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爆我内田小哥的颜。 浓眉大眼饱满卧蚕。 挺拔鼻梁秀气薄唇。 还想要啥?嗯?还想要啥? 卧蚕不是眼袋哦,它能让眼睛更立体,你五官立体了,好看的第一步就达成了。 毕竟,大家都是两个眼睛一张嘴,你凭啥就比别人好看?那自然得达成一些特殊条件! 说起来,在我眼里,大部分人还真就是两个眼睛一张嘴的,见面夸一句好看,扭头就忘了。 内田,是第一个好看到让我哭泣的人,嘤嘤嘤。 是第一个让我妄想穿越时空回去看看年轻时的她的人。
我原本想在下面写很长一段评论,但想想还是算了,因为在别的地方已经充~分的吐槽吐了个痛快,所以再在这里写已经没什么动力了,我就吹吹颜吧,嘿嘿~
对我来说,伤害永远比快乐更容易铭记。我要是记吃不记打就好了呢。
这部剧很老很老了,1992年的,比我的年龄还大,除了四大名著的剧版,还不曾看过这么有年代感的剧,更没想到自己沉迷在这部剧中久久无法自拔。最初是无意间在b站看了风大大的一个用《雪之华》做bgm的mv,因为很喜欢这首歌就点进去了,看了mv加弹幕后对剧产生了兴趣,一搜发现4个钟就可以看完(实在不喜欢追很长的剧),正好闲着就看了,然后就一晚上果断入坑。
贴上风若叹的mv
//www.bilibili.com/video/av2013167/?from=search&seid=2624751984508817930
这部剧值五星吗?如果按我心里理性的评剧标准,是达不到的,除了三个演员的颜值,其他问题真的很多,就冲这充满年代感的渣画质,就让我很心累,其他我会一一详写,但考虑到这毕竟是92年的剧,时代所限,就现在看回去都堪称经典,所以我就很主观的评了五星。
这部剧最大的亮点就是演员内田有纪,木村拓哉,一色纱英,编剧北川悦吏子,他们都成就了这部剧,尤其是内田有纪在这里的麻生早纪角色太深入人心了,直接出道爆火,迎来了自己演艺事业的高起点和全盛期,引领了90年代的中性美潮流。这倒一点也不惊讶,就算是现在也能爆火的,反正我是因为麻生早纪入坑的内田姐姐,这几天补了很多内田的剧和访谈之类的,她后期虽然有塑造很多个性鲜明的角色,但麻生依然无法被取代。
这个剧情可以说一言难尽,很佩服编剧的脑洞,在那个时代就写出了这么超前的情节,即便是现代依然感觉有点突破常规,后来查了下发现90年代的日剧有不少颠覆三观的剧情,也不知道现在的电视剧管控太严,普遍正常的设定究竟是时代的进步还是倒退。整体剧情有的转折略生硬和突兀,但是内容满满,戏剧冲突还是足够的,短短4小时的内容也算是交代的很清楚了,这仅是相比起国产剧的拖沓,日本的青春校园剧很多都很短,就像是讲了一段故事,而国产青春剧能把一个情节演的很久,各种慢节奏。
第一遍看完这部剧我有如下疑惑:
麻生是什么时候喜欢上裕子,又为什么喜欢上了呢?
为什么喜欢的这个问题我真的很难在剧中找到,线索太少,但从麻生的性格去分析,大概她真的是一个没有常识和准则的人,她酷爱雕刻,算是艺术家的个性,艺术家往往是感性的,随心而动,不会理性的思考为什么喜欢上了以及后果之类的,喜欢裕子就是因为看她可爱,看出了她的单纯美好,就像对某个干净的艺术品的喜欢。刚开始,教室里的三人姐妹团吵吵闹闹,被注意到也很正常,而裕子算是这三人中最害羞的,麻生那抹笑意我感觉是觉得她们少女怀春的好笑,因为她确实觉得谈恋爱是件很容易的事情,而三人姐妹团对这件事则是如临大敌,对爱情充满着憧憬。后来接连的戏剧冲突只是让他们产生交集,麻生对这个单纯的孩子有产生些好感,因为在她心底,应该还是隐藏着对她们的羡慕,但是第一集直接上吻戏还是挺出乎意料的,而且这个吻貌似不带有什么感情,麻生问的一连串问题和这个吻仿佛都是对裕子说:吻真的不算什么,谈恋爱也没什么的。真正的喜欢上还是假装割腕之后,面对裕子的不离不弃,麻生发自内心说“你让我很安心”的那一番话开始吧。
麻生对大叔的感情究竟是怎样的?真的爱吗?
这个感情在我看来也是相当复杂,看了很多大家的回答,说实话,我也不愿相信她是因为爱情爱上的,而是觉得和大叔是亦师亦友亦父的爱,有这么个说法,缺少父爱的人大多会爱上比自己年长很多的人,大叔是麻生的雕刻老师,在母亲不在家的日子里,大叔经常陪伴她,像朋友一样。而大叔的处理方式确实应该在开始就更明确一些,我想他应该是喜欢麻生的妈妈,所以想像对待女儿一样对待麻生,我们也能看到他经常以长辈的口吻和麻生说话,他想拉近和麻生的关系,却很迟才发现了麻生的感情不对。有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很难去判断这些情感的明确界限,导致出现了误解。在车上麻生和大叔的对话,以及大叔宁愿自己死也要保护麻生,大概也是想对麻生的妈妈有个好的交待,不愿自己心爱的女人爱护的子女在自己手上受伤,但是我还是不太明白这种极端做法真的能验证什么吗?如果大叔更喜欢麻生而不是妈妈也一定同样会保护麻生。后来麻生放弃了对大叔的喜欢后,能很快地接受他对母亲的情感并在收到雕刻学院录取通知后跟随前往意大利,说明这种感情应该不是很深的爱情或者根本不是爱情。看到另一篇剧评里说到麻生相比起爱大叔,更爱妈妈的观点我很是赞同,这是一种强烈的依赖感,尤其对年少缺爱的人来说非常强烈,所以更能解释通她对大叔的情感态度究竟是怎样的。
麻生和裕子可能在一起吗?
她们两个是有性格的互补的,原生家庭对她们两个的影响很大,裕子就是普通人家子女代表,家庭和睦,所以我们有很强的代入感, 而麻生的家庭状况就不太常见了,亲生父亲未知,亲生母亲专注事业无暇顾及她,从小孤零零的长大,让人有些心疼的身世,在一起是可能的,但原生家庭带来的影响注定他们就算在一起也要磨合很久,如果撇开性别来看,就算两者是异性,两人的关系也不见得能走很远,而裕子和片濑两个性格蛮相近的,同样是温暖的人。所以从现实角度出发,裕子和麻生在这段感情中裕子要承受更多,她更适合和片濑这种类型的在一起。
开放式结局究竟该怎么评价?
这个结局让我们很遗憾,两个仍爱着彼此的人最终还是没在一起,很大原因是同性恋是不被世人认可的,但不能算是sad ending,因为两个人在最后都还是成全了彼此,麻生用自己的离开保护了裕子免受非议,裕子成全了麻生的雕刻人生,而这段相爱的故事在日后的岁月长河中回忆起来也是相当刻骨铭心的。我更遗憾的是两人最后分手的方式让人觉得有点难受,麻生和片濑的吻是让人心痛的一件事,可以理解为麻生想用这种残忍的方式让裕子死心,那抹邪恶的笑容真的让人想冲进屏幕打她,但最后当裕子真正说出“是我的心和你说再见了”,麻生的心里还是很难受的吧,笑容僵硬着,方才知道这回是失去了。看过这么个调查,人们普遍觉得如果真的决定分手,对直接说出来更容易接受,用自认为委婉的行为表达出却又不说,实则带来的伤害更深。我揣摩不透麻生此刻的心情(其实整部剧里麻生的内心都感觉是无特定章法可循的)她大概是知道自己喜欢裕子又不想进一步更伤害她,故决定终结这段感情(我是以最大的善意揣摩小哥)。麻生在这段感情中是有所成长的,她之前对裕子是喜欢,同样仗着裕子的喜欢肆无忌惮的欺负,连结束感情都让人受伤,最终真的要离开了,发现自己是真的爱上了,她把裕子当作雕刻的模特,准备和裕子的圣诞晚餐,给裕子写离别信,算是离别的礼物,但正如她自己曾经说,人生重要的事情太多,她克制自己的爱意选择离开,让裕子免受非议。
看完整部剧,我就想起了《七月与安生》,两者都是描述两个女孩子之间的感情,偷心会更明确是纯爱,而七月与安生则是友达以上爱情未满,共同点是女主人公都成为了彼此的模样,七月活成了安生,安生活成了七月,麻生因为裕子懂得如何去爱一个人,裕子因为麻生变得更加勇敢成熟,我的身上有你的影子,这大概就是对这段感情最好的回馈。麻生是更叛逆的安生,因为她在孤零零长大的人生中并未遇到自己的七月,她和裕子的相遇很晚,性格已大体形成,裕子是更善良单纯的七月,因为一路顺利成长的青春路上都活得中规中矩,直到高中才遇到如此不一样的麻生。这也就导致她们一经相遇就容易被彼此吸引。麻生拜访裕子一家吃饭的场景和安生在七月家吃饭的场景非常像,裕子可以肆无忌惮的和家人斗嘴、评价,但是麻生其实是很羡慕这样吃顿温馨的饭菜,她的评价是发自内心的满足。
我重点说麻生小哥吧,她是个怎样的人呢?她缺乏安全感,矛盾而又敏感,喜欢调戏别人,看似随心所欲放荡不羁的个性后面隐匿着一颗脆弱而敏感的玻璃心,跳马、拿手帕、借书还书、吻戏、酒吧泳池约会等情节,可以看出来麻生是很有自己主意且任性,打破常规,与他人相处带有社会性质,不得不说非常艺术家的性格。家庭的缺爱是她不断寻找感情刺激的原动力,因此认为她的母亲做的有些过分,本来麻生就没有父亲,母亲需要倾注更多心血在她身上,事实上,母亲一直活得像个女人而不是母亲,现实中也确实是存在这样的女人的,可以说缺乏责任感,无家庭意识。这样反馈到麻生身上,看得出她很需要家庭的爱,所以她买了个玩具当亲弟弟,为自己编织了一个家庭。
反正我看完,是很心疼这个角色的,生活中不乏这样的人,但很多人很难真的做到和这样的人好好相处打开心扉的,我们都倾向于和容易相处的人沟通,对这样性格的人多是避而远之,但裕子在这一点上真的很勇敢,怀有同情心时还能用行动去帮助,如同一颗小太阳,所以麻生评价她说:“我虽然讨厌被同情 可怜,但你会跟他们一起悲伤”。我有很喜欢麻生这样的角色,可能是因为本身性格和她很不像,但每个人内心都有来自青春期的不死的叛逆,因为这种心动的感觉让我对对这样的角色性格难以忘怀。
这个角色让我认识了内田有纪,没有想到她在90年代竟是如日中天的偶像巨星,不得不感慨“君生我未生,我生她已老”,最近看了些她出演的其它剧,觉得角色魅力都比不上麻生,反倒是她自己的人生还挺曲折,起起伏伏,随着人生阅历的积累,现在活成了一个知性有魅力的实力女演员的样子,倒也很不错了。如果说出演这部剧时她身上带有70%的麻生的影子,现在我仿佛看不到多少了。
裕子则是个比较典型的日本女高中生,家境普通但也幸福,对她来说,高中最重要的任务是谈一场恋爱,所以她时时刻刻为脱单想很多很多。因为以她为第一角度展开整个剧,她丰富的内心活动挺有趣的,刚开始看会感觉这些内心旁白很幼稚,但不少青春期恋爱中的女生就是这么充满少女心和各种小心思的吧,定了目标男友片濑就开始以极少女的方式追求,对麻生的情感态度也是由好奇——嫉妒——在意——喜欢一步步发展的,她俩由情敌转换为互相喜欢,说起来还是挺起伏的,就在一点点接触中认识了麻生,并真正看到了麻生身上的孤寂,或许年少的我们都有拯救他人的强烈想法,于是看到一个这么需要关怀的人就不由自主的在意并喜欢上了。
全剧只有一首ost,松任谷由実的「冬の终り」,很有年代特点,一听就是首老歌,不过和剧真的很配,现在一听到这首歌,心情就很复杂,情绪就很down,清脆的前奏太有标志性了。
总感觉用百合剧定义这部剧太过狭隘,它的内涵还是挺丰富而深刻的,有两种家庭模式的碰撞,有两种不同个性的人在爱的道路上的成长,有青春期那种情窦初开的悸动。这样一部年代久远的剧能带给我这么多感动让我很是感概,写下这篇剧评我或许也要和这部剧说再见了,最近沉于其中的感情实在太丧了。
裕子纯真勇敢,挺让人羡慕。从对女生动情/女同性恋的角度来说,她的内心独白典型而真实,蛮能引起共鸣的。
有人说判断自己是不是同性恋要看是不是有性冲动,这并不适用所有人,比如本身性需求不高的人。想跟对方一直呆在一起、拥她入怀、给她庇护、与之共鸣、共渡难关、分享喜悦、处处想她、精神不在自己……“恋”的心情已经昭然,性的事情会在恰当的时候到来。不过裕子没等到。
裕子在早纪之前喜欢片濑,是那种青春期少女对帅男生会有的关注和心动。能不能说裕子的性取向并不固定?是双性恋或其他。性研究者列出了一串性取向表,有兴趣的人可以对号入座。更多的时候,遇到了让自己心动的人才会更了解自己。
到最后我也没确定早纪是不是喜欢过裕子。或者说她是因为孤独而接受裕子,就像她自己说的——没有什么朋友,并不知道要如何跟裕子相处,喜欢裕子也讨厌裕子。这种喜欢并没阻止她想跟异性发生性关系的冲动,那更多的是享受被裕子照顾和陪伴吧。因为孤独而进入恋爱关系的,异性恋的人也干这种事,结果往往并不长久,孤独还是自己的孤独。总是要在时间里自己探索,让自己充实。
92年的日剧 剧情也可以说是非常超前了 女主暗恋男主 发现了疑似情敌的同班同学女二 偶然间和女二一起完成班级任务结束后被女女二夺走了初吻 从此女主一发不可收拾地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只随着女二而移动 女主家庭温暖所以性格也单纯可爱 女二单亲家庭妈妈常年不在国内 逃课泡吧 女主发现以后就告白了 男主也向她坦白自己喜欢女二 两人有次晚上被女二(女二发现自己喜欢的艺术家喜欢母亲后试图自杀)骗出来后 男主气得走掉 女主却发现她手上真的有伤痕表白心迹:我了解你的寂寞,我要改变你 从此真的女二和女主也度过了一段快乐时光,被班里其他同学排挤的时候女主还大胆认爱(这里真的有感动到,女主太好太温暖又坦然) 因为误会女二骗女主自己和男二上床了,女主愤怒告别 警察为了调查女二是否吸毒时她还给了误导性的证词 最后得知女二要留学,女主去履行了圣诞节之约,误会解开。
只有五集,人物关系立体全面,友情,爱情,亲情的角度都有刻画到。女主单纯天真又勇敢坦然,爱了就是爱了,本来就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即使认识了女二以后晚归泡吧,不再是传统乖乖女的行径,她也很知道自己在做什么。面对女二嘲笑她的感情和感情观的时候泼酒就上,说:“我怎么会喜欢你这种人”她爱人,也保留自己。因为从小有爱包围,懂得爱自己,这也是她能温暖女二的原因。女二骗她说她和男主上床的时候,她能潇洒告别说这是我的心在和你说再见。女二可能是因为没有得到过充分的爱,所以不相信真心,也不愿意付出,所以不知道自己拥有的东西是多么宝贵。最后她在等候女主赴圣诞之约的时候雕刻的女主雕像,让我觉得女主小天使的真心没有白费。
在自我接纳这个课题的心念的牵引下,我发现了这部1992年的片子:是谁偷走我的心(その時、ハートは盗まれた )。
这么个俗气名字的片子,主演是刚刚20岁的木村拓哉,少年雾霭一样的忧郁和空气般的活力在眼眸中流转:
15岁的一色纱英,脸上挂着的是纯真又笃定的光彩:
还有彼时只有17岁,将英气、性感和可爱都神奇地集于一身的内田有纪,不知道当年掰弯了多少少女:
这片子不仅名字俗气,剧情看起来也很日式狗血:
高中生一色一开始被帅气的木村吸引,在一阵努力追求后,发现木村喜欢自己的发小内田,在和木村与内田的交往中,一色意识到自己也被内田的独特气质和身世背景吸引,因此又开始勇敢地接近和保护内田,木村和内田也被一色的单纯和活力打动,成为好友。而内田一直钟情于自己父亲般角色的老师,这位老师喜欢的是自己的妈妈……
就是这么一个放在现在能拍成50集大型家庭伦理剧的虐恋剧情,被放在仅仅5集精简的剧集里,毫不做作地温婉道来少女怀春之情,和少年的真挚之心。这并不是一个宣扬或者鼓励同性恋题材的作品,它的受众是所有那些有过纯爱悸动岁月的众生。
也许只有在如水灵动和纯净的花季雨季,才最容易洞悉自己和他/她们的灵魂。有什么比得上赤子之心的珍贵?那时的爱慕,不过是想要努力接近,努力理解,努力守护那个最特别的人。年少时的“我喜欢你”,有一份真的与你无关的坦荡和从容,我的心动和心碎,都掷地有声。
在最后一集的最后一幕里,三个少年少女在圣诞夜的灯火下互相追逐,在即将别离的前夕彼此祝福。
定格在这最后的画面,我扑在侠客身上大哭。说不出来是到底是为什么,仿佛是有一股温润的意识痕迹重新涌现出来,带我回到了自己的那段岁月。
我喜欢过很多人,他们当中有男孩子,也有女孩子。第一次对女孩子动心,是在小学,一个叫J的女孩,和剧中的内田很像,短发英气,却又有女性的娇柔可爱。那时只是觉得很崇拜这样洒脱、随性的女孩子,并不明白同性之间的吸引力。
而后来遇到的Nana是第一个带给我深刻痛感的人。
我的Nana和漫画里的Nana们都不一样,她既不特别,也不可爱,长得又高又壮,是一个普通得再普通不过,同时自己也从不想引起人注意的初中女孩。可是吸引我的,就是她身上的那种平凡,以及对自己的平凡无比接纳的从容姿态。
她成绩普通,不上不下,她追星,那时她喜欢韩国的东方神起,后来又迷恋F4里面的仔仔,是她借给我周杰伦的第一张磁带专辑,我听了不下100遍,也是从她那里我知道了莫文蔚,在那种慵懒歌声和菲迷歌词的启发下,让我讲各种情绪和迷思表达成青春疼痛文学小短文。Nana可以做所有初中少女想做的事情,那些我有点无法理解的事情,她都可以做得那么自然和投入。
其实那时的我不知道自己喜欢她,只是想和她在一起,想逗她开心,想引起她的注意,想被她喜欢和需要,想让她觉得我有趣。如果说了一个让她哈哈大笑的笑话,一整天都会让我有成就感,并且很快积极投入构思下一个有趣话题的思考当中。而如果没有开心的话题,我又会沮丧,并且陷入自我怀疑一整天。
也许是我的太过炙热让对方感到不舒服,而我的无力感也让自己不舒服,我和Nana开始疏远。那种莫名其妙的如同失恋般的怊怅,也许是觉得自己的真心不被理解和珍惜,让我在那个初二的寒假兴许是流干了花季前所有的眼泪,不管任何场合,只要一听悲伤的歌曲,眼泪就会夺眶。
我为什么会被Nana这样一个跟我的成长环境和性格都如此不一样,且如此普通的女生吸引呢?
现在想来,我欣赏和向往的,就是她身上那种对平凡的坦然接纳吧。而我,虽然亦是平凡,却似乎被无声地给予了不允许平凡的期望:不被允许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允许真实地表达自己,不允许出错,不允许落后,不允许愚蠢,也不允许自然生长。于是我动弹不得,好像总是被别人的情绪被动地被迫往前走,也从来不知道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有限的关注力都放在了如何让眼下好过一点的挣扎上。
我羡慕Nana可以轻松快乐地做自己,可以那么坦然地接受不优秀,从来不试图证明自己,也不渴望他人的眼光,她既不是自信的,也不像我一样自卑。她是那么普通,却在人群里那么孑然独立。
心性懵懂中产生的同性之爱,之所以如此炙烈,是因为这份爱,通常来自于对自己所向往的人格形态的投射,背后的动力是对自我的探索和完善,而这是生命永恒且唯一的主题。
可以说,对异性的追求,往往是出于互补的心理需求,而对同性的欣赏,则是源自自我缺失的补偿和建设。虽然途径不同,但两者最终的目的,都是企图达到自性的完整。
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同性恋的倾向,也是因为我们都生活在这个不完美的婆娑世界,因此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渴望修补的残缺部分,而这个部分很可能必须有来自同性来帮助。比如一个有着糟糕母亲的女孩,她很可能会迷恋一位能关爱自己的女性,来修复内在破碎的母亲原型。或者一个有暴力行为的父亲,也会让女孩对男性恐惧或厌恶,从而选择让自己来扮演好男人的角色。
如同剧里的一色,来自于一个温暖平凡的基督教家庭,被妈妈悉心照顾,爸爸宠爱,没事和哥哥互掐,但也被保护着。虽然都是高中生了,却被男生们吐槽说像幼稚园小朋友。而她却被来自单亲家庭,阴郁神秘,又个性独立的内田深深吸引。第一次和内田去酒吧玩,她开心地说:啊,我现在也是坏女孩了!当坏女孩也是可以的。”
和内田接触越多,做的叛逆之事越多,越发引起一色的思考,自己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未来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可以说,是内田这个完全不一样的存在,让一直生活在单纯舒适圈的乖宝宝一色,看到了世界的B面。最终,一色对内田说,我意识到自己什么都不是,因此我才可以成为任何人,到任何地方去。至此,一色通过内田,甚至是通过内田对自己的伤害,拓展了自我的维度,获得了之前所没有的人格力量,完成了一次生命的成长。
而一色这样一颗从来没有受过伤的心,那么敢于肆意地去喜欢,去追求,去付出,像太阳一样照进内田孤独的世界里。内田的母亲是一个出色的艺术家,却因为极度自我而无法成为一个好母亲。内田从小在孤单和不安中长大,学着用乖戾的方式操纵他人,从而获得关注。她爱慕老师,其实是她对父爱渴望的投射。她喜欢单纯的一色,却也伤害她,就像她伤害自己一样。但最终,一色的温暖和包容转换成了内田自己对生命的接纳和热爱。
就像后来,上高中后我认识了的漂亮女孩Lu,让我第一次发现原来世界上还有人的家庭可以这么幸福和温暖,父母可以如此相爱,而一个活在爱和认可里的人可以有多么大的底气去面对生活,有多么大的能量,可以让人如此的天真,又如此的聪慧。
而那时的我,刚刚经历了家庭变故,母亲的忧郁和父亲的冷漠,让我对生活有一种彻底的失控感,也更加疏离和关闭自我。与Lu对比起来,她就是闪耀的钻石,而那时的我,就是个煤球。对Lu的喜欢,其实是我对自我实现的追求。尽管这份喜欢也曾让我嫉妒、落寞、更加自卑,但最终,也让我在无意识中做出了改变的决定,开始自我改变和救赎,最终打磨出曾经让我艳羡的光彩。
回想起来,曾经对那些女孩们的感情,似乎都远远超过对男孩们的。在那个不成熟的青春期,异性更像是荷尔蒙作用下的释放对象,是用来证明自我魅力和价值的手段。女孩们之间,才更有来自于灵魂的欣赏和链接。不过两者的共性,本质上都是来自于自恋。
现在我的年纪都已经是那时的两倍了。那些我喜欢过的女孩子们,有的还在我的联系人名单中,有的早已走散在人间。但是她们那些闪光的人格碎片,都在我的生命里留下了痕迹,带着它们,我也走到了今天,成为了自己。
现在在我身边的,是一位依然保守着最珍贵的少年纯真赤子心的中年人。我一直认为,能够在岁月中保守自己的心却不断精进的人是很强大的,他也用他的超能力在保护着我。我可以向他展现我所有的面相,我的阳光和阴暗,我的过去和将来,我既可以不优秀,也可以闪耀。我们彼此驻望,完整且独立。
在认识他之前,我就意识到,自己终于准备好迎接真正的灵魂伴侣了,他/她将不再被我当作投射自己的追求,或者证明自己的存在的对象,而我们可以用独立的目光互相欣赏作为个体的存在,却又因为欣赏而紧紧结合为一体。
如今想起来过往那些思绪,好似在昨天。说出来,写下来,是我对自己过往一切的接纳,对如今形成的完整心灵的感念,同时也是给那些曾让我瞩目的美好生命的赞歌。
END
终于get到我为什么会喜欢北川悦吏子洒狗血了——太会写寂寞了;这是个少一分做作多一分矫情的东西,可北川悦吏子每次都能抓到最本质的地方。后来我才明白,单恋着某个男生的我那时候也是喜欢同样身为女生的你的。大神的发型我快笑死了。剧充满着那个年代的气息,开放与传统的碰撞。
其实女主挺不错的呀,内田MM演的那个角色非常不讨喜,中二且自我,但是有什么法子呢,她那么好看,理所应当被所有人迷恋——也只有她这样的美人,才能把木村和女主的风头一起抢走吧。
“每个渣攻都有一个萌宠的心” 内田姐姐你不要笑那么好看快偷走我的心啊!!!!!!大神居然神助攻啊!!笑尿啊!!20年后还是神剧啊!!!!
“我来当你的妈妈,代替布偶当你的弟弟,当你的爸爸,当你的妈妈 当你的家。我要守护你。”二十多年前的神剧,编剧意识很超前,少女心萌的我不要不要的~喵了个咪的早纪如果不是我小哥演的,换个人我都想一耳刮子抽死…………太尼玛渣了 怒扣一星
93年老剧,对着渣画质也可以看下去。内田小哥确实是帅气的,有的时候被撩的那个往往陷得越深。喔,不知不觉我已爱上你,哪想你只是在挑逗我?
冲着内田姐姐看的,喜闻乐见了木村大神,最后却真正被一色纱英吸引。少女心满溢、配合小剧场吐槽和脑洞,漫画般的电视剧啊。是谁偷走我的心?开始是内田的神颜,继而是木村的青春,最后发现是一色笨蛋一样却努力大胆去爱的鸡血。啊,再让我叹一叹青春吧。
内田你为什么不从了沙英?
大神是花瓶…一色纱英能看出来是当时红的一塌糊涂的角儿。有纪据说是因为剧组希望找到能衬托纱英长发的短发女生而找到有纪,使她得到了这部戏的角色开始了演艺之路。其实从热力十七岁也不难看出。不过,青涩的大神和有纪真是大亮点!!!
一个蜻蜓点水吻就心甘情愿被拐走的天然呆是有多治愈!
虽然是部92年的老剧,但是剧情很强悍,这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一男一女同时爱上了一位女生;同时这也是关于青春的故事,那个荷尔蒙爆棚的青春里,女主选择的大叔承载了自己缺爱的过去。内田小哥是帅的,年轻时渣了别人,老来被别人虐的不行。
百合只是表相,三人三色对待爱情的方式不同,不需站队全体偷走我的心,北川的剧本一向深刻虐心,这次又是92年的校园题材显得尤其前卫扎眼。
真的是百合神剧,看哭了,好看。没错,就是要相互撕逼,尽管和好,最后又各奔东西,天各一方的百合,最好看了。
无聊,无聊的读白,无聊的人物,无聊的情节,无聊的结尾,无聊
92年的《最后的朋友》。可惜那么早就萌芽的百合走向,16年后依旧无法HE。冲着内田有纪看的,却被一色纱英萌得一塌糊涂
狗血却不难看,百合奇剧!傻白甜女1、酱油男1、小恶魔女2之间的感情线是这样发展的:女1暗恋男1,对女2心生好奇→发现女2和男1很熟,女1讨厌女2→女1女2不打不相识,成为了百合→男1表示他不喜欢女1喜欢女2→女1表示她也一样→得知暗恋自己的妹子暗恋自己暗恋的妹子的男1最终决定撮合女1女2……
此片就是女二好霸气好叛逆好不做作跟外面那些妖艳贱货都不一样大家都爱女二,好在内田的颜撑住了这个设定,又渣又萌。一色演的情窦初开的少女很讨喜,有自己的个性,勇敢执著,犯蠢的时候也很萌不讨人厌。对少女的心理刻画的入木三分。总之,值得一看的好剧。
大神好青涩啊。内田姐姐专注百合20年不是盖的(*^__^*) 嘻嘻……
什么垃圾剧情。。白痴少女,嫩嫩的木拓也无法拯救你了!
我的內田有紀一定走錯中學了 沒關係 我會等你喔 我會一直在這裡等的
92年的日本真是开放啊,现在的有些日本片子恐怕都没有表现的这么直白,其实那时的大陆也一样吧,百花齐放,什么题材都可以拍。台词跟剧情蛮搞笑的,让我以为是漫画改的。早纪真是渣啊...不过就是那种迷人的痞子调调俘获了裕子和片濑的芳心哟,最后开放式结局还蛮好的。去搜了下一色纱英,岁月不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