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不甘心。
他玩世不恭,见钱眼开,贿赂上级,以权谋私,凭着高超的医术为所欲为,他游走于道德边缘,不断踩线,却总能全身而退。
但他做的唯一一件发自内心的善事,让饱受病痛煎熬的世冈平静而有尊严地离去,却成了石川扳倒他仅有的手段。
最后还死在了自己最瞧不上的笨蛋平贺手里。
真是讽刺。
石川也不甘心。
他为人正直,医德高尚,处处为患者着想,时刻践行着自己的理想,希望医院成为真正一尘不染的白色巨塔,但在不守规矩的司马面前总是力不从心。
为了扳倒司马,他变得越来越像司马,甚至放弃了自己一贯的坚持。
最终司马被赶走,他的生命却也走到了尽头。
命运终究没给他足够的时间去改变环境。
但这或许也是幸运,毕竟环境不会因为一个人而改变,时间久了,石川会不会变他自己也不知道,还不如怀着未竟的希望,在崇高中死去。
90年代的日剧节奏明快,角色个性鲜明,剧情冲突张力十足,看起来非常过瘾,即便放到今天也毫不过时。
这部剧算是代表作之一,以两位主角激烈的交锋开场,在最高潮处戛然而止,以至于当初在电视塔播放的时候我一度以为没引进全。剧情紧凑如斯,丝毫不拖泥带水,即便不戴情怀滤镜,也堪称日剧中少有的精品。
在编剧三谷幸喜的作品里,这部剧算不上出名,却是很多80后对日剧最初的印象。医疗剧并非三谷的专长,因此回首又见他也不过是披了一层医疗的皮,其实关注点全在两个主角的对手戏上,移植到任何别的舞台都不违和,而这才是三谷所擅长的。
这个故事没有对日本医疗制度的批判,比如白色巨塔;也没打算塑造神医团队,比如医龙或大门未知子;它只是两个男人针锋相对的故事,线索清晰,主题鲜明,所以才叫回首又见他吧。
但不可避免地,两位主角外其他角色就显得单薄了些,值得玩味的大概就只有部长和那位戏份并不多的医药代表小姐了。
这部剧引进国内实在90年代中期,那时中国的经济离中等收入国家还差得远,城市基础设施很差,有车的人更是寥寥无几。看到剧中日本医院的设施,什么自动门感应灯,医生们开着车上下班,由不得你不感慨到底是发达国家,现代的00后们大概不会有这种感觉了。
不过谁知道10年20年后又会怎样呢?
就这样吧。
司马江太郎(织田裕二饰) 关键词:个性强烈 锋芒毕露 坚持以自己的方式生存 做手术听爵士乐、做手术赌钱、与病人打麻将、不理睬“玩失踪”的病人、挑选病患做手术、毫不遮掩地收红包、故意隐瞒患者病情并制作假的病历、调戏女医生…… 想必这是大家对司马医生的初次印象,吊儿郎当的不怎么像个真正的医生。 而随着剧情的推进,当司马和中川淳一(鹿贺丈史饰)的关系的层层曝光,我们跟随大榇泽子(千堂秋穗饰)对司马逐渐的重新认识,开始了解到长久以来司马的任性源于当年的一起医疗事故,还是学生的他为其尊敬的中川老师背了一个黑锅(自己的老师跪在自己面前,如何承受?)。这些足以解释为何这个医学部的部长要在众人面前袒护和纵容他的任性(按照自己的方式生存)。我们也从中了解到中川的懦弱和始终不愿也不会去面对自己的失败,以及司马长久以来对他的失望,滋生了他的狂妄。同时,他和大榇的爱情在一种不了解中解体,这个在司马最需要被爱的时候没能给到他足够多的爱去理解和包容他的女人,直到最后才认识了这个与她曾交往了5年的男人,却为时已晚。这样的缺爱,滋生了他的孤独。 狂妄和孤独使得他蔑视一切。 在对于医院购买欧特医疗器材这件事,以买到一台特殊的治疗仪为条件,而答应购买该公司所有的器材,并利用各种手段将一出医院丑闻刻画得如此惊心动魄。在紧要关头,司马掐着时间冷静地将半箱钱推给了面前冠冕堂皇的理事长。随即又传来理事长愚蠢至极地问司马“你到底拿了多少好处呢?”换来的是司马轻蔑的眼神,之前的他还将“别以为全世界的人的想法都跟你一样”挂在嘴边。想必,司马早已看清这点,才会如此镇定出手。 可是我们回头想想这个故事环节,他是出于金钱的目的吗?在中川医生与大榇医生的对话中,让我们了解到他的目的是为了治疗癌症晚期的病人,那台治疗仪能够大大降低化疗对人体的伤害(当时他的父亲是因癌症过世,如果医院有一台这样的仪器,可能可以延长生命),换个角度,是为了治疗石川用的。其他的一切只不过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作的手段! 石川对于司马而言,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在我看来,对其而言,遇到一个石川玄(石黑贤饰)这样耿直、执拗、充满激情的对手的时候,他是惊喜的,仿佛在他孤独的内心中遇到了一种默契,一种难得的默契,使得他在与石川的较量中可以不那么孤独。从这个角度讲,他是否很像个孩子,石川是他的“玩伴”呢?在手术中故意用手术刀割伤石川的手、因石川误诊发生医疗事故而露出得意的笑容,不正恰似一个淘气的孩子在赌气,却又玩儿得很高兴? 诚然,即使他狂妄,却又有着柔软的内心。 对于大榇:“我希望你可以得到幸福。” 对于中川:“那件事我一辈子也不会说出去的。长久以来承蒙你的关照,谢谢你。” 对于石川:“我是个医生,不是杀人机器”“我是个医生,只有一个理由,因为这是一个高难度的手术。” 我们可以发现司马隐藏的温柔。 司马的温柔 关键词:世纲先生 “不让他死的方法有很多,但是能救活和不让他死和两却是两回事。” 情景一: 司马在天台,将世纲先生的病例收好,心中已暗定这位癌症晚期的病人已为时不多,但面对世纲先生时,却说不出口,换作就吹黑管的事情表示歉意,让世纲先生颇为感动,还笑言自己找到了其他支撑他活下去的东西——超级玛莉。 “倒是我想拜托你一件事情,我有一种快要死的感觉,当我死时 ,我希望能死得干脆点……与其苟延残喘,你不如让我早点解脱。”我想这样的告知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孰人想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反过来,世纲先生又是了解司马的,因为他知道只有他这样的医生会这么做。 司马默默地看着他,无语。 情景二: 世纲先生的病情再度复发,看着前去探望世纲先生的亲属,他的女儿正在呼唤昏迷的父亲,司马的耳边回响起的是自己小时候同样呼唤胰脏癌末期的病榻上的父亲的声音,也许这正是他要做医生的根源。人的小时候往往决定了人成长的道路。 情景三: 世纲先生紧紧拽着司马的白大褂,用一种乞求的痛苦表情渴望他做一件事,“我知道了”。当注射完,世纲先生释怀地笑,历历在目。也没有人真正地了解到司马在为他注射那一针时内心的挣扎,他只是用自己的方式去拯救他的病人,或许这样才能让他觉得安心。 司马Vs石川 关键词:执拗 志同道不同 默契 司马和石川玄(石黑贤饰)是拥有共同信念的人,但各自坚持的方式不同。换个角度,其实石川并不了解司马,所以他才迟迟不愿意在手术同意书上签字,也可以看作是他的执拗、他的不善于观察、他的一条路走到底、他的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或者是他在坚持自己的信念。也正是司马很早就了解到这一点,所以才格外珍惜这个所谓的对手,因为他们是如此的“志同道不同”。但他们的性格中却有着极为相似的执拗,以及这样或者那样的默契。 石川因误诊导致上野女士骨盆骨折引起骨盆腹膜大出血而死亡,事后他变得意志消沉,无心为病人动手术,这点与原先我们见到的那个拼命救助病患的好医生相去甚远。而恰恰这个时候,司马因被平贺友一(西村雅彦饰)暗中从楼上推下而手部受伤,无法做手术。(编剧刻画的平贺这个人物真的很有意思,很符合现实生活中那些小人物的众生相。) 对话一: ——你到底要颓丧到什么时候?这么想得到大家的同情吗?难道你看不出来大家内心早就在取笑你了?你别做医生了,像你这么天真的男人,有谁敢把命交给你呢?别做了。 ——不对。 ——哪里不对? ——你是无法体会的。 对话二: ——先声明,我没有经验,请你教导我怎么做。 ——我已经不需要教他了,他一个人可以的。 ——能胜利完成真是太好了。 ——缴学费。 ——谢谢你。 石川的这句“无法体会”,实际上是表示一个医生对于自己主治的病人因自己的疏忽而死亡的那种自责。而他认定的是司马是一个两年内杀了八个病患的没有资格做医生的人,司马并没有资格指责自己。 直到中川医生昏倒,司马在忍受手部疼痛为病患做手术的时候,石川才在峰春美医生(松下由树饰)的鼓励下同意去做手术。 头一次,两人有这样的默契,却是这样的温暖人心。 对话三: ——我不想死,我很怕死,很没出息吧。 ——一点也不会。 ——我相信你。 ——光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没有用的,我以医生的立场,你以病患的立场,两人合力对抗病魔。 这个手术成为了两人命运的关键。两人再次的默契,是否真的能抵御住那可怕的病魔?当我们为此感到振奋的时候,是否在想,这样性格迥异的人会有怎样的将来?编剧又将悬念留给了到了最后。 结局 关键词:绝望 《回首又见他》在那场两人合作的手术结束后,峰医生向司马道谢,他向她伸出了手,微笑着说“记得要请我哦”。司马得知石川恢复意识之后,探望了他。那个意味深长的握手,两人坚定的四目对视,代表了什么?代表了司马对于石川这个对手的在乎,代表了两个人共同的医生信念,代表了……? 但是,剧本的创作人员是残酷的。在这个似乎所有的人都在庆贺手术成功的时候,石川并发症突发。司马立即赶到却无能为力,望着心电图上的两条平行线,他死了。 当中川赶到病房时,司马的脸上又出现了习惯了的冷峻与犀利,他无法再次微笑。两人相对无言。 司马将他的工作证紧紧地握在掌心,也许只有这样的疼痛才能够抵抗他内心的痛,一拳砸在桌上,顿时音乐起。随着音乐,司马还是将工作证放入口袋中,在走向医院门口的时候,看到需要急诊的病人,在他的内心是否有种强烈的代替石川完成使命的冲动和渴望呢? 走在路上,自己救不了自己唯一的对手,他泪含满眶却无法倾吐内心的痛苦和失望。霎时,被平贺一刀刺中,音乐骤收,绝望袭来。 《回首又见他》所感 93版《回首又见他》将司马和石川这两个角色放在看似对立的位置上,用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存方式去凸显两人迥异的性格,却在对立的冲突下流露两人的默契和相似。在看似两人可以继续这种默契和激情的时候,却又以死亡终结。无不感叹编辑的良苦用心和细腻。 在我看来,这部戏吸引人的或许并不是对于医院的黑幕的揭露(因为《白色巨塔》描述地更加细致和深刻),而是在感受到剧中人物强烈的性格后,对于天真和执拗的理解。这一点比较03版的《白色剧塔》更是令人激动和绝望。 曾经有朋友说过我渐渐地被现实磨圆了棱角,最近又有朋友说自己没有了棱角,棱角到底是什么?是愤世嫉俗?是不向现实低头?是不趋炎附势? 而我现在看来,棱角,即信念,是一种单纯的激情和不妥协。很多人说现实是残酷的,现实往往让众人在不断改变。那,为什么被人们记住的,往往是那些没有改变的,坚持自己信念的人呢? 信念,很可贵,我敢说,这不是所有的人都拥有的东西,起码,我意识到自己正在渐渐失去这样东西。信念,需要珍惜,更需要用现实的手段去维系,某些虚幻的东西支撑不起他的重量。这也就是为什么剧末的结局是如此地让人绝望,而且是一种孤独的绝望。编剧所要表达的或许是,他俩这种单纯的、只做自己的信念是无法在现实生活中继续的,正呼应了他们所在医院的名字“天真楼”,但同时,又想以他们的激情去点燃那些在心底依然保留着火种的人。 我,被点燃了。你,是否被点燃了呢? 关于歌曲 歌词: 关于自己无论如何都想拿到手的东西 是绝对不能告诉别人的 至于那些数也数不清的甜美童话 总有一天我也想享用一次 不需要去吵闹着说什么爱与勇气 只要真的去做就行了 你是不是现在正握起了颤抖的拳头 因愤怒而说不出话来? 要是受伤了 便露出獠牙来吧 这是为了不失去自己的缘故 让我们现在就一起去 现在就一起去 好好地大干它一场吧! 要是一定得受伤 那就痛痛快快地给我来上一刀吧 因为钝刀 反而更会让人感到疼痛 至于那些之后会留下的伤疤 也用不着刻意地去遮掩 用不着吵闹着说什么已经天亮了 只要把眼睛张开就行了 你觉得生存是件悲哀的事吗? 世上没有一句能让你相信的话吗? 只要还残存有一丝气力 无论何时都能把眼泪忘掉 让我们现在就一起去 现在就一起去 修理那家伙一顿吧! hang in there! 用着健康的心 hang in there! 用着不变的心 把拳头用力地伸出来 用力地 用力地挥出去 就像是在把缠在颈子上的T恤用力脱掉般地那么强而有力 把拳头用力地伸出来 用力地 用力地挥出去 就像是紧抱住胸中的回忆般地那么强而有力 hang in there! 用着健康的心 hang in there! 用着不变的心 2010.10.15
司马医生大概是叔演的角色里面最经典的三个之一,而且是唯一一个和他本人完全不像,但却意外带感,帅的突破天际。灯光师也好给力,即使是叔这样的黑皮也丝滑光感十足,年轻时的胶原蛋白啊。所以这剧里面大特写特别多,特别是两个人脸挤在一个镜头里面,真的太近了,太近了!
织田裕二气场好强大
织田裕二好帅,还有那首歌~~~
magnet:?xt=urn:btih:87bfc22dffe55fa076ab81a204e253f5b06ff4be&tr外挂字幕https://douc.cc/0fhY9g
路遇卖瓯柑的超像石川
回首又见他 织田裕二
中二和假人道主义,强扭的瓜不甜。司马的苦在于完全没有同行者,石川实在没法与他并驾齐驱成为双主角的。不过我最喜欢的角色是星野良子这个聪明的小女人。
很小的时候看的,好喜欢司马啊
司马应该是织田这辈子 最入魂的角色。远超丸子。“救活和不死是两回事。”
演技不错哦~~,织田
这结局今泉君你能啊;织田很帅;相对来说比较同情司马,对石川后期钻牛角尖的行为感到可惜,也发现外科医生容易出事,回首、白塔和病栋,五个医生三个绝症一个被刺,唯一没事的那位是内科(扶)
以前的东东经典
黑白对峙、多处矛盾冲突点都很像《白色巨塔》,包括一方绝症,将人性置于最极端制造出强烈戏剧化;织田裕二一改东爱中唯唯诺诺,冷酷又孤寂的形象非但不引人讨厌,还让人生出一丝怜悯;不过最终的冷漠根源和后来的行事逻辑,都有薄弱之处。
司马江太郎的角色比永尾完治更吸引我。杀人医生司马是跳出棋盘的苹果,各种不近人情慢慢都被合理化,这种直接粗暴的角色很合胃口。倒是石川,处处用自己的标准强迫人;为整倒司马违背所谓的原则,和供应商做交易。最怕遇到这类穿着道德遮羞布不耻行事的伪君子。这日剧虽然人物生硬,也完爆实习医生格蕾
又名活得比你好吗。。。也确实,你起码是病死床上,他是横死街头(织田裕二演的真TM绝了!)
呀呀呀呀呀...
男人的片子
在那充满日剧的年代,什么都是好的。
司马医生 织田大叔的经典作
因为《东爱》,喜欢上了织田裕二;因为织田裕二,看了《回首又见他》。不喜欢坏人的“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