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请用力爱
爱的捆绑.
山口智子有些病态,不太讨喜,还是喜欢她的悠长假期.觉得岩井的模式就是无论精神如何崩溃,总是要有纯情的一瞬间,轻吻额头,残阳中乌鸦满天飞舞,他们不是不想爱,只是爱的太用力了吧.
用力过度,无法呼吸.
日本电影中的妻子总是漂亮而又神经质,比如东京日和,比如萌宝.这是否是属于自闭者的下场,该埋怨的,是男人吗?楚楚可怜,缠满毛线,爱情千头万绪,我们只能闭上眼睛冒险,强迫自己,抑郁自己,有个伴侣关心还好,如果一个人就这样罹患爱的病症,又该如救治呢?
2 ) 如何紧簇都难以挂上织针的两条疲软毛线
爱的捆绑
唇齿之间的冰冷,到哪里去了呢
卸下牙套时,为什么没有如期的反应呢
痛苦的亲密是破破烂烂的毛线柔软的触感
“紧缚住我吧!”
被柔软勒紧的痛感
无法解开的束缚
打孔的乌龟
潮湿的住所
爱人的背影
昏昏沉沉的天色与禁锢住的暗无天日的窗井
我也对着柔软的物品抓狂
我也对着虚幻的背影思绪混乱
最后却是乌龟的尸体在脑子反复
我又该如何面对被曲解的意象
被爱要有多困难,被蔓延的爱却难以捆绑
看过很多情色片,很多sm题材的东亚情色电影,大概都在用不同的语言说同一件有关欲望和被爱的事,无力漫长形成的力比多投注模式
为什么戏剧的爱如此赤裸,这样的不解源于自恋者的折磨,交合同体的情感是爱吗,是相爱吗,我也会落得一场空梦吗
究竟是解脱了束缚还是被彻底紧缚
侵占性的不安我心有体会,让我用不健全的爱紧缚住你吧
被缠绕也比一个人好,被冷落也比一个人好,被打骂也比一个人好,不安中做不到完整的快乐平衡,我该怎么办
为什么这种情感这样不堪,为什么我的情感这样不安,不甘心啊,小孩子一样撒气偷窃,我的缺点得不到爱吗?我的封闭心甘情愿吗?
痴痴的脸,痛苦的脸,不好味的脸,餮足的脸,印在大脑里,让我可以多次反复品味这种情感与痛苦
对我来说也是很重要的电影,却不能排在心中的第几名。我难以衡量这种尴尬不安的情感在爱好中能不能排不排名,比起一部完整的电影物件,更多是我关于回忆与情感的体悟品味
看完是饱餐一顿后新的渴望
我又该如何品味
3 ) 不再梦旅人,依然岩井俊二
Undo 爱的捆绑
说起这出电影的名字,还真是让人一番捉摸。Undo和“捆绑”恰好是相反的意思,之前看过一则相关的介绍,说女主人公不断地把自己和身边的各种物品捆绑在一起,最终男作家只好把她同自己绑在一起云云。
后来检查了一下,这则介绍出自郭敬明为《关于莉莉周的一切》所著的电影手册。不过显然是他记错了,或者说他走他自己的那条悲情浪漫主义路线走习惯了。不过并不像岩井的另外几部电影,Undo我还没见过小说原著,甚至也很难把它想象成或者说改变成一部小说,简单的情节,零星的对白,但作为电影,却不失经典。
实际上,影片女主人公萌实并没有最终把自己和丈夫绑在一起。对一个无心爱自己的人,这样的惩罚又有什么作用?
从朋友那里拿到光盘打开文件的时候,实在是吃了一大惊,短短一部片,只有大概47分钟长度,情节很简单,或者说是简洁,那种漂亮干净而纯粹的简洁,简洁得无可挑剔。
一个简洁的故事,始于一个牙箍,实则是一段已经索然无味的感情。
事实证明,有牙箍也好,没有牙箍也好,萌实与由纪夫的吻都只剩下作秀的成分。
这个没有出路的事实让萌实找不到解脱,于是反而走向解脱的对立,也就是捆绑。
唯一带有爱的迹象的,可能是两人争抢旧照片的那个细节了吧。一张同样逃脱不了“捆绑”命运的可怜的照片,是两人仅存的纽带了。
然而无论怎样,由纪夫还是没能从这个悲剧中探入妻子的内心。
看到结尾处被五花大绑的由纪夫,就知道,萌实所说的“牢牢地缚”,并没有被由纪夫领会。而萌实冷酷高傲的眼神,就是在宣告,他们的感情已经走到了无法挽救的终点。
我不能责怪由纪夫的愚笨,也许每个男人面对哪怕自己所爱的女人都会犯傻错误;但是我却相信萌实是幸福的。她在一场激越的疯癫里,了解了自己的丈夫,也了解了自己的需要。
而结局,离开那个已经不能再相爱的人,就是萌实真正的解脱。
墙角泻进的光线里,被缚的萌实,散发出凄楚的华丽。
从倒置的酒瓶里流出的酒,把镜头冲刷得一片模糊,撕裂了由纪夫木讷呆滞的面孔。
还是和大多数岩井的电影一样,混沌的光线,摇晃的镜头,抑扬的乐音,生活的变幻莫测。
有一种形容爱情的说法,虽然有点下定义的夸张口气,但又不无道理:爱情是一种责任。
然而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担当得起这份沉重的责任,就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了。忙于工作的由纪夫,没有这个能力,他一直在工作的掩蔽下逃避着萌实,所以两人感情破裂,萌实离开。剩下迷惘的我们。
是的,什么时候才有那么一天,我能找到那个能够对我的爱情担当大任的人?什么时候才有那么一天,我敢作出承诺,为另一个人的爱情负责?
如果不能,而硬是要给爱情安置一个归宿,那就是作茧自缚;如果不能,选择无奈的游离,我们又该如何照料自己流离失所的爱情?
这样说来,Undo确不愧为电影的原名,而译名“爱的捆绑”里有掺杂了怎样的主观因素就很难说清了。
爱情本不该是束缚,爱情本来该是一种解放和自由。可是在现实中,我们能够怎么办?
4 ) 爱是一种禁锢
如果说,这是爱情,为何光线昏暗,看不到色彩;
如果说,这不是爱情,那又能是什么呢?
一个作家和一个女人寄居在一起。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只有两个人的环境。
女人想养狗,作家却拿来的乌龟。乌龟被打了孔,系上锁链,拉着到处走。可乌龟毕竟不是狗,它无法奔跑。
女人摘下了牙套。接吻时,作家说失去了金属的感觉。女人要再带上,而且一辈子也不脱下。
“你在工作么?”“是的。”她打着毛衣,一针一针地编织毛衣。
“你在工作么?”“是的。”
家里的乌龟、苹果、书本、剪刀,都被捆着。不知从何时起,都被捆住了。作家想要把线解开,一回头,女人的双手已经在毛线的缠绕之下,神色迷离。
他们来到了医院。女人被诊断得了一种名为强迫性紧缚症候群的病。
屋内,家里的光线变得黯然,满屋狼藉。只有,线、绳、网,粗粗细细,缠缠绕绕。捆绑,全都被捆绑。
作家开始回忆女人从何时起,开始了强迫性紧缚,缘因呢?
“我们夏天去哪儿好呢?”
- ……
“我们开春时去哪儿好呢?”
-“其实也不是一定要出去。”
这就是答案么?还是,答案的一部分?还是,本来就没有答案?
女人继续捆绑,她开始捆绑自己的身体。去医院,也无能为力。
这一次,作家将女人狠狠地绑在墙角。那样无助而用力的绑着。可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被五花大绑。而女人却消失了。
“我们已经挣脱了?”“还是没有?”作家和我们一样,不明就里。
最后一束光打在墙角里女人的头顶,那是个幻影。男人蜷缩在一旁。两人身上缠满了线绳。迷网。
一部45分钟的电影。一个为爱捆绑的故事。
在镜头底下,我看到了疏离,两个相爱的人的疏离。
爱是简单的,而相爱是复杂的,抑或艰难的。
我该如何爱你?这是每个相爱中的人都会遭遇的问题。
在爱的名义下,什么都是对的,什么都是错的。
爱是一种禁锢。绑住的情,绑着心。
人是独立的个体。再浓烈的爱,也无法渗入对方的毛发,渗入对方的四肢。
爱情中的伤害,像霉菌,蔓延,肆无忌惮的蔓延着。灼伤了爱人,也灼伤了自己。
禁锢的爱情,投诉无门。疏离的身体,无处救赎。
黑白。是我们身上的颜色。我们牵着手在路上行走。
蓝天。我侧身与你相对。黑色的帽子被风儿吹走。
拥吻。我捧着你的脸,肆意的亲吻。一群孩子,从我们身边走过。
5 ) 恋爱脑的心理学子都在想什么
我的恋爱脑想到了什么:
1. 女主扎辫子的片段,学到了怎么扎,想给学姐扎
2. 男女主在船上戏玩的场景,波光粼粼,很适合用胶片机拍照
3. 男女主都好好看哦
作为心理学子又想到了什么:
1. 「强迫性紧缚症候群」,作为未来精神障碍勉勉强强要爬升的一颗新星竟然也没记住正确的全称,错了两个字
2. 电影里的医生在初诊便说,这是“爱的疾病”,我倒不认同。强迫症,check;强迫思维,如果不把东西捆绑住的话,就会离开自己,重要的人(由纪夫)就会不喜欢,check;强迫行为,绑身边的一切东西,check。如果单看这个病名,我觉得只是强迫症的一种,具体思维和行为是想要紧缚(both主动&被动),至于是否因为爱,要看思维产生的来源。当然,考虑到电影的艺术元素,直接冠以“爱”的浪漫称谓是人之常情
3. 从女主的强迫行为侵占时间、对强迫思维的抵抗程度(完全没有吧啊喂)、自知力等等来看,强迫症还是很严重的,虽然源头是因为感情产生的焦虑(好像也不是很符合),但是在平日没表现出很强的焦虑,挺有意思的
我话怎么这么多啊,下次不说这么多了,拜拜!
6 ) 侧视|世界都安静了
记得看《undo》的那个中午,世界都安睡了。窗外春天的明媚被窗帘过滤,只剩下一缕淡淡的哀愁色的阳光。岩井俊二这部短短47分钟的影片《爱的捆绑》,在那个特定的氛围里,用诗意的镜头向我展示了一个痛楚的爱情故事。
强迫性紧缚综合症。一种如果不是看到很难想象到的疾病,只是开始于,爱人的一句无关紧要的话而已。萌宝的牙箍终于被医生摘除的那天,她和由纪夫小心得接吻,而由纪夫突然不习惯了“没有金属感了,怪怪的。”爱如此敏感,只是一点裂隙也能澄清所有天真而美好的爱情,那刻意被隐瞒过去的失落,却在内心无限的扩大起来,爱的无法言说的疏离,成为绳索,一层一层地捆绑在萌宝身上,最终无法挽回。开始的时候,她将家里的乌龟、苹果、书本、剪子都绑起来,打毛衣时失神地把自己的双手缠死在线团里。
之后,画面疯狂的再捆绑中纠结,萌宝和由纪夫也都被这疯狂的绳索缠住,在不知疲倦的病态的捆绑中,整个家成了萌宝用绳子安置的网。
爱的极致,是容不得一点裂隙的。我们都希望把爱人捆在身边,让他对自己全心全意,希望把爱捆在那个至纯而美好的时刻,于是我们要求,我们猜忌,我们需索,我们病态的挣扎,最终,我们捆绑。我们捆绑所有我们能留住的,是我们无法接受它们的改变,爱被时间一点点的消磨,举手投足之间,一个眼神,一声轻叹所表达的,带着无法调解得伤痛。
捆绑——有关疼痛、有关挣扎、有关缠绕纠结。
当由纪夫决定捆绑萌宝使其拥有满足感和安全感。萌宝终于安静下来,任由摆布。最后萌宝带着问题消失在观众和由纪夫的视线里。故事在怅惘中结束。即便相爱如他们,爱本身,也还是问题重重,捆绑毕竟不能解决问题。我们孤独而敏感的内心,到底应该由谁,应该怎样安抚。
你到底爱不爱我,你能不能永远爱我,你有多爱我,你还爱我么。
这些问题愚蠢而干涩。
还有一个问题:是我将如何爱你。
以爱的名义留住你,却忽略你
與《四月物語》同類,示範了何謂一部電影如何只拍一組意象然後拍到極限……
3.6,为丰悦私心加到四星。意象>主题>故事。两位主角之间剑拔弩张的氛围大于性张力,几场kiss scene也充满占有和侵略的意味。夫妻之间的束缚和疏离的辩证写得很有趣,萌实的爱太过炽烈,由纪夫的爱又那么自私,究竟是谁在捆绑着谁,谁又无法解绑。真正能让我作茧自缚的,不是你的敌意与厌恶,而是我对你的爱,因此唯有我知道该如何捆绑我,又如何自我解绑。两位演员都太棒了,神经质得恰到好处。最后那一段戏,智子无爱无望又充满轻蔑挑衅的眼神,丰悦泪水和汗水混杂着流下,脸上满是怒意、愧疚、怜爱和疲惫。总体来说不是特别愉悦的观影体验,但是四十几分钟里全是他们两个人对戏也太爽了。
钻壳铁索溜乌龟,箍牙之吻金属味,写不完的小说,兼顾不了约会,背景电线与前景拦网,彼此束缚物化的情感,将情色元素从SM语境中剔除,只剩下亲密关系中的自我憎恶;和《最后一封信》结合看,相同的岩井俊二与丰川悦司,仿佛是那位缺席女主的故事补完
就摄影和造型就够四星的了!还有萌实被绑时挑衅的眼神让人难忘,输的始终是男主吧,他没有力量去绑住她了,能绑住她的人只有她自己。
关于自由和束缚的辩证,岩井俊二对于爱情本质的思考。故事的构思很巧妙,当束缚变成一种常态,突然解开的束缚反而会让人不自在,就像女主角的牙套。疏离的夫妻关系以某种极端的方式呈现,现代人严重的心理问题归根结底还是由于爱的缺失所造成的孤独感。萌宝对于爱的渴望最终导致她病态的对于所有东西的束缚和捆绑。
仿佛一场行为艺术.诡异的伤感.爱的多的人,没的选择...希望真的真的捆绑住对方,又害怕成为他的束缚.这样的心情.只有爱的多的人才明白.
爱过的,被伤过的你们都知道。这一切的伊始,你们就是在作茧自缚。你爱得越深,他捆得越紧。你想着两个人能绑在一起,至死不渝。他却一个人走开,始乱终弃。你成了歇斯底里的斯德哥尔摩患者。他却在寻觅下一个可驯服的猎物。有幸运化蝶的吗?有啊但,真有几对甘愿绑在一起,不离不弃
四星;爱太深容易看见伤痕。如果一位导演被贴上了亘古不变的标签,要么他是好到极致要么就是烂得彻底。能把爱情拍到病态,把病态拍到文艺,在文艺中又充斥着不安和恐怖却依旧让人向往爱情的人应该也只有岩井俊二了。
「在洗衣机旁边 我第一次用细线缠住手里一小堆泡沫;(两个人的空空如也的屋子里);我的苹果,你的书,我们养的乌龟狗,你即将用来拆开绳子的剪刀:它们都被我缠起来;我缚住自己;我缚住你;是你缚住我;我最后缚住你;我们缚住我们。」
理念先行,隐喻外翻。缠缚不扎实,解释太马虎。总有观众如胡迪尼,不服气。
我想她只是严重缺乏安全感
装置艺术展.与其说捆绑,更像蜘蛛织网,爱巢瞬变盘丝洞.牙套癖男主懒得找缚师学习,失望的女主最后一次示范完就跑路了.终于知道邻居每天装修都在搞乜嘢!还虐待乌龟…好吧,严肃点:男主的自私(养狗/牙套/工作太忙关爱不够/禁锢家中无法旅行等)使女主患上(得不到)爱的疾病…紧缚VS拥抱,捆绑VS占有,安全VS自由
我深深体会到女主角那操蛋的不安
恕鄙人才疏学浅,无法看破这47分钟表达的真谛。看来看去都是两个蜘蛛精在盘丝洞里捆绑play的故事,作为一部电影真的挺不成熟。全剧只有在街上亲吻的镜头是最美最抓人的,也是被那个镜头忽悠着翻出来这个电影,浪费了我人生的47分钟。
不是她的错,也不是他的错,怪只怪岩把平常的不能再平常“拿牙套”考虑的如此复杂
明明不知如何救赎,却不肯放手。他说“结果我们是被束缚着,仰或解开了呢”。
这是爱的疾病啊
岩井俊二早期是这个风格啊,其实是很很想混成大师吧,从一开始选的路子就格局小了
渐渐疏离和久久压抑的生活会导致感情的变质,多少日本电影用各种极端的表现手法就为了说明一个这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