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及刘青云,形容词多到“词穷”。影帝,演技派,好男人,港产片中流砥柱……无非职业与人品上的褒奖,隔了一圈大气层似的。所以还是有人喜欢市民刘,随和亲切,烟火气盛。而4月17日近距离接触,会觉得面前这位中年男人,世事泡过一轮,云淡风轻地,什么都可付诸一笑,什么都可用来一笑。简直就是痛快!
而导演刘国昌,很多时候只是略带点羞涩的笑,有种很特别的可爱。衬着所谓年纪,更是。电影如何,无所谓了,特别是在几个月后,但反正,还有下一部的尝试可以期待。
愧对深情也是一种“毒”
你们第一次听到茅趸华(原名陈慎芝,化名陈华)这个名字是在什么情境之下?
刘青云:我当时在TVB,先认识了“高飞”基哥(李兆基),后来才慢慢听到茅趸华。很早就知道有位十大杰青是吸过毒什么的,一直没机会见他。十几年前我在拍戏,他来探其他人的班,我跟他聊过一会儿。
刘国昌:当年我在香港电台工作,拍很多年轻人吸毒的题材,他是顾问,因为当时他已经是戒毒专家,所以能提供很多资料给我们,由此认识他。而且他认识很多人,能提供很多方便,帮你拍戏时拉关系。很多时候拍戏都要找到他,所以跟他很熟。
他这次也提供很多意见?
刘国昌:那当然啦,有关他自己,他很紧张的(笑)。
电影有多少是真事?生平经历改编了多少?
刘国昌:严格来说,电影里所有东西都是真的。但是你要把人如此多姿多彩的一生浓缩到90分钟,你当然有很多东西要戏剧性处理。
哪些事迹触动你开拍《毒。诫》?
刘国昌:因为这个人物经历那么多,从黑帮,到吸毒、戒毒,后来做了中间人,即帮黑白两道疏通一些问题。我最感兴趣的是如何有这么大的转变。
《毒。诫》最希望与其他相关电影表现出什么不同?
刘国昌:我的兴趣更多是在他的下半生。但是写完剧本,大家始终对年轻人、黑帮特别有兴趣(笑),所以也会侧重他十三太保阶段的一些事迹。
《毒。诫》中的句号是表示“毒”的经历结束了,要迈向“诫”的阶段,还是另有深意?
刘国昌:你解释得很好啊(笑)。其实他一生不止是面对毒品的毒,还有他以黑社会身份做尽坏事的毒。他当时欠了很多人,怎么去面对?那电影的其中一个主题就是救赎,即在后半生怎么去面对之前做的事情。
怎么理解“以前是古惑仔,一直在堕落,现在开始觉醒,堕落让人痛苦,但觉醒对于我来说也挺辛苦”?
刘青云:陈华堕落时,我想他应该挺快乐,因为痛苦的是身边人。当他醒觉时,没打针时,就会觉得很痛苦,因为对不起身边所有的人。他无法面对,只好继续打针,继续堕落。这个循环会越来越深。当他戒毒后,身边人就很快乐,但他就很痛苦,他要面对自己做错的每一件事。因为戒了毒,不代表我说句对不起就可以解决,有些人你没法再见回,做错的事也救不回,所以他醒过来也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你觉得哈雷(古天乐饰)的意外,对陈华的心理产生了什么影响?
刘青云:陈华觉得,世界上有些东西是避不开的。那个(因果)循环不是大家看到的那么小。哈雷也跟他说过,但结果就这样被人砍死了。黑帮世界就是这么醉生梦死,都跟你说了要小心,但是没办法小心。所以我觉得他有些唏嘘,但他知道黑帮的世界就是这样。
三兄弟历经风雨,一同走向正道,但结局还是令人唏嘘,特别是猫仔(张晋饰),你们怎么看待这种宿命的悲剧感?
刘国昌:我觉得他们不是以悲剧心态去看这件事。因为猫仔也说了一句,其实他是“赚回来了”。他前半生经历了那么多坏的东西,但是下半生找回了一条路。某种程度上,他觉得自己找到救赎,弥补回来了。最关键是兄弟情,到最后,你除了自己之外,还能与身边人维持的这种亲情、友情,可能比任何东西都有意义。
与《五亿探长雷洛传》三部曲的时代相比,《毒。诫》有什么不同?
刘国昌:有很大的变化。以前的黑帮很讲情义,很讲规矩。现在社会变迁,很多东西都不讲以前那一套,有点各自为政,都是看自己,不会看大(局)。
《毒。诫》再现《童党》那些是非黑白未能分辨就误入歧途的少年,会有哪些不同的侧重?
刘国昌:《毒。诫》不太侧重《童党》的阶段,虽然有讲十三太保,但还是侧重兄弟情。开始时大家成群结党,最后虽有不同发展,但始终维系着兄弟情。不讲“童党”如何形成,反而着重情面上的东西。
最触动你的是哪一部分?
刘国昌:我觉得还是兄弟情,尤其是这三人很有火花。
刘青云:我也很同意,就是情。除了兄弟情,还有与江一燕的情,就是陈华欠大家的太多了,有些东西你是还不了的。我看到陈华的手足到现在还把他当大哥,就是情很深。
刘国昌:他是很照顾他们的。
陈华与其他古惑仔最大的差别就是这点。
刘青云:陈华不是古惑仔,郑伊健(《古惑仔》系列)才是(笑)。
拍好电影也是一种“诫”
据说十年前你就表示过想演吸毒又戒毒、人生大起大落的传奇人物?
刘青云:其实就是陈慎芝咯(笑)。很多年前知道他的事情后,一直希望去演他,不过我不知道他是否愿意别人去演。直到两年前,刘国昌导演跟我谈起这个项目,我说好啊,拍吧。如果不是碰到刘导,再过两年我不会再拍。因为我觉得早十年可能适合点,现在再演,要考虑。
因为这次年纪跨度很大?
刘青云:是啊,这是很大的问题。所以如果在这个期间,不是有这个机会拍,我是不会再去拍他的。
当时你觉得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刘青云:毒品这方面,我真是没什么认识,要靠他们告诉我。毒品这几年变得很快,以前是吸白粉,打针,不是这个generation的东西。很多我都不是很知道,要他们慢慢跟我讲解。50岁才开始“学吸毒”(笑)。
里面也有打针场面,是导演为你设计的?
刘国昌:我们的监制(陈慎芝)是专家来的(笑)。
猫仔说自己有肺癌那段,你把陈华的悲恸与震惊用一种很慌乱无力的感觉表现出来,继而喇叭(林家栋饰)又来报喜,两种强烈情感冲击的心理状态,表演上怎么拿捏?
刘青云:我跟剧本去演而已,剧本这样写,我就这样咯(笑)。演出是整体的,拍戏关系很重要,张晋演得很好,他真的很适合做猫仔,(刘国昌:对啊,出奇地。)那他就是一个那样的人,家栋也是。大家走过来,你觉得这个是这个,那个是那个,这件事就会发生了。如果演戏时你觉得,这个人都不知道是干嘛的,那你就死了(笑)。就是大家那个电波很相似,所以,我相信我们三个人那天在球场,做哪一场戏都可以。
刘国昌:他们对角色认同后,其实就建立了关系,就有了化学作用在。
那六七十年代的复古造型对演戏有没有帮助?
刘青云:(笑)其实我真的从来没穿过这些衣服,除了拍戏。会有帮助的,但不是像大家想的那样。观众可能认为,穿了六十年代的衣服,大家会投入六十年代,但其实是不会的。哇,你看那家伙,高跟鞋(笑)!大家看到的第一反应就是好笑而已。
服装设计上有什么参考?
刘国昌:其实不难。六七十年代的装扮很有特色,你很容易就抓到那个形象的设计,我们的形象设计师下了很多功夫。
九龙城寨的效果也很出众,能很真实地呈现那里的底层味与阴森感。
刘国昌:城寨在电影中基本上也是一个角色,严格来说,是电影的其中一个主题。片名可以改为《城寨出来者》,就是说他们作为十三太保在城寨里混,然后三个人通过不同的路线走出城寨,找回他们真正的人生意义。
特效上的难点在哪里?
刘国昌:香港毕竟变迁得太多,我们尽量找实景,部分实景仍然会有六七十年代的味道,但背景里,远处楼上那些空调已经全部不同了。虽然有很多后期的东西要抹掉或加工,但城寨是搭起来的实景。
刘青云:这一代变得好厉害,整个九龙城都不同了。我自己是没去过城寨的。怎么敢进去啊?
刘国昌:我们也是因为拍戏才有机会进去(笑),平时是不会的。所以这就要有陈华来帮(笑),不是他带着,我们进去感觉很不安全。
“烂仔架”通常是没有章法的,在动作设计上要怎么处理?
刘国昌:全是武指(处理),跟他讲了方向,就是我们要有拳脚的东西,陈华只有三招,就要还原他这三招(笑)。
这次动作戏有没什么难度?
刘青云:都OK。但就像导演所说,打这些“烂仔架”是比较困难的,又不要有招式,又希望打出来好看点,拿中间的平衡不容易。
打架时临阵磨刀那一段很有喜剧效果,当时是怎么想到的?
刘国昌:那是真事来的(笑)。
刘青云:把这些刀收起来,笨手笨脚的,其实现实生活是有的(笑),这都是他们当年做黑帮的亲身经验。
还会继续挑战动作片吗?
刘青云:我现在在拍一部科幻动作片(《明日战纪》),打到抽筋(笑)。有亲身打,也有特效打,因为很科幻,有许多CG、特效,很多我没怎么见过的东西。我都没怎么见过,你想想多厉害(笑)。但不会那么快上映,后期工作差不多有一两年。
这部电影也是跟古仔合作的,你们已经合作了很多次。
刘青云:其实我与古仔不是很熟的,大家总是以为我们很熟。真是的,我们只是拍戏而已(笑),拍戏也很少说话的。我们平时也不会见面,我不会约他上街的,又不熟,出去干嘛?有位黑漆漆的人在(笑)。
你说过把他们四位大忙人凑一起很艰难,是怎么找到这四位好演员来参演呢?
刘国昌:有银都机构(笑)。角色和剧本很关键,大家都希望拍一部有点分量的港片。
继《我要成名》后,二位再度合作,有什么新火花或新期待吗?
刘青云:上次很文艺片,也很好玩,有时候觉得挺离谱的(笑)。我觉得这次是与导演的另一个尝试。黑帮电影拍过很多次,我们再拍,是因为很长时间没这种电影,而且能有一个更真实的角度,即不是英雄,而是一路走一路找刀那种。
刘国昌:是好玩的(笑)。那是与电影有关,带有一点轻喜剧的。这次会是比较写实的,会讲男人、讲兄弟、讲黑帮。题材很不同,就试一下。
这次确实很多男人戏,女性角色主要由江一燕承担。互扇耳光的戏份辛不辛苦?
刘青云:辛苦啊。我跟你说,我怕啊,我真的怕(笑)。她打我我不怕,我怕我打她那一下。一个毒贩毒瘾起来,为了拿钱去买毒品,什么都做得出,那要去打她,是一定会动手的,但我的手板那么大,她的脸那么小(笑)。我跟她说,江一燕我真的会打你一巴哦(扮冷漠脸),我真的会打你(扮冷漠脸),不是,我真的正式会打你一巴掌(扮冷漠脸)。就是她的反应告诉我,你打我啊,你打我以后就不跟你拍戏,你有种就打我啊(笑)。
你们已经是第三次演情侣档了吧?
刘青云:其实不是完整的情侣档。第一次(《消失的子弹》)罗志良导演找她来演,这个角色很难做的,而且篇幅小,导演早就找她聊,我们一场戏就拍了一天,因为要排很多次。其实对她很不公平,就一场戏,没头没尾的。拍第二部(《消失的凶手》)时就把故事发展下去。之前有缘无分,这次圆了起来。这是事实来的吧?
刘国昌:陈华怎么会只有一个女人呢(笑)?我们是把几个女人的身份糅合成一个,但他曾经对她不起,逼她为娼,后来分了手,再重遇,这条线是真的。
分手再重逢之间也有15年了。
刘青云:所以真的可以拍50集(笑)。
(原载于《看电影》杂志,摄影许舒婷)
我是为看新科影帝看的这片子。基本上,想看林家栋的可以散了,戏份几近客串。想看张晋的稍微好些,戏份比林家栋还是多一些,但也还是寥寥。本片是刘青云的大主角戏,戏份相对多一些的是江一燕和古天乐。
导演刘国昌当年的黑帮电影据说叫好叫座,但现在真是廉颇老矣,除了摄影角度有时还有点意思,以及偶尔有几处笑位,整部电影真是乏善可陈。
正如其它影评说的,电影情节破碎零散,就只靠主角的经历串连起来。可能是为了全面地表现原型人物的威水和改邪归正,同时又要在讲述真实人物的故事时为尊者讳,所以叙述既没有高潮也没有低谷,也没有明显的坏人,很难形成有效的冲突。而且整部电影的人物和情节非常突兀和零碎。虽然宣传和海报突出了张晋和林家栋,可是他们的戏份少得可怜,原来以为电影里会讲兄弟情深,结果浮光掠影,根本没看到多少兄弟情义,只有主角的一个个前后不搭界的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然后陌生的人物一个个出现,然后又消失无踪。真没见过这样讲故事的。本来聚焦几个主要人物,可以好好把一个故事一份情感讲好,结果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一位导演老手竟然会把电影弄成这样。
演员还是演技在线的,就是编剧和导演不知道是不是在梦游,搞出这么一部裹脚布似的的电影。
本以为分数不会太低,却出乎意料。该片有别于传统的港剧,以时间为线索,偶尔穿插倒叙,故事平平淡淡,并无太大的跌宕,很多评价说是戒毒宣传片,但是我觉得不仅仅是戒毒的意义,还有一个时代的变迁所带来的种种改变。
江一燕没死,去了日本,成了一家餐厅的老板,与刘青云多年后的相见既突然又必然。毕竟她曾说过忘记一个人需要用一辈子的,所以与他重逢不是突然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刘青云,带头大哥666,他是一个时代的标签,或者说是各个时代的标签,从古惑仔到劝人戒毒的圣人,无一不展现了那个年代所需的,或颓废,或激昂,不是他造就了时代,而是时代需要他,所以他输得起,或者说他聪明。
这部戏张晋演技爆表呀,为你打电话。林家栋依然是不瘟不火,让人看着很安心。
然后化妆师也厉害,把道友化得似模似样的哈。最后,江一燕是真的漂亮、性感呀呀呀。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 不散(busan-movie)原创首发
文 | 谢谢你们的鱼
在北京看电影的各位应该都会在电影开场前看到一个朱时茂领衔的消防宣传片吧。
可爱的动画形象、一身正气的解说员都让大家印象深刻,而且“演员准备好了吗?”、“演员注意啦!”、“我的孩砸!”、“做自己生命的导演”等等已经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并且喜闻乐见的口头禅。
屁啦!
鬼才想每次看电影之前遭遇这种映前广告呢,哦,对了,就像我们买电影票也不会想遭遇到《毒。诫》这样的电影一样。
其实提到朱时茂的广告一方面是为了吐槽这个广告实在是太傻X、太阴魂不散了,但是还有一方面就是,我去电影院看《毒。诫》就感觉是电影放映之前看了一个短公益宣传片,放映之后看了一部超长公益宣传片一样。
既然是公益宣传片,你特么就不应该收我电影票钱,而应该在电视台或者公共场所循环播放好吗!
想想就来气。
如果,我和阿甘一样把人生比作一盒巧克力,那一部部电影就是盒子里面的散装糖果,但是你想也想不到自己偶尔还能掏出一坨屎吧!
你想得没错,《毒。诫》就是除了糖果的那些例外之一。
我一直觉得华语烂片也是分档次的,有的片子烂吧,主要是因为导演本身脑子抽风,虽然烂,但是烂得很有风格,烂得很与众不同,就比如陆川的《王的盛宴》还有《九层妖塔》这种片子,当然啦,一看就知道导演并不觉得自己的片子拍得烂。
今年这类型的代表作应该就是徐静蕾导演的《绑架者》。
也有些片子烂吧,主要是烂在没有追求,明摆着骗钱,明摆着不好好拍,明摆着知道片子特傻X,而这些片子卖得好就会那个十几亿的票房,比如《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卖得不好或者一般就会像《欢乐喜剧人》或者《大闹天竺》这样,总之,你可以在它身上闻到浓浓的铜臭味儿以及主创们散漫并且敷衍的创作态度。
还有一种片子,虽然烂,但是烂得欢乐,烂得奇葩,烂得让你满满的吐槽热情,这就比如《封神传奇》或者《盗墓笔记》这样的片子,你不只可以看的很开心,还能享受一两个小时碾压主创智商的优越感。
当然还有一种烂到一无是处的片子我就不提了,没什么意思,也不在今天要讨论范围之内。
有意思的是,《毒。诫》这部电影不属于上面的任何一种烂片,因为它既没有编导的个人表达或者风格特点,也看起来不像是那种骗钱的奸商电影,而且整个观影过程让人昏昏欲睡完全没有任何吐槽的快感,简直可以说是一部三无的烂片,真的连烂都烂得这么没有个性,没有灵魂,简直就是在侮辱烂片好吗!
《毒。诫》这部电影一开始的时候叫《神行太保》,看这个先导海报,看这个名字,再加上“慈云山十三太保”的人物原型以及古天乐、刘青云、林家栋、张晋这样的金像奖男神组合,我靠,期待死了好吗!
然后,影片就没有消息了。
直到.........
影片更名为《毒。诫》的时候,我感受到了一丝烂片的可能性,一方面是因为这种简单粗暴,一看就是为了蹭《扫毒》、《毒战》这种经典犯罪片认知度的片名,另外就是因为影片发布了一款土到不行的预告片。
当然啦,这部电影降低观众期待值的方式还不仅仅是这样。
在电影上映之前,我们还遭遇了这一款“洗剪吹”风格的正式版海报,说实话,光看这张海报,真的以为这是一个讲述了七八十年代香港人开理发店创业的励志故事。
而另一张正式版海报则是“完美”诠释了城乡结合部青年飞上枝头变凤凰的感觉,当然这张海报也可以理解为“理发的重要性”。
Anyway,即使影片的种种物料一步步在拉低观众对于电影的期待值,当观看完全片之后,我依然是崩溃的,感觉本片和《惊天破》还有《冲天火》加在一起可以并称香港老一辈电影人的烂片三部曲。
《毒。诫》是根据香港的戒毒界“大佬”陈慎芝真实事迹改编的传纪类剧情片,通过刘青云饰演的陈华在申请香港十大杰出青年时候讲述的故事回顾了这个人物跌(普)宕(普)起(通)伏(通)的前半生,展现了一个古惑仔到戒毒大咖的过程中人物的成长,然后我特么就编不下去了。
说实话,其实这部电影就是一个戒毒宣传片,还是能让人看到翻白眼并且完全感受不到毒品危害的那种。
《毒。诫》的导演刘国昌是一名资深的香港导演,其最有名的的作品就是当年的《雷洛传》两部曲,现在想想,《雷洛传》算得上是一个工整而具有震撼力的伪传记片,影片通过一个年轻有为并且富有正义感的警察的堕落与晚年的反思带出了香港一个时代的伤痛,同时也展现了警察的腐败以及体制的不健全。
其实《毒。诫》光看故事本身,很容易让人感觉刘国昌想要拍摄一部新世纪的《雷洛传》。可是,当你看完了全片之后,你会发现导演其实,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有表达,甚至连演员都只是在念台词而已。
我相信,在这部电影的拍摄现场,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在干嘛,可能连投资人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给这片子砸钱。
影片最最失败的地方就是剧本本身,虽然有人物原型,虽然表面上具有时代史诗的气质,但是毫无重点可言的情节,各种可有可无的角色,片段化严重并且时空混乱的叙事还有基本就不存在的节奏让这部电影变成了一个看不到起承转合、平平淡淡并且缺乏高潮的巨型流水账。
影片的噱头之一就是“慈云山十三太保”,但是你纵观全片会有一个巨大的疑问,那就是另外十个太保去哪里了?片酬不够了呀?来来回回就是三个人,你这又不是拍《三人行》,组个乐队还少一个人呢。
就这样的阵容,不如叫“慈云寺烫头boys”多好!而这部电影最过分的地方就是标上了犯罪和动作的标签,但是其实全片关于这两个部分的内容加起来都不到10分钟。
你想看《古惑仔》的刀刀见血?
这里没有!
你想看《门徒》的毒品折磨?
这里没有!
你想看《扫毒》一般的兄弟情?
这里没有!
你想看《黑社会》的黑帮斗争?
这里没有!
至少在我看来,这部电影的故事归根究底就是一个号称“慈云山十三太保”之首但是非常普通的小混混莫名其妙染上毒瘾,莫名其妙被抓到牢里面,然后出狱之后莫名其妙地办起了戒毒所,接着就莫名其妙地走向人生巅峰的故事。
哦,对了,同样莫名其妙的还有刘青云和江一燕角色的那一段感情戏,爱你爱到想喂你吃老鼠药的情感纠葛,各位是不是看不懂?好的,那我就给大家解释一下。
前半段江一燕的角色因为忍受不了刘青云的吸毒,于是准备在两个人吃饭的时候在菜里面放老鼠药双双殉情,结果,刘青云没出现,她自己吃了,然后没死,你看,这不是医学的奇迹嘛。
然后,后半段的时候,她和刘青云说他欠自己一顿饭,然后两人重复了当年的老鼠药菜谱里面的菜,一开始感觉很温馨呀,都是刘青云爱吃的菜,然后丫给自己吃了老鼠药,不过依然是没死,又特么一个医学界的奇迹。
第一次看到一部电影对于吃老鼠药有这么不切实际的幻想,教坏小朋友多不好!
当然,即使这部电影拥有如此出色的演技派男神,所有的角色塑造依然是极其糟糕的。
作为男主角的刘青云基本上就延续了去年的极品烂片《惊天破》中的木讷,把一个原本就没有什么起伏的故事演得更加寡淡如水,前半段好歹还有一点在毒品中堕落的嘴脸,后半部分则完全变成了扑克脸的道德卫士,不过,这也可能是因为刘青云的面部肌肉下垂严重,做表情比之前要困难了。
而看似主角的古天乐实际上饰演了一个戏份少得可怜的大佬,黑白通吃,但是形象相当模糊,和刘青云之间亦敌亦友的关系仅仅停留在了人物小传的阶段,在故事中的体现基本上就是靠寥寥几句对白一笔带过,以至于去掉整个人物也丝毫不影响故事情节。
当然,这个人物最后死亡的时候,我们的内心也没有丝毫的波动。
我们的这届金像奖影帝林家栋饰演了刘青云的其中一个小弟,看完了整部电影我都没有发现这个角色找林家栋的必要性,基本的人物塑造通通没有,寥寥几句台词以及在不在都无所谓的情节完全就是在浪费演员的时间。
反正我看完了全片到现在都忘了这个角色有没有说过什么有意义台词了。
影片的男神中的唯一一个有点灵魂的角色可能就是张晋饰演的小弟乙了,虽然依然是戏份不多,但是整个命运比男主角的有意思百倍,不过,这也是张晋在表演上救回来的,毕竟,归根究底,这个角色的连贯性基本上就没有,莫名其妙的离开,莫名其妙的染病,莫名其妙的绝症。
编剧呀,你开心就好,毕竟这可能是你最后一次接触大银幕了。
想想当年《扫毒》时候的刘青云、古天乐以及张家辉的演技派铁三角,火花四射拯救了陈木胜的狗血故事。
再看看现在,我说,你们缺了一个张家辉之后差别咋就这么大了捏!
张家辉表示:
· THE END ·
这是“不散”的 第 381 期 文章,小鱼牛逼!
关注不散微信公众号 busan-movie,发现更多好电影。
因为林家栋,去看了《毒。诫》,却发现他不是主演;以为是传统的(古惑仔)黑帮警匪片,却是一部讲述人生情义的惩戒片;看完感觉还蛮不错的,以为豆瓣评分起码有个7分左右,却只有4.6,原因大多是剧情平淡无聊没有高......潮。
是不是大家的生活太平淡乏味了,才如此刻意需要在大银幕看到高潮迭起的惊奇,说明朋友圈里的平平淡淡才是真不过是自欺欺人,不是大家真正想要的,我也喜欢高潮,谁不喜欢呢?只是一味的高潮,不也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成了另一种乏味了吗?不同的是,我更喜欢或是说希望在大银幕看到各种深刻,和人生的诸多真相,你可能会觉得我是不是有点受虐啊,说实话,还真有点,可能是我们的真实生活,太过表面和轻浮了,被网络上的情感鸡汤和电视上的欢乐综艺,遮蔽了生活的真实和人生的真相,以致于让我们恍惚觉得,生活无非如此,或是姑且如此,但实际上并非如此,生活的广阔绝对超乎我们的想象,物质生活一直在提升,但你一定常感厌倦和不安,我不需要再通过浮夸的欢笑来驱散它,只想静下来慢慢体味那些被遗忘的可贵的真实情感,和一点残酷的人生真相,它能让我的内心感到平静,这才是收获真正幸福的前提,而这首先需要我们比平常更多一点耐心。
陈慎之与李兆基们的友情岁月。枭雄片好手刘国昌依旧拍出70年代九龙寨城的风貌,是电影最好看的地方。陈慎之自己监制,好处就是大量很有江湖生活的细节,缺点就是有些粉饰了,缺乏前后的转折,如何戒毒没体现。这片跟《慈云山十三太保》一块看才更加完整
快把这部影片的一切都立刻丢入硫酸池....
对这种又自恋又老派的电影我是无话可说的
这可是真·流水账,通篇事件堆积,平淡得莫名其妙。杰出青年讲述昔日堕落人生与诸多感悟。造型丑到贡献了有史最丑的刘青云、古天乐、林家栋等人。细节也特别糙,五年后林家栋穿一样的鞋子,古天乐穿一样的衣服。不过,客串的老港演员倒是真多。
比较失望,前半部分时间点跳来跳去的毫无作用,剪辑生硬无比,而无论是兄弟情、爱情还是所谓的戒毒主题都没讲好,整体显得非常牵强突兀,全片基本上又是属于一手好牌打的稀巴烂的那种,唯一值得称赞的就是片中所有关于年代元素的运用。另外,刘青云和江一燕是签了绑定合同吗,老演一对,审美疲劳了都。
传奇人物的传奇故事,叙事看起来像模像样的,演员阵容也很强大,可为什么就是入不了戏呢?中段有个老道友唱粤曲的时候有那么一点点感觉,果然还是需要粤语原版来加分,最后片子的主旨落点在兄弟情上可是点题的不是毒吗,内核太浅本来应该厚重的题材就显得飘了。
古天乐刘青云 毒品 毒。诫 尹扬明 卢海鹏 陈观泰 吴孟达 人性 請看粵語版 保證 8/10
香港拍了那么多年的警匪片、禁毒片,这部也完全没有什么突破之处,浑身散发着逻辑缺乏和平庸乏力,刘青云个古天乐也只是演着他们熟悉的套路
这样的阵容与题材,无法不寄予厚望。只可惜,毒与诫的阶段一刀两断得不利落,时间线揉乱后没有给各路情绪一个蓄力的空间。悔改时期本难拍得引人,在堕落时期的戏剧冲突下,更容易显得平淡。亮点很珍稀,譬如火烧厕所、打斗找刀、大食堂、各糙汉长头发喇叭裤高跟鞋。江一燕的琼瑶戏很败笔。070412两星半
古天乐演的缉毒警察应该先去毒战里面把他自己抓起来
有古天乐,有刘青云,再加一个内地女明星,差不多这样的港产电影有十几部了吧。
古天乐和刘青云为啥会接这么sb的片子
本不想打低分的,毕竟是刘国昌,但看到“不如我们重新来过”那句话时一股猛烈的“不如我们重新拍过”的念头涌了上来……
好不好看,喜欢不喜欢,果然还是要自己看了才知道,我只能说我很喜欢,也很有感触
香港电影在文艺片领域另辟蹊径,角度完全不同,出人意料的好。十六岁的男孩子,猖狂的诱人。
日常鸡肋港片 感觉这些演员现在都是演戏领工资的
同题材翻拍自巫启贤主演的慈云山十三太保。手法太平庸,叙事完全流水线,点到即止,几乎没有情绪张力,相当平淡,时间线的剪辑也很凌乱。喜的是又见到刘青云林家栋古天乐铁三角,还有一帮港片老面孔,倍感亲切。5.5
力不從心的當代港片
迟迟没缓过神来,太TM傻逼了,真的恨不得冲上去把银幕给烧了。观看本片真的跟自残没有太大的区别,气死我了。刘青云和古天乐的出台费到底是有多便宜?
题材挺好。可惜剧本视角平庸平淡,人物戏剧都没那么突出,除了前面城寨部分还有点看头,后面从电影角度就真是没法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