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向死而生,奇迹就在那时发生
游达志导演的银河映像代表作。
开头落魄潦倒的金城武,素颜憔悴的李若彤。不过那是九八年,他们的脸还充满年轻的活力。
节奏感强烈的配乐,有趣的故事,出色的表演,本来给四星。而意料之外的温馨结果,本片评分多给了一星。
前半部分灰暗的色调,故事基本都在晚上发生。奔跑,不停奔跑,在急切的鼓点声中给人以压力重重的感觉。后半部开始明亮起来,给人以希望。温情的五星级酒店经理,搞笑的老大。同样是奔跑,同样的音乐,节奏稍做变化就欢快了许多。
影片以绝望的氛围开始,讲述金城武和李若彤的一段奇异的爱情。中间穿插着不少黑色幽默,不少温暖的台词,然而背后透露的都是对命运的无奈。但是一切绝望到关键时刻都会峰回路转,每次都是那么的戏剧性,给人以希望。而每次的转折都是出人意料的,故事证明了一点,在低谷待久了是会反弹的,而且反弹效果极好- -;死都不怕,还怕什么?
差点被三次切断手的老大说了句实在话,“江湖人的命运就这样,不断重复同一样的事情,这就是江湖人的宿命”。
江湖是这样,往细了说,爱情是这样,重复着爱重复着被爱,重复着为爱付出,重复着接受对方的付出,结果无论如何,过程都是甜蜜的。
股市也是这样,重复着贪婪,重复着恐惧,重复着套劳解套,新手重复着变成老手,又有人不停进入变成新手。然而只要还在里面,就在重复着错误,只不过有的错误大有的错误小,有的多有的少。
家国春秋还是这样,重复着算计重复着政治重复着封锁消息重复着改革经济,直到又重复着开始一个新的。
其实生活都是这样,不断重复,向死而生,在最悲惨的时候,奇迹往往就要发生。
2 ) 1,2,3,OK!
《两个只能活一个》一片可谓阵容强大,由《暗花》导演游达志执导,编剧是当年凭《和平饭店》等江湖片扬威影坛的韦家辉,由杜琪峰、韦家辉合任监制(二人曾数度合作导演、监制,推出了一系列上乘江湖片,如《真心英雄》)。因此,本片的成功,在看完片头的报幕之后就有充分理由予以期待。同时,本片再度将江湖情节投放现代都市,是一次饶有趣味的、在当今再现古龙式江湖的有益尝试;而且全片还在灰暗、抑郁的基调上大胆地融入了爱情、谐谑等轻松明快的元素,甚至毫不避讳地大力营造戏剧化效果,使得该片的观赏性极尽华丽,令人匪夷所思。
从片名隐约可以猜出这个黑色故事的残酷性。主干情节相当简单:阿武(金城武饰)是个对生存已经厌倦的边缘青年,抱着玩火自焚的心态从中间人那儿接了一单有去无回的行刺生意。当他拿着自己用命换来的钱去滥赌时,却不料撞大运地大赚特赚。有钱后阿武开始珍惜生命,于是回中间人处花钱为自己“赎身”,将行刺任务转委他人。这回中间人向他介绍了刚出狱的阿雯(李若彤饰)。曾为深爱的男人付出一切,却被玩弄、抛弃,成了阿雯走不出的感情阴影。她想以自毁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让那个对不起自己的男人终生内疚。这两名各自经历了人生苦涩的男女在朝夕相处中,由隔阂、排斥走向理解,产生了深深的恋情。然而行动的日子来到了,两个只能活一个……“你不要看电视,不要看报纸,不要听收音机,最好马上飞走,以后都不要问,你不知道,就永远不能当作我死了……”
假如单看故事梗概,难免会有颓废的印象。然而具体到每个场面当中来看,人物常常不是通过语言,而是借助神态、动作等身体语言来进行感性表达(因此剧中人沉默的时候也同样引人注目),由此形成了一种不寻常的内部节奏,象网一样将外部事件进行了隔离和过滤。“颓废”就此被全然屏蔽,人物对外部事件的主观感受、情绪、想法,比外部事件本身赢得了我们更多的关注。虽然全片并未使用一句内心独白,却象王家卫的作品一样富有浓厚的“内向性”,这一特色通过运用、组接镜头的技巧被成功地建立了起来,并贯穿全程。例如影片伊始,阿武在牌桌上一连摸到、打掉四张“西”,通过频繁地在牌桌、阿武的手、脸之间切换镜头,使我们完全感受到了阿武的烦躁难耐,而对过分巧合的上牌则不去深究。同样,依靠这种对外部事件的弱化和对主观感受的强化处理,某些有暴力过激之嫌的场面(例如三次“断指”)也洗去了血腥,能够让人平静地在旁观看。否则,将如此暴力径直搬上银幕将是不可想象的。
出色的支线情节设计,对黑色的主线情节作了理想的调剂,令观者总能从突如其来的狂暴重压中暂时解脱,同主人公一起安享片刻的宁静与温存。但是同样,每当片刻的安宁过去,接踵而来的、无可回避的灾厄更令人动容、窒息。观看本片,便是被抛进了这样一个苦乐交替的感情空间,观者在其中一点一滴地探明了阿武和阿雯的内心,最终人人都会对这两个乍看不太顺眼的主人公寄予全部的同情。从“讲故事”的层面来看,达到这种效果,其成功已经确凿无疑。
虽然分属一部江湖片,但本片全然没有贩卖黑道帮派(黑道伦理、争位、反叛、火并)、复仇、兄弟情谊、热血豪情等惯常的“江湖”噱头(“蛊惑仔”系列就被这些内容占去了大半江山),而是将“个人命运”摆在了首位,江湖在这里退居次要位置,变成了展示个人活动的舞台。甚至对“江湖”的面貌都没有进行直接描述,只是通过看场子的、西蒙、东尼这三位作风迥异的江湖人来加以反映。而他们的活动场所,往往是旅馆、餐厅、酒吧、赌场、街道这些无法给人以稳定感的临时停留地。这样,通过运用类似传统山水画的技法,只是显现了江湖的一角,就隐约勾勒出了整个江湖的轮廓。为反映江湖的概貌,这三名江湖人的选择,也不是任意为之。看场子的手下要有打手,所以总是被一班人簇拥着;东尼是位真正的大哥,只带了几名跟班;西蒙是个最不上道的混子,只能坑蒙拐骗或是靠女人吃饭,不可能有什么手下。他们大致上是各个阶层江湖人的代表。
使本片变得最为与众不同的,应当是极富戏剧化的“情节重复”和奇妙的配乐。相同的场所、相同的人、相同的事、相同的行为,重复到第三次时,恶劣的状况就会大为好转,令观者感到相当振奋与欣慰。片中主要的重复有:三进赌场、三进五星级酒店、三次会东尼、三次会西蒙。令人揪心的倒霉事一再重演,到了第三次,主人公终于顺利解决或转危为安,仿佛“3”是主人公的幸运数字一般。就连无关紧要的细节上,也有着“3”的纠缠。编剧发挥了非凡的才能,将这种超乎常情的“不可能”演绎得不仅合情合理,而且极为精彩。
作为对上述“重复”段落的配合,为将观者再度带入同一情境当中,影片为每个重复段落设计了各自的配乐。每当重复的兆头乍一出现,该重复段落的配乐便及时跟进,比如当刀被东尼一把攥住时,很有冲击性的音阶就遽然响起。相同的配乐被如此这般一再唤起,运用方式经济而又直接,看似简单,却在最初的安排构思上融入了机巧,既渲染了各个重复段落的微妙气氛,也增强了戏剧效果。这种配乐的重复,令人不由想起《和平饭店》那支萧煞、锐利的主题曲,同样在片中反复回荡。也许两者都是源自韦家辉的创意吧。在画面的色彩配置上,影片选用了能够强调阴沉感的暗红、白、黑三色,从人物的服饰、房内的装潢、到街景,都以这三色为主,一刻不停、完整地烘托出了全片的暗色调。
尽管不时伴有骤然的紧张感,象搭云霄飞车一般心情忽上忽下,最终还是令人心安的平稳着陆。临近结尾处,阿武是坠入深渊还是安然跨越,这一悬念通过阿雯的视角介入被一再搁置、放大,观者不得不带着十二分的煎熬跟阿雯一起去报摊翻报纸、进餐馆看新闻,最后与她一起分享无限的喜悦,迎来卸下心头大石的彻底放松。只见阿武躺在集装箱上,看到飞往日本的航班飞过,悠闲地点燃了一支香烟。喂,你也可以做做深呼吸,让紧绷的神经彻底松弛一下了。
3 ) The Odd One Dies.
如果两个只能活一个...
那么你愿意是死去的那个,
还是活下来的那个?
今天凌晨看了俺家武子和李若彤主演的《The Odd One Dies》.
他们需要钱.于是迫不得已作了职业杀手.
在执行任务的前一晚,两人一起看了满天绚烂的烟花.街中熙攘的人群把他们隔开.越隔越远.
彤一边从人群中艰难的撑起胳膊向武招手.一边吃力的大喊."你说我们若走散了.要多久才会见面?"
然后便真的走散.彼此的身影被越来越多的人埋没.不见.
不过不到一会两人又见面了.
两辆驶向相反方向的公车.承载着分别两个人.他们在分别的公车上向对方伸出手.
车擦过的一刹那.两人的手牢牢握住.
然后他们便坐在马路边.心照不宣的聊天.相互装作一副轻松的样子啃着蛋卷.但彼此都心知一旦清晨到来.他们两个中便必定会有一人死去.
彤望着这寂静的马路好久都不来一辆公车,于是定定的对武说."如果再有公车来,那明天你去.如果没有的话就我去."说话的时候眼眶是晶莹的.
武略作迟疑,后而打趣."但是你都收了我的钱啊."
"没关系.你是男人嘛.反正我的机会微乎其微."
两人很缓慢的并排走在马路上.几句无关痛痒的调侃会打破一时的沉默.但彼此心里都很沉重.明天一到来.即是他们的分离日.
终于.还是有公车驶过.
而两人此时的表情却异常平静.仿佛已置生死度外.眼前只有对方.任何其他都不再那么重要.
"答应我一件事."彤没有抬头.眼看着脚底.有些哽咽的声音.
武抬起头望向彤.凝重写满脸庞.
"明天我出发之后.你不要看电视.不要看报纸.不要听收音机.最好马上飞走.以后别再问."
彤一直在隐忍.鼻子抽了又抽.她紧紧的抿着嘴唇.看着武."因为.你若不知道,就永远不会当我死了."
武没有说话.一直往前走.但是鼻子红了.脸颊两旁似有轻微抽搐.
第二日.武送彤去指定地点执行任务.
在路上公车中.武突接一个电话.挂断后赶忙带着彤下了车.一路飞奔向另一个咖啡座.解释给她."转了地方."
坐定后.武把牛皮纸袋交于彤.并嘱咐她道."这里是枪和泰国人的照片."
武顿了顿."不要看电视.不要看报纸.不要听收音机.小心点"
然后转身奔出咖啡座.人影迅速消失在彤的视线之中.
彤此时还格外紧张.手颤抖着打开纸袋.
而其中装的却并非枪与照片.
而是武常用的大哥大与彤多年随带身边的一张明信片.
彤顿时醒悟.一路飞奔.
而此时此刻武正在他们起初的那个地点执行杀一个泰国人的任务.
结局不算太悲.
武没有死.躺在房顶瓦砖上仰望澈蓝的天空.
一架飞机平稳的滑过空际.
彤在其中.
她最终还是看了电视.看了报纸.听了收音机.在得知媒体报道一名怀疑为职业杀手的男子已经逃去无踪的消息之后.才如释重负的搭上飞机.
如果两个只能活一个.
那么你愿意是死去的那个,
还是活下来的那个?
如果由我来选.
我宁愿双入双飞.
一起死去.或一起生还.
不愿孤单留下自己.无论是留在任何地域.
4 ) 金城武截修(部分)
金城武在这部里面也太帅了,忍不住截了几十张图,部分调了色。
“生活潦倒的穷鬼阿武(金城武)某次因为赌博被人殴打至重伤后,开始把生命看得一文不值,拿命赌命以八万元代价接了一宗杀人买卖。行动前因为获得八十万意外之财,阿武又爱惜起生命来,请了刚从监狱出来的女杀手卡雯(李若彤)代他完成任务。 卡雯无法对旧情释然,屡次要阿武去见有负于她的旧男友,否则拒绝行动,阿武于无奈之下听命,却在了解事实真相的过程中慢慢爱上了卡雯,然而任务必须进行,阿武开始犹豫是否再把卡雯替下来自己去杀人。”
5 ) 完美的结局
银河映像真的很牛,在九十年代可以拍出那么多在今天看来非常有趣的,有味道的电影。
这部影片被影迷称作“两个”还有一部影片是“一个”,都是被推崇到非常高的高度了。
我觉得在97年,本片算是相当不俗了,有王家卫的味道。但更加突出的是黑色喜剧效果。
反正这样说吧,看着很有趣,但真实中却不会发生的事情。
演技来讲,他们2个都还好,虽然扮丑,但骨子里都是帅哥美女。
6 ) 银河系——《两个只能活一个》
这片子有点儿邪门。编剧是正经八百地鬼才,让人观影的感觉是坐在一张没有腿的椅子上。你会为如此不可思议的平稳感到兴奋惊异,又会始终惴惴不安,因为下一秒你就可能从椅子上跌下来。
电影时间选在1996年末、1997年初,是香港人的边缘时间;人物是两个不按牌理出牌的男、女杀手,比边缘人还边缘。杀手的工作也就是杀人了。本来是男杀手自己找的活儿,生意敲定后,他又雇了一位女杀手来替他完成这个活儿。听起来就不靠谱,看起来就更混乱。
这两个杀手,本是绝对的帅哥靓女。可是金城武和李若彤完全颠覆了以往电影中的杀手形象,有点邋遢,有点窝囊,有点活宝味道。
男杀手在赌场耍赖,在生意场撒泼,为了证明自己刀下无敌,硬是把委托他办事的某老大手指削掉几只。而老大居然没有立即追究他,而是付了定金让他完成任务。他却不打算亲自上阵,山回路转地找到一个刚刚出狱的女人替自己办事。那女人为了爱情,居然杀害了自己的亲人,入狱出狱,已是心冷似铁,无可顾忌。
这样的两个人,似乎无情,却又深情;似乎卑微,却又执拗;似乎倒霉,却又幸运。谁的心都有柔软的地方,只是若它在伤疤之下,反而更显冷硬。他们两个人就这么拧巴着,从别扭中了解对方,替彼此不动声色地揭掉伤疤,发现原来伤口早就愈合,自己承受不了的伤害和疼痛多半出于自己的幻像。
虽然也会在编剧刻意而为的包袱下暴笑,却是不喜欢。那种掺了过重红色的背景色调,有点模糊。那种太过分的好运和解脱,很不自然。俊男美女以自毁形象的手法突出演技,太过泛滥。只是那张印有"Paradise"的风景明信片,让人心头稍热。每个人心里都有天堂。
李若彤在酒吧那场戏我个人最喜欢。特别是她走后抛下的那句“我觉得我很无聊”非常有味道。
还是港片有味儿!金城武帅得有味儿,李若彤灵得有味儿,再加点黑色幽默,配上颓废昏黄的画面,这搭配简直绝了!
依旧是韦家辉超人的想象力,无尽的黑色与宿命,也依旧是最大的主题。明明只是群疯癫人物,细看却如此可爱。有了钱才惜命的金城武,为了爱一条筋的李若彤,黑帮大佬、赌场大哥、酒吧大叔,以及那个中间人印度阿三,都太精彩了。就连断指这般残暴的情节,在众人浮夸的表演下,在配乐欢乐的奏响中,爆发出巨大幽默感,让人忍俊不禁间又印象深刻。有意思的是,片名的2加1刚好等于3,而3在片中有巨大含义,很多情节重复到第3遍,便迎刃而解了,似乎韦家辉有心给这精致的片子留下希望。而叙事上能看到王家卫的影子。有趣的是,杜sir日后访谈《杜琪峰与香港动作电影》中表明:游达志是名义上的导演,真正的导演是他。之所以协助他完成拍摄(告诉他该怎么做,他再告诉下面人)是希望他取得成功被人认识。可关于受王导影响,他否认了,但这种忽视又明显是自欺欺人
“我们如果走散,要什么时候才能再碰头?”
最後 她說「答應我一件事 明天我出發之後 不要看電視、不要看報紙、不要聽廣播 最好馬上飛赱 以後別再問。你不知道 就永遠不可以當我死了。」她好像自從演了小龍女之後就再也沒有演過正常的角色了 妓女、殺手、潑婦、連楊門女將都演了。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 她已經把一個仙女演到了極致 再也無法超越。
一半纯爱加一半炫酷,一半小龙女姑姑加一半金城武. 最后跟阿飞跳一场舞,即使过了97,还不是每年都能两个一起倒数?
昏沉的镜头,浓郁的银河印象风格,充满后现代的黑色幽默,而且很快活、很大胆。尤其惊艳的是李若彤的表演,让人眼前一亮。97前后的香港,两个只能活一个? 7.8
97年的片子 现在再看还是那么牛逼
我一直不觉得李若彤好看,这次是个例外
脚本一般不过演员的表现很棒,不知为何评价好像很低,我捧!
仍是游达志、韦家辉一如既往的悲观情绪与香港大陆隐喻的内涵系列。影片中渲染的冷漠人情使男女主人公突现的异乎寻常的情感难能可贵。在灰色沉重的调子下面,突出了“热血最强”精神。如果两个只能活一个,我希望那一个人是你。
惜字如金第一次令我有點反感了(或者說竟超過了我的承受範圍)......歡度97元旦的時候是不是正在嘀咕,香港和大陸究竟“兩個只能活一個”還是...幸存著倆倆相望?
这是我看过的最糟的银河电影了,混乱矫情,勉强加一星给配乐
霓虹下电车里迷人的一对儿奔跑的洗剪吹组合,几乎所有的配角也都很出彩,韦家辉编剧,游达志在97的语境中港片里最美好的一部,自由颓废黑色幽默又不失温馨感动,爆点金句绝美瞬间太多了,利用片名对结尾悬念的剪辑处理,银河御用摄影郑兆强冷暖对比色调倾斜构图用的也十分大胆洒脱,配乐洗脑。百老汇香港影展。
黑色幽默包裹下的一个爱情故事,创作于回归前的港片最后黄金期,大量的倾斜摄影和从头到尾贯穿的配乐,加上对叙事本身的忽略,一部气氛十足颇有情调的电影,可以说基本就是为金城武 量身定做的,影片开头近十分钟说了三个字,时不时的大特写,香烟不离手,最后为爱一搏,真是帅死人不偿命
游达志是除了李志毅、王家卫之外第三个能深度挖掘金城武特质的导演。
2009.10.05晚突然有这个电影的消息,几乎完全对这个电影没有印象了...
怪异的拍摄,舞台化的表演,切断老大手指的那部分很好玩。拍于97,光影片名字就让人浮想。
既有杜琪峰的阴冷、王家卫的迷离,还有彭浩翔的黑色幽默。(后来得知,原来这片基本就是杜琪峰执导的,游达志只是名义上的导演。)
游达志做导演的片子,不多,但都是经典。这部自然也一样,无法猜测的剧情发展、诡异的音乐烘托氛围、加上银河映像特有的画面光线色彩的处理效果,这些都是他们的标志性的电影标签。在这部电影逐步地发展过程中观众会慢慢发现这是一部爱情片,真是功力深厚,用故事带动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