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如果,我是......
没有离奇的情节,也没有夺目的特技,平平无奇的一部描述儿童的电影,我却觉得很真实和很深刻。对于我个人,我是有感触的。
电影中,芷婷对嬷嬷说的那句:你是因为不能和公公在一起,所以你也不希望我回到爸爸妈妈的身边,画面,精致大约3秒,然后切换镜头。但是我相信那一刻嬷嬷一定是十分难受。
懂得包容的大人总不会出口伤人,我总认为,懂得去解决事情,懂得去保护别人,包容别人是成熟的一种体现,年纪越大,才越会知道伤害的深度,儿时无理取闹的记忆总让我愧疚。
我试过。
我试过以前闹着一爷爷要买玩具(这位爷爷和我没血缘关系,是他老婆是负责照顾我的人),他不让,我就一直闹,闹啊闹,闹到我没力了,休息,起来再闹,终于他很勉强地买了,我当时是觉得自己胜利了,很多年后的一日,大约是前两三年,听说他去世了,我再次看到那面孔的时候我想起了这件事,很愧疚的同时,其实想补救却已经没机会。
之后我就觉得,每一天的生命并不是必然,很多事情真的是说变就会变,大学毕业直到工作2年间都是很悲观的观念,许许多多的事情后,让我觉得需要积极,因为任何事情都只是一瞬间。
趁现在还有呼吸的时候,我们坚持一些自己觉得对的事情。
整体感觉是很平淡但却真实的电影,偶尔我喜欢看这类型的电影,因为不用思考太多,不是一种时间的浪费,而是享受一种时间的流逝,台湾这类型的电影感觉比较多,我希望可以看到是中国其他地方出品,但估计是不太可能吧,因为这类型的电影不一定票房好。
2 ) 生命无限
台湾是座拥有孕育故事的地域和人文温床的岛屿。
浸在童趣的色彩中的妈祖,纸钱,线香,相伴寻找亲人的小伙伴,单纯美好的思念和愿望,加上凶恶小气又温柔强大的董事长阿嫲,组成了生命无限公司。
我想,人们拜神也好祭祖也好烧纸钱也好搬神弄鬼也好,那些所有看似可笑和盲目的迷信,不过也只是源自生者对往生者无法排解的念想和牵绊。
这种思念古往今来,无药可治。面对生死相隔,谁都是弱者。就算是身为生命无限公司董事长的阿嫲也一样。
透过孩子的眼中的看生离死别是怎么一回事。
小婷每天盼望回台北找爸爸妈妈时的心情。
乐仔想再见到死去的爸爸一面的心情。
还有一个人遥望大海喝酒时的阿嬷的心情,遥望大海哭喊着"再见"时的乐仔妈妈心情。
是什么样的心情。
大概,全世界的“思念”都是同一种咸涩的味道。像眼泪又像大海的味道。
我们只能大声的说再见,再见。
——“阿嫲告诉了我能让生命无限的秘密,那就是 她爱我。”长大后的小婷用食指和中指蒙起双眼,看到了她最想见的人。
《生命无限公司》很好看很好看。好看到我久违的如此畅快地笑,畅快地泪流。
3 ) 生命可以无限
正如《打擂台》可以代表纯港产片一样,《生命无限公司》可以作为台湾电影的一个代表。特别喜欢看台湾的电影,不是因为距离的原因,只觉得它们距离人的距离更近。就像白先勇的小说,给人沧海桑田的质感。转型的社会,除了给人阵阵惊喜以外,还给人阵阵剧痛。这种剧痛,身在家园的人是感受不到的。身在家园的人,从不会把命运托付给远方的事物,而更多地是把它交给举头三尺之上的神灵,然后无病无痛地死去,像电影中的阿嬷。而离家的主题总是能在千载之下打动人心,就像床前的明月光一样照进一个个乡思之夜。
更多的是回家的喜悦和情怯吧,家园的变与不变总是牵动每个游子的心弦,像贺知章的白发遇到未谙世事的少年,像电影中徐芷婷遇到和他一样长大的乐仔。这样的主题已经不能用喜不喜欢来形容,因为无论喜欢与否,它都在那里,你可以选择回避它,但不可无视它的存在。
《生命无限公司》有很多可供思考的地方,比如神灵对于阿嬷的意义,台北之于徐芷婷,乐仔他爸之于乐仔他妈。这完全是中国式的表述法,在唐诗宋词里面,同类题材太多了,而我们之于唐诗宋词,只是觉得它们美罢了。突然发现人生是一部大书,我才翻开第一页,就已经被里面的东西迷倒了。呵呵,希望你会喜欢这部电影。
4 ) 时过境迁,方才发现,彼此的不舍早已潜移默化..
年幼时的小孩儿该都有过被寄养的经历吧,
从开始的哭喊胡闹吵嚷着要回到爸妈身边,
到故事最后,
离别于外公外婆内天的万般不舍 直至被拖曳拽上行车..
这就是爱 吧..
爱 总是能量无限,
僭越任何沟壑,
纵使万丈深渊,
她也愿奋不顾身 只为你安好..
但是年幼的人儿 总是后知后觉,
而后悲恸, 深陷怀念不可自拔,
只得伴着荏苒光阴
在忌日无限伤感 悼念旧人..
真的很想念,外婆..
a place nearby,外婆,mj,愿你们一切安好在天之彼端..
5 ) 儿时的记忆
好像一直比较喜欢台湾风,感觉台湾电影清新有一种看见大海心情放松的感觉,似乎又带着一点点的文艺的感觉,该片很能勾起我儿时的回忆。
小的时候,小女孩与小男孩各种矛盾,各种化解,各种关系,只有当他们相处久了的时候才发现相互在乎的还是彼此。在橘子皮要走的时候,小男孩还在忙么的劝说下,说下了那一句回味无穷的“再见”。而当橘子皮坐上了火车的时候,小男孩依依不舍,终于迈出了欢快的一大步,他跑上楼顶,向飞跃的火车大呼“橘子皮,再见”,这一幕是多么的无懈可击,再坚强的男人也会有所感动,谁没有儿时的伙伴,大家突然有一天说以后不会再见了, 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还是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那种感情是怎样的感觉,我想拥有的人会我发言喻的。记得我很小的时候跟爸爸妈妈去太原,那时候有一个玩伴,现在依稀有点记忆,可是再也没有联系到他了, 我们曾今还有1年的朝夕相伴,记得他妈妈对我是那么的好,现在我们早就离开了他们, 我也再也没有去过太原了, 二十多年过去了,也已经忘记的差不多了,假如也能像橘子皮她们一样说一声再见该有多好啊!
还有一个接受在火车站的时候,橘子皮与阿妈说再见的时候,那一幕也深深留在我的记忆里面。台湾人叫阿妈,南方人叫外婆,北方人叫姥姥,叫法不同,但是我们对她们的感情都是一样的,只有在分别的时候才发现这种感情纠结的多么深!橘子皮一直在说再见,因为她知道再见接受再也不见了,阿妈未尝不知道肋?悲伤的留下了眼泪,再想想我们,又有谁不是这样肋?
还有就是和夏天协奏曲一样,看完了很有感觉,触动很大,还有练习曲,这3部基本上是一样的感受,大家可以看看。特别是练习曲,里面的歌很喜欢。
6 ) 在很久很久以前的秘密……
记忆里,小时候听奶奶讲过的故事。
一定是用:“在很久很久以前”来做开头。
那些经历了漫长时光的悲欢离合便也有了一张干净而真实的背景。
在很久很久以前,
芷婷还被乐仔叫橘子皮,她并不知道那也许是男生表达喜欢的一种方式。
她怀疑爸爸妈妈已经死去,因为阿嬷告诉她爸爸妈妈去很远的地方工作了。
他们去海边的秘密基地设坛作法,只为确认,是不是真的可以看见爸爸妈妈的鬼魂。(不知道为什么,看到海边岩洞的那个情节,我会突然想起富江。)
死亡在芷婷幼小的心里并不是可怕的代表,仿佛只是在做课后的一个实验,她害怕的是再见不到爸爸妈妈,即使只是鬼魂。
在很久很久以前
我们的生活里也一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情节:
给喜欢的女生起各种奇怪的外号,在她走上讲台的时候起哄。
找一个大人们不会在意的角落当作自己的秘密基地,在里面藏着自己的“宝贝”,只有很重要的人才会带着他去。
总是去窥探大人们的抽屉,里面装着他们"宝贝",也许真有一张写着生命无限公司的信封。
在那些岁月里,有太多我们一直不能理解的秘密。
我们在等待长大,以为就能知道。
可有些秘密,
也许,直到今天也还未能探明究竟。
幼年的芷婷一直在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
是选择呆在高雄,还是要回台北。
是选择进入乐仔们的秘密基地,还是继续一个人。
是选择陪着阿嬷还是跟随爸爸妈妈去美国。
……
只可惜,并不是所有的选择都能由她决定。
这于长大无关。
整部电影的情节平淡无奇,走台湾文艺电影的一惯的路线,并不见得有多么精彩曲折,却能够触动你心底最深的那个角落。
腔调十足。
一开始你不明白它到底要讲什么。旅行、童年、伙伴、鬼魂、冒险、秘密、神婆、阿嬷……。却在临近结局的时候发现,生命无限公司的秘密仅仅是阿嬷对芷婷一直延续的爱。
最终的结局有点说教的成分,仿佛是害怕别人发现不了那个秘密。完全可以不要。就让她们停留在很久很久以前也不错。
整部电影的设置很像很久前看过的动画《魔法阿嫲》,有点抄袭的嫌疑,不过,用真人演出来,确实要比动画更加感人。
其实没太看懂啊。。知道是亲情啦。。
真是挺文艺的
生命无限公司就是一家人要在一起,就是阿嫲对孙女的爱,结尾戳破让人感动想哭。最远的距离,应该就是在海边眺望思念远方的亲人吧,陪伴是最好的礼物,当然首先你得有海。小婷和乐仔很童真,结尾出现成年版乐仔瞬时失落。
风格类似去年《囧男孩》的台湾影片,但不如后者调皮有趣。老演员陆奕静很不错,最近经常看到,都很出色。
《囧男孩2》主演:台湾版樱桃小丸子
一開始想打3星,後面有點淚點升到4星,但後面居然給我長大後所以降到3星。(哈哈,我居然黑暗中認出那是阿KEN)
即使是小萝莉我也无爱。
演员还真不是亮点……不过台湾电影的氛围依旧,尤其从头到尾的色调,到徐芷婷长大成人再次回来为止,都是很迷人的~
个就是台湾电影
啊嘛 婆婆...我會永遠記得你地
结局扣一星
为什么不停留在她走的那一刻……
小姑娘从小就败金,要那么多衣服干嘛
陸弈靜的表演总是似有还无,动不动就能感动死人的。结局戳破这个生命无限公司真是大煞风景,不过还是大爱这样的外婆,还有琇琴让男孩说再见爸爸。
他们走了,那我怎么办?
平淡而温暖的小片一部
有些情节好像是《魔法阿妈》真人版。“人死了,就不会回来了啊。”
想外婆了。关于童年亲情的电影总是无法抗拒。结尾有点儿多余
好可爱的小女孩
纯净如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