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看局
大上章吾不是卧底,也不是线人,直接用警察身份介入黑帮事务,十分少见,却又不失真实。因为,这是一种符合社会现实逻辑的办法。两边都吃得开,才能掌握足够多真实的信息,也只有在掌握信息的基础上,才能对场面有所把控。黑白两道,本来就存在灰色地带,除了收黑钱的黑警,也肯定存在类似大上章吾的角色,而且,并不局限于日本。
大上章吾与高木里佳子、泷井银次建立关系,也有构建情报网的意味。高木里佳子是妈妈桑,风月场所,三教九流齐聚,各路消息流通,道上一有风吹草动,便会有风声入耳,妈妈桑自然也是高质量的信息源。
泷井银次,作为仁政会旗下全日本祖国救济同盟的代表,与五十子属同门,算是黑道公共关系的一张牌,好比企业做社会责任的宣传口。大上章吾与泷井银次接触,还能和加古村组说上话,并施加影响。对于尾谷组,大上章吾就不必如此,直接和二当家对话,不需要传声筒。还有一点,泷井银次背后的仁政会,既是帮派,也是协会,人脉是协会的核心价值。
高木里佳子、泷井银次都是属于线头级别的人物,每个线头后面牵着千丝万缕,并且伏脉千里。有了可靠且高效的信息源,大上章吾才能看局看得清。后来,日冈秀一也认识了高木里佳子、泷井银次,并且二人皆能与日冈秀一推心置腹,关系甚为紧密。两个重要的情报网就此顺利完成交接。
第二卷 做局
这个世界没有非黑即白那么绝对,很多事物处于灰色地带。警察与黑道,有写不尽的话题。香港黑帮片高产,说到游走于黑白之间的电影,很多人会想到《无间道》三部曲,黑白两道互派卧底。但卧底的价值在于别人看不清真实身份,在暗处办事,见不得光。
大上章吾主动接触黑道,从明处下手,十分不易。大上章吾想驾驭局面,防止力量失衡,杀声四起,但又不是黑道中人。《黑社会》的吉米战胜阿乐,坐上大位,成功调和矛盾,因为,吉米是黑道中人,地位获得肯定。在局外,又想做局,已经很难,黑白对立,就难上加难。黑白照片,最见摄影功底,对构图、对比度、纹理的要求极为严苛。摆在大上章吾眼前的,就是这么一幕画面,积怨已久的两派,尾谷组大佬即将出狱,加古村组不断做大,想先发制人。由此可见,画面结构失衡,对比度明显偏倚,整体趋于阴暗,怎么调节?
大上章吾想把两边都压下来,结果都压不下,他已经调不动这一幅画面。五十子正平下令残杀大上章吾,证明布局已久,其手下不断挑衅尾谷组,激化矛盾,就是要打破平衡,先声夺人,占据主动。日冈秀一继承大上章吾的遗志,要把火上浇油的形势平息下来,就不能再苦口婆心的劝说。人有三碗面最难吃:人面、情面、场面。两派都不再看大上章吾的人面,也不再留情面,场面已经控制不住。
第三卷 破局
堵不如疏,造个决口,将浓到化不开的怨恨倾泻出来,才是解决之道。日冈秀一借一之濑守孝之手,将五十子正平枭首,再用警方之力,逮捕一之濑,让场面再度平衡。因为五十子正平老奸巨猾,风头太过,一家独大的话,警方掌控局面就失去制衡可能。有五十子这么个人在背后话事,定会纷争不断,警方不仅将疲于奔命,社会也将污浊不堪、混乱不止。尾谷组对五十子更是杀意甚浓,欲除之而后快,这一钓,一之濑立马上钩。杀五十子,彻底削平加古村组,让其元气大伤,短时间翻不了身,用的力道十分猛。
五十子一死,加古村组群龙无首,实力大减。如果尾谷组由一之濑继续掌舵,以其冷静凶狠的性格,天平将倒向尾谷组。按下葫芦浮起瓢,所以,要逮捕一之濑,虽不是两边各打五十大板,但也力保局面再度平衡。一之濑入狱,应该判不了死刑,尾谷组影响力仍在,不至于让江湖陷入乱世。大乱之后,方有大治,大上章吾之死激发了日冈秀一,令其放开手脚,大破大立,直接掀桌子,人面、情面、场面三碗面都不用吃。
自《极恶非道》三部曲之后,终于再次看到一部让人酣畅淋漓的日式黑帮片。卡司毋庸置疑,演技也近乎无可挑剔,畅快的观影体验之后,又令人若有所思。
公众号:日本那些事 2018-12-01
11月27日,报知新闻社主办的第43届报知电影奖公布了获奖结果。其中获得邦画(日本本土电影)最佳作品奖的是由白石和弥执导、役所广司主演的《孤狼之血》。与此同时,役所广司也凭借这部作品获得了主演男演员奖。
纵观报知映画赏四十多年的历程,黑帮电影从未在其中崭露头角。虽然评奖一事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并非是衡量一部作品优秀与否的绝对标尺,但能受赏,必有其值得称道之处。
在十月份举办的第3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中,这部电影也作为「映画俳优 役所广司」特集的作品上映,Po有幸前往观看,大受震撼,故忍不住向大家作个推荐。
这部电影改编自柚月裕子的同名警察小说,描写了在暴力组织对策法成立之前的广岛发生的一场黑社会间激烈的斗争。
故事发生在昭和63年(1988年)。吴原是虚构的暴力组织对策法成立前的广岛城市。新进驻的广岛的巨大组织五十子会下属的“加古村组”和当地的暴力团体“尾谷组”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
与加古村组有关的金融公司一名经理失踪。
认为经理已经被暴力团杀害的老道刑警大上章吾(役所广司饰),与刚从县警本部调来的一流大学毕业的新人刑警日冈秀一(松坂桃李饰)一起展开调查。
这部影片所展现的镜头,说得上是过于实在的大尺度。
影片开头的养猪场场景,与好莱坞悬疑电影里看到的完全不同,有着充满泥土味道的暴力。
经典的断指惩罚。
发狠打架咬掉人耳朵。
全裸的按摩小姐。(手动打码)
黑道寻欢作乐的裸露场景。(手动打码)
可怕的取钢(dan)珠(dan)画面(不敢截特写的镜头,请自行选择观看)。
看着就很疼的刑讯逼供手段。
仍连着人皮的尸体骨头。
后面还有溺水发涨得逼真的灌满海草的尸体、掉进小便池染血的新鲜人头等等。
如此扎扎实实、拳拳到肉的暴力与情色,可以看出对过往东映打造的无仁义世界的尊重。
说到广岛的黑帮斗争,必然会想到深作欣二导演创作的昭和的杰作,《无仁义之战》。而这部影片切实继承了深作的无仁义世界,也不怪得有许多人评价这部电影中可以窥见一点深作欣二的影子,令人震撼而帅气。
实际上,导演白石和弥师从日本四大情色大师之一岩松孝二,虽然近几年才逐渐活跃起来,警察与黑帮的电影类型也仅是近三年间开始尝试,但正是他巧妙地将情色与暴力、猎奇与痛快中和,得以给观者造成强烈的冲击。
除了有好的导演,一部好作品离不开优秀的演员对人物的演绎。
役所广司饰演的是为了调查不惜进行违法行为,也能在黑社会面前大显身手的暴力刑警大上。
他行事极为不正派,在审讯室就对报案人起了色心。
干脆把搭档赶走来上了一发,并美名其曰“审讯要坦诚相见”。
为打听消息陷害黑道人士。
与尾谷组关系亲密。
收受贿赂。
在尾谷组的夜总会也吃得很开。
去按摩店打听消息也不能忘了满足私欲。
没有搜查令想查旅馆监控录像被拒绝,竟然纵火,趁乱将录像偷走。
刑讯逼供手段狠辣。
凶暴。
这样的他,其实是为了保护平民百姓,避免黑帮乱斗,而在暴力团体间插上一脚,以平衡他们的势力。
他一直为此勇往直前着。
与恶龙缠斗许久,自身却始终未变成恶龙。
行为看似猥琐,但是气场张扬强大,色而有情,油而不腻,亦正亦邪,是个集天使与魔鬼于一身的男人,让人不禁深陷他内心的正义之中。
松坂桃李饰演的是被大上那样的人愚弄及对他的行为感到苦恼的愣头青刑警日冈。
被大上唆使去挑衅重要参考人,因为警察不能随便动手结果被暴打一顿差点丧命。
在黑道的地盘像个受惊的孩子。
实际上,他被派到大上身边是带有秘密任务的,就是要找到大上勾结黑道的证据,向监察部门汇报。
并被要求寻找大上的日记本。
他单纯正义,目击黑帮行凶,便一腔热血实施抓捕,却不想坏了大上的计划。
但在这个过程中,心怀正义感的他从最初完全不能理解大上的行为,逐渐转变为对他抱有像对父亲和师长的信任与敬爱之情。
围绕着这两人登场的人物也十分错综复杂。
江口洋介饰演的是有传统男子气概的尾谷组少当家一之濑。
石桥莲司是对立组织加古村的五十子会长,老谋深算的老狐狸。
优雅美丽,也有心狠手辣一面的妈妈桑梨子,由真木阳子饰演。
前暴力团成员、大上的线人好友银次是皮埃尔泷。
凶暴的加古村小头目野崎,竹野内丰。
冲动的尾谷组小弟中村伦也。
调查大上罪行的报社记者中村狮童。
当然还有泷藤贤一、田口智朗等警察方面的配角。
连仅仅出现一个镜头的角色也由名演员饰演,这样豪华的阵容聚集在一起,粗犷的故事和演员的协同效果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力。这就是所谓全明星阵容的厚重感。
而真正让这部作品荡气回肠的还要属它一边描绘着饮血抗争的男人们,一边剖析着“正义”的真正概念。
与大多数的黑帮片不同,这部影片真正的主角是个警察,几乎大量的笔墨都着眼于对这名警察的描写。即是说这并不是我们通常所看到的,关于“黑社会也讲仁义”的故事,它没有儿女情长,也无关江湖义气。
如前文所说,大上这名警察的行径可谓是一个披着警服的地痞流氓。
满口正义法律的日冈,看不惯他的流氓做派,希望给他应有的惩罚。
甚至在暗地调查大上时,发现了他在14年前曾犯下一起杀人案。
但在逐渐深入的调查中,他也有机会听到了大上的心里话。
警察的正义不会保护平民,所以才需要大上这样能牵制黑帮的人,他在行使着他的正义。
混迹于黑白两道的大上只是走上了一条危险的钢索,他已经别无选择,为了不让自己掉下去,只能选择前进,永不停止。
此时,最初的失踪案已经升级为凶杀案。
加古村的一干成员被牵连,与尾谷组的大战迫在眉睫。
日冈也拿到了监察部门一直在找的证明大上罪行的日记本。
大上却陷入了监察部门的调查被禁足。
一直在为彻底扫除两个暴力团体布控多年的大上,最后能不能够完美收网?
如同一匹孤狼,为守护心中正义数十年行走在不能后退的钢索上,等待他的命运又是什么?
大上的笔记本里究竟写了什么信息,14年前杀人案的真相又是什么?
黑社会杀人大刀阔斧,警察杀人无声无息。终于看清正义的真面目,意识到“真正保护平民百姓的只有大上一人”的日冈,又将得到怎样的成长?
为不剥夺观众的观影乐趣,就不便透露后半的情节了。
这不仅是一部暴力畅快的黑帮片,在最后的最后会有意想不到的余韵扩散开来,因为这也是新人刑警的成长故事,有着能触动人心底柔软的地方。在此也想推荐给对黑帮片不感兴趣的观众。
不敢说这部电影能够超越北野武《奏鸣曲》、超越深作欣二《无仁义之战》,甚至可以说还差得远呢。
但在三池崇史的电影日趋娱乐化,北野武的《极恶非道》系列终结于大友的自尽,黑帮片的导演大佬们日渐沉寂之时,在平成的最后一年,白石和弥带着这部《孤狼之血》杀出重围,让我们看到了黑帮电影仍然闪烁着微弱的光亮。
就像日冈凝望着大上的背影,他坚定自信的样子在夜幕里微微发亮。
截图字幕来源于猪猪字幕组
(本文由“日本那些事”原创发布,欢迎转至朋友圈。未经许可请勿转载至其他公众号及微博。)
本片的男主大上警官,抛开他内心的正义观,他就是一个流氓,敢在询问室让报案人给他KJ!会玩!
霓虹对流氓大叔真有一种谜之情结,武士有吊儿郎当的椿三十郎,律师有不择手段的李狗嗨,雅库砸有满口弹舌音的北野武,连老师都有gto里的鬼冢。对比我们文艺界里的霸道总裁,比如陈宝国的白景琦,姜文的张麻子,市井气息更重,“坏”的也更加直白具体!
坏坏的“流氓侠客”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因为在日常实践中,人们会渐渐发现,秩序到最后往往约束的都是那些如食草动物一样的温顺的人,而那些狡猾的坏人,现有的法律和道德都无法约束他们,更何况现实还存在兵匪一家的情况。越是这种情况,人们越是幻想着主持正义的侠客。
人民质朴的正义观,在程序正义和结果正义之间更看重后者,所以幻想中的侠客,一定会集道德与光环于一身,锄强扶弱,杀富济贫,为弱者代言,但是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即便幻想中的侠客真实存在,也无法和现实中的黑恶势力抗衡,哥谭的高登,没有蝙蝠侠也就是个基层片警,本片有理想的新警男二,连普通的小混混也不会正眼看他…
本片的大上刑警,在我看来很有黑泽明椿三十郎的影子,在黑泽明的武士世界里,完美的武士形象莫过于低调隐忍、武力高超、计谋超群的久藏,但他最后惨死在火枪之下!反倒是吊儿郎当的椿三十郎可以在两部剑戟片里惨烈厮杀后还可以继续他悠哉的浪人生活。同样是武侠宗师的金庸,在他的武侠世界里,最先塑造了“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郭靖,郭大侠最后死在襄阳!其次的作品里,称得上侠中之侠的乔峰,为大义也不得不自尽于江湖!再后来作品的主角令狐冲,虽也是侠肝义胆,但在血淋淋的江湖现实面前,最后不得不以笑傲的方式隐退江湖,反倒是封笔之作鹿鼎记,主角黑白通吃手段下三滥的韦爵爷最后可以身藏功与名,成为最后的人生赢家,看来大师们最后都认同包龙星他爹的观点,要打败坏人,好人首先要比坏人更坏!
非洲草原的羚羊被鬣狗群逼到绝境,在最后关头能够逼退杀红眼鬣狗群的只有更具侵略性的雄狮,但雄狮也是吃肉长大的!
口味略重的主流商业片,讲的是上世界80年代末广岛的警察跟黑社会之间的故事。感觉日本经常会拍情节或血腥或色情或离奇或变态的故事,走不到特别极端吧,但是重口味却是常态。真是有点奇怪的民族。
比如说日本黑社会这个现象就是,不太了解实际情况,片中呈现的糅杂了暴力和色情的黑社会组织,暴虐程度还挺让人震惊的。役所广司演的另类警察大上看似以暴制暴的混不吝警察,不过他那套不打压不抑制,维持几个黑社会组织共存和互相牵制的理论也是挺“和气”中庸的,不太符合社会主义法治中国哈。当然如我所料,最终是给给人坏人感的大上警官洗白白的,并不意外。
影片还是挺好看的,节奏比较紧凑,色彩质感也不错,虽然片子挺长,但是看时不让人觉得漫长。卡司是最初吸引我看的最主要的因素。想在大银幕上看村长,结果村长名不虚传,真的是品味出他的村来。多帅的一人啊,怎么有时候就会显得那么村呢,迷。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和他演对手戏的役所广司实在是太有戏了!他在这部片子里狂躁的大上警官角色让人想起他在《渴望》里的那个同样暴躁暴力的角色,但是架不住这位老戏骨戏是真的好,福山雅治也好,松坂桃李也好,可能99%的演员跟役所广司对戏都会毫无悬念地被碾压,真是没的说。
不过本片中的女性角色和表现的女性形象实在挺糟糕的。主要的女性角色是真木阳子演的club妈妈桑,只是个陪衬的配角。让人在意的是,无论是需求黑社会保护的club妈妈桑,还是那些不知名的露奶的club小姐,尤其是被大上从家暴丈夫手里解脱出来的那个女孩——她被大上指示美人计监视村长演的“大学生”。片中的女性角色清一色是要依赖强大的男性来保护,并且还是被男性所利用和剥削的,哪怕是终极正面英雄大上,也是很自然地在利用女性,这一点真是让人不太爽。
2018-6-22 7.7/10
一九八八年广岛的天空为何如此阴霾?
街上的路人行色匆匆、不愿逗留,
猖狂的黑社会会劫财、劫色、还是一命呜呼?
面对杀人不眨眼的各派组织要格外小心!
为何警局的大上章吾却不怕不躲?
实习生日冈秀一不得其解。
面对棘手的金融公司员工失踪案如何侦破?
大上找了线人、偷盗录像带并独自去谈判!
各派矛盾已久,冤冤相报何时了?
劝了这方又恐吓那派、搭上性命终无解!
日冈作为助手了解大上并支持否?
开始反感、检举,后之后悔不已并为大上复仇!
大上好色、粗暴、性格孤傲,日冈能否在警局立足?
日冈已手握大上“日记本”,掌控警局署长。
无独有偶: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秉承大上之处事观:保护弱势、以商制商、以暴制暴、以黑制黑!
妓女说,“快点,一直好想要你。”
当即,面前的黑帮大佬便解了腰带,“知道啦,那我可不客气了,”一边说一边脱衣,“看见我的老二可别吓到哦。”紧跟着将裤子一褪。
镜头转至背后,竟看不出那是个光溜溜的男人,因他的身子从上到下爬满了刺青。
后来,某风月场子,也是一黑帮头目,长得虎背熊腰、肥头大耳,跟一众女子嬉笑。也半身子刺青,鬼画符一样,远看又像极了一对青色翅膀。
这是[孤狼之血]里的两个有关刺青的镜头。
日本黑帮片有三宝,刺青、切指和爆头。委实不新鲜了,却是标配,三样占足了才算纯粹。
相比较来说,[孤狼之血]露的忒少了些,在镜头里点到即止,跟从前老片子里满目的花花绿绿相去甚远。不过,纹样上倒颇能显出那千年的历史来。
说是“千年的历史”实在小觑了日本。
约莫一万四千年前,也就是绳文时代,因海平面上升而与亚洲大陆分离的日本列岛上,人们驯狗猎鹿、出海捕鱼、采集树籽、磨制土偶。
前三者用于填饱肚肠,至于后者,则是一种人形土制品,和咒术仪式有关。
出于对女性的崇拜,土偶一般是女性形象,用于消灾、护身、祈求丰饶。但模样奇特得紧,身上有繁复凸起的绳文,极可能是刺青的前身。
5世纪,日本邪马台使者出访北魏王朝,亦留下不少相关记载。
《魏志·倭人传》称,“男子皆黥面文身,以其文左右大小别尊之差。”《后汉书·东夷传》同曰,“诸国文身各异,或左或右或大或小,尊卑有差。”
更有阿伊努族——北海道原住民。
女人以渔捞作生计,但海底凶险,便在唇边及周身刺青,一来彰显社会阶层,二来抵御海洋生物攻击,三来若不幸身死,倒也方便家人辨认尸体。
中国人却不敢苟同。
子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刺青等同于糟践父母的血肉,大不孝。
因此先秦时,这种做法儿一般用于惩罚牢犯,刑具皆是些锋锐的金属片子。唐宋以后改为用针在额头上刺字,再以墨汁儿封住创口,谓之“墨刑”。
《酉阳杂俎》有一段,说贞元年间,有个叫段遘的,外出路过一骨坑,为了配药,捡了几片头骨回家捣碎,才瞧出这头骨有字:逃走奴。
可见墨刑伤人之深,已入筋骨。
《日本书纪》也载,说朝鲜半岛有一百济国,里头一个叫王仁的汉人,曾渡海东行,将汉字传至日本,并教其效仿中国墨刑,将纹身作为刑罚。
于是7世纪,刺青在日本专门用于标记罪过之人,带着羞辱意味。继而,也与歹人关联起来。
江户时代,日本史上的黄金时代。
赏花、祭奠、歌舞伎、鳗鱼饭,街市上装点着各式的酒肆牌坊,挑扁担的卖油郎吆喝着走街串巷。
星光灯火之下,有人提着灯笼过桥,有人正在茶楼里听曲儿,朱轮华毂、光车骏马,万方来朝、宾客如云,满目是熙熙攘攘的人堆堆儿。
可这人一多,小偷小摸的也多,只不过都是轻罚,吃两天牢饭便放出来。官府就决定,沿用从前的墨刑,以刺青惩罚罪犯,放出去也能当个记号。
样式分两种,一是在手臂刺下环形图案,一是在额头刺下所犯罪行。二者均伴随终生。
直到《水浒传》出现,这种制度才被打破。
对,就是施耐庵那本儿,日版叫《新编水浒画传》,曲亭马琴翻译,葛饰北斋绘图。不是全本,而是以连载形式,于1805年流于市上,火爆空前。
可惜十余年后,葛饰北斋跟出版社之间生了些纠纷,不得已停止发行。
好就好在有个叫歌川国芳的画家。不过说“画家”当真抬举,此人当时穷困潦倒,因无人愿意买他的画,一度沦落到在街边修补榻榻米为生。
爱《水浒》成痴,看了葛饰北斋的画作便欲罢不能,大笔一挥,作下《水浒豪杰百八人之一个》。
哪料想才绘出一个九纹龙史进,甫一路面便即刻售罄,一度洛阳纸贵。出版商兴奋异常,当即拍板,定下了全部一百单八将的单子。
歌川国芳也一鼓作气,给大部分好汉都添了刺青,纹样也依着他们的脾性作风,稍加一些个人揣摩,个个儿栩栩如生、破画欲出。一下名声大噪。
于是乎,民间百姓争相效仿,仿佛纹了就能成好汉似的,找人将画中大片精巧华丽的纹样往自己身上刺,端的是一条替天行道的侠义之士。
那会儿有个送快递的行业,名“飞脚”,因穿着衣裳多有不便,便终日光溜,带着书信、货物奔走。有了刺青倒潇洒些,更减轻了旁人对其的抵触。
还有些干町火消(灭火)的,喜欢纹条龙在后背,只因其是水中生物,可兴云降雨灭火,冥冥中保佑着自己,带了些祈愿或辟邪的想法儿。
若是纹不起,手头宽裕的同僚还会集体出资供其纹身,因代表了行业里的体面与骄傲。
当然,这并不是男人的专利。
花柳行风月场,妓女为讨恩客欢心,也会以纹身表达感谢。开头是恩客的名字,结尾是“命”,意指“我为恩客献上生命”。
后来演变成情人间的盟誓,大有“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意思。
电影[花蕊纹身]里,女主美智子爱上了一个叫秀夫的青年,就在背上雕了刺青以表爱意。
倒像极了唐朝时候一桩趣闻。
说荆州一痞子名葛清,白居易铁粉儿,喜看诗作图,遂将其30首诗全画了出来,纹在自个儿身上,极其秀美,动辄撩衣炫耀,人称“白舍人行诗图”。
可谓我国吹彩虹屁第一人。
扯远了。总之是打鼓的、敲锣的、理发的、抬轿的,三教九流皆有纹身,五花八门美不胜收。
就连歌舞伎登台演戏的时候,也会换上带刺青的贴身衣裳。
但好景不长,明治时代,日本为转型现代国家,与欧美比肩,开始将刺青视作“未开化的”、“恶风俗”、“野蛮行径”,甚至颁了刑法明令禁止。
一旦被发现,就会被扣上类似“流氓罪”的帽子,并最终被强制以手术或盐酸清洗等方法去除。
唯有隐藏文身,世界才愈加深邃美好。
但说来好笑,刺青师不准给本国人纹身,倒被允许给外国人纹。
横滨、神户、长崎,每天都有外国人进入日本,连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子乔治五世,都在横滨纹了条红蓝双色的龙,煞是喜人。
摆明了双标嘛,只许洋人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不知算个什么道理,难不成也觉得“一等洋人”?
总之,盛极一时的刺青热潮在官府的压迫下日渐式微,几乎绝迹。
二战后,战败的日本全面解除了纹身禁令,许多美国士兵也过来做起了纹身生意。
但普罗大众受明治的影响太深,觉得还是欠妥,便不为所动。据统计,当时日本有70.5%的人对刺青抱负面看法,公共浴池也禁止刺青者入内。
反向暗示了刺青是反社会的、令人恐惧的,这倒勾起了黑帮成员的兴趣。
彼时的刺青技法也叫“和雕”, 纯手工,刺青师需先调配色彩、设计图样,在人身体上描出无色图案,以黑色颜料勾勒轮廓,再往竹签上捆绑2-16根绢针不等,一针一针刺下,做颜色与纹路填充。
从前武士切腹,用忍受痛苦以明志,刺青也很痛苦,于是就有人用刺青展现自己的意志。
这里的“人”,自然是黑帮成员。
《水浒传》里头有刺青的,哪个不是好勇斗狠之辈,生来不招体制待见,颇有豪侠魅力。黑帮人约莫是想到了这点,尤其浪子燕青的遍体花绣:
若赛锦体,由你是谁,都输与他。
一来彰显男子气魄;二来表达对组织的忠诚和脱离社会的决心;这三来嘛,日本兵法书《斗战经》有云:力杀不如技杀,技杀不如气杀。
说白了,输人不能输阵,干架前先得在气势上唬住对方,叫其被这一身子刺青吓得噤在那里。
情怀上跟岳飞的“精忠报国”差不离。
《宋史-何铸传》记载,说岳飞背上确实有字,但并不是岳母刺下的,而是宋朝专门刺字的针笔匠所作。岳飞以此抒发自己精忠报国的心志。
但将风气真正掀起来的,是日本黑帮片。
60年代的[昭和残侠传]系列,高仓健饰演的黑社会头目,一背的唐狮子牡丹,线条繁复,延伸至臂膀,象征守护、勇气和力量。
1973年的[无仁义之战],男主菅原文太在后背纹了一条肥美的鲤鱼,硕大。
这在日本属主流纹样,被赋予了男子气概,代表决心与渴望成功的心态,和顽强不屈的反抗精神。
北野武的[极恶非道]系列,则满目花花绿绿,到处是背着一身刺青的黑社会。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女性成员背后的凤凰纹样。
这是一只能够涅槃的不死鸟,每五百年都要背负着人世间的恩怨投向熊熊烈火,换取救赎与重生。
当然,终归得说回[孤狼之血]。
里头多数是全甲刺青,遍布全身,包含鹰隼、鲤鱼、蟒蛇等动物,犹墨洒青山壮观异常,可知其中所受下的苦楚,但也如刺青大师雕佑西所言:
隐秘的东西总会有些骇人,正因如此才更有魅力。
可惜,它所代表的忠义之烈,所代表的涤荡江湖、挥鞭斜指、劫富济贫、锄强扶弱的豪情壮志,已经被秩序与利益取代。
刺青还是刺青,江湖不是江湖。
因这份失意,至今仍有黑帮成员刺青,大约将江湖意气纹在了身上,想着若这股意气无处安放,那么“从今往后,在这世上,我就是你的墓碑了”。
-
作者/六姨太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破词儿】
还不错,东映出品,昭和末年,广岛黑帮,一帮戏骨、老帅哥,气场不输,某种程度上继承了深作欣二导演“无仁义之战”的血统,虽然改编自小说,但故事内容有些接近导演的上一部片子《日本最坏的家伙们》,都是讲警察和黑帮打成一片,互相利用,互相瓦解的故事。不过《日本最坏的家伙们》讲坏蛋和恶人,一个年轻人的自我毁灭,这部讲生存在坏蛋和恶人们里警察,行事不羁,斗智斗勇的故事,还挺正的。
1. 一场平成黑道战。抛开武士道,极道是不忍耐不妥协是面子是男根。警察的正义却不是善良不是凌然正气。2.役所广司的大上和村长的检察官卧底都真的可圈可点。特别是村长最后成为大上之后的沧桑混沌,是转型的惊喜。3. 故事本身新意不足但也并不俗套,而影像里广岛夏日的闷热燥汗,暴力的手法也是不错
3.5从东映的复古片头就能看出其复制昭和年代巨制的野心,全明星阵容和宏大的背景设置精心构建的剧本都在水准之上,昭和末年的广岛是一个缩影,在日本经济疯狂发展的幻梦之中,金钱绑架了人性,正义让位于贪婪,殊不知那破灭的声音已然不远,广岛许多元素的加入让去过这里的人都能有亲切感,比如说那背景中的棒球队贴画,时至今日仍然是广岛的名片,在处理诸多转折和细节时可以看出用心,完全不同于韩国片那样的硬转,虽然役所广司大叔最后树了个如此高大伟岸、忧国忧民的形象,实在有点突兀,一老一少是组合也暗喻明显,昭和年代退去了,平成的一代需要摆脱幼稚,那“孤狼之血”是战后日本崛起的原因,也是今后日本继续前进的原因,因此其关注点也变成了警察,而不是黑帮,时代决定了要完整复制80年代那种绝望与虚无的不可能
为了阵容和题材都必须好评,打斗场面非常硬核。
看得我精神振奋 但仍属于中规中矩的日本黑帮类型片 情节些许拖沓 回去翻极恶非道看
复活也仅仅只能是昙花一现。的确是一个没什么生命力的类型了。松坂桃李挺惊喜的,有点堤真一的神韵。
尺度超大!!上影1号厅,太刺激呢!
非!常!酷!#SIFF#
体感东映魂!这点就足够了!
SIFF 06.19情節簡單粗暴,看老戲骨們飆戲就好。熟人太多,簡直有種團團坐吃火鍋的感覺。道具組很用心了,點贊。最後心疼一下桃李。
《无仁义之战》之精致化柔情似水版。2018年还能看到这样的黑道片回魂,虽有缺憾也已满足。两位男主角的气质魅力互补,太撑场了。
很好地表现出了令我不适的暴力,几个片段捂住眼睛"手动"黑屏。平衡是食物链得以延续的条件,但维护公义的清道夫往往会成为牺牲品,这是人性制造的悲剧。故事有内涵却不做作,"遗志"传承得也很自然,桃李演技绝不输前辈。
节奏温吞,可惜了
生动诠释: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前三分之二都很好,形式内容皆复古,昭和男儿好好教废宅做人。后三分之一什么鬼,明明是那么牛逼的一个黑警,非得写成孔繁森、任长霞,哎,宽松世代真特么没救了!怂!
江口叔真是一位雄性魅力百分之二百的男演员,最后高潮部分很好的诠释了什么叫帅得一脸血,今儿不要叫哥医生,哥现在只想砍人,帅飞!续集凶犬请务必带上我叔!
太强了,偶尔还能看到深作的亚库萨映画的影子,全程高能大尺度,故事黑到不行还特么特别cool,役所广司已成精,这种天使恶魔在人性中共存的故事只有日本人可以拍的这么多深刻!
质感相当不错,燕尾蝶以后,就喜欢江口洋介的黑老大
7.5 挺俗套的,但本来重口场面、黑吃黑、亦正亦邪还有看头,洗白一场廉价煽情感直接崩塌。
松坂桃李长得就是一张丧气脸,特别败家之犬,很委屈的那种丧气。就好像他在菜市口卖猪肉,一斤两块钱,你说便宜点一块五吧,他勉强地说行吧行吧,就那种脸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