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国产网剧,都是以玄幻神话改编为主,西游和封神题材早已重复泛滥,这其中少有属于“新怪谭”(New Weird)这种科幻类型的,《湮灭》的作者杰夫·范德米尔如此定义“新怪谭”:一种以都市为舞台的架空世界小说,颠覆传统奇幻中常见的概念,从真实世界出发,柔和科幻、奇幻、恐怖、都市、惊险等元素。而《未知生物》就是这样一部很意思的新作。
故事发生在南方小岛烟波岛,渔民遭遇黑色粘液的攻击,这作为这部剧的teaser,以奇幻惊悚的开场吊足了观众的眼球。而之后,清新的海风和少年之间的巷道追逐,干净少年偶遇一个落魄神秘少女,这就给这部剧增加了可爱明亮的元素。开头两个段落,明暗之间,整个剧的基调就奠定了:黑色粘液吞人的惊悚线与少年救赎少女的懵懂情感线并行。可以说是中国版的《怪奇物语》,少年冒险和神秘恐惧的伺机而动,再加之复古怀旧和轻喜剧的元素使得整部剧男女向的分别不那么大,一下子打通了受众圈层。
以黑色粘液作为怪物形象的在惊悚电影中不少见,日本有一部1958年的cult片《美女与液体人》,就是生化题材的恐怖片。就像克苏鲁神话体系背后是对深海神秘的恐惧,哥斯拉背后是核恐惧与战争恐惧,异形等是太空恐惧,而人造人、克隆人则是利用了恐怖谷理论而生成的对未来科技与人本体的恐惧,那粘液恐惧背后,往往伴随着工业化发展下牺牲自然的一种“进步焦虑”。包裹在青春悬疑冒险外壳之下,这是一个环保题材的剧。这也是现在网剧表达中较为少见的,想起来我上一部喜欢的环保题材,还是宫崎骏动画。
同时,在《未知生物》剧中,怪物的形体并不重要,它的出场呈现如何并不是重点,重点在于悬念的营造。就像《怪奇物语》,或者《湮灭》《降临》,“未知”是重点,而人物所有行动的驱动力,都在于对“未知”的“求知”。这也使得这部剧脱离了一般的惊悚剧,不以直接的惊吓,而是心理恐惧。
不得不说的是,整部剧的表演都调控在一个体系里,自然而到位,特别喜欢有小周迅之称的女主,非常有质感的脸和内敛有力量的表演方式;而清爽干净的男主,某些角度很像年轻时候的黄轩。虽然是年轻演员,也有着非常不错的表演,也相信,他们之后会有着更好的发展。
这部精良小剧的整个制作,甚至要比大投资的大剧都要精良了,主要是审美上是有高要求的,不管是美术置景还是摄影色彩,看得都很舒服。
另外主题曲是大舅唱的哈哈哈~
伴随着台网联动时代的逼近,近两年来的网络剧成了整个电视剧市场的重头戏。然而,走悬疑烧脑路线的小制作网剧却着实不多。《未知生物》的故事并不复杂,它讲述了某集团为了改变人体的机能,请实验团队研制了一种“阿尔法试剂”,但是制造试剂的后果是产生大量废弃粘液,污染海洋环境,使得海洋生物发生变异,从而引发大规模的灾难。在这个故事里,一只在实验室发生变异的生物从实验室出逃并开始祸害人间。以集团为代表的邪恶一方不择手段要夺回实验室数据,而正义一方为了查明真相,一面与未知生物搏斗,一面又与邪恶集团进行着斗智斗勇。《未知生物》的开场发生在夜间航行的一艘渔船中。昏暗的灯光、摇摆的船舱配合着诡异的声音将观众迅速带入到恐怖的情境之中。创作者对于音效、色彩的用心显而易见。在开场的五分钟之内,布满观众眼帘的大量黑色粘液迅速点了题,也为整个故事的铺陈安排了明晰的叙事线。
导演镜头下的小岛带有浓浓的怀旧风情,街道小贩、早点摊和骑车少年的出现舒缓了我们紧绷的神经。然而一位短发女孩浑身沾满着黑色粘液出现在小岛僻静的小巷里,却再次绷紧了观者的神经。开场的黑色主调和小岛的暖色调既对应了影片的叙事节奏,同时又强化了导演试图用镜头打造出的后现代与前现代的强烈对比。这样的张力由始至终地贯穿影片,很自然很形成了一种戏虐式的对抗。
网友们将这部仅仅12集的网剧定义为环保青春悬疑。它虽然短小却也精悍,在漫天铺地的古装悬疑和现代时装剧的夹缝中,《未知生物》走的是一条清奇的道路。它拥有悬疑的开头,却建构了一个清新怀旧的小镇故事,饱含友情与亲情,令人感动。它展现了黑色粘液的无穷威力,天马行空般地假想了一个未知生物的入侵。影片看似玄幻,但是却引发了我们的疑问:如果未知生物真的降临,那么人类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驾驭这头猛兽?假如这头猛兽幻化成另一幅面孔出现在人类面前例如病毒,那么影片又会是怎样的结局呢?影片中的生物是未知的品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危机既是已知的,那么为何不去回避或者挽救呢?
吉登斯在《现代性的后果》的结尾发出这样一个疑问:人类要做些什么才能更自如地控制现代性这头猛兽?毕竟我们因为现代性所拥有的大多数成果都会付出或者已经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我想这些疑问大约是创作者期望通过影片引发人们的思考吧。整部影片的叙事张力饱满,从开场的悬念到随后的风格突变,再到贯穿全片的科幻元素对片名中的“未知生物”形成了略显涩重的余音,使得观看体验酣畅快意。然而在看完全片后,笔者却萌发出这样的想法:若是导演在结尾处能够点出“人类共同体”这个主题,那么贯穿全片的正义与邪恶双方的对抗似乎能上升到另一个全新的高度。
在文末还是要给两位导演打call。多年以来,看着两人陆陆续续地做出不同风格的作品,既让人赞叹,又深感其不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看了这部剧之后,你心里的未知生物究竟是什么模样呢。在这个难熬的冬季里,人人自危。我们时常听到:在灾难面前人是渺小的一粒尘埃。但是我们同样也应该明白:无数的尘埃终究要落回大地,形成土壤,孕育新的生命。
作为一个猎奇少女,我本来以为怪奇类题材是无法完成本土化的,但是在无意中看到豆瓣推荐的《未知生物》后,我发现原来国产剧还是很有惊喜的。 故事挺简单的,但是前期悬疑设置比较有意思,可以看得出导演是很会运用镜头语言去讲故事的。我觉得好的悬疑点能在前期吸引大量观众进入剧情,毕竟人人都是有好奇心的。之后故事铺展时,采取了多线形式,一条是男女主破解谜题;一条则是副cp的麻辣组合(暗搓搓这里插一句,副cp沙拉老师和小苏老板真是配我一脸)!双线平行进行的同时也有交叉,织成了一张相对能自洽的逻辑网。至于问题嘛,为了故事男女主及副CP强行英雄主义自行查案,后期因为过分的赶节奏,故事铺展不太够,然后反派这也太弱了吧。说逃就逃,反派的骨气呢???希望下一季派一个强一点的反派来!!!否则剧情到了后期疑点解开就太平了。 不过这好歹也是怪奇剧本土化的一次尝试,总体来说是不错了。希望今后剧组再接再厉,再多出点接地气的怪奇剧来。
烂片!有明显的豆瓣刷评分的行为! 怎么举报?豆瓣是一个公平的平台,收钱了还是没注意?这种刷评分的行为太恶心了,扰乱豆瓣生态!坚决抵制!!!烂片!!!烂片!!!烂片!!!年轻题材,年轻的演员,因此选用豆瓣作为刷分平台。这种行为真让人悲哀,不好好创作却靠投机取巧!还怎么有好的作品???
《未知生物》,据导演自己说,这是一部环保剧,但笔者觉得它实际上探讨了一个更为古老的母题,就是司马迁说的“天人之际”。 这部剧的情节不复杂:某集团请人研制一种“阿尔法试剂”,能改变人体的机能,但制造这种试剂会产生大量废弃液,污染环境,使海里的生物变异,导致灾难。故事讲的就是一只在实验室里发生了变异的未知生物,破坏了实验室并出逃而为祸人间。集团代表一方不顾危害,不择手段要拿到实验数据;而正义的一方要查出真相,和未知生物搏斗,还要和集团代表搏斗,最后当然还是邪不压正的。 很多人会说,这又是一部讲人与自然主题的剧,笔者认为,与其说这是人与自然,不如说它讨论的是人在自然面前的价值有多少的问题。 司马迁的“天人之际”放在儒家的观念中可分为两个层次,照杨国荣先生的说法是“天人”和“力命”,这里的“天”指的是自然。《论语》里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一个马棚着火了,最可能伤的是马,而孔子首先问的是人有没有受伤,足见在孔子这里,人和代表自然的马的关系已经一目了然了,人是主要的,是本位的。我们可以把这看作“以人为本”的早期表述。当然,有人会问那自然在孔子眼里就不重要吗?试验君看到过一个比较温和的句读法,在“不问马”的“不”字后加个句号,“不”通“否”,意思是当得知没有伤到人后,孔子又问了有没有伤到马。说明孔子还是关心马的,只是要在人之后。但不管怎么样,儒家认为人在自然面前都是第一位的,因为人有文明,人有理性,人有内在价值。明确了这一点后,接下来的“力命”关系就顺畅了。 “力”就是人力,“命”就是“天命”,也可以指“运数”“运气”等。我们总要给一件事情归因,而归的因无外乎两种:人为导致还是非人为导致。在儒家看来,既然人和自然相比是第一位的,那么很多事情的发生往往正是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并不是什么“运气”或者“命运”,在“力命”关系中,儒家更看重“力”。《论语》里说: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孔子是很少谈论“命运”的。《孟子》里也说: 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 君子是不讲“命运”的。都是在表明“人力”在世间万事万物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所以司马迁写历史,也要“究天人之际”,就是要讨论历史的兴衰变迁到底是“时来运转”还是人为因素而导致的问题。千百年后,欧阳修更是明确地指出:“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前后的串联无不在向人们揭示“人”在天地历史之间,既有至高的地位,同时也要不断审视自身,不可造次,不可疏忽,否则就将带来灾祸。 我们的《未知生物》也讨论了这个问题。剧中如蜻蜓点水般提到了一种自然现象:赤潮。这个知识我们在高中地理课上都学过,但未作深入。剧中也没有就赤潮问题展开,但这看似不经意的一提,却让人不得不和“阿尔法试剂”联系起来。所以这种自然现象的原因就是人为导致的。因此,这部网剧给笔者的启示就是,很多事情我们粗看起来是所谓的“天灾”,但实际上这里面都有“人祸”的因子,只不过是多少的问题。这次新冠的肆虐,没有“人为”的原因吗?撇开决策不力、信息不透明、贪嘴吃野生动物(姑且认为新冠来自野生动物吧)这些先不说,不戴口罩、顶风聚会、隐瞒病情、逃避检查、不配合隔离等等,这些不是“人祸”吗?这些“人的行为”绝对是为病毒的传播“添砖加瓦”的。即便只是普通流感,我们也经常看到在地铁上感冒鼻音很重的人却不戴口罩,大口大口喘着粗气,间或还有几声咳嗽,帮着传播病菌,旁人唯恐避之不及,这不是“人祸”吗?所以我们可以从《未知生物》中得到这样一个结论:纯粹的天灾其实是少数,更多的都有“人”的影子。人既然要做万物之灵(比如要研究“阿尔法试剂”),那是不是也应该承担同等的责任和义务呢?一旦出现了问题甚至灾难,人难辞其咎。这是这部网剧的警示,其实我们的先贤也早就说过很多遍了。
现在国内影视市场选材多数都在在古装、青春校园、职场这一类,逃不开甜甜的恋爱。但是像 未知生物 以悬疑题材的角度讲环保问题,是少数中的少数。
这部剧不是大IP,也正因为这样,才使得这部剧保持了最纯正的一面。从观众的角度看,这部剧平平无奇,没有明星加盟要火不那么容易,所以我一开始就只是抱着好奇心去看。
短短十二集,没有夸张的拍摄手法,但是镜头最后的呈现形式能感受到整个团队用心和惊喜。人物的心理过程很真实,三观很正;很喜欢阿杰一家,一开始阿杰的失踪揭露阿杰一家的家庭矛盾,是阿杰的日记让父亲开始改变,为了儿子不惜代价与怪物斗争。待到一切都回归原位,阿杰也解开与父亲的心结,整部剧HE。想起在 陪你到世界之巅 中的一句话“生活可以击垮你的身体,但是不可以击垮你的意志”。
balabala一堆 希望这部剧能火!!!用心一定会被看见(*^▽^*)
我看了两集就期待能有下一季,我是怎么了
有点意思,国内少见的题材,剧情、设定、BGM神似《怪奇物语》。人物都比较简单,也限于篇幅没有展开。另外这个变异生物都不杀人的呀。
国产悬疑,必须严重支持,这种题材严重缺失,有槽点慢慢改善
其中一分给迅哥儿
把四十分钟就能讲清楚的内容拍了十二集实属不易 付小仙确实有小周迅内味
唉,抄都抄不好,也不学学人家的结构技巧和台词方法,抄了个壳子有啥用
环保题材,有点怪奇物语的感觉,怪物呢就像是毒液。
就集数、时长、场景就看得出是体量很小的剧,预算节俭,但是在摄影、灯光、片头片尾的设置方面都足够用心,成果也比较可人。剧本的打磨上也感受的出是下了功夫虽然其实故事不复杂最后铺前情可谓是一股脑儿,演员真的是一个俊男美女都没有清一色的嫩茬子,虽然都比较稚嫩但也蛮真诚真挚。一口气刷完,还不错的意外之喜。
这是去年夏天我们拍摄的一部网剧 从项目开始到整个过程中经历了很多的事情 马上快要播出的成片里呈现的剧情 场景 演员都是经历很多考验才能给大家看到 但是到现在我们依旧很幸运有机会能给大家看到我们希望呈现给大家的东西 当然还会有很多不足也希望大家多担待 感谢团队的信任 有幸作为影片的参与者 过程中获得了过很多朋友的支持和帮助 一路走到现在 它今天中午12:00就要在爱奇艺开播啦 心情是复杂的 接下来依旧会做好自己能做好的所有事情 剩下的就是祝福它🌿
实验性的作品,摄影、道具、取景不错,但是导演和剪辑还是有明显的随意,松散和漏洞,原声的台词还有明显错误。
全盘copy怪奇物语,不伦不类
啊啊啊啊真的超喜欢这种题材的剧 虽然节奏上还查一些 有时缓慢重点部分又太快 但是寓意画面和演员演技都值得鼓励
国产悬疑
很散
预告片出来的时候以为是抄袭怪奇物语的 看完全剧觉得还是不太一样 呼吁保护环境的 在大环境的限制下能拍出这样我觉得已经不错了 值得鼓励~希望能有更好的作品
国产恐怖片,拍得不错,人物表演很自然。敢情变异生物就是把人吞进去染一身柏油,一个没死,除了血液中含有抗体的女主,结尾还了一个她姐姐。
本以为是怪奇物语,结果却是环保环境;本以为是怪物噬人,结果是一个没死;本以为是阴森惊悚,结果是暖阳热血;本以为是回肠荡气,结局却是气到无语。
女主演技尬,台词不雕琢,特效做得渣。给这么高分的朋友们你们是没看过《Stranger Things》吗?版权不买,直接抄结构和人物设定,我是不明白这对国产剧的发展有什么好处。最后一集女主一伸手我就笑了,建议学习一下Eleven用力到流鼻血的表情吧。
对于《怪奇物语》的一次全方位的临摹,主要角色一一对应,情节点照搬无误,原本来说应该会很山寨,不过,导演部分倒是有些想法,极小成本的情况下制造如何把玩视听语言,整体看上去还行,只是技法靠谱的创作者们不要再做二道贩子了,你们有能力写原创故事的,真的!
有意思的国产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