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瘟疫中的情人节,郭暮云牧师在公众号写了篇赠书活动的文章,才知道有这样一部加拿大基督徒女作家写的小说,由郭牧翻译成了中文出版。郭牧先被推荐看过小说改编的电影,称这部电影是对基督教保守主义爱情观的最好诠释之一,甚至说婚前看一看《包法利夫人》再看一看《爱之蔓延时》,先破后立,有破有立,不破不立,真看懂,真悔改,婚姻辅导都可以不用了。书是绝版了,电影也没急着看,直到前几天看到福音电影服务号的推送,加之因意外的隔离有闲观看,我被这部以信仰述说情感的电影深深感动,相见恨晚。隔天二刷三刷依旧落泪,无论苦难的经历,还是苦尽甘来的美好结局,都藏着上帝无尽的爱和恩典。
19世纪,广袤荒芜的西部草原,美丽倔强的marty和丈夫从东部来拓荒,望见溪流的惊悦,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才刚燃起,安顿的第二天,丈夫便意外离世。这不但不是个爱情童话,简直灾难深重,然而marty在坟前绝望痛哭的时候,上帝的爱已然借着陌生人 Clark临到了她。只因为牧师要离去一整个冬天,也没有回东部的马车队和路费,marty不得不接受葬礼过后即婚礼的荒唐之举,牵一个陌生男人的手,以维系有一屋檐居住,并换得来年春天回家的路费。
Clark称求婚的理由是为了失去母爱的女儿,画面中他经过虔诚的祷告做了这个决定,我相信这是上帝对marty的怜悯。Clark将房间留给marty和女儿,并体贴地在第二天把missie带走工作,给marty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宣泄悲痛。当marty和missie无法和平相处,想要离开的时候,Clark说他知道会这样,但他相信marty和missie 的人生都会因认识彼此而丰满,他相信marty有办法让missie喜欢上自己,因为他就是这样祷告的。于是,局面有了改变,marty剪掉了自己粉色的裙子为misse做了美丽的花边裙,她在missie读不下去书的时候描述书中的广阔世界,爱在朝夕的相处中蔓延。
Marty掩饰着她的孕肚,以为clark会介意,这个温厚的男人却说很高兴她可以留下丈夫的骨肉,他甚至亲自为她接生了孩子。圣诞节,Marty望着父女俩带回来砍下的松树,Clark送给missie的木雕小教堂和给宝宝的婴儿摇床,父亲给女儿讲述耶稣降生的故事,一幕幕温暖的画面在无声无息中医治着她伤痛的心,予她以家的温情。
仓房被烧毁,clark一如既往平静地讲述着如何重建,当他说祷告就行了的时候,marty不解的质问:凭什么认为上帝回应你的祷告?灾难也是祷告来的吗?你祷告了Ellen的离去,missie失去母亲的陪伴吗?为什么你虔诚地祷告,上帝会让这么不幸的灾难发生在你这种好人身上?clark牵着marty来到他的“教堂”,他每每面向溪流与主亲近的地方,温和地讲述他对爱与苦难的理解。“就算我一直守护在missie身边,她也可能受伤,这并不意味着是我让这些灾难发生,但她知道,因为无条件的父爱,我会扶她起来,抱着她,帮她治愈伤口,她伤心我也伤心,她开心我也兴奋。在我一生的每个时刻,上帝一直在我身边,上帝之爱的实质,并不是他让灾难发生,而是他承诺当灾难发生的时候,一直在我们身边。”Clark留下marty让她独自面对上帝,往事一幕幕浮现,背景音乐响起Clark独自敬拜时唱的《come thou fount of every blessing》(这也是我常常单曲循环的赞美诗),marty明白了上帝的爱。
严冬已逝,春天来临,约定到了兑现承诺的时候。marty写了字条表达自己不想走,请clark留下她,却没有被Clark看到。归期已至,三个人都面对着伤心的离别,分手道别。Marty把她一路放弃大米大豆都不肯舍弃的书、妈妈的项链和她的爱一起留给了missie。片头的倒叙中,她坐在回程的马车上回忆:“倔强的骄傲的我,以为自己可以掌管一切。”然后,故事从头开始,直到影片结束前,她坐在马车上,那个“我”,已经被上帝的爱融化、降服。
回到家中Clark跪下来向上帝祷告:“天父,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让marty进入我的生活,又让她离开,很多时候我不明白你的心意,但求你使我带着破碎的心接受这个事实。”这是何等真实对上帝的倾诉,我不明白为什么,我的心破碎疼痛,但求你使我接受你的安排。一颗在上帝面前顺服忍耐的心,必蒙悦纳和垂听。Clark在祷告后看到了字条,追回了 marty,两颗曾经破碎的心在细水长流中早已任爱蔓延,这是上帝测不透的爱。
回忆以上每一段情节,因为都看到上帝的同在。如果只是感动于爱情、亲情,这爱太过浅薄,怎么抵得过重重灾难的伤害。故事中的爱是在破碎中建立的,Clark让 marty在他身上看到了上帝的同在,感受到了来自上帝无条件的爱,这爱传递、蔓延,燃起了marty的希望,Clark也重现了久违的笑容,爱在痛苦绝望的心中开出了春天的花。
去往东部的马车上,老太太抱怨着气候恶劣的西部是被上帝遗弃的地方,marty说我不觉得,这里有美丽的日落、肥沃的土壤,老太太表示只有疯了的人和陷入爱的人才会喜欢这里。是的,一个被爱充满的人眼中看到的都是美好。暴风雪的冬天虽然严酷,但冬日的溪流从未止息,缓缓流淌,温润于心;草原上的棚屋,因为有爱,欢乐温暖。那一颗颗受过伤的破碎过的心,都在上帝的爱中被修复、重建。
想起刚信主的时候,彼得牧师给我发的信息:“上帝的爱,就像在你面前流淌的清澈溪流,归于河,流入海,却洗涤滋润你心。”那是涓涓细流、润物无声的爱,在《爱之蔓延时》中娓娓道来;那是深沉安稳、圣洁纯粹的爱,在clark和Marty心中蔓延开来。
“love is not fireworks, love comes softly."
唯有上帝的爱,可以在旷野开出玫瑰。在破碎中,与祢同行,带着永不磨灭的希望,拥抱爱!
Thanks God!
He should never have gone after that horse.
A man loses his horse, he goes after it. It's as simple as that.
很多事情没有那么多该与不该,一切原本是平常日子里的平常事情。只是糟糕的运气,只是难逃的命运。
电影一开始,我就被山野美景吸引了。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荒谬里带着些运气,却非常温暖人心。 最触动我的一幕是,当Missie穿上红色连衣裙,金黄头发精致地披在肩头,那个在同伴眼里算不得女生的野孩子,原来也是个乖巧漂亮的小公主呀! Clark一心梦寐以求的,不就是这样的时刻。单身父亲纵然能给女儿很多爱和照料,却始终无法代替妈妈的宠爱,让Missie成为那个久违了的干净柔软的小女生。 Marty母亲般的温柔,让这对父女的生活有了更加完整的色彩。 另外比较让我意外的是,Clark在“教堂”前对Marty讲的关于上帝的话,将God和真实父母类比,竟然轻易解答了我许久的疑惑。才明白,原来信仰是这样的一份精神存在,尤其对于活在苦难中的人来说,或者信仰真能够支撑他们破碎缺爱的心灵,陪伴他们更加积极地走完一生。
某男,农夫,体健貌端,有地有房有车(马车),带一个十岁的女儿。婚姻状况:丧偶。欲觅:保姆兼家教。
某女,文青,肤白貌美,没地没房没钱。窘迫到活不过这个冬天。婚姻状况:丧偶。欲觅:一份包吃包住的工作。
你看,一个是萝卜,一个是坑,萝卜除了掉坑里,没有其他更好选择。谁都知道故事该怎样发展。
嗯,如你所愿。
就是这么个题材老套,画风朴素的古旧爱情故事。
现代爱情故事,若不荡气回肠天翻地覆,若不相爱相杀,没有死亡,没有绝望,没有绝望到死,不搞到断肠人在天涯,哪里好意思拿出来说。
所以,这始终是部小众电影。要是我一个人看,可能看不进去,没有这个耐心:嘴巴习惯了重口味的快餐,老火煨汤太清淡又劳神。
但是,一帮弟兄姐妹一起看,这味道就不一样了,一起抹泪一起笑,同时唏嘘同声哼唱,生生将盘回锅肉吃成了大餐。
就连我这哭点很高的人,都几度哽咽,事后一回想,想不出泪点在哪。为啥现场没扛住?环境!周围人都在啜泣,你哪里还刚得起!
最打动我的是这段对话,在火灾烧毁了谷仓后,
女:你凭什么认为上帝会回应你的祈祷?
男:上帝一直都回应我的祈祷
女:是吗?这灾难是你祈祷来的?你祈祷了Ellen(前妻)离你而去吗?你祈祷了小Missie(女儿)的成长过程中都没有亲生母亲的陪伴吗?我真搞不懂,为什么你虔诚祈祷的上帝会让这么不幸的灾难发生在你这种好人身上。
……
男:就算我一直守护在Missie边上,她也可能会摔伤,这并不意味着是我让这些灾难发生。但她知道,因为无条件的父爱,我会扶她起来,抱着她,帮她治愈伤口。她伤心时我也会难过,她开心时我也兴奋。在我一生中,上帝一直在我身边。上帝之爱的实质,并不是祂让灾难发生,而是祂承诺当灾难发生的时候,一直在我们身边。
听到这段话,大家一阵感叹:好归正的神学!
而女主就是我们的常态,遇到挫折失败就怨天尤人。罪人无时无刻不在挫败,于是我们随时随地都在抱怨,抱怨自己,抱怨周围的人,抱怨环境......,其实所有的抱怨都指向上帝:神啊,祢为啥不按我的安排来?!
正好翻看到胖牧2018年2月12日“这时代的叛教者”(民16-19章灵修)有关于抱怨的部分:不要抱怨上帝的作为,尤其不要抱怨主所掌管的教会。因为不断累积的抱怨,最终将变成对上帝的叛乱。
看嘛,一直抱怨下去,要叛教!
一部爱情片,却开了堂神学课,还讲得这么通透。这编剧不是个讲究人儿啊。
来看看男主这归正的神学是如何指导他恋爱的。明明喜欢女主,却不大胆表白,后来竟然放手了。按照我们的标准,这不是个“敢爱敢恨”的人。恨,他连抱怨都不敢,从小也没接受过恨的教育,这跟我们没法比。爱,他太隐忍。我们的爱,那是要“大声说出来”!有点趣味的,上甜言蜜语配合各样手段,如果不就范,直接霸王硬上弓,我们管这叫“真男人”。这他做不来,一身壮硕的肌肉,不用来征服人,白瞎了 。一遇事就祷告,观众看着都着急。
当然,他结出了好果子,“真男人”们大多收获歪瓜裂枣。
不过他也有高光时刻,在雨中,女主刚埋了丈夫,他向她抛出婚姻合作协议, 貌似极不合时宜,却是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都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嗯,敬虔祷告的人是智慧的。
我们再来看看归正神学在教育上的应用。
刚开始女儿跟女主处不来,明里暗里互掐互怼。当爹的就夹在中间。这场景我太熟,迅速代入了:赶紧的,制止啊!两头讨好息事宁人先,下来再分别各自批评教育。
男主怎么做的呢?他像个看客,面色平静,一言不发。
也有当场表态制止冲突的时候。女儿跟男孩打架,两边的家长拆开他们,孩子各自申辩,表明自己的无辜,数落对方的不是,双方家长没有评判,甚至没有听他们申辩,直接让自己孩子给对方道歉,两个孩子都在气头上,满脸的不服气,不情愿地相互说了sorry。
不管起因如何,不管谁占理,只要产生了伤害,立马有理变没理。所以这时的道歉不是形式,而是确实错了。
看看人家这为人父的,该出手时才出手,不是大是大非的时候,就默然不语。小事该不该立规矩,该!不过方式可以选择身教嘛,好过言传。就像父女一起生活了几年,眼睁睁看着女孩长成了假小子,父亲无能为力;文青后妈全面接手,几个月后,淑女渐渐养成。验证了:身体力行胜过叨叨不停。
这片子还有续集。除了爱情这道主菜,不知道编导还会端出啥来。好期待啊,想把后面的几部一口气看完。忍!忍到下次大家一起看。
就像旅游,目的地不重要,重要的是跟谁一起去。
这部电影有些类似《平凡岁月的魅力》,都是“先婚后爱”,但《平凡》留给人的是一种岁月静好的感觉,而它则多了些苦难的真实,是一种共同妥协后的相知相守。
虽然极偶尔地也会看一两集霸总剧,但我不喜欢这种类型的,原因有2⃣️:
✅霸总剧浮夸、失真。平凡人的爱情哪来那么多巧合、浪漫可言,就像这部电影,捡鸡蛋、挤牛奶、一地鸡毛,相处中逐渐被温情打动、被感化,即便心有悲伤,即便经历无奈、痛苦、妥协,也仍旧在努力生活,这一切才更像是人生的常态。但如果你享受霸总剧那一刻的自我代入,我也没话可说,毕竟谁还没个幻想呢?
✅极|具迎合倾向。人总是沉醉于美好的一面,网络也在有意识地加以“引导”和驱动。但比起爱情,真正的霸总大概会更现实,他们的世界更多的是权衡利弊,而不是整日情情爱爱、死去活来。虽说有“东哥”与“奶茶妹”的故事照进现实,可背后又夹杂了多少爱情式的捆绑营销?我们看到的是倾慕已久的爱情,可对别人来说,只是赚💰的噱头而已。
❤️如果有一天,我能接受自己爱情和婚姻的平凡,我想我就真正理解了它们的意义。倘若我还能善于从中发现一些琐碎的美好,那我一定会成为一个幸福的平凡人。
❌防过度解读,不喜请绕道。
又是一部舒服温暖的片子,美国西部缓缓蔓延开来的爱,男猪真是完美好男人
爱爱爱
毕竟只是电视电影,男主不够帅啊
Love is growing under the roof.
看看人家的西部大开发
其实这样的田园生活也很不错
很简单的片子,可是里面那种淡淡的弥漫着温暖的气息感染了我,好久没有看过如此温馨的片了~~也许 love is everywhere in this word, we need find it
Sometimes love isn't fireworks,sometimes love just comes softly. 太久没有看到这么温暖细腻的爱情片,抵抗力越来越差,让我想起了Brokeback Mountain~
期待爱之蔓延系列的书!
得一见的爱如此感人至深,很温暖。
We can do anyting as long as we're togerther
五官平庸的凯瑟琳
很喜欢。
第二春追求的已经不是爱,是温暖
生活本应如此,但我们却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
好简单,好舒服,好感人。男主如果科林菲尔斯来演也不错。
感情需要培养
文艺女青年的纯爱片
Love isn't fireworks, Love comes softly
小温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