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上一代人要的,只不过是隶属于他们自己的天下;下一代人要的,却是真正的君臣廉明、河清海晏。 顾逢恩变了,曾经温文尔雅的儒哥哥,变成了杀伐决绝的将军;许昌平变了,曾经带着恶意的挑拨,变成了倾其所有的跟随。只有萧定权没有变,一如既往地守着他的“道”,一如既往地忍着帝王的压迫。曾经鲜衣怒马,在春闱中意气风发的少年郎们,历经官场的洗礼,磨砺了棱角,却不忘初衷,这或许才是他们最难能可贵的地方。相比于正篇《鹤唳华亭》,我更喜欢番外里许昌平视角的讲述方式,大概许昌平的一波三折,相比于萧定权的岿然不动,更有剧情起伏吧。 上一代人的关系互动里,充斥着猜忌与防备,他们又以同样的心态去揣测下一代的少年们,更以同样的视角去揣测天下人。五大王最后的咒怨,表面上说的是萧定权给了他们犯上的机会,但他更恨的是帝王布下的这盘棋局,更怨的是萧定权不愿摆脱棋子宿命的心态。五大王无法破局,终究是因为他舍不了自己的利益,就只能在利益的漩涡中不断沉沦。 顾逢恩在萧定权面前自刎,两个人没有拥抱,亦没有承诺与叮咛。顾逢恩选择成全萧定权的决定,萧定权有何尝不是在成全顾逢恩的牺牲。兄弟终于走到了二选一不能共赢的绝境,寡言,不是因为不会说,而是因为一切尽在不言中。 陆文昔去见萧定权,她亦知道这是萧定权对这个世界最后的执念,她想用孩子留下他,但终究没有说出口。“今生今世,生生世世”,最难的不是那个离开的人,而是那个主动放手目送其离开的人。“可待的意思是,请你等等我”,全剧的最后一句话,很隐晦地暗示了陆文昔的选择。 他们都走了,只有许昌平留了下来,代替他们去看“河清海晏”,去鉴证这个由他们的牺牲换来的盛世。老皇帝终于知道自己错了,可惜的是,萧定权没有机会听到这句话。如果说顾逢恩的鲜血在帝王眼里只是乱臣贼子的走投无路,那么不妨再加上他萧定权的鲜血,血脉传承上的割裂往往更能引发共鸣。萧定权的自戕,是他的固执,是他的高傲,更是他的抗争。 下一代人的前赴后继,只是为了弥补与纠正上一代人视觉的狭隘,他们以生命的代价去扳正前辈们跑偏的路。此间少年,不论立场,只为理想,肯放下,肯成全,肯牺牲。惟愿来生,盛世太平,他们不再纠结。
PS:喜欢这部剧,大概只是有感于少年们的真挚感情,许昌平与萧定权由分到合,顾逢恩与萧定权由合到分,陆文昔与萧定权有提点有依赖,他们都是真心实意的人,即便立场不同,也终究殊途同归。而这些,都是上一代人身上遗失的。萧定权说,他怕有朝一日,自己与儒哥哥也变成另一对父亲与舅舅。权力的诱惑,没有人能够100%保证。《别云间》的结局,唏嘘,但亦隽永。
🍀🍀 因为本人不喜欢看正篇小鹤,所以部分易引战的内容放到了评论区,索引如下:
1. 重调番位,从《别云间》的独立视角解读四大主角的人设。我喜欢的讲故事方式,是许昌平一番,顾逢恩二番,萧定权三番,陆文昔四番。
2. 萧定权的“道”存在逻辑盲区
3. 倘若顾逢恩没反叛,萧定权会死么?
4. 陆文昔殉情的必然性
我是这样理解剧中人物的,所以我说全员以身殉道,毕竟主要角色都死的差不多了。
萧定权心中的道是海晏河清,是君子有所不为,所以对齐王,他只是应对,不主动出手。所以顾逢恩胁迫他清君侧的时候,他宁死也不掀起兵乱。君子坦荡荡,萧定权做太子真的高风亮节。
顾逢恩心中的道是辅佐明君,他想过做文臣辅佐太子,因朝中混乱被切断仕途,后来凭军功封侯想为太子肃清边境,却看见自己父亲战胜后死在树下,最终走上谋反的道路,结果太子自己废了自己,最后只能在城墙上自刎。
萧睿鉴心中的道是为后代君王集权于一身,为了制衡住顾家,先后扶植齐王赵王制衡东宫势力,跟太子父子之间却常只论君臣,最后成功定权做好了陛下,搞死了定权失去了儿子……
大家都好惨,为了自己心中的道,付出各种代价。
刘诗诗和朱一龙主演的《亲爱的自己》因为全员be(悲剧)的大结局引起热议。对于一向喜欢大团圆结局的观众来说,全员be简直就是一个噩梦,让人抑郁不已。
不过这种反传统的设定其实在之前的一部高分古装剧中就有出现,剧中从主角到配角不仅全员be,评论里直接哭倒一片,称得上是一出凄美的国风大戏。
《别云间》
本文有剧透。
1
故事发生在一个架空的朝代,皇太子萧定权年少丧母,一心渴望亲情的他面对的却是父亲的冷漠。在皇帝父亲的眼中,两人的关系首先是君臣,其次才是父子。
皇帝对萧定权难以亲近还有另一层原因,太子萧定权的母亲是顾家人,当年皇帝借助顾家的势力登上皇位,现在顾家势力庞大,渐渐对皇室造成威胁。而如今顾家当权掌事的,正是萧定权的亲舅舅武德侯。
夹在父亲和舅舅之间,萧定权常常左右为难。
而一件案件却让萧定权心中的亲情渐渐崩塌。萧定权因为一首陈年童谣导致龙颜大怒,被罚仗责,然而爱人陆文昔却告诉他,主簿许昌平查出此事与舅舅武德侯有关。
萧定权面露痛苦,大声咆哮:你们凭什么污蔑他!
萧定权难以相信舅舅陷害他的事实,于是找到许昌平。
而许昌平的母亲曾经是前皇后身边的侍女,因为受到前皇后的照顾才能够安全出宫,所以她告诉许昌平,要他向前皇后的儿子萧定权报恩。
经过一番谈心,许昌平决定从此跟随萧定权。这边刚刚拿下一个有能之士,爱人陆文昔那边却又埋下了祸患。
陆文昔为替父兄洗清冤情而寻求五大王的帮助,并且将自己的弟弟托付给五大王照顾。
五大王对陆文昔有情意,一开始表现得十分周到体贴。然而在表白失败后,五大王开始利用陆文昔。
他将陆文昔的弟弟作为人质,要挟在太子萧定权身边的陆文昔充当眼线,为他提供情报。
亲情被当作筹码,爱情也只不过是权力斗争中的一枚棋子,一场悲壮而又凄美的权势博弈,就这样缓缓拉开了序幕。
2
《别云间》其实是2019年播出的电视剧《鹤唳华亭》的番外篇,以12集精简的体量补全了正片里原著缺失的部分,交待了人物的命运归宿。
其实去年《鹤唳华亭》在播出期间,就收到了不少赞誉。两位主演,罗晋和李一桐都算同龄人中演技不错的演员。
罗晋一直活跃在荧幕上,每年都有作品与观众见面。相较而言,李一桐算是一个新人,2017年出演新版《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算是一剧成名。
除此之外,配角也是清一色的老戏骨,黄志忠,苗圃,刘德凯,王劲松……实力派演员的加盟让很多场对手戏很精彩。
当然演技在线应该是影视剧的基本要求,这部剧更大的特点还在于满满的中国古典文艺范。
剧集原本是根据同名小说的改编,但是在拍摄时,剧组的服化道都仿制了宋制,给观众展现了宋朝的生活美学。布景精致,镜头讲究,格调雅致。
比如,说饮茶的细节。宋朝茶文化丰富,上至达官贵人,下到乡野平民都爱饮茶。而萧定权和皇帝饮茶时便用了宋朝盛行的饮茶方式——点茶法。在陶瓷茶盏中不断搅拌,黑底绿汤的色彩搭配带给人内心的平静
同样的演员阵容,同样雅致的古典意境,《鹤唳华亭》虽获好评,但豆瓣评分最终停留在了7.1,而作为番外篇的《别云间》却得到了8.8的高分,番外比正片精彩,这是为何?
首先《别云间》没有什么观剧门槛,开篇有将近20分钟的剧情回顾,就算没有看过正片《鹤唳华亭》,也能基本弄清剧中的人物关系和性格,不会对后续剧情的理解产生阻碍,完全可以当成一部新剧来看。
从集数来看,《别云间》的12集相比正片的60集来说相当精简,对于不想耗时太久的观众来说自然是更好的选择。
但其实更关键的是,《别云间》带来的悲剧冲击力。
3
悲剧将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遗憾,而在剧中,这种遗憾来自理想的破灭,整部剧宛如一曲理想主义的悲歌。
以往的古装宫廷剧,要么局限于男女情爱,嫔妃勾心斗角,要么重在展现权谋,而《别云间》的格局则更大,不再纠结好人与坏人之间的较量,而将镜头对准了两种信念和理想之间的鸿沟,用一种现代的视角,来解构古代的君臣关系。
太子萧定权一生坚持和追求的,是“有所不为”的道,他要做清洁正直的人,不用阴谋诡计肮脏手段去登上皇位,而是要光明磊落地让这片国土河清海晏,时和岁丰。
而萧定权的皇帝父亲,其实有着和他同样的政治志向,在努力成为一代明君,然而帝王削减外戚,加强中央集权的天然目标必然与萧定权的理想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因为帝王唯有通过各种算计阴谋才能使自己的基业稳固。
这也是全剧最虐心之处,全剧几乎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坏人,反而都是一个个为了自己的理想而赴汤蹈火的勇士。
就连在剧中被大家叫做“乱臣贼子”顾逢恩,也只不过一心想辅佐表弟萧定权成为一代明君,一起实现他们国泰民安的理想。然而这条以无数生命为代价的明君之路却让遭到了当事人萧定权的以死来逼他收手。
理想破灭的那一刹那,四溅的鲜血是留下的最后一腔孤勇。
成王败寇,无论是被废的太子还是兵败的谋逆者,萧定权和顾逢恩都是传统意义上的败者,然而就其本质来说,他们都是理想主义的殉道者。
那份不忘初心的坚定和执着,那份迎千军万马逆流而上的一腔热诚,让人敬佩又感动。
有多感动,全员be就有多残酷,好在这残酷中还残存着一丝温柔。
逝者用生命来纠正偏离的航向,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与道,而留下来的人,带着亡者的期盼,替他们欣赏着这一派海晏河清。
美好的仗已经打过,当跑的路已经跑过,那所信的道算已守住了吧。
可待,删减的12集来了,许昌平回来了。这个《鹤唳华亭》模糊不清的堂兄,清晰的回到了《别云间》。前废太子的遗腹子先是报仇再是报恩,兄弟二人冰释前嫌,把酒言欢。信任的感觉,共同的志向,给悲剧色彩的浓重的太子,带来一丝温暖。廷试案,当太子在城楼上一袭红衣,抛出玉鱼(代表天子权威),极力保护赴考学子的时候,堂兄是感动的,心动的。太子身居庙堂,心怀天下,属意苍生。和出身江湖的自己是有着相同的道,忧黎民之忧,苦百姓之苦。贤臣择主,更何况母亲灵台清明时,告知太子虽然是仇人之子,更是恩人(先皇后)之子,要报恩。对于萧定权来说,这位许翰林,有才华,有谋略,是齐王?是父王?不知道是谁派来监督自己的,一直到童谣案。许昌平找到真相,剥开亲情的外衣,把真相血淋淋的展现出来。太子才知道舅舅对自己爱是真爱,利用也是真利用,谋反的心和准备也是一直有的。这个真相不会是皇帝让他找的,他是可以信任的。为了破解五王的阴谋,许昌平以身饲虎做诱饵,逼迫五王出手,阴谋败露。做这一切,都是瞒着太子,因为他知道太子不愿用术,想要堂堂正正打败小人。
太子的表哥,顾逢恩,在长洲的三年,再也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了。战争的磨练,父亲的惨死,当太子到达长洲,他终于起兵谋反了。目的自然是好的,为了太子能登基,开创一个理想国,天下太平,文化昌荣,老有养,幼有持,君王检,臣子恭。可是太子不要,不能为了皇位,一将功成万骨枯,那些骨,是太子眼里的民,是人。太子和表哥选了不同的道,再也不是志同道合的伙伴了。
两个哥哥,对太子都是有情有义的,堂哥以身饲虎,拿自己做诱饵,为太子扫清障碍,全太子的天真。表哥想用枯骨为太子铺路,让他踩着血迹走上皇位。有了皇权,开创太平盛世理想国。太子不要成王败寇,不要堂哥拿生命助他为王,不要表哥拿将士和百姓的生命助他为王。太子的自杀,是最好的解脱。可得解脱处,唯神佛前和山水间。
。
【凭心而论,优缺点明显】
别云间的服化道和台词都是用心准备的,在男女主的言情戏份里,镜头分镜的方式有一点点像韩剧的风格,不是磨磨唧唧的滤镜风,是含蓄唯美带有独特的东方韵味的风格。举个例子,韩剧《阳光先生》里男女主第一次正式见面,互相遮住对方的下半张脸,四目相对,认出了对方。《别云间》里男女主相认,男主用纱遮住女主的脸,终于确认这是他朝思暮想等来的人,和《阳光先生》里相认的片段有异曲同工之妙。
还有男女主在屏风两侧的初见和定情,这两组片段也非常唯美,是现今古装剧里很少能出现的拍摄手法。这里说和韩剧风格相似,是因为韩剧也很擅长拍这种光影风格,不是说模仿了韩剧,我是很喜欢这种风格的,放在别云间里恰如其分,可以说男女主的戏份为这部致郁的剧增添了为数不多的柔和浪漫的色彩。
不过这部剧的打光有点问题,可以清晰的看到脸上的粉,不是说非要磨皮到脸上完美无瑕,只是能看到皮肤肌理和看到满脸的粉底,这种镜头质感还是有区别的,不知道是打光的问题还是化妆的问题。
演技方面,女主本身人设上不太讨喜,起到的作用不大,演技平平淡淡,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差,长相上比较小家碧玉,太瘦了,有点撑不起场面。因为女主算是男主唯一一个陪他到最后的精神支撑了,所以是不是应该更温柔更坚韧,心疼男主但是认同他的做法从而没有阻止他,女主并没有给我这种坚定的感觉,可能是人设和情节设定上的问题。
男主演技还好,台词也还可以的,但是他的声音特质太明显,以至于台词听起来还是有种我在听演员本人说话的感觉,不过已经算是好的了。男主每集哭这个设定,让男主有很多情绪比较激烈的戏份,镜头处理的不太好,很多时候直接怼脸,脸上的粉真是太高清了...实在是狰狞多过悲痛。再者,男主的选角不太合适,这是一个21岁就自杀的小太子,男主演员再怎么也很难展示出少年感,虽然演技可以弥补,但是弥补有限。如果真要演少年,还是得消瘦一些才比较合适,目前看来还是有些缺憾的。不过男主的代入感是有的,就算是年龄不合适,看久了也能够接受。
配角都很好,有很多老戏骨,让朝堂戏和权谋戏也不显得无聊,年轻的角色也很出彩,顾逢恩,许昌平还有张小舅子都很好。只是男女主...可能是目前国产剧的现状,无论剧组再怎么专业,男主女的演员也是资本敲定的,没法按角色特性选。不过再说一句,虽然我觉得男主年龄不合适,但是男主这个角色确实太难了,演员还是比较好的完成了这个角色,没有说演技不好的意思。女主无功无过,至少没有让观众很出戏,没有破坏剧本身的调性,就算不是最佳选角,也不是败笔。
剧情方面bug不少,拖沓不少,也有生拉硬拽的桥段,但是瑕不掩瑜,男主的人设立起来了,配角也很不错,是合格的群像剧。更加难得的是,这部剧除了常见的爱情描写,把师生情,父子情,母子情,友情,知己都描写的很到位,让人物关系立体完整,很多细节值得反复琢磨。
前后呼应很多,比如男女主初遇和定情的屏风场景,比如前期男主对父爱还心存幻想隔着门对父亲说了很多真心话,但是父亲直接走了并没有听到,和结局父亲在门外终于相信了太子的善良说了很多暖心的话,但是太子已经自杀身亡一句都没有听见。如果没有之前的场景,这个结局可能还不会很催泪,但是有了太子执拗又笨拙的示好在前,更显得这个温情的父爱姗姗来迟。为什么不早说呢,一切悲剧的根源就是于父亲的猜疑和太子的原罪,迟来的舐犊情深,再也捂不热已经冷了的心脏。再比如太子假传圣旨也没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禁闭的宫门成为一个永恒的伤疤,但是在大王和皇后分离的时候,太子却为这对母子的最后一面放行,说他太心软了也好,太善良了也好,将心比心,不愿意别人也承受和他一样的永恒的伤痛。还是让太子这个角色更加立体完整了。还有一个很小的点,结局陛下在抱男主孩子的时候,小孩玩他的官帽他也没有在意,随他去了。这个细节和男主和女主讲小时候舅舅会骑了半宿的马来抱抱他,陪他玩,他也会玩舅舅的官帽,不过这一段是台词里说明的,没有拍出来,我也不确定是不是剧组想做个前后呼应,这个细节很触动我,陛下对小孩子是宠的,舅舅对太子更是。剧组把前后呼应做的很到位,不会觉得是前后重复,而是更好的诠释了人物的心态变化,性格特点,是难能可贵的佳作。
相比较而言,男主爹的视角我认为可以再多一些,因为这部和《东宫》在视角方面是有些相似的,剧的成功是把主角视角调成了上帝视角,《别云间》的上帝视角不够明显,对男主爹的描述少了些,使得这个角色的行为有些喜怒无常,不可理解,如果能稍稍解释一些,男主爹这个角色的丰满度会增加不少。
再说台词和剧情方面,《别云间》的编剧肯定是下了功夫的,甚至有些晦涩难懂,导致我不得不拉进度条反复理解台词,这不是剧的问题,是我的文化水平问题哈哈。不过正是因为这些难懂的台词,使得观众看不懂就懒得看了,实力劝退。曲高和寡,不是说别云间拍的有多阳春白雪,只是现今的观众生活太累了,看个剧还要动脑子的事就不太愿意做了,和看书一个道理。不过还是要感谢剧组,即便看的人可能少了,还是愿意磨台词磨剧本,拍出这种不是肥皂剧不是糖水片的高质量高标准的作品。我认为别云间虽然是有男主女的,但本质上是权谋剧,成长剧,不是仅仅言情剧这么简单。希望有兴趣耐得住性子的观众,一定要努力尝试一下,这个评分,是值得观看的意思。
【和琅琊榜祁王的契合程度】
我很赞同热评里说结局是东方版“弑父”情节。东方传统教育,不孝为大,以至于东方观众很难接受“弑父”的情节,所以亚洲拍这种类型的情节,会选择和父亲共沉沦,或者自杀让父亲的目的无法达成来展现反叛的效果。太子自杀有到达这个层面上的传达。
太子的道没有错,他可能懦弱,可能优柔寡断,但他有原则底线,重道轻术,是把万民放在心上的明君,是没有力量也努力保护身边每一个人的至情至性的人。这样的人不想用残暴不仁的方式夺取权力,所以对于手足相残,君父的猜疑苦苦相逼,他被迫一直处于防守的态势,是的,他不够杀伐果决,但绝不是懦弱无能的人。和顾逢恩在城墙上的对话也能反应出他不反的原因,他怕对手段算计习以为常,成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也怕顾家多走一步真的成为拥兵自重,功高盖主的叛军。
他身边的人也没有错,老师,舅舅,逢恩,昌平还有陆英,哪有权力的争斗中没有流血牺牲,没有尔虞我诈。到底是得天下者得民心,还是得民心者得天下?看完别云间,我仔细的想了想,作为平民,我们并没有机会得知上位者的品德如何,在权力争斗中,平民只能得知结果,能不能得民心,不知道,但是得了天下才有机会得民心。而民心所向,真的能换来天下吗?怕是在民心知晓这么个心怀万民的人之前就已经被心狠手辣的其他竞争者除之而后快了吧。所以,萧定权的道注定无法为他赢得天下,悲剧是唯一的结局。
论萧定权和琅琊榜里祁王的适配程度,正直善良,不愿意玩弄权术,直言纳谏,不结党营私,被纯臣拥护,被万民敬仰,还有赤焰军死心塌地保驾护航,像不像?连配置都很像。结果是什么,祁王直言纳谏被认为是功高盖主,纯臣拥护被认为是结党营私,赤焰军被当做叛军剿灭,一杯毒酒换来一句“父不知子,子不知父”。萧定权一定有很多话想跟祁王讲,我和你,该怎么办。他甚至还不如祁王坦荡,他从未得到过君父的认可,甚至出生就是被舅舅和顾家军架上太子的位置,出生就是原罪。为了万民而成为一个明君是他终于为自己找到的理由,如果不是一开始被按在太子的位置上,他会不会去争夺这个位置都是个未知数。他继承了君父的多疑,父亲兄弟的背叛猜疑,让他一生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他努力保护每一个人,虽然力不从心,满身狼藉,也从来没有放弃过每一个人,真心换真心,前赴后继的亲人朋友愿意为他付出生命,他不愿伤及无辜,但是没有权利,伯仁因你而死,他发现他从来没能强留住哪个人。
萧定权是个现实版的祁王,祁王可以坦荡赴死,萧定权只能看着亲人朋友相继离世,郁郁寡欢,自杀收场。如果拍琅琊榜前传,不就是这么个故事吗?想看祁王是怎么样的风采?如果不解决这个生性多疑,区别对待的君父,祁王也只能得到一杯毒酒,同样是悲剧,到祁王就惋惜,到萧定权就“太子赶紧自杀吧。” 是如今的观众也双标了,还是没能剥开重重的迷雾,看到萧定权和祁王的相似性?
琅琊榜更像一个理想化的朝代,纯臣当道,太平盛世,别云间是刻意打破这种理想化。所以一个看起来很爽,一个看起来很闷。如果赤焰军留下了小股实力,会不会逼祁王反?如果交出兵权,拥兵自重的林家会不会被永除后患?满门忠烈,仍然被猜疑被削弱,为这样的君主流血牺牲,再热的血也有冷下来的一天,顾思林和顾逢恩父子的做法真的那么难以理解?如果有幸存活下来,了解真相,林家真的绝对不会反吗?因为琅琊榜的基调是绝对正义,不容有任何污点,所以我相信琅琊榜是不会写赤焰军或者长林军反的,但是现实里,不好说,李世民算是明君了,如果他一直忍让也只有死路一条,那么这种反叛后事如何评说呢,也不好说。
太子的道是什么,其实他只是按卢尚书的话做而已,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心系万民,得民心者得天下。如果能够用梅长苏的方法,兵不血刃,不战而屈人之兵,他何尝不想,可是他做不到。这是现实与理想的鸿沟。有琅琊榜的珠玉在前,显得别云间更加的憋屈,但是这何尝不是另一个视角,太子殿下悲剧的一生,更加证明了理想主义是多么难能可贵,殉道,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萧定权这个角色的成功性在于他真实可信,却充满了理想主义的色彩,他是祁王的另一面,即便是悲惨的一生,也不应该全盘否定他的理想,信念,善良,正直,还有坚持,直到死也没有改变的道。
我理解为什么叫嚣“太子赶紧自杀吧” “太子不如死了算了”。但是我很喜欢萧定权这个角色,也感谢剧组这么用心的作品,可能不会再完整的看了(太憋屈了哈哈哈哈)但是一定会好好回顾细节的,欢迎补充和评论,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如果和你不同,就是你对。
“世间多少金谷客,数声鹤唳念遥遥。”
早知结局悲凉,但看到“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等评语,一时甚觉悲凉,突然想到《如懿传》中慧贵妃死时景象,大雪里,几只悠闲的鹤,那就是《红楼梦》的感觉了。于是,《鹤唳华亭》始终都不曾看结局——
所谓最之恩师、最之舅舅、最之兄弟、最之发妻、最之爱人等等都在这部剧里了,但是基本都破灭了,连自己也破灭了,最后什么都没剩,剩(胜)了什么?一个皇帝兼父亲的悔意?这可真荒唐。
荒唐如是。 荒凉如是。
“望,可望之事;待,可待之人。”
只如此而已。
“——可待吗?——努力中!”感谢杨文军!前情回顾的玉鱼、告庙、廷杖太太太良心了!!
我不管!鹤唳华亭的售后满分!可待。值得待。
只能算勉强及格,各方面都差鹤唳华亭正片还几个档次,当初没放出来是对的
第一集的前情回顾做的太好了,番外的剧作感觉要比正剧更好一些,必须夸一夸,古装剧要都能做到这水准就好了,给五颗星鼓励一下
太好看了,完全补全了正篇里原著的缺失部分,神还原原著
感觉剪辑有问题啊,开头塞的满满的,想要表达的太多,于是乎牵扯太多,没有层层递进,所以看得很绕头又很无趣
比正片好看多了
1. 看了许多自称画面好看的电视剧,这部是最属实的之一。2. 以自刎来报复父亲可能是东方的“弑父”情节的形式,但这种表现形式在很多人看来可能不够“爽”,不过倒是完美呼应剧中的“道”。3. 结构也是精巧的,可以看到类似门外真心话门内无人听的呼应。 4. 不知道当时是不能过审/篇幅限制还是其他原因导致结尾现在才放出,至少剧组的心血没有白费,还有很多像这样本可以很优秀但被剪成四不像的作品,希望也能以这种方式看到。5. 这个结局当时没有明确放出来也许是好事,现在的国产剧观众越来越不能接受不趋同的文艺作品,如果当时放出对于结局会有很多人质问为什么主角们会这样选择,从而冠上烂尾之名吧。
只落得 一片白茫茫大地 真干净河清海宴 时和岁丰你愿的天下 终未能亲临那一片踉跄狼狈的雪勾起中学时读罢红楼的伤怀2018深秋 天盛长歌 权2019冬末 鹤唳华亭 君2020初秋 別云间 道🌫
望,可望之事;待,可待之人
文昔最后见他那一眼,默许他留下金簪,知道与他最后一见。无悲无喜,因为她知是成全。于他,不死才是最大的折磨。她说她今后会告诉孩子,他的父亲是清洁的人。天下哀痛,唯独她坦然。约好来世相见,这便足够,不用更多。有时人眼观世太过浅薄,有人知你懂你,让你可以安心一死,多么难能可贵。
唯有悲剧,才是永恒之美,圆满。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结局。
是我所期待的「别云间」,在这锦绣地狱中,萧定权最终守住了他的道,为了黎民百姓免受战乱之苦,甘愿放弃唾手可得的皇位,自废储。他,一个青春且干净的人,卒于二五。我坚信,双鹤已得解脱,遨游在山野之间。2020.09.26 「鹤唳华亭」完结。
我真的是没见过这么作的剧,怎么作怎么来,不矫情会死嘛?!本来之前那60集,只要给糖下一秒必然玻璃渣,所有人都不好好说话,每句话都无数次停顿,一度我觉得如果当个韩剧看,最后的最后勉强给了个开放的结局,还能接受。可是,请问这十二集算啥?别人家彩蛋番外都是给发糖,这是嫌虐的不够直接给刀子是嘛?!把所有人都作死了然后来个自杀?我报复你的方式就是弄死我自己让你后悔和心疼?编剧脑子进水了?不作死会死嘛?折腾了七十多集,请问图什么呢?真的是不能忍了。。。。。。。什么鬼!
这是一部值得深思的剧。其他也没啥可说的,这就是当今国内古装片的最高水准。这短短12集堪比鹤唳华亭的后半段,高潮不断,节奏剧情紧凑,青年演员和老戏骨们都发挥的十分出色。李一桐的陆文昔已经是我心中的白月光了。
虽然剧情颇多遗憾,但我真的是爱惨了这剧的服化道和台词,满满的中国古典文艺范,以及镜头画面的唯美细腻
这个番外我感觉更无张力 节奏太平 看完后我心中毫无波澜 正剧鹤唳华亭里听到顾思林死啦,看着男主的哭戏还有点感觉,而番外也做得真心太平淡,如果番外能做足悬疑感也行,可惜的是没有做好,悬疑感不足,剧情节奏感不够
这。才是我想要的鹤!回首之顾,珠玉之宝。望可望之事,待可待之人。点灯,所愿,完美还原小说遐想。哭了。
鹤的导游和剧组是真性情真情怀了😭😭😭😭
番外比正文好看系列。上一代的自私与猜忌,却给光明磊落敢爱敢恨的下一代带来了悲剧,萧定权送走顾逢恩,陆文昔送走萧定权,许昌平送走所有人,带着大家年轻一代的期盼欣赏河清海晏。下一代的晚辈,用生命来弥补规劝上一辈偏离的航向,他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与道,但终究令人唏嘘又无奈,热血又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