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金属党,大学开始感觉跟周围人格格不入,目前又在求职,每天焦虑,天天听丧丧的后摇。感觉累的简直不行了却没一点进步,就像电影里那个台词,生活就像阴帝,围着转也不确定找到了。还有那句,我们都要面对的狮子。一部电影给我的启发太多了。我四年前就打算看这部电影,现在才看,是非常正确的。我好喜欢,在我需要的时候看了这个电影,很感谢这部电影,让我找回了一部分灵魂。
乐迷逐梦热泪盈眶——《重金属囧途》
今天介绍一部芬兰/挪威电影《重金属囧途》。
片名A Band Called Impaled Rektum / Heavy Trip(2018)。别名重金属之旅/沉重的旅行。
这是一部有关金属乐的喜剧电影。强烈推荐给喜欢金属乐的同好。
喜爱喜剧电影的人可以看看本片,喜爱金属乐的人一定要看看本片。
影片关于芬兰某个村子里的底下金属乐队,乐队由四名年轻小伙子组成,他们留着长发,曲风走的极端死亡金属路线。
他们窝在地下室排练了12年,一直在翻唱扒带,却没有自己的作品,因为曲风过于极端,村子里的其他人也不理解他们,甚至认为他们留着长发都是同性恋。
四名年轻人玩乐队全凭一腔热血,完全是兴趣使然,平时他们也有正经工作,男主角也是主唱,他是疗养院清洁员,金发吉他手是驯鹿屠夫,贝斯手是图书馆管理员,记忆力超群,听歌过耳不忘,堪称金属活字典,胖胖的鼓手最富有激情,不遗余力地向外推荐乐队。
就是在这么一个略显废柴的设定下,这个芬兰村里的地下小乐队想要跨国演出,他们要以“插爆直肠”作为自己的乐队名,踏上挪威金属演唱会的舞台,向世界金属乐迷证明自己。
在他们往目标前进的途中,爆发出各种各样啼笑皆非的事件。
看完影片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这是一部真正懂金属乐迷内心的电影。
金属乐迷绝对不是怪物,也绝对不是小众,喜欢金属就像喜欢古典流行一样,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爱好罢了。
本片通过几名玩金属乐队的年轻人,展现了金属乐迷这个略显神秘的群体,也只有真的喜爱金属乐、真的了解金属乐的人才能拍出一部如此贴近真实的电影。
整部影片完全为金属乐迷量身定做,从剧情的转折到细节的呈现,都是为金属乐迷服务,如果按照一般影片的标准来看,影片是一部完成度非常高的喜剧电影,而如果按照金属乐迷的标准来看,本片就是一部专门为自己打造、为金属乐迷发声的佳作。
金属乐给人的感觉肯定是十分嘈杂、十分喧嚣,不了解的人肯定无法理解其中的奥妙,同样金属乐迷给人的感觉也是长发烟熏铆钉装,一派招摇嚣张的样子,其实这些就像是一种仪式一样,乐迷在朝圣时的装扮,只有在演唱会现场乐迷们才会跟着发出嘶吼,事后大家都是温顺的不得了。
就像片中的乐队几人一样,他们对重金属绝对是真爱,平日也和我们普通人无异。
主唱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平日里只是一名人畜无害的护工,面对暗恋的女孩子说话都不利索;
主音吉他在屠宰厂工作,外表张扬,而在父母面前却十分乖巧;
贝斯手记忆力超群,能记住所有听过的歌曲,平时在图书馆工作都不忘导出推荐极端金属乐,当听众向他反馈“像杀猪一样”时,他一本正经地说“是在杀羊”,反差萌,可爱爆了;
鼓手因为身体健康问题,死过两次,真的在用生命践行死亡金属,拿起鼓槌他是死亡金属鼓手,放下鼓槌他是一个热心可爱小胖子。
金属乐因为小众而不被了解,本片正好可以为金属乐正名。
并不能因为金属乐的表演形式,就认为从事金属乐、爱好金属乐的人都是异类,其实大家都是一样的人,只是喜爱的东西有所不同罢了。
片中还出现了中世纪战争爱好者,一群年纪也不小的老小子们,在大玩特玩中世纪战争。
同样的,这些人穿上cosplay的衣服像是中二宅男,而脱下服饰,大家都是一样的普通人而已。
有一个不是玩笑的段子,就是说在北欧,每个村子都有一个重金属乐队。
北欧算是金属乐、特别是极端金属的天堂,旋律金属、死亡金属、力量金属层出不穷,殿堂级的金属乐队更是数不胜数,像片中提到的Children of Bodom(博得之子)都是在我们国内知名度较高的旋死。
北欧金属发达的根本原因还是社会高度发达,人们有钱有闲,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发展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
影片将这个不算是刻板印象的事实变得铁板钉钉,就连一家屠宰厂的地下室,都可以走出一支令人痴狂的极端金属乐队。
影片的喜剧戏份中规中矩,将无厘头内容无限扩大,让大家见识到一本正经的芬兰人玩起幽默也丝毫不落下风,不少桥段都能让人哈哈大笑一场。
原本以为芬兰人都不苟言笑,那么本片就给刻板印象正名。
影片最令人感动的其实还是为理想不遗余力,很多地方都让人热泪盈眶。
爱过、付出过,才会感动。
都知道知音难觅,士为知己者死,人生得一知己何其幸哉。
玩金属的人本来就不算多,而在一小小村庄里就能够凑起四人组成乐队,大家志同道合,更是幸运值爆表。
没有场地没有关系,开发自己地下室作为排量场所,没有汽车没有关系,找一辆老掉牙的破卡车一样能够开上路,没有经费没有关系,哪怕穷的叮当响,需要依靠测速摄像头拍摄宣传照,乐队还是坚定团结在一起。
人生得一知己已然不易,一下子得到四个,大家为了同样的目标前进,共同经历共享甘苦,其中点点滴滴令人感动的地方更是不计其数了。
Rock’n’Roll不是仅仅比出一个Love & Peace的手势,更多的一种态度、一种精神。
兄弟出了意外不能参加演唱会了,剩下的人带着兄弟的棺材前往演唱会演出,完成兄弟的遗愿,同时也奉献了一场最为纯正的死亡金属。
喜欢金属的人自然会带有一种激情,那么想做就去大胆地做,有些事情还是留在事后考虑比较好。
毕竟生命只有一次,如果没有疯狂过,就没有年轻过,也没有活过。
乐迷逐梦尽显知己,人生值了,
嬉笑之间热泪盈眶,金属永存。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故事发生的地方在芬兰北方的乡村,在这里,他们反复练习了12年,重金属的意义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仅是粉丝们一时的热情而已。正是重金属,让他们从周围静悄悄、土兮兮、乡下到不能再乡下的环境里逃脱出来。
1、电影中的死亡、呕吐是等情节是致敬了前辈《摇滚万万岁》。当年U2乐队成员在看了《摇滚万万岁》之后哭了,因为通过那部电影他回想起了很多自己过去的岁月。
2、影片其中一段台词:在雾气朦胧的早晨 在时间的边界 我们消失在初生的太阳里 在学会飞翔前 我们就已飞跃天空 我们认为这日子永远没有尽头 我们失去了海的孩子。来自于英国著名重金属摇滚乐队——黑色安息日的歌曲《Children Of The Sea》
3、乐队最终参加的北诅咒音乐节(Northern Damnation)实际上好像来源于诅咒音乐节(Damnation Festival),这个音乐节每年在利兹大学举办,为期一天,音乐节的定位是极端金属、硬核朋克,可能是跟电影中乐队的风格比较贴近,所以选了这个名字。(如果不对欢迎指正)
这部电影不仅仅描述了一群追逐梦想的人,还影射了一些人们对金属乐的看法。
1、保守的居民,总觉得衣着夸张一头长发的他们是瘾君子、流氓。但实际上他们内心细腻敏感,热忱、无私、乐于分享。就像影片中的帕西是个怪人,永远只有一副表情,但其实很无私,很有同情心,而且他是重金属的活字典。片中他宣布自己要改名,把“Pasi”改成“Xytrax”。这个梗,影射的是重金属走极端和喜欢起“雅名”的倾向——比方说“Impaled Rektum”这个组合的名称。
2、小镇上流行歌手被人警察和镇长尊敬,有自己的保姆车,镇上的漂亮女人他都唾手可得,这种小人得志的形象被乐队成员鄙视,也暗示了流行VS重金属的现实状况。
这是一部即使不懂重金属音乐也值得看的电影。
首先本人是一个对于音乐剧完全不感兴趣的人,起初看到重金属,音乐剧,芬兰语,我的兴趣度就已经下降到了极点,然后我还是拿起炸鸡,和一罐82年的冰镇可乐,准备用批判的眼睛去看这部电影,才发现这一部非常好看的励志搞笑的电影。
首先进入剧情:芬兰乡下金属乐队4人组,一起排练12年,竟然没有一场原创歌曲,长发主唱骑着28小破自行车,被村里人嘲笑成基佬,他是一名疗养院的员工,长发吉他手家里是开屠宰场的,明显是一个富二代,鬼脸贝斯手长发男是一名图书馆管理员,有些博学多才,长发鼓手吃货男,就是混吃混吃。。。4个人在一起创作终于创作出了第一首原创歌曲,想要参加音乐节,正好一位挪威音乐节主创来到 屠宰场买鹿血,机缘巧合之下终于可以去音乐节的机会,
然而因为一些意外,导致长发鼓手身亡,长发主唱在女友的鼓励下,偷了汽车,拖着长发鼓手的棺材,抢了疗养院的秃子老黑鼓手,带着剩下的2个兄弟飞奔挪威音乐节
在经历了与偷渡边防军对决,跳崖,维京人COS等一系列的跌宕起伏的故事后,终于来到了音乐节
5个人同时登场(长发鼓手连人带棺材一起)由于长发主唱的紧张,再次以核弹喷射呕吐作为开场,把场音乐节带向了高潮,最后演唱结束,全员在发烧友们的欢呼声中被警察抓走,脸上露出了开心笑容
这是一部非常欢快诙谐幽默的励志音乐电影,片中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那就是与其便秘,不如失禁来的痛快,主角们中二,又有理想有梦想,我不懂重金属音乐但是我这部电影让我感觉到什么是我理解的重金属音乐,没有国界,没有死亡,伟大的友情,疯狂的追求自己的梦想。
人生能有几回博,此时不搏何时搏。希望看过此片的人,能继续坚持自己的理想,不管是音乐还是任何其他事情,当你决定一件事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本片评分8分,强烈推荐观看
一个著名的梗:芬兰的森林公园护林员,有75%的工作都是在茫茫林海中搜救因拍专辑封面而迷路的金属乐队。
芬兰某小镇的某影音借阅室,萌妹子顾客来前台问道:“有贾斯汀·比伯吗?”
“推荐你听这个,乌拉圭碾核金属。”
一脸酷酷、长发及腰的某不知名乐队贝斯手温柔又诚挚地推荐道。
几天后,人家还了来,“听起来像杀猪叫一样”。
此刻当然要一脸认真的纠正“不是杀猪,杀得是山羊”。
哈哈哈哈哈哈哈这段怪有趣的剧情,出自最近欧盟影展的芬兰小片[重金属囧途]。
四个怀揣重金属梦的小镇青年,在地下室苦练12年,才写了一首原创,这么多年都还没有登台机会。
这次,终于有一个隔壁挪威的金属音乐节演出机会摆在眼前,他们当然要开上破货车,越过警戒线,甩掉臭警察,一路杀到音乐节现场了。
只是,有欢乐也有杯具的这趟信仰之旅,还真如片名般精准——一趟囧途。
[重金属囧途]让人想起芬兰导演阿基[列宁格勒牛仔征美记]式的冷幽默,还很有些当年[摇滚万万岁]的意思。
这片子真不仅是好玩,看后还能让人对芬兰这个神奇的重金属国度充满了无数好奇和乐趣。
芬兰人爱重金属。
06年的欧洲歌唱大赛,在一众甜腻的流行曲风包围中,一个面带魔兽面具的重金属5人乐队一路杀到了决赛,并一举夺冠。
这是来自芬兰的乐队Lordi。
他们第一次让欧洲人见识到,芬兰人对重金属的迷恋和痴狂程度。
去年,芬兰官方政府发布了一系列纪念邮票,Nightwish、Children of Bodom、HIM等乐队名字赫然在列。
显然已被当成“国宝”级别的国民老艺术家。
事实上,如果你打开芬兰旅游局或政府网站,你都能看到介绍他们本国重金属文化的大篇幅文章。
像Nightwish、Children of Bodom这样的金属乐队不仅多张专辑在国内登上排行榜首位,而且享誉世界。
Nightwish在全世界的唱片销量已经超过了8百万张,作为在世界范围内并非主流的金属音乐风格,这一成绩堪称巨大。
所以,也难怪重金属成为芬兰一个引以为豪的重要名片。
提及芬兰,除了冰天雪地的气候、纯良害羞的国民、高福利和高幸福度的传统印象,他们也乐于让全世界知道——
他们爱金属乐。
电影[重金属囧途]里的乡下小镇,本来人们很瞧不上这四个金属党小孩,觉得他们就是瞎胡闹的不成气候。
结果一听说他们要去挪威音乐节演出,整个小镇都充斥着对英雄般的顶礼赞扬。
重金属在这里已经变成了“国粹”,不再是一种音乐风格或亚文化,它们甚至代表了芬兰本身。
什么厄运金属、死亡金属、碾核金属、黑金属各类分支百花齐放、风格复杂,简直令人眼花缭乱。
所以,[重金属囧途]中还对此狠狠吐槽了一把。
每当有人问到主角四人们玩得什么金属风格时,吉他手帕西总是骄傲地自报家门:
我们玩的是“交响后启示录碾压驯鹿亵渎基督极端战争异教徒芬诺斯堪迪亚”重金属。
囧。
而在他们的首都赫尔辛基,还有着整个北欧最大的重金属音乐节——TUSKA。
每年夏天,会有超过3万人的金属党聚集在这里,彻夜狂欢三天。要知道,整个赫尔辛基的人口也不过60万而已。
另外,在一个知名的重金属热点统计中,芬兰是地图上唯一的红色地点,达到了平均每10万人口就有53.2个金属乐队的数量。
即使在乐队总量上没办法跟英美等大国比,但论人均重金属乐队数,谁都得喊句“爸爸”。
不仅是乐队数量,他们还有这种无处不在的金属文化——
金属乐队定期在商业广播中播放;喜欢流行音乐被改成金属乐版本;
酒吧和节日中,金属元素比比皆是,比如教堂定期举行的重金属弥撒;
甚至就连10岁以下的儿童市场,都有Hevisaurus这样的乐队将儿歌和重金属来结合传唱。
芬兰第一支获得国际成功的金属乐队大概要数Hanoi Rocks了。
Hanoi Rocks活跃的80年代初期,在英国、日本等地的排行榜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但七、八十年代的芬兰,金属乐听众仍非常少。
那时,在世界范围内,黑色安息日、深紫、铁娘子等金属乐队已经掀起了金属乐狂潮。
他们既能在主流音乐排行榜上占据一个位置,还能吸引到广泛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乐迷。
但在芬兰,金属乐仍然是地下文化的一部分。
这一切在1997年发生了变化,这一年,一支名叫Children of Bodom的乐队横空出世。
他们的首张专辑《Something Wild》甫一亮相,便获得国内外关注。
在附随的MTV中,乐队成员在零下15度的室外雪地上疯狂演奏,给这张专更增添了激情和病态。
《Something Wild》不仅在芬兰拿到排行榜第一,还在英美等金属大国的圈子里变得家喻户晓。
Children of Bodom,博多之子,名字来源于芬兰历史上最大的谋杀案发生地博多。
一如名字本身的黑暗风格,他们将部分黑金属和古典音乐的元素杂糅进金属氛围里。
激进,生动,爆发力十足。
接下来,是Nightwish,夜愿,他们也在世纪末开始走红,把歌剧院的高音女声加入到金属乐中。
随着越来越多的主流电台开始播放他们,夜愿的音乐也传到了芬兰的每个地方。
到现在,夜愿几乎算得上是整个芬兰的国民乐队。
这些不断兴起、取得成功的金属乐队又鼓舞着后面新的一波年轻人拿起乐器,开始做金属乐。
HIM的现代哥特式风格有着些许黑色安息日的气息,Nightwish的浪漫幻想金又有些来自英国迷幻摇滚的灵感;
Children of Bodom的风格甚至可以找到美国Metallica的影子。
但更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些大多数旋律异常优美的芬兰金属,受到北欧的古典音乐影响更深。
比如芬兰的古典乐名家西贝柳斯,他从芬兰东部乡村的民乐中大量采风,还把芬兰民族史诗写进作品中。
这种带有民族风的浪漫主义色彩,也是很多金属乐队风格灵感的一部分。
很多乐队会研究北欧的古风传统,甚至音乐人本身就是古典音乐背景出身,这自然成了芬兰金属或者说北欧金属的特质。
Tyrantti主唱在采访里说:我们金属党都很欢乐和友善。
每每聊及芬兰,人们似乎总会想起芬兰那广阔的森林与湖泊,有着漫漫长夜的严寒冬季,以及冷酷气候下的“忧郁”曲风。
倒也没错,但这种“忧郁”却是重金属式的。
芬兰人性格其实很害羞,有一个芬兰笑话是说:
一个内向的芬兰人和你说话时看着自己的鞋子,一个外向的芬兰人和你说话时看着你的鞋子。
[重金属囧途]里的金属党少年也很害羞,他总喜欢骑着单车、戴上耳机,享受一片自己的思想小天地。
和乡邻、和其他坏孩子,他都处不来,面对喜欢的女孩支支吾吾,到电影结束才鼓起勇气告白。
但这样的少年一站到舞台,就是可以爆发出惊人小宇宙的黑嗓主唱,他那般癫狂、激情、富有感染力。
有人说,芬兰人可能就是这样有些“分裂”的。
虽然在联合国的幸福度排名里,芬兰连续多年位居前列,但芬兰也是抑郁症发病率和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其实,不仅是芬兰,挪威、瑞典、丹麦和冰岛这些北欧国家都是如此。
这里的冬天很漫长,高纬度的地区甚至一天天都是黑的,纬度低一点的也是下午三四点天就黑了。
很难见到太阳的他们,所以爱酒,冬天总是醉醺醺的,另外就是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听重金属。
重金属是一种避世音乐,是释放,是解压,也是逃离。
他们歌唱欧洲史诗,歌颂黑暗和死亡,他们幻想浪漫幻境,以一种激烈的、浓重的、沉溺的形式。
它总能触及到那些人们不愿去正视的事,那些人们害怕的、讨厌的、否定的东西。
这些反而是重金属歌颂的对象。
所以,它可能永远是一种边缘人的文化,但至少可以让那些人不用假装用快乐的音乐来麻痹生活。
金属党也可以欢乐而友善,可以温暖而幸福。
-
作者/卷卷毛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重金属囧途[电影]#一部颠覆认知的电影,因为不懂重金属,也有误解,这次才算是略知一二。 北欧芬兰的电影第一次看,但维京人的野蛮、淳朴着实让人觉得可爱。如果说落后的原因,那也不对、这里不穷,或越是富有越是简单。 音乐表达达到自由的极限,那就是摇滚,只有北欧的土地才可生长,事实也是如此,北欧为摇滚圣地。 切割驯鹿肉卡住时,往复的节奏,即为原味摇滚音调,让我对于摇滚开始尊重和略有理解。 剧情前半段很自我,后半段很玄幻,跳崖那一段画面极美,看得出只有北欧这般极为富有的国家,才可如此想象,并且放飞自我,不摔死当然不可能,不过是剧情嘛。 音乐如是一种梦想,爱人如是一种梦想,那都需要克服内心的恐惧,则为主旨,隐喻为狮子,必须去面对,主人公跳进浣熊栏一顿暴打,也算克服,但很无厘头。 末了,一班人戏剧般登台,俗套成功,抱得美人归,收尾,并无新意。 只是北欧电影的表达方式,太简单,太直接,还是出乎意料。
印证了一条生活经验,每个金属党都是小可爱
抬着棺材去演出,真·死亡重金属
与其便秘,不如失禁来的痛快!缺条皮裤和一头飘逸长发了。
挺搞得、想起了那个段子,芬兰森林护林员75%的工作都是在搜救拍封面迷路的金属乐队,嘎嘎嘎嘎嘎,应该是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初的故事了,因为还在用磁带。因为居然有人敢说金属乐队们是娘炮,哈哈哈哈。最深刻的是乐手之一的父亲教育他们:生活就像阴蒂,就在那一块,你却总是按不准位置。
10.21 老爸的手指。棺材跳水。维京 cosplay。屠宰场。怎么写歌。拍合影。插爆直肠。死亡货卡。起艺名。吻。metal first。金属风格贯口。阴di隐喻。狮子隐喻。失禁隐喻。躁狂症鼓手。葬礼突然深刻。
不贩卖情怀 因为情怀自在其中,励志喜剧套路 但梗料不俗。金属,只给懂的人儿。。。p.s 有泪点,哎玛~~~
symphonic post-apocalypic-reindeer-grinding-Christ-abusing extreme war pagan Fennoscandian metal
驯鹿搅拌机之断指摇滚魂,超速摄像死亡专辑,挪威边境敢死队和维京海盗速递,棺材现场呕吐狂欢,失禁强于便秘!《芬兰人的噩梦》之秀发小清新也有金属梦,好评
2018欧盟影展很惊喜的一部,对重金属纯粹且癫狂的崇拜,由始至终没有出戏。男一号那种外表软弱内敛、内心坚强澎湃,把对时代的嘲讽,一幕幕的铺陈升华。前半部分的小火慢炖,直至挖出棺材一刻,一个个高潮让观众紧跟情绪而嗨。#2018欧盟影展深圳站百老汇1215
说死就死 可爱
笑出眼泪哈哈哈···
妈呀男主又帅又萌又甜 贝斯手萌傻尴尬型学霸 总之人设非常讨巧 集结了非常多喜剧片的常用桥段 但是人家学得到位 加上点金属梗和北欧风格 居然出来了一锅清新萌动的搞笑效果 再加点青春励志先抑后扬 看得十分过瘾 挪威那个cosplay节看起来超级好玩
大便失禁也好过一直便秘,越到后半段越嗨,这种片子都应该拿到电影节来看,掌声超热烈
从此精芬多了一个注脚:精神病芬兰。
重金属启示录真人版既视感!真男人只会亲男人实在流弊,北欧从国防军到乐队都是沙雕风格,的确吃得太饱
非常喜庆的金属喜剧,主唱死亡金属,贝斯黑金属,吉他手Megadeth,小胖鼓手德意志激流,乐队编的歌巨难听,Blast Beat翻译成“冲击波”巨傻逼
驯鹿不知道,任人宰割就是温和的下场。狮子很清楚,经历过厮杀方可丛林称王。朝着太阳怒吼,哪怕是乌云密布,羊头手永远滚烫。向着大海出发,就算有万人阻挡,维京人决不投降。与其便秘,不如拉在自己身上。如果恐惧,大口吐在别人肩膀。战士的身体装进棺材照样跳水,摇滚的灵魂发出尖叫金属插入直肠!
驯鹿尸体卡在机器里是他们的音乐灵感,从别人骂他们的脏话里得到乐队名字,他们在测速仪前拍下宣传照,挖好朋友的坟,从疗养院偷鼓手,只为赶赴本不属于自己的音乐现场。被边境拿着重型武器因为住的近所以加入的志愿军狙击,站在悬崖跟随棺材跳下,搭乘维京爱好者手工战船。和心爱姑娘的吻没能治好主唱的疾病,却是登台表演的信号弹,逝去挚友的棺木被人们传递,电器破碎的火光成了谢幕的烟花,在此之前他们不过是蝇营狗苟的屌丝,之后他们是真正的金属乐手。你问他们的演奏风格,他们会说交响后启示录,驯鹿磨具,反基督,极端,战争,异教芬诺斯坎迪亚金属,你问他们的队名,他们是“插爆直肠”!
Pasi好中二,葬礼上画着带泪滴的尸脸吟诗好动人。带着棺材去演出,让我想起列宁格勒牛仔征美记lol
欧盟影展的一个大惊喜,观影氛围爆炸,是那种在收碟时代不同朋友聚会吃着零食喝着啤酒饮料我愿意拿出来给大家放然后一起乐呵胡聊蛋侃的影片。真正的死亡呕吐重金属摇滚,与其便秘还不如失禁来得痛快。无厘头的恶搞,荒诞中有那种不年轻了的小人物对理想的执着洒脱实践,基佬小团伙对音乐品味与装扮的自嘲,国家法规绿教防恐的讽刺,真的玩儿到飞起,芬兰不止有阿基,北欧的cosplay乐队文化和创意被完全的看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