Robert Stroud于1909年谋杀一男子被判12年有期徒刑,到1916年有因为谋杀一位狱卒而改判死刑,不过其后获得Woodrow Wilson特赦为终身监禁。他总共被囚54年,其中40年为单独囚禁(17年被关押于Alcatraz),于1963年(影片上映后第二年)去世,卒于联邦囚犯医疗中心,是名副其实的终身犯。



05-03-26

 6 ) 孤独的人生也许有它不一样的精彩

从19岁开始关,终身监禁,也许有的人一辈子就毁了,几乎等于没来这世上,可是伯特·兰卡斯特饰演的劳勃斯.特劳德却在监狱里寻找到自己的乐趣养鸟,并自学成才,医学上有了新发现,写了书,真是难能可贵。或许在外部世界的喧嚣和诱惑下人们更难集中精力在一件事上,研究是件孤独的事。

 7 ) 这是一部可以给思想消毒的电影

当阿尔卡特兹的监狱长哈维发现养鸟人勃斯.特劳德写的有关对监狱系统抨击的手稿后,两人进行了一段让我感到“惊悚”的对话——

<图片1>
—你一次都没有流露出改过自新的迹象

—改过自新?

—是的,改过自新

—我想知道,你是否知道这个单词意味着什么。


未删节版韦氏国际词典说,这个词来自拉丁词根Habilis,定义是:使人重新获得尊严。

你考虑过你工作中的一部分,是给一个人他曾经拥有的尊严吗?

你唯一的兴趣是他表现得怎样。

很久前你曾经对我说过一次,我从没有忘记:"你应该表现得符合我们的要求"。

35年来,你没有从你的立场上退让一寸,你要你的犯人们,像牵线木偶一样在门外跳舞,这些都要遵从你制定的强制性的价值观,遵从你对服从的要求,对行为的规范,甚至还有你的道德感,哈维,那是你失败的原因,你和你整个的监狱管理学都失败了,因为你从犯人那儿偷走了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他们的个性。

出去后他们迷失了,像机器人,按部就班的生活,但是内心里对你强加于他们身上的有很深很深的憎恨,一旦他们有机会报复社会,他们不会放过。结果呢?过半数重回监狱。

在听完以上这段“惊悚”的对话后,我突然意识到一些所谓的学校教育和监狱教育没什么两样。区别只是前者给予部分自由但却是从一张白纸上描绘成所谓的“新”,后者则是强制性地教育“改过自新”。以及一些宣扬“集体”的言论——"你应该表现得符合我们的要求",“遵从你制定的强制性的价值观,遵从你对服从的要求,对行为的规范,甚至还有你的道德感”。

——以前所受到的某些教育和某些宣传是有“毒”的。

好的电影确实能够净化心灵、净化大脑!


写在观看《肖申克的救赎》
2013.1.3

备注:《阿尔卡特兹的养鸟人 》是在2015年12月底观看的,2016年元旦假期最后一天晚上在观看《肖申克的救赎》里面发现了影片中也有一个养鸟人,于是趁机把自己的感受记下来,防止遗忘。
(该镜头出现在安迪进入监狱里的第一顿饭,他发现了一只虫子,旁边一个老犯人看见了,就把虫子要了过来,然后喂给了还在怀里口袋的幼鸟。不知是导演预埋的彩蛋,还是纯属巧合)

 8 ) 从电影中看到中国集体家族主义在市场经济中的弊端

从杀人犯到人格理想的重新振奋我想并不是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一点,主人公真正解决的问题是和监狱长之间对于体制和个人主义思想之间的分歧。这让我想到了中国贯彻家族主义的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管制,面对已经开放的市场经济,固守家族主义观念,集权式的强化家长的权力,压抑孩子的个性。让他们在面对同龄人时丧失了活力和与之竞争的资本,这种资本不光是资源上的,更是心里,思维上的一种缺陷。

我想引用电影中的一段话:你是否考虑过你的工作是否给一个人带来他应该拥有的尊严。你唯一的兴趣是他表现的怎么样。你很久之前对我说过一次,我至今没有忘记。你说“你应该表现的符合我们的要求.”35年来你从来没有在你的立场上退让一寸,你只想要你的犯人像牵绳木偶一样在门外跳舞,都要遵从你制定的那些强制性的价值观,遵从你服从的要求和对行为的规范甚 至还有你的道德感。那就是你失败的原因,你和你的整个监狱管理学都失败了,因为你从犯人那儿偷走了他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他们的个性。出去后他们迷失了像机器人一样按部就班的生活。但是在内心你对你强加于他们身上的有很深很深的憎恨,一旦他们有机会报复社会他们一定不会放过。

棍棒底下出不了孝子专出他妈暴徒

在中国踏实待着抽烟喝酒都不算吸毒

他妈的家庭教育规则法律要把人逼上绝路

不想听你们的废话和你们装傻

告诉你我哪都他妈不服

 短评

不一样的监狱题材电影,也是对监狱体制的最好抨击,监狱的目的是帮助犯人改过自新还是训练成听话的木偶?Burt Lancaster的表演太赞,真人故事也十分励志。

6分钟前
  • 阿德
  • 力荐

这部电影里的主人公被塑造出了正邪两面性,显示出了他的智慧同时也是愚昧或偏执的。和同类电影相比,节奏慢了一些,剧情性低了一点,整部电影都在放慢节奏,人物也在以低速踱步和对话,以一种特殊形式传达了专注的魅力。

7分钟前
  • DrBlackWatson
  • 推荐

当局眼里,鸟类研究不是为了人类,只是为了鸟类。相互拯救的人与鸟,令人想起布列松的死囚越狱和雅克贝克的洞。在逼仄的牢房内,摄影机捕捉着方寸之间的奇迹。

8分钟前
  • 刘小黛
  • 力荐

败也女人,成也女人。学遍数理化,蹲监坐牢也不怕。

9分钟前
  • 合纥
  • 推荐

1、空间的限制不会阻碍人类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心灵的调和剂。 2、监狱外的世界只不过是间大监狱,监狱内的生活才是我的小天地。

13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力荐

好像监狱成了一些修身之地了。

17分钟前
  • Vini_Kazma
  • 推荐

从初入狱的无礼青年,到最后的学术大家,男主的转变从雨中捡起那只小鸟开始,狱卒怒斥他性格缺陷那席话是强力推动,潜心研究鸟类与制药为自己带来了希望和爱情,烧掉母亲照片是迈向心灵自由的一大步,离开鸟群转监到恶魔岛又是和亦敌亦友的监狱长一次最终和解……方寸间的牢房成为灵魂徜徉地,外面的自由世界对于他来说反倒小了。不仅是兰卡,所有人的表演都太好了。

18分钟前
  • touya
  • 力荐

强有力的监狱题材励志传记片:自由灵魂铁笼关不住,极端环境中成为学神;浪子回头金不换及个人价值的实现可与《秋决》对照,男主与母妻狱长狱卒狱友的关系发展处理得好,部分桥段被《肖申克的救赎》借鉴;低调摄影、倾斜构图、低角度机位、过场蒙太奇;拍鸟的互动很布列松,据说是村上春树最爱的电影。

23分钟前
  • 穿山
  • 力荐

①肖申克争取自由获得救赎,养鸟人培养爱好获得重生②金丝雀的孵化出壳是一种多么欣欣向荣的生机与活力啊③母亲的溺爱与独占欲大概是形成罗伯特早期性格的重要原因,未琢之玉误入歧途,焚烧照片也是迷途知返④罗伯特是监狱长一辈子的对手,也是一辈子的朋友,交锋几十年,终于在枪炮声中强行达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共识

25分钟前
  • 红袍修罗
  • 推荐

人与鸟的互救,鸟儿让鲍勃变得柔软,斯泰勒让鲍勃的生命有了色彩;母亲为了让他只属于她一人宁愿他永在狱中;监狱长哈维建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监狱牢笼;菲比以顺从来换取“自由”——他们每个人都是鸟,也是养鸟人。有的活成了牢笼本身,有的像那只死去的麻雀,有的是金丝雀,而鲍勃是笼中翱翔的鹰。

30分钟前
  • 汝月然
  • 力荐

研究笼中鸟,待遇从宽;研究笼中人,牢底坐穿。坐拥笼鸟渡余生,无奈余身笼中人

34分钟前
  • 丁一
  • 还行

监狱限制了人身自由,却限制不了追寻生命探知灵魂的欲望,能忍孤独者终成大器。导演用扎实的镜头和平铺直叙的方式将一个传奇人物栩栩如生的刻画在银幕上,不夸张不做作,情节铺垫真实丰满,兰卡斯特对人物的心路历程演绎的非常出色,塞尔玛.瑞特六次女配提名均未获奖真是遗憾~

39分钟前
  • Granite_花花
  • 力荐

2019重看,惊为神作。居然是这么一个具有科学精神的故事,伯特演得特别动人,把一开始的桀骜不驯和之后偶尔展现的人性柔软面表现得真切而自然,让人心疼。故事平实中见波澜,丝丝入扣,把那种惺惺相惜的爱情也演得火候十足,好几处颇为扎心,没有一个人物是单调扁平的。第一次在小组活动中看,大奇特主讲。20091026说:把它当传统励志片但总觉得不够神奇。镜头语言非常出彩,比较同意水马夫说的,里面很多问题具有普遍意义上的探索。第一次和C一起站着在书葩看完一整部电影~一切从新开始~~

42分钟前
  • U 兔
  • 推荐

笼中鸟也可以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在囚禁中创造灿烂。飞出的鸟又飞回,习惯牢笼的惰性。懂得谦卑,懂得自由,懂得尊重生命。生命与囚禁往往距离那么近,鸟岛的比喻。男主影帝级表演

43分钟前
  • 半弦月
  • 力荐

监狱和教育的相似之处:试图改变一个人,总是想让他按自己的标准行事,却忘了对个体的尊重和驱动力最根本的来源—兴趣与目标。

45分钟前
  • 脱氧核糖十三
  • 力荐

特劳德的人物性格特点在向狱卒讨要木箱那段表现得淋漓尽致,前半段他是一个饱受溺爱、未受引导的血气青年,而后半段经过自省和学习,逐渐变成一个有教养的学士大儒,即便是对毫无作为的医生也能道谢。这个段落堪称全片分水岭,从中可以窥探到特劳德的性格发展,从而对其前半段的暴力也能有所理解。

46分钟前
  • 洛风城
  • 力荐

当说到半数释放的人回到监狱。。我觉得这片往下走要上8星了。。可惜片子没往上走。。片子拍的挺好故事也很特别。。但是也只能7星了。。毕竟他应该死刑的。。有趣的是在美国这个伟大法制的国家居然可以去求总统来特赦一个死刑犯变成无期。。还获得了这么多的监狱特权。。够幸福了。。珍惜自己别进监狱

51分钟前
  • 无涯子抵制修音
  • 推荐

再次确认「肖申克的救赎」一点都不值得吹

56分钟前
  • 舌在足矣
  • 力荐

越是极端的环境,越该尊重生命。小鸟破壳而出那段真是太可爱了。另外,本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监狱也许是最适合专心做学问的地方;或者可以认为,专心做学问跟蹲监狱也差不多。

58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推荐

主角应该是在富裕家庭培育下长大一股子孤傲清高精英阶层人设,但看他言行是缺乏互助思维的更别提感恩。即便是独立看待狱卒破例给他瓶子这件事,也很容易看出他是个活得非常自我的人,他并不适应主流社会的规则,他的性情让他几乎没说过谢谢包括对他的母亲。片中有很多对照,男主学会了自省,在对待母亲的绝对至上的态度上也有了转变。当他发觉母亲也是在控制自己时他烧毁了照片,侧写中可以看出母亲对他的偏执影响。来监狱依旧保留了在上阶环境中习惯的特权并没有自觉不妥。养鸟背离母体,他对鸟比对人善意对人没有信任,却口口谈禁锢,一棒子打死所有人跟规则禁锢所有人本质上并没有区别,这些都在后来有所改变。批判社会规训制度压迫,这不是最重要的。在这种极端限制下让自己做到了力所能及的最好,充实自己过好每一天才是对体制的藐视,自由自在脑中

59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