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男人,突然一天,沒了工作,妻子走了,房子進不去了,屬於自己的東西擺滿了草坪。。。如果是個中國人,也許天就塌下來了。而美國人會有很多選擇,他選擇了默默的坐在那裡,不斷的喝酒。
有後果,就肯定有前因。。父親是酒鬼,簡介了造成了他嗜酒的惡習,也許我們會說,忍住忍住。。。但美國人不會這麼干,如果這麼容易就讓他們忍住的話,就不會有這麼多戒酒會了。
他只有五天的時間整理自己,雖然看起來他很想把自己喝死,但這麼多年的工作經驗還是讓他很好的利用身邊的一些資源儘量使自己好一些。讓小男孩為自己工作,威嚇鄰居給自己提供便利,但這並不能讓他振作。
高中的朋友是一個轉折,我什麼都沒有了,都失去了,但至少還有人記得我。。這就足夠了。所以當他得知自己被解雇是個誤會的時候,他原諒了他的上司。
但萬萬沒想到最後一條交易法則“不要與朋友做生意”會應驗在自己身上。大悲後,大定,大變。。
人,總有這麼一段時間,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麼,該做什麼,要去做什麼。記住,不要胡思亂想,放輕鬆,身邊總你所關心的人,關係你的人。。
(看到最後,可能我理解有一些問題,我總覺得主人公在送走所有東西後,會自殺。。畢竟他已經沒有什麼可留戀的了。但轉念一想,雖然他把東西都送人了,賣東西的錢也給了小男孩,但他畢竟離婚了,他可以拿會銀行裏的部分錢,他可以重新開始,而且他已經重新開始了。。GOD WITH HIM。)
1976年,潦倒半生的雷蒙德•卡佛时来运转,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说集《请你别说了,可以吗?》,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提名。1981年,小说集《谈论爱情时我们都在谈些什么》奠定了卡佛在美国文坛的地位,他与玛丽安25年的婚姻也走了尽头。长期在精神和物质上支持卡佛写作的玛丽安,并未从卡佛的成功中得到合理的补偿。著名作家斯蒂芬•金在《纽约时报》为玛丽安打抱不平,抱怨卡佛的薄情寡义减少了他“读卡佛小说时的愉悦”。
卡佛在电影界的大粉丝罗伯特•奥特曼,1993年根据卡佛的九篇小说和一首诗拍摄了一部大杂烩似的电影《银色、性、男女》,汇聚了莉莉•泰勒、小罗伯特•唐尼、蒂姆•罗宾斯等一大批实力派演员。观众感到郁闷的是,卡佛小说的妙处在于不断地做减法,那些常人无以言表的伤痛和沉默,在你合上书本时依然挥之不去。而电影如果不想血本无归和达到必要的长度,就只能做加法,用影像再现卡佛欲言又止的东西。奥特曼使出了浑身解数,电影充满小人物的辛酸、黑色幽默和酒精的味道,但卡佛小说那种内在的张力却不见了踪影。
2006年,澳大利亚导演劳伦斯将卡佛的小说《家门口就有这么多的水》改编成电影《湖边疑云》。四个大男人发现一具女尸没有及时报案,而是继续钓鱼、打牌、喝酒,引发一系列冲突。既然“家门口就有这么多的水”,可以随心所欲地钓鱼,你们何必舍近求远,惹事上身?卡佛的这篇小说并不出色,对夫妻矛盾的处理显得过于刻意和形式化,说教味道很浓。为了加强戏剧性,导演差点没把这么一出伦理戏搞成惊悚片。媒体的评论一针见血:“演员在影片中虐待了自己两个小时,观众也跟着在旁边受罪。”
2010年,卡佛的短篇小说《你们为什么不跳个舞?》被丹•鲁什搬上了大银幕。导演显然从卡佛的人生经历中获取了灵感:作为一个无可救药的酒鬼,卡佛多次入院治疗,一度靠妻子端盘子维持生计;影片《大甩卖》的主角尼克因为酗酒失去了工作、家庭、住宅、存款,陪伴他的只有亟待处理的家具和满天星光。丹•鲁什大刀阔斧地将本来就短的小说砍去了一大半,仅留下大甩卖的故事主线和再多的酒精也无法淹没的苦涩。
一个万念俱灰的男人,问一对来买他家具的情侣:“你们为什么不跳个舞?”倒也是,闲着也是闲着,为什么不跳个舞?以喧闹、热烈衬托苍凉和孤独的心境,这种不显山露水的绝望和幽默,非常彻底、非常卡佛。导演在原著的基础上增加的小孩、警官、大肚婆、高中同学等角色,似乎都在突出这种卡佛式的绝望,但却砍去了“你们为什么不跳个舞”这个主要情节,实在令人费解。
扮演尼克的演员威尔•法瑞尔,2006年因与著名女星妮可•基德曼联袂主演《家有仙妻》,获得金酸梅奖的最差银幕搭档奖。法瑞尔看上去很有喜感,一脸无辜的表情,好象整个世界都在故意跟他过不去;他维护自尊的小心翼翼,面对流氓的忍气吞声,以及酒瘾发作时的无赖,令观众大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之感。尼克与非洲裔小男孩肯尼的对手戏十分精彩,后者看似呆头呆脑,内心的小九九比谁刨得都快。尼克打算用每小时4美圆雇他帮忙,对不起,亚利桑那州法定最低工资是每小时7.25美圆。另外,还有附加条件:教我打棒球。
翻检旧物,尼克偶然发现高中纪念薄上的一条留言:“尼克,你是沙砾中的钻石。黛丽娜。”正处于人生低谷、觉得自己一无是处的尼克,像是打了一针强心剂,当即决定前去拜访这位老同学。原来,20年前的一次疯狂派对,酒壮英雄胆的尼克危难之际显身手,令黛丽娜感念至今:“尼克,你有一幅好心肠,这一点一直未变。”尼克都要哭了,他早已忘记自己曾经有过见义勇为的壮举,他的悲哀和被人惦记的好处,都与酒精密切相关。
为了让我们的主角更倒霉一些,导演让尼克红杏出墙的妻子爱上了对尼克关爱有加的警官。就像历经坎坷、终于摆脱酒瘾成就作家梦想的卡佛一样,尼克意识到了酗酒给妻子带来的伤害,决意戒酒,重新振作起来。原著的绝望至此让位于励志的轻喜剧,换句话说,《大甩卖》无助于加深你对卡佛作品的理解,在经济危机和占领华尔街的背景下,励志必然成为好莱坞的主旋律。
用“沙砾中的钻石”来形容卡佛的小说亦未尝不可。美国低收入人群的日常琐事,犹如一望无边的沙砾,经过卡佛及其编辑Lish的创作、剪裁,给读者留下大量揣摩、回味的空间,那就是文学艺术的“钻石”啊。如约翰•莱曼所言,当他阅读卡佛的时候,他找到了自己那些已经迷失的部分。
假如是个中国人,那就一股脑卖给楼下收旧货的了。没有自己的草坪和院子,也不会有邻居来买旧衣服和黑胶碟,更不可能有放映机来重现儿时的时光。
我们没有曝光过度的午后,没有洒水的清晨,更没有怀旧慵懒的情怀。只有嘈杂的马路和粗暴的城管。失业、下岗、被老婆赶出门……全世界都可能发生。
自嘲、冷幽默、励志?那是在欧洲电影和美国独立片里才有,在中国只有黑色幽默。
确实,我们活的挣扎,我们活的无奈,好事没有,坏事连连。是社会制度的不公,还是人心不古?走到人生的低谷,我们该怎么办?整日买醉,一蹶不振,还是笑对人生,从头再来。一声感叹,人世无常,昨日还风光无限,如今却身陷囹圄,人生之尴尬无非这如此莫测无常之人生,走过之后,回头相视,原来如此。波澜不惊的情节,却把人生无常,世事变幻展露的一览无余,人与人之间的或亲情,或友情,或者那么一点儿“暧昧”,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结局并不完满,但不失温馨,生活——本应如此。
乍看之下[大甩卖]似乎是一部由“衰男代言人” 威尔·法瑞尔领衔搞笑的单纯美式励志小品,讲述了年届中旬的推销员尼克在裁员风潮下惨遭解雇,失意狼狈他回到家却发现妻子换了锁,非但进不了门所有家当还被统统扔到屋外的草坪上,于是他就地取材在这块草坪上过起了他的“荒岛余生”。看似是一个挫败中年汉重拾新希望的桥段,然而要知道此片的剧本改编自美国小说家雷蒙德·卡佛的原著,这位被誉为“简约主义大师”的作家对美国文学及社会都产生过重大影响。
由此可见[大甩卖]算是一部披着喜剧外衣剧情片,在它漫不经心地说笑下,其实掩藏着美国民众自经济危机以来,一直悬着的那颗惴惴不安的心和他们疲惫的身躯。于是就像倒霉的尼克一样,在遭受失业情况下还被妻子赶出家,人生可谓到了最低点。但是“失去”也意味着一种“改变的发生”,孰优孰劣不得知但至少这种改变亟在进行就是好的事情。
显然影片要表达地内核颇为深刻,这恐怕也解释了一部喜剧片竟被评为R级的缘由,虽说影片的导演丹·鲁什名不见经传,但好在“贱格笑匠” 威尔·法瑞尔此番倾情加盟,四下张望还有谁比他更适合这个“衰男”的角色,这哥们几年来一直乏善可陈连去年指望翻身[二流警探]也反响平平,所以[大甩卖]对于威尔·法瑞尔来说也无异于一种“改变”,就像影片所指“everything must go”任何好的坏的迟早都会过去……
每个镜头都声嘶力竭地在说“我要治愈我要治愈”
把短篇小说抻长是必然,但原著的精髓连一丁点都看不到,即便不想卡佛,就算是原创剧本,这片也实在太太太平凡,这种电影多到简直可以独立成为一种类型了吧?而此片完全看不到亮点。
本来想给四星,后来一看是处女作,减一星。刚刚出道,不能这么规整哦。
其实威尔·法瑞尔与片中的角色一样,他们都需要一些改变。一点点卖掉过去,告别。结尾为什么不跳上一段呢。
卡佛的小说,空白太多,反而韵味无穷,这样改编电影反而稍显俗套。其实能做到这些已经很不错了
【Everything is not yet lost】看卡佛的小说永远都有种无力感,电影异常之温情,很是喜欢,让我觉得拥有或许远没有失去来的浪漫。
标签帖成喜剧实在是不太对啊,顶多是黑色幽默吧。。。法瑞尔的演技很惊艳,对人生的反思也很有想法,我喜欢
生活就是遇上困难并且解决的过程,Everything must go so that we can live a whole new life from the start.一部聪明的疗伤轻喜剧,没有消极的情感,没有跌宕的情节,就像一首美妙的乐曲唱进我们心里。
中年危机片,甩卖掉一切重新开始。剧情比之卡佛的原作小说改动比较大,偏温情,但冷静。
没心思看,拖着过目。中年老男人的活出我人生。
Will Ferrell的演技还真不错!!
everthing must go.题目起的很好。画面很美,音乐不错。淡淡的味道,阳光的味道,回忆的味道。
美国的温情小片 本色 一直都很本色 但是生活么 过去的一切不会磨灭的一点不剩总要承担起后果
“生活发生了,工作发生了,婚姻发生了……”“我跟你们任何人都没什么不同,我只是没把自己藏在屋子里。”“Everything is not yet lost.”心碎温暖又治愈,我们为什么不喝杯酒跳个舞呢?
略丧派励志片儿,没多大意思,Will Ferrell估计也起不了多大范儿了。
一开始我不知道为什么归类为喜剧,威尔法瑞尔板起苦瓜脸不再贱相倒有些不习惯,不过忽然才发现在这种正经背后的荒谬和无奈。按说喜剧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裂给人看,那么抛弃掉过去的东西走向新生活这样心灵鸡汤的主题便具有了不同于说教的启迪意义,对于威尔法瑞尔来说,足以令人刮目相看
喜剧演员演正剧绝对强
Everything Must Go
所以说,除非你想清楚了,否则和一个婊子结婚,将换来一个无穷灾难的后半生.....
不紧不慢的也不都叫从容淡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