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很多人说这剧本身就是纯说教+卖鸡汤,但其实真是一部冷门不错的深夜剧。
个人截了一些觉得很有警示意义的话,不一定是一些大道理,投射在生活中比比皆是。
正如老师说的:伦理是为了让人生活的更好的一门课。
本来以为7+分的日剧肯定不怎样,没想到意外的很好看,当然我是yuki的饭,还是有点滤镜的。
由于日本社会阶级化严重,也普遍压抑,所以日剧其实都挺虚伪的,有种粉饰太平的存在感感觉。
但不管如何,这都是一部好剧,值得一看,正好是上课,学生也还是未成年,所以这样的说教和卖鸡汤也不显得突兀了。
最后两集个人非常非常喜欢,第7话从讨论“主义”到投射到个人,说辞算很中立了。
第8话(最终话)女学生那一大段独白和最后的告白看了确实有点动容。
每位学生都因为伦理老师变得比之前更好了,但伦理老师依旧又丧又理性。
最后的最后也没怎么展开老师的过往,真的很好奇。
小冷剧感觉也不会再有SP和续集了。
但不管怎样真心推荐这部日剧!
易碎少年都几川幸人因为妈妈有精神病而变得易碎敏感,连别人大声说话都会使得他喘不上气…也不会与人相处,对有好感的人会过分亲昵,对不熟的人则会逃避疏远……
自残少女高崎由梨因为妈妈信神明,并不关心她,使得她找不到自己…哪怕自残麻麻也不关心,看到了反而说:你又在自残。由梨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的身体不属于你自己... 那…什么才属于我呢? 好痛,这份痛苦属于我… 【!!!自残不可取!!!】 当易碎少年遇到自残少女两个人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有什么样的经历呢? 初次交谈说的就是游戏 由梨就这样打开都几川的心门 当都几川被老师拒绝身体接触又听到老师因自己争吵的时候,因为他们争吵声音大喘不上气,刚缓过来就立刻跑走。被叫住的那一刻他第一次表露心中真实想法:你们都觉得我很烦在勉强应付我吧…像我这种垃圾你们就别管我了 老师肯定自己说自己很优秀的时候都几川心软了,可当他回过头求老师抱抱他可老师一直没有动作的时候,他缩回手哭着道歉… 都几川不懂表达,所以肢体接触是他唯一表达爱的方式…他是一个很温柔的人,却因为无意识行为给他人造成困扰,为此他很自责也很难过。 高崎由梨因为妈妈因为所谓的神明很压抑选择自残感受自身的时候,她一次次自残,手下的越来越重…越来越不好把握分寸……妈妈觉得她不正常甚至找了信奉神明的其他朋友看自己有什么毛病…可由梨并没毛病只是想逃而已,自残也并不想别人看到,可那些人看着她,摸着她的伤疤…压抑,太压抑了使得她越来越痛苦…… 终于有一天受不了了,上课的时候便拿出刀,内心挣扎这是上课啊同学们都会被吓到…可是啊,我真的已经受不了了……她就那样在伦理课堂上割了手腕 都几川看到了,害怕到失语,跑上前夺走由梨的刀,阻止她自残并大声问她为什么,明明没人强迫你为什么要自己伤害自己呢?问到他喘不上气到极限… 剧情看上去是都几川救由梨,可在我看来是两个人的双向救赎… 都几川刚刚发泄完负能量并且因为自己的性格让别人很困扰而自责…他本身又是只要自己很害怕就会逃走的人在看到由梨割腕时,明明很害怕却跑上前去夺走刀。任何时候他都没有很激烈的情绪起伏,害怕别人大声说话,他自己说话也温声细语。可因为由梨却会大声质问。 初次谈话他很努力的张口与她说话 由梨割腕后他紧张害怕到失语却大喊指着由梨让大家救她 他从来没跑过的人会跑上去,为了夺走由梨的刀 他害怕大的声音却会大声问由梨为什么… 看上去是他治愈由梨,可实际上由梨也在改变着他 由梨呢?哪怕自残母亲都不会关心自己 可是就只是交谈了一次的同学哪怕呼吸困难也要夺走自己的刀,会关心自己的伤口,因为自己他拼尽最后一丝气力…这是第一次,她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 由梨等着他醒来,关心问他怎么样 可他醒来第一件事就是关心自己,来回摸自己,搜身问自己有带什么刀具吗? 拉着她的受伤的手腕,拥抱住她 她再次被治愈湿润了眼睛 他说,请珍惜自己 他说,你的身体是很珍贵的 她问,我的身体吗? 他紧紧盯着她,用温柔的声音回道,对啊(そうでしょ) 她醒了,自己就是自己,不属于任何人。无需用伤害自己的方式获取存在感,这样同时也会让关心她的人伤心…从此自残少女不会再自残伤害自己了 因为由梨,他也开始融入人群,哪怕还是害怕但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在上课时候就喘不上气去医务室了 他们都是彼此最特别的存在 他们会比任何人都关心彼此 他因为同学大声讨论而害怕,她第一时间发现并问他害怕吗?那时候哪怕他害怕可却知道有人在自己旁边也可以忍耐。 她刚说话,他仿佛就知道她要说什么关心的叫她…就如同她关心他一样 她说自杀摸手腕,他会握住她的手腕关心的看着她给她力量,无声的告诉她自己一直陪着她 这份双向拯救比爱情更动人
最后两集值得五颗星。
剧如其名,每集都讲了一个或几个选修了高柳老师(山田裕贵)伦理课的学生发生的故事,每个故事对应本节课的话题。
每集话题的表现方式其实还是以说教式为主,毕竟主要目的应该是为了进行简单的哲学启蒙,真的用剧情来表现就太复杂了。不带脑子瞎看的话就是一部标准鸡汤日剧,台词截图能存下来不少,没准哪天碰上点什么事就能拿出来发条微博呢对吧?
不过,只要观众看着存下来的这点截图,记住个一两句哲学理论,这部剧拍的就不算失败了。
前六集的话题个人理解是:善恶、自由的界限、认识自己、自律、身体和心灵的统一、坚持自我。有几集故事展开的不是十分全面,不知是因为时间还是别的什么原因,不过也算各有各的闪光点。
我个人认为最好的是第4集在酒吧“上课”的一段。
这一集的主角是“干饭三人组”中的近藤陆。小陆的哥哥是个小混混,虽然能隐约感觉到哥哥在做不太好的事情,但因为哥哥对他非常好,选择顺其自然,不去深究。在哥哥卷款逃跑以后,小混混们围堵小陆,小陆被喜欢高中生的酒吧老板(应该是酒吧老板吧,没提具体的背景)仇达所救,仇达借此机会和高柳一起给小陆上了一节关于“自律”的“伦理课”。
高柳和仇达是两个极端。两人都对伦理有着很深刻的见解,但见解却大不相同,也因为这种大不相同,高柳选择成为善人,而仇达选择成为恶人;仇达的这节“伦理课”,就是恶人眼中的哲学。这节课想教会我们的,除了自律,可能还有辩证思维吧。
其实第5集也还挺好看的。这一集引出了一个困扰我至今的问题:高柳33到底是不是一个好老师?他有自己独特的行事方式,有自己的坚持,也帮助了很多学生;但显然他的某些行为确实过于固执,也不符合一个老师应该做的,甚至可能会伤害到一些人。不过也正因为人类如此矛盾,所以才有哲学,所以才有伦理课,这个问题是否有答案也显得不太重要了。
后两集讲的是一个事情。相泽市子因为觉得班级群聊太吵所以直接退出了群聊,原本看起来对每一个人都和谐友爱的班集体开始排挤市子;所以最后一节伦理课的话题就是:市子该不该回到群聊。
每个人都是矛盾的。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故事中获得了成长,但成长就代表每个人都能一下子从有缺陷的变成完美的吗?答案当然是不能。所以同学们对话题的看法,或多或少还是片面的,还是有人说话很不好听,还是有人无法感同身受。讨论了一通,最终却没有结果,谁也不知道最好的解决方式是什么,市子能做的只有“不去管它了”。想想我们经历的许多事不也是这样吗?电视剧大结局也并不一定都非得圆满吧,哪有那么多最优解呢。
另外就是最后一集的后半段,大家毕业之后的归宿。我一开始觉得这段挺多余的,就算没有这段也不太会影响这部剧的完整度。不过看完以后,倒觉得算点睛之笔,毕竟伦理是“一门就算不学也不太会影响未来的课”。
但学了伦理课的几位同学,未来或多或少都受到了一些影响。
最开始是因为磕师生然后看的,但是后来越来越触动我。
特别是讨论到“主义”的时候。触动人的是老师说的那一句“现在社会主义国家已经所甚无几,但是仍然有国家在坚持着这条道路,那一定有他们的道理”。一方面,是被一句足够理性的话感动,另一方面,还是联系实际情况,感受到了力量与温度。胡适曾经以“少谈些主义,多研究些问题”站在他的角度倡导青年不要纠结于“主义”,而现在在迷茫的一代又一代中,则应该强调对一个明确的目标的追求。(个人想法,勿喷)
但是!
能不能不要一说到伦理,一说到真理,那个男主的形象就那么颓废!确实会有人在追求伦理哲学时迷失,但是,日剧每次有这种人物,就都是迷失的感觉。最后学生给老师表白,yuki突然来了一句“我已经恨透结婚这种事了”是真的突兀啊。
好吧,虽然,男主有个人的痛苦这一点确实让作品有共情的层次感,哎但是... ...
但不得不说,在讨论道德现象的层面上,这个剧真的是有一定的理性思考的层面在的。内容和台词真的很有份量。
我好喜欢两人初见…由梨突然地聊游戏就把都几川带出了一个人的世界。都几川靠近她讲解,转头笑着加油,离开时主动挥手。
都几川因为被家暴与正常人不一样,害怕与人交流,害怕暴力、害怕别人吵架甚至是大声说话,这些都让他喘不上来气到晕倒。 可是就是这样的他也救了深陷黑暗的由梨, 两个人都喜欢温柔的老师,可是老师不能救。 老师与学生哪怕是同性也要保持该有的距离。 两人向老师求救,由梨甚至大喊。 可是老师都没能救,都几川失望离开,由梨割腕。
可是当都几川看到由梨在课堂割腕,他不像以往不舒服就逃走,哪怕身体颤抖都在奋力冲向由梨,把刀扔掉,救由梨,反复质问由梨。这次都几川第一次直面他人,都几川这时候已经是被由梨拯救了。 我很喜欢由梨愣愣地看着都几川救自己到喘不上来气,那是由梨第一次获救。
都几川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搜身问由梨有带刀吗? 然后拥抱,反复说太好了。 “请爱惜自己,高崎同学的身体是很珍贵的” “我的身体吗?” “そうでしょ”
这对能让我嗑到生命终结。 都几川也好、由梨也好,他们两人与我自己有共同之处。而且我想很多人都是“都几川幸人”与“高崎由梨”,可能现实没有个神经病妈妈却会被父母打,可能没有个信神到疯的妈妈但却会被现实种种压力逼到想死。 身处黑暗的两人遇到彼此,世界才有了光。 这是我所理解的都几川幸人与高崎由梨。
小冒坚持原创的651天 还被滥用的“伦理”一个清白。
最近迷上看日剧的感觉,短小精悍节奏快,简单易懂不累心。
除了之前跨年盘点过的日剧,又开始批量追起来多部在播的新日剧。
整体来说,还是一如既往的观感。
题材小而美,又丰富大胆:
可以是日系文艺风小清新,细腻,唯美,治愈,真实的画风,也可以是非常叩击人性,直击惨淡现实,大尺度的敢想敢拍,又或者颠覆三观的脑洞大开,与众不同的价值观自由表达。
演员演技在线,颜值多样又舒服:
不过好演员是拯救不了剧本单薄且有硬伤的bug,毕竟套路太多,太容易猜到结尾,就失去了追剧的乐趣。
2020开年18部新日剧盘点:稳定发挥?无功无过?一话弃剧?
所以,最近的日剧发挥了自身特色,也许情节简单,非常平易近人好理解,但是题材,主旨,出发点,都让我觉得这份时间,花得值得。
演员新鲜养眼,也更深得我心,有乐趣。
这次特别推送一部评分不高又小众冷门的新剧,丧愈系的小而美,豆瓣仅有百人看过,分数也是近期日剧平均水平,刚过三星。
但我觉得,对适合的受众 来说,这部下饭剧也有意义。
男主是高中的伦理老师,这种不重要的课,对学生来说,就是可有可无混课时的消遣。
连老师自己都有很高的觉悟:
这门课大多数时刻用不上,也不重要,只要背一背,拿个不错的成绩也很容易。
这是他第一次见面就开诚布公,告诉稀稀拉拉的台下学生的话。
可是,伦理这门课,就是一门不学,也不会影响未来的学科。
它不像地理和历史一样经常在生活中碰见,它也没有数学和英语的实用性,掌握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也几乎用不到。
在人生的某一时刻,确实会派上用处——
在死亡靠近的时候。
这才引起了各种晃晃悠悠,心不在焉的学生的注意。
伦理课到底会关注什么呢?
实际上,它往往在孤身一人的时候,在危机迫近的时刻,·信仰消失,死亡迫近,才能体现出价值。
死亡,宗教,烦恼痛苦忧愁,幸福,性别,活下去。。。才有了这种思考,甚至可以称之为哲学。
所以大家乍听下,就和学生一样迷茫又无语:
这不就是泛泛而谈的假大空,场面话吗?
可是这个除了一丝帅气以外,毫无特殊之处的老师,冷淡的表情,漠不关心,遗世独立。
眼睛里却有种经受过巨大挫折打击后的看破。
出自罗曼罗兰的《米开朗基罗传》这句名言,放在他身上也是适用的:
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识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法语原文:"Il n'ya qu'un héroïsme au monde : c'est de voir le monde tel qu'il est et de l'aimer." Romain Rolland. 英文版是:There is only one heroism in the world: to see the world as it is and to love it.
他明白人性的脆弱,无助,自私,所有阴暗面,依然怀抱希望,不鸡血,有分寸,不执著,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潜移默化去引导学生,自我改变。
这部剧之所以不算主流,就是看似学生们所面临各式各样的迷茫,可大可小,无病呻吟但又真实存在,魔幻却又在情理之中。
很多大道理能不能浅入深出其实看个人,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种感受吧。
比如第一集暗恋老师的花痴女学生,看似私生活不拘小节,在男女关系上比较随便。
但其实,那是源自内心的不安全感和讨好型人格。
她不知道怎么和异性相处,又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喜欢,所以用身体来换取片刻的满足和安全感。
幼稚,老套,甚至有些低俗对吗?
联想一下很多接受良好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女孩子,轻易被PUA的悲剧;那些对爱渴望而不可及的孤独灵魂,走入了人财两空的绝望“杀猪盘”;
不极端的例子,也有最近上了热搜的”网红血吊坠“——女孩子不惜割开自己的皮肤,忍受疼痛,取出鲜血,注入吊坠一样的小容器,只是为了给男朋友辟邪挡灾。
这个女学生的故事,就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或多或少变换方式地上演。
渴望被爱和被认同,当然是人之常情,只是我们总要学会摆脱那些”低自尊“的时刻,先学会爱自己,才会更恰当地爱别人;寂寞的时候,也能很好地慰藉和照顾自己的内心。
如何用稳定健康的自尊,摆脱自我怀疑否定,成为被机遇善待的人?
第二集,则是一个”特困生“——对生活失去兴趣,每天出去夜夜笙歌,和小伙伴各种消费快乐,yu导致白天上课只会睡觉,面对老师的指责,早已麻木。
可是伦理老师,却看到了他渴望温暖的寂寞内心,各种娱乐消遣,只会让他陷入越来越不快乐的恶性循环。
没有指责,没有试图阻止,老师只用了一种简单的方式,让他重新找回了真实生活的感觉,接了地气。
开始学会自己寻找想要做的事,哪怕很小;主动和妈妈开始对话沟通,不再只有金钱抚养关系。
不再有毫无约束的绝对自由后,他反而寻求到了宁静。
现代人绝大多数的不开心,源自内心——穷的不是物质,也不是文化,而是审美。
对庸庸碌碌,因现实势利劳心劳力,不知体味身边的美好的成年人来说,没有恰当的审美,生活暴露出最务实最粗俗的一面,越来越追求实用化的背后,生活越来越无趣、越来越枯萎。
所以就连很多本该对世界充满期待的孩子,小小年纪,就过早陷入压力,焦虑,缺少对未来的期待,成了“空心人”。
治愈系《丹尼尔的美好一天》:拼贴色彩奇幻世界里重温人生小确幸
目前只更新了两集,一集一个学生,一种当代人的特殊心理烦恼的探讨,整体的主线和框架,其实有很多让我好奇的谜团:
比如老师的故事。
虽然他会认真对待每个学生,并用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做法解决他们的心中烦恼问题。
但是那副生无可恋的自虐消极样子,貌似对生活无感,只对苦恼的人类感兴趣,这是一种佛系的大爱,还是一种特殊癖好,甚至有些极端偏激的想法?
主演小哥山田裕贵,我不是特别熟悉,只在菅田将晖的《啊,荒野》看过他。
所以新鲜感也增加了我追更的理由。
很多道理虽然知道,但还是需要不时地温柔提醒。
作者:小冒,读书账号“芸淡风倾爱读书”,影视剧评账号“芸淡风倾”。
年读120+本书,两大视频网站入驻作者。
用刻意练习写出多平台50w+,用爱发电。立志通过写作改变人生,坚持工作、娱乐、阅读、写作和自我提升五不误。
愿意写深度思考剧评+书评的娱乐生活杂博。
说教味浓
哲学是必修课。挺期待几位生徒未来的发展。
这不比龙樱热血吗?真希望学校都有这样的课程,教人学会思考,不放弃思考。
大変勉強になりました。
引经据典、哲学思辨、授业解惑。常规校园群像剧写作模板,整体氛围偏冷感严肃,以单集一人身上存在的问题作为论点扩充。倒数二集甚至还涉及了对个人/集体/极权主义的探讨,然而雷声大雨点小最终没能深入剖析。虽都笑称山田裕贵跟教师这个职业杠上,不过说实话他饰演的三个老师性格迥异人设大相径庭,演技还是过关的。池田朱那&中田青渚&茅岛水樹,漂亮妹妹永远是我的心头爱~
人是会思考的芦苇。
不太能正常看待山田裕贵了
第一集那个戴眼镜的男学生演员简直就是小山田裕贵!!漫画的硬伤就是有点嘴炮说教,但漫画的优点是高柳老师挺sexy的,但真人化用山田裕贵之后就少了这种氛围了,所以只看到装腔作势,疲累了。
其实我觉得前几集没有很打动我,就是三星的水准,但是第七集太棒了!!!我真的很被触动
低开高走,意料之外的好看。尤其是第七八集让人很有感触。
山本裕贵扮演一位冷冷的伦理课教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热血教师,他抽烟,他经历过很多事,早已不是热血青年。但他用自己的方式教会女生两情相悦的爱情没关系,但不要为讨好对方委曲求全,被强迫要勇敢拒绝,鼓励女生学习,提升文化素养。他教会男生不要为了虚假繁荣的友情浪费时间,有限的自由让人更珍视真正重要的关系。剧情三星半。另外半星送给不再咋咋呼呼,用心做演员的山本裕贵。
为什么日本总能从各种人物的视角拍出好剧,没有爱情没有打打杀杀没有爱国情怀一样能拍出发人深思的故事,即使人物性格都很夸张,也依旧是一部好剧,无论是高柳口中的哲学家理论还是实践在每个人身上的不同思考,都是组成思想的部分,每个人都是哲学的一份子,一直思考才配为人
山田裕贵,近期不是在演校园剧,就是在演校园剧的路上
不躲床下了啊?
老师真的好好啊!我怎么就遇不到这样的老师呢?相泽喜欢上老师很正常因为以后也不会像老师说的那样你会遇见更好的人,还有什么年龄差距的,就是老师不喜欢拒绝的借口罢了!
高柳人设:罗翔老师+男寡妇
学到了很多,非常感谢,同学们十分可爱,这样的老师也真是优秀。思想是人生之根,呼吸而不思考,不配做芦苇!
才7.5?论演技都可以随便吊打今年让我最不理解的40雀里李光人的稚嫩演技。
4.25 nhk这个档真是挺本质的 每个人都应该思考何为幸福 何为自我 学生选角的路人脸增加了许多纪实感 是一本娓娓道来催人思考的剧
丧愈系的小而美,很多大道理能不能浅入深出其实看个人,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种感受吧。评分不高又小众冷门,所以想单独写个剧评,推给适合的受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