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点映看了,很失望😞。和误杀2,毒液2,黑客帝国4,速度与激情9等是一丘之貉。拍了5部,这ip也算是没有剩余的利用价值了吧……剧情bug多,结局过于仓促(感觉是为结局而结局),而且最大反派死的也太莫名其妙了吧😅😅😅。总的来说,想看古仔的可以去电影院看看(古仔这剧颜值演技都没掉线,也算是少有的亮点吧),不过我真不建议去电影院看,感觉真值不回这票价。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Ifeng电影】
问:近10年,国产真人电影最长寿、最卖钱的是哪个系列?
答:《反贪风暴》系列!
没想到吧。
即便是高规格的《窃听风云》拍到第3部也断了,强如《叶问》也只拍了4部,而口碑并不理想的“反贪”竟然在7年内整出了5部!
即便算上动画电影,也只有“熊出没”和“喜羊羊”两大顶级IP比它拍得多。
“反贪”系列不但长寿,而且几乎打破了“续集魔咒”,猫眼、淘票票口碑部部高升(豆瓣评分持续下跌),票房成倍上涨。
堪称近年来华语影坛的奇景。
《反贪风暴5:最终章》的首日票房更是高达1.47亿元,打破2019年《反贪风暴4》上映首日7667万元的票房纪录,成为该系列首日票房最高的作品,还以五毛特效获得了IMAX的加持。
这实在是一个有趣的样本,口碑持平、稳赚不赔,怎么做到的?
欢迎进入“凤娱指数-影剧综榜单”小程序,搜索“反贪风暴5:最终章”并发表你的看法。
能赚钱,是电影拍续集的唯一原因。“反贪”系列,在盈利方面是极为优秀的典范。
2014年上映的第一部《反贪风暴》,制作成本预估在700万美金,折合人民币约不到4500万元。
首作的全球票房为1723万美金,约合人民币1.1亿元。考虑到后续版权收益,第一部应该是小赚不赔。
纵观系列5部电影,“反贪”在制作上几乎没有过冒进,一直维持中等体量。
阵容始终以时下“性价比”最高的港星为主阵容,为获得“合拍片”待遇而选用了少量内地演员,如丁海峰、李昕岳,成本都在可控范围内。
摄影、服化道、场景、特效等硬件上,也是流水线量产水平。《反贪5》最后的爆炸场面,堪称5毛特效,实实在在配不上IMAX银幕。可能是因为最后一部,自暴自弃了吧。
但仅看内地票房,几乎实现了连续四部票房翻倍。相当于成本未增加,但收益一直暴涨。
尤其是《反贪风暴4》,根据出品方耳东影业的招股书显示,这部电影带来的总收益高达1.5亿元人民币,位列耳东影业14个盈利项目之首!
如此出色的收益,自然为续集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保证。
反贪系列在档期上选择,并未追求什么“仪式感”,也鲜少进入大档期厮杀。
第一部位于竞争激烈的暑期档,但《反贪》罕见地选择周六起片,避免和周五上映的《驯龙高手》《庞贝末日》等电影正面竞争,尤其是前者是口碑不错的好莱坞大片。
这样在院线可以节约排片费,以获得周末更多的有效排片。
最终排片率和票房占比位居第二,还算不错。
第二部选择不受重视的中秋档,和其他电影一样提前1天起片,这个档期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喜剧片《大话西游3》,《追凶者也》和《七月与安生》都相对小众。
《反贪2》成为仅次于《大话西游3》的影片,拿走了当年中秋档40%的票房。
第三部位于9月中旬的一个普通周末档期。
此时的《碟中谍6》上映15天已经是强弩之末了,另外一部《镰仓物语》则是相对小众的日本进口片,不足为虑,这就使得《反贪风暴3》空降排片冠军,同时也拥有更好的上座率,拿下非常漂亮的首日票房。
第四部位于清明档,提前1天起片,该档期最值得关注的就是娄烨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输赢几乎一目了然。
因此《反贪4》进一步提高了首映日的票房成绩,同时一举拿下清明节档期的票房冠军,成为非常成功的案例。
纵览反贪风暴系列,可以发现在档期选择上,首先不扎堆春节档、国庆档等传统大档期,主要选择中秋、清明、元旦这类中小型档期,同时主动避开好莱坞大片,与小众文艺片竞争。
这样的策略可以避免被超级大片淹没,同时有效节约发行费用,可以说年年“捡漏”成功。
这几年主旋律拼盘电影,使得在电影院数明星成为常态。
其实早在上世纪90年代,香港就已经开始把众多影星集结在一部电影里让观众看个过瘾,最典型就是《家有喜事》系列,而这个系列的缔造者黄百鸣,同样也是“反贪”系列的监制。
“反贪”系列,自诞生伊始同样获得了群星DNA,每一部都会汇聚不少老一代港星,对于80、90后这些主力观影人群来说,有相当程度的吸引力。
以上是维基百科中整理的全系列港星角色分布图,当你同时集结了张智霖、郑嘉颖、谢天华、廖启智、谭耀文、卢海鹏、麦长青、罗兰等这些大众耳熟能详的香港演员时,自然能在电影市场中脱颖而出。
“反贪”系列,虽然豆瓣评分持续下跌,但猫眼、淘票票评分则节节攀升,排出“评分通胀”的情况,也足见普通观众对该系列的好感。
系列电影常规操作,一个都没错
除了上述几大维度外,“反贪”作为系列电影本身,自然也拥有常规优势。
“反贪”系列主要以ICAC办案为主故事,五部连在一起很像“单元剧”。虽然主要角色、背景都没有修改,但每部独立性较强,门槛低,几乎不需要看前作,从哪一部开始看起,都不影响理解剧情。
《反贪风暴》第一部聚焦关爱基金案,第二部马会赌博系统,第三部洗黑钱,第四部监狱风云,第五部跨国人口贩卖,构建了俗套但标准的类型化叙事模型。
这就类似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定律一样,当观众看到“反贪风暴”四个字,马上就会知道电影故事大致是什么样子了。
《窃听风云》系列、《澳门风云》系列,也是同类操作。
当然,这样的系列电影需要固定的主角,或者固定演员阵容,来和观众建立情感连接。主演是系列电影的根基,直接决定了影片整体气质和观众认知,甚至某种意义上算系列电影的icon,是图腾一般的存在。
就像《反贪风暴》系列绝对离不开古天乐,《寒战》不能缺少郭富城、梁家辉,《拆弹专家》必须要有刘德华。
《反贪》不止主演未变,幕后团队也很稳定。
在ICAC正经打过工的林德禄,连续执导了5部《反贪风暴》,黄百鸣连续担任了后4部的监制,从创作和资本上都保证了稳定。
的确,《反贪风暴》系列每一部的品质都不高,但它严格遵守同一套生产模式:节约成本+精确定档+狗血剧情+固定主创+群星云集=口碑尚可、稳赚不赔。
电影没有强情节,只有大爆炸;没有复杂人物建构,只有飞快的节奏;从导演到演员都非常纯粹,一切只为最终通关来服务。
虽然不能提供太多,但至少有点爆米花味儿。
这些年港片没落的说法耳朵都快听出老茧了,像“反贪”这类“畸形儿的确反应了电影市场的一些问题。
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拆弹专家》《扫毒》《叶问》这类叫好又叫座的香港电影。事实证明港产系列电影依然有顽强的生命力,也依然是华语影市的中坚力量。
只是,从长远市场发展来看,像“反贪”这类始终坚持粗制滥造的系列电影,不应该再得到市场的任何嘉奖。
希望这一部最终章也代表着市场、观众对这类电影的某种完结。
行文至此,《反贪风暴5》里自我调侃的那句:“ICAC文职人员嘛,看看文件请人喝咖啡不好吗?你当你是007啊?”也就有了更多层次的意味。
这样的系列电影真的不用再拍啦!
完全属于是诈骗。2022年看的第一部电影 ,从片头开始就无力吐槽了。非常想和五分钟就退场的一起走。本来从来不写影评的,但是真的是烂的无药可救了。能为大家省一张电影票第一张,能省两个小时是两个小时。看完想报警了,导演编剧去ICAC自首吧。争取宽大处理。想知道诈骗判几年。电影市场太难了。毁灭吧,赶紧的。
看完片,你会发现海报欺诈观众。古天乐全片都没摸过那个冲锋枪。萱萱是个法官,全程被保护,没摸过枪。郑嘉颖全程摸鱼,出外勤也没摸过枪。黄宗泽是个海关人员,也没摸过枪。谢天华是幕后操纵的大boss,全程没摸过枪。海报就是个大骗子。
本片的OP,就是偷懒省钱,也没歌,就是卡住一个画面,放字幕。
本片的ED,也是省钱,用的是谭咏麟的旧歌,找个JB人唱,放的画面是前四部的黑白ppt,回顾前作剧情,敷衍的很。
本片bug极多,逻辑=没有。
icac现实中基本就是办公室文职,没那种枪战外勤的,然而主角把007技能树点满,把警察、飞虎队、驻港部队的差事全部包办。一把手枪硬刚各种突击步枪、冲锋枪、手榴弹,一般来说,早就死透了几百次了。恐怖分子AK近距离直击防弹衣,防弹衣是挡不住的,就是内伤就足矣致命。对了,AK近距离打大腿,是要截肢的,然而导演不懂这个。
查案都已经去到恐怖分子用重型军火来袭的地步了,还是icac硬扛,绝不联系其他部门寻求支援。而且那个规模的罪案,已经超出了icac的管辖范围,然而全片很难看见其他警察部门来支援,要不就是事后才到。
查案过程,好儿戏,可以说根本没有。大部分时间都用去刚枪了。最后荒唐的是,花了一大轮工夫,死了一堆人,连主角也死了,竟然告诉我,不够证据定boss的罪,可以理解成boss是逍遥法外了,主角一直所谓的查案就是瞎折腾。
最后不够时间定boss的罪了,因为都到了片尾了,主角又死了,安排不了继续查案的剧情了,就天降工具人把反派一波脑残操作打包带走,服了。
对了,这部片,剧情进行到导演编剧编不出合理剧情的时候,就会安排天降工具人,把剧里的有戏份角色灭口,而且灭口手段是很生硬、突兀的,科学点说就是编剧能力低下,水平不够。
影片的运镜是业余水平,画面切换很乱,切得没逻辑,无意义的特写很多。
op、ed、拍摄、剧情、演员的表演都给人一种很匆忙、很敷衍的感觉,全程就是草草了事,全员赶着投胎,大概就是这样了吧
这个系列可算是终结了,拍到最后一部已经分不清和扫毒拆弹使徒行者有何区别了,总之就是一群大湾区的哥哥们结伙披荆斩棘,最后从香港文化中心一直打到天文馆,以古天乐的拯救牺牲为结局,全程看下来毫无剧情可言,总之就是阴谋-凶杀-追车-枪战-胜利的老套路,希望这个系列以后不要再拍前传或者番外了
七年,五部电影。
不知不觉当中,这部反映香港廉政公署的系列电影已经陪我们走过了七个年头。
虽然这部电影一直都是以反贪,反腐,倡廉为主题思想,但是每一部都有自己的新主题。
即使不去回顾前面讲的内容,单独来看,每一部都还是不错的。
尤其是最后的一部,真的是太燃了。
各种爆破、枪战、追车、心理战,凡是你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文戏武戏全用上了,除了大量的粤语台词,让不少观众需要分心去看字幕以外,可以说几乎没有浪费任何一个多余的镜头,每一分每一秒的剧情都是好看的。
等过一段时间,真的闲下来,我想找机会把这一系列的电影重新再重温一遍。
古天乐太帅了,张智霖太帅了,郑嘉颖太帅了,黄宗泽太帅了,电影太难看了!
喂大佬啊,人人赶收工都唔洗拍成咁吧?全程乱剪毫无章法,各种快切+无厘头慢镜头+匪夷所思大特写,枪战砰砰砰到头都晕,有部分镜头定焦都无定好,字幕好似后期补,写死D角色简直随便到睇完就只有一个反应:哈,搞错啊?!就咁啊?!敷衍程度比追虎擒龙仲差真系服,2021最后一部睇呢部,快柒D再见吧
1毛特效,1毛剧情,1毛表演,怎么加都不到5毛
这个系列火的真的很谜,尤其这一部,感觉就像是重金包装了一坨💩,海报看起来是一线大片质感,但拍的非常粗糙,整个影片包装感觉像是小学生做的PPT😮💨
如果有零分的话 我毫不犹豫。
古天乐晚节-1,古天乐小学+1。
这电影就像急着下班
对不起陆志廉,你被炸死的时候我睡着了
实力派演员古校长风采依旧,演技精湛,亮点较多,剧情其实已经不重要了。
奔着最终章的噱头去看了,真的不行。导演的调度水平实在太差,各种没用的镜头,最后的天文馆枪战大戏跟过家家一样,我看着都想笑。当然,古天乐还是帅的。
这种港片真的已经同质化到,买完票我根本不记得片名叫什么。总而言之就是够了,别拍下一部了。
特效假,剧情乱,纯为了古天乐看的了
陆志廉sir最后殉职差评(项少龙为保护乌廷芳而献身?),我还以为他和心仪他的那个女下属甜蜜成一对儿了呢。为什么不给happy ending.怒摔
香港电影已经把香港搞成全亚洲最不安全的城市了2333
反贪不应主要是以文戏,以反映内部的矛盾冲突与反思的吗?这从头打到尾,未免也太火爆,太简单粗暴了。
ICAC就是文职嘛,你第一部玩跳楼,第二部玩摩托,第三部开快艇,第四部去卧底,第五部还扬言要开坦克车,你是想当007啊你?这下好了,真成007了!《陆志廉:无暇赴死》
1、反贪风暴的ICAC不但查贪污,还兼职飞虎队,随时拔枪开战。2、陆sir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不知道在本片里起到什么作用,可能是想表达陆sir七年五部案子查下来实在太辛苦了。3、秀恩爱,死得快,铁律啊。王蓝禄就不该从第四部的监狱里出来,果然,坐牢才是香港年轻人唯一的出路。4、陆sir兴冲冲跑去诈大魔王,这哪里是诈,只是去装逼,然后打草惊蛇,最终炸死自己。5、匪徒火力总是很猛,警方支援总是很慢。五部曲大男主在爆炸声中草草收场。6、审判宣读大魔王无罪,似乎在暗示法律的局限性。走出法院,二魔王被人蛇捅死,大魔王又被二魔王捅死,强行天降正义。7、片尾MV情怀走一波。曲终,人散。
从未见过哪位拥有五部曲的系列主角是以这样的方式草草收场的。评分一部不如一部真的是有原因的,观众对主角没有感情,连导演都想着法儿要把他搞死。
讲真的从来没有在影院看过这么难看的电影😅
难看是一方面,关键是显得特别过时,就像电影里的iphone6一样。古仔一如既往的拼,但到最后的处理却这般糊弄,作为一个系列的最终章,很难让人不想骂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