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没想到,《都铎王朝》留下给我最深的印象不是宫廷艳史,而是中世纪欧洲王权的限制,然后我总结了这一重大发现:权利的边际,正是西方民主的基因。
首先你应该注意到,欧洲的皇室是一夫一妻制的,而所有的民众,也都是这样。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天主教会规定:一夫一妻是上帝的旨意,而且不许离婚,因为婚姻是神圣的,是不能乱来的。所以生不出儿子的亨利八世为了休妻跟教皇申请特许离婚搞了七、八年最后还是被拒了。好在当时德国教士马丁-路德掀起宗教改革的大潮,亨利八世也借机让英国退出天主教会,并在国会决议批准的形式下,才最终完成了离婚,另取新欢。
这件事情,换到中国当时的皇帝,应该是明朝吧,那是绝对不可想象的。因为我们的皇权是没有边际的,但人家的皇权是有边际的,这一深刻而根本的区别,在我看来,正是所谓民主社会的早期基因。
剧中有一些同样让中国人觉得非常搞笑的情节,比如,国王为了休妻,要专门设一法庭,庭上要提交支持其观点的证据,包括证人证词,我们之所以觉得有趣,因为这在我们的古代,甚至我们的现代,都是匪夷所思的,老大要干什么就让他干呗,哪里还要搞这些!而正是这些看似繁缛和无用的程序,培养了一个所谓的法制社会。
还有国会,虽然不清楚那时英国国会的构成,但我猜应该不全是贵族,也会有一些其它有社会影响力的人士。不论如何,英国国王颁布的许多重要法律和政策,甚至包括皇室的继承人名单,都要通过国会的批准。虽然我们会猜想这些批准多是走形式,但确有史料反映一些法案经过国会辩论后进行修改才获通过。国会这一形式的重要性其实煌煌如日,因它代表了“民众”对最高权力的制约。而英国,能从一个偏居一隅的岛国,成为横跨地球的日不落帝国,这些早期资本主义立宪社会的雏形,应该既是一个更有活力的经济社会的表现,也是它的基石和保障。
读了这些历史,总是让我很想去英国看看,如果不是他们的建筑如此阴森沉郁,气候又那么寒冷潮湿……
http://echoineurope.com/blog/?p=9第一季短短十集,断断续续看了怕有半年。拖啦这么长的时间,说明了两个问题:其一,故事不那么精彩,看完一集之后没有连续钻研的兴致,能放放松松去睡觉;其二,每一集的故事都讲得很清楚,印象深刻,隔段日子再去看不至于犯糊涂。
因此初看的时候觉得不如《罗马》好看,不过全看完以后觉得制作算是精良。
“都铎”是一个姓氏,“都铎王朝”指的就是这一家人前后110年的统治。这仍是一个封建王朝,但是就在这个王朝手里,英国大治,从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迈出了一大步,把欧洲列强远远抛在了后面。
说起来这个家族,名人可就多了。电视剧是从二代目八卦主角亨利八世开始的,在第一集里面也出现了他女儿,日后凶名在外的女王“血腥玛丽”。那会儿,这孩子的妹妹,日后也是大大出名的女王伊丽莎白还没出世。
亨利八世已经够凶蛮的了,为啥她女儿也这么猛呢?因为这可怜小孩的爹妈要打离婚......
英国的国王,亨利八世,喜欢上了这个叫安.博林的女子,脑子一根筋,非要休了现在的王后不可。
王后是谁呢,她不但深受英国国民爱戴,同时还是西班牙的公主(她娘是当初支持哥伦布地理大发现的那个著名女王)。当时的西班牙可是欧洲强国,经常欺负法国,还曾经联合德国兵一起攻陷罗马,把天主教的教皇都给关了起来。
这里面还有一大堆八卦就不说了,反正王后不干。西班牙当然也不干,教皇......那会儿正被西班牙恶人和德国恶人追得四处躲避,焦虑啊......也不支持。
英国大主教沃尔西刚刚竞争教皇失败,他是想尽了法子要想在离婚案上遂国王的意,以保证自己在英伦的势力。但是他的种种努力,始终没有什么成效。
安.博林的家族这就紧张了。要知道博林老爷有两个女儿。他先是教唆大女儿献身给国王,哪料到被国王吃了以后没几天就扔了......于是再次献上小女儿,只不过叮嘱她说,怎么也要想点法子吊着这个男人的胃口才成啊。安于是一直守身如玉,魅惑成功,可是真要上位......王后哪里是那么好扳倒的哟......
于是各方势力就陷入了僵局。
这要是倒退100年,估计英王就得低头让路。而且在过去的100年,也不知道有多少国王低头让过路呢。但是现在,时代已经不同了:在德国,路德教派掀起的宗教改革已经如火如荼。
这新教在英伦的代言人是克伦威尔(后世用铁血征讨了整个英国的克伦威尔的祖先)。这时候他还年轻,正是国王身边的顾问。他认为天主教的神职人员全是人渣,天主教的教义也早就腐朽。
因此,他找到安.博林嘀咕,给国王进言说,凭啥要听罗马那帮老朽的话呢?新兴的基督教说啦:国王自己觉得该咋办,就咋办呗。
亨利估计也不是啥虔诚信徒,他当然超级喜爱这个对王权极为有利的教义。
这时候,一个公开的法庭审理了国王离婚案(厉害吧,瞧瞧人家的王可怜成啥样儿了),罗马的使者最后说,不。
那后果就是,夹在中间的跋扈主教沃尔西彻底倒台,对手博林家族上升。而罗马,从此失去了英国。
电视剧的第一季到此结束。
后来...
国王离婚,娶了安。整个英国倒向了新教。后来国王喜欢上别的女人了,安就被砍头。电视剧的第二季到这里结束。
后来,统共算起来,这个国王前后一共有6个正式结婚的老婆,其下场分别是“离婚、砍头、病逝、离婚、砍头、改嫁”......因为一夫一妻制,看起来这个八卦国王把整个教廷和神学院折腾得够呛......
后来亨利和西班牙王后的女儿玛丽上台,天主教复辟,杀了很多人。
后来亨利和安的女儿伊丽莎白上台,新教复辟,杀了很多人。那是莎士比亚生活的年代。
再后来...
不论这些男人们和女人们如何,那些宗教领袖们又如何,草民们又如何,总归是新教胜利了,并且传播到新大陆,大英帝国富强了。
-------
欧美拍的片子,一点也没有什么大义和理想,有的全是八卦和对私人利益的考虑。所谓历史事件,里面所有的事情其实都是人事,卷入漩涡的各人都从自己出发、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挣扎。
可是他们也并不单打独斗,而是审时度势,各自寻找机会和盟友来一起折腾,分分合合,直至胜利。
宏观上看起来,可不就是历史的大趋势。
手头上有关于美国宪法的那段历史的介绍,看起来也是这样的感觉:与会的那些各州代表们的发言和争执,大多数也都是关于本人、本州、本阶层的切实利益的殚精竭虑的维护。每个人都真正维护自己的利益,历史自己会知道该怎么走的。
-------
网上有不少朋友对着里面的宫廷和阴谋嗤之以鼻......我的看法是,那时候的欧洲,国王被教廷压制着并不能为所欲为,后宫里面又是一夫一妻制,况且一个国家的大小也就当我们一个省而已,这能折腾的资源和舞台确实就小些。
再加上人家编剧为了把故事讲清楚,其实是把很多阴谋的细节都撇去不谈了......
嗯,这样比较直线条的阴谋好啊,我们这样单线条的脑子也能看懂了,多好。
------
官方网站
http://www.sho.com/site/tudors/home.do?source=shocom_nav这个链接是官网的人物说明
http://www.sho.com/site/tudors/characters.do《淑媛》对几位女王和公主的介绍
http://blog.2008.qq.com/qzone/622007475/1218700814.htm天涯小筑的政治经济形势背景材料
http://donatino.skygate.cn/post/21/1304民众一向喜欢把皇帝拉下马,《都铎王朝》也选择了类似的切入点。
也难怪,亨利八世的6位妻子先后“离婚、砍头、病逝、离婚、砍头、幸存”,也够看的了。
都铎王朝的皇位是亨利七世靠武力夺来的,为了广结盟友,他将两个女儿远嫁到苏格兰和法国,又为亨利八世的哥哥娶了西班牙最小的公主凯瑟琳。可惜公主克夫,新婚燕尔新郎就死翘翘了。本应让她回家的,但她要走了,不仅西班牙不会再帮自己制衡法国,到了嘴的丰厚陪嫁也得飞走,亨利七世曾经想自己干脆从公公改当老公,但娘家人坚决不干。后来教皇受命出面让18岁的小公主再配给12岁的亨利八世。
18岁那年,亨利八世登基后迎娶了寡嫂。据说他们的婚姻除了政治还有爱情和尊重的成分。凯瑟琳王后是旧道德的典范,谦卑顺从、知书达理、宅心仁厚,深受国民爱戴。即便有娘家人撑腰,凯瑟琳王后对亨利八世与侍女之间络绎不绝的风流韵事保持宽容,他们的婚姻持续了24年。
教规说弟弟娶嫂子会以无子终老,他们就像受了诅咒,连着夭折了几个孩子,只剩一个女儿,就是后来的血腥玛丽。
这时血统更纯的老贵族也对王位蠢蠢欲动,谣传包括白金汉公爵,他有两个妹妹,一个被王后宠爱,一个被国王宠爱,不过这都没能阻挡国王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就以叛国罪把他送上断头台,同时没收了家产。凑巧的是公爵的爸爸和爷爷也都被以前的国王砍了脑袋。
亨利八世在聚敛地产方面颇有手段,识趣的人会自动奉上,附带家具,比如渥西主教的汉普顿宫,当时全国最华丽的建筑,有英国的凡尔赛宫之称,内部有1280间房间。有人说白金汉公爵的死起因于他两年前在宅邸给国王举办的宴会太过豪华,让国王眼热了。其实亨利七世死时留下将近200万镑的财产,足够让亨利八世召集军队干预西欧大陆的纷争,不过都铎王朝的国王都爱钱,也许正是这种对财富不加掩饰的欲望给国民树立了榜样,带动了全国性的圈地抢钱运动。
那个时代企图借助自己的漂亮女儿来分流国王钱袋的父母都争先恐后地把女儿送去当侍女,不过她们对亨利八世来讲,来得容易去得快,而且精明如亨利八世,即便热恋时送出去的财富,也会在茶凉的时候想方收回来。
当然生个男孩来巩固王位的压力依然在,虽然他和侍女也有过私生子。安妮·博林的出现才让离婚变得迫切。
她是托马斯·博林爵士和伊丽莎白·霍华德郡主的小女儿,她爸爸先买通关系给国王送上了大女儿,捞了一笔,很快国王就厌了,博林爵士自然舍不得到手的钱财又被收回,就前赴后继地派出了小女儿。
说来安妮·博林和辛普森夫人颇有类似之处,长相极其一般,身材平坦如飞机场,脸黑得多涂几层粉,出身商贾,但她在法国深造过,信新教(跟凯瑟琳王后截然相反)、擅言辞、富才情、会掉泪。而且她使出了安妮斯顿吊皮特的高招:不入洞房,休想上床。即便亨利八世源源不断地送上连王后都戴不起的珠宝也无法突破防线。
安妮·博林的手腕之高超,如果她肯传授,一定是情场的葵花宝典,而且她老爸也可以当古往今来第一星爸了,据她的情敌们留下的历史纪录来看,安妮·博林还擅长巫术、会变脸,总之,亨利八世完全在她股掌之中。
为得到她,亨利八世赌天咒地要娶她,待她如王后,并避而不见凯瑟琳。他向教皇申请离婚,教皇可不想得罪西班牙,就拖,这一拖就是6年。
1533年安妮·博林使出了杀手锏:奉子成婚。她买通了大夫说她怀了男孩,星象大师更预言这个孩子将成为一位伟大的君主。他们除了把性别搞错之外,那孩子还真是千古流芳,她就伊丽莎白一世! 为了避免孩子变成私生子,国王跟安妮举行了秘密婚礼。
亨利八世为了强迫凯瑟琳离婚,逼迫她们母女分离,不给俸禄。但凯瑟琳不吵不闹,只淡淡地说,只要教皇没有承认婚姻破裂,请允许她依然把自己当成国王的妻子。她侄子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即西班牙国王曾写信给她说如果亨利八世敢离婚,就发兵。凯瑟琳却回信说,无论西班牙还是英格兰的子民,都是她最爱的。她绝不希望为个人的荣辱,让两国人民蒙受流血战乱。
另外,凯瑟琳和玛丽宁愿坐牢也不肯改信新教让亨利八世更加恼火。亨利八世本来就对教廷的威望不满,对他们的财富和土地更垂涎已久,他就势向教廷抗税,没收教会财产,迫使教皇开除他的教籍。他宣布英国教会脱离罗马教廷,自任英国教会最高权威,自此亨利八世的王权更加绝对。
这时国民、国会、法院都同情凯瑟琳,在安妮·博林的加冕典礼上,忠心的臣民都对玛丽欢呼致意。教皇盛怒之下,于婚礼举行10天后宣布无效。所以伊丽莎白一世在罗马教廷的眼中始终是个私生女无权继承王位。
此时安妮·博林名副其实地成了灰姑娘的后妈,让玛丽当佣人、伺机在她晚饭里下毒、还要让她下嫁男仆。被流放的凯瑟琳终于被激怒了,及时警告了安妮。
1536年初,凯瑟琳死在放逐地,尸检发现她的心脏是黑色的。
伊丽莎白出生后,国王失望至极,他大骂那些预测孩子性别的医生、星象师、取消了所有庆祝活动。不过依然安排议会立法确立了伊丽莎白的继承资格,把玛丽变成私生女剥夺了继承权,玛丽被迫给小伊丽莎白当侍女。
尽管安妮·博林夺得了皇冠,却渐渐失去了国王的欢心,亨利八世毕竟不是一个长性的男人。加上安妮·博林积极参政,严禁国王偷腥,动则河东狮吼,生不出男孩还光流产,亨利八世终于用通奸和叛国罪把她抓了起来。
审判中亨利八世也不太顾及面子了,罪名一是利用巫术迷倒了国王,让国王抛妻弃女;二是对国王阴谋下毒;三是与5个男人通奸,甚至包括她的亲弟弟。安妮·博林年轻时和姐姐一起在法国做宫廷侍女。法国国王戏称她姐姐是自己经常骑的英国母马。安妮·博林先用贞操做挡箭牌吊足了亨利八世的胃口,后来却又忍不住向亨利八世传授奇技淫巧。不管这些指控的真伪,亨利八世并没有给罪犯机会辩驳,安妮·博林于1536年5月19日被处决,成为第一个被砍头的王后。11天后,亨利八世和简·塞穆结婚。
亨利八世好像对侍女有特殊的偏好,第二任王后是第一任王后的侍女,第三任王后是第一任和第二任的侍女。
简·塞穆也是外貌平平不入洞房决不上床的那种,不过她比安妮白、比安妮温顺、比安妮人缘好、比安妮会收买人心,当然她也不是什么善主,她屡次让安妮在公共场合失控自己则扮演纯洁小白兔博得同情。不过这个小白兔在产下小王子十几天后就死了,亨利八世在知天命的年纪得子丧妻,大喜大悲之下他认定简·塞穆是他此生的最爱。
此后媒人蜂拥而至,其中包括英国都铎王朝统治时代最有影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改革家克伦威尔,不过这次他求功心切了,他把德国克里夫斯公主安妮夸得天仙一般,加上一幅美如圣母般的画像,亨利八世马上下旨要迎娶这位公主。公主和她的哥哥百般推拖还是没拗过大英国王的热情。
待到亨利八世见到公主的真身,反映强烈不亚于贾宝玉揭开宝姐姐的红盖头,先是大吵大闹,勉强入了洞房又立即悔婚。安妮公主也如宝姐姐一般温良有涵养,同意了离婚,得了善终。有人说安妮公主的智慧甚至在宝姐姐之上,男的千方百计寻找休妻的理由,女的却暗示恩爱无比,且对前妻的子女宠爱有加,在世人面前品行也完美无缺。
至于媒人克伦威尔,亨利八世没轻饶了他,专门找了个学徒不精的刽子手拿把钝斧在他脖子上练功。
与安妮公主办完离婚手续,亨利八世在同一个月迎娶了第五任王后,刚满15岁的美女凯瑟琳·霍华德,说她天真也好,说她轻浮也好,都不足以砍头,可惜她信天主教,成为英国大主教的眼中钉。虽然比起第二任王后受审之时的墙倒众人推,凯瑟琳·霍华德至少还有国王的宠爱,可惜这个臃肿肥胖的老国王的自信心已极度脆弱,他甚至不敢面见美女怕自己会心软。小姑娘前言不对后语的歇斯底里加上情夫在重刑之下描述的春宫画卷,让国王悲愤成疾,无法在行刑书上签字,主教为免节外生枝,伙同国会借用国王的图章把凯瑟琳·霍华德送上了断头台。连同当年凯瑟琳·霍华德进宫的众多保举人和监护人也没能逃过此劫,不过他们都是极其富有的老贵族,国王在失去一个王后的同时变得无比富有。
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亨利八世对娶妻一事心灰意懒。直到凯瑟琳·帕尔的出现,她相貌普通却学识渊博,连大主教都很敬重她的学问,她有点类似写《女诫》的班昭,极其推崇妇道。有人甚至赞美她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理想女性的代表,知性与母性的完美结合。而且她也到了行事稳重的中年,之前有过两次忘年婚姻和丰富的遗产,遗憾的是她深知伴君如伴虎,不肯亲近王颜,再者她也有了心上人,就是第三任王后的哥哥,著名的美男子托马斯·塞穆。
亨利八世一气之下给托马斯·塞穆派了个闲职支到海外不得回国,凯瑟琳·帕尔被迫嫁入王宫。
凯瑟琳·帕尔当了王后,也没放松学习研究,甚至还借亨利八世的名出版了两本书,旁征博引论述宗教改革的成功,要知道亨利八世自己文笔也不错,曾经亲自撰写声讨路德教派的檄文。不过,比起他老婆来,还是略逊一筹。
凯瑟琳·帕尔膝下无子,她承揽了伊丽莎白、玛丽、和爱德华王子的教育。伊丽莎白、玛丽都对她敬仰有加。
当然宗教改革反对派也曾谋划推翻她,国王也听信谗言给她下了逮捕令,不过凯瑟琳·帕尔的智慧对付这些还是游刃有余的,而且她的追随者也跟革命烈士一样忠贞不二,打死不说。
1547年她终于平平安安地把亨利八世送终。
至于凯瑟琳·帕尔、托马斯·塞穆和伊丽莎白之间众说纷纭的八卦,那就是后话了。
第一季的后半截节奏转慢,反复说明围绕离婚事件各方的观点和利益,让人不耐烦起来。加上不喜欢主角的长相,我已经失去兴趣跟了。
同一时期的影片还有:
http://www.douban.com/doulist/38478/The Other Boleyn Girl
2007年出品,亨利八世的情妇之一、第二任王后安妮·博林的姐姐,看介绍似乎导演要给她翻案。
Lady Jane / 九日皇后 / 梦断英伦
1986出品,1554年,英国历史上最短命的美女女王简·格雷,外祖母是亨利八世的妹妹,伪造遗嘱继承王位,后阴谋败露被玛丽女王废黜,关入伦敦塔后斩首
伊丽莎白 / Elizabeth / 伊丽莎白一世
1998出品,重点讲述1554年-1558年她登基前后的风云。被逮、被审、登基、谋杀、政变、战争威胁、求婚、爱情。
Elizabeth I / 伊丽莎白一世传奇
2005年出品,她在位后期1587-1563年的两段爱情、战争、宫廷阴谋。和《大明宫词》的后半截对比看会很有趣。
第一集有点小雷,剧情拖沓,凯瑟琳老得像亨利的妈似的。。。
论情绪管理的重要性,看着亨利不断咆哮,简直想一巴掌扇过去,让他安静下来。小玫瑰和权游里的感觉差好多,十六世纪的英伦贵族服装实在是太难看了。王权和教权的争斗倒是好看的。
受小说和电影《鸠占鹊巢》影响太深,觉得这结尾草草的怪怪的。
纯粹是抱着对小乔的花痴来看中途还翻了高三的历史笔记才记起英国通过至尊法案政教合一的阶段。可惜小乔在剧中过分不讨喜整一个二百五没脑子鸡巴指挥大脑的国王,还是说那时候人类也并未进化的拥有自我完整人格令人唏嘘啊。
演员太好了。一直知道JRM很棒,他的intensity太出众了;Sam Neill也太棒了,从中饱私囊到邪恶嘴脸到pathetic到最后接受命运,每一种状况的表演都很棒啊;小玫瑰也不用说了。亨超很帅但是相比之下演技呢?女王也演得很好。但其他主要演员就很一般。另外,不是很喜欢剧本。我更想看更加own自己故事的剧本。但是经常感觉很多剧情就是“这是史实,我要插一段”的感觉,没有跟人物动机有机结合,或者说,很多角色从历史来看可能很难确定动机,剧本就放弃了或者说得模棱两可
除了ooxx就是xxoo 主角们倒是很养眼 服装也好 就是看不下去 找不到意思
人物很立体,无特别荒唐的剧情。那么英国范儿的一个戏貌似居然是美国人拍的,擦!
虽然不是历史,但借机了解历史
英国国王离婚记,离了整整一季,到最后也没离完,且待下季。
尽管人物角色相对一部历史大剧来说有点少,但还是值得一看
一边看连续剧一边翻阅真实的历史记载是件很有趣的事;服设非常华丽;本季中很喜欢的人物是玛格丽特•都铎和沃尔西主教。
人道主义,欧盟,滚床单……倒不是说他扯淡,太美国腔调是个问题,尤其是演员说gonna的时候。那个时代不扩张而缔结和平条约会名垂千古这个论调……要把我感兴趣的时代拍的这么寒是有点强的。大事件上年代有些出入,小事件就更張冠李戴,最重要的是人物性格的歪曲简直让人恼火。
Jonathan簡直就是極品男好不好 帥慘了 權利制衡和電視劇主次分配的很平衡。
权利的游戏……可怜的沃尔西啧啧,如果查尔斯来演亨八就好了,帅啊……据历史记载王后是很宽容淡定且很有爱心的,所以好女人往往没有好下场,坏女人则是呼风唤雨撒豆成兵。真的不喜欢男主长相啊!!!!!!
布景服装美轮美奂,宫廷的荒淫腐败表现充分,甚至无必要的过于充分。国家之间的权利角斗最为精彩,亨利八世的反复无常和虚伪很清晰。主教沃西是最有意思的人物。
整个一淫乱史。
第一季就那么戛然而止不是非逼我看第二季吗?可是某人貌似第二季不大能看,不要胡子啊!片头那似笑非笑的清秀的小样子结结实实的闪了我好几次。正好补补英国历史,戏里帅哥成群。只是里面的女人们啊,亨利他妹像他妈,他老婆像他妈,Anne是不老,长得还像动物。
人家是奔着一帮古典美男去的好吗?
自从接受ROME洗礼后彻底沦陷在历史剧里 可惜和ROME一比缺憾无处不在啊
比起罗马和斯巴达克斯来确实粗糙了些。虽然是冲着小乔和亨利看的,但我最喜欢的三个剧中人是凯瑟琳皇后,红衣主教沃尔西以及可爱的卷毛威廉,可惜的是三人都命运多舛,早早结束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