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浓浓的希区柯克风
女主化浓妆后很漂亮,侧面比正面好看,服饰搭配很时髦俏皮。
突然出现的小男孩,进场出现的骑自行车的人。如果是黑白片,我会以为是希区柯克的作品。
电影情节有点不能理解。1.这家人为了阻止她泄密用尽手段,但是她孤身在他们面前逃跑却没人去阻止。2.她名字是安娜,可弟弟却叫她格洛丽亚。3.几十年后回到家长,只见到当年的小男孩和婴儿,还说什么我们是一家人,她和小男孩和婴儿有什么爱恨情仇啊?顺便问一下婴儿是谁的孩子?养父弟弟妹妹那些有情感纠葛的都不在了。战争早就结束了,为什么不早过去面对他们了结一切?
2 ) 赞一下!
电影讲述了这样的一个故事:
在二战随时有可能爆发的三九年,英国为了保有本国的和平与宁静,坚持对法西斯德国的绥靖政策.故事开始于一个反对绥靖的议员的死(看似是自杀),死因从女主角的视角来看,是因为政府中的反对派,也是就是主张绥靖的一派,希望灭掉他.她是不小心发现了这个事件背后的证据的,随着故事的进行,事情的参与者一点点揭晓,也就是她的家人,从她亲密无间的哥哥,到她挚爱的父亲,再到她的妹妹,还有更多,也就是说---她的家族.于此同时,在她一点点了解了死背后的原因的时候,被牵扯进真相当中的那些她的朋友,知情或者存在知情的可能,都相继死掉了(”自杀”或者被谋杀).她没有死,按照她父亲的话说,是因为这个家族还是爱着她的,但是家族的政治信仰与她相悖,而且他们知道,她不能与家族站在同一条战线上,所以只有将她囚禁起来.她最终逃跑了,放走她的或者是她的妈妈,但更像是她父亲,源于一种与政治信仰并存的亲人之间的爱.
其实我是很喜欢这部电影的.
从故事的角度而言,确实是quite a story!很有情节.
从编剧和导演的角度来说,故事编织得恰到好处,既不存在看了开头就完全猜到结尾和故事情节的愚蠢编剧,恰如其分地吸引观众慢慢看下去了,因为你会希望了解故事具体是如何展开的;也十分合适地控制是情节进展的速度,比如解开悬念的密度,非常合适,不要快进,也刚刚好不需要再倒带回去反复看.
从演员的角度,我觉得女主角安娜的扮演者实在是这个角色的绝佳人选!她演过<逐爱天堂>,能够将那种非常戏剧化的人物表现得淋漓尽致.所谓”戏剧化”,恰恰就是安娜性格的重要特点之一.
从故事中的风景来讲,绝对是一种视觉上的享受,让人领略到了英国那种清新的自然风光,十分优雅和精致的乡村,而且穿插了有阴郁但是厚重的伦敦景色.我很喜欢电影中那些细致的成分,很考究,特别是这些风景,它们明显是为了烘托气氛而存在的.而且这种给予观众一种”干净”,”考究”感觉的做法,一般来说是不会有错的.
另一层精致是它们的衣服,特别是安娜的衣服,实在让人很喜欢.我想说,这些衣服绝对是有违背那个年代的风格的,是一种当今审美中的三十年代的衣着风格,但是这个想法也无可厚非嘛,毕竟电影不是完全还原历史,而更多是给人一种”历史感”.这个方面,我觉得<荣耀三九年>与<一代骄马>是很有一点共通之处的.
一点小小的criticise:
其实我觉得电影有头有尾的叙事模式是一大败笔.首先,电影本身就是片段性的叙述,大可以没有开头就自发地讲起某一段故事,来展现某群人在某个时间段的一截生活.其次,就这部电影而言,那几个演员演得的实在做作得没法看,不如cut掉呢.而且多这么一段也完全就是make non sense的说,情节不搭调,亦没有回味什么的.
比较个人一点的感受.
我觉得我被这个故事吓到了!因为故事其实并不是故事本事而已,故事是历史,这个故事更像是以一种隐晦和小视角的方式在讲述一种历史(所谓story在字典里也有双重意义的).历史也并是真真正正是一种与今人无关的past.打动人,在于那种普世价值,超乎时间界限存在,超乎国界或者意识形态而存在.
想说的是,政治实在是一种可怕的东西,进去瞎掺和?那个可是玩火呢!有时候,还是不要做女主角那种人比较保险,因为仔细想想,何必呢,说不定就死掉了呢,所有何必要那样子呢.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是讲不清楚的,非要讲清楚,恐怕就要有恶劣后果了.人有时候还是应当活得傻一点,单纯一点,不要总是探究,更不要总想寻求所谓的正义.另外,我也绝不要成为女主角家族那里头的人,成为一种不择手段的政治的行动者.我想,我们有时候迫不得已要成为那个沃特(故事的讲述者),被迫做一些事情,但超过那个的,就属于政治了,是危险而又可怕的.
3 ) 阴谋论无意义
最近因为查询glory和honor的区别,在搜索引擎上搜到了"Glorious39"。
看了前半部分,感觉挺“阴谋论”的。我之前是个“阴谋论”者,喜欢看“货币战争”、“共济会”的故事、“高盛帝国”的故事以及纯瞎编的“神探狄仁杰”。但近半年来逐渐对“阴谋论”不以为然——这个世界其实没有这么多阴谋、黑暗和秘密组织。如果一个议员因为支持丘吉尔就会被暗杀,那么为什么丘吉尔这个主战派头头反而不被暗杀?要知道他可是个生活自理能力差的大胖子、酒鬼,而且一直赋闲在家,干掉他可谓轻而易举。
4 ) 真相并不重要
文/布宜诺斯
作为BBC投拍的历史题材影片,[荣耀39年]保持了[伊丽莎白一世传奇]、[傲慢与偏见]相当的制作水准,女主角不断变换着剪裁精良的美服、场景在一个个乡村别墅或古董大宅间变换,演员们举手投足间的绅士仕女范儿,有板有眼,赏心悦目。但影片更难得的是剧本相当精良,表面在搞悬疑,内里却在讨论战争中无奈的善恶观、人类的扭曲和执拗到底会走到多远。
从悬疑的层面来看,影片环环相扣地讲述了一个女孩被自家人“逼疯”的过程。少女安妮自小被高官家庭收养,美貌、前途、爱情,应有尽有,春风得意,却因无意间闯进父亲的“禁地”拿到秘密会议录音的唱盘,进入无尽的噩梦。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安妮的遭遇显然可以用“一步错,步步错”来概括,如果她没有在禁地发现丢失的猫,如果她没有把议员死亡的事件同会议记录联系起来,如果她没有试图找人传播所谓的“真相”……总是骑自行车路过的黑衣胖子、亲戚家小孩的古怪行径、家人贴心却又似别有用心的安排,影片把安妮身边无处不在的逼迫感渲染得非常到位,相对来说,谜底揭晓和剧情反转的设置反而平平。好似导演在试图告诉我们,在我们看着安妮势单力薄、四处碰壁地对抗一个庞大家族的观念时,真相已经并不重要了。安妮与之搏斗的,其实是一个时代。
1939年的英国,二战阴影笼罩,与德国之间的微妙关系,决定了这个国家未来的路途。就在安妮“发疯”的这个夏天,身为国家贵族、政府高官的安妮父亲,需要做出这个决定——在这个清晰的故事背景下,影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鲜明的符号性,也都被赋予各自的悲剧性。支持与纳粹绥靖的安妮父亲并没错,他只想让英国不至于成为炮灰,并不代表认同纳粹思想;执拗追寻“真相”的安妮也没有错,她心中的正义显然是要用牺牲来换取的;每次出现都在插花的安妮妈妈也没有错,事不关己地选择自保,只是一种灾难中的生存方式。影片其实也将安妮的心理处境扩大至整个社会,非常细致地给出大战来临前整个英国的社会状态,山间小路上无人看管的孩子,宠物医院储藏室里触目惊心的宠物尸体,寥寥几笔,非常克制,山雨欲来前的焦虑和潮打空城的境况便已十分传神。可以说,影片其志并不在悬疑,只是借用了一个小女子的身躯,终究要像片名一样,落在1939年的荣耀和遗忘里,安妮父亲对安妮的牺牲,只是时代选择的冰山一角。
影片最传神的一笔出现在结尾,安妮被放出囚室之时,妈妈依然在门外插花,一句“走吧”让人恍然,她其实什么都知道;安妮在铁栅栏外望着囚禁她、欺骗她的家人,他们却用期待的目光召唤她回来,无法分辨此刻是真实和幻境,安妮毅然离去的背影倒似与自己的命运决裂了。
原文载于《看电影》
5 ) 浪费我流量么
我不太喜欢这个类型的电影。。。所以允许我说这本片子很一般。一点感觉也没有,最后和看AV一样,拖拖结束。
6 ) 温习历史
这种片子,看得不多,战争、暗杀。
昨晚大脑皮层过于兴奋,无法入睡,我就把电脑打开,把这部片子看完了。
以二战作为背景,一家人对战争的不同态度。
Anne真是一个内心强大的女性,经历了朋友、爱人的被杀、家人的背叛后,还异常勇敢、坚定。
Bill Nighy,不适合演坏人。
为什么都在说无聊?难道就我窒息了将近1个半小时?风景服装很唯美,主题很深远。只要是捡来的就别相信所谓的亲人会对你多好,情感是虚伪的,到最后还是会像宠物一样无情地把你扔掉。
今天推荐这个电影,里面的toby很受阿
萌的演员N多,但故事很牵强。ps,帅哥们在片子里的地位近乎打酱油。
赎罪. 70年过去,重逢时只是一句“你好”。
2010.07.03感觉一般,情绪渲染似乎不够到位。印象最深的角色么,一是那位不得志的龙套,二是出场极为有限的母亲。
我不知关于此人,我的所爱总是那服装,画面,还是那总是带一点诡异气味的叙事…… 但我的确曾很爱很爱
这种rebecca式的阴谋论悬疑片,前面一百多分钟华丽丽的铺垫,不就是等一个精彩有力的结局嘛。结果等半天出来一烂尾,害我一口气岔在那里连觉都没睡好!
历史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于是所有纠缠其中的感情都变得模糊不可分辨。其实这是惊悚片(正色)
英剧最大的特点在于也许你不觉得特别精彩,但无形中被故事催眠,这个故事确实称得上惊悚。
Toby只在开头和结尾出现了一下而已,当然美丽如故。居然这片子也有Juno Temple……都跟Toby合作2部电影了,不会擦出什么奇怪的火花吧?!那个神出鬼没的小男孩Walter每次出现我都觉得我看的是鬼片……最后他们把女主放了是什么原因啊到底。。。英国人奇怪死了
飞机上裸看的。太多细节没听懂,于是注意力分散在歪嘴女的婊情和肢体以及漂亮的服装上——就算是傻不拉叽的假发简爱帽大浓妆,也让人觉得像emma一样好萌。Garai演技大涨,奴家特别稀饭丫被软禁以后发狂的大爆粗口,每一句都爆破有力,爽死了。gilbert死后诡异的影片和兽医诊所挺寒的。
色彩与服装无比美丽,细腻舒畅的镜头与画面,永恒不变的对英国country house的热爱,DTT惊鸿一瞥,虽然无论是bill nighy还是其他人都有没有发挥畅快的感觉,但是还是有绵长的诗意在其中。
居然非常,非常惊悚,后面都快喘不过气来了,结果结尾画蛇添足毁一半。开战消息传来时导演说先继续拍戏等人送无线电来,平淡的处理但有种暗暗的冲击力;女主自始至终都和宠物等价,在许多构图中站在外围;RG妹子在这里的演绎简直超神了。
BBC出品,服化道和镜头画面一如既往的精致优秀。镜头以大女儿安的视角推进剧情,烘托气氛,后期气氛营造很不错。不过前半部电影画面剧情衔接有些生硬,显得过于碎片化,如果不是因为服化道显示着这部电影的用心还是很容易让人放弃的。此外海克托在餐桌上的一次长篇大论算是第一个高潮——小十的死亡语速……之后他死后安偷听唱片时他在唱片里的嚎叫算是第二个点。这种隐忍压抑中的小爆点更突出隐忍压抑。之后便是阿尔伯特那段诡异的录像。至此之后剧情走向流畅。
知道的越多越危险,步步惊心!演技很出彩!
「It's not always a good place to go, the past.」「This little war makes everything uncertain.」
封面深深的吸引了我。。。女主角很有布兰切特的感觉,那种二战前夕的种种争执从一个贵族家庭上演出来,但是总感觉有些过于不真实
从故事到拍摄手法都非常粗糙,表意不清,毫无章法。只能看到人们都在为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做出坚持。
故事比较牵强。男演员们普遍比较帅,结果都是来打酱油的。
BBC出品必属精品!绝对属于《傲慢与偏见》同等级的精品。英国贵族风范十足,各种细节体现着家族历史沉淀的底蕴。到最后,那母亲的一句:go!以及女主的一句:we are all family,让人心中一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