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关于鞋
劳拉的鞋,麻编的捆绑式设计,在旅馆的房间里,她脱掉了鞋坐在床上
维吉尼亚的鞋,有两双,一双三条带子斜扣皮鞋,一双系鞋带的皮鞋,都有束缚感的设计意味,她沉没在河水里的时候,鞋子脱离了她的脚
克拉莉莎的鞋并没有特别的设计感,但是她在最后也脱下了鞋子,以及外套,围巾,项链
我相信这是一个隐喻
女主角们在最后都找到了解脱
无论是死亡还是离开 又或者新生
无论我们认为正确与否
2 ) 时至今日我才了解,你的选择不是自我毁灭而是直面人生。
陈珊妮在《来不及》中唱到,路人嘴里全是对别人生命的揣测。她写给死去的外婆。
见证过两场死亡,我深知自己将会为自己对他们的无端揣测遗憾终生。因为是我的偏见,让他们在有生之年少了些许色彩。我自以为不再如此,而今却发现在阅读影片时又一次误读了生命。
三个不同年代的女人的故事看似无关却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三个故事其实表面上是互相矛盾的。Julian Moore饰演的角色跟片子里的Virginia Woolf都选择了自杀,一个在最后一刻选择了自我救赎,一个则是无怨无悔。You cannot find peace by avoiding life. 三个女人的故事用一句话来概括便是如此。我曾经不能理解,如果说三人的行为都不算是逃避生活,那么伍尔夫跟Moore演的角色如此鲜明的矛盾用意何在,既然两人的行为大相径庭,那么其中必有一人是在逃避生活。然而我错了,伍尔夫的死不是她逃避生活的结果,正是她勇敢面对生活付出的代价。Moore的自我救赎则是另一种诠释
伍尔夫在丈夫和伦敦之间选择了伦敦,她知道呆在小镇是一种逃避,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刻意的隔绝换来的只能是内心更加汹涌的波澜。她并不是不感激Leonard为她所做的一切。Without Leonard, i might have shot myself long before. 正如片子一开始Woolf所写的那封信一样,他们都需要解脱。她不顾一切想要回到伦敦,在死亡跟表面的宁静中做出抉择,You cannot find peace by avoiding life. 我知道,你的自杀是你孤注一掷想要摆脱这宁静却是你丝毫不想拥有的生活所付出的代价,也是你最终勇敢选择直面人生直面本性的结果。我终于懂得,你的自杀不是逃避,它只是你勇敢选择的衍生物。你勇敢地追寻了你想要的生活--伦敦而不是里士满,即使代价是灭亡。此前,我一直将它误读为你渴望的一种解脱的手段。我知道我完全误解了你。
“我独自在黑暗里,深深的黑暗里,只有我自己才明白我面对的黑暗。 我要面对的是动荡和不安,那才是我的内心深处的愿望和我的本性。 因为你,我多希望自己能在这小镇的安静祥和中感到幸福。但是,如果让我在死亡和留在Richmond之间选择,我选择死亡。”
每每读到这里,我都会感到一股强大的力量,我们口口声声批判者自杀者的懦弱,却不知选择死亡需要多大的勇气。当我们还没有胆量去见证直视皮开肉绽血肉模糊,他们要用自己的双手对自己完成最庄严肃穆的仪式。何况,自杀并不总是意味着逃避。伍尔夫的自杀,是因为她勇敢追寻自己动荡不安的本性所做出的牺牲,对于她而言,逃避就是留在那片僻壤而背离自己的本性。相反,死亡却只是她勇敢的一个反映而已。
路人嘴里全是对别人生命的揣测。每当我听到他人将懦弱的名号扣于自杀者地名前,我会觉得他们才是真正的胆小者,他们没有勇气直面死亡,他们没有胆量在生活中光明正大的提起死亡,他们总是避讳着,生怕死亡在自己身上降临,他们如此刻薄地对待自杀者,将他们一概而谈描述为轻生,他们无端的猜测蒙蔽了自己看清本质的双眼,人类最自然的属性因为后天无端的臆想变成恶魔。死亡并不可怕,他只是生命中最严肃的一件事情而已。有时候,选择生死也并不是我们自己的抉择,表面上的自我终结其中的原因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我们所能做的,就是闭上我们世俗的双唇,默念祝福,给予每个生命充分的尊重。不理解不代表不尊重。
You cannot find peace by avoiding life. 每个人的直面人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无端的揣测他人的生命是最大禁忌。每个选择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故事和原因。不过我想,即使以后,我的选择不被他人理解,但是我不会留下任何遗憾,就像伍尔夫一样。因为,我始终顺从着我的本性,我始终在直面我的人生,那些我生来就注定要去追寻的东西。
Dear Leonard,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
You cannot find peace by avoiding life.
3 ) 她走之后丢下了纸片人
分外频繁地想起伍尔夫,大概也没个具体缘由。其实,我对她的生平并无了解,凭着只言片语私下虚构了她的整个人生——一张忧郁的侧脸。按相面的学说来看,她长着看起来十分有主见的鼻子,一张瘦而窄的脸——非福寿之相也。这便是伍尔夫了,固执己见到坚硬的灵魂和脆弱的肉身。
如果她没有在口袋里塞了石块走向河的中心,那么一个挣扎不息的灵魂又会以怎样的方式最终使柔弱的身躯不堪重负而溃亡?
关于她那个混乱的小圈子里发生过的故事,伍尔夫自然也提供了不少的韵事,但是风流还是需她自赏的。也许,她奉献得更多的污浊的烟气和目光灼人的高谈阔论。她曾穿着累赘的有裙撑的及地长裙,在暂时抛开了规则和伪饰的某个场合里,有些磕巴,又语速奇快地使自己陷入一场争论。她走来走去的步伐让人觉得裙子应当有个类似裤兜的东西,好使她不拿着书本引经据典或不夹烟的那只手有个恰当的去处——也许紧抓布料,也许紧握拳头,总之,必须要给手找一个让人心安的去处。
“要认识生命,知道它是什么;要直面生命,无论它是什么;最后把它抛弃。”得出这一结论的时候,她已不在乎任何东西。谁要说她是与非,她也就懒得愤怒又矜持地说句HOW DARE YOU ARE!那就是与非吧,请别在意,比起头疼和不安来,并没有再多的人与事值得耗费心力。她要回去端坐桌前,给钢笔汲满墨水,摊开一叠纸,深思熟虑地写上好几个小时,或者只是紧张地坐在那里为了对抗幻觉和抑郁,直到不安促使她咬秃每一根手指的指甲。
她有亲人,把她照顾得无微不至视她为珍宝的丈夫,一生都保持着亲密关系的姐姐,想必他们是爱她爱到没有办法的,偶尔也受不了她突然的情绪转变会对她大声嚷嚷,你到底想怎么样到底要什么?在这样的时候,伍尔夫小朋友多半颤抖着嘴唇两眼都是泪地转身而去,一言不发地甩门,反锁,继续玩终极命题自问自答的游戏,生命不止,追问不息。
她是羞怯的,惯常写信的,也许没事也要一天写个十封八封。说不定吩咐厨娘做一顿晚饭也要用潦草的字迹和最有教养的语气写一张语法完美的便条。她像个啮齿类小动物一般时刻处于受惊的状态,突然就会惊觉自己像个赤身露体的人,任何人的眼光也会让她仓皇起来。换到今天,伍尔夫将是把“让我回火星去吧。”这句话说得最我见犹怜也说得最频繁的地球人。
抑郁和恐惧啃光了她的指甲,磨秃她的笔尖,疲于应付之后,那一天就到来了。
那是她决心了断自己的一天,这不是心血来潮,相反,是她一拖再拖拖无可拖的心事。无论是丈夫还是姐姐,是出版一本新书还是寻求更新的写作方法都再也拽不住她的裙角。她抖抖擞擞地抽完一只烟打定了主意。因太过频繁地涌起这个念头而使这个决定有全部过往的重量,也有临时起意一般的轻浮。管他的呢,任何一双顽强拉着她衣服的手,她都同样狠命地将那些紧握的手指掰开,掰到发青发白。
就在那天她死了。留给她丈夫的遗书中说到“我相信再也没有人比我们俩更幸福。”然而她是不在乎的,生者的世界已与她毫无关系。面对死亡,她绝不可能欢喜雀跃,连决定去死她都显得像个小动物一般的焦灼不安,直到河水淹过她头顶。
一个平常的女人,一个平常得决定今天我要自己去买一束花的女人怎样和自杀联系在一起的?自从有了伍尔夫,《达洛威太太》,再加上这部电影。“买花”和“自杀”这两个不相干的词语只需一个回合便可联系在一起。生与死之间,一个女人不出声地费思量,生之浩荡繁荣便轰然倒塌,她坚强又慷慨地赴死。
有了伍尔夫和她的门徒,我明白了光是“脆弱”二字不足以解释直面人生的人走向自绝,常态与变态之间可以通过思索达成转换。死亡的种子埋下,萌芽抽枝开花,唯有死亡本身才能慰藉。在那一天那一刻,变态才是常态。
不是生将人们联系在一起,是必死的命运促使人们彼此相联。跋涉过死地又归来的人不能倾吐关于死亡的沉重秘密,一说就错;生者从不轻易靠近绝境;死者闭口不言。死,是光天化日之下被佯装忽略的事实,它就像世上任何一种诱惑一样又迷人又危险。世界那么大,却连提供给一个神经质的女人揣进手的裤兜都没有,于是她明白了这不是一条合适的裙子,认识到它是条怎样的裙子,她不再需要它,把它放弃。
我要责怪伍尔夫的只有一点,正如某本书的序言中提到的那样,看完她的书之后,便觉满世界苍白单薄的纸片一样的人。再无人像她那样以自己敏感的心思理所当然一般地取代一个读者的心思。不知不觉中完成的替换,仿佛她就是你我,独为你我写下来不及纪录的丰盛细节,跟不上脚步的思维变幻。
她投入地在某个客厅里急于与人争辩时,看起来也像是随时会抽身而去。过于警觉,不可企及。
幻觉和恐惧使她的四周无端生出万丈荆棘,而她说百合是一种太苍白的花。“因为一首韵诗是多么轻而易举,就让我们完成了从死到生的尴尬过渡。”反之亦然,她说,反之亦然。
于是她扔下了纸片人的世界。小碎片们跟着她留下的韵脚,寻访长着老橡树的宅院,等着自己的名字像这样被人唤起——奥兰多!奥兰多!再起身作答。仿佛这样,才可召回饱满如血肉的灵魂。
零八零七零九
4 ) 从《时时刻刻》看女权主义电影的进步与失落
作为女权理论中的一个分支,在躁动不安且结构主义盛行的六七十年代,女权主义电影批评曾以其鲜明的反抗性和解构主义色彩在电影界引起了不小的波动,女权主义者对好莱坞电影经典结构中隐含的“模式化女性”符征进行了犀利的批评,同时也对电影中根深蒂固的男性主义倾向和性别歧视进行声讨。作为对后结构主义的呼应,从1972年的美国纽约和英国爱丁堡的女性电影节开始,女权主义电影批评在一段时间内大行其道,一批女权主义电影批评著作相继面世,其中最为著名的包括庄士顿的《女性电影作为抗衡的电影》、劳拉·穆尔维的《视觉快感与叙事电影》、密切尔的《精神分析与女权主义》等,这些著作无一例外的都站在反男性主体化的立场上,采用不同的方法破译好莱坞电影的影像符码,揭示其中隐含的“性别歧视”和“性向一元论”倾向。
事实上,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在电影文化中的投射,女权主义从问世的第一天,就带有相当的局限性,其目的在于瓦解电影业中对女性创造力的压制和银幕上对女性形象的剥夺,由此不可避免的站在了反电影工业化的立场,更对意识形态的主导性提出质疑。众所周知,电影服务于观众,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投影,从精神分析层面上来讲,是精神的实践与释放,旨在使观众获得自我认同或是满足观众“窥视”的欲望,一直以来,电影的工作者大多为男性,而在社会结构中,男性占有着强势地位,这就使得电影制作不可避免的切入男性化视角。作为一种表象性的叙述语言和大众化的娱乐形式,电影最鲜明地体现着意识形态的制约,同时,在发达的工业化社会中,电影必须要利于消费,最大限度的对观众进行麻醉和腐蚀,改造为“主体”,并被更深地纳入资产阶级的语言、意识形态秩序,成为“国家机器”的一个部分。女权主义批评试图通过改变电影形态来实现女性主体化,却实际上走上了女性“异性化”的道路,更没有为电影叙事提供令人信服的符码。
《时时刻刻》被评论界一致认为是继山姆·门德斯之后,英国电影对美国电影的又一次伟大冲击,以舞台剧起家导演斯蒂芬·戴德利和编剧大卫·黑尔在英国都是鼎鼎大名,前者的处女作是2000年引起轰动的《跳出我天地》(Billy.Elliot),后者则早在转向电影制作之前,就因创作了一系列反映英国现实的作品而享有盛誉,他的改编剧本中更不乏路易·马勒的《爱情重伤》(Damaged)这样的惊世之作。
尽管是一部完全的男性作者电影,《时时刻刻》仍然体现了传记片的一种新开拓,同时也被认为是女性主义电影新的力作。影片借助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的一本小说《达罗卫夫人》,把三代女性的命运和处境串联起来,诉说了女性渴求独立、又身陷困境的共同矛盾心情。影片将剧情巧妙的设置于三个不同时代的女人的一天,1923年的女作家伍尔芙、1950年的家庭主妇和2001年的纽约当代女性,她们遇到的丈夫和爱人,是宽容的、良的、愿意和睦相处的,但是女性内心的孤独和苦涩,是男性所完全不能理解,难以相通的。三位女性在心理上的贯通,却使她们之间形同镜中影像,隔着不同时空彼此映照,从而隐喻了女性精神独立的漫漫长途。
《时时刻刻》出现的一个积极意义在于,我们可以借此重新找回从女性解放主义开始至今走过的三十年,客观追溯女权主义电影批评三十年的颠仆不灭历程,体验女权主义的呼声也从激进回复于冷静深挚的思考。我们可以清醒的看到,在《时时刻刻》中,女权主义电影的内核已经不再是最初的激烈反抗和自我解放主义,而是在保持坚定的个体独立性同时,在自我认同中流露出的浓重的焦虑和迷茫,这种变化是后女性主义时代,个体寻求自立后,难以寻求认同的情绪的折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女性的压抑不再来自男性的威胁,而更多的来自自我的困惑以及与男性空间割裂后的孤独感。
一、同性情结
在《时时刻刻》中,三个主角都有一次跟同性的接吻动作,而影片三个主人公之一,弗吉尼亚是女权思想的启蒙之一,据历史记载,她有过一次同性恋经历,按现代的说法属于双性恋。表面上看,劳拉亲吻女邻居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影片的修辞格中仍然体现出她有同性恋萌芽。克拉丽莎则是公开的同性恋,跟恋人同居已十年,并且通过人工授精生了一个女儿。影片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对同性恋的态度,片中的同性接吻(或恋情)只是一种符号,一种需要爱、需要活力、需要生命的象征。
女权主义观点面世后的女性电影,开始习惯于把焦点凝聚于女同性恋生活的多个层面,倾诉她们反叛的欲望,有为情所伤的痛楚,亲历离别后的感伤。尽管剧中人情世故总免不了人群的冷眼相看,但是作者们勇敢地抱定女性立场,关切女人的情感困境。她们在故事的世界中为自己争得"合法"的权利,让同性之爱不再难以启齿。在相当一部分女权主义者看来,异性婚姻的家庭制度远非想象中的那样神圣,它更象是男性父权文化中的温柔一刀,伪饰在自然人格之下,实施着缜密的压抑与强制,因此,屈从其下的电影难免也会戴上凄美温存的面具,把男女之爱描述得浪漫如歌。"同志"电影给了我们另一种视角,从更人生的立场来看待我们文明中的虚伪和暴虐,同时也会让人感受女性人格的真正光辉。但从另一个层面上看,对同性情结的渲染,恰恰证明了女性主义者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无助与忧伤,她们在拒绝作为传统的附属品同时,并未找到真正的快乐,而只能在同性情结中找寻慰藉。
二、死亡
影片的最大主题是死亡。它以弗吉尼亚1941年投河自杀为始,以劳拉自杀为终止,中间穿插着克莱丽莎试图自杀的全过程。弗吉尼亚对来访的亲戚说:“我可能要杀掉我书中的主人公。”后来她又诠释道:“必须有人死,其他人才能更珍惜生命的价值。” 影片给人以“眷恋死神”的错觉,把对生活的热望仍透过厚厚的死亡倾向透射出来。在三位女角的平行线中,克拉丽莎跟另外两位女性有着反衬关系:弗吉尼亚和劳拉都“克服”丈夫的爱而寻求最后的超脱,而克拉丽莎正在尽力给一个已到死亡边缘的人一丝温暖。三位自杀者有宿命观,不是因为缺乏爱,而是一种连爱都不能弥补的空虚和孤独。这是一种非理性的绝望,也是女性主义根植的土壤,即女性不能以男人的爱作为自我价值的源泉。
影片的结尾,三个女主角都已坦然的直面人生,那些彷徨和痛苦已然不存在,虽然个人的选择不同——劳拉选择了远离,弗吉尼亚选择了死亡,克莱丽莎则选择了接受,但是最后他们都通过一定途径意识到人生意义的辩证哲理,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克莱丽莎通过聆听劳拉的心灵独白领悟,而劳拉则被背离家人多年后回归时的那种亲切感受而打动(其实这两个人物对于生活的不同选择从某种角度看来正是彼此以后所痛苦和后悔的原因),他们彼此看到了不同选择的共性。弗吉尼亚则是通过自己的超脱思想——在别人看来也许是精神上的病症,其实这也是另外一种生活(影片中他的姐姐曾对她说:他有两种生活,一种是生活在现实中,还有之中是生活在他的小说里)。正如劳拉所说:“后悔有什么用?”“这便是我能承受的”。在当时,那是唯一的选择。即无论选择哪一种生活,痛苦永远存在,幸福往往是一刹那(克莱丽莎也说过:我当时想,这就是幸福的开始。我没想到,这就是幸福,幸福就在那个瞬间),她们能做的就只有勇于面对,珍惜一切,不要逃避生活。一切又正如片尾时弗吉尼亚所言,在领悟真谛之后再抛弃。我认为这里的抛弃,并不是指否认一切价值的存在,而是抛弃那些缠绕在自己周围和内心的枷锁,同时也是对于他人的一种释放(虽然是不如意的),即便通过死亡来实现。此时无论那一种选择都已坦然。对于三位女主人公的最后一次描写超脱而宁静:劳拉和克莱丽莎在关灯之前的脸上带着安详而坦然的微笑,周围的色调和氛围柔和温暖,再也没有了相对以往的压抑和清冷。而弗吉尼亚缓缓隐没的溪流所散发出的琐碎的光芒,配上行云流水的钢琴声,更是充满了一种对生活的珍惜和感悟,在感觉上毫无一丝死亡的恐惧,反而充满生命力。
三、心灵感应
本片的人物设置具有微妙的联系,确切的说是一种命运或者性格的类同和重复,并通过特写,道具和剪辑以及演员的表演暗示出来,产生一种弗洛伊德式的梦境效果。这种联系是超越性别差异,甚至超越身份和地位的,即是一种普遍现象。其实除了影片中重点刻画的三位女性,每一个不同人物的设置都很值得玩味(如果你注意仔细比较不同角色的话)。比如理查,从某种角度来说他是弗吉尼亚的男性化的展现,也就是说在对于生活情感的经历上男性和女性有某种相同的困惑(比如他在自杀前的话,和弗吉尼亚的遗言就颇相似,并且影片中弗吉尼亚说过一句非常重要的台词:the poet will die)。或这也可理解为是一种心理上的反衬(理查在自杀前想起了儿时的情形,也许感到了某种悲剧的重复,这里的剪辑尤为精妙)或许这本就是相辅相成的。再比如弗吉尼亚时代的女佣和克莱丽莎,他们的类同是通过“敲蛋”(可以体会这两处场景人物内心的相似点)以及关于“开门”的剪辑体现出来的。影片刚开始的剪辑就已经透露出这种人物的性质上的类同和重复,每一次镜头切换前后的两个不同人物在影片后面的叙述中都体现出一种重复(可以发现剪辑处的人物在动作上都非常连续),我认为这种美学处理的目的是要表现出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真实,也就是一种无所不在的普遍宿命轮回。所以本片不仅仅是一部关于女性抉择的电影,更是关于更广泛意义上的生命与选择,关于解脱与爱,于是在这里,死亡变成了拯救,the poet will die,是为了一种contrast,for other would live better.也正因为弗吉尼亚和理查的死,才使得他们自己和所爱的人得到解脱。
四、爱情、家庭
女权主义电影通常是以颠覆社会结构和传统家庭模式为基准的,这种模式常被看成是“男性家长制”的王国,而女性则是附属品和二等阶级。
开场的一组三个年代交织的长镜头终止于维吉妮亚,她从楼上下来,对丈夫撒了个不大不小的谎。当对方逼迫她进餐,维吉妮亚又以灵感突发为由,甩赖地要求上楼写作,虽然只是头微侧、嘴轻撇,但此目光与后来对仆人、姐姐完全不同——夫妻生活虽被其精神病史困扰,但仍幸福——从维吉妮亚对丈夫拿自己无可奈何时孩子般得意的窃笑,不难看出她们的恩爱。
结尾处1923年,莱纳德与维吉妮亚对坐在壁炉边。当莱纳德问:“我这个问题是不是很愚蠢?”维吉妮亚对他的态度明显异于他人,认真作答了:“死是为了突出活的价值,要加以对比。”姐姐觉得她疯狂,佣人觉得她错乱,然而和丈夫在一起,静静对面而坐,对她来说却是极大的幸福,因为他理解她、爱她——哪怕因为何去何从在车站大声争吵,丈夫面前的她仍然幸福——这与后面,老年劳拉对克劳莉萨的评价“你是个幸运的女人”冥冥中不谋而合。
结尾处另一场,劳拉一边偷偷啜泣,一边敷衍着丈夫,大概此刻,她清晰地看着镜子里的自己——心中的自己——决定了人生的重大选择。摩尔这场戏的表演出神入化、无以伦比。
卸妆后进入寝室的劳拉在昏黄的灯光下明显呈现老态。接着下场戏,老年的她登场。克劳莉萨不解的是,既然这个老女人知道抛弃家庭、抛弃孩子是作为母亲最恶劣的事,她却能不为所做的一切而后悔。也许,在精神世界与肉体欲求的夹缝里妥协生存的克劳莉萨永远不会懂,反倒是她女儿毫不吝啬地给了劳拉——为自己而活的精彩的女人一个热烈的拥抱。
五、宿命
维吉妮亚散步前,丈夫一句牢骚惹恼了她,但很快小说女主人公再次牵动了其全部精力。“她在死着……”维吉妮亚默念,身后整齐穿过的学生路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连微风拂来时律动的花草也是。行人走下她眼前的阶梯,都从其右手边的岔口下去,而她孤独地坐于长椅却对应着左手边的岔口,中间一道低矮的栏柱仿佛注定了她与人群的隔绝。
正如莱纳德追赶维吉妮亚时,他也不知自己为什么会选择车站的方向,而不是另一边,虽然片刻迟疑过——一切都是冥冥宿命。接下来车站的戏无疑在点明中心思想:
“我没有义务为别人进食!”“我有权利选择我生活的处所!”“这是人性!”“我在这鬼地方一天天死着!”“心如同沉入无尽的黑暗的泥潭!”……面对维吉妮亚的爆发,莱纳德对她无比的爱与宽容令人感动,当开往伦敦的火车进站时,她终于妥协——其个性不被社会、亲人所容,只能对至爱的丈夫绽放,然而爱又不忍让她把痛苦都让他承担,于是再度收敛、再度自我压抑。
这场戏末了,维吉妮亚一句干涸的“你无法从逃避人生中窃取安宁!”铿铿然掷地有声。这既是说自己,也算对刚才放弃自杀的劳拉重新面对人生作总结,并更像告诫因情敌路易斯出现而气急败坏手忙脚乱的克劳莉萨——最终,克劳莉萨渐趋平复,翻过了往事——光阴早已流去,念念不忘只是徒劳。
情节流动到克劳莉萨母女的对话,“某个清晨醒来,你发现自己迎来了幸福的开端,发现未来有无限美妙的可能,但你错了——那一刻就是幸福。”克劳莉萨在情敌离开后,勇敢地承认她失去了理查——毕竟她们有过幸福了。
作为一个当代电影理论的流派,女权主义批评的独特文化背景,决定了它激烈的批判立场和高度综合的方法论基础。它从分析好莱坞经典电影入手,批判并试图颠覆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语言和意识形态结构,它对主流电影的解构和批判尖锐而深刻。作为一种纯粹的批评性理论,女权主义的理论活动在立场和方法上自觉地与电影创作实践疏远了距离,即不是建设性地、而是批判性地对好莱坞电影进行了详尽地解构分析,维护了理论形态自身的自足性和政治、美学批评的独立性。
在社会结构并未有按照预期转型时,电影的工业化本质没有实质性改变,男权主义依然故我,女权主义者们因此感到烦躁不安,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她们感受到身体承载着沉重的生存压力,反传统的写作本身不断刺激着影片创作,也不断谋求着生存空间,当然,随着相当一部分社会问题的迎刃而解,女权主义电影也在不断改变着自身形态。
在最近的影片中,女性主义电影开始着力刻画那些有力、复杂而又重要的女性形象,以激发女性观众的再思考。女性开始接受自己的生理特性,她们力图“从一个独立的、敢想敢做的单身女人变成一个母亲,但仍希望保持属于自己的那份自由”。是对女性的从属地位观点和所有西方民间传说中关于“力量”描写的一次挑战。事实上,在过去一段时间里,许多女权主义电影虽然大胆奔放,无拘无束,敢于打破一切禁忌和既成观念,却对自身形象造成了一定伤害,女性的欲望展现和性别自觉,常常被反复表现并成为争议的热点。仅以最受争议的《罗曼史》为例,这部由女导演卡特琳娜·布雷拉执导的电影,描写一位名叫玛丽的中学女教师,因男友性冷淡而饱受压抑,她另觅新欢,在一系列扭曲和病态的经历中,企图寻求解脱和慰藉,显示了一种反常的心理。诚然,布雷拉“表达了一项女性主义的基本诉求:挑战和质疑男权式的女性消费化表现,要给女性欲望以自足的表达空间”,但是,这种诉求和反叛的非理性和变态化,本身也走上了备受质疑的途径。因此,它在法国引起了激烈的争议,赞成的和批评的意见泾渭分明。有人认为,“《罗曼史》传达出一种深深的悲观厌世情绪,而它对整个世界的把握,最后也陷入了虚无”。这种尖锐的批评反映了对该片偏执的创作倾向的否定。然而,“法国电影的风格,就是各人不同的风格”,这句话用在女导演们活跃多向的创作探索上,也是恰如其分的。
另外,电影的商业化以其强大的包容性影响了女性主义的纯粹立场,许多男性趣味的题材,转嫁为表面上的女性立场,在辅以一定程度的关怀主义,就足以穿上女性主义的外衣,一方面消除女性观众的抗拒情绪,甚至引起她们的关心和好奇,另一方面招揽窥奇的观众入场。例如,著名的女权主义电影《末路狂花》,就被指为旧酒新瓶,不过把传统公路电影类型翻新,把亡命天涯向法律挑战的男性角色改为女性,其内核仍只是一部中性的类型电影,主题也是毫不新鲜的追求自我和解放的代价,暴力的自毁性、个体自由与社会规范的矛盾等。关键在于换上两位女性为主角,令不少女权分子满足于“男性做的事,女性也可以”的目标,却远离女权主义提倡的独特女性价值如责任感、平等、尊重等主题。
用女性主义分析来电影,通常是把电影作者界定为一种具有明显的女性特质和企图从自身欲望出发的再现者,通常他们还要针对特定的女性观影者,并以种种经典的心理分析来阐述影片文本的操作,这是一种带有局限性的冒险,它间接阻碍了电影的主题上的广度扩展和深度探求。女权主义者在电影中,如果只是通过表述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处处受挫来表达自己对男性的失望,或是以大胆直露的镜头和禁忌话题,故意挑战色情和艺术的界线,并以此作为自己女性独立的宣言,那就陷入了纯粹为斗争而拍摄,为证明而证明的怪圈。
在这个坚硬疏离的世界中,女人可以拒绝邀舞,让孤独沉默。却不应该停止追诉关怀与爱;即使不必求助于世俗的认可,不假于男人恩威并施的情欲,却不应该停止温情的一次注视;曾几何时,晓风烟柳,痴情男女,或是清河隔岸眼波流转,或是人丛背后两手不经意的轻执,便已然心动。纵使女人自己,也难舍纯然婉约的风情,女人注定应该美丽,爱情注定应该地久天长,女人的世界需要冷静的自省同时,更需要男性世界的真实关注。
5 ) 請勿妄自由此推斷
PRECAUTION:若你并非對VW感興趣 抑或已對她有自己認識 此認識并非僅僅來源于此片幾個鏡頭 那么請不要認真糾結于各自的看法 歡迎討論 歡迎指摘 本文僅為因少數人而突然發神經而寫的偽掃盲帖
--------------------------------------------------------------
因為在VW組里不斷開始有人就看了the hours來推斷VW本人是如何 盡管我也是非常喜歡這個電影 但這畢竟是電影。
The Hours改編自Mrs.Dalloway。(經提醒,此片改編自同名小說,而小說基于VW這部小說。。。這樣說是不是比較嚴密一些bbbb)
好,人都說VW每本書中都透露了非常多的自己,可以代號入座。
若只是這樣,那么VW小說也只不過是如今泛濫大街的私小說而已。
小說之所以成為小說,必有與生活不同之處。
有人就因為車站Leonard去尋她回來,就說Leonard實在太差勁了,不了解VW,不理解VW,把她禁錮起來,種種種種
且不說VW的遺書中首先就表明了對Leonard的愛與感激。
Without me, You can work.
這并不是因為被禁錮了。
事實上,放在今天我依然認為,幸而VW有Leonard。顯然VW自身也是如此感激的。
我也確實認為VW最后說沒有人比他們兩人更快樂了也是真的。
Leonard絕對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啊!
你找得著這么好的人嗎。VW出身怎樣的家庭,性格刁鉆潑辣傲視一切,又纖細敏感容易受挫
有人說VW因為自己的性向不被世人接受而苦惱不已——簡直是可笑!
在那個時候,和Leonard頻頻參加各種活動,積極和各方文化圈中人士交流,熱心女權主義的事業——這樣的人在意世人眼光嗎?況且是如此自傲如此自戀的VW!她甚至可以隨意取笑來家中做客還算有些名望的上流社會人士,對不喜歡的人就當面嗤之以鼻讓人再也不敢接近半分——這樣的人在意自己的性向不被接受?!
嘛,偏題了,回到Leonard。之所以說他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看看Leonard為virginia所做的事,然后再回望下歷史,然后再看看現在的人,你可能找出第二個人嗎?
第一,Leonard是千辛萬苦仰慕了VW許久然后追到手的。他仰慕她的智慧才情傲氣美貌機智,而VW則對Leonard的才氣也有所敬慕。他們決定結婚是幾乎瞬間的事,然而只有這件事,是整個圈子里,包括vanessa等一干人全部認同的Virginia做過的最正確的事。
并且如世人傳說,他們之間是無性的。(雖然不能完全考證,不過Leonard確實在整個婚姻中都是對VW充滿敬意)
單這一條,你隨便抓個性向正常的男人來,肯嗎?
Leonard做一切都是出于對VW的考慮都是為了她,幾乎世人都忘記了其實他也是一個非常有才情的作家,在當時也是非常有影響力。
第二,Virginia和Vanessa兩姐妹是出名的London那圈子內的交際花,顯然vanessa是更大眾的情人,而virginia則更獨特。兩個人身邊從未缺少過情人。Virginia是連gay也會為之深陷的女人(自然這兩人最后還是分了,但某人也說了除了最后的partner,最愛的是VW,甚至說了是因為被VW拒絕了才最終死了心去尋找男人……)
而Leonard,則是一個完全學術的人,自然也不會花心更沒有情人。Leonard的世界只有VW。
第三,VW每次崩潰期從幾個星期到幾個月不等,甚至連續兩三年。那種狂躁而無意識的狀態,連vanessa都覺得疲憊,而Leonard就是如此悉心照料了她如許年,從未離開,甚至未有想過離開。
而VW也只信任Leonard。
也許他們之間沒有情愛的愛情,但誰可以說他們之間沒有愛?!
第四,Leonard有自己的事業,而他甚至犧牲了部分自己的事業來開了出版社就為了出版VW的作品(當然還有部分當時他自己的宣傳刊物時評之類)
結婚后,Leonard沒有喜歡過別人,沒有出軌過,就因為VW無性主義而自己也因此清心寡欲,拋棄了尋歡;
為VW出書忙前忙后一個人支撐起出版社,甚至因此推掉一些雜志約稿和演講,犧牲了自己的事業;
一個男人為了一個自己所愛的女人可以做到這些,你從古至今找得出第二個嗎?如果沒有Leonard,甚至可能VW最出名的mr.dalloway, to the lighthouse和the waves我們就無緣看見了
VW是常人絕對難以做到的堅強的人 而這堅強也有部分是來自于Leonard從未減弱的支持
由于電影而妄加曲解的還有關于她本人的論斷。比如之前提到的有人覺得她抑郁是因為性向不被理解,或是姐姐不接受她。
是的,vanessa確實可以說是她最愛的人。而電影中vanessa到來那些似乎有些冷淡的表現讓很多人曲解為virginia暗戀著vanessa或是單戀著vanessa而郁卒
virginia和vanessa每天通信,甚至virginia有時一天兩封。沒有什么virginia生活中的事是vanessa不知道的
而vanessa作為整個圈子的『家長』 扮演著一個最軸心的角色。她自己有兒女,她要應對情人,同時她也是上流文化圈的一員,深處London有同樣多需要做的事。她愛virginia,她們兩人的愛是沒有人可以插足。她因此把VW交托給了整個圈子的人都無比信任的Leonard,而她也明白,只有Leonard可以保護VW不受傷害。
同樣也只有Leonard才最知道怎樣對virginia最有利
Virginia同時有男性和女性的追求者,她也跟很多人,無論男性女性交往過。她和gay,甚至和vanessa的丈夫和情人也全都有過私情
在這點上,她以及圈子中的人從未以此覺得羞恥過。這些擺在外面也許真的可以說淫亂,可是因為在布魯斯伯里,在那個圈子里,卻反而覺得很溫情而理所當然。
這是一個從不會被世間目光束縛的圈子,而很明顯virginia是最離經叛道的一個。
她是les。她和vita有過最動人的愛情,最瘋狂的戀慕。即使最后vita還是離開了她。她卻把這一切寫在了Orlando里面。
Orlando是她寫得最愉快最輕松的一篇小說。也最暢銷。
vita,以及后來她交往了的幾個女人,直至最后也還是非常愛她。在她們之間所有的戀情,甚至都從未有過不完美。
無論開始,還是結束,都是自然地發生。VW自己也說是的起初你會因為一些事情而對一個人有激情,然后時間久了,慢慢地一些事情總會褪去,然后漸漸失去了一些想望,自然地就分開了。(忘記原話了)而分開,也并不是代表不愛。
基本上,Virginia的戀情還未有過由于世俗而被迫分開結束這樣的事情。
只有vanessa,當姐姐結婚的時候,virginia也許是有過被拋棄之感。不過后來vanessa很快又讓她了解了事情并未有不同,而vanessa由于婚姻而使virginia缺失的那塊,又很快由Leonard補上了。
所以,virginia其實從來也不是什么過著陰郁生活閣樓里的暗系小姑娘(這樣認為的人大概日系的看多了吧),相反的是一個非常活躍(甚至很話癆)非常積極地面對生活的人
她的生活有一種頹廢的,抑郁的熱情,她在哪里都能吸引周圍的人愛上她甚至如毒藥。
她的抑郁她的各種纖細來自于內心對世間一切的敏感,來自于她對自己自戀的贊賞和信心,她各種不同尋常的思考,來自她內心無法平靜的波瀾
曾經有人說,VW是一位『一手抵擋著命運 一手迅速地描繪出常人所無法企及世界』的女人
她是一個不屈服的女人,她自傲,堅持,雖然也許沒有Leonard她早就支撐不下去,但她的一生都在戰斗
那些僅僅因為她最后選擇了自殺就說她寂寞軟弱的人,沒有資格說喜歡virginia Woolf
如同Leonard最后給她的墓志銘,海浪的最后一句話,也是她的心聲
她從未退縮
這正是我愛她的原因
『Against you I will fling myself, unvanquished and unyielding, O Death! 』
是的她在我心中如同女神一般的地位,無可撼動,沒有任何人可以與之相提并論,沒有任何人。
最后附上電影中我最喜歡的一句話,在車站那一幕,同意回去的Virginia對Leonard說
You cannot find peace by avoiding life, Leonard
這才是電影想表達的一個堅強不屈熱愛生命有著敏銳的思想的VirginiaWoolf
------------------------------------------------------------
P.S.本人非專業研究VW學的東西甚至和文學方面完全不相干 寫的東西僅僅來自于各方面看過的關于她的傳記評論以及她的日記等等各種 有說錯的歡迎指正
然后那圈子里幾個人名我不好意思忘記了OTL所以寫得模糊了點請別介意
P.S.2 若你對VW的看法 至少來自于看過她的完整的一本小說或是隨筆之類的之后 任何看法我都不說二話 盡管我不習慣和人討論各自喜歡什么或者其實她是怎樣一個人(既然發在影片頁面 本來這也確實不是影片重點)若我回復語言過激 那么在此說抱歉
6 ) 《时时刻刻》中的象征与符号
写在前面
女性主义这个概念对于我来说,显得过于庞大了。实在是没有系统的学习过。所以我也没有用女性主义来批评这部电影的妄想。只是浅薄的根据自己的理解,从象征与符号这个切入点,给予这部电影片面的分析。
片中的象征手法随处可见,而且有很多符号化的东西,并且对比了三个主人公不同的境遇。而且这种对比非常工整。
水
同大多数影片一样,水总是作为情感的象征予以呈现。水是该片的一个视觉主题,它的形象反复出现,给人以暗示。影片从三个主人公清晨洗脸开始,水的形象第一次对比出现。片中的伍尔芙,患有严重的神经衰弱以及其他精神疾病。她不能象身边那些“健全”的人那样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是始终存在于危险当中。就象她生活在伦敦郊区的一个小村庄——河边。河水意味着过于巨大的情感,让她不能掌握。所以伍尔芙最终只能自沉于水,河水淹没了她,情感淹没了她。罗拉的故事里,水的出现得宜于魔幻现实的手法。当罗拉躺在宾馆的床上,内心受到压抑的情感瞬间迸发了出来,激烈的有如洪流。但是罗拉并没有就此覆灭。挽救她的,可能是她腹中的孩子,也可能是《Mrs. Dalloway》书中的那句话:你不能用逃避生活的方式寻找平静。理智战胜了情感。而此刻,对于生活的意义,罗拉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与前两者生与死式的情感历程相比,生活于当代的克拉丽莎,对于控制情感,就象关闭水龙头一样轻而易举。也就是说,情感失控这个问题虽然也会不经意间突然出现,但是已经不能造成什么威胁了。
孩子
影片将女性头脑中的独立思想比作女性身体里的新生命。我们知道,伍尔芙独特的女性意识贯穿于她的文学作品中,《一间自己的房间》、《三个基尼》、《奥兰多》等作品以犀利的笔锋表达了她对当时社会男女不平等地位的强烈不满,充分体现了伍尔夫独特的女性意识和先进的女权思想,因此,她被后来的女性主义者们尊称为女性主义运动的先驱,成为西方现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重要奠基人。影片中,伍尔芙刚刚发现自己怀孕。隐喻女权主义当时刚刚处于萌发的阶段。罗拉已经接近分娩,说明女权主义经过随后在三十年时间,已经接近成熟。到了2001年,克拉丽莎的女儿已经接近成年,说明女权主义已经硕果累累。女性也真正实现了自觉自强自立。
男人
三个主人公这一天的生活里,都有男人出现。伍尔芙的男人,与其说是她的丈夫,不如说更象她的监护人和统治者。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特征。男女之间的差别是明显的,但却是不被人注意的。她的丈夫一直强调她的病情,并以此来压制伍尔芙的情感。在丈夫的监护下,伍尔芙的人身自由是不完全的。甚至在伍尔芙投河前的遗言中,身为女性主义先驱的伍尔芙自己也不自觉的认为,自己是一个累赘;自己离去后,丈夫的生活会更好。罗拉的情况有所好转,但是她仍不是一个实现独立的女性。她没有自己的职业,只是一个家庭主妇。除了在丈夫生日这一天为丈夫做一个蛋糕来表达她的爱以外,她想不出自己的价值还能体现在什么地方。在丈夫和孩子的面前,她不能哭泣,她必须象其他“正常人”一样积极向上,对生活佯装满意,同时隐藏感情里消极的一面。同时接受她是丈夫的附属品这一事实。这也是她企图自杀,企图离开的原因。她离开以后,确实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而这种实现,却付出了抛夫弃子的沉重代价。而在克拉丽莎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女性的种种特征。她和伍尔芙的地位,完全发生了置换。男人在她这里,成了被照顾和被挽救的对象。伍尔芙为她的男人而死,而克拉丽莎的男人为她而死。而且没有男人,她依然可以坚强的活下去。去了解生活的意义。
女伴和同性之吻
有人说这是一部同性恋影片。影片中的三个主人公都表现出同姓恋的倾向,并且各有一次与同姓接吻的镜头。但是在我看来,与同性的亲吻,是一种女性意识的表现,即不以男性之爱作为自我价值的源泉。三个主人公的女伴是作为正常女性社会的代表出现的,给予三位主人公以衬托。伍尔芙的姐姐(文尼莎&S226;贝尔(1879—1961),英国女作家,是著名艺术理论家克莱夫&S226;贝尔的妻子。他们同属于“布卢姆斯伯里”艺术圈子。)在影片中被描写为作为那个时代的普通知识女性,带孩子,走亲戚,陪丈夫应付饭局。伍尔芙不希望她离开,想从她的身上寻求同性的支持。可是伍尔芙没能实现这个愿望,女性意识还只是个别现象,女性之间还不能互相支持。伍尔芙对姐姐的亲吻,也是强迫式的。罗拉与其女伴之间的关系有所进步。她的女邻居是典型的良家妇女形象,默默的生活,陪伴丈夫,把丈夫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给丈夫生一个儿子作为最大的心愿和任务,即使有失去生命的危险。罗拉与她的女伴互相支持。给予精神上的暂短安慰。克拉丽莎的女伴,我们从影片中知道,是克拉丽莎多年的朋友,而现在与她是同性恋关系,这种关系已经维持了十年之久。克拉丽莎本人也欣然接受着这种关系。没有男人,她也能生活的自在。也就是说,女性独立的进程终于完成了,尽管这种完成要借助这种过于偏激的同性恋方式来实现。
买花
伍尔芙一边走上楼梯,一边说“I may have a first sentence.”这第一句话就是:戴罗薇夫人说,“我要自己去买花。”自己去——不受他人干涉的独立行为。女权运动最初的宣言。但是现实中的伍尔芙是没有这样的能力的,她只能在她的创作中享受独立。现实中的花朵,与(小鸟的)死亡同时平静的出现。暗示出伍尔芙只能以死来寻求解脱。罗拉依然没能自己去买花,清晨当她起床,她的丈夫已经把花买回来了。她的丈夫把所有事情都为她做好了。活在这样的生活里,毫无生趣,出逃是必然的。直到现代纽约的戴罗薇夫人,才把这个故事里的想法变成现实。
从20年代的英国作家伍尔芙,经历了罗拉的故事,到现代纽约的戴罗薇夫人,电影描述的是一条女性自我认知的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三位女性都是精神领域内的自我放逐者,她们游离于时代,同时又以自己方式固执地抗拒现实。她们在《时时刻刻》中交叉出现,犹如一次相互轮回、一次在特殊时空内的重逢,原先她们独自的精神幽吟在这部小说中汇成了女声合唱曲。而同时又通过20世纪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不同时代女性的精神风貌,来反映西方整个20世纪的精神特征。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 请到我的BLOG
http://acloudonskyside.blogbus.com
【B+】美的简直像艺术品的电影,尤其配乐简直了。与云图同样的平行剪辑+独白的方式去诠释生命,但却技高一筹,不过不太理解les的设定有何作用。没给五星是因为还是觉得看的不够懂,但不妨碍我对它的敬畏,对,就是这个词。
Three Different Women. Each Living a Lie.简而言之呢,就是这部作品用非常娴熟的电影语言讲述了一个简单而深刻的道理。对我而言没有什么感觉。
三个女人A、B、C在不同时空里生活,挣扎在爱、自由与死之间。一本书穿插其中,成为纽带——《达洛卫夫人》,A是这本书的作者,A正在创作它;B在阅读它,并深受其影响;C被患了爱滋病的诗人男友唤作达洛卫夫人,C的生活与书中同名女主人公的生活恰好有着重合之处——着迷于这种三段式的结构。
妮可演的伍尔芙,很入神.
如何与微不足道的空虚日常做斗争,如何选择自己真正热爱的,如何放弃裹挟你至死的责任和习惯
为什么“如愿以偿的死了”不可以被歌颂,为什么只有“战胜死亡”才是可歌可泣的。
Always the love,always the hours. 我以为,这只是幸福的开始,而这其实就是幸福。这转瞬之间。/ 亲爱的伦纳德,要直面人生,永远要直面人生,了解它的本质。最后,认清它,热爱它的本质。然后,从中得到解脱。伦纳德,永远记住我们之间的岁月,那些岁月,永远记住我们的爱。And the hours... ——弗吉妮娅·伍尔芙
我们的生活由一组不规则庸俗无奈无聊的事构成我们每天都在重复着昨天做的事仿佛这个重复没有开始也不会结束但一些事情却在平凡的天天中确实发生会觉得心被禁锢想要自由不甘平淡的生活但是我觉得这便是生活真面目唯可解决办法就是自己制造惊喜生老病死是一个轮回的圆我们总得活也总得死活法和死法是我们可以选择的孤单和寂寞我比谁都清楚若是有颗不甘于寂寞的心那便很难过一旦有了欲望他的心变会污浊便会烦烦躁不安于一个女人说一旦她拥有了对爱情幸福家庭的期许她的心会变不安有了爱想要更多欲望得不到满足变越想要越空虚
当灵魂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一件再微小的事也能摧垮肉体的意志,远离它,摧毁它,不用再臣服于这世间的所有准则。而你,只是不甘平凡
重看,带有相当强烈的女性主义诉求。抛下所有,选择你想选择的,这需要太大的勇气。
Dear Leonard,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lways. To look life in the face, and to know it for what it is. At last to know it, to love it, for what it is. And then, to put it away. Leonard, always the years between us, always the years, always the love, always the hours.
直面人生,然后放弃它。
讲真生活真的是越过越没意思的,现在我30岁了,待业中,过去的踌躇满志早已在重复的生活和每况愈下的行业中变成了习得性无助,脸越来越垂,肌肉流失得越来越快,看书和看电影越来越难集中精神,看到啥都已经见怪不怪,刷淘宝时都带着一种“又被消费广告占据了我的人生”的沮丧。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但自己又没动力干啥有意义的事,看透生活很难,热爱生活也很难,现在能想到的所谓“不负韶华”的底线,就是把每件小事都认认真真做好,吃饭就痛快吃,睡觉就安然睡,健身就咬牙坚持一下,和别人聊天就认真聊。心有旁骛就是对人生最大的浪费。——妇女节被大数据推荐了这部电影,本以为是个励志片,没想到很致郁,但是确实拷问灵魂:你到底到底想过怎样的生活?
我最爱的电影。没有之一。
Julianne Moore 的那个角色感人。
没有人会原谅我。除了死亡。但是我选择生存。
It was death, I chose life. 每一句都戳中内心。尤其是这一句:一个清晨,我在晨光中醒过来,感到生命有无限可能。我一直都以为那是幸福的开始。那不只是开始,而是幸福本身。有些人,生来就不能体会普通人的快乐,不能逃脱,不能憧憬,也不能后悔。他们就活在永恒的此刻,悲怆的此刻,死亡的前奏。
其实有空间做得更好,如果时空交错和匹配剪辑像前十五分钟那样一直延续下去,而不是仅仅作为噱头。看起来这部片子在某种意义上审判了女性解放(疯女人自杀,抛弃丈夫和孩子的女人孤独一生儿子同性恋加艾滋病,斯特里普愿望落空),唔,说到底还是演技好。
“亲爱的雷纳德,要直面人生,永远只面人生,了解它的真谛,永远的了解,爱它的本质,然后,放弃它。”
深刻有余,乐趣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