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和大长今的路数差不多
和大长今的路数真的很像。
一、主人公的父母有着很好的人格,因为受冤屈而去世,剩下主人公成为孤儿。
二、主人公被人收养,养父母对之非常非常好。(马场大叔)
三、进入宫廷(马医和惠民署),开始第一段经历
四、被赶出宫廷(惠民署),九死一生,精神导师去世。
五、之所以九死一生,是因为身世被发现,仇人要把他灭口。
六、流落在外,找到新的师傅,学习新的技能。
七、再次回到宫廷。
八、不停地立功。上殿们逐个生病,逐个被主人公救。
九、痘疮!
十、报仇!仇人最后因怀念自己的朋友而死(首医和崔尚宫)
十一、救王,王力排众议,终于为主角破格了一次。主角升职!
十二、生下后代,自己依旧奋斗在第一线。
此外:在大结局之前,坏人做什么坏事都不会被追究,出了一点成绩就会得到破格。而好人立了多大的功劳都要严格按照程序办事,不能讲人情。
2 ) 济世之光之二 识
马医 济世之光
第二篇(5-6)识
在历史的长河中,王朝兴衰,个人荣辱仅是过眼云烟,不值一提,然而在人生短短数十年的旅程中,君王更替却是大事一件,关系到这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如此说来,姜氏家门唯一的子嗣白光炫确是其中最为幸运也最痛苦的一人。在他出生时,命运就跟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为了保住他的性命,让他与另一个出生不久的女孩子调换了身份,这才造就了日后的奇缘巧配。既然要安排白光炫与姜知宁二人各自成长,各自发展,就得种下缘分后阻隔,所以,马场相遇注定无法实现,哪怕他们二人错肩而过,也看不到对方。
这是为什么?得问金编剧,至少在这对日后会相爱的医家男女面前,他们还不能相认,否则这段日后的崎岖情路就无法展开,身在马场的白光炫又如何能够对医术发生兴趣,以致日后出人头地,虽被人蔑称为马医,却依然成为那个时代朝鲜最高医官。
还是和从前的作品一样,要摆出大阵仗之前,李导演还是安排了几集童年戏份,为的是讲述故事的因由,人物的来历,而到本周为止,叙述的节奏依然在加快,与上回作品【同伊】类似,还是在第五集就全面展开成人戏份,只不过【同伊】的叙事更为焦急,在第四集结束时就已经安排长成大人的同伊在宫内拉琴,吸引了暗访回宫的肃宗大王的注意,而在【马医】当中,虽然剧情紧凑,忙而不乱,但还是在展开成人戏份之前详写了年少的老白之女姜知宁与医女张仁珠的初次相见。
非要说的话,李明焕之子李圣夏被马场情绪不稳定的病马踢中前胸,全属意外,他是因为担心他喜欢的知宁姐才来找寻,又被踢中,却也预示着日后的发展:
早在年少还不知实情时,李圣夏就以生命为代价阻隔了姜知宁与白光炫的相认。
那么日后知情以后,他又该如何面对姜知宁与才华出众的医者白光炫的感情?这个问题暂且不提,先来看那次疯马踢人事件对白光炫一生的影响。在事发之前,老马医就已经询问过牧场的主人,因为他已经察觉到那匹马有病,且是心病,遇到来自外界的刺激,如激烈的声音或是强烈的撞击声,容易受到惊吓,还建议不要出栏,可是贪财的主人黄氏非要让马出栏,在无奈之下,老马医才要白光炫拉着马出门。那匹犯病的疯马其实就是白光炫受重伤时,反复蹭他,舔醒他的母马,对他而言,既是家人又是朋友,怎么能因为母马犯病踢人就杀死它。可是,李明焕的手下可不管这些,要务就是杀马解恨,同时押走马医,当作负责任,其实牧场主人黄氏只是因为胆小怕事,明明是他下令要带病马出栏,出事之后全部都推给了马医,不能不说这是市井猥琐之人。分析到这里,剧情已经渐渐明朗化,虽然李明焕之子李圣夏被踢一事纯属意外,可是当时遇到医女张仁珠却并非意外,至少给老白的亲生女姜知宁带来了一次选择命运的机会:
究竟只是做个世家大小姐,还是成为张仁珠这样针法卓绝的医女?
这个答案直到日后姜知宁长大成人之后,从我国清朝学成归来再见到张仁珠才算揭晓,原来当年张仁珠紧急处理的利索手法和精湛准确的针法已经给姜知宁留下了深刻印象,就因为这样,她才下定决心要努力学习,成为张医女那样的人。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在日后回国的姜知宁在惠民署请求成为医女,被张仁珠拒绝之后心事重重的样子,那是因为张医女就是指引她成为医者的榜样和表率,可如今,她已长大成人又学成归来,张医女却不肯接纳她成为惠民署的医女,更不乐意与她攀谈,甚至还给出狠招:
-若是你要进来,我就出去。
这又要姜知宁如何是好?她唯一能做的也只有心事重重地想往事。
只是此时,与情与理,与公与私,张仁珠都不能接受姜知宁。论到私处,她是当年换子行为的知情人,自知姜知宁并非姜道显的亲生女,可是她为保住性命,仓皇离开内医院,没能照看好白光炫,导致日后老白被害后,四处找寻不得,姜知宁就是提醒她这一切不幸存在的见证所在,她又如何能够面对姜知宁;论到公事,姜知宁目前身份是两班闺秀,虽然有如此耀眼的资历,却没有临床经验,惠民署医女都是具备处方权的医者,若是此女不慎,因为缺乏经验,酿成惨剧,这又要如何是好?无论如何,哪怕张仁珠看出姜知宁成为医女的心情再迫切,也不肯接纳她,这其实是有道理的,所以道理都化作短短几句话:
-我是惠民署的医女首长,这是我的权限。
-你没有那些孩子一样的努力,没有流汗流泪,自然也就不应该具备她们所拥有的东西。
或者,踢人事件仅仅只是一个引子,引出日后更多的故事。其实,李圣夏被踢伤一事,引发的不仅仅是一个因缘际会成为两班闺秀的贱民之女姜知宁对日后前途的选择,还顺带成全了另一个人,不用说就是白光炫。虽然年少的白光炫没能与前来寻找的医女张仁珠见面,却因此与张仁珠的师父设岩道人有了深交。那天晚上,若不是白光炫牵着伤病的母马前来求助,舍岩道人是绝对不可能以他缝合人类皮肤的手去缝合牲畜的伤处,可是因为白光炫的请求,让他回想起了医者的责任感,如果什么都不做就任由生命在眼前逝去,怎可妄称医者?生命生而平等,谈何高低贵贱之分,当然也如同他对白光炫所说的那样:
-生命是平等的,哪有贵贱之分?
这句话成为日后白光炫所依凭的信条,也成了他日后行医的指引,当然,那一晚的表现也让事后对弟子张仁珠谈起那位意外前来求助的少年又感叹不已的舍岩道人最爱叨念的一句话:
-这小子是长了天生是医员的手啊!
至于这小子是谁,舍岩道人却没说,他只是别扭地回答了弟子张仁珠的问题:
-那师父您怎么不教他医术?
-那我要是把他教会了,将来要比我强怎么行?!
原来,这位有经验又不乏好奇心的医者早已认定白光炫的水准非比寻常,他肯放心离去也因为他从此认定:
-他会自己成为医员的!
-那种生命在眼前复苏的喜悦,根本不可能轻易忘记。
是没错,垂危那一晚舔醒白光炫的母马成为他此生救助的第一位病患,在他生命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舍岩道人的行医义举也让他明白:
医术与武术一样,都是中性,杀人抑或救人,要看掌握在谁手中。
那么,持医术行事者就可以选择,究竟是杀人还是救人,如同年少的他最初见到的李明焕之徒所做的是用医术杀人,而他日后所见的舍岩道人所为,则是行医救人,既然如此,天赋异禀的白光寻当然也可以学习医术,至于日后杀人还是救人,全看他个人选择。因为那一晚的事情,他一直称呼那匹马为英达,代替他一直想要去见面的好朋友英达,虽然他还不知道他所惦念一定要相见的好朋友英达原来名叫姜知宁,早已被确认为姜氏家门唯一的后人,代替他成为继承人,而他却要作为贱民,在牧场生活好些年,直到长大成人。
潮涨潮落,云起云飞,转眼就是好些年,当年的英达早已被称为知宁小姐,现已留学归国,正在医术修行中,甚至还作为两班闺秀,跟随淑徽公主一起逛街玩闹,还去倭国人开的酒馆吃了饭,甚至还以如此平常的方式相见,彼此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长大成人之后的相见竟然是在混乱不堪的汉阳倭人酒馆。年少时的他们,逃跑的时候手拉着手,成年之后的他们,在躲避之时,却是白光炫紧握着姜知宁的手不放,甚至还靠着她,紧紧揽住她的肩膀,虽说是情急之举,却是不由自主的行为,这到底意味着什么,再见面的两个人浑然不知。只不过后来,在宫内听说那年轻马医的姓名之后,姜知宁才开始不安,继而牵念,在她的心里,始终住着那个名叫白光炫的少年,她一直认为他有可能死去,却还希望他活着,这样牵挂的心情,其实类似一直寻找他的医女张仁珠。只是姜知宁她还有更多不知道的事,譬如一见之下,善良、活泼、无厘头又任性的淑徽公主对白光炫产生了好感,只是她急切询问白光炫的姓名时,让热情的淑徽公主起了一丝疑虑。
本剧行至第五集之后,本剧出现了几位尤其重要的角色,对主人公日后的前途命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其中一位不用说就是在李导演历史剧作品中经常出现的王者,这一次轮到肃宗之父显宗,相较于此前相继出现的两位大王,显宗这位王者显然更加爽朗也更为善解人意,比起他祖父仁祖大王的阴郁狡诈与他父亲孝宗的深谋远虑而言,显宗是个通情达理的君主,关于显宗与白光炫的君臣之缘,此后剧情会有极为详细的介绍,这里暂且代过,来看另一位日后在白光炫人生中掀起波澜的女主人公:淑徽公主,从剧情介绍来看,显宗对这个妹妹除了疼爱之外,更多的是无奈,他只是说:
-只得这么一位妹妹,父王又早逝,母后宠坏了她。
那么,事实真是如此吗?显宗的生母仁宣王后究竟有几位子女,淑徽公主究竟在兄弟姐妹中是怎样地位,来看【朝鲜王朝实录】所载的王后志文记录:
【节选】
以下引用
顯改 28卷, 15年(1674 甲寅 / 청 강희(康熙) 13年) 6月 4日(丁酉) 4번째기사
后诞育一男五女。 我殿下聘领敦宁府事金佑明女为妃。 五公主, 长曰淑安公主, 下嫁益平尉洪得箕; 次曰淑明公主, 下嫁靑平尉沈益显; 次曰淑徽公主, 下嫁寅平尉郑齐贤; 次曰淑静公主, 下嫁东平尉郑载仑; 次曰淑敬公主, 下嫁兴平尉元梦鳞, 淑静、淑敬并先卒。 我殿下诞生一男三女, 世子讳某, 聘兵曹判书金万基女为嫔。 女曰明善公主、明惠公主、明安公主, 明善、明惠皆未字而夭。 洪得箕一男, 沈益显二男, 郑齐贤一男, 郑载仑一男一女, 元梦鳞一 女。
引用完
意思是说:
顯改 28卷, 15年(1674 甲寅 / 청 강희(康熙) 13年) 6月 4日(丁酉) 4번째기사
仁宣王后共育有一子五女。(儿子)我主殿下(显宗大王)迎娶敦宁府事金佑明之女为王妃。五位公主,长女被封为淑安公主, 下嫁益平尉洪得箕; 次女被封为淑明公主, 下嫁靑平尉沈益显; 次女被封为淑徽公主, 下嫁寅平尉郑齐贤; 次女被封为淑静公主, 下嫁东平尉郑载仑; 次女被封为淑敬公主, 下嫁兴平尉元梦鳞, 淑静公主、淑敬公主都先去世。 我殿下(显宗大王)育有一子三女, 世子讳某(肃宗李焞), 聘兵曹判书金万基女为世子嫔。(显宗大王)育有女儿:明善公主、明惠公主、明安公主, 明善公主、明惠公主都是没成年夭折。 仪宾洪得箕育有一子, 仪宾沈益育有二子, 仪宾郑齐贤育有一子, 仪宾郑载仑育有一子一女, 仪宾元梦鳞育有一女。
以上为仁宣王后志文节选,因为篇幅过长,只选取其中相关段落,为免断章取义,留下记录时间及条数,便于有兴趣的读者查询原文,核对细节。从记录来看,当年孝宗的正妃张氏共育有六名子女,其中只有一名儿子,是日后继位的显宗大王,其余五名都是女儿,也就是说孝宗大王家不缺女儿,共育有五名嫡女,因此五位公主的婚嫁倒是破费周折。如此对应来看,本剧中出现的淑徽公主在孝宗大王的五位嫡女中排名第三,既非长女也不是老幺,出嫁时间应该不前不后,就在姐妹们中间才对。分析到这里,真的很有必要将孝宗五名嫡女的婚嫁情况记录做详细摘录,便于厘清孝宗与显宗父子家庭相关情况,以下记录引用自【朝鲜王朝实录】:
以下引用
仁祖 49卷, 26年(1648 戊子 / 청 순치(順治) 5年) 9月 20日(辛巳) 1번째기사
辛巳/命拣择淑安郡主驸马。 郡主, 世子长女也。
引用完
意思是说:
仁祖 49卷, 26年(1648 戊子 / 청 순치(順治) 5年) 9月 20日(辛巳) 1번째기사
(仁祖大王)下令拣择淑安郡主驸马。 郡主, 是世子长女。
以上是仁祖朝时还是世子的孝宗之女婚配的相关记录,记录中已经表明是她是当时还是世子的孝宗大王长女。之后就是拣择结果相关记录,以下记录引用自【朝鲜王朝实录】:
以下引用
仁祖 50卷, 27年(1649 己丑 / 청 순치(順治) 6年) 4月 9日(丁酉) 3번째기사
○上下敎曰: “淑安郡主副尉, 以洪重普子得箕定之。” 得箕, 命耉之孙也。
引用完
意思是说:
仁祖 50卷, 27年(1649 己丑 / 청 순치(順治) 6年) 4月 9日(丁酉) 3번째기사
仁祖大王下教旨说道: “淑安郡主副尉, 确定为洪重普子洪得箕。” 洪得箕, 是洪命耉的孙子。
从以上记录可知,大公主为淑安公主,嫁与名臣洪命耉之孙,算是不错的归宿。此后还有:
以下引用
孝宗 1卷, 卽位年(1649 己丑 / 청 순치(順治) 6年) 6月 9日(丁酉) 4번째기사
○封贞敬夫人金氏为永嘉府夫人。 故右议政文忠公尙容之女, 王妃母也。 封淑安郡主、淑明郡主为公主, 以副尉洪得箕为益平尉。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孝宗 1卷, 卽位年(1649 己丑 / 청 순치(順治) 6年) 6月 9日(丁酉) 4번째기사
册封贞敬夫人金氏为永嘉府夫人。(金氏为)已故右议政文忠公金尚容的女儿, 是王妃生母。 册封淑安郡主、淑明郡主为公主, 册封副尉洪得箕为益平尉。
在孝宗大王继位之后,大公主与二公主都已经册封,其中已经婚配的大公主被册封为淑安公主,而她的丈夫洪得箕则被封为益平尉。孝宗继位后,轮到二公主婚配,以下记录引用自【朝鲜王朝实录】:
以下引用
孝宗 8卷, 3年(1652 壬辰 / 청 순치(順治) 9年) 5月 3日(癸酉) 1번째기사
○癸酉/淑明公主下嫁靑平尉沈益显。 公主, 上之第二女; 益显, 吏曹参判之源子也。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孝宗 8卷, 3年(1652 壬辰 / 청 순치(順治) 9年) 5月 3日(癸酉) 1번째기사
淑明公主下嫁靑平尉沈益显。 公主, 为大王第二女; 沈益显, 是吏曹参判沈之源的儿子。
记录中已经明示二公主为淑明公主,淑明公主嫁与当朝吏曹参判之子。二公主出嫁之后,此后自然轮到我们故事里的公主:淑徽公主婚配,以下记录引用自【朝鲜王朝实录】:
以下引用
孝宗 11卷, 4年(1653 癸巳 / 청 순치(順治) 10年) 10月 2日(甲子) 4번째기사
○以郑齐贤为寅平尉, 尙淑徽公主。 齐贤, 右参赞维城之孙也。 以昭显世子第二女, 妻监役朴世基之子泰定。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孝宗 11卷, 4年(1653 癸巳 / 청 순치(順治) 10年) 10月 2日(甲子) 4번째기사
选定郑齐贤为寅平尉, 婚配淑徽公主。 郑齐贤, 是右参赞郑维城的孙子。 选定昭显世子第二女, 嫁给监役朴世基的儿子朴泰定。
原本三公主的婚嫁记录应该喜气洋洋,可是加上昭显世子之女来对比,就显出了一丝悲凉之色,昭显世子之女没有特别好的待遇,成年后也是草草择人,婚嫁对象仅是监役的儿子,而排行老三的淑徽公主从选人就与姐姐们不同,她的佳婿是右参赞郑维城之孙郑齐贤,郑维城也是孝宗朝的名臣,后来还担任右相,淑徽公主的仪宾拣择真正千挑万选,品阶不低。日后就轮到四公主册封,以下记录引用自【朝鲜王朝实录】:
以下引用
孝宗 9卷, 3年(1652 壬辰 / 청 순치(順治) 9年) 12月 22日(庚申) 1번째기사
○庚申/为都目政。 封第四公主为淑静公主, 以愼天翊为副提学, 沈世鼎为辅德, 沈之汉为应敎, 徐元履为进善, 尹宣举为咨议, 李庆徽、李端相为副修撰, 李俊耉为弼善。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孝宗 9卷, 3年(1652 壬辰 / 청 순치(順治) 9年) 12月 22日(庚申) 1번째기사
为都目政。册封第四位公主为淑静公主, 任用愼天翊为副提学, 任用沈世鼎为辅德, 任用沈之汉为应敎, 任用徐元履为进善, 任用尹宣举为咨议, 任用李庆徽、李端相为副修撰, 任用李俊耉为弼善。
在任用官员的教旨之前还有公主的册封,四公主也到了成年之时,册封之后就距离仪宾拣择不远了,往往在册封之后,仪宾拣择就是几年内的事,以下记录引用自【朝鲜王朝实录】:
以下引用
孝宗 17卷, 7年(1656 丙申 / 청 순치(順治) 13年) 8月 29日(甲辰) 1번째기사
○甲辰/以李廷夔为吏曹正郞, 金寿恒为副应敎, 郑载仑为东平尉。 载仑, 领议政太和之子也, 尙淑静公主, 乃上之第四女也。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孝宗 17卷, 7年(1656 丙申 / 청 순치(順治) 13年) 8月 29日(甲辰) 1번째기사
任用李廷夔为吏曹正郞, 任用金寿恒为副应敎, 册封郑载仑为东平尉。 郑载仑, 是领议政郑太和的儿子, 婚配淑静公主, (公主)是大王第四女。
从记录可知,按照三公主拣择的标准,既然三公主选了名臣之孙,四公主的佳婿也不能太差,郑载仑是领议政之子,可见真是真正的金枝玉叶,四公主欢喜出嫁之后,就轮到最小的公主淑静公主,以下记录引用自【朝鲜王朝实录】:
以下引用
孝宗 21卷, 10年(1659 己亥 / 청 순치(順治) 16年) 閏3月 11日(辛未) 1번째기사
○辛未/以南九万为正言, 李寿仁为副修撰, 元梦鳞为兴平尉, 尙淑敬公主。 梦鳞, 元斗杓之孙, 公主, 上第五女也。
引用完
意思是说:
孝宗 21卷, 10年(1659 己亥 / 청 순치(順治) 16年) 閏3月 11日(辛未) 1번째기사
任用南九万为正言, 任用李寿仁为副修撰, 册封元梦鳞为兴平尉, 婚配淑敬公主。 元梦鳞, 是元斗杓的孙子, (淑敬)公主, 是大王第五女。
由此可见,孝宗大王的五位嫡出女儿都是在王父生前定下婚约并出嫁,仪宾也册封完毕,因此并无可能存在显宗时淑徽公主还在白猫不能进食而在宫内大发雷霆之事,因为公主成婚之后就必须出宫,而在剧中,从王大妃娘娘焦急的态度来看,她是担心又心疼女儿,担心是因为女儿甩开了侍卫,还是拉着都城最高名门家的闺秀姜知宁一起溜出去疯跑,就连侍卫都顾及不到,这又要如何是好?不用王大妃娘娘担心,自有人来摆平这个麻烦。或者说,这是编剧特意安排,若是成人后的白光炫还不与姜知宁相遇,他们的情意又要如何续写,所以,年少的失散是无可避免,成年后的重逢也无可避免。
相较于小演员的苦涩与灵气而言,成年后扮演主人公的大演员显然演技更为娴熟到位,李导演的历史剧居然是拿奖无数的曹承佑演员生平第一部电视剧,真教人惊讶了一番,因为,曹演员还塑造了那么多光彩照人的韩影角色,还真是跟韩剧不沾边。为我国观众所熟悉的【爱有天意】中深情无比的主人公俊河为爱痴心一生,就算受伤眼盲之后还在为爱人考虑的情谊让人潸然泪下,而如今,他在古装戏中初登场的形象却是个毛躁又不知深浅的小子,就因为听到眼前如同闺秀一般的女子说:
-我乃朝鲜的公主是也!
他就不相信,不仅不信还哈哈大笑说:
-你若是公主,我就是领议政之子!
气得公主鼻子不来风,好啊,你这市井野人,竟敢嘲笑我堂堂朝鲜公主,看我不治你的罪!咦?这个桥段怎么这么熟悉,似乎在前部作品【同伊】里也有类似情节:
深夜,危楼深处,暗访的肃宗大王和掌乐院婢女同伊被杀手团团围住,郑大人私宅里豢养的众杀手目露凶光,手持白刃,慢慢逼近王与同伊,任凭是见惯场面的王也有些担心,只见他忽然大喝一声,表明身份,说自己是朝鲜之王,一声断喝,暂时吓得众人后退,而后又挥舞着手中的剑,没章法的一通乱挥,众杀手先是迟疑后退,然后又晃悠着脑袋,觉得好笑,看的为首之人先是一愣,然后又忍不住露出笑意,说了句港片里常用台词:
-你要是大王 我不就是玉帝了?
回放到这里不禁叹气,原来金编剧词穷,又放了个熟悉的段子,那我也只好说一样的话:你是A,我就是尖子,你是曹承佑,我就是李导演,你是粉丝我就是粉皮。……不过这一次,被说的人可不会轻易就放过主人公,因为被嘲弄之人是真正的朝鲜公主,而嘲弄她的人此时尚未知觉真实身份,仅是个贱民小子,这要他如何不惊惧不担心,好在公主虽然任性,心地却不坏,她只是吓唬吓唬救命恩人,为的是要他给猫儿看病,她心爱的白猫月儿已经不吃不喝三天了,可是宫里没人能给猫狗看病,就连司仆寺的人们都说:
-小人们只是给牛和马这些牲畜看病,不能医治猫狗。
可是这话明摆着就是骗人的,否则公主不会生气到看过那些关在笼子里的孔雀呀,黑猴呀这些动物以后又对司仆寺的人们大喊:
-尔等吃国家俸禄之人,居然连一只猫的病都诊察不出来!
从剧本来看,司仆寺的人们确实无能,不仅无能还不诚实,他们甚至谎报进贡马匹病情,说是已经试过针灸等办法,可这欺瞒之举根本瞒不过马医出身的朝鲜最高医官李明焕,作为马医之子,他只要试手就知道这马儿只能喂药疗救,可就连药都喂不下去,如何能够施针或是针灸?这根本就是在胡扯。不过,突然出现的青年白光炫却给了李明焕以特别的感觉,这个身穿贱民服饰的小子虽然看似不起眼,却在他面前敢于直言,敢于诊治,为的是要在清廷使臣来到朝鲜之前治好马匹,这样的人姑且一试又有何妨。当目光坚定的白光炫在承诺,当眼神闪烁的李明焕不动声色,古代朝鲜李氏王朝的内医院内其实已经酝酿起另一场风暴,预知下情如何,且看下篇分解。
3 ) 温暖的你
我很喜欢曹承佑,他的脸上总有一种明亮的表情。
总的来说,韩剧不一定好,但是他们演员的专业素养是比华语剧高的,我谈的是一种普遍性。
就《马医》而言,故事是很老套的,是一部屌丝奋斗史,而且是明亮的奋斗史,放在现实中不可能,因为生活总有灰暗地带,但是在电视剧里可以,韩剧就是这样的主旋律,宣扬真善美,确认真善美,最后胜利也是真善美。
人生是需要这种确信的。圣经教我们要,有爱,有信,有望,其中最重要的是有爱,你看看,所以的韩剧都是有爱的,都是治愈系的小清新,温暖系的小确辛,这是我喜欢韩剧的原因,再坏的人也有柔软时刻。
不过糟糕的总是转折----一个人坏事做尽,总是在最后一刻突然悔过,良知,感情这些被抛弃的东西,突然又光辉般的回来了,得到原谅也好,死去也好,我觉得对韩剧对坏人的惩罚不够-----这也隐含某种现实,其实我们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是不惩罚坏人的,我们只奖励胜者。
《清团洞爱丽丝》的前半截实际上很现实,你爱上一个男人,付出感情,或者是钱财,在遇到困难的时候,溜之大吉是大部分男人的选择,在这个时候,主人翁遇到了高副帅,给了她不一样的人生-----后半截基本做梦。但是梦叶氏有意义的,最重要的意义是,我是爱你,但是我也爱钱,难道这有什么矛盾吗?这一切不过来源于生活而已,我们不要很多很多钱,只是需要男人有承担责任的能力罢了。所以小女生看看这戏很好。
只是不要入戏太深就好,至于我,看过,笑过而已。:)
4 ) 济世之光之五 奇
马医 济世之光
第五篇(15-16)奇
在许多专业领域,都有天赋者这种人物出现,可是在过去的岁月里人们无法解释天赋异禀这种事,只能把这类人称之为天才或是神人,在医学领域,拥有绝对天赋者被称为神医。在我们这个讲述天赋医者传奇人生的故事里,马医白光炫正在经历他此生最初的天才显示神迹之路。
在医官选拔试场之上,考场已经沸腾,或者说参加考试的考生和监考的相关人员都已经按捺不住惊讶的神情,因为他们哪怕看过那么多针灸也从没有见过白光炫这样拖着病体考试,还能扎下九个上穴的人。按照李明焕身边的人对其他人的说法:
-就算亲眼见到也还是不敢相信啊~
-怎么会,怎么会是这样?
所以,对于古代朝鲜李氏王朝历朝历代的医科试场来说,这一次的考试最不平静,因为来了一位天才医者白光炫。因为时间到,李明焕当然不能让他阻止的人进得了医官之门,可是就在终场的铜锣敲响之时,白光炫的最后一针已经扎下。也许正如当年
他第一次以医术相交的张仁珠医女恩师舍岩道人所说:
-这小子是长了一双天生医员的手啊~
这一次,该轮到舍岩道人的首徒张仁珠医女来叹息这句话:
-他是长了一双天生医员的手啊~
在亲眼所见还不敢相信这是真相的情况之下,唯一的解释就是:白光炫是医学天才。或者说,此前一直出于赏识和观望态度的朝鲜最高医官高朱万这才确定了他的眼光没有错,白光炫的确是人才难得。可是这难得的人才目前生命垂危,出于血气已断的情况,这又要如何是好,当然只能由朝鲜最高医官高朱万医官亲自诊治。所以观众看到的那一幕:当担心的白光炫一边冒冷汗,一边问:
-我的胳膊还有救吗?
高朱万医官却笑着说:
-放心,我也不想让你的胳膊有事啊~
或者,高朱万的确是医学界难得的师长。当年马医的儿子李明焕进入内医院时谣言四起,几乎要让他无法面对同期,可是就是他亲自出面证明李明焕来自两班进士家庭,这才平息了众议,而今白光炫需要进入内医院,又要他出面,拿李明焕也是马医之子的事实,隐晦地平息纷争,让此事主要的反对者李明焕不再挑头闹事,这才为白光炫在考场创造奇迹铺平了道路。
当然,这件事最惊讶的不是张仁珠,对张仁珠来说,启发比惊讶更多,因为她想要寻找的是好友姜道显的后人白光炫,如此一来,刚好证实她的推断,她要做到的只是证明身份而已,对白光炫在骨折的情况下扎入十个上穴这件事最为惊讶的人是李明焕,因为以他的医学常识来看,根本没有人做到这种事,而这种近乎于奇迹的事,他也有份,这又作何解。也只能说,姜道显在天有灵,要看着自己的儿子白光炫从无到有,振兴家门,也要去点醒还在执迷不悟的老友,让他从心里感到羞愧继而悔过。
对白光炫的搭救是意料之中,因为姜知宁十分内疚,这件事虽然不是她所为,却是因她而起,所以她能做的只是入宫恳求淑徽公主,取得标信之后,在马军官的保护下去口岸采购珍贵药材,为的是给医学奇才白光炫下重药,治他的伤。当然,还有在他伤重时的安慰,可是她却没办法面对这样的他,因为虽然她的养父李明焕将此事赖得一干二净,可是毕竟是底下人所为,她又如何脱得了干系。直到伤愈之后白光炫从司仆寺里带来毛猴,训练猴儿给她送花,两个人才能交谈自如。或者,此生白光炫与姜知宁的情分就是如此,不是不见就能阻隔,他们的情谊早在出生时就已经注定。
对于为了阻止他考取医生资格,把他打到断手的李明焕,白光炫甚至亲自去内医院说了自己的心里话:
-我觉得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觉得羞愧的事!
可是这样的话让李明焕情何以堪,为了成为医者,他抛弃了家族,抛弃了过往,甚至在父亲病重时都无法回家,也不能为父亲送终,只能装作不熟悉来人,把人打发走,可是眼前这个被他派人打伤的小子竟然如此堂堂正正,这又要如何是好。这当然是李明焕无法释怀的事,可要是他知道他狠命打压的人居然是好友姜道显之子,就不会这么不理解了——按说姜道显出身朝鲜儒生最高家门,又是大科状元,后来才行医,在考试中取得头名进入内医院,他的儿子如何会是寻常之辈。
底下的人纠结的纠结,烦恼的烦恼,可是却还是有人高兴,这一位不用说就是居庙堂之高的显宗大王。按照显宗大王对高朱万的问话:
-听说这次出了特别的人才?
看到高朱万呵呵直乐又特地禀告谦词的样子,就知道他虽然口称没有,心里却特别高兴,在他的人生之中终于发生了一次奇迹:
一个难得的医学人才,居然出自贱民马医之中,而这个人居然是由他推荐,并且给予考试机会,通过层层选拔而来,这如何不是奇迹。
也许,就是这样,高朱万统管的三医司才会成为王权斗争的焦点所在,因为掌握内医院就意味着掌握王家成员的性命,如此性命攸关之事,大王如何能够放手让权臣插手?若是想要权利自主,就必须培养忠于自己的臣子,至少要培养出不畏权势,保持中立的医员。那么,在古代朝鲜李氏王朝历史上,显宗时代果真因为三医司之事专门有过纷争吗?对照【朝鲜王朝实录】引用相关记录如下:
以下引用
顯宗 9卷, 5年(1664 甲辰 / 청 강희(康熙) 3年) 10月 24日(壬午) 2번째기사
○大司谏南九万等启: “以宫女抄择, 令刑曹依法典, 以各司下典, 而别监私出闾阎, 抄择良人之弊, 昨日仰陈于榻前, 而自上以三医司外, 令刑曹抄入事为敎, 臣等钦仰殿下革弊之盛意, 而犹惜其不能痛祛起弊之端也。 祖宗旧制, 只择各司下典, 以充下陈, 其时亦未尝以使令之不足为患。 今殿下, 何独于选宫女, 必踰旧制, 而延及良人, 留作日后之弊哉? 请宫人选择, 只以各司下典, 罢良人抄入之举, 定为后式。” 不从。
引用完
意思是说:
顯宗 9卷, 5年(1664 甲辰 / 청 강희(康熙) 3年) 10月 24日(壬午) 2번째기사
大司谏南九万等人启奏道:
“以宫女抄择(为例), 下令刑曹依据法典, 要求各司下典, 而别监私自出入宫内, 抄择良人的弊端, 昨日在王上榻前仰面陈述, 而从上到三医司外, 下令刑曹抄入的事情下教旨, 臣等钦佩仰慕殿下革除弊端的盛意, 但特别可惜这次行动不能怯除弊端的起源。 祖宗旧制, 只能选择各司下典, 以便充分下达陈述,这个时候也不能以下令不足当作麻烦。如今殿下,如何单单选宫女这方面,必须遵循旧制,而引申到良人,留下日后会成为弊端的问题?请求宫人选择,只以各司下典法,停止良人抄入的做法,定为以后一贯做法。”
(显宗大王)不听从。
从这一则记录来看,围绕三医司的例外,权臣与王上有了颇为激烈的争论。此后在显宗薨逝之后这条记录还有修改,继续对照【朝鲜王朝实录】引用相关记录如下:
以下引用
顯改 11卷, 5年(1664 甲辰 / 청 강희(康熙) 3年) 10月 24日(壬午) 4번째기사
○大司谏南九万等更申宫女勿取良人之启曰: “昨于榻前, 自上有三医司外, 令刑曹抄入之命, 臣等钦仰殿下革弊之盛意, 而犹惜其不能痛祛弊端也。 祖宗旧制, 只择各司下典, 以充下陈, 今殿下何独踰旧制而延及良人, 以遗日后之弊哉? 请宫人选择, 只以各司下典, 罢良人抄入之举, 定为后式。” 上不从。
引用完
意思是说:
顯改 11卷, 5年(1664 甲辰 / 청 강희(康熙) 3年) 10月 24日(壬午) 4번째기사
大司谏南九万等人再次申告宫女切勿选择良人的启奏说道:
“昨日在(殿下)榻前(启奏), 从上到三医司之外, (鉴于)下令刑曹抄入的命令, 臣等钦佩仰慕殿下革除弊端的盛意,但特别可惜这次行动不能怯除弊端的起源。祖宗旧制, 只能选择各司下典, 以便充分下达陈述,如今殿下为何单单遵循旧制,而延伸到良人,留下日后会成为弊端的问题?请求宫人选择,只以各司下典法,停止良人抄入的做法,定为以后一贯做法。”
(显宗大王)不听从。
从记录修改程度来看,南九万的启奏被特地修改,去掉了言辞锋利的部分,变得柔和了很多,实际上是隐藏了王与权臣的尖锐矛盾。或者说,白光炫考取医员的前后,有着极为复杂的外部环境,此时的最高医官高朱万已经成为忠于王上的臣子,三医司正处在王权斗争的焦点之上。此后还有:
以下引用
顯宗 9卷, 5年(1664 甲辰 / 청 강희(康熙) 3年) 10月 26日(甲申) 2번째기사
○正言张键以宫人选择事连启, 上以旣已变通答之。 上意, 盖以付标三医司外四字, 为变通也。 又处置大司谏南九万、司谏李程、献纳郑錀、正言李暹并请出仕, 上从之。
引用完
意思是说:
顯宗 9卷, 5年(1664 甲辰 / 청 강희(康熙) 3年) 10月 26日(甲申) 2번째기사
正言张键因为宫人选择一事连续启奏, 王上用既已变通来回答。 王上的意思, 都是附带以“三医司外”四字, 作为变通。 又安排大司谏南九万、司谏李程、献纳郑錀、正言李暹一并请求出仕, 王上听从这个要求。
从以上记录可见,三医司的相关事由都由王上亲自定夺为例外,所以在奏折上还要注明:“三医司外”,为的是就是让三医司不受任何约束。不过,在显宗过世之后,修改记录之后却有了更为详细的解释,继续对照【朝鲜王朝实录】引用相关记录如下:
以下引用
顯改 11卷, 5年(1664 甲辰 / 청 강희(康熙) 3年) 10月 27日(乙酉) 1번째기사
○乙酉/正言张键启曰: “昨以宫女抄择事论列, 圣批以旣已变通为敎。 而槪闻相臣陈达之意, 以为虽是三医司, 若其本根非良人, 则亦可抄入, 窃恐徒有变通之名, 而终无变通之实也。 凡今都下良人, 推其根泒, 其世传良族, 元不干涉于贱人者, 能几人哉? 若然则非但与当初本意, 大相不同, 至于三医司勿抄之敎, 亦归虚地, 勒抄之弊, 何以异于前哉? 请宫女选择, 依法典以各司下典抄入, 而凡系良人, 无论本泒, 并勿抄择, 定为后式。” 上不从。
引用完
意思是说:
顯改 11卷, 5年(1664 甲辰 / 청 강희(康熙) 3年) 10月 27日(乙酉) 1번째기사
正言张键启奏说道:
“昨日以宫女抄择事讨论情况, 圣上批复说以既已变通为教旨。 但是大概听说宰相臣子陈述表达的意思, 认为虽然是三医司, 如果祖上宗族并非良人, 则也可以抄入, 私下里担心白担了变通之名, 而最终没有变通之实。 如今都选良人, 推算他们的根源, 如果是世传良族, 原来与贱民无关的人, 能有几个人啊? 如果这情况与当初下达的本意, 大为不同, 至于三医司不要抄择的要求, 也没什么意义, 勒抄带来的弊端, 如何会比之前少? 请求对于宫女选择, 按照法典要求各司下典抄入, 而但凡是良人, 无论本源如何, 不要考虑抄择, 定为以后一贯做法。”
显宗大王不听从。
将原本简短的记录增加至如此细致,可见当时担任正言的张大人如此介意这个启奏,也是三医司挑选人才是否改变的关键所在。规定医员是否一定是良人出身,关系到贱民是否成为医员的关键问题,若是王上挺身维护,就证明白光炫这位医者对王室成员的意义重大。话题回到剧情这里,在白光炫进入惠民署,成为医生学员之后,发生了两件事,直接影响到了他日后的医者生涯:
@白光炫被临时抓差,为帮助指导教授给内医院负责官员送礼,却被任命为分管官员的李圣夏发现,严厉斥责了教授送礼的不当行为,又责备他驱使有前途的医生学员耽搁学习时间,帮忙搬运礼品,是不尊重国家选拔的人才。此后却被大提学徐大人的儿子徐进士发现,将他拉回家,为的是解救妹妹徐氏的性命。
正当白光炫解释自己只是医生学员,并且入署之前并没有给人看过病,因此没有临床经验,不能给人诊治,还遭到徐进士痛打时,佣人来报大小姐自尽。在危急情况之下,白光炫在医女姜知宁未曾赶到的情况下独自救治了已经昏厥的徐氏。虽然回忆相关急救篇的内容不很完整,他甚至无法正确使用急救药物,但毕竟救下徐氏一命,待姜知宁赶到时,只吹了吹病患口中的药,将散粉吹散,就将徐氏呛醒。
救下徐氏之后,白光炫被徐进士感激到热烈拥抱,还发誓说:
-我以后会尽力帮助你!
此后,白光炫拿着药去看望罹患急性盲肠炎的徐氏,虽然被徐氏一通奚落,但还是以一番真诚的劝说感动了徐氏,至少为徐氏解开了一个心结:
虽然至亲的丈夫死去,可是想要活着并不是应该感到羞愧的事,因为求生是人的本能,活着是最好的事。
就是这一番承诺,为白光炫日后在争取身世和权益的过程中赢得了决定性的助力,因为,徐氏也开始成为白光炫的支持者,竟然在去往白光炫的家宅路上,与前去探望的淑徽公主及其随从不期而遇。虽然见面不相识,但是出于女性敏感,淑徽公主和徐氏还是相互打量对方一番,这才引起日后不相见的配合。
@因为针灸考试的出色表现,白光炫一直都被出身御医世家的医员尹泰周关注,因为在试场之上,就连尹泰周自己都无法做到扎中十个上穴。在白光炫不熟悉病症,不能做到熟练地望、闻、问、切,甚至贻误治疗时机,导致病患被确诊后经抢救无效被送入停尸房的时候,尹泰周狠狠训斥了他,还提到了治疗方法。可是当天晚上,几个调皮的学员为了整治白光炫,把他骗入停尸房,并且锁上了门,为的是吓死他,不让他参加第二天的药材考试。
可是被关在停尸房几乎吓到丢了半条命的白光炫,却因此发现了白天被送入的病患并没有死去,搭脉之后发觉还有气息,于是哆嗦着掏出针筒,按照尹泰周说明的医治方法,对患者施针,岂料第二天姜知宁发觉白光炫没有参加考试,逼着学员带路找人,开门之后却发现白光炫将送入停尸房的死人救活,不得不倒吸一口凉气。
真有将死人救活这种事吗?在我国史书中也有记载,神医扁鹊就曾经救下了已经气息全无,已经送入棺材的人,因为那种情况在现代医学中被解释为:休克,并不是真的死去,是一种假死状态,所以只要施针得当,就能唤醒病患。撰写【千金方】的医者孙思邈也曾经救下放入棺材内装殓的妇人,因为看到棺材中还有血从棺材缝内渗出于是断定是难产,还有救,于是施针之后不仅确保妇人产下一子,还救活了大人。所以,这种深度昏厥并停止心跳的情况很有可能是假死现象,若是放在现代,应该专门采取抢救措施,不断采取电击刺激的办法,并且要确认心跳,而不是只是简单搭脉就确认说病患已经死去。因此,这类中风病患极有可能被救治,存活下来。
无论怎样,将送入停尸房的人救活,这并不是一件小事,一时之间,惠民署沸腾了,由惠民署负责医官高朱万亲自前来确认。对于年轻的医员白光炫来说,他渴望知识,追求平等,尊重生命,也认可人有求生的欲望,对于围绕他的那么多医者来说,白光炫就是医学界的传奇。这个特别的人究竟能不能顺利毕业,能否受到王室认可,他进入内医院之后还会有怎样的故事,拭目以待。
5 ) 济世之光之四 考
马医 济世之光
第四篇(11-14)考
若是想要在层层推荐,人浮于事的机构中挑选出真正得用的人才,还要不受掣肘,唯一的办法只有一个:考试。
对于古代朝鲜李氏王朝的历代君主来说,在现代社会看来稀松平常的考试却是他们想要挑选自己身边能够效忠的忠臣,向众臣拼力争取,来之不易的机会,由于身份所限,大部分底层出身的年轻人根本没有机会参加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在我们这个关于医者的传奇故事里,剧情开始进入主人公传奇人生旅程部分,参加考试的相关细节终于出现,这也意味着日后在李氏王朝的史书里被称为贱人奇才的太医白光炫才开始真正登上历史舞台,可是对于故事里的年轻人们来说,他们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上篇说到深宫里的淑徽公主爱恋出身贱民的马医白光炫,总是情不自禁想要靠近,想要待在他的身边,殊不知年轻的白光炫早已心有所属,只是他自己和女方都还不知道。虽然在韩剧中,爱情通常都有先知先觉,当知当觉,后知后觉这三种情况,但是在李秉勋导演的作品中,爱情戏份里最大的可能性往往都是后知后觉,若是没有后知后觉,怎么会有历史故事里的主人公纠结,痛苦却充满甜蜜爱意的期待。在我们这个关于医者的故事里,目前还是马医的白光炫,他所在意的那个人不用说就是当年被换子风波变为两班之女的同伴姜知宁。虽然公主身边服侍在侧的郭尚宫大力斥责,责备公主不应该这样,可是电视机前电脑前的观众都看得明白,实际上公主会爱上这样的青年并不出奇,因为他本就是出身两班世家的后人,若是他的祖父姜大人还在世,他就是正一品重臣的嫡出孙儿,出身朝鲜儒生最高家门,如何不是驸马的人选。
世事难料,本该成为驸马的白光炫,却因为可怕的政局风暴,成了贱民马医,就算能与淑徽公主相见,也只是白马医对淑徽公主尽力效忠的关系。这段令人惋惜的缘分,非常可惜,可惜就可惜在后来姜氏家门因为白光炫的生父儒医姜道显受牵连,被满门抄斩,灭族之后虽然被王上下令伸冤,但是声势已大不如前,如何能够称得上是儒生最高家门,但就算如此,姜知宁依然是被王大妃娘娘看重的朝鲜儒生最高家门的大小姐,她甚至同意自己的女儿淑徽公主和这样的女子成为朋友。若是以此推断,白光炫的身份若是此时被证实,王室会将淑徽公主指婚给他,也未尝不可。遗憾的是,在命运的安排里姻缘皆有定数,白光炫虽然日后还是会证实自己的身份,但因为多年前那一场为救命的换子之变,他命中注定的女子只能是养父老白的女儿姜知宁,而非王亲淑徽公主。
可怜又可爱的淑徽公主,她的爱情虽然有道理,却无法实现,作为王的女儿,王的妹妹,她必须服从于身份和命运的安排。在婚事方面无法自主,不能由爱情决定,也是李朝时代公主们的悲哀所在。她们能做的只是以自己的方式不断前去探问,尽力关心帮助,甚至多制造一些在一起的机会,就算能够能够坐在同一个庭院里给猫狗看病也好。
实际上,素来与淑徽公主友好的姜知宁在庭院里见到的就是这一幕,淑徽公主虽然爱慕白光炫,却只能不断地提点甚至是逼迫自己不再与他见面。而在此后,姜知宁应效忠公主的马军官前来请托,正是为了在王大妃任宣王后面前为公主开脱,给公主解围。生在古代朝鲜李氏王朝,人都称羡王家公主好风度好气派,生活富有,只要平安长大,还能由父王母后关心,觅得佳婿,可是年轻的淑徽公主却不这么想。自从遇见年轻的马医白光炫,她开始感到李朝时代的公主们也有不能随心所欲的苦恼。若是婚事不能自主,还能怎么办。
按照规矩礼法,公主当然不能嫁给贱民,甚至不能嫁给身份地位低微之人。不过,规矩也有例外之时,立下这个规矩的太宗大王李芳远,虽然口口声声要贵贱有别,可是他却在自己女儿的婚事上做出了让步,特地让臣下不要过于追求公主中意的人。不过,依照那时候李朝时代王权统治的盛况,李成桂、李芳远父子是握有兵权的王,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或者说,在李朝统治初期,王的旨意就是法,而今到了统治中后期,要主宰整个国家命运的时候,王权衰微的显宗朝时,王室反而要看大臣的意思做出某种妥协和让步,这就是日后显宗大王的继位者肃宗耗尽终生力量,与臣下所做的权利之争。这是后话,暂且不提,剧情发展到第十四集位置,在我们这个关于医者行医的传奇故事里,各位与白光炫命运相关主要人物基本到位,很有必要来做个简单的了解。以下内容摘自【朝鲜王朝实录】中相关记录:
本条记录引用自【朝鲜王朝实录•孝宗实录•志文】
以下引用
尝在宫出见合门外守卒, 衣弊面黧, 问曰: “何为如此。” 侍者对曰: “冻馁也。” 王嗟叹, 命赐以衣, 又令内继赐余饭, 终其践更。 每见窃饿之人, 辄为之矜恻, 必有所赒给焉。 其孝友仁明之德, 着于幼时者如此。
引用完
意思是说:
(显宗大王)曾经在出宫的时候见到合门外的守卒, 衣服破烂面目黧黑, 问道:
“怎么会这样。”
侍者对答道:
“挨冻受饿才这样。”
王上不由得连声叹息, 下令赐给守卫士卒衣衫, 又下令赐给饭食, 让他不要这么辛苦。每每见到饥饿的人, 都在一边颇为可怜可惜, 肯定会给一些东西。王上他这样的孝顺友善仁厚明智的德行,从年少时候起就是这样。
这里说的是显宗大王的好品德,在李氏王朝列王的志文当中,唯有显宗大王的志文中专门提到王给守门侍卫提供衣服膳食,可见王的心地仁厚,也是专门被记录下来并放入史书的理由。看过此时的大王,跟着就应该是王后,那位总是出现在任宣王后身边,并且不断附和婆母建议,不断从中和稀泥的女子就是显宗大王的正妃,也就是日后的肃宗大王生母明圣王后金氏,继续来看【朝鲜王朝实录】中相关记录:
本条记录引用自【朝鲜王朝实录•孝宗实录•志文】
以下引用
辛卯行嘉礼, 王妃金氏, 领敦宁府事淸风府院君佑明女也。
引用完
意思是说:
辛卯年举行嘉礼, 王妃金氏, 是领敦宁府事淸风府院君金佑明的女儿。
明圣王后此时虽然只是跟随在侧,并且帮助劝慰公主,却在日后的王权斗争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也是她目光深远,一早就看出张氏问题很大,虽然她的儿子没有听从,但果然应验,虽然如此,此时的金妃日后的明圣王后还是为朝鲜选择了一位千古贤后:仁显王后闵氏。这是后话,我们继续来看显宗时代的传奇故事。如同显宗这样仁慈的王,如果遭遇王权衰微的情况,他会怎么做呢?难道重用此前被他的父亲孝宗大王信任的内医院最高医院李明焕?那么,在李朝时代究竟有没有李明焕这个人,别着忙,来看【朝鲜王朝实录】中相关记录:
以下引用
英祖 77卷, 28年(1752 壬申 / 청 건륭(乾隆) 17年) 9月 28日(乙酉) 1번째기사
○乙酉/新恩发榜, 上引见李明焕等二十五人, 戒之曰: “予以一公字谕尔等, 尔等须铭心也。”
英宗至行纯德英谟毅烈章义弘伦光仁敦禧体天建极圣功神化大成广运开泰基永尧明舜哲干健坤宁翼文宣武熙敬显孝大王实录卷之七十七终
引用完
意思是说:
英祖 77卷, 28年(1752 壬申 / 청 건륭(乾隆) 17年) 9月 28日(乙酉) 1번째기사
新一轮科举发榜, 王上引见李明焕等二十五人, 警戒说道: “我以一个公字下谕给你们, 你们必须铭记在心。”
英宗至行纯德英谟毅烈章义弘伦光仁敦禧体天建极圣功神化大成广运开泰基永尧明舜哲干健坤宁翼文宣武熙敬显孝大王实录卷之七十七终
这里引用并且解释的为什么是英祖时代状元李明焕的记录?那是因为李朝时代的史书里提到的仅有这么一位李明焕。或者,内医院医官李明焕这个人物,仅是根据剧本编写的需要虚设了这个人物。若是没有李明焕这样为了成为医官抛弃家族,抛弃身世,抛弃家人的人,如何才能衬托出当世神医白光炫虽然出身两班,却安于贱民身份的传奇。从白光炫开始介入医者的世界开始,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关于医者的斗争不会停止。按照郑大人的说法:
-这是主上要选他自己的忠臣~
这话不假,为了挑选跟随王族,真正能够效忠的人,显宗大王甚至不怕得罪权臣郑氏一伙人,非要任用自己满意的医官朱高万来负责三医司,可见日后权利斗争时围绕三医司还会有不少故事;不过现在,朱高万大人想要的只是能够在绝对公平的情况下为国家的内医院选拔人才,而他看重的恰恰是年轻的马医白光炫。
为了让白光炫的入职考试合理化,从第十一集开始,剧情就开始布局,特别提到了他作为马医虽然医术高超,却不被尊重的情况,尤其提到了他在危急时刻为同伴着想,按照医女姜知宁告诉他的办法,为同行马医紧急施针的事。虽然当时病患得救,可是却因为没能及时抢救,被李明焕派人钻了空子,鼓动病患家属告状,官衙甚至判定白光炫害人有罪,还打了他三十大板。按照当时的律法来看,杖责三十已经是非常严重的惩罚,可是所幸对白光炫的影响却是积极的。至少,在这当中,白光炫已经看到了马医虽然明理还能医治是多么委屈,要成为人医是多么不易,若是当时自己是医者,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质疑。
实际上,这件事的问题根源在于病患在施针之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家属这才有了被鼓动上告的可能性,可是之后病患终于醒来,并且逐渐康复,就证明白光炫当时的应急处理是为救命,并未处理失当,而白光炫在这件事之后却生了想要成为医者的心。或者,不论是命运的安排还是由于李明焕一直以来对弱者的打压,却给了应该反转命运的姜氏家门唯一子嗣白光炫以勇气和决心。
白光炫的入职考试,看似平淡,其实一波三折。为了证明他的聪明,剧情从一开始就为他安排了最好的老师:姜知宁。作为从我国清朝留学归国的医者,姜知宁机灵善断,尤其擅长对付考试,因此在考前她特地为白光炫挑选的参考书,还为他专门划出范围和重点,对他有很大帮助,在考前一天晚上,她甚至送来了自己押题的考题范围。最终事实证明,姜知宁也许是特别了解考试流程,也许是海归押题到位,竟然在考试过程中,给白光炫的帮助尤其大,先是在医术考试中押中一半以上的题目,之后在施针考试之前,提前检验了白光炫的针术。
此前,在第一集相关剧情中,就已经出现过张仁珠医女在深夜时独自出现在大内书库之中,为的就是试针。她用来试针的铜人,其实来源于我国。根据我国史书记载也仅有完整的两具,其中一具在战乱中烧毁,另一具存放于圆明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消失,至今下落不明。到本剧播出至第十四集时,施针所用的铜人再次出现,却是为了朝鲜国为了拔擢医术人才进行的考试。当姜知宁从惠民署首医女张仁珠处搬来铜人时,她绝没有想到她将会成为当世神医白光炫传奇医术人生的见证者之一。就在姜知宁目瞪口呆的注视中,白光炫不好意思地看着铜人上扎满的银针和流下来的水银,只是笑着说:
-我,我只是想要试试看。
其实最应该吃惊的不是姜知宁,而是张仁珠,按照她的看法,哪怕她行医多年,被称为内医院的针神,如何见过这样初次施针的年轻人就会针法奇准?按她的回忆,她只看过一个人在白光炫这个年纪针法奇准,那就是死去的老友姜道显。再回忆起姜道显的音容笑貌,张仁珠怎能不感慨?不过这里又悄然延伸出另一条线索:
李明焕自丧偶之后一直未续娶,此番又在惠民署再见到张仁珠,惊喜非常,只是张医女已经无法把他和当年那个充满热情的年轻医官联系在一起,现在的李明焕变了很多,变得让人认不出来,变得让人不寒而栗,身为医官,竟然封堵疫区的药品通路,这又要让人如何理解。
李明焕医官确实改变了很多,就算现在的他再回头看过往,也无法确认那个干劲十足,待人友善的医官就是他自己,因为他已经走上了一条可怕的道路:
依附于权臣,操控朝政,以此达到一己之目的。
白光炫虽是奇才,却也敌不过算计,比方说他就无法敌得过李明焕派人干的事。为了阻止白光炫考试成功,李明焕竟然派人将白光炫施针的胳膊打断,为的就是不让他参加考试,可是第二天的试场上还是出现了白光炫急忙赶来的身影,因为顽强的意志力,也因为一定想要通过的信心,白光炫不能放弃这样的机会。其实施针是讲述医者的连续剧中必然出现的场景,在李导演的另一部历史剧名作【许浚】中,开篇不久就出现了李顺在老人扮演的名医柳义泰与人打赌,要采用华佗针法,打赌谁才是朝鲜八道施针最高名医,要在活着的母鸡身上插入八根长针,母鸡在施针完毕后不死,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做到这种程度的医员赢得比赛。而今在许浚身后的时代显宗朝,天赋医者白光炫也要以针法开始他的传奇,而他却是要在严重伤病的情况下,高烧不退,胳膊骨折时在规定时间内还能扎入十个上穴。白光炫能够通过这次艰难的考试吗,他是否能成为入试生的传奇,预知下情如何,且看下篇分解。
6 ) 出关之作
前半部分还行,后面面包车就又翻了,当然放10年前那个时代,这个节奏可能还行。印象中韩剧小演员选的都很用心,形似神似演技还到位,真是人才不缺。从出道到复出后的1-2年间,李枖原演技给我的感觉是惊艳和有灵气的,奉达熙是入坑之作,虽然狗血但毒爱中的表现也是过目难忘,之后的片子虽然类型也不少,但因为是集中看的,就看出不少重复的表现,更遗憾的是,随着年纪越大,或者说脸越来越圆,灵气变成了萌气,从德善开始,到这部马医,一度怀疑是不是整容没有消肿(应该是太累了所以浮肿吧)。象金南珠之前的片子演技不怎么待见,但迷雾真的给人一种华丽转身的感觉,两人又是同一年演技大奖的,起点天赋那么高希望李媛媛40岁后奖项上能梅开二度(越来越萌,估计难了),还是我很喜欢和尊敬的演员,偶像包袱也不重,勤奋本色,不是真心喜欢演戏,没必要选那么辛苦吃力的本子,要吃偶像饭,早可以更红的。
3.5
被曹叔圈粉了!!
因为女主没看完这部戏 男主的笑容很可爱 金素恩演的公主太漂亮了 动情的样子好美 少女情怀总是诗 里面还有一只很可爱的小猫咪 赵宝儿的寡妇角色也非常出彩 以她的年龄和资历 能有这么稳定的发挥 很不容易了 还为这部戏压低了原本很尖的声线 为年轻演员点赞
原本三星 還有一星是給瑤媛和佑承的 浪費了一對好演員啊-_-||
曹叔演小白居然这么可爱!公主好可爱啊!虽然太多剧情有点扯,不过主旨还是挺好的。当人发现自己觉得羞耻极力藏匿不敢正面面对的事情却被人用理所当然的方式去积极努力会多折磨难受。所以无论好的还是坏的,都勇敢去面对承认,是最好的选择。
公主太可爱了
编剧去死,又把思密达吹上天,纯为李瑶媛看的,不是她就快进导致四天就看完了,意外收获金素恩萌妹子,事实证明对于一个烂剧本,大长今的导演都救不活
断断续续看了20集就怎么也坚持不下去了,看了剪辑版,连剪辑版都看不下去。老曹好几段哭戏都哭不出来,我也是醉了。倒不是说后期戴上官帽前造型有多糟糕,演得太一般,不是老曹该有的水平,和李瑶媛更是一点CP感也没有。如果说最早期几个电影是少有的让我对老曹失望的话,《马医》就是剧里最让我失望的一个。
前面不错,中后部分有点弱了,李明焕后面感觉精神都不太正常了,很多举动难以理解……男主的坚持令人动容
我少有的第一集給了高分,通常這些歷史劇第一集都是飛過的,可是難得很好看。加上演員和導演,實在期待。本來是想等出一半再看的,現在忍不住了。可是後來減了兩星,感覺越看越沒意思。。。。。。
小曹所有的剧里面,比较胖的一个,但后面光炫到了清国后明显瘦了一点,穿上官服也帅到爆!完全就是一部励志剧,不仅宣扬了医术也宣扬了医德,非常赞。剧情略显拖沓,到为了看曹,都无所谓啦~
寒假无聊看的,竟然追完了……不错的!
就是大长今男版2.0,外科书这个有点假了(无菌操作在古代简直就是神话),刨除这些细节,单看剧情还可以,喜欢大长今的应该也喜欢这部
套路套路套路,唯二亮点曹演员和公主
曹承佑就是会演啊
男猪+女猪+导演+编剧!看不动了。。。好慢啊。。。
网友说“裹尸布”,真的花了我整整一周在看。看下来,只有白光炫,忘记曹承佑。这部剧从题材立意已经高出一筹,尽管剧情存在很多令人无法理解的地方,有些角色也显得非常奇怪,但整体是一部很好的医疗和权谋连续剧,好看。우리光炫主角光环真的很强,但正义的光芒真的令人感动!
喜欢曹承佑,演技没说的,相反李瑶媛怎么总是面无表情,还是公主麻麻可爱
因李炳勋的商道追到这,很好看
这应该是我看过最长的韩剧了,这部剧其实思想内涵要比大长今更丰富,但是没赶上好时候。不过古装韩剧的问题就在于场景太简陋格局太小了,虽然演员们都很尽心,但还是不够抓人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