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中默多克最后将他的商业帝国卖给了迪斯尼而退场。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所有子女都远没有达到可以继承的条件。
对了,本作的剧本原名就是《默多克》。
这其实一个关于家庭的故事。只是这个家庭正好拥有世界第五大的媒体,有时他们甚至可以轻易的影响总统的选举。
在欲望和利益的漩涡中,每个人都处心积虑,又被亲情羁绊。有时往往连他们自己都分不清,这到底是爱还是恨。为什么这么痛,每一刀砍出去,自己身上也会流血。
精妙的镜头运动,刻意的粗糙感,有趣的人物对白,微妙的尴尬感,整体的伪纪录片风格把剧作推到了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我近乎觉得它已经接近到了《绝命毒师》的高度。
其实我已经看完了整个三季,依然意犹未尽,后面就算再有10季,我也会一气看完。太喜欢,家人们之间的恶毒吐槽,数不清的Fuck,口是心非的争辩,真是欢畅淋漓。
“生活就是在泥潭里面抢刀子”,而越是亲近之人,越容易相互伤害。
爱从来就不纯粹,它同时也包含着权利,控制,甚至是恨。
本来想写短评,但是有点杂,怕写不下。
扫了豆瓣短评,发现大家都在说“自然主义”、“剧情信息量少”、“人物不吸引人,抓住了细节但整体扁平化”、“不如亿万”……
那么,喜欢上这部剧中集人性弱点之大成的二儿子的我可以开始反思了。不喜欢亿万故事节奏的我也可以开始反思了。刚刚瞅了两眼亿万开头,挺闹心的,看不进去。可能是因为我今天比较低落。可能——哎,我可能真的是个阴人。
kendall让我真的很有感触,或者说让我真的很有代入感的那个点是——因为我一开始是从第二季开始看的,第二季开头是第一季的一个快剪——我就看到,kendall他爸先是骂他“你多大个人了tm还想要抱抱”,然后kendall开车掉下桥是杀了人还是怎么的,湿答答一耸一耸地跑掉,脸上满是迷茫。讽刺的是,他这时候回到家,他爸给了他一个抱抱,嘴上还说着“my good boy”。看到这里我觉得……好tmd绝望。要费这样大的代价才能获得一个拥抱,才能被承认。
我不愿承认我也处于相似的处境里。但我确实有这样隐秘而悲哀的心境——我总觉得我一定要特别惨,或者特别好,才能得到别人的爱。这几乎成了我的沉疴痼疾。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侧面。实际上,这个剧集里,就没有讲过人性中比较好的一部分,全都是比较龌龊龃龉的部分。
……就怎么说,看着看着确实会抑郁吧,但是沉浸感很强,而且那种抑郁也是比较舒服的抑郁,就像泡温泉一样,泡着泡着就泡晕了。所以还是会慢慢地、慢慢地看下去。
(hell我在说什么壁画,十天之后再回来看我肯定看不懂) 总结一下就是,我喜欢它讲人性的弱点,喜欢它弱弱的、慢慢的、沉浸式的讲故事方式。
另外,服化布景和伪纪录片的手法看得我挺舒适的。
哎,但是还是觉得我不能总看这么软弱的东西。《继承之战》就只是一块小小的珠宝,有点古旧,有点斑驳,可能在海里待过很久。但它还是珠宝,不是海。
发散一下。《继承之战》这种自然主义的故事,其实就是那种很典型的现代资本主义文学的套路。带点哲学意味,带点时代性,但最终只是个人(只是那一块有点斑驳、也许能听到海声的珠宝)。
这就让我想到《二手时间》里,“与幸福很相似的孤独”那一篇。女主说她爱看德莱塞的小说,那种典型的自然主义故事:繁文缛节却令人沉醉的细节,为软弱者找补的扭曲的激情,缺乏意义和思辨。那个女主,她不爱看俄国文学,即使托尔斯泰也没有说服她去相信安娜的结局。那个女主角让我很难过,我觉得她缺乏价值观,随波逐流,只有打扮合宜的外表、温暖的肉体和无法获得宁静的心。
我不能做那个女主角,我不能被那些软弱的珠宝般的东西所吸引。我有空还是要去看一看亿万。
(我现在写的这篇流水账真的很像阿尔吉侬的男主了可以说是) ps,片头曲的质感很有意思,还是忍不住稍微研究一番。网易评论:感觉钢琴像金钱一样闪着blingbling的光。制作人:为了表达故事荒谬和严肃的双重属性,第一小节先升b后降b,“不符合音阶的神来之笔”。
三季都看完了
这部戏最引人入胜的不是最终到底谁继承,而是每个角色如何去处理心理创伤。某种程度上每个小孩都受到父亲的情绪虐待,但同时又很渴望父亲的认同及展现对权力的野心。父亲Logan则透过孩子各种的欲望和弱点,运用不同方式操纵他们。
里面的配乐也是各种经典:
“if you love me, please don’t judge me
got my hands tied, the power’s above me
don’t shoot the messenger,
i’m just a puppet here,
if you wanna place blame,
then look to the puppeteer”
透过很细微的方式诠释每个人物的挣扎,导演不会过度渲染,观众得自己细细品尝。
每个镜头都可能有不同的backstory或其他意涵,每一集都可以发现很微妙的权力转移。
原本最有机会成为继承者的Kendall,一再地想办法脱离父亲的掌控,却面临一次又一次悲剧性的失败。在悲伤的时候演Roman和Kendall演员诠释出来的,就是无助的小男孩。
有一幕是Kendall因为车祸事件导致低潮了很久,在顶楼俯瞰风景,后来下一次他再去顶楼的时,却发现所有的墙壁都被围上防护架高玻璃。似乎是父亲知道他有自杀的意图,想保护他。
还有一幕是他们全家人去某个别墅过夜,Shiv和Roman在泳池边聊天调侃说从来没见过老爸游过泳。
那集的最后是孩子们离去后,Logan从泳池走出来,镜头照在他的背上,充满着各种被殴打的伤痕,可能不想被他的孩子看到这些伤痕,所以没在他们面前游泳过。
隐约透露Logan以前也曾经遭受虐待,所以现在他下意识的,将这些创伤施加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Kendall曾经质问过Logan,他是不是很嫉妒他的孩子,因为他们一出生什么都有。Logan前妻也说过,Logan对自己爱的东西,总是爱踢走他,看看会不会再回来。
作为HBO如今最重要戏剧之一,《继承之战》在第二季开始得到包括艾美奖在内的各种评论家肯定,囊括了包括金球奖最佳剧集、艾美奖最佳剧集和男主、美国评论家电视奖最佳剧集等等一系列奖项。我本人是像当年看《副总统》一样,直接上来就看的第二季,如今这个暑假,HBO放出第三季的宣传片,想说还是得复习一下这部剧,就把第一季看了。发现第一季远比我想象中的精彩太多,遂萌生要为这部剧写个长评的想法。(本文剧透性极少)
一、父亲与俄狄浦斯情节
《继承之战》,一个如此俗气的名字,也是只有HBO才能拿捏这样的题材,让它变得精致而不是狗血。
这个讲媒体企业豪门争斗的故事,在人物设定上,当然和我们想象中的并无二致,一个年迈的父亲,三位一个比一个不可靠的儿子和一个女儿。其实说实话,它就算是走向华丽狗血的路线,估计也能迅速吸睛,特别这样的走向往往在国内还挺容易走红。而这部剧经由HBO大笔一挥,深度与层次就完全不同,原因当然有很多,密集的台词输入,演员克制精准的演出,而其中一个在我看来之所以没有走向狗血的重要原因,是在人物设定上,父亲这个角色并不是“退居幕后”,反而成为了这场继承大战中最重要的一环。
现在在回看第一集,其实这个pilot真的写得相当漂亮。所有人物形象,特别是人物之间的关系在这一集其实都铺陈的很完整了,其中二儿子Kendall Roy和父亲Logan Roy之间的矛盾,明暗交织,并且也将贯穿整部剧集,成为最精彩的一笔。
整部剧一上来,所有子辈如我们所想,都在秘密谋划着要准备接管公司,成为新的CEO,彼此等待时机又互相争风。而在第一集中段,父亲当着所有人表示他将继续掌权,直到第一集结束时,父亲在直升飞机上的中风,让我们以为这部剧还是要朝着四子夺权的戏码前进。
但是现在回过头看,四个孩子在人物设定上,没有一个是能沉得住气的,就算彼此放招,也很难有什么有深度的招术,这样往下写,故事必然朝着越来越荒谬、轻浮的路线前进,整部剧没有一根顶梁柱能撑起它该有的厚度。所以当第四集,父亲强撑着身体,在慈善晚宴上说出那句“I’m back”时,好戏才真正拉开。几个儿子之间的争斗被消解,反而转为二儿子Kendall逐渐激化出的“俄狄浦斯”情节,即他要怎么在父亲的巨大阴影下实施自己的“弑父”计划,这也成为了本剧最出色的部分。特别越到第二季,父亲这个角色的吃重越高,他对于氛围和人心的掌控远非孩子们所能项背,我们会发现,“父亲”这一角色的设定,是使这部剧真正与众不同的关键。
二、一集不落的起承转合
如果我们把美剧看成是一个加长版的电影,绝大多数的美剧在一季中,能有一到两个“高潮”就算不错了,毕竟需要有不少的集数是在充当“起承合”的作用。而《继承之战》每一集都像紧实的古典主义戏剧,必须严格遵守“起承转合”四步,当然,大的层面上更加如此。
所以我们会发现,每一集基本上是以高潮部分的“空间”作为中心进行展开的。慈善晚宴、感恩节、生日、农庄别墅,到第一季的最后婚礼。如前文所言,整部剧日常的气质不是“放”而是“收”的,所以当所有人从不同的“空间”汇聚到一起时,那种爆发会更加明显。而从大的层面来说,第一季的第六集不信任投票和第十集婚礼,无愧imdb上单集9分之上的高分,因为从技术层面来说,编剧实在是太强了。
我可以理解部分观众把这个剧拿来和另一部我爱的美剧《发展受阻》对比,毕竟两部剧都是家族企业,又都有不少荒诞的成分在。但是《发展受阻》毕竟是喜剧,它的荒诞是可以彻底释放的那种;《继承之战》好就好在它是正剧,它的荒诞多一分就会消解掉它作为正剧的紧张感,所以你会看到不少剧情是荒诞和黑色幽默的,但是却丝毫不减损它整体的气质,这是在我看来非常难得的一点。
三、必须推荐的配乐
鉴于本剧演员精湛的演技需要各位自己去品,我在此便不再赘述。说点别的,与这部剧编剧层面足够匹配的,包括各类的服化道,还有不得不提的片头曲。
我已经很久没有听到如此优秀的片头曲了。为此,我特别找了作曲家Nicholas Britell在油管上分享他创作曲子时的思路。这首片头曲,当然简单粗暴的是如众网友所说的听到金钱叮铃铃的响声,但是我自己初听时,最直观的是感受到从几个高音砸下来后,各种半音的使用所造成的不安和摇摇欲坠感。当然,曲子还必须传达这是一个“名利场游戏”,所以据作曲家Nicholas所言,他使用了古典音乐中的经典和声进行,又让本曲保留着该有的奢华庄重气质,可以这么说,这整部电视剧所想要呈现出来的气质在这几小节的钢琴小提琴中都表达尽了。
如果想要在HBO放出第三季之时,一并上车的各位,真的非常建议这个暑假好好感受一下这部剧的魅力。
7分吧,不是什么内容质量佳的剧。 如果背景是那么大的集团家族。就真的只是描述了各项业务范围。没有真的在讲是如何商业运营的,四个孩子各种痴傻,真真就把纨绔子弟的一面展现。 老大?seriously?做个妓女的舔狗???然后突然奇想去当美国总统?? 老二算是有点点在线,每次关键时刻,一次不信任投票,一次恶意收购,多么严谨重要的事情,却像脑残一样每次因为一点事搞砸??整个句子都说不完整,吞吞吐吐,是个溜肩还😌😌。 老三OMG坐没坐相展现的淋漓尽致好像个没进化完全的猴?口嗨王者却啥也不敢啥也不会,怀疑是深柜啊友友们,come on。真真怀疑这一家子的基因,不止于此吧,咱那耳濡目染呢?咱那精英教育呢? 小女儿,daddy的最爱?可否带上脑子运行。通过怂包老公套取家族企业的黑料秘密,爆料给要搞垮自己家族的政客!认为自己很有工作能力~hear hear~ 可怜的Tom唯一有点怜爱的人设了。 说回老爹,有多厉害的商业头脑,运筹帷幄呢?毫无展现,意思就是只会道德绑架,凶狠瞪眼。然后利用孩子的把柄,挑拨离间,来亲爱的,你是我最爱的那个(u r my number one son)
也许这就是个抓马剧。不过抓马的也不够精彩,观感就是你搁这隔这呢,一口气都不舒畅!拜托老二能说句完整话别磕巴了!也别丑化人设!一瞬间有怀疑是某位爱玩的黑色幽默。come on,不可能就这吧?
最后一集非常精彩,而且和我想象得很不同,编剧一次又一次超出了我。
我想象中,他也许会把父亲去世、儿子夺权、父亲再度大权重掌作为第一季结尾,这样既有了落幕的庄重感,又吸引下一季的观众。但编剧显然表现得更加自信:肯定会再见面的,话就说到一半吧。
一般 fuck 很多的剧都不耐看,因为他们在人物和台词上无力,只能用这种词来加强语气。继承比较好玩的是,他在镜头上也开发了一种 “fuck":人物特写时突然拉近。我看到有评论说看得晕,或许这些人还希望像国产剧一样,对话时一个镜头对脸对到底。
但继承很不一样,他的每一个人物都很突出,从弱智 greg、软蛋 tom 到风骚女儿、刻毒的原生母亲,不过这些人的形象多比较单面,比 如tom,前倨后恭四个字就可以完全解释。本来嬉皮士的 Roman 也随着他的入伙而形象变得局促、谨慎、斤斤计较。反而唯一一个形象最立体的,是老爹 Logan。
具体记一下最后一集。第一集时 Logan 训斥 Ken,怎么说的?你软弱,你任人宰割,你是不是要哭了,还通过兄弟姐妹的口说出:你有成瘾性问题。于是我推断,Ken 一定会哭,但我猜的是前二集在卫生间,结果他没有。一直到最后,成瘾、软弱、哭、拥抱pua,所有的线收拢。
this could be the defining moment of your life. it'd eat anything.
这是人物线上的完满。
有些弹幕也看出来了编剧的细致:Ken 为了让服务员清醒,打开窗户,这救了他一命。而这个细节并不突兀,因为他上瘾、找人、要 powder 不要 ket 都是自然发生的。什么叫突兀?突兀就是 Ken 突然说我现在感觉好冷,你有没有多的衣服,然后服务员说我后座上有一套水下救生衣你穿上吧(哦这是《隐秘的角落》)。
但弹幕没有看出的是更细致的地方:因为火箭发射失败(这一幕绝对的安静也极具艺术感)Roman 假装不知,而且问人有没有伤亡。dead people dead people 最后得知没有后狂喜——这是 Roman 人物线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dead people 也一直在暗示会有人死。火箭发射失败、发射台整个爆炸都没死人,瘾君子开车能死人。此外,Roman 这条人物线上的火箭爆炸也不突兀。因为他为了赶在这一天庆祝妹妹婚礼,一直在催促进程,而且他之前至少问过三次火箭问题。他从一个事不关己的闲人变成了一个奋斗逼——说明他本质上就是一个工作狂,嬉皮士只是他的伪装。他需要安全感,不自信,以至于需要通过婚姻才能把一个妓女捆绑在自己身边。不自信也是这个家族的通病,这可以理解,因为父亲是一个极度自信的成功者。
哦对,这个剧情是如此自然奇妙,以至于不少弹幕说,这是不是他老爹设计的阴谋。此外,这一幕父子和解又回应了之前在沙漠里未演完的闹剧。
老爷子心里是很明白,奈何身体老朽了。继母目测是厉害角色。次子无能,有时候看着又那么无奈而可怜,身边一个真心帮他的人都没有。没人看得起的穷亲戚连long leg都显得可笑,女婿成天跪舔神经兮兮的。看惯了叱诧风云的商界领袖,这一家子豪门的不肖子真是看着捉急
有Jesse Armstrong,剧本就放心了,毕竟在悬念、戏剧性、英式幽默感上,他和Iannucci打造的The Thick of It已经让人领教了什么是老辣,当然英国团队最让人放心的还是演员,比如说Brian Cox就要比Trust里的Sutherland更有灵气,更显城府; 长叙事节奏过于单一,会产生审美疲劳,功能性表达(人物介绍情节铺垫)冗长,更加高明的做法是把人物形象的刻画一并融入主要冲突的发展中,参见毒师几个主要人物在情节发展中的刻画手法
这个世界不属于敏感的人。敏感的人不属于这个世界。
精英的小孩不是从小精英式培养的吗?怎么隔了一代智商和人格魅力仿佛隔了一个银河 / 隐约感觉ken会和亚裔对头有感情/肉体戏(喂我在关注些什么
这两天在看《继承之战》,发现这部剧真的就是“地狱”。为了继承一个庞大的媒体行业资产帝国,四个子女,两个外戚,一个继母,几个高管,一群虎视眈眈的野心家和竞争对手,彼此千丝万缕的关系,一边相亲相爱一边互相插刀。他们要记住每个人的工作,永远不忘记说谢谢,永远不忘记贴心的礼貌,但永远一转头就变脸,计算着利益。他们富可敌国,随便一个配角助理就是百万美元的年薪,他们在媒体行业权势滔天,随口一句话就能摆平一件网络热点瓜。但他们每个人都是那么的扭曲,那么的疲惫,病态。还有那些竞争对手,真的就是感觉像在丛林里冒险,不是吃人就是被吃,像是在竞争也像是在赌博,好吧,这一点还蛮刺激的,但也蛮累的。加上导演故意为之的镜头乱晃,看的真的心累。这真的是大部分所追求的吗?
HBO必出精品,这句话是真的没错。第一集里面,那个穷人家的小孩为了100万美金拼命奔跑,但是对于有钱人来说,这就是一场游戏,名贵的手表在他们眼里也不过是一块普通的表。小孩回去后的失落,有钱人的不在乎。人性的丑恶体现得淋漓尽致
老头子也郁闷吧,一头雄狮养了几只臭虫,每天吃饱饭就膈应他。
之前因为不适应纪实风格的运镜而一度弃剧,现在真的是太庆幸自己重拾了这部剧,年度最佳豪门剧!黑色幽默运用到极致,老父亲罗伊就像专制君主一样将炉火纯青的驭人之术施之于子女,一会儿跟这个说其实你才是最聪明的,一会儿又跟那个说你才是我的no.1boy,但康纳天生弱智,肯就是个怂逼,关键时刻话都说不利索,希芙满腹害怕失败的虚弱心,罗曼玩世不恭,才华为负,他们在物质世界被惯坏,却在不健康的原生家庭里变得脆弱而又渐趋极端变态,合力制造了所有难题,这一切终是专制独断的父亲栽的果,而老罗伊真正的敌人不是谁,而是岁月带来的衰老,他放不下自己的帝国和尊严,其实面对不如自己的下一代,还是顺其自然地好,富不过三代的寓言在阶级固化的社会实现的速度越来越慢,没必要执着千秋万代的事情~
每当片头曲响起的时候,我就觉得我要去谈一场10亿美元的大项目。
二儿想上位 老子不退休 继母神辅助 女儿投政敌 大儿爱农业 三儿小玩劣 女婿陪笑脸 侄子背黑锅 高管爱说谎 老将站错队 董事局开会 千万别迟到 恶意发收购 切勿出车祸
除了两次“弑父”失败的原因都过于戏剧化外,不失为一部佳作,所有商业帝国的兴起和维持都建立在极端父权基础上,四个子女在外各行其是时都不乏傲气和果敢,然而但凡与父亲对峙时骨子里的胆怯懦弱便展露无遗,表面上是当代商战和家庭斗争,实际上却是一出古典悲剧。
太好看了第一集,简直商业帝国版的权力游戏。你老爸脑出血了,你刚刚邀请我去鸡舍,没有了你老爸的保护,我会把你们这帮废柴一个一个全吃掉。资本凶残,强烈关注。
观众比生病的老爹还要恨铁不成钢,好像自己可以继承一样,太好笑了
国产剧台词平均4到6句,长句居多,不擅省略,潜台词很少,多就事论事,信息量小,直塞观众,接近于生活口语复制,节奏2倍速都嫌慢;一流美剧台词平均1到3句,潜台词为主,擅长省略,祈使短句,洞察本质,提炼核心,人设关系、逻辑动机、因果前后,糅合在一起,信息海量,需要观众去拼凑碎片,智力门槛高,比喻象征手法比比皆是,金句井喷时,0.75倍速都觉得快。
镜头缩放看得难受,弃了
好看!各种藏着掖着但又显露无疑的人性暗斑。富豪的生日,有人拿着家常酵母当做礼物以显示亲昵,有人送一块顶级豪表,以显示重视,但最终都被扔到一旁,放进冰箱,随便丢给球童。家族几个孩子,面对这样一个家庭,这样一个父亲,一切都扭曲,异化了。但又想维系一份正常人生。
不管是什么剧,都有人看出权力的游戏来,也是厉害
和大空头一样的风格,每个人都很病态。以及剧里的亚裔是我近年来在美剧里看到过最正面的混蛋。
其实想给四颗星就是这部剧没有排成爽剧,而是演绎了一下人的状态,Kendoll这个角色其实塑造得蛮好,不是富二代一路爽到自立为王,而是把二代最软弱的部分展现给你看,most of 2nd generations are wasted, this show makes it crystal clear. 还有Shiv这个角色是真的赞了,也幸好没有往花瓶这个方向演,但是把这种家庭的女儿的那种清高心机又自私的特点写得蛮好。但是怎么说,所有人物的扁平化也是难以幸免。superise就是在最后一分钟告诉你这不是个爽剧就好啦!闲暇时刻来看一下也没啥不好。that's it!
每次开篇的钢琴OST到底是谁谱的?我一定要找时间扒出来,一直haunting 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