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豆瓣的简介,明白了这是韩国电影改编的,怪不得。。。
全剧看前期待值很高,毕竟是作为贺岁还有开心麻花的团队出演,结果。。。伤心。。。看完没有发现笑点。。。只是影院旁边的小朋友笑的乐呵呵。。。而我内心OS: what???为什么要笑??
李沁真的好看,一直在想,这得怎么保养这个皮肤额。。。常远刚开始真的颜值不在线,后面变成普通人之后很帅气了,挺耐看的。但是他俩也是不太合适
再从感情线这里剖析,天作的缘分你就是需要和这个人有连接,有碰撞,有接触,就是骑着自行车都能撞到一起
全剧两点对我有收获的地方:
1.原来真的有人可以按照计划行事!!!!这是令我吃惊的,因为我是一个即使列了计划也不会执行的人,起码就是不会按期完成,这种感觉很不好,我承认啦。
然后今天内心就季度平静,并不纠结了,就可以按照计划实施啊,很简单的一件事额
2.包括怎么对日常物品消毒,保持家里干净整洁
剧中也是莫兰迪色系,男主的配色挺高级的。 但是剧情线和笑点实在太少了,整体很迷。。。
灵车那个点和乔杉的干洗点是为数不多 意料之外的搞笑的点,别的就是那样的。。。
我的评分也就是6分-5.5 分,不能再多了
优点: 1.有几首歌还算能听。
2.灵车和崩屁爆炸那两段有点好笑。 缺点: 1.我理解的高级喜剧是自带喜感的演员在最平凡的生活里因为偶尔异于常人的言行引人爆笑,这样的设计不留痕迹,所以你被代入情境后因为那种意外的刺激会更抑制不住笑意,但也因为要不留痕迹,这样的设计更考验编剧和演员功力,更需要时间琢磨。 但本片完全相反,常远实在缺少天然喜感,而他作为导演和主演又迫切希望影片处处有笑点,所以就设计了特别多不真实的细节让自己和演员们异于常人,希望以此让观众笑起来,但有没有认真打磨,仔细取舍。 比如撞车后像个超级英雄一般辗转腾挪,顺带梳梳头发(片子里已经记不清他总共梳了多少次头发,一次还有点搞笑,那么多次还特写是想干嘛)后干净落地,比如精神病院那三个病人,一个怕死得要命、一个随时可能变成李逵哇呀呀、一个每时每刻控制不住地摆不同造型,我实在看不出来这三种特质有什么搞笑的地方,而且一看就现实生活里不会有,让人感觉特别出戏,还有李沁第一次参加比赛和常远的边唱边说,瞬间变成歌舞片,问题是歌还不好听,结果片子里硬说这样的对唱在网上就爆火了,歌舞片一出本来就显得突兀,剧情这样硬往下走,实在劝退。
2.开心麻花这个招牌其实主要还是沈腾和马丽的光芒撑起来的,其他人也许只适合给他们当配角衬托一下,《李茶的姑妈》刻意到让人不能看,本片也设计感重到让沈腾和马丽都不那么搞笑了,如果继续这么砸招牌,真是得不偿失。
补充: 虽然我很久之前就知道豆瓣是一个评分的地方,但是也不代表着每个人都需要有豆瓣账号吧?因为一部电影/电视剧看不下去来注册账号不是很正常的嘛 总要有一个契机吧 难道大家都是生来就是豆瓣人?搞不懂为什么还有人在这种事情上抬杠 还有说我显摆知识的。。你不知道地球是圆的,然后我告诉你了,这不叫显摆,这叫科普 还有人说我学习不到位的。。对啊,我也没说自己就是世界第一心理学家呀,有知识上的错误欢迎大家指正,就当我白嫖各位大佬的指导了
分割线
————————————————
很难想象,我竟然为了一部电影而注册了豆瓣
首先我真的没有对喜剧和心理疾病结合的题材抱有什么偏见 但是这个电影真的是完全踩在心理学专业和精神医学专业工作者的底线上跳舞。。。 电影里男主人公鲍抱在一开始就表现出强迫障碍,伴有一些强迫行为(手表计时,早起打扫卫生,出门戴手套等等),到这里一切还算正常的 自从他和女主角相遇,他的强迫行为就一会儿消失一会儿出现,我简称为“功能性出现症状”,女主角给他递手机,他不消毒,带他去别的地方,他不抵触,带他回家,他不难受。。你和我说这是强迫障碍??? 而为了让观众想起来他还是一个病人,他有时候又开始打扫卫生,把瓶子摆正,弹钢琴前擦琴键 真正的强迫症,是以强迫行为或强迫思维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什么叫精神障碍?!这代表着病理性的痛苦!!!就拿主人公的表现来说,如果他在准备自杀的时候超过时间,他应该是非常的焦虑痛苦怀疑!!因为计划被打破了!!他会感到强烈的不适!!而且这种患者一般对周围的人也有很强的支配和烦扰,如果他看到女主角邋遢不干净的样子,应该是强烈的支配状态,让其改正的,而不是默默的打扫卫生,像个清洁工一样。。而且女主角摘走了他的手表,他竟然没有反应??窒息 这部电影对于精神疾病的治疗态度,也让我觉得非常非常的不适。就算你是一部喜剧片,你也不能开这种玩笑,心理医生被患者逼疯?沈腾扮演的心理医生治疗患者的方式是大乱炖??你就算为了电影效果也不用以这种方式吧?更别说最后这些患者还全部出了医院陪同主人公去参加最后的比赛?你当精神病院想进就进想出就出??他们如果突然发病伤到普通人怎么办??迷惑行为 强迫障碍的正常治疗方法也是以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心理治疗里面有精神分析流派和认知和行为流派。这部电影展现的就是用行为流派来治疗主角的病症,比如挑战他不适应的信念,或者让它暴露在一个比较杂乱的环境里。 但是!但是!!这种疗法对患者是非常非常痛苦的!!!你每一次让他做不符合他强迫行为的事情都是在增加他的痛苦!!很多患者就是过于痛苦而因为接受不了这种疗法。而主人公除了不能踩水坑和吃大肠之外,竟然也慢慢接受了!Excuse me?Are you kidding me?? 你当这是过家家吗?用爱治疗病症?? 好家伙。。我在观影结束和我的家人说了我的观点,他们竟然说的是“估计这整个一个播放厅里,也就你一个学心理学的”。意思就是他们觉得看着开心就好,这些东西不必较真。我有时候也觉得干嘛这么较真?但是电影是会传播一些东西的。如果今天一个普通观众以后遇到一个有着强迫行为的人,他会怎么想? 只要把强迫症患者带到一个完全暴露的环境里,就能慢慢治愈他们?让他们谈一个恋爱??高谈爱与和平吗?? 此外,这部电影的逻辑也非常非常的混乱。。所有人物的动机感觉都一团遭,但这方面我不专业,也就不说了 最后,希望电影工作者们真的真的不要消费这些有心理疾病的人了!!你们每一次不实混乱的剧情,都是对他们的二次伤害
长评同于短评。依旧是二分。
想多bb点什么就是想真实的作为一个观众立场浅谈什么才是合格的喜剧。
首先我对导演常远演员常远没有任何的偏见,反而同于沈腾马丽艾伦乔杉魏翔王宁等等等等一样,我是抱有很大好感的。因为我一直认为作为演员并不应该全是只为了在镜头前或舞台上展示肤浅的美丽。而以上的这些人笼统的讲作为演员来说分内的演技全员合格,这点观众应是毋庸置疑。包括王智和田雨。
麻花的戏看过不少,夏洛特也好牢友记也罢。不得不佩服专业编剧对节奏的把控以及包袱抖落的时机。这些演员于好的导演与好的戏中无一不是光彩夺目分外挠人。只是作为第一次导演电影的常远导演戏中的角色,一个个却像是极力的想去抓挠观众笑肌的鸡毛…
整部电影也确实一地鸡毛。
喜剧与恐怖悬疑一样,一眼便能猜到下一秒的剧情确实会让观众尴尬疲惫。又何况多处打着低俗的擦边球去营造一种恶劣的趣味…再加上不知是导演的个人喜爱还是剧情的故意设置,那接近全片四分之一的郭氏MV…人郭氏MV至少很美…
一部优秀的喜剧无疑是每处节奏把控严谨。每处笑果绝不是故意为之。每一帧镜头语言尽量不是浪费。就像某些导演的剧中一坨即便是打了马赛克的米田共依旧是让人反复琢磨包笑不厌的道具,而某位导演的戏中大便,只是真的大便。
不知道说什么了。
哦对了,请问鱼缸里的那只尖叫鸡去哪里了。莫非是我没看的仔细??请看到的网友解答…
希望不再有已具备自身实力的演员继续消费自己。希望各位可以对得起观众的电影票钱。
我觉得它是一部很好看的喜剧,剧情设计独特给了观众不一样的视觉体验。电影中的男主角鲍抱是个有严重洁癖和强迫症的人,做什么事情都喜欢卡在整点上,有些行为其实一点也不夸张,生活中也不是不存在这样的,不过男主确实是有问题的,他无法触碰别人,无法拥抱别人,因为他从小受到的父母的影响。后来遇到了女主宋温暖,我觉得女主就是来给男主送温暖的,鲍抱是个非常孤独的人,宋温暖毫无征兆地闯进了鲍抱的生活,并打乱了他的所有时间和所有计划,我感觉喜剧是喜剧大家看了喜剧为了放松心情,就不必要去细扣太多
Ps:各位觉得电影好看的,可以和而不同,但是请不用打开,没有必要争论,给彼此添堵,保留自己的意见。另外,欢迎觉得巨尴尬的进来吐槽👻🤣
---------------分割线-----------
这绝逼是我今年看过的最最最难看的电影,没有一个笑点,真的很尬。烂俗的谐音梗,情节尴尬,情绪过渡生硬,还有强行煽情,又吵又难看。宣发垃圾,太狗了,看预告片以为是沈腾和马丽主演的,结果是李沁和一个不知名男演员,真的太尴尬了,我都快看睡着了。还有父母这个设定,真的太太太没有科学依据了,手上身上有细菌,所以不能抱抱,那就别呼吸啊,空气里也有细菌呢?????真的太太太难看了,浪费我的三十块钱!!!!!垃圾电影,想要在影院里看一部爆米花电影获得短暂的快乐的兄弟们,劝你们别进来了,你们一定会大失所望!!因为你们将会浪费你们人生中宝贵的两个小时!!
刚看了超前点映。喜剧演员和演员有壁(没有高低之分的意思),全片最不和谐的那个音符就是女主角,不客气的说,她演喜剧表演还没入门,小花演法,没有喜剧节奏,在远儿和一众优秀的喜剧亲朋好友们中显得那么格格不入。这样一个不能深究故事,看包袱乐呵就行的电影,笑果格外重要,从魏翔、张一鸣、田雨、王智、沈马、艾伦、乔杉、黄才伦、成思、子栋,每位都奉献了不输欢乐喜剧人的表演。但这让影片更像是个集锦。常远作为导演,镜头语言乏善可陈,群众表演的调教还停留在电视剧阶段,看得出和大魔、宋阳之间有着不小的差距。不知道冷老师参与多少编剧工作,包袱够了,故事上结构上两位还需要打磨啊,王为仁工具化就算了还那么生硬,令人尴尬的拿起手机。最后,沈腾的戏份10分钟左右,比预告片多一点点,冲着他来的考虑一下吧。
一部把观众当傻子的电影。
一颗给女主,一颗给沈腾魏翔。名义上是根据《计划男》改编,但主线剧情跟《我的拳王男友》太╳ ╳像了,观感也远不如后者。腾叔只是客串,适合喜欢《李茶的姑妈》的观众
2020最后一个灾难,又臭又长。除了男主爸妈是对细思极恐的可怕父母这个隐藏文本,剩下一无是处。一半灾难来自演员,不是偏见,但常远和李沁的形象真的做不了大银幕主角,常远造型丑到爆还各种大特写令人生理不适,以后继续演你的配角吧。李沁压根就不适合喜剧表演,全程假笑尬演,演个弹吉他还穿帮,面瘫脸只能在古装剧玩玩静态美。另一半灾难来自审美,国产喜剧故事硬来没逻辑,甚至尬出天际不好笑我都无所谓,但到现在还玩屎尿屁真的就low爆了,什么客厅拉屎、清洁表情动作像打飞机、放屁辣眼睛、想收拾屋子疑似非礼醉酒女这种误会梗和灵车上放《好日子》、对着遗像加油这种反差梗,太太太煞笔了…简直喜剧之耻…真的,已经被抖音碾压了,喜剧人要点脸吧。
李沁的演技真不行
找沈腾马丽魏翔这种喜剧演员来客串是双刃剑,好比婚礼找比自己帅的人来当伴郎一样,尴尬的只能是自己!
开场5分钟就尬到了
前半段确实蛮不错的,常远以夸张的姿态塑造了一个极为漫画式的强迫症患者,同时也将该群体的孤独感通过一种黑色幽默的方式展现出来,作为处女作,值得肯定,后半段开始谈恋爱和比赛逆袭式的展开就陷入了比较乏味的套路当中,整体可看
看到电影字幕“的地得”不分时,我的强迫症比男主角还要严重。
比预想得更难看,全程尬穿地心一秒也笑不出来。题材撞车《怪胎》,但剧本俗套到只用看前十分钟就能完全预知情节走向,更别说有任何属于创作者的形式趣味或人文思考。常远便秘式的僵硬表情加上李沁幼教式的浮夸肢体,为大家献上了一部只配在零点敲钟后鸡肋时间上演的春晚小品。
一对不能生育的夫妻为了求子和魔鬼签署了协议,代价是得到的男孩不能抱抱。男孩幼年时想要被抱导致魔咒应验,爸爸被车撞死妈妈抑郁而终。成年后遇到一个跟魔鬼签了协议的女孩,女孩为了出名代价是遇到的都是渣男。没想到破除魔咒的竟然是洗脚水和灵车里的喜乐,两个人终于抱在一起,感觉看了个邪典片。
喜剧、歌舞两不搭噶。在客串出场的沈腾、马丽寥寥数语便轻松营造的喜感反衬下,常远仅限于对称浅表的强迫症理解,李沁任张牙舞爪都蹭不到一丝合格边缘的喜剧演出,及完全与杜琪峰生涯至烂作《我的拳王男友》雷同的俗烂主线剧情,无疑为努力不敌天赋论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撑。可悲的是,声音条件糟糕却执意原声献唱烂芭乐的两位主角,大概从未意识到残酷现实下自身天赋的有限。
用一部电影来强调了“美沁治愈一切”这个简单事实。
还好在2020年最后一天上映了,用来告诉大家这一年很烂,连最后一天的新片都很烂,你要是晚一天上映,那真是给2021年带来晦气的开头。
太新人,太匠气。常远为数不多的喜剧天赋,在沈腾和乔杉的对比下,立刻变得暗淡无光。
本人笑点非常低,但是我只笑了一次中途为了搞笑而搞笑让我尬到手脚蜷缩
预想到烂,却没想到这么烂。只有跟网络段子一样的笑话能时不时引人一笑,其余时间都只是在影院浪费时间。
告诉大家分辨开心麻花电影好坏的一个方法。沈腾马丽客串的都不会好。
1.很适合以此为今年观影收关。尽管不抱任何期望,可故事一旦有所起色就会被浇洗脚水,像极了2020年。2.人被驾到灵车上再强灌《好日子》催眠,这感觉竟不陌生。3.适逢于郭为抄袭假惺惺道歉,电影塑造“枉为人”一角,可这种剽窃女友上位的情节,是否很多电影都这样?4.讲强迫症,“的得地”不分已够难受,鲍抱跳楼前唯独下巴全是胡渣,好歹这些地方也强迫下。5.宋温暖见人跳楼就说脆弱,我极讨厌这话术。再说,别当人都是病。6.全场笑得挺欢,其实喜剧效果比今年同类作品强些,但后面依然越来越烂。李逵那几个尤其尴穿地心,也就田雨与王智最开始,马丽最后,以及魏翔,有点意思。
豆瓣的人都这么苛刻了吗?我觉得很好看啊,作为类型片完成度很不错了,情节确实荒谬,但就是这个设定啊,在这个夸张的设定下逻辑和细节还是自洽的啊!我觉得是用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