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关于汶川地震的一个电影,我只想说,题材真的特别好,如果编剧和导演能好好把握的话,电影演的有点假,打着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噱头,看的几乎没有代入感,就好像看政治正确的故事一样,几乎没有让人物有立体化,形象化,每个角色好像都没有生命,没有对生死的一种震撼感,只有假假假,穿插故事线的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给人很突兀,要死要活的,也没死,也不感人,连片名108也就最后女主的孩子是第108个孩子这一点关联,其他的啥关系也没有,和父母失散的孩子,父母来认领的时候双方都一点情绪也没有,就好像是正常的接孩子上下学,各方支援也没怎么提现,就感觉支援来了,大家很开心,可很多人失去了家人和家园,支援来了那种开心也不应该是庆祝庙会的行为吧。
保健院里的人跑到罗汉寺避难,孕妇作为主题,可也不怎么表现这些人物,就纯工具人。
看纪录片也比看这个电影效果要好,还会有感触,看完电影就想说,吴京作为封面选的好,点进来看完,吴京的镜头也没几分钟就挺离谱。
5月15日院线上映的小成本电影《一百零八》拿下3115万票房,但口碑却一路下滑,目前评分已经到达了5.2分的不及格水准。
近几年,一些讲述历史内容的电影,用代表人数的数字作为电影片名,无论是抗战题材的《八佰》还是纪录电影《二十二》,看到这个数字,甚至就能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感觉。
《一百零八》也采用了数字作为电影名的形式,这个数字代表的是五一二大地震之后,撤到罗汉寺的妇幼保健院工作人员在寺院接生下来的新生命的数字。数字结合罗汉寺,刚好契合了一百零八罗汉的寓意,给人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然而这部电影的内容,却配不上电影名字给到的这样一个大气磅礴的情景,因为故事的切口选择的太小了。
《一百零八》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的是五一二地震之后,什邡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护送医院孕妇到罗汉寺避难,并成功帮助孕产妇并接生了一百零八个孩子的故事。
从故事内容来看,无论是从寺院角度入手,还是从医护人员入手去讲这个故事,或者双线并进,从如何在震后面对各种条件上的困难,如何展现出震区人民自救的顽强生命力,都能够发掘出更多让人感动的素材,也能更加真实地还原当时震区之中的人民的生命状态。
但一个故事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脉络,由不同的导演拍摄也会呈现出完全不一样的主题和格局,《一百零八》这个无论从方方面面去看,都可以拍得立意深刻且荡气回肠让人感动的故事,偏偏选择了格局最小的爱情线。
在震区医护人员接生一百零八新生儿的背景之上,《一百零八》主要讲述了一对因为闹矛盾而已经到了分手边缘、想要打掉孩子的情侣,在突然遭遇五一二大地震之后,经历了相互寻找,在艰难的条件下将孩子生下来的故事。
导演应该是想借着女主角肖兰的眼睛,来呈现出震后罗汉寺抗震的众生相,但因为提取出来的爱情这条线太过单薄,也造成在最具宏大叙事角度的抗震内容着墨实在太少,更多是代入了肖兰陷入爱情之中的角色,小情小爱表现太多。
其实在电影呈现出来的故事框架之中,失去了女儿的院长坚持工作在一线,一向忌讳血光的罗汉寺僧众打开寺门接纳一众孕妇,半路大出血拦车的产妇家庭遭遇的债务危机以及如何寻回生活的勇气,失散孩子的家人苦苦寻找到自己孩子时的感动,众多的故事线每一条拓展开来,都是一个真实且生动甚至让人潸然泪下又能寻回力量的好内容,而这些故事又因为抗震这个主题天然可以串联在一起。
然而在电影之中,这些让人感动的点,导演全部采用了浮光掠影的叙述方式,十分潦草地跳过。
甚至在片尾花絮的时候讲到的,在震后的第一个晚上,罗汉寺僧众排成人墙,冒雨坚持守护完成了第一例的接生,只是看了当时真是状况的几个简单画面,就有极大的情感冲击力。
也这些内容相比,电影关于爱情故事仔细描摹,更是落入下乘,因为在地震面前,生命的逝去和新生命的到来,让电影制作方安排的在震区男女主角之间一次次地寻找和错过,甚至有点矫情的爱情变得更加轻浮。
但就是这样轻浮的爱情故事,直接让在罗汉寺被接生的一百零八个孩子成为一个噱头,堂而皇之地做了一个虚浮爱情故事的背景板,在有众多叙事可能的情况下,偏偏选择了格局最小的那一条路,想来实在是让人感到可惜。
甚至有评论说到,片尾几分钟的真实花絮内容带来的感动,都比108分钟(又一个刻意契合的数字)电影带来的要多。
所以,用这样一个取巧的方式,给灾难套上一层爱情的外衣,原本一个在抗震过程中互帮互助的内核,变成了爱情内核,用贾冰的话来说就是小了,格局有点太小了。
勉强加个爱的标签 不是不让拍爱情 不要打着罗汉寺的名拍制杖爱情啊!罗汉寺搁这给男女主做陪衬 以下剧透 不值得看 透了完了 1时间线不明确:(有可能wo二倍速吐槽没看到 狗血部分省略)上回书说到女主孕21周 瞬间早产就八个半月了 2编剧导演毫无常识:什么是先兆流产?什么是保胎?八个半月早产六斤多 这要是足月还了得? 2.1男女主感情线过于制杖:交往两年 看剧情弹幕已领证 男主父母没见过女主,女主流血之后虚弱地东奔西走找男主 无视医生劝告 嘴上说保胎实则作死,男女主终于联系上了 女主突然大出血 抢救+剖腹产 男主不顾腰断毅然前往陪产(主要是狗血 为啥吐槽的都是男女主剧情呢 因为108连副线都算不上 再说要是好好拍108也无槽可吐 罗汉寺故事和十年前文字版本+采访没有任何区别 别浪费时间了
对不起罗汉寺和当年亲身经历那场浩劫的人,人间大爱拍成脑残青年恋爱。导演,编剧,你们是不傻!浪费公共资源!不会编,你们照抄真实事件会不会?白瞎了吴京的客串。
两个男女青年手机被停机了吗?如果是没信号,打不通我也就信了。再不济,发短信啊。
罗汉寺的比例太低了,本来是全篇重要的一个载体,最后弄了一堆什么乱七八糟的狗血剧情。真的是期望有多大,失望就有多大!浪费叔花了30分钟看烂片。快进都看不下去,还好片尾纪录片续了口气!
真的为了这个题材可惜。明明从院长、护士到主持都是一个很好切入点,哪怕你讲讲配角孕妇贷款种地的故事,都好过讲男女主的狗屁爱情。
配角都讲四川话,就你男女主普通话,你男女主高贵咋的?这女的是带资进组吗,台词西撇,哭也是面无表情。到女的画面就全是文艺风,再配点儿文艺台词,我真的一点儿也不想看她。
男主我都不想说了,就被埋那段有点儿看头。哦,我只是想看和她一起被埋的孕妇救出来没有。其他镜头统统跳过。
一手好牌打的稀烂。这个导演和演员我真的永久拉黑。
吃汶川的人血馒头开心吗?你对得起那些牺牲的人吗?那么多人死了,你不写,你要写狗屁爱情故事。
有幸参加了北影节线上展映,观赏了这部电影。
《一百零八》讲的故事很平凡也很震撼。汶川大地震期间,一个医院被毁,医生护士们保护着一众孕妇来到罗汉寺寻求庇护。僧人为了吃肉的孕妇,特地破戒,收容了众人。在大家的帮助下,孕妇们共平安产下108名婴儿,被称为108罗汉娃。
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也采用了实景拍摄,吴京等演员参与演出。整体上,影片的风格较为平实,没有过多追求摄影技巧的表达。
看完影片,我为如此的事迹而感动,却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一百零八》这部影片中,有一些东西是缺失的。
影片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向观众展现这个感人的事迹。但观看完影片,我却没有捕捉到其中的内核。换句话说,我只看到了一个对事件的描述,看到了一众人的付出,但我没有看到影片重点想要表达的东西。
私以为,孕妇和僧人是绝佳的启示者,或是一种精神的传递者。是的,片中的人物个个视死如归,孕妇最后成功生产。然后呢?如此便结尾了。那么,究竟这个事件揭示了什么?是生的宝贵,还是死的可怕?亦或是生死的距离之近?都没有。有人说,这不是观众的事情吗?
确实,从影片中体验到什么,是观众决定的事情。但在这部影片中,我看到的一系列事件并没有一个让人产生思考的点。原因很简单,人物过于脸谱化。这是长久存在的一个问题。在表现灾难的影视作品中,似乎已经产生了一种固定的模式,比如一对闹矛盾的夫妻,一个带头冲锋的普通人,一群人的坚强斗争……
这样的叙事一点问题都没有,只是这不能抓住观众。我在观看过程中,注意到有观众在评论区留言:“电影太散了。”确实,平铺直叙、情节松散,正是这种叙事模式所带来的弊端。
另一个弊端则是:这样的叙事通常会着重渲染影片的悲情,重视故事内容的讲述,而忽视了人物间深层关系的刻画和内涵上的提升。婴儿和地震,孕妇和僧侣,是两对相互对立的事物,由此可以生发对新生和死亡、世俗和宗教等象征意义的探讨。而影片止步于对事件的整体表现,在这一块上有所欠缺。
总体上看,影片《一百零八》是一部合格的电影,但仍然缺了一些东西。也许在不远的将来,这种情况将逐步改善,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也将步入全新的阶段。
本来如实拍就足够震撼的故事,偏要加个作到惊天地泣鬼神的女主占据大半剧情
这个故事要拍好,得平衡好人定胜天的精神和佛教元素,搞清楚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宗教,显然导演没这个水平,拍成了灾难煽情的大路货,还不如片尾几分钟的纪录片花絮更有震撼力
抛开男女主感情线地震相关的画面还是很触动结尾的彩蛋很感动
真实事件感不感人是一回事,电影拍得好不好是另一回事。
故事是感人的,电影一般。感觉导演想强调一切(僧人、医护、每一个脆弱的小家庭)结果最后哪一个都没能突出
丝路电影节福州首映,导演水平太差,本来这么好的真实故事,结果用男女主角的狗血爱情故事线彻底破坏故事的本身。小成本小制作,这个导演之前也没拍过电影,所里能力真的很弱。吴京确实是唯一的亮点,演的就是自己很真实,泪奔!但出场时间就一分钟。整体给2颗星,全部都给京哥。至于影片,费尽心机也难掩各方面的不足!
为什么一定要拍成爱情片呢?… 好好拍罗汉寺的故事不好吗😓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预告片花和花絮里的原型人物访谈,基本把本片所有值得看的点都包含了。作为主线的地震爱情故事充满了导演的自我感动,看着叫人膈应。妇幼保健院院长表演令人印象颇深,本该作为主角的罗汉寺僧众完全沦为了点缀的背景板,实在可惜。
浪费五块钱的电影票和俩小时女主长得好像小时候欺负过我的那个臭矮子尖嘴猴腮
顶流故事,一流诚意,二流剧本,三流编导。真实故事满分!
改编不是乱编,怀旧不是陈旧,动情不是煽情
真實事件感不感人是一回事,電影拍得好不好是另一回事。
三星鼓励,故事是好故事,但是拍的不太好。
跟108有什么关系……
北京电影节线上展映。看得出来是用心的,值得肯定。但拍摄手法和剧本都显得苍白老套,节奏和配乐比较粗糙,有种零几年的既视感。看到一个小时提前退出了。Ps:其实这个题材是很不错的,但影片的叙事却显得多而杂,并且为了煽情强加上了爱情线,这样反而无法烘托生命的宏大性,使得格局小了。
有些人物的出现让人觉得是为了让他们出现而出现,部分人的台词真的很刻意。和老陈聊天,觉得如果让《我和我的祖国》某一个导演来拍都绝对更宏大深刻吧。ps影片开始女主的丧让我以为男主已经死了,但????我以为结尾还会补充说明……结果?突如其来的结尾
北京国际电影节"线上影展""独家放映"单元的《一百零八》好不容易抢到票,看完后。嗯。。。这导演对电影艺术是不是有什么误解?人物特别标签化、情感没有个铺垫直接煽情、没什么镜头语言而还过度的使用配乐渲染还把低频调的那么高。在说说细节化的东西,例如一个孕妇差点难产,而说话状态比播音员还有气质?最重要的叙事也没有在108个孩子主题上,特别散还有很多没必要的情节。剪辑节奏上也毫无时间感、空间感。我不能说这部电影因为以汶川地震为题材就委婉的评价,更是因为想要拍这种题材,要比独立电影和商业电影需要更大的责任感。所以我打分的话肯定更低,一颗星。希望导演能重视导演责任这一点!
北影节在线影展。冲这题材和灾难记忆勉强给7分。切题失败,重点是罗汉寺僧众、妇产医务人员以及各方努力,才有汶川地震时期这108个新生儿的平安降生。而导演把焦点,设置到一对不具备引起普适共情的男女身上,很多时候直接撕裂电影的完整性。这个题材就是有一种普渡众生的意味在,才显得可贵,如果从小沙弥、小护士的视角出发,去叙述这样一段故事,我认为都比既有设定好得多。叙事也失败,散且乱,失去详略得当的节奏,就是把吴京搬出来都不好使。唯二泪点,一是戏台上老夫妻表演时得知儿子还活着(尽管这段表演也不懂见好就收),一是片尾。
每一个娃娃落地,就串上一颗佛珠。一百零八个娃娃,恰好就是一串圆满。故事值3颗星
堆砌滥用的配乐与主次不分的情感线抹杀掉影片的真实底色,也让其观感无可避免的电视剧化。有些段落之生硬刻意甚至像极了家里老人钟情的CCTV8,沉浸其中只能获得徒有其表的感动。那些弹幕刷“泪崩”的,你们的眼泪未免也太过廉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