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对比K19和萨利机长两部经典影片,一个讲述的是在失去与海军总部无线电联系下舰长的指挥,一个讲述的是在极短暂反应时间无例行指导下的指挥。两部共同点都是无上级指示情况下一线指挥官的个人决定。
个人决定,就要探讨深植根在指挥官心底的使命是什么,这是本片探讨和歌颂的核心,也是比萨利机长更加深刻之处。
K19舰长(哈里森饰)是个人抱负、组织使命、人性光辉的交汇点和爆发点。当发现反应堆温度再次升高,维修失败,爆炸可能摧毁美军基地进而引起NATO报复,K19舰长从个人抱负角度出发应该要求把潜艇开回苏联基地,从组织使命角度出发不把潜艇交给美国人不接受美国营救是底线,从人性出发有义务解救全艇官兵,同时为了世界和平把潜艇下潜牺牲潜艇全员避免核战更是对人类的责任。
哈里森福特忍耐的表情下是复杂的使命思想争斗,直到他被剥夺舰长权利,而又被戏剧性的归还,当副舰长说用'请求'而不是'命令'去向全员告知实情时候,舰长已经放下了苏维埃官员的身份,而真正作为一个人、作为同舟共济的兄弟请求全舰官兵下沉。
拥有毁灭力量的军人应该以和平为最高使命!
舰长的决策,那些穿着防化服冲到反应堆的官兵,冒着10分钟辐射从此变为怪物的辐射,淋漓尽致散发人性的光辉,影片为每一名进到反应堆的情景都配上了教堂里的颂歌,反应堆里的每一秒都值得千万人点起蜡烛为之歌颂。
影片震撼之处就在于是依据真实事件改编,不禁联想到2000年俄罗斯K141(库尔斯克潜艇)全员阵亡事件。
从苏维埃到俄罗斯,老兵不死,军人的传统永存。
剧情节奏较拖沓,转接有些牵强,但维修反应堆高潮部分还是很触动人心。在那样的恐惧下,拯救船员还是忠于国家是艰难的选择,但是的确开始时候不应该拿整条船冒险来唤醒大家所谓纪律和试炼,站队也有些反复牵强,逃兵是不是就该被诋毁?人性到了那个时候,真的是本能求生,不是每个人都想做英雄,为自己活命天经地义
2002年🇬🇧电影〈K-19:The Widow maker〉《K-19:寡妇制造者》:虽说十几年前流行过的潜艇片已经拍不出什么新意,但是后来一步登天的女导演凯瑟琳毕格罗还是拍出了自己的特点,双主角的角力与性格塑造都描写得很充分,但是相对来说,配角能让人记住的就太少。事故的一波三折紧张度拍的不错,如果能再更加利用密闭空间的特点做文章就好了。
英德投资、美国导演,前苏联的故事。难得超越意识形态,歌颂基层官兵,讽刺官僚。空间狭小、人员密集的潜艇电影很难拍,但同理这样的环境也会突出相应的叙事张力。维修核反应堆的情节,让人想起了《切尔诺贝利》。凯瑟琳毕格罗也展示了对男人戏和军事题材的强大控场力,福特与的连恩尼森,核反应堆小官的人物弧光,刻画的非常精彩,但其余角色,就很难让人记住了。摄影和滤镜的运用。是来自前夫詹姆斯卡梅隆的技艺。电影公映的2002年,是普京与西方世界蜜月时期,但也就是同年,北约东扩接纳波罗的海三国,算是俄美关系微妙的导火索,电影在这个节骨眼公映,令人玩味。可惜该片当年票房惨败,9000万的成本仅仅换来北美3500万、全球6500万,凯瑟琳·毕格罗也消沉了近6年,才用《拆弹部队》完美回归
国家还是生命、集体还是个人,这是战争题材常见的冲突议题,虽然老生常谈,但是本片的情节依旧很能打动人。看着两个中老年男人的飙戏、各个配角的人物塑造(性格呈现及转变),都为影片增色不少。★★★☆
居然还真有人认为这是在称赞苏联的……黑得体无完肤好吗,从各种角度……政治意义更大吧,像是对苏联的鞭尸,如果真想好好拍苏联,好好拍拍苏联怎么在美国之前让女性宇航员飞上太空的,而那时的美国还在从上至下各种歧视女性成为宇航员,觉得女性就不可能成为宇航员,苏联给了老美当头一棒。
人其实很简单,当你面临抉择时,甚至是牺牲自己的生命去保卫自己身边的人时,你会义务反顾还是在犹豫后再次动身。。。不管怎么样,那都是真正的英雄。。。很悠长,你的心也许会从此沉寂!
当时看着那些活生生的生命进去,再奄奄一息的出来就不行了,太可怕了
帝国主义视角蔑视共产主义的典型.....我这是怎么了,列宁灵魂附体了?自由主义的民主和共产主义的独裁,最后都归结为“人性”。想得再好也没用,马克思活到今天还不给他这票不肖的传承者给气死么?共济会还不是一样的狗东西。一个人的独裁和一撮人的独裁而已
8.0/10 分。重看。不记得看过没看过了,年少时看过好几部有关潜艇的大片,剧情都混淆了。。。《拆弹部队》女导演的早期作品,干翻一堆烂片男导演呀,哈哈。。。连姆·尼森估计没能拯救了潜艇,从此后他走上了《飓风营救》的道路。。。
高潮迭起,而且情绪很饱满感人,美国人能把苏联英雄的故事拍的这么美国主旋律,真是很厉害。。。ps苏联的核潜艇事故不断啊
苏共为什么垮台,看这个电影就可见一斑了;苏联为什么没有被纳粹征服,看这个电影也能明白这种精神是纳粹征服的国家中没有的
这样的潜艇也能出海,核潜艇连防护服都没,反应堆军官是新手,军医是临时找的,艇员状况百出,这不草菅人命么?艇长,虽然严酷倒也能说尽职尽责,但最后跟艇员搞得感情多深多受爱戴一样,至于么?副艇长,明知老部下有哗变意图,也不申明立场警告之,默默等事发后再来站队,这不坑人么?
前期,潜艇里的生活,充满新奇,后期,事故的处理高潮迭起。影片说这个故事是基于真实事件,那么,也许我们每一个在和平环境下成长的人,都应该感谢牺牲的这些人。
前半程训练细节有点意思,有半节勇气可嘉热血沸腾。但人设方面囿于真实原型所限,有点缚手缚脚了,两艇长的思想转变都过快。演技方面两男主也都没多少发挥的空间。
核堆抢险记。硬汉片,奋发的大无畏精神,用血肉之躯最后抢修了核潜艇,还是蛮感人的。中也有懦弱者的感奋补救,也有不服者的捐嫌就公,情节上算是很典型完备的主旋律片,却是美人拍的。船员的缺乏训练、武备的粗俗纰漏,都有些不靠谱。医生拿个酒精瓶到处晃,汗啊,不知史实是否当真如此。
(8/10)小时候看过这片,但剧情都忘光了,只记得一群苏联红军却讲着英语骂美帝……美国剧组毫无偏见地把他们塑造成英雄,但不是意识形态的那种英雄,不如说,更像《兄弟连》吧。他们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考验中,以最大的勇气克服了困难,这是一种超越国界的英雄,我想这才是编导想要表达的主题吧。
你们都是英雄。。。你们都是一群英语说得很溜的苏联士兵。。。
潜艇片我还没看过不好看的,而这片绝对强于U-571,或许没有战争场面,可是惊心动魄有过之无不及。另:Bigelow居然曾经也是会煽情的!orz 以及例行不正经:Maester Luwin您真的很让我出戏,再就是Liam您在潜艇里撞过多少次头,能说说么……
7.7 还以为是令人窒息的潜艇片,结果却令人痛心。美国人“歌颂”苏联士兵?不,歌颂的只是士兵罢了。“他们牺牲,不是为了勋章,而只是在危机来临时履行自己的责任而已。不是为了海军,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我们,他们的同志。所以,为同志干杯。”
好莱坞有拍全世界故事的能力,凯瑟琳•毕格罗也展示了掌控军事题材的强大气场,但哈里森•福特、连姆•尼森等英美系演员来演苏联军人,还是让我有点出戏。
看完才发现导演是谁,这女人口味真重。潜艇片狭小密闭空间不好拍,而且是纯灾难片,没有战争成分,歌颂的是同袍之谊和在岗负责到底的精神,以及反战主题(让人无谓牺牲)。但感觉并没有比《从海底出击》和《猎杀红色十月》等有明显突破
三星半。凯瑟琳毕格罗的爷们儿气让很多男导演都会为之汗颜,看她的戏你要再想到搞基,自己蹲墙角扇自己几个嘴巴扇哭了再回来。这片亏就亏在最后三十分钟从高潮到结局,太拖沓,把整个节奏都拖慢了。这也是毕格罗的老毛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