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是医学的专业人士,甚至都不曾为人父母,对于生育什么的并没有什么发言权,但是唐氏综合征这种病高中生物课学过,对课本上那个一脸“痴呆”的面孔印象深刻。
~~~~~~~~~~~~~~~~~~
唐氏综合征即21-三体综合征,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是由染色体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导致的疾病。60%患儿在胎内早期即流产,存活者有明显的智能落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障碍和多发畸形。
1.除了特殊面容外,骨龄常落后于年龄,出牙延迟且常错位。头发细软而较少。前囟闭合晚。四肢短,由于韧带松弛,关节可过度弯曲,手指粗短,小指中节骨发育不良使小指向内弯曲,指骨短,手掌三叉点向远端移位。 2.常呈现嗜睡和喂养困难,其智能低下表现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明显,智商25~50,动作发育和性发育都延迟。 3.男性唐氏婴儿长大至青春期,也不会有生育能力。而女性唐氏婴儿长大后有月经,并且有可能生育。 4.患儿常伴有先天性心脏病等其他畸形,因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种感染,白血病的发生率比一般增高10~30倍。如存活至成人期,则常在30岁以后即出现老年性痴呆症状。
婴幼儿时期常反复患呼吸道感染,伴有先心者常因此早期死亡。肌张力随年龄增长逐渐改善,而生长发育进度与正常儿差距逐渐加大。
15岁时已停止长高,身材矮,智商低,嵌合型者可达50%以上。
婴儿时期表现为“乖孩子”,儿童时期情绪多表现愉快,对人亲切,但情感调控能力差,波动较大,有时相当固执和调皮。要采用综合措施,包括医疗和社会服务,对患者以进行长期耐心的教育和训练,对弱智儿进行预备教育以使其能过渡到普通学校上学,训练弱智儿掌握一定的工作技能。耐心地教育和训练,在监护下,生活多可自理,甚至可做较简单的社会工作而自食其力。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最好手段是在孕妈妈生产前终止妊娠。产前诊断是防止唐氏综合征患儿出生的有效措施。
~~~~~~~~~~~~~~~~~~
以上来自百度
其实不用百度大家也都知道,唐氏儿属于先天基因缺陷,智力低下,免疫力也低下,身体样貌都有明显的缺陷。
现在对于普通家庭养一个正常的孩子已经是很大的压力,如果自己的孩子有先天疾病更是不敢想象的负担。
再说,作为一个正常的普通人已经每天被现实摩擦,整天因为太胖太丑太穷太矮太笨太懒太直太弯太娘等等问题,精疲力竭,人间不值。
我们都知道这个世界容不得“不同”。如果有这样的先天疾病不知道要遭受怎样的磨难,更别说还有身体的病痛,这样的生命还能有快乐和美好的余地吗?
说实话,我不知道有没有人问过唐氏儿想不想来到这个世界。但是如果我知道自己出生什么都没做,就要白白遭受这样的一切,我选择关机重启。
而且这不是已经生出来就只能接受的病,而是在胚胎阶段就可以确诊的。
所以,看到第十集,我特别生气。卧槽日本是开始信基督了吗?“生命不应该被筛选”这什么圣母观点?不然嘞?唐氏儿的病痛你能承受吗?他们躲都躲不掉的艰难生活你能帮助吗?养育唐氏儿家庭的负担你能分担吗?看病的费用、父母的压力日本政府管吗?
看了十一集。
哦。
好像真的管。
虽然剧中明显弱化了养育的困难,着重美化了社工服务的效果,但是看来好像还是能分担一部分压力。具体帮助有多大,有多少人能真正收益,那就不知道了。
不过,如果日本并没有完善唐氏儿养育的支持,那么编剧就真是其心可诛,又蠢又坏,非常恶心了。
生命该不该被筛选?
我觉得人类社会应该还没发展到能平等对待每一个生命的程度,天生就有巨大弱势的生命若不被筛选掉,等待他的也只是不平等的无边苦难。那么你要这个活着的机会,又是何苦呢?
也许很久以后,每个生命都能真正被温柔对待。但是现在并没有帮助他们承受过多苦难的能力,那么唯一能做的,可能就是让他们逃跑吧~
对了,啰嗦一句。还有一集我也有点不舒服,就是那个得了癌症还是拼命要生孩子的母亲,总有种看国内狗血剧的错觉。其实也可以理解,有人就是不惜生命想要一个孩子,这集鸿鸟医生那句“因为我想让您亲手养育他”也很令人感动,成功挽救。但是还是希望其他人和广大女性自己明白,每个人都有选择活下去的权利,不要轻易被“母亲的伟大”道德绑架,“生”只是开始,“育”才是关键。
个人观点,比较自私。
最后一集里Emily Perl Kingsleve这篇《Welcome to Holland》写得真挚细腻,一个“从意大利到荷兰”的比喻道出了一个特殊妈妈错综复杂的情感体验:失梦的痛苦,无奈地接收,努力地创造,积极地享受⋯⋯这平凡的现实让我感动。
“常常有人请我解释养一个有残疾的孩子是怎么样一个经验。我的解释可能可以帮助那些没有这种经验的人了解┄┄
是这样:
你怀孕了,快要生孩子时就像正在制定着一个非常美好的去意大利的旅行计划一样。你买了很多旅行指南,作了很多极好的计划:去意大利的圆形大剧场,看米开朗期基罗的“大卫”,去划威尼斯的小船等等。你也可能开始学一点意大利文,一切都令人兴奋!
经过几个月热切地盼望,那天终于到了。你收拾好行李,就出发了!几个小时后,飞机降落,空中小姐对你说:“欢迎你到荷兰来。”“荷兰,什么意思?荷兰?我报名的是意大利!我一辈子最大的梦想就是去意大利!” 但是飞机计划有所变化:飞机在荷兰降落了,所以你只能留在那儿。
但 是,最重要的是他们没带你去一个又脏又讨厌,非常可怕地充满了疾病、饥荒和有害东西的地方。只是意大利不一样而已。所以怎么办呢?你必须去买新的旅游指南, 你也必须学另一种语言。你还会认识很多本来你没有认识的人。
只是换了一个地方而已。这个地方的节奏比意大利慢一些,也没有意大利那么华丽,但是你在那里一段时 间后,心情平缓了,有了一点时间四处看看,你会发现荷兰有风车,有郁金花,甚至还有伦勃朗的画。
但是你周围的人还在忙着来往意大利,吹嘘他们有趣的旅行,你可能一辈子都会想,“我以前也是应该去那儿的,我原来打算那样。”
失去这个梦想的痛苦永远不会消失,因为你确实失去了它。不过,如果你总是只为没去过意大利感到遗憾,你就不会享受到荷兰的可爱特别美好之处。”
Konodori2 E05 刚哥私服太好看了 太好看了 太好看了妈的!!!白衬衫 配那样的身材!!过于亚撒西了啊又要说这个了!!!看英文文献是个莫名的笑点了hhh做甜品的杀手男的反差萌效果非常好了~主要是讲宫内胎死的 比较简单 但是 还行吧 比04好一点 有好好在讲 对于孩子生命的这个主题
Konodori 2 E07 主线是小松摘除子宫。讲同伴间互相帮助的部分很感人 但觉得没有指出“女性存在的意义并不是子宫”甚至反而有些过度宣扬子宫的重要性(小松说我没有兄弟姐妹丈夫孩子 重要的就是子宫) 也许因为是霓虹吧 过于重视女性的家庭角色了 (小松同期会也能看出 男人不管家 也没有人去指责 只是女性单方面承担和抱怨)鸿鸟和四宫的CP感很强了!!两个人私服都好看!!喜欢他们单独的对戏!!下一集要具体相谈了!!下屋转去急救后存在感就低很多(明明是女主…)出现的时机也总感觉突兀奇怪
第二部相比于第一部更加有了广度和宽度,更着重于探讨生命的意义和生命诞生以后的事情。这一部对于医护伙伴们也有了更加深入的刻画,每一个人都有血有肉,有纠结有坚定,做出选择,也迷茫惶惑,彼此之间的细腻感情令人深深感动,都在为了母亲和宝宝更好的未来而努力着,彼此扶持彼此帮助,解开心结调动气氛。鸿鸟和四宫交换面包的那一幕我真的好感动(其实每一幕大家相互帮助我都好感动)。 这个剧让人印象深刻的一点是,它会提出很多的选择和观点,却并不会武断地进行有偏好的引导和选择,而是把所有的利弊一一讲出来,提供思考的空间和视点,以一种宽容的方式面对所有需要做出选择的情境。就,只是选择,没有对错。譬如唐氏儿那里,就是两个妈妈做出了不同的选择,如果是我的话肯定会选择不要这个孩子,但是也有愿意选择要孩子的人,剧里有展现两组不同的选择,像鸿鸟医生说的:“选择是没有对错的,起码在我们医生看来,应该是没有对错的,如果我们不去回应他们的诉求,谁又来理解呢?” 是关于生命的、让人思考生命的剧啊。
然后,(我又来了)表白绫野刚😍我太爱温柔刚哥了。他每次对于自己饰演的角色都会认真钻研,会有很新颖很深刻的见解,这也是为什么他演技这么好的原因吧。
我给了第一部五星,第二部四星,大概是因为我看剧的时候更想获得一些温暖和治愈。第一部新奇在于突然知道了好多产科常识,第一次看到了刚出生宝宝的实拍。第二部的时候这一块的新奇感就少了一点了。第二部中医生患者也更像凡人,有普通人的烦恼普通人的压力,很真实。其实还想继续看下去,但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这片子已经看了有一段时间,今天想起来写个影评,是因为在知乎上刷到了这个问题:
http://www.zhihu.com/question/283172360
如果产检时发现孩子有严重的病,你会留下他还是打掉?
《产科医鸿鸟》第一部,就出现了唐氏儿。 当时那孩子是长住NICU,被父母故意视而不见。 后来在医护人员的劝导下,父母终于接受了这孩子。
第二部中,则是直面唐氏儿的问题: 在产检时母亲发现孩子患有唐氏综合症,这孩子要还是不要。 最后母亲决定留下孩子,还朗读了《欢迎你到荷兰来》的诗篇。 本片中对唐氏儿的宽容与接纳态度,确实是刷新了我的三观。 在我看来,孩子生为唐氏儿的落差,并不是从意大利到荷兰,而是从意大利到非洲贫困小国。 唐氏儿所需要的精力与财力,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担的。 上面那个知乎的讨论串,有着各种各样鲜活的案例。
其实从一开始,本片就从各种侧面透露: 如果不是父母刻意要求,医院并不会强求产妇去做产检。 光是这一点就足够让人吃惊了。
从另一层面上来说,日本少子化程度之严重,哪怕是唐氏儿、先天性心脏病或是四肢不健全的孩子,日本社会仍然愿意付出社会资源来供养。 与其说是体现了社会的人性化,不如说是对孩子已经没有什么下限要求了。 也就是日本这种少子化、同时又经济高度发达的国家才养得起吧。
如果这事放在我身上,我想我还是会选择放弃。
新生 永远值得热泪盈眶
每周一泪目……
1集。
9.1太高了,但的确还不错,较平淡真实
明明产检得知是唐氏儿,为什么产科医生话里话外诱导加暗示,劝说孕妇生下来?说实在,后两集看得别扭。不止生下来叫作“尊重生命”“为生命负责”,有时,选择不生也是尊重,也是负责。
果然!在最后一集讲了羊水栓塞,太凶险了都不敢看。《欢迎来到荷兰》作为背景真的很好哭。
圣母化的主角。
上一季鸿鸟医生说「生命是个奇迹」,这一季他则说「感谢所有生命」。倒数第二集哭惨了,最后一集倒是很淡定的看完了。无论是产科医生还是产妇和家人的视角,都很能触动人心,生命诞生后续的关怀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这季追的两部医疗剧都圆满了,感恩,我们能有健康的体魄!
第一话就很棒!而且真的是如刚哥所说的,与第一季只讲到生命的诞生为止不同,而这一季内容更有深度,还关注生命诞生后的故事。
【17秋 TBS】又暖又治癒的サクラせんせい回來了!Baby換了假髮,正常多了。為我溫柔的剛哥打call。
第一集:生产是不能按计划进行的。第二集:人的价值不是用生孩子决定的。第三集:产后抑郁。4:TOLAC。5.太可怜了。第6集:虐。第八集:辞职去进修(3.9已存盘)第十集:虐。四宫医生父亲去世,他做手术,未能见父亲最后一面!妹妹把父亲保存的四宫脐带交给四宫.第十一集:台湾腔中国游客生产
这部剧从2019年就躺在我的移动硬盘里,只看了前面两集。结果2021年9月23日在B站看完,这剧真的太温柔了,真的没有第三季吗?T_T
可能没做妈妈吧,无感1话弃
鸿鸟在泡面头之前就已经和四宫在一起了呀,求求你们赶快结婚吧!
原来这部全都看完了忘记标记。对于我个人而言,看到第三集产后抑郁是感触最深的,生活的巨大变化以及无力掌控击穿了整个人,时至今日仍不能确信自己是否是个合格的母亲。正因为如此,这部剧才真的意义重大,让那些对于生产中的种种不了解、有偏见的人更好地认知这个过程,不管是未婚还是已婚者。好希望我们国家也能有类似的剧集出现,让生产更具人性关怀。
医疗剧的谦卑与细腻,它都有。每一集的完成度都很高,起承转合流畅自然。选取的案例很有代表性和话题性。前半段侧重于不同家庭对于新生命诞生的众生相,后半段则着重描绘医生们各自的困境与坚守。 “每个人都有难言之隐”但毫不矫情,忧虑和希望都是淡淡的 。
感觉最后两集有点过份煽情了,个人并不太认同这部剧的一些观点。总的来说保持了上部的水准,全员演技也很优秀,不过说真的没有了上一部一集一哭的感觉,虽说一直走治愈路线也没有什么新意,但是这种有关生命的医疗剧还是拍得舒心一点好,毕竟现实的残酷已经看得太多了。
1
依旧是大龄单身青年该看的剧集,生命的感动,只是可能被美化了,但美好得令人动容。也是日本的医疗真的关心人的生命质量,已经不止于治愈身体,连精神都被关爱了。看完我又开始深深地担忧,我会有自己的孩子吗?真的没有一丝一毫的迹象。
几年后,结了婚,也面临着生育的问题时,才发现生孩子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不光是经济和社会条件的外在因素,更多是内心对能否能成功养育一个生命的忐忑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