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含剧透)前半段描述了一个家庭的生活,家庭主妇有个已经在读书的孩子了,居然还出轨自己的高中同学,男主还能比较淡定的在家生活,而没有搞死那个高中同学,目前正出于分手边缘的我,看到这个剧情,觉得很不解气,唯独孩子还能坚定的反击。本以为家里出现的莫名其妙的事情都是鬼搞的,到了故事后半段,叙述视角来到了蛙居客身上,到了片子进度的中间,我以为电影前半段的事情都已经有了解释,出乎我意料的是被出轨的老公干掉了高中同学,爽!解气!故事还加了一条线,对这条线其实不是很感兴趣。
首先,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的表达方式,好几帧都是从远及近的镜头切近或者是PPT式的短暂停留,渲染了较强的恐怖气氛。这部电影的双视角叙事我也很喜欢,从主人公一家和蛙居人的视角双切入,很新颖的叙事方式,倒让我想到了小岛惊魂这部电影...小丑竟然是我自己。
但是,很奇怪的是,我看的是平平无奇,毫无乐趣。看完了我就在反思这个问题,后来我想明白了,出现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是想象空间不足,一个是剧情出现了偏差。
对于第一个问题,导演剥夺了悬疑惊悚片爱好者的乐趣。他对一些我们可以推测出的细节来源进行了不必要的展开。我举个例子,有个片段是母亲发现了儿子床底下的那个蛙蛙面具,我们就可以想到某个片段蛙居人在床底下呆过,所以有面具,我们会觉得 哇,原来如此。相反之,父亲看到画框少了画,在墙壁上发现了被扣掉了眼睛的画。那你在蛙居人视角切入的时候就不要因为要论证是他做的而放出这个他在剪照片的片段来,作为观影者我们可以推测出。过多的解释不会让剧情更加饱满,只会让它失去应该有的弹性,很苍白死板。
对于剧情而言,我已经无力吐槽了。整部剧我找不到爆点在哪里,我觉得完全可以这样改。以挖居男生的视角展开整部电影,因为他童年遭到过性侵,所以性格奇怪孤僻,和那个脸花掉的和他一起逃出来的人一样。然后他蛙居在了这个男主人的家里,整部电影前半部分完全可以把他搞成神经病那样,时不时还可以出现他在玩弄绿色刀具,下雨天远远观望森林黄色汽车的暗示,让看电影的人以为这个大哥就是模仿型杀手,和男主人开始了猫捉老鼠的游戏。反转高潮就是他进去那个黄色汽车,然后一下子被麻袋套住了,再睁开眼的时候就是他和男主人公对峙,开始精彩的博弈,搞完了之后这个蛙居男不知怎么占了上风,把这个男主人枪毙了。
影片结尾蛙居男报警,解救黄车男孩,穿插着蛙居男十五年前的叙事录音,配合着那个男主人勾搭蛙居男的画面,影片结束。
别说太透了,别形式大于内容了,就像婊子没有第二次机会那样简洁,就行了。
大house恐惧症,大房子带来的压抑和恐怖感真的是无处不在。如果《寄生虫》里的入侵者是单纯为了不劳而获和生存,那么这个男蛙人就是在作死,为什么会这么得瑟,甚至希望男主人抓到他干掉。不过蛙人跟丈夫的行动线也巧妙的共存了,让剧情有些扑朔迷离,如果这个嘚瑟蛙男死掉的话,我会多给一颗星。
如题,佩服!
冗长的前戏只为了最后一个爆梗
期间各种常规环境特写制造氛围,各种惊悚片爱好者喘之以鼻的桥段,各种谈不上精彩的前后呼应,甚至采用了同故事线不同视角各来一遍的手法。这期间,都已经拍到人物的心理路程已经有点生硬,剧情节奏已经有点乱拍。。。终于,凑够了75分钟!导演和剪辑在工作台也微微笑的进入贤者时间,再用剩下的15分钟抖出了这个爆灯梗。
但是,全片的镜头语言水准在线。让有幸在放弃边缘来回试探却没有放弃的观众等到了最后,满意的给出了4星高分。在字幕时刻也欣慰的进入了贤者时间。
也不知道是哪里不得劲儿,但是真的感觉就最多只能算还好,因为里面一些人物的行为实在有点奇怪,比如女主人看到情人被打死之后为什么一定认定是儿子?这一报警,送医院一检查,一看伤口不一样不就知道了?而且她亲自送儿子去上学了,学校应该可以提供不在场证明啊。而且总的来说并不觉得多可怕,因为对男主人这个恶魔的刻画真的很浅,观众只知道他是个连环杀人犯,其他就没了……这真的很难让我觉得恐惧或是觉得人心有时是多么残忍,可能是我看过的其他重口影视作品太多了,所以这一部过于“清淡”😂😂不是很推荐经常看悬疑和恐怖的朋友看,因为这个可能太“小儿科”。
本来影片整体节奏很好的,可以说很完美。其他剧情问题我本人都可以忽略,但后期这个“女房客”的智障行为立马就让人失去了之前铺垫好的各种逻辑性。你从车上小心下来然后大声打电话呼救?我特么???然后生怕变态男警官抓不住她,自己进入“蛙居”?这段剧情完全可以俗套一点,但不至于硬伤。我刚看时完全不知道导演编剧怎么想的???强行降智???真的本来可以拍的很完美,结果这里哎。。。
出人意料的好看。编剧处女之作。
寄生虫之幼蛙复仇记。重述篇幅过大可能惹起厌烦,但是挺好的尝试。影后的脸垮到出戏有些唏嘘。
放着仇人的老婆不碰,把仇人的儿子绑到浴缸,偏偏果断杀了仇人的小三,我不懂这个逻辑
7.5分,原以为是《寄生虫》,《捉迷藏》,没想到却是《水果硬糖》。。。其实这动机还是挺让人迷惑的,刚开始敌在明我在暗,想要报复很容易,偏偏有血海深仇却还以一些幼稚的恶作剧,最后还差点浪翻了,白白搭进去一个妹子。不过电影完成度也还可以。
哈哈,还可以,就是对最后一天的时间有点困惑,似乎刚送完儿子上学天就黑了。另外警长十年不灭口只顾尝鲜也是心太大了
小成本佳作,剧作工整,氛围极好,尤其震慑人心的配乐,简直是黑暗中拨弄悬疑的好手,电影双线推进AB视角叙事,取巧于经典电影的手法,但不至于照搬,在同一空间相同时间发生的事情,用不同机位拆解,A视角勾画疑点,B视角佐证事实,顺带将一桩意外和一件陈年悬案进行捆绑破译,虽然结尾不至惊喜,倒也赚足眼球,循序渐进的巧合借位完成对影像的双面达成,很过瘾很满足,只是剧本因为成本的限制略显粗糙,尤其凶手背景的浮出,有种顺水推舟的无力感,少了更为残酷的视觉冲击,让原本可以更波澜起伏的故事只能靠形式主义来解构,虽然已经足够精彩但是多少还是有些遗憾的成分。★★★☆
类似《黑暗面》式的双视角前后呼应结构,但不如前者,主要是前半段过于单调,且很容易猜到缘由,略显故弄玄虚。跟那部《幻象》是一样的毛病。直到后半段才开始引人入胜,并且对故事和角色有着深层次的挖掘,结尾不错。PS,这家跟《灵动:鬼影实录》那家该换换,装个摄像头什么有了。
就音乐,画面和剪辑还不错,剧情真的是不入流。
三星顶多,反转的没有惊喜,过程也中规中矩勉强
21分钟左右,屋子里亮光,电脑里开着游戏。。电脑里几个人语音交流是“屋子上有人”“别对我开枪”“我在掩护你”,但画面其实是守望先锋开局的等待画面。。和语音交流的场景对不上啊。。。
这片问题倒在于拍得实在太好了,悬疑结构,镜头,剪辑以及配乐(特别是配乐)都是顶尖水准,却可惜在这个剧本故事本身就很一般白折腾如此nb的惊悚气氛。。导演你为什么要拍那么用心
虽然是小制作,但五脏俱全。悬疑,反转,犯罪...叙事结构的设计亦有一定的先锋品格。
房子买的大,安保不能差。少年没人管,早晚吃牢饭。
太妙了,叙事妙、起承妙、结局妙,反转一环套一环更是妙不可言:开始你以为是《鬼屋惊魂》,后来你以为是《房间》(韩),再后来你惊呼是《弗莱迪大战杰森》,不过不好意思最后还有反转。结局还算舒适,世界上比鬼可怕的是人,比人可怕的是巧合!2020年第一部超满意的恐怖惊悚电影。
有点意思,无论是叙事结构和技巧,都挺多值得聊的,包括音乐。
不好意思剧透:家里好像闹鬼,反转变成是有蛙居者进来蹭住搞的破坏,又反转成其实身为警员的丈夫又杀小男孩又杀妻子的情人是个大坏蛋。单纯的女青蛙挂掉了,看起来非常能作的男青蛙原来是当年受害逃脱的小男孩,误打误撞找到当年的变态大叔成功报仇。不要随便去别人大房子占便宜啦不一定撞见什么壁橱里的骷髅。
前半段平庸无奇套路化,定势思维会让你误认为这就是部质素一般的闹鬼片,but,千万不要急着关闭画面,中段横空而入的一段DV即将改写全片基调:双视角叙事让之前所有平淡的细节变得有趣起来。看似不用心,其实处处有包袱,有人说后半部过于啰嗦冗长,其实不然,细节对应带来的乐趣值得诸君观赏品味
导演有点进步,不过过早暴露真相就有点。。。
本质是个复仇故事,形式上稍显花俏
7.0,没想到做为一部小成本惊悚悬疑片完成度出奇的可以。前半段猜忌和不安的惊悚感拿捏的很好,非线性叙事的结构对奠定此片的悬疑基调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全景俯拍、主观第一人称的镜头交错运用使观众很有代入感。剧本的确很扎实,但总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杂糅了诺兰、芬奇、盖里奇甚至宁浩的影子,而且做为犯罪片来说一些小细节的bug是硬伤,所谓的反转也有点顺水推舟的意思,到时间了就给放出来给大家看,合理却不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