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丝滑地看完了,看的时候脑子里似乎只有一句话,每一天都在变得更糟,对吧。因为是一部很淡味的电影,但又有很多想说的,只能慢慢想,慢慢写。太喜欢电影的分镜了,印象最深的是快结尾那里,斯昆特敲开了Rick的门,一声痛哭炸开,bob在诊室门口痛哭,无声的,接下来这样反复交替,永远不可见的悲痛是响亮的,可见的痛苦是无声的,太惊艳了。还有后来bob在Rick的房间里找到抽搐的斯昆特,配乐真的很美。天知道原本我只是为了基莲当上老师的那个片段看的这部电影,不知道为什么其实在期待看到他知道斯昆特不见了的反应。这种电影就像,你谁也怪不了,大家就只是平淡地活着,只是因为立场不同而反应不同,作为一个旁观者又能代入进什么样的情感呢。我一般看电影都是希望主角死掉的类型,但是在这一部里还是活着更好,因为感觉这部电影描绘的是生活,而不是什么超乎常人的苦难悲剧,只是一个和平年代人们因为活着而经历到的东西,生活总要有丧的也有美好的,这部电影丧完了全程,就像超脱,再给一个丧的结尾就用力过猛了。超脱的主角找到了自己新的生活支柱,小女孩斯昆特呢?就活着吧,继续去经历更多起起落落落落落,然后也许就像Mike说的,blow them all the way one day
和罗琳的偶发空缺联系起来,就出乎意料地让人信服了。两个故事里面都有绝对的Goodness,也有比大家想象中泛滥得可怕得多的恶和无知。
colours awwwww
英国电影的吸引人之处。音乐赞,小女孩讨喜,讲述方式穿插倒叙很喜欢,结尾的英伦风情神来之笔。12年遗珠之作。
什么烂片啊,完全看不懂……女主角长得……怎么说……长了一副智商比较低,大概IQ75,又有点变态杀人狂的脸吧……
以邻里为轴线的多条线叙事,竟然能在如此短篇幅里保持如此强力的叙事,外加一些很有想法的小设置,悲剧联系着悲剧,善和美也存在着,大家也都在努力寻找
在丹麦使馆偶然发现第二天情人节都柏林电影节开幕影片是这个!见到了Cillian Murphy本尊!签名!合照!和他的冰蓝眼睛对视的瞬间整个人都要融化了!散场后去赞助商Jameson的夜店又遇到了CM!我说我为你来到爱尔兰!他跟我说Nice to meet you!死而无憾!!!!!!!
中文译名太误导了,本来还以为是治愈喜剧呢。不过虽然家庭破碎、邻里不堪,但那段小爱情还是很清新的,最后也很治愈。频繁的闪回和碎片化的剪辑是一大特色,但剪辑功力稍弱,还是让人觉得混乱了。另,其实这是一场“我不想让你砸电视”引来的悲剧。
除了结局残酷到假,其他都好。
画面清新复古,局部倒叙的手法让人眼前一亮。小演员们的表演令人惊喜。青春期遭遇琐碎苦闷的伤痛,既拼凑出无法逾越的成长困境,也形成了童年时代与成人世界失去沟通的情感断层。是对渐渐淡化的青春疤痕一次长久凝视,无法愈合也无法遗忘。
是谁烧了一把火,让看似平静的生活露出不堪的一角?谎言、中伤、背叛、争吵,一切皆如芒在背。像是走在摇晃的浮桥,望着桥下黑色的河水,努力地保持住平衡。所幸到达对岸后,长舒一口气,有惊无险。
不列顛悲慘版的城南舊事,天氣夠糟糕了為什麼還要看這個。
类型为什么标注的是惊悚?摄影光线和好几处声音的对换很出彩
重口,小清新,重口,太跳跃~~~然后,英国white trash太可怕
看到小Tim泪眼婆娑的样子,心都碎了
各种闪回与碎片式的叙事,是在对应混乱的生活么。最大的感受仍是生活之苦,好在结局很有爱。希里安·墨菲是个好小伙
电影名字更应该叫残破【broken】。里面情感细腻,人物性格很清晰,整个戏剧的欺负,还有闪回的剪辑,使得这部影片不只是一般的故事,更多了可看性。作为导演的处女作,实在是狠加分。典型的独立文艺电影。
看得法语版啊,什么时候再看下英文的
话说,里边的插曲COLOURS,我看了一下居然是Written by Albarn/Alex/Rowntree。。妈呀是我认识的那三个ALBARN ALEX ROWNTREE么。。
This is TOO MUCH. 还好最后没有all broken
丰富的故事被挤进九十分钟内,人物性格分明,逻辑严谨有序,戏剧性情节事件此起彼伏,这多少让人觉得有那么点狗血,但这对于独立文艺片也是增加商业可看性的一大法宝。这个故事让人联想到【杀死一只知更鸟】,这种联想太棒了,原本的生活破碎之后,拼贴出来的却是幸福的归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