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刺伤乔治爵士
为什么不肯屈从:大家都能做到的事怎么Lucy就做不到,一个注定要成为妓女的人怎么可以连最基本的接客都无法完成。而这一系列问题的预设前提是Lucy生而为娼。当然,在剧中的情况下,Lucy是很难有其他人生选择的,但这不能成为她一定要欣然接受,至少表面上接受成为妓女的人生。成为一个自己鄙视的人的样子有多难大家不是不知道。正是因为很多东西我们预设了一个坏的印象,从而免去了很多坏事的发生(比如偷盗,强奸等等)。而妓女在Lucy的心里其实与罪犯的丑恶程度不相上下,所以她有些瞧不起同住一起的其他女孩子,在初夜拍卖时会不由自主的哭出来,甚至于在乔治想要和她做爱时因为难以忍受而刺伤他。
2、 为法伦作证
为什么要为法伦作伪证
第二季的时候Lucy对他就没有最开始的那种极度厌恶了,甚至有些天真的认为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依靠的男人。至于法伦,大概也是有一些情意的,只不过这只是极少的一部分。更为关键的一点是,Lucy没有观众的上帝视角。前面的剧情很清晰的交代了Nancy去找Lucy但没有找到,很显然,Lucy对于妈妈入狱是不知情的。所以,当她成为证人时,选择了偏袒法伦,因为他以为这个证词只是决定法伦的命运,而不知道她妈妈的生死也掌握在她的手上。
3、 一副清高的样子
前面说过她打从心里鄙视厌恶这个行业,而且也因为被妈妈保护的很好,所以在别人已经懂得人生的无奈时她还是单纯而又幼稚。她单纯的依照自己的心性做事,不愿意就是不愿意,不喜欢就是不喜欢。有人觉得矫情,夏洛特都已经把乔治爵士玩弄于股掌之间时,她还在纠结着自己的初夜。又回到前面第一点,这其实是一个置身事外的人的看法而已,当你觉得没办法理解Lucy的选择时,其实已经站在了一个过分客观的视角,站在一个高位,看底下的人在挣扎。
Lucy大概是整部剧人设最为普通的角色,但也正是因为其普通,所以才更显得贴近现实中的人,当然,因为现实少不了缺陷,而这些缺陷让她在夏洛特的对比下显得格外的愚蠢和不可救药。夏洛特很厉害,可以做到忍辱负重,可以做到洞察真相,但夏洛特不是普通人,她是在现实中见到会敬仰的那类人。而Lucy正相反,他做错的很多事其实都是我们会犯的错误,而这些错误事实上也许是无法避免的,因为个人的能力已经决定了你没有办法做到面面俱到。这些错误其实都情有可原。
1763年,伦敦崛起,城中五分之一的女性以卖娼为生。这是日不落帝国极速扩张的时代,等级森严的社会,香粉伴着假发,华衣之下是可怕的束衣裙撑。
玛格丽特
她是母老虎,是老鸨之王,我也看到了张牙舞爪之下的胆怯,长袖善舞后的揪心。如果放弃母性、善念,她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就”;如果她丢掉骨子里的贪婪、决绝,她可以拥有一个团圆的家庭——可她一样也做不到。
在她的内心深处依旧藏着那个被母亲卖给老鸨的10岁女孩,无助痛苦无处可逃。她要紧紧抓住这个荒谬年代女人唯一的权力——金钱,不想再陷入绝境,也因此一次次让自己和家人陷入绝境。她对两个女儿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母爱,不愿她们重复自己的悲剧;同时她又用另一种方式卖掉了她们,并且欺骗自己说,我做得比自己的母亲好多了,我是为了她们好。
没有人教一个10岁的雏妓该如何成为母亲,没有告诉她命运的枷锁有多残酷,她只能自己拼命的挣扎。
夏洛特
她本是上流社会的解语花,是公卿贵族圈养的金丝雀,是母亲精心培育的摇钱树。她那有趣的灵魂,有别于其他莺莺燕燕,惹得众多追求者,可这灵魂也在折磨着夏洛特。如果人没有思想该多好,那样她就不会痛苦,不会渴望自由,不会一睹爱情的魅力。
夏洛特有多热爱母亲、妹妹,就被母亲伤得有多深,看着母亲对妹妹不惜一切的维护,就像一把利刃刺向她心中那道伤。她自怜自伤且怒且怨,唯独舍不得恨,只好把全部恨意加注于奎格利夫人——她们一家悲剧的始作俑者。
于是她背弃玛格丽特,斩断一生难遇的情丝,蛰伏于敌人麾下,谋划着背叛和复仇,可复仇真能平复伤痛吗?
露西
从出场开始,无论在哪幅画面里,露西都显得格格不入。流莺暗巷里唯一的处女,她清新的像另一个世界的少女;暗拍初夜权的歌剧院,所有人都怀着肮脏的念头,而她却在为天籁之音落泪;地狱盛宴上满座皆蒙面,唯有她以真面目示人。
母亲、姐姐都不愿自身的悲剧在露身上重演,然而她们却又都认定露会走上“名妓”之路。她们的维护与教导,与其说是不强求露西出卖自己,不如说在等露西“自愿”出卖自己。
第一季的露西就像一只被风雨击倒的小鸟,她一遍遍地告诉自己应该屈从现实,可事到临头她却控制不住的反抗命运。
第二季的她则像是个中二期的少女,想要向母亲、姐姐证明,自己不需要她们的保护,她已经是个大人了,可以承受命运的折磨。
她一样是场家庭悲剧的承受者,可笑的是母亲、姐姐还可以彼此怨恨,而她不能,她只能笑着说“我愿意”,“我可以”。
奎格利夫人
当一个坏事做尽的反派露出伤痕累累的后背,观众是否会报以同情?
奎格利夫人无疑是反派,经营着最高档次的妓院,公爵法官皆是座上宾;每次出场都穿着法国定制款衣裙,戴着高耸的发髻,涂着厚厚的香粉。她关押折磨手下的妓女,处心积虑处处针对玛格丽特一家,诱骗无辜少女送给权贵虐待,可谓坏事做尽。
第二季奎格利夫人被困狱中,才发现身边无人依靠。敌人想置她于死地,儿子盘算夺走遗产,手下在偷偷庆祝。身上的衣裙已脏,假发没了只留下斑驳的头发,香粉掉了露出憔悴的面容,可她依然是奎格利夫人。
只要有一线生机她就会紧紧抓住,给肮脏的狱卒打飞机算什么,敲诈勒索女贵族算什么,世间皆地狱,她又何必害怕作恶呢?背上的道道伤痕只是一段前世的故事,残留的良知从不曾阻碍她的蛇蝎手段。
南希
18世纪的SM女王——南希,从没有穿裙子出场过,她穿着皮靴皮裤,拿着手杖戴着男人的帽子,画着烟熏妆,像极了邪魅狂狷的杰克船长。
酷酷的她有颗善良的心,对手下好,对朋友忠诚,对弱小的同类总是施以援手,她是斗士,是军师,是这混沌世界里难得的好人。
可这世界容不下她,因为带头抗议判决的不公,砸了法官家的玻璃,南希被处以鞭刑。法院门前的小广场,她被绑在立柱前,后背的衣裳被撕开,皮鞭一下下落下,直到血肉模糊。围观的人群默默转身,用沉默抗议法院的判决,用不忍心回馈着南希以往的善意。
可南希呢?她是否想起当年被锁所在妓院里暗无天日的日子,努力搏来的尊严,在权力机关面前荡然无存,她如何能做回“女王”?
还有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埃米莉,红发的凯蒂,胖胖的范妮,糊里糊涂的贝琪,还有单纯善良的阿米莉亚……剧中的每一个女子都刻画入微,都有属于自己的美丽与哀伤。只是在这个男性主宰的社会,没有给这些花儿绽放的机会,没有自由、没有权力、没有尊严,女性只能服从和忍受。
即便侥幸地投生在富贵之家,不用忍饥挨饿,不为生计奔忙,仍需禁锢于婚姻中,看着丈夫包养妓女败光家财,或者囚禁在家族中,被兄弟支配着自己的资产。而那些出生于贫寒之家的女孩,早早地就认清了这“悲惨世界”。
已是悬崖百丈冰,何来花枝俏?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老实说没看《名姝》前,我以为是部“黄暴片”,有美女撕逼,有好看的裙子,有香艳的场面。看了《名姝》之后,我很羞愧。它的确是一部讲述妓女的电视剧,但它本质是一部女权剧,一群如花似玉碾落成泥的女人们,对男权社会的控诉。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奇遇电影]
夹叙夹议,特别介意被剧透的,建议先看过影片。
2018年7月27日
集体回复杠精及可能的杠精:
公众号推介新的电视剧,不太可能全季播完再写影评。
在国内与国外几乎同步上线的情况下,我只能根据现有信息写文儿,毕竟我们谁都不知道剧情具体的走向。
写这篇时,关于Liv Talor这个角色的部分,我的参考如下: http://ew.com/tv/2018/06/15/liv-tyler-first-look-harlots-hulu/
2017年的新英剧里,有一部还没引起足够重视。
《名姝》。
推出的时候刚好撞档《使女的故事》,无论是曝光势头,还是奖项,都一路被对方压制,只得委屈的暗暗透光,在小范围内被口耳相传。
但口碑已然悄悄发酵。第一季,豆瓣8.4,近三万人作出的评价。
上周续播的第二季才放出第一集,豆瓣已高达9.0。
名 姝
已出第二季
Harlots
导演:科奇·吉尔佐
主演:萨曼莎·莫顿 / 杰西卡·布朗·芬德利/ 莱丝利·曼维尔
集数:10
单集时长:45分钟
豆 瓣:9.0/ 10
IMDb:8.3/ 10
烂番茄:95% 新鲜度
片名——Harlots,敞亮亮地告诉你:这是讲妓女的剧集。
说到风尘女子,艺术作品中关于她们的故事无非是赎身、与心上人成婚,死于非命。
《名姝》,却革命性地开创了新的道路。
趁着第2季7月11日正式开播,真心劝你,错过一次,不要错过第二次。
感官满足
《名姝》的故事发生在伦敦、英国历史上最为放荡的乔治王朝时期。
18世纪,全国上下声色犬马,昼夜荒淫。
这是1732年的一幅画,叫「A Rake's Progress, 3: The Tavern Scene」。画面右侧是凌晨3点酒醉在妓女堆里享乐的Tom。两个女人在解他的表,前景中宽衣解带的女人正准备做裸体表演
从剧集的一开始,人家就给你放出劲爆信息:当时,1/5 的女性是妓。
我们必须承认身而为人的劣根性。生物属性,让我们倾向于渴望更多肾上腺素,得到刺激而满足。
以妓女群体为主要角色的剧集,自然少不了情色。这是吸引观众最简单粗暴的元素。
肉体社会学
但《名姝》并不是一个浅薄的妖艳贱货。
全女性团队的制作班底,将如此特殊的题材一直维持在正轨。剧集里的确有裸露、有挑逗,但都不是无来由的(「无来由的」是指某些美剧里无上装美女的一闪而过)。
剧中女演员露出身体,只为驱动情节发展。
相比暗黑系的《使女的故事》,《名姝》以欢快的音乐、明亮的色彩,及英式特有的幽默,达到了娱乐性和认知深度的平衡。
表面上剧集说的是sex,实质讲的是power。
看似令人乍舌的设定是基于历史现实的原创。
18世纪英国的女人们去卖淫,不是因为淫乱,而是没得选。
那正是机器逐步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时代——社会变革的过渡期。
在农村,女性的工作机会开始变少。种种农业工具的升级,例如1731年发明的代替人力撒播的马拉播种机,使农业生产力显著提高,减少人力需求。
在城市,可选的「正经」工作基本就两个:女仆,和女工。
先来说说女仆:
第一,女仆的社会地位很低。
看过《唐顿庄园》的,可能会记得这样的一个场景:听到前门大厅门铃响,女仆不能去开门,只能等待管家或伯爵的贴身男佣来开门迎客。
《唐顿》里的女仆都是等级分明的,伺候谁,都有讲究
第二,女仆的生活完全没有个人空间。
女仆在主人家的居住条件普遍偏差,一般是楼梯间或阁楼。
即使有幸拥有自己的房间,主人会以工作方便的名义拒绝帮她们上锁,所以非常容易受到男主人的性骚扰。
如果被男主人搞到怀了孕,更是麻烦,有可能会被开除,也很难再找到后续的工作。
再来谈谈女工:
如果说,女仆的工作内容对女性来说还有些性别优势,那么,工人界的竞争就要更激烈一些。
机器生产技术的发展,令部分男性工人丢了工作。可悲的是,他们把自己的失业算到了女工头上。
男工在厂子里会处处排挤女工,抢夺技术工种,以保护自己的职场地位。伦敦的男性工人们还曾发起过「将妇女赶出工厂」的罢工运动。
别说从事高级劳动的机会少,即使是做同样的工作,女性的工资也往往比男性的低。
《妇女参政论者》女工们为争取权利而示威游行
再加上,倘若遇到卑鄙的工厂主,进厂子的所有女工就等于默认变成了他的「后宫」,贞操岌岌可危。
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里的单身女人,这么辛苦,说到底都是为了赚钱养活自己。
那么当时英国的生活水平是什么样的呢?
贵族下乡乘坐的不怎么讲究的轻便旅行马车,每辆大约是45英镑。
所谓的「中产阶级」,也就是能过比较体面的生活的那种家庭,年收入需要有40镑。(买不了贵族最便宜的马车。)
作为下等人,女工的工资是每月约2.5镑。(不吃不喝不租房,一年也攒不到够过体面生活的钱。)
《名姝》这剧里,女人的初夜可以卖到多少钱呢?
至少50镑。也就是说,一个晚上等于当时女工做1年半的工资。
而在新播出的第2季第1集里,高级妓院里妓女被摸一下的价格是3先令,等于女工在工厂劳动一天的收入。
看到这里,有人一定会质疑。
这逻辑是「笑贫不笑娼」吗?一切向钱看,所以大家就该去卖身?
绝对不是这意思!
现代人口口声声喊的「穷」和当时女性的穷,不是同一个概念。
18世纪的她们,是绝对意义上的穷困。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
有人一定会提议: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么难,嫁了呗!
那我们就来看看18世纪英国的婚恋市场。
当时英国的父权、夫权、长子继承制,是以男性为本的法律。
所以,《唐顿庄园》里的女主人,才会努力说服大女儿嫁给一个远亲,哪怕那男的只是中产阶级,资产算留在了「自己人」手里。
《傲慢与偏见》里没有儿子的班太太也是为了家里的土地,拼了命地张罗女儿去相亲。
大户人家的女人、大笔遗产的寡妇相对好嫁。
而剩下的单身女性,不仅在求职市场里没机会,在婚恋市场上就更惨了。
如果穿越去当时的英国,做什么样的人能过得好呢?
——富有的、信基督的、白种、直男。
看出妓女群体存在的必要性了吗?
对于当时女性来说,妓女这职业,绝对是独立于既定牢笼之外的一个理想选择!
街头的咖啡馆是贵族士绅和知识精英碰撞思想、资源整合的理想场所,被称为「便士大学」(咖啡馆收取1便士入门费)。
它也是个以男性为主的场域,不成文的潜在规则是不欢迎女士参与,公然进入的女性会被认为不检点。
妓女可不在乎这个。
想想看,已婚女性闷在家里忍老公、造小孩儿、中年危机着望窗外,单身女性拼了命地在主人家(as 女仆)、工厂(as 女工)为活下去而挣扎。
而妓女们天天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和姐妹们、男人们喝着咖啡,谈笑风生。妙不妙?
《名姝》正是为我们展现了这样一群有野心的女性们,她们冒着失去名誉的风险,求得生存的空间。
剧中的摇滚风格配乐切中红心,简直令人热血沸腾,直想揭竿而起!
*此处插入歌曲:RaelJones-Tricorne
*公众号里有最完整文章排版
精良制作
说完了软件,让我们来看看硬件。
我想,很多人都忘了如此具有现代精神的《名姝》其实是一部古装剧。
剧集完美呈现了英国乔治王朝时期的社会阶级时尚风貌。
这部剧的主线是两个妓院女主人的明争暗斗。而这两个妓院的风格,就是不同阶级时尚差别最直观的体现:
「妈妈桑」莉迪亚开的是个星级会所。
在她那里,一切都是豪华精致的,明艳、甜腻,洛可可。
姑娘们会讲法语、懂艺术,接得上客人随口冒出的莎士比亚。
造型上走锦衣华服、珠光宝气名媛风。
她们追法式时髦,都戴假发,假发里还有花,脸上是浓妆。
集体亮相于客人面前时,像一幅浪漫主义油画。
「妈妈桑」玛格丽特的地方则更接地气些,妓院的头牌就是她的两个女儿。其他姑娘也环肥燕瘦的,各具特色。
姑娘们的造型偏英式,简洁、实用,不戴假发,只用丝带,脸上是淡妆。
场所的气氛比较轻松自在、温馨,不装逼。小女儿偶尔弹弹钢琴,唱的也都是市井歌谣,句句小淫词儿。
如果再 zoom in 一些,你还会发现有趣的细节。
例如:
染发粉
现在网红们流行的鲜艳发色,18世纪的欧洲人用染发粉早就玩儿过。(人家染在假发上还不伤头发呢!)
美丽贴
看剧的时候,可能有人会怀疑角色脸上的黑色贴纸造型是不是过于浮夸了。
其实不是。
当时流行在脸上贴不同形状的贴纸,而且根据位置还有相应的含义(像中国的相面似的)。
另外,之前说过,这个时代民风开放,不少人也因此染上了梅毒,所以他们需要这样的贴纸遮掩发病后的皮肤异样。
就跟大家染发一样,有人为遮岁月白发,有人追逐时尚。
这一切,都成了美丽风尚。
如果你还没看第一季,或已经有点儿忘了之前的内容,下面我简单brief一下。
主要服务上流社会的妓院老板莉迪亚,和比较接地气的妓院老板玛格丽特,按说应该各管各摊儿。但当后者把场子从贫民窟升级到了富人区,两家就算彻底怼上了。
两位队长带领着各自的女团,明争暗斗,各有各招儿。
而她们除了都是妓院老板,也都是大家长。
家里麻烦事儿同样不少。莉迪亚的巨婴儿子爱上妓院里的一个姑娘,一个劲儿地给她妈在工作上拆台;
玛格丽特的两个女儿也不省心,一个不愿意做贵族情妇,宁愿去给竞争对手莉迪亚做下属,另一个挺听话,却惹上了命案。
同时,莉迪亚和玛格丽特也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18世纪英国社会变革的历史洪流中。
性产业的社会道德争议、法律风险,和贵族特权阶级派下来的肮脏任务,都让两个人在奋斗之路上踉踉跄跄。
编剧们说,上一季,女人们建造世界,这一季将玩转世界。第二季的格局更大、也更豁得出去。
18世纪英伦社会史
上面说过,18世纪普通的英国女性进不了街头咖啡馆,妓女随便进。这个职业的社交属性,注定了她们会接触到大量不同社会层级的人。
这就为剧集展现英国社会的更多层面撕开了口子。
新一季里,丽芙·泰勒饰演的伊莎贝拉,是属于贵族阶级的Lady。主要客群是上流社会的莉迪亚,会跟她产生很多交集。
是的,这是丽芙·泰勒现在的样子
伊莎贝拉有个神秘的把柄在莉迪亚手里。两人也会因阶级差异的微妙,发动女人间关乎尊严的「战争」。
有关种族
第一季,黑人女性哈里特,好不容易从奴隶做到了情妇,主人却去世了。失去经济来源的她,在玛格丽特的妓院「下了海」。
由于玛格丽特怀疑自己的黑人男朋友(生活伴侣+合伙人)与哈里特有染,两个人都离开了玛格丽特的妓院。
失去工作,又肯定不愿意去做奴隶的他们,在第二季里要面临更多关乎自由的命题。
有关正义
第二季新出现了一位刚正不阿的年轻法官。在第一集里,他把莉迪亚抓进监狱,判了500英镑的保释金。
莉迪亚慌忙找人筹钱的同时,玛格丽特也在四处奔走寻找愿意出来作证的受害者。
当然,她想端掉那个专找处女奸杀的神秘的男性贵族组织,权当为了正义。
所以悬念是,新法官会不会带来新的法律和秩序?
新的罗曼蒂克
在混乱的局面之外,据说,莉迪亚会谈个恋爱(应该不是第二季第一集里,她给手活儿的那个狱卒)。
还等什么呢,赶紧上车吧!
第一季《名姝》的影评在这里(有部分内容重复):
这一季感觉所有人智商整体不在线,鲁莽冲动,一个个还都是大嘴巴,实在看得又气又捉急
剧情实在太紧凑了,仓促结尾慌慌张张故事也没有交代清楚让人摸不着头脑,Lydia一次次和倒台擦肩每一次都越站越稳还攀上了法官,结尾却突然被关进疯人院了,还有那个被强奸的女孩呢,另外Fallon就这么自杀了
法官和小修女那条线倒是莫名让人感觉很舒服
另外lucy作为一个被重点刻画的主角可能是就来搞笑的吧,本来还以为这季会反转。。。
除了精致的画面,好看的裙子,漂亮的女人,其他。。。原谅我词穷
名姝作为一部描述妓女的英剧,最后结局:法伦死了,那个坏老鸨被关进精神病院,Emily又开始了她的流浪。 margaret wells 虽然没有死别却和家人生离,在庆幸的同时也难受着。一部分坏人收到了惩罚,但真正的坏人却还活着,这很不公平。但世上本就没有真正的公正,且看且感叹吧....
我感觉法伦是真心爱着露西的,他之前被拆穿之后看到露西开始流泪,是因为知道失去她了,你们觉得呢?
从第一季开始就追到现在,说实话第二季最后结尾的时候我当时以为全结局了,后来朋友和我说,应该还会有第三季,所以心暂时放了下来。相对于第二季,第一季更很吸引我的目光,不管是在剧情还是在人物上,但第二季就没有那么有趣,但是相对来说,我还是很期待第三季,当时第二季最后一集结束的时候,我真的很懵,觉得太烂尾了,希望第三季快点到来,也希望剧情能有更大的进步。
心爱的法国妞跑了 Kitty也领便当 哭唧唧
Lucy真是一集比一集煞笔,连跟Fallon组cp都救不了她,全剧最想扇巴掌的人从第一季第一集就没变过,她这个人设是来气人的吗???真的觉得整部剧所有人智商都不在线,看的好急人。百合大法一点都不好看。
Lord Fallon拿下假发之后,emmmmmm,是英国男人没错了。
感觉应该改名Idiots
请编剧善待Charlotte
来,编剧跟我一起读秘密,汉语词汇。拼音:mì mì释义:1、指有所隐蔽,不为人知;2、隐蔽不为人知的事情或事物;3、佛教指隐密深奥之法。4、隐蔽;不让人知道的。亦指隐蔽不让人知道的事情。
Lucy和Lord Fallon竟然让人觉得火花四溅是怎么回事?默默想站cp了...
想看南茜前传,真的是摇滚般人物。
我要看见姐姐和女伯爵搞姬!
当妈的真不容易,儿子女儿都不省心…继续为姐姐打call!新法官戴帽子不觉得像裘花+开花甚至有点像吕秀才吗😂我一定是瞎了…
C位给了丽芙泰勒 看来是boss级的人设
继承人姐姐xCharlotte有人嗑一口吗!
我爱lord fallon!!!(8.20日5星修改成3星,剧情太糟。)
好想站新法官和夏洛特!俩人都为正义而战的感觉,结结结结巴的法官有点可爱,而且真的好像尹正😂😂
师徒两操的都是皮肉生意,师傅说的是希腊哲学莎翁名句,卖的是洛可可包装是优雅繁复的下流,徒弟卖的是简装生肉,两者竞争的市场不同。既然师徒都认定钱是女人独立自强的唯一资本,却把精力花在骂阵游街上,为什么?师徒间有啥仇有啥恨,到第二季也没交代。时代布景再震撼,也疲劳了。
哇!有没有和我一起站Fallon和Lucy这对cp的?!真的超期待后面Lucy变身女王大人调教Fallon的剧情!嘻嘻嘻疯狂脑补一万字小黄文!
看到小公主终于成为一名专业的妓女,心酸之余有些欣慰。。。
看完这一季我来改分了…我之前说错了,不止Wells家族的女人智商不在线,整个第二季就没几个人智商在线,看到夏洛特和南希发现法伦跑了那里我都笑了,一群智障。(Actually,我本来想说一群傻diao的)。Ballball别出第三季了,真的。( •̅_•̅ )
夏洛特还是一如既往的那么好看,那么讨喜. 妹妹还一副自以为是的婊样。 麻麻还是那么偏心,背后骂夏洛特没良心,有事求帮忙,就是我家夏洛特了。
真是给剧情跪了……………前面铺垫那么多,每次都被大嘴巴子告知天下……秘密都是被用来泄露的,关人也是不带看守的……真是浪费了一堆演技派,强行把好牌打烂,强行匆匆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