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神秘题材的文艺片
不知道为什么达蒙挑了这个剧本,难道就是因为导演是伊斯特伍德?个人觉得对于导演还是主演来说都不是特别的出彩,本片的文艺本质限制了达蒙的演技的发挥,在电影中的表演只能说中规中矩。伊斯特伍德也是,他比较擅长的是有强烈剧情冲突的故事片,偏文艺的东西好像有点不是很擅长,而且为什么选择一个通灵的故事,难道只有通灵题材才能更好的说明人的生死吗。只能说不妨一看。
达蒙在电影中饰演一名有通灵能力的人,这个超能力在别人看来是很酷,对于他自己来说确实个沉重的负担,让他不能像一个正常人一样过正常的生活,连搞个对象都吹了,然后很郁闷,然后就去散心。
女主角本来是个正常人,因为一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也变成有通灵能力的人了,然后生活也变化了,当家主持人的位置不保,想写书也没有出版商想出钱。最后和达蒙相遇了,两人好了。
还有一个小男孩,双胞胎兄弟死了,两人之前关系超级好,这个活着的特别想和死去的在联系,就想到了通灵,然后遇到了一个骗子又一个骗子。最后遇到达蒙了,帮他通灵了,对话了,然后为了感恩,帮助达蒙泡女主角了。
其实剧情就那么点事,絮絮叨叨说了两个小时,我不知道伊斯特伍德想通过本片表达什么,人的生死轮回?人生的意义?还是为了证明通灵真的有,人死了确实又鬼魂,或者说有天堂。关键是看了此片之后,大家能了解到点什么?电影不是剧情,也不是悬疑,只能说是一个大牌导演也一个大牌演员合作的普通电影吧。
2 ) If you know how much i miss you
Just like Marcus, when I was a little girl, the great mystery to me wasn’t why people die, but what happened when people die. Now that I am adult, the mechanic I understood, however, that question is only more complicated.
What happened when you die?
10岁的Marcus戴着Jason的帽子,每晚对着Jason的空床说晚安,拿着偷来的寄养家庭的积蓄,一天一天不知疲倦地寻找着那些据说可以“通灵”的灵媒,希望有人能告诉他车祸后消失在这个世界的Jason究竟去了哪里。
你能理解这个孩子的执拗吗?
面对死亡的时候,小小的心脏里是怎样盛着恐惧和伤痛,又是怎样在绝望中寻找希望——这已经是成年的我再也无法体会的感受。
可我当然记得童年时小哥哥被推进熔炉的瞬间,我看到铁箱子抽屉一样的打开,冒出红得诡异的火焰,舌头般卷去我睡着了的小哥哥。
于是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痛恨与火有关的这一切,非常恨!
然而这痛恨和Marcus的执拗一样,并不能帮助人挽回什么。
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是如此无能为力。
你呢?你懂得这世上最大的无奈吗?
这样的故事,是有故事的人才能听懂的歌。就像《Harry Potter》里,只有经历过死亡,孩子们才能看得 到拉车的夜麒一样。
嗯,不,我不是要说这电影。
愿意听听我想说的吗?
农历年的烟花还没谢幕,我的玉姨却再也没能从手术台上醒来。
她小小的女儿躺在暖箱里,还不知道自己离开妈妈的身体就已经再也见不到她。
她年迈的妈妈已经哭不出声,只是两眼直直地哀吟着:一个换一个,一个换一个哟。
出殡的那天,阴霾的天空飘起细碎的雪,轻盈的白色旋转着贴上我的脸,心里的小人长长叹着气,说,你看,也许这雪花,就是她来跟你说最后一次再见。
还愿意听我说下去吗?
那么,陪我来看看我的彭妈妈吧,10天前还在我身边的,7天前还在我生命里的,被恶性肿瘤折磨了四年的病人。
满是消毒水味儿的病房里,她瘦,弱,干成一个小小的影子飘在床上,那白单白被的床愈加显得不可思议的大。
她竖着大拇指夸赞我旗袍的款式,笑着看我用手机拍下的彩虹照片。
那一天她的精神不错:发尾软软地贴在眉梢,眼角的笑纹线条相当好,瘦得凹下去的面颊上有低烧带来的淡淡红晕。
我在床边给她学肚皮舞,她努力地对我笑。
我不敢看她被腹水胀得发亮的肚子,我只是握着她的手想念她曾经的健康:黝黑的发,丰腴的胸,婀娜的腰,沾上枕头就能入睡的恬眠,粗茶淡饭也能暖胃的香甜……
化疗药不再能抑制疯狂生长的癌细胞,却仍然导致严重的胃肠道反应,递纸巾给呕吐后的她擦嘴,她的手紧紧握着纸团,那么用力。
是的,她那么用力,一直用力忍着痛,用力吞下大把药片,用力吃下一点点食物,用力自己解出大便……
我的彭妈妈一直很努力地活下去,她只是没有力气了。
I know we will meet one day, but right now, I just wonder whether you know how much I miss you.
In the movie “my sister’s keeper”, Judge Desalvo told Anna: there is no shame of death, it is just leave early.
In the Bible, it is said that life is not only an end, but also the beginning.
If i can understand it, i can face it, and when i can face it, i can let it go.
When you can let it go, you are finally facing it.
3 ) 要是没有我的虚幻 你如何理解你的现实
自从连续在多伦多电影节上看了俩个礼拜的电影之后,我就出现了严重的审美/丑疲劳,再看什么都兴奋不起来,还屡屡的在电影院里睡着,话说看stone这大闷片睡着了还情有可原,但看the town这种满屏幕poker face的居然都能睡的美美我都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
看完Hereafter后,必须说好片,值票价!破片儿看完后你可能会记得他的种种龌龊,好片儿你却往往说不出来什么,因为你已经丢在里面了。其实小ben同学在the town里面也算用心良苦,但最怕的就是这种面面俱到最后却什么也没到。诚然我们花钱就是来被骗的,但也别认定我们就很傻很天真了,套一句刚在校内上看见的话就是“对于我这个年纪的小龙女,谁当杨过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当尹志平”。生活如此,电影也如是We do live a life, but we die for those moments。
-------------------------------------------------------我素分割线-------------------------------------------------------
言归正传,首先要说的是hereafter是一个非常不Clint eastwood的Clint movie…这是一部关于死与生的故事,但这里面却没有老牛仔最喜欢也最擅长的那些爱恨情仇 纠结不清,更像是轻轻地给我们讲生活中三个我们都认识的人和他们的三个平铺直叙的故事。
作为一个心地邪恶的人 我就去掉前戏和过程 直奔高潮了
George - It’s not a GIFT, it’s a CURSE:
乔治同学是一个神棍来的,每当他碰到别人就可以清晰的感觉到被触摸人身边死去的人,也能听见死者想对生者想说的话。乔治同学一度作为职业神棍made a fortune, 但后来却洗手不干,变成了一个普通蓝领工人。每每有人再去找他的时候,他都告诉别人,it’s not a gift, it’s a curse。当神棍乔同学第一次说这句话的时候,我和他在厨师班上碰见互有好感的小妞儿一样是即好奇又嗤之以鼻的,小妞儿一边撒娇一边逼着乔帮主给read,结果看见了自己死去的父亲asking for forgiveness for “what he had done to her when she was a child” (18禁情节可以自己想象)。小姑娘颤抖的逃跑,在楼梯间里面痛哭不已,也从此在没有出现在神棍乔的生活过。
我们一直说俩个人在一起要彼此坦诚,但太多的时候却恰恰是无法坦诚相对。知根知底,对彼此都需要很大的勇气。
就像freddie 唱得
You are headed for disasters
Cos you never read the signs
Too much love will kill you Every time~
Marcus - Good Nite Jason:
这是一个tear jerking story….一对双胞胎jacob & Marcus和一个酗酒的单亲妈妈生活在一起,俩个孩子在照顾自己的同时还要照顾妈妈,应对social worker,因为绝望生活的本身所以反而充满着各种希望。这样的生活一直这样延续着,即使再不如意,每天晚上俩个孩子也可以对彼此说一声晚安。直到有一天哥哥被车撞死,妈妈被带去了戒酒中心,marcus也被迫被别人领养,从此他便戴上了哥哥的帽子,四处的找寻能再次和哥哥说话的方法。到了晚上,他依然会着空气说一声,good nite Jason,仿佛一切都没变。
这个瞬间我想起了Curious case of Benjamin Button里面Ben和Daisy终于在合适的年龄相遇: Daisy对Ben说我要你记住我们样子,深情对望后俩人互道晚安入眠的一刻。即使我知道从这个瞬间后你就不在这里了,我还依然原意骗着自己,在每天睡前对你说一声晚安,我相信你能得听到。U know "there are always two kinds of people in this world: one to tell u to have a good time, one to tell u to be safe." If I can only choose one, I rather be the later one…
结局:
之前Tiff完了就一直有人跟我说 这片子结局不好 特狗血 特好莱坞,可是看完后这恰恰是我今年看过片子里面其实最最喜欢的结局 没有之一。在看的过程中,我就一直在想,以老头这么多年西部片的经验来说,不管前面的故事线怎样去平行交错,最后总是为了那决斗时掏枪的一刻。可像乔神棍这样一位谁都不能碰的主儿,得给他安排怎么一口子啊。。。于是老先生就把一开始曾经在洪水中死过一次看到过afterworld的美女记者发给神棍儿了,第一次相见时,神棍乔坐在那里看着她在人群中四处的找寻。神棍恍惚间就开始了YY,想象中俩人虽然只是第一次见面,但世界中心就仿佛只有他们俩人,四目相接后 紧紧地拥吻在一起。YY过后,神棍淡定的起身,俩人握手say hi,这次神棍终于能像正常人一样和别人接触了。
我不是一个相信一见钟情的人,但却绝对相信眼缘。有些人你看见第一眼,你就明白he/she is soooo special to u and it’s only for u。即使中间隔了再多的阻力,再多的人群,你也会有冲动的跑过去告诉他/她,嘿!你是不一样的!当然更多的时候,眼缘也许并不是第一眼的,浮生左右中那个心有灵犀的转瞬,终会成为我们不能忘记的甜蜜。原来你就在这儿阿!当每个人都背负了太多的过往的时候,这样的邂逅也许是老头能想出来最好的答案了吧 :)
We all know that sometimes we are spoiled by things too good to be true
And life may not like lyrics or movies….
It has nothing to do with rose and thorns
We have to get our feet on the ground
But it’s these kind of sweet things, these kind of sparkling moments to remind us we r still alive
这一看表都快5点了,赶紧倒下吧。。。希望你也能听见我对你说的这声 晚安 :)
4 ) 从今以后。你再也不在。
最初看着这部电影的介绍,都说是惊悚片,无疑让我这个喜欢找刺激却又超级怕惊悚恐怖片的人在心里暗暗地不安。片长又是129分钟,冥冥之中好像注定要让我看它一样。
开头以为会是灾难片,因为那个海啸的场景,后来看着玛丽的濒死体验又以为是个惊悚片。
然而生命和生活,对于死过一次的人来说,或许意义就完全不同了。
在被新人替代自己的节目之后、在曾经的爱人再不能理解她之后。
她却在探究死亡之后的世界中获得了新的人生。
乔治在破例做完通灵后,总是落寞地通过自己的窗户看着求助对象的离去。
那些渴望和亡灵对话的人,只是拿他当做一种工具,没有人在乎他的感受——每天的生活相关除了死亡还是死亡。
他拒绝了那个孩子母亲的请求,然而表情却是无奈。如果心软,恐怕只是将自己再次陷入到一种痛苦的困境中,别人看来的天赋却是对他最大的折磨。
不忍拒绝自己喜欢的女人,做了通灵之后换得的结果,是对方的落荒而逃和厨艺课上搭档消失的他自己。
马库斯失去了每天一起生活的双胞胎哥哥杰森,车祸之后,他只能拥有哥哥的一顶棒球帽。
他每天思念着哥哥。
他每晚都要说“晚安,杰森”。
他始终带着杰森的帽子。
他在谷歌上搜索“人死之后会怎样”。
他到处寻找可以通灵的人想要和杰森获得联系。
因为寻找被吹走的帽子而没有乘上地铁得以逃过一劫,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相信杰森是在他身边保护着他的。
这个故事最打动我的两个地方,一个是乔治终于被马库斯的执着打动,为他做了通灵的那段;另一个就是在片尾温暖的色调下乔治和玛丽相视一笑握手的画面。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相信我们死去之后会有灵魂,会在另外一个世界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但是我始终相信。
马库斯是个异常能够打动我的角色。
他失去杰森之后的种种表现已完全调动我的情绪、处于爆发的边缘。
最后乔治通灵对他说出的那段话和他听了之后的表现更是让我泪流满面。
有句话说电影是会投射现实的。
电影中打动我们的部分也往往是唤起我们某些回忆的地方。
而我恰恰在马库斯的身上看见了曾经的我自己。
在失去谁之后一样地执着、恨不得把整个世界都挖掘开、不断追寻死亡之后的世界真相。
因为我相信人有灵魂,他还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
也的确有过一些不能解释的巧合更加坚定我的信念,使我一直觉得我是被保护着的。
可是某一天我忽然觉得他走了他不在了他不再保护我了。
我知道一定会有这样一天但是它真的到来了我却不愿意去接受。
所以看着乔治说“他说那是他最后一次保护你了。”看着马库斯瞬间崩溃着哭着说“不要走杰森,我想你杰森……”
就想到曾经自己逼着自己去面对现实时候的不舍和艰难。
马库斯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杰森不在身边而他得自己成长。
我则已经养成了习惯在每一次觉得自己撑不过去的时候在心里轻声问他。
你还在不在?在不在我身边保护我?
这个世界并不是没有了谁就不能继续。
地球也不会因此停转。
我们害怕的失去。
只是从今以后。
你再也不在。
而片尾伴随着温暖的色调。
两个都经历过死亡都不能被别人理解的人。
在那一刻找到了可以懂得自己的对方。
无疑是幸福的温暖的。
乔治脱掉他的黑手套牵住玛丽的手。
只有他能够读懂玛丽所经历过的。
也只有玛丽能够明白他的感受。
随着故事的落幕。
有一些曾经始终执着的、放不下的东西,我都在慢慢放下。
更加地珍惜生命和现在拥有的生活。
我相信我这样努力地生活着。
才是对他之前给我的保护最好的回报。
死亡是生命的终点吗?
我觉得不是。
死亡的终结才是生命的终点。
死亡也是生命的一部分。
或许能够直面死亡并且正确地看待它。
才是真正热爱生命的表现吧。
5 ) 你死后会发生什么?
你死后会发生什么?
一
“What happens when you die?”(你死后会发生什么?)
这是《从今以后》(Hereafter),10岁的男孩在自己的双胞胎兄弟死后,在Google搜索中打入的问题。
Google给出的回答很多。输入百度,第一个回答是:人死后会,水分蒸发干枯。
而这部电影,给我们的是非科学的物质性回应。
二
2004年圣诞节后印度洋上的海啸在大屏幕上铺天盖地的席卷了海滩、宾馆、度假的人们…一条街道上的棕榈树中了魔法般依次倒下,法国经济女主播被海浪卷入海水中。
衣裙在水中飘曳宛若水草,而沉浸水中的投影,和排山倒海的海啸对比,唯美的好像梦境。完美的电脑动画技术,让伊斯特伍德(Eastwood)导演的《从今以后》开篇气势恢宏,紧扣人心。
视觉的震惊之后,情节才开始慢慢舒展。
巴黎,死后余生的女主播Marie Lelay(塞丝•弗郎斯饰),因为眼前总是出现她在失去知觉时看到的一幕画面,开始写一本关于死后的书。
伦敦,一个单亲的吸毒妈妈疏于照顾自己的双胞胎儿子,Jason死于车祸,Marcus则每天沉湎于思考人死去会怎样。为此,他到处寻找可以通灵的人。
旧金山,灵媒George Lonegan(马特•戴蒙饰)宁愿放弃高收入和名气在一家工厂里做工人,只为了得到普通人的平静。他反复说,这种能力不是天赐礼物,是赌咒。
三个生活在不同背景、不同地点的人似乎都因为一个题目“人死后”而有了某种联系。因为这是电影,编辑和导演会戏剧化创造巧合,他们--注定会相遇。
George说能够传递别人死去的至亲的消息不是天赐的礼物,因为这带给他巨大孤独。他每天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在他狄更斯的小说朗读声中入睡。他的特异功能来自于幼年时的复杂脑部手术,可以说,他死去过一回之后,才获得这样的禀赋。但他却失去了正常人的快乐,因为一接触别人的手,就接触到别人的内心世界—尤其聆听到他们死去的亲人的信息。
而Marie曾经拥有令人瞩目的主播工作,但脑海中一副有透明光线、人影排练晃动、平和而静谧的图画反复出现,她想要了解的是,在她晕眩之后发生了什么。她专程去拜访瑞士的一个科学家。科学家说,很多人在昏迷之后再回到清醒,看到的都是同样的画面。是的,她已经死过了一回。
三
曾撰写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女王》(The Queen)剧本的皮特•摩根(Peter Morgan)并不相信死后的存在,但是他却在这部电影中巧妙的以很受西方人关注的死后的问题为题眼。关于死后复生的人看见过的平和画面,也是西方研究者调查过很多病危后又奇迹般复活的人们的亲述经历。
死亡和孤独对好莱坞的老牛仔伊斯特伍德来说,也并不陌生,他多少次在影片中饰演那个提着单枪和生命,面对黄沙夕阳的独行客。今年他已经整整80岁了,“死亡”应该是他思考过很多次的问题。这部影片并非给你答案,只是在寻找在提问方式,他似乎在讲这样的故事:我们每个人其实都要面对死亡,不论是你的亲人还是天灾人祸。
他让三个故事的主角在伦敦图书会上相见,George拒绝了重做灵媒的机会,专门去伦敦寻找狄更斯的旧址。而Marie在图书会上朗读她的新书《从今以后》。Marcus则到书会上去探望监护人的孩子。
George碰了Marie的手,读到她落入海啸之后的溺水的瞬间。他终于在影片结束之前,在伦敦地铁站那样典型的小广场上约到了Marie在。影片暖色调的咖啡店、石地板,鲜花和书报亭的背景中,他看到了他们相拥亲吻的画面。
你知道,让一个读够死后心灵的灵媒那里,看见温暖的画面,是奇迹。毕竟是要两个经历过死亡的人,才突然有这样的默契。
这部电影,得益于编剧和导演的巧妙。对于马特•戴蒙这样的演技派演员来说,这样的表演不带有挑战。
四
我大学刚毕业,在公司实习的那个夏天,这个世界最疼爱人--我的姥爷去世了。父母为了让我完成实习的工作,直到他出殡的那一天才通知我。而我和他隔了整整一个太平洋的飞行距离。
哭过整整一个星期之后的一个早晨,阳光特别的灿烂。我似乎看见一团白色光温暖的抚在我的脸上,听见姥爷对我低声说话的声音。那一刻我坚信,他走了很远的路,最后来和我道别。
如果你问很多人,相信不相信有死后的灵魂,他们会说不敢肯定。但是大部分的人都愿意相信,他们的爱人和亲人不会因为死亡而永远的离开。
这,我想,就是这部电影想要表达的。
要经历了一生之沉积,一个导演才可以把死亡的意义表达的简洁而轻盈;死后,除去生命,你依然会被牵挂。
被爱人和亲人。
6 ) 当现实打败了现实
许久没有看过这样一部把现实和死亡结合在一起的电影了,今天看完,不得不胸闷到现在~~sigh~
序幕从一对情侣的美丽的海滩度假拉开,当沉浸在爱情甜蜜里的女人微笑的在琳琅满目的小摊面前挑选纪念品时,我恍惚以为这是一部讲述生活的轻喜剧呢,然后酷似2012的滔天巨浪席卷了小镇,“啪”的一声,女猪头部被击中,死亡幻觉袭来,导演告诉偶们:海滩度假是8安全滴!
其实是从此开始,我们知道美丽只存在于表象,现实都是难看、不稳定、艰难和难过的。
风靡一时的女主持和电台资深...高层人员的恋情,即使是婚外恋神马的,看起来也是赏心悦目的,虽然偶们都知道实际都是赤裸裸的利用和金钱关系(当然女猪也不知道)
一个厨师兴趣班的偶然邂逅,单身中年男女成为partner,互相做菜喂食, 这个相识也算浪漫了,dating本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不想看似般配的背后,竟有着如此难堪、不堪回首的过去。
现实是丑陋的,人们是丑陋的(不包括男女猪——窃以为这是导演还不够现实的缘故),然而,丑陋的人们又是如此可怜
女孩子勉强笑着对男猪说完再见,却无论如何忍不住的楼梯转角失声痛哭,因为不堪回首的过去又浮出记忆层面,这一切怪谁呢?男猪该死的通灵能力??
然而电影最打动我的,应该也是最打动人的部分,是小男孩Marcus
长的干净、可爱、清澈的双胞胎兄弟,哥哥爱戴一顶鸭舌帽,有主见,爱发言,弟弟则微笑沉默着看着哥哥,心中充满了依赖,每晚睡觉前必会主动的说晚安....这样天使一般的兄弟组合,即使坠落到贫困的家庭,即使有着不负责任的酗酒的妈妈,即使没有爸爸,即使每天要对付福利机构人员(??身为社会主义国家长大的偶对此一无所知),即使路上有小混混总盯着他们....即使身处在最黑暗困难绝望的境地,他们依旧是幸福的吧
但残酷的现实不允许人们有一点幸福,哥哥迅速被车祸夺去了生命,弟弟从此每天戴着哥哥的帽子,每天逃避一般地去寻鬼问神想挽回哥哥,每晚睡觉前依旧轻声说晚安哥哥
如果车祸夺走的是软弱的弟弟的生命,坚强的哥哥也许偶尔还会想,幸好留下的不是处处依赖我的弟弟,不然他怎么生活下去呢
如果车祸夺走的是母亲的生命,母亲的在天之灵一定会欣慰地看着人间的兄弟俩如何相互依偎着生存下去
先走的,毕竟都是幸福的,而留下残忍以对的,为什么偏偏是最需要依赖的人呢
为什么现实就是妖如此残酷呢....
不过幸好是电影,还不是现实
于是三条人物线最后终于回合了,男猪握着弟弟的手为他通灵,弟弟情不自禁地喊道: dont go Jason~please~I need you~·
~~~~~~~~~~
再也忍不住,潸然泪下
这是一种怎样包含深情的呼唤,又是怎样绝望没有可能的呼唤,而呼唤的对象,除了离开,还能做什么呢
为什么就是这样的现实呢,为什么我们又偏偏挚爱这样的现实呢
弟弟终于取下了帽子,仍然紧紧抱在胸前
结尾处伤痕累累的男女猪在男猪的YY中亲吻了~
莫非现实还是有好的一面?
导演严肃滴告诉偶们:现实虽然痛苦,但是YY可以美好滴解决偶们烦恼?
现实是男女猪握了握手,两人神奇的通灵能力消失了
=======
最后补充一下 虽然看的胸闷,却 很喜欢。只是,绝不含有勇气去看第二遍了
心里会时常想着,眨着眼睛,留着泪的小男孩,稚嫩轻轻地道:good night~Jason~
亲亲
开头引人入胜,过程平平淡淡,结尾则高潮迭起,很棒的故事,于人已思考,反省
爱这种影片 很喜欢
与死亡擦肩的神秘、对未知世界的迷茫、痛失至亲的悲伤、寻找答案的迫切,在冥冥中将这三个本来毫无关系的人连在了一起,进而颠覆了他们未来的一切……
开头太震撼了
开场的灾难场面终于解释通了本片为什么会提名奥斯卡的视觉效果,确实很震撼。三条线并没有构成神奇的化学效应,反而对剧情和情感有削弱。已年过八十的东木头,在这部电影,与其说是讲人性与情感,倒不如说是对自己未来人生的一种探讨。
整体故事不错,就是情节叙述稍显薄弱。里面那个小孩好眼熟
不愧是克林特伊斯特伍德!ps昨天晚上刚看完这个,今天日本就真的海啸了。。。
题材我还蛮喜欢的,达蒙也很帅,小孩演的还不错,就是剧情没讲好
刚坐下十分钟就流泪了,二十分钟后眼泪又下来了,不过依然挡不住这是个烂片,挺好一题材,故事却很扯。唯一喜欢双胞胎兄弟那条线。
本来可以对hereafter有更深的理解,但止步于流水般的叙述。
这个故事宣扬了门当户对的观念:神汉一定要找个神婆
还可以,打发时间看的
老牛仔的电影总有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无需任何花销的包装,只用简单的手法、朴素的技巧和平淡的故事就能轻而易举的打动人心。尽管影片结尾的爱情戏份让人诟病,但对于这个一个时刻透露着绝望气息的故事,Happy Ending又有什么不好呢?至少这部电影的前半部分是完美的。★★★★
这大概是最不具伊斯特伍德风格的伊式电影了,对情感的把握竟出奇的收敛,虽然叙事上稍嫌不够精炼,但很意外老爷子竟然越拍越从容了。
剧情挺有深意 视觉效果非常震撼
东木爷爷讲故事越来越慢,这次更是三条发展缓慢的平行故事线,观众等了两小时的故事高潮竟如此乏味甚至可笑,唯有小男孩的眼泪能触动观众。倒是影片第一部分非常给力,灾难戏惊心动魄却不喧宾夺主,悲伤孤独情绪的烘托更是出色,可惜随着剧情发展情感越来越淡,到结局时已所剩无几。只怪剧本差强人意。
视觉效果震撼 但有点将剧情削弱
剧情有点冗长
为了最后不到30分钟的相遇,全片3/4的篇幅都用来铺垫了,真是冗长繁杂,而且三条线之间也几乎没给什么关于人物间关系的线索和暗示,让人看的确实很是抑郁,还是怀念当初那个扎扎实实讲故事的东木头;不过像他这样功成名就不再为名声所累的老家伙在自己的暮年偶尔鼓捣点别的对影迷而言也是种乐事
还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