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瑞

HD

主演:马特·达蒙,卡西·阿弗莱克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03

 无尽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非凡

缺集或无法播,更换其他线路.

 剧照

盖瑞 剧照 NO.1盖瑞 剧照 NO.2盖瑞 剧照 NO.3盖瑞 剧照 NO.4盖瑞 剧照 NO.5盖瑞 剧照 NO.6盖瑞 剧照 NO.13盖瑞 剧照 NO.14盖瑞 剧照 NO.15盖瑞 剧照 NO.16盖瑞 剧照 NO.17盖瑞 剧照 NO.18盖瑞 剧照 NO.19盖瑞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盖瑞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两个年轻人在一次旅途中迷失了方向,巧的是他俩的名字都名叫“杰瑞”。于是在沙漠里两人开始了寻找归途之旅。在去年圣丹斯电影节上,这部影片让半数以上观众离场。在关于此片的国外评论中最常用到的词是“极端极简主义”。的确,整部片子拥有一句话可以讲完的故事情节,构图简单的超长镜头(全片不超过50个镜头),还有著名现代音乐家,极简主义的代表人物阿沃·帕特的音乐,所有这一切,构成了这部爱之极爱,恨之极恨的作品。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一个人的江湖 奇门飞甲极度危机2004不2022夜游者神秘匹兹堡产科医鸿鸟一屋高才生第六感魔灵岛元气少女缘结神边缘岁月 粤语日为吾兄月为吾妹捉迷藏国语文德森·奴尼斯:我就这样禽兽超人第三季当男人恋爱时2021间谍少女组 第七季婚礼面纱遗产古墓奇谭2穿越死亡海超越边界空幻之屋绯闻王妃

 长篇影评

 1 ) 茫然,寻找过程中的茫然,亦或就是结果

依稀记得大学生活的几个志趣相投的哥们,时常围坐在酒桌前谈论着姑娘、音乐、书籍、电影。这些也许就是生活,而除此之外的就是理想。理想一词仿佛一时间成为了一个假大空的贬义词。“你他妈还真有理想。”但说出此话的人其实心中也有个理想,实际一点应称之为目标。而我们都在努力且茫然地寻找着这个不只会在多远的将来闯入我们生活的相熟者,也许又是另一种陌生。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无根的精神世界中,我们能做的好像只剩下寻找了,漫无目的地寻找。

依旧是茫然,这是在第一遍观看《Gerry》后留给我的最深印象。于是,我尝试着开始了与《Gerry》的第二次接触,或者可说成与格斯·范·桑特的对话,当然结果很可能是失败的,但至少是直观且真实的。对于《Gerry》这部影片来说,描述剧情简直成为了一种奢侈的想法,与格斯·范·桑特的前作相比《Gerry》呈现的最大特点就简约,极尽的简约。影片的故事情节只需一句话便可概括,关于两个同叫Gerry的伙伴迷失在旅途中的故事,仅此而已。而溶于故事表象之下的东西究竟是些什么呢?这些也许就是影片的镜头中及镜头之后潜在的主旨吧。

随着优雅且弥漫着哀伤气息的旋律响起,一条曲折漫长的道路开始在镜头之中和之外延伸,这就是两位Gerry的旅程,长镜头的持续为影片定下了基调同时也成为了二人旅途中艰难、迷茫、漫长寻找过程的暗示。丛林中存在着多条可能的道路,而这条条大路就真的能通向罗马吗?这种多少有些自我欺骗性的借口为Gerry们的迷途标定了起点。上路,幽默和调侃不时的发生在两人中间。也许下一分钟或下一秒钟他们的汽车就会出现在眼前。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下面的路途将会是多么漫长和艰难。随着时间的行进,怀疑开始发芽。Gerry(Matt Damon)是一位极其坚持个人主张并且有较强支配欲望的家伙,即使这种主张可能是错误的,这应该可以想象为一种男性的意识倾向。他坚持走向山顶站在高处就能寻得目标,但这种简单的想法怎么可能在这环绕的群山中间实现呢?Gerry(Casey Affleck)是一个具有清晰思维条理但稍显被动的人(这点可以从他注意到动物的足迹并主张跟随足迹寻找水源看出),或许这就是与Gerry(Matt Damon)身上的男性意识相对的女性特质。这里毋宁将Gerry看作一个符号,而其却具有两种相对的符旨,就像一个人在面对一种选择的过程中,也就是找寻,内心中往往有两种力量在对抗,而这对抗的结果就直接影响着你的选择。但对于两位Gerry来说,仿佛任何一种选择都是错误的。

天空翻滚的乌云、一望无垠的地平线、赤裸连绵的群山,这些平日里蔚为壮观的景象此时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加剧着二人心里的焦躁、迷茫和莫名的压抑。空间既是开放的又是封闭的。开放是相对两人生理而言,寻找方向已然无法成为判断目标所在的手段,方向感的模糊和丧失使二人像没头苍蝇一样在沙漠中游荡。封闭则是对于两人的心理而言,这空间又像一个盒子将他们锁入其中,饥饿、干渴更加使他们接近死亡。谈笑逐渐开始在两人之间消失,唯有焦躁和危机在增长着。刺眼的阳光投射在洁白的盐地上,四下里根本没有排除茫然的参照物,伴随着体力的枯竭和希望的消散,一幅幅幻像浮现于Gerry的头脑中,虽然这仅仅是海市蜃楼般的缥缈,但无疑成为了垂死心灵的些许安慰。死神正在向二人招手。

虽然死亡已经如此的接近他们,可两人早已无力去抗争。“我要走了。” Gerry(Casey Affleck)对躺在身旁的Gerry(Matt Damon)说,但这话听起来仿佛失去了任何意义,这里是否可以理解为他对死的预感。经过缓慢的挣扎死于了Gerry(Matt Damon)的手上。两中意识和力量的对抗得出了结果。无限延伸的地平线上闯入了几个移动的黑点,祈求这不是海市蜃楼。Gerry(Matt Damon)蹒跚地挪着沉重的双腿,向着公路移去。他终于找到了目标,但沉留在脸上的除了麻木依旧是茫然,也许车停之后,他将开始下一次的找寻。

影片在镜头上可以视为对传统电影技术的一次挑战,当多数人疯狂迷恋着独特离奇的叙事结构同时,格斯·范·桑特选择了最为考验观者忍耐力的长镜头,且用法早已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长度,之前早已有许多作者进行过尝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一般观众产生排斥感,但个人认为这些长镜头的运用还是比较准确的表现出二人在寻找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地位的变化(这些在画面的构图中也有表现)和一直持续并不但加剧的迷茫感觉。镜头数量之少多少与镜头长度有关。而剪辑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早已弱化为单一的镜头连接上。镜头之间的对比和深入已被一个个长镜头的作用淡化。空镜在影片中不时出现,低沉翻滚的乌云、鲜红的火烧云、云隙间反复投射的阳光的画面和大量群山、荒漠的景色,都将二人潜在的危机、压抑和茫然进一步的渲染出来。这点贡献上自然少不了音乐,零星的手指触碰琴键产生的悠淡旋律,出自极简主义现代音乐家阿沃·帕特之手。上述这一切就成为了这部极端简约的影片《Gerry》。

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生活中的寻找过程。寻找一间温暖安逸的窝,寻找一口营养美味的干粮,寻找一套得体舒适的衣物,寻找一位心爱的姑娘或小伙子,寻找一个不一样的自己,寻找一种美好幸福的生活,这些都是我们每天一直在寻找的吗?依旧感到茫然。


 

 2 ) 公路和长镜头神马的 不如浮云

Gus的这一部 深深地造福了广大善用或不善用快进的装逼者...

像风光宣传片一样不紧不慢的镜头 不由得让观影中的无聊者萌发了研究摄影构图的兴趣...

不了解剧情的观影过程 易让本人产生荒唐的幻想...
比如此部 当发现两人都叫Gerry时 大脑不由一阵活跃 暗自yy最后所有的苦旅瞬间消散 因为会有某个人一梦醒来...心理悬疑什么的都是浮云...自知只是yy 因为声音渲染下的氛围严重不符

Gus用心布置的声音相较其他重视配乐什么的导演都是杂碎...影影绰绰的各种杂音 在<迷幻公园>里 是滑板少年们在长廊里掠过的模糊身影和Alex心中的琐碎烦恼 在<大象>里 是平静校园里的暗流涌动和外部世界侵入Alex(哦,好多的Alex)脑海的喧嚣 在这里 是Gerry一路的胡思乱想 地点在变换 声音在重复 虚弱之后的恐慌感在内心的无意识絮叨中蔓延...

当我想前方时 我在回想什么...
迷失的Gerry回想的时候 脑海中映现的徒步路线仿佛仍如公路上的行进 灌木如路边的风景向身后退去...而上一次开车在绵延的公路上 实则已在身后很远...公路的场景已成梦境 正如 岩石上下的对话之于白色沙漠上挪动的人影 是否会感觉是前世的事情...
行走者不停地甩下一个又一个过去 从山顶到山谷 从山脚到沙漠深处 每一处都被长镜头强化到极致 随之而来的也是前一场景在记忆中的淡去...Gus拍过那么多的公路 唯独这里让我强烈地联想到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

然而 若以人生之路比之 恐显狭隘
而 若以4星给之 恐自己也被归入逼者之流

但我还是一如既往地爱着他镜头下的云卷云舒

 3 ) 嘶声力竭。

Gerry?Gerry!
想到《不可承受生命之轻》中提到贝多芬的作曲:非得这样么?非得这样!
非得如此折磨么?非得如此!
延续着一贯的长镜头,死亡三部曲的Gerry神圣,精彩。
我想大声的喊叫,却不知已经呼唤过多少次了,我的喉咙沙哑,像沙子般的沙哑,我的身体瘫软,如沙丘般的随意扭曲,我的脚步深深浅浅,像沟壑绵延不绝。我是不是已经在另外一个国度了。
我渴望同伴,我渴望主意,我犹疑,我坚定,我的我支撑着另外一个我的我。我酥软的身体却发出坚定的呐喊,我尚未崩溃的步履却绝望的躺在一望无际的沙漠。我叫Gerry,我是Gerry.
始终觉得只有一个Gerry,单调的归途,看似一成不变的景色,我真的快崩溃了。巨大的生命体在向我召唤,我却毫无办法。于是,我给自己找乐子,我给自己打trick,I'm not alone.我怎么就站在那大石头上了,我怎么就再一次遇到海市蜃楼了。我真的是一个人么?分明听见我的脚步声仿佛奏鸣曲一般,时而重叠,时而松散。我向西北走,我推翻了它,我不能朝南边走,那里只有死路,我在挣扎,我自己给自己prove,我在plan,找一个能走出这个fuck thing的地方。我不停的骂着 fuck the thing.

我想走川藏线,那朵燃烧很久了的火花,何时熄灭啊。
Gerry?Gerry!

 4 ) 隔绝的隔绝

什莫是与世隔绝?什莫是绝望之后的单纯?在加斯-范-桑特的这部《杰瑞》里面。我们真正意义上的与世隔绝了。钢琴的旋律在荒野上徘徊,远处的石头山缓缓推近。一亮汽车不急不缓的行驶在公路上。这个4分钟的镜头把我们带到了现实的边缘。离开城市,离开属于知识的历史主义坐标,离开政治,离开繁复的一切一切。这里就是简约主义理想的精神家园。
意大利画家弗拉-安吉利科(FraAngelico)曾说过:“真正的财富包括怎样用很少的东西来获得快乐。”400年后,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Wittgenstein)写道:好的建筑师与不好的建筑师的不同在于,不好的建筑师总是屈服于各种诱惑而那些好的则会拒绝。简约主义因建筑学而兴起。不过现代性的浪潮里面它一直不曾离席。每一个现代主义者都在用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寻找同样的东西:精髓及本质。请注意我用的动词是“寻找”(tosearch)而不是发明,是要发现那些客观存在的但却往往被其他运动的影响而掩盖了的东西。这就是寻找环境之中蕴藏的真理的愿望。造型艺术满足我们再造生活的冲动,满足我们不朽的欲望之火。不过文化的累积总会有令我们不知所措的时候。人们开始相信自己的力量通及上帝,人类坚信通过探索可以触摸到世界的本质。这就是简约主义的精神之源。我们相信世界是存在绝对精神的,结晶体总在地底冉冉生辉。建筑大师阿道夫-卢斯(AdolfLoos)在他的“装饰与罪恶”一书中大声疾呼结束装饰。 柯布西埃(LeCorbusier)定义建筑是“饶有趣味地利用光照组合空间”。在他的建筑五原则里,他主要强调了自由,让空间和形式摆脱那些阻碍人们真正欣赏它们的干扰,而表现出它们自己的本来面貌。密斯-凡得罗(MiesVanDerRohe)(提出了“少就是多”的名言)他认为:少就是任何多余的东西都不要。
“任何多余的东西都不要”这就是现代主义者自信的表达。加斯-范-桑特用几近固执的方式开始讲述这个在荒漠上迷路以及试图回归的故事。足足滞留在时间的黑洞里整整100分钟。谁知道呢?或许是一百年。两个年轻人无因的驾车来到荒原,开始漫无目的的徒步行走。忘记来路,迷惑于去路。山峦起伏,万年的火山灰堆积在他们的脚下。云彩飘行,阳光露出身躯,匆匆滑过灰白的大地。一尘不染,就像神圣的月球。世界从此只剩下他们两人。两个人在篝火边上谈论起了电子游戏里的史诗故事“我那时是一个王子,那时候我还拥有许许多多的海港……”不过这些伟大崇高的史诗回忆都永远处在电子游戏的虚拟世界,不属于繁杂的现实社会生活。电子游戏的世界和荒野在这个导演铺设的交叉点上奇怪的打起招呼。不过这可能已经预示了我们的处境,我们在时代中漂浮起来的好处渐渐显现。人们再次需要暴露在广阔的世界底下。
同性恋者的爱是不是必须选择在世界边缘才能有所释放?就像王家卫在布宜诺斯艾莉斯那个阁楼里面的爱情故事。无疑的加斯-范-桑特所怀的悲伤和绝望更加凛冽。两个男人走在世界刚刚诞生的时刻。世界只有他们两人。不过最终仇恨还是借着其中一个人的手掐死另外一个。“我知道我们的车在什莫方向,我也知道我们应该往哪里走……”那个同性恋男子终于道出了渴望逃离世界本身寻求爱的愿望。他是故意带他心爱的人来到世界尽头的。同性恋角色的愿望在此时真正和简约主义的本质重合了。“绝对的”代替“制造的”。
风格的胜利不可能仅仅因其本身的存在而存在。风格属于心灵世界的本质的重合。加斯-范-桑特的大胆尝试终于给拥有巨大忍耐心的观众以快感。电影观众是现代性的世界图景真正观看者。电影结束,世界仍然不清不明的存在着。不过,心愿已经发泄了出来,至少保留在简约的世界尽头。那里或许还躺着一具被掐死的同性恋男人的尸体。

 5 ) 走与走与走

在电影开始的几分钟里,我还期待着这会是怎样的一个仅由两人演绎的曲折离奇的故事,但是当看到两位主人公从开场的公路驾车长镜头发展到了荒野走路长镜头时,我几乎确定期望即将破灭。秉着从不始乱终弃以及永不快进秒退的观影宗旨,我度过了这不太寻常的一百分钟。


坦白说,一部大部分时间都在展示主人公走路和自然风光的电影一点儿也不有趣,况且他们走路就只是在走路,没有耍任何花样。画面中两个Gerry走着,背景或是无垠的旷野或是不绝的山峦,在看不到尽头的空间里时间似乎静止了,只有两个人机械地走着,只能听到双脚与地面有条不紊的摩擦声。大远景镜头将人与自然之间的悬殊差距体现得相当彻底,特别是临近结束的那一段路,给人一种“走了很久却还是在原地”的感觉,加之低沉吊诡的配乐和一些类似于自然风的声音更是无限放大了这种感觉,倘若不是天色渐明在提醒观众时间也在“走”,保不准有人就会在这里猛按快进,结束痛苦。


如果看惯了那些快节奏的电影,那么《Gerry》绝对会让你如坐针毡,它慢得可怕,且丝毫没有取悦任何观众的意思。电影也没有任何线索告诉我们两个Gerry(又或者是一个Gerry)是谁,从哪里来,最后又会到哪里去。极简的设置同时也给了人们极大的解读空间,仔细回想一下,《Gerry》从开始到结束的这个旅程像极了我们逐梦的过程,从开始的满心欢喜有说有笑,火堆旁的玩闹都预示着此时的前行正怀揣着探索未知的兴奋;面对无法改变的环境,绝望丛生,此时的行走成为了逃避失落的方式;直至最后的麻木机械,当一切期望成为无奈,行走竟沦为了一种本能。这样的过程,也和观看《Gerry》过程中我心理的变化如出一辙。


影片的最后,一个始终想着离开的Gerry掐死了另一个想着离开的Gerry,前者只想摆脱眼前这个囚笼,后者却离开了这个世界。


据说在圣丹斯电影节上有不少的观众中途离场,而当那个被掐死的Gerry喊出“I'm leaving”的时候,我也长舒了一口气,毕竟,下一部电影一定会很有趣!


2013.07
http://i.mtime.com/fabzany/blog/7652125/

 6 ) 漫步

两个人,在沙漠戈壁里行走,直至绝望。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尤其是前半段让我想到了雷查德的《昨日欢愉》,同样是两个男人离开都市前往远离现代文明的大自然之中寻找既定生活之外的生命元素。《昨日欢愉》里他们去到了密林深处,而本片则去到了一望无际的辽阔隔壁与荒漠,视觉更加壮阔,人更加渺小,这种渺小与巨大的对撞也注定了个体的迷失。美国独立电影经常会将故事放置在西部荒原中,一种关于旅行、徒步、户外、公路、自由的寻找和逃离主题成为了美国公路电影的标签。远至西部淘金和牛仔到如今的公路旅行和荒野求生,这都是想到美国与美国梦一定会出现的画面。影片中没有明确的故事情节,一切都关乎于行走和找寻。大量壮美的西部风景不断出现在镜头里,尤其是影片后半段两人的背影一前一后向地平面方向踉跄行走,昏暗的天空慢慢变色变亮,阳光开始洒向大地,生命力却逐渐式微。另一个印象深刻的画面是两人齐头并进、步伐一致,整个画面只有两人一前一后的脸部特写,眼神看向地面,脚踩在沙石里的摩擦声是唯一的背景音,粗粝又无望。每当画面里是两个渺小的身影在摄人心魄的西部荒原里步履蹒跚时,呼啸的风声仿佛要吞噬他们和观众,具有极强的代入感。大量空镜头展现着环境和内心的绝望,迷失的方向和减弱的生命力在某些时刻让我想到了《都灵之马》。爬上巨大岩石的盖瑞无法下到地面(影片没有解释他到底怎么爬上去的.......)然后在另一个盖瑞的帮助下犹豫再三从大概三层楼高的岩石上跳了下来落在沙堆上并且毫发无伤,这一个不真实的桥段让人怀疑这段迷失的旅程是否不过是一场梦。即使是结尾马特.达蒙饰演的盖瑞搭上了路过的车辆,也无法确定这是否是临死前的生之欲营造出的幻象。

 短评

我小时候也那样

4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力荐

死亡三部曲/ 没剧情就极简了?镜头长就独立了?不知想表达什么,风光片吗亲。挺喜欢范桑特,但这次有点过了。

5分钟前
  • 谋杀游戏机
  • 较差

和《大象》比起来,《盖瑞》里面的很多长镜头给我的感觉就是,没有实用的意义!不过,本片的开头我挺喜欢的,谁叫Ta的画面和音乐都太美了呢?

10分钟前
  • Panda的影音
  • 还行

他们在沙漠里坚持了三天三夜,最后却公路旁放弃了一切。这是一部实验性极强的作品,它根本就不想着去适应观众,而是强迫着观众适应自己,沉浸进去。格斯·范·桑特多少有些聪明反被聪明误,他把主角在沙漠中的绝望和无助,化作长到崩溃的长镜头,支离破碎的台词和毫无意义的闪回,对观众造成了一次心灵上实实在在的折磨,让人过于感同身受,观感极度不适,哪怕到了结尾后承认了导演的高明之处,也还是觉得本可以拍的不这么极端,一个电影终究不应该完全脱离观众而独自存在。

13分钟前
  • tangerine
  • 还行

无法忍受缓慢和单调的请略过此片。影片涉及决定,命运,责任,绝望和生活。治愈系电影。故事可能不完全合乎逻辑但景观让人感受到流连忘返的美丽。

14分钟前
  • 伊麗莎白
  • 推荐

勉强两分。陈坤看了本片后直呼内行,并将下一次行走的力量定在了美国沙漠。两个年轻人漫无目的的行走,他们避开了游客,后来又迷路,他们的目的为电影提供了戏剧悬念,但最终仍然是没有目的,也许可以套用911后的美国局势,解释本片是传达年轻人迷茫的心灵、顽强的肉身,最后迎来希望……本片手法是小林政广式的极简主义(洛迦诺电影节特别喜欢这种拍法)。范桑特和达蒙、卡西都挂名编剧,我估计创作过程就是这三人跑沙漠里随时走随时想随时拍,全片节奏极其慢,站大石头上也能拍十分钟,但这个镜头的构图并不好,两个人一块石头塞满了仰角镜头,其实换个俯视镜头就既能拍风光也能体现达蒙表情上与卡西的情感互动,毕竟达蒙是会演戏的。现在这种拍法主要是观察两个角色的互动,但目前版本也没做出什么东西,卡西扑克牌脸式的无演技太拖后腿了

15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较差

风吹草动 日光灿烂 节奏快慢交叠 音乐如诗如梦 构图精到 不到五十个镜头撑起100分钟的影片。极端的小清新,极端的自我,极端的艺术创造,极端的装逼,与极端的dont give a fuck about what others think.

16分钟前
  • Memento Mori
  • 推荐

各种意义上都很极端的一部电影。爱之者极爱之,恨之者极恨之。但是对多数人来说它甚至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段100分钟的屏保。

21分钟前
  • 贺兰迈克
  • 还行

迷失死亡谷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t4y197zr

22分钟前
  • O型血
  • 很差

the movie that matt damon is the strong gerry and casey affleck is the weak gerry.

26分钟前
  • UrthónaD'Mors
  • 还行

一个男人的成人礼。两位Gerry是同个人的过去和现在,Matt代表着懂得自我保护,有规划有毅力的成熟体,而Casey是喜玩闹浪漫脆弱易感伤的童真面。这是一场蜕变,随着年龄渐长,要突破困境找到出路/水源,只有扼死曾经幼稚的自己,不要频频回头品,不后悔过往的选择。最后的车上,是男孩的三个人生阶段。

29分钟前
  • coie
  • 推荐

【A-】数了一下,全片大概90个镜头。在最开始大部分镜头随人物移动,以中远景来凝视,音效与配乐开始渲染不安情绪,但情绪又好像别无所指,观众所感知的只有情绪本身。于是电影走向纯粹,无论是大全景的固定镜头,还是演员的步态,以及内容简化形式多余的配乐。动作、景观,亦或是视线的延伸,元素背后的模式与类型被剥离,一切只关乎于它们自己,然后在这个过程中行为的意义被重组,影像拓展出痛苦知觉。倒数第二个镜头,只是车内缓慢旋转横摇,却是如此残酷,视线开始逃避,转向窗外那片无穷荒漠。

30分钟前
  • 思路乐
  • 推荐

8.0/10 GVS“死亡三部曲”首部。大象>最后的日子>杰瑞。摄影机无情感、无动机,跟随镜头的长时间注视(感知主体)消除了任何情感投射,极简主义,从大自然直接取景,无陈述、无来由,但行走/运动不会停止,恒定的步伐赋予了别样的韵律。敞开的空间,面向着无限的未来(看不见的尽头) … #蓝光碟重看#

35分钟前
  • 红酒与谋杀
  • 推荐

极简,真的极简,全是长镜头,一长到底,内容也是极简,将自我的内心挣扎拍成这样,最独一无二的梦魇,伟大的编剧,伟大的配乐,伟大的格斯范桑特!只可惜我无法给出五星,因为实在未能进入内心深处

38分钟前
  • 太阳照常升起
  • 推荐

云如泉涌,风吹草动,旭日东升,大地排卵。美到绝望为止!

42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效果和看live train cam一樣 但在這麼多的train cam之中還是North Pole& Norway的實時轉播最好看 想起來九十年代的一個殺人案 當時兩個朋友到國家公園玩兒迷了路 然後誰都不會看地形圖被困在荒漠裡好幾天 被發現的時候一個半死不活另一個已經死透了 活著的人說朋友當時太痛苦了央求自己殺了他 所以他did him a favor把朋友殺了 在虛脫的狀態下把尸體還埋在了六七十磅的石頭地下 最後審完好像關了幾年就被放出來了 爾朋友的尸檢結果顯示當時的脫水症狀並不至死 https://tubitv.com/movies/506259/gerry?start=true&utm_source=google-feed&tracking=google-feed

46分钟前
  • 一個死槍槍
  • 推荐

我是很享受看这种行走中的闷片,更何况还有这么苍茫美丽的外景拍摄。全片最惊艳的镜头是Casey Affleck从那块离地面150码的岩石上自由落体。

51分钟前
  • 貓頭一
  • 推荐

象首诗,方向比执着更重要。人不能只是盲目自大地行走,需要停下来动动脑子决定方向。

53分钟前
  • 圆石
  • 推荐

看这片子让我想起了鲁迅的“通假字”,你写错别字就是错别字,大师写的就是“通假字”;是Gus Van Sant拍的,一些snobs就开始思考存在主义的问题了。

56分钟前
  • dormant
  • 较差

行走阿,行走

58分钟前
  • S.Dummy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