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现在才刚看完这个电影,看的时候觉得时间有点短,才一个半小时啊,可以再稍长点呗,嗯,电影本身是没有啥情怀的,就是没有这些个爱国情怀啊,没有这情怀啊,那情怀呀啥的,就是搞笑,中间有一段特别严肃的,真是被故事吸引了,后来才出来。但是看的过程当中有两次我顿了,没看明白,就是剧情推动有点儿快,有点拔苗。一次是那个女的到家里的,把他喊到南湾。一次是推土机推房子,没看明白。开场的那个场面,特别喜欢的,特别热闹,有范儿。还有后来那个在南湾码头骑车来了之后车都分散开,那时候还的时候场面挺火爆,特别,额,一事儿让我想起来,到槟榔店出来,飙车那一段,他可能本身飙车并不厉害,但是你知道主角,然后就,牛了,你造,就喜欢的不能行。最后就是被背叛,以及,嗯,背叛父子之内反目,儿子把老爸想要杀了,这个人物的心理刻画就是特别明显,特别能明白,嗯,反正笑的挺多次的,也就是个十几20次的吧,我记得我中间笑得不行了,说我不想笑你非得让我笑,真痛苦,哎呀。痛苦,笑死我了。总的来说就是简单的处女作,嗯,剧情衔接上处理的可能有点推动的有点快,就是该交代的地方情感上处理的有点不太得劲儿,有点没明白就发展到下步了。还有一个地方老激动,就是沈福决定了要留在南湾出场那一瞬间,炸死我了,沃勒,心都苏了。看春阳那会儿惊讶之余,我有点笑了,毕竟两口子看起来哦,有点儿跳戏,是我没绷住,谁叫我我认识他俩呢。开头就铺垫了一个刀的事,到最后,唉,突然一下子明白了,恍然大悟最后。再最后,喜欢电影最后配的那个主题曲啊,东北的冬,挺带感的,尤其小沈阳唱起来,总之就是希望下一步导的那个电影了,尽快出来呗!想看。咋就笑不够呢,你说,啊,咋回事呢?
沈福突然得知自己有个爷爷,并且希望见他,但没有见到最后一面,因为是直系亲属而有机会继承五湖集团,但五湖集团处于赤字状态,除非把铁山和盅伯的债务要回来。
然后!沈福找盅伯要钱被枪吓到了,不过后来在盅伯的寿宴上因为厨师来不了,沈福露了一手,后来又救了盅伯一命,于是感情好了
沈福找铁山,铁山一句话不说,别人找他要钱就捏瓶子…这种简直是假凶好吗!然后铁山说没钱,沈福看到铁山的重情重义就把欠条撕了,然后帮铁山赚钱,于是感情好了。
于是,这三个人结拜了,然后出去喝酒,结果铁山和盅伯第二天死了,沈福查凶手,一下子就找到凶手并被追杀,后来被大雷傻逼兮兮的找到了,于是宫寺露出真面目,要干沈福拿下五湖,一场街头大战拉开了,2VS多,然后静香来了,带来了达叔,以为有救了,但是达叔也露出真面目了,父子俩都想干掉沈福,打了一会儿,马上铁山的小弟和盅伯的小弟都救场,警察最后也到了,皆大欢喜
说实话,这部剧真的没有悬念,开头找回沈福见到达叔就差不多能猜出来达叔应该是反派了,而且都什么年代了!还街头打?帮派做派?陈小春那个年代可能还会有人追,现在讲这个有点过时,不好笑,如果硬说,只能是冷笑话了,最后还跑出一个跟爷爷同父同母的来自英国的爷爷,应该是为第二部埋下伏笔,不过,我觉得第一部都没拍好,还有静香,走的是那种能打的路线,穿的也酷酷的,但是!能不能考虑一下妆容?静香一看就是清纯校园风,好违和啊,这部电影8分以上真的是愧对了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写在2019年情人节,这句台词倒是颇为应景儿(PS:又下雪了,美!)。
这部电影开头就能看出来,是一部典型的带有地域特色的电影,所以,我们要把自己带入其中,就会发现,电影,并没有别人评价的那么烂。
情节很简单,一句话说,东北无名小子逆袭成为人生赢家的故事。情节也说得过去,该搞笑搞笑,该反转反转。加上众多老戏骨的加入,总体还是提高了片子的水平。
之所以网上对于这个片子评价过低,我也总结了,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
主人公主角光环过于强大。沈福从一个碌碌无为的小厨子到莫名接到遗嘱,再到后来一路开挂,解决了几十年未解决的矛盾。情节虽是必须的发展方向,但细节处理的不好,给人一种我是主角我要飞上天能和太阳肩并肩的感觉。
bug颇多。很多事情经不起你推敲,给观众一种无脑的搞笑。沈福第一次怎么从夜总会出来的?沈福最后关头接刀后立马变身武林高手?
女主宋芸桦存在感颇低。男女主角的感情戏不多,但怎么最后就特么相爱了,作为资深单身狗实在不能理解。
虽然槽点颇多,但瑕不掩瑜,作为小沈阳的导演处女作,还是很好的。
东北遇上台北,噱头是有的,故事完整清楚,笑点也可以,尤其是开头东北农村那段很有意思,大潘全程在线,刘桦那个第一小弟也很有笑点,其他一般及格,分数绝对不应该是3.7,5-6之间没问题的。
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凑字。
我建议以后写影评都附上电影票吧。感觉给三点三分,都是和本山有仇,对东北文化审美有点疲劳人乱弄的。当然也许还有针对某导演和已经日薄西山的老赵本人的痛打落水狗行为。我先不阴谋论。从电影本身来说啊。前三个镜头一出来,其实电影过五分没问题了。第一,东北寒冷的冬天镜头语言直接到位,天寒地冻,人情似火,猫冬的时候打牌胡闹,喧闹而看似无意义。但是那就是东北的冬啊,乡土气息不能用高雅低俗来论,你高雅,你不也得拉屎拉得满脸涨红。如果真高雅到拉到盘子里面,用刀叉🍴去搽屁股,那我服了。
很多人评价这电影又是丑化东北,对不起,没发现。是有貂皮,但用来搞笑很应景啊,东北的冬零下三十度,穿貂不对吗?小沈阳那是笑你们南方人,冬天零上十度也穿貂,那才是好笑。东北人是爱面子,甚至有点傻气。但是你们高度商业化的都市,听着古典音乐,不讲人情,淡漠的表情,疏远的社交,冰冷的距离就是高端的。你们高级,你们聪明,你们阳春白雪。东北只是傻到我知道我吃亏,但我还是要脸。当仇人互见,遇到你有事了,我来复仇已经忘了,义气开始血涌上头,好傻,对吧。
好了,说我情绪,说点电影内容。故事不新鲜,但现在那有新鲜故事,前一段的徐峥幕后玩家,第一个镜头看似高大上,开始烧脑了。第二镜媳妇莫名出戏的发怒情绪,让我直接出戏。别用几个听不懂的话,低沉的色彩就叫烧脑片。他起来我就知道被换房间了。正常的情感逻辑能不能统一,小沈阳故事简单,但情绪起码是统一的,人物性格是一致的。故事也算讲明白了。
当然片子也就值六分,但是人家对师傅的致敬,再加二分,我单飞,但我念恩情,我是你赵本山的延续。就是这个屯,我不忘初心。试想这个场景分到其他两个牛人身上,是否感慨万千。曹云金对郭德纲说,师傅,我错了,我的本事都是你给的,我有点盲目自大,离开你,我是空的。周杰伦对吴宗宪说,宪哥,我错了,我能有今天,谢谢你的机遇,如果您晚发现我五年,我也许只是一个教钢琴的丑八怪。命好天给,运好自修。与君共勉,其实我们没自己想的那么优秀,努力只是人生应该做的事情而已,不是全部。
1. 奶奶的剪纸:“去你的吧”和传统手工艺创新性结合!
2. 大雷的碰瓷儿:这也是项技术活儿!非熟人请勿打扰其上班!遇到行业内部的高手会损失钱财,从而会提高从业成本!
3. 五湖集团的黑西服:多人一起穿,容易营造出殡仪馆的氛围。今后要谨慎穿着!
4. 参加葬礼的诀窍:干孙子要比亲孙子哭得更卖力!
5. 静香的露背连衣裙:瞬间让人想起了手工钩织的桌布
6. 沈少董的宣言:“南湾咱来了,位置咱坐了,是爷们儿的,遇事儿就不能怕事儿!”
7. 痔疮患者的尴尬:刚刚亲自检查完患处的主治医生对着一群实习医生说,这个病例很典型,大家都来感受一下!
8. 宫寺的假发:绝对够假!
9. 灭烟的鸟屎:小概率事件毕竟也有发生的可能!
10. 沈福的刀:“菊花刀不是用来杀人的,是用来做菜的!你不是我的菜!”于是,大反派的命保住了!
趣点还有,不必一一罗列!
西红柿首富里的二爷,这次是亲爷,这次依然死了,依然留下视频,钱没留下,债留了不少!
西红柿首富里的会计,这次是没家人的流浪儿,被爷爷收养,能文能武哦,但还是要和男一号发展感情!
片尾,来自英国的沈腾,自称和死去的爷爷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
以上三个人设是不是有什么我没看明白的深意?算了,不去多想了,某某人曰:“你高兴就好!”
平心而论,没有主流评价的差,虽然初导有提升空间;本人作为一名广州观众,也能get懂那些幽默确实引到我连场笑,至少表现形式比王宝强要强。影片选址台湾主场,才能玩起黑帮味儿的瓜葛,小丑般的警察小哥,犯傻的东北老大粗们,创作胆量值得嘉奖,即使套路与和谐都是喜剧通病,给3星拉一下分。
十分钟不走算你强系列
金士杰你来凑什么热闹!明眼人都看得出是烂片啊!!!
看个乐~
小沈阳怎么才当导演,这都算是晚的。
高潮部分响起《天下第一等》还是小燃了一下的,看到豆瓣被一堆无脑黑的一分拉到了3点几分还是不公平的。虽然剧作的上缺陷不少,类型元素堆得太慢、但是整个制作以及玩梗的方式还是很有诚意的,不过看起来应该是为了过审删改了不少。
还不错,有一些地方挺好笑的。
这阵容,堪称喜剧圈的《建国大业》,咖位毫不逊色《煎饼侠》。剧情和笑点方面也中规中矩,不过不失。之所以评分这么低,就是因为导演和主演是小沈阳吧。如果换成沈腾,其它完全不变,估计分就会高很多。
昨晚看的,感觉猫眼评分越来越有借鉴意义,而豆瓣越来越成为一群人的狂欢。不说是多么好的佳片,但只要平常心去看,还是不错的。晚上10点50的场次,厅里坐了大概20人左右,笑声还是比较密集的。
就很随意的乱拍,甚至有些段落明显感觉演员要笑场或是已经笑场了,可以。
嗯嗯,你愿意买票是你的事
哈哈哈,是不是每个演员都有一个导演梦啊?
说这部电影是屎,都是在侮辱屎。
逐梦小沈阳
本山徒弟们对电影的执念,就像郭德纲对电影的执念一样深重,屡烂屡战,拜托这种儿戏电影一看就吐,如果想演电影,能找一个好导演、好编剧好吗,不要代俎越庖,什么都兼,一直以谜一般的自信亵渎电影,亵渎影迷。
说不上太好,但也不差,对于第一次导演的电影,及格是有的。故事讲清楚了,刘桦几个小弟有点尬,其他的都还行,电影院里观众的笑声是最实际的证明,不过要是非跟什么艺术挂钩抬杠,那就另当别论了。
当导演的门槛比导游还低了吗?
看到小沈阳都能当导演了真是让人沮丧……而且这样的电影也上映了……
现在阿猫阿狗都能来拍电影了,这个群魔乱舞的时代,眼睛不舒服
一个来自东北的故事,还是不错的,老乡点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