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特别高的电影我好像都没看过 看来有时间要补补了啊 这个好早之前就看微博有很多小伙伴在推荐了 就是胆子太小了一直不敢看 拖着拖着就拖到了现在 小时候可以一个人贞子看哭 现在不抓着人根本连悬疑都不敢看了 然后我真的是……对我自己超级无敌无语胆子小还看恐怖片 看完出了一身汗 吓人的地方太多了 而且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出来什么东西………………
看完电影对昆池岩究竟发生了什么非常有兴趣。但是看了影评似乎真正的分析文较少,自己脑洞了几个细节,仅供娱乐。
去知乎看了一圈没想到又看到了夏小狼的回答和最新补充,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个:
之前还觉得院长打球的照片有点做作,再加上都是姓氏也相同,这么一对比,院长表示朴槿惠这个理论基本是可以肯定的了。
由此就联想到之前朴槿惠涉嫌参与邪教的新闻,顺势一查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东西。
具体文章地址在这,http://news.duote.com/50/149837.html。
本片中昆池岩精神病院的全国最佳精神病院民族奖颁发的时间是1978年,正是上世纪70年代。影片中说昆池岩对政治犯、间谍、凶犯的教化做出了“贡献”。我百度了一下,朴正熙时期朝鲜政府实行专政,朴正熙甚至被评价为独裁者,设立特务机构监视人民的一举一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政治犯、间谍、凶犯,会受到怎样的对待?
但是比较有意思的是“教化”这个词。
更多层面上似乎是精神层面的改造,再结合朴槿惠参与邪教的说法来看,就会发现影片中女高中生的出现似乎也不是偶然。
影片中表示来昆池岩探险的人,之前也不少,进过402的也有几个。但是真正在影片中体现的,除了之前就在医院里的病患和疑似院长,只有女高中生是清晰的身份。
再看女高中生出现的场景,
高中生、上下都是水,不禁让人联想到之前韩国邪教涉嫌祭祀的世越号事件。(具体内容可自行搜索)这件事也是朴槿惠执政期间涉嫌邪教最严重的事件。世越号发生的日子正好就是崔顺实父亲的忌日。
而且有意思的是,在朴正熙执政期间也曾发生过一次类似的沉船事件,也是人为导致,政府施救不当,最终导致159人丧生。当时就有人怀疑事件起因,不过由于朴正熙的独裁所以舆论被压制了。
具体新闻地址在这http://new.qq.com/cmsn/20140422/20140422009840。
如果这些暗示是真的,那么患者集体自杀可能也不仅仅是活体实验那么简单了?大规模的集体死亡,会不会也是一种祭祀呢?世越号发生的日子是崔顺实父亲的忌日,所以有了“献祭复活”之说。偏偏昆池岩集体死亡的1979年10月26号也是朴正熙的忌日!
与永生教相关的还有一个点,就是浴室里的圆形的浴池。后面鬼魂真正出现的时候,相机也有拍到其最开始就是从这个圆形浴池里出来的。
京畿道城南市市长李在明当天在社交网络上发言说,“统治大韩民国的是借用了朴槿惠身体的崔太敏的魂魄”。朴槿惠和崔太敏的故事我就不展开了。大家有兴趣的自行百度一下。因此片子两次出现的圆形浴池很可能也就是邪教的标志。
这里当时人物的台词:(照片)仔细看非常奇怪……(里面的人)好像都在看别的地方……
也许也是有什么隐喻吧。暂时没有想到~就先写这些啦~
2018.5.21
因为是刚看完电影比较激动的时候一口气查了一些佐证资料然后打的文章……错把崔顺实父亲的忌日写错崔顺实的忌日了(捂脸.jpg)很抱歉!!!TAT
然后之前写的第七人称视角看到评论我就倒回去看了一下确实是 gopro .所以那部分的内容我就删除啦~谢谢指正~
(文中照片无高能,请放心阅读)
我非常在意智贤这个可怕形象。
奇怪的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形象时,我笑了,还倒回去重看好几遍,可现在我的反应却是看到那张脸,心惊肉跳!
智贤的吓人之处不只是跳出来吓你一跳。而是生理上的不适。
我酷爱恐怖片,拿到一部片子,拉上窗帘,不分昼夜,一个人看,是常有的事。我也不在乎恐怖片是否"吓人",跟着主角深入跌宕起伏的情节中解开疑惑,反而是我更感兴趣的地方。几年前,我早已悉数看完了《墓地邂逅》《死亡录像》《女巫布莱尔》等伪纪录片标杆。伪纪录片的拍摄手法,有极强的代入感,这不是《昆池岩》的首创了,因此,不能说是《昆池岩》的可怕之处。可这部电影却相当令我难忘,我不禁去想,它究竟可怕在何处?
如果,导演当初安排同样形象的鬼,只不过跳到镜头来吓唬人,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叫人印象深刻。其中前期长长又有点枯燥的铺垫功不可没。智贤令人感到害怕,除了跳出一张诡异大脸,吓了我们一跳以外,它还存在一些恐惧之源令我十分在意。我突然想到,啊,这种恐惧是来自于著名的恐怖谷效应!
恐怖谷效应原始理念是,我们对仿人的东西逼真程度的反应,有个奇妙的曲线,当仿人的东西外形与人非常接近的时候,人们反而不再觉得有趣,而是恐惧。我们会特别注意到它不像人的那一部分,比如面部僵硬,表情似笑不笑。不像人的这部分,让我们了解到眼前的根本不是“人”,因为我们对人非常依赖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这部分变得怪异,就产生了恐惧和反感。
反过来讲,我们会对似人非人的东西感到恐惧,它超出了我们的预知范围,它像人,但行为相貌又不是人。我们不知道它是否安全。
我觉得智贤就触发了恐怖谷效应。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我有幸见到了一些鬼形象照片。我原本以为这是医院里出现的鬼。没想到这个形象是由前五分钟还十分正常的人变成的,她个被吓得魂飞魄散的女孩,还在对着瘫软在地的夏洛特拼命叫喊,本是我们的同伴。
智贤紧闭着眼睛,她的模样像睡着一般,气氛有着十分违和的平静感。
可紧接着她带来的恐惧是巨大的——
额前那几根随风飘舞的头发是点睛之笔,垂下的头发给人无力的感觉。这是失去了生命力的脸,传达给人“她已经不是人了”的气息。突然,这张“死人脸”睁眼了。还睁着一双不是人的眼睛,眼睛有白白的反光,仿佛就在注视着屏幕前的我们。不对劲,这是恐怖谷带来的第一反差。
同时,她发出了声音。
这副鬼样子突然出现,猝手不及,但又很滑稽。一开始,我笑了出来。
这里,导演没有用传统形象表达智贤的鬼样子,比如我们印象中拉长音的“好惨啊”。导演反而“冒着风险”用了一种略带滑稽的样子表达智贤的形象。不负众望,这个形象弄乐了一大批人,他们觉得好笑,我觉得一点问题也没有,因为它的古怪引起了有趣。
可是紧接着,就弄惨了像我这样的观影者。
耳朵里听着这诡异的声音,嗖嗖嗖,眼睛又看着这诡异的眼珠和大脸,无法摆脱和停止!
片中有一个镜头,是夏洛特发现了异样以后,吓呆了,惊呼智贤你怎么了,然后她的头发就竖起来了。智贤仍然在一旁哧溜哧溜不停。夏洛特捂住耳朵落荒而逃,我们从镜头里能看到身后摇摇晃晃的智贤,因为是远景,但那两只眼睛非常显眼。
听觉和视觉大轰炸,这眼前人不人鬼不鬼的东西,让我涌了一身的毛骨悚然!
她的面容举止,分明是一个似人非人的东西,可刚刚,她还是刚才那张图里的正常人呢!“恐怖谷效应”,让我们马上意识到了这一点,好笑,转变成了恐惧。
智贤的可怕之处我终于明白了: 它不是人,可它TM的也不像是鬼,智贤这人不人鬼不鬼的死样子,可能刚刚好契合了“恐怖谷效应”里人们对这种东西反感程度的界限。叫大活人白天看了都想吐,恶骂导演千万遍。
我们全程目睹了智贤从“人”到“非人”的过程。 至此,声色味俱全的智贤完成了她吓人的终极任务。
在回忆医院历史的那段情节中,有一个可以称得上很帅的男子躺在床上的画面。请注意,他的手上抱着的是那个娃娃。再看到那张合影,坐在院长左边,像个智障一样的男子。拿着的是同一个娃娃。 这
是同一个人。
电影并没有直述这一点,只是让我们亲自去发现它。这一点也令我难忘。这个可怜人究竟经历了什么啊?一个原本那么眉清目秀的人,怎么会变成了这样的一副模样。可他还是不忘了抱着他那个娃娃。他还是那个人,但又不是那个人了。这里,又是似人非人。
这种恐惧感到很相似,这不是跟智贤一样吗?
看完全片,意犹未尽之余,涌上心头的未知感如湖水般的沉重。我们亲眼目睹了智贤的变形过程,可抱着娃娃的男人经历了什么,就只有想象了。
没想到,当天晚上,我却怎么也睡不着了。一闭眼,就是那张大脸浮现在脑海中。我不停地在大脑回放鬼打墙的密林里,夏洛特的手伸向智贤。她的头发在额前被风吹得散乱,突然睁开吓人的非人之眼,嘴里念叨着叫人不适的声音。
我发誓第二天起床就把这该死的电影删除,这种说什么也不想再看到的心情,感觉十分类似密集恐惧症,密集恐惧症,是真的发自内心地不想看见,两者都引起了生理的不适。 反正看完电影的几天内,我不想看到那张鬼图,刷到黑色背景的图片,都心头一紧,我实在是不想再和她对视了。
出现在队长身后的绿脸,夏洛特用手电照到的扭曲裸男,要比智贤的脸更像传统意义上鬼的模样,但我不觉得它可怕。如果全篇都是这样的三流鬼出来吓唬人,那这部电影确实水平一般。导演在如何让智贤更吓人上另辟蹊径进行的思考很成功,完美成为了整部片子吓倒众人的噩梦。
我大概有近十一年没有被恐怖片吓到了。
身为一个小学一年级在小伙伴的怂恿下从租片店里借了《蜘蛛》结果晚上吓到梦游、小学二年级被在电影院工作的熟人阿姨带去电影院免费观看《人骨拼图》电影、小学三年级暑假在表哥的鬼故事中度过、初一时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看电影《生化危机1》被切割人体的激光走廊吓到晚上不敢睡觉的人,虽然不愿承认,早年那些把我吓得半死的带着惊悚恐怖元素的故事促成了我长大后对于恐怖片日益浓厚的兴趣。
日后不管是小丑还是电锯杀人狂,伽椰子还是贞子,异形到僵尸,新怪谈耳袋到美国恐怖故事,这些大名鼎鼎的恐怖故事已经完全成为了我填补精神空虚的饭后零食,每到夏天来临就忍不住在晚上打开一部又一部的恐怖片或者恐怖题材的娱乐作品消暑已成了固定的节目。也不知道是从哪天起,我看恐怖片再也不会被吓到了。
直到我看了这部《昆池岩》。
一个多月前刚听说在韩国口碑爆炸,前几天发现这部片子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部恐怖片《奇谈》的导演执导的,顿时充满了期待。
本以为是跟《奇谈》一样充满人文关怀的惊悚文艺片,没想到诚信鬼片,说闹鬼就真的闹鬼。
我本来想着啊,这都8102年了,谁还拍这种滥俗伪纪录片形式的鬼片啊?
应该说观众都看腻了谁还会被吓到啊?
然后一个半小时后的我:妈妈我错了!
没有任何可以称得上新意的剧情设定,每一个转折、每一个桥段,都是那么地可以预见。
然而就是吓人啊!
一部恐怖片,鬼怪制作得再吓人,死人死得再惨烈,只要无法让人感受到身临其境的真实感,那么我也只会静静坐在屏幕前,内心毫无波动,甚至还想笑。
因为一点代入感也没有。
咒怨系列最经典的一幕之一就是女鬼从被害者的被子里钻出来,这一幕之所以给大部分人极强的视觉冲击,并不是这一幕的女鬼多么恐怖,而是因为比起伽椰子大本营的鬼屋,自家的被窝才是观众内心的那条防线——
我们都知道自己不会作死去闯鬼屋,甚至就算闯了,只要逃出来,回到自己家中,钻进被窝里,就会放下心来,觉得自己安全了。
至少大部分恐怖片是这样演的。
而咒怨打破了观众那道最后的安全线,它让女鬼直接从人们自以为最安全最放松的地方爬出来,告诉你:一旦被盯上,无论天涯海角,至死方休。
而这部《昆池岩》,虽然主角一开始就在作死,但是毕竟大家一群人呆在一起,最差也是两人一组行动,而且还装了这么多监控摄像头,在网上直播,甚至感到不安全之后妹子两人组就直接选择逃离这个鬼地方,毫不犹豫——多么令人安心、当机立断、充满智慧的抉择啊!
然而整个故事竟然是从这里开始才急转直下——
自以为逃脱了的妹子俩却遇到了鬼打墙,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大本营的去路,但不要紧,至少两人还可以彼此支持——
然而,最后的心理安慰也灰飞烟灭了——
一起的女伴突然没了声息,头发蓬乱弯腰驼背面色铁青双目紧闭,口中念念有词着什么一般。
凑近询问时,对方忽然睁开双眼,露出不似人类的双瞳——原来最后的防线也被突破了!身边没有任何可以帮自己的人!本以为是伙伴的那个人已经被鬼附身了!
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绝望崩溃的吗?
后面接二连三地团灭似乎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这部老套到爆炸的作品,这部说是精神病医院探险却连精神病院到底为何当年发生杀人事件院长失踪最后闹鬼害人的来龙去脉都没讲清楚的伪纪录片,成功地绕开了一切自以为是的小聪明,用最最俗套的直球正中红心:
没错,
是鬼片,
闹鬼,
真的是鬼,
没有来龙去脉,
来的人再多也没用,
感觉不对劲就想回去也没用,
你来,
就会死。
好久没见过这么本质的鬼片了,没有新意没有特殊的拍摄技巧,没有任何其他亮点,有的只是
那深入骨髓的毛骨悚然。
========================================================================
//movie.douban.com/review/9344039/
对了读了这位的影评之后感觉是自己学识不足看不出这片子的深度也没读出作品的伏笔,其实跟这位导演早先的《奇谈》一样是鬼故事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的。结果完全不懂历史的我还自以为是地随便乱讲……
感觉好尴尬,推荐大家去读这篇影评orz
最近,我们被韩国喜剧片《昆池岩》刷屏了,有人说这是地球诞生46亿年来最佳喜剧片,有人说比卓别林好100个金·凯瑞、甩周星驰800条街,有人说《头号玩家》的《闪灵》片段给《昆池岩》提鞋都不配。
还有人笑得爆米花都打翻了,甚至笑得满地打滚只好送进医院。
光是看看电影的剧照,你就知道这部电影的笑点有多密集了。
现在网络上出现了两种观点,一部分觉得很好笑,一部分觉得完全不好笑,而这两群人还互相喷了起来。
正方网友表示:大白天在电脑上看这部电影,不算是真正看过这部电影,没有资格打低分。
对此,我举三只手三只脚赞同。
别问我哪来的三只手,别人借给我的。
这种电影,在电脑上看简直就是对电影的侮辱。
因此,我连忙花重金请特种部队连夜去韩国偷来了这部电影的原始胶片,然后坐在我自己修的电影院里,用我足球场那么大的屏幕观看,再打开我那需要三峡大坝发电才能运作的98声道立体声音响,完美!
这才叫看电影嘛!
观影过程中,三分钟一小笑,五分钟一大笑,笑点非常密集,不愧是近期最佳喜剧片,实至名归!
电影的剧情很简单,是一群人在精神病院直播“开房”的故事。
“在精神病院开房”的题材有点幽默,还有点污,搞得我怪不好意思的。
难怪有网友说Ta是全程捂着眼睛看完的,真是纯洁的好孩子。
还有人说Ta看完都湿了。
电影一开头,就有人说什么“插不进去”,尺度很大,难怪有人说小孩子不能看《昆池岩》。
原来,这里表面是精神病院,其实是个相声剧院,里面都是相声演员,是世界7大搞笑地点之首,击败了陕西庞光镇、长沙火星镇、云南拉溪、江苏罡门村、贵州六个鸡、上海高潮村。
如果去这个精神病院,就会有一群相声演员给你讲段子和笑话,去过的人全都活活笑死了,无一生还。
但是,胆子大、好奇心强、自认为笑点高、想去这里体验一番的人却越来越多。
“喜剧时代”体验团就是其中一员,他们的口号是:你尽管逗我笑,笑了算我输。
于是,体验团的韩国队长在直播平台说他准备去开(402号)房。
这韩国队长和美国队长同样是队长,怎么差距那么大呢?
网友以为队长说的是在QQ游戏斗地主里面开房,于是踊跃报名,结果没想到他要开的是另一种房。
最后,一共四男三女就去精神病院开(402号)房了。
不过他们都不是主角,相声演员也不是主角,鼻孔才是真正的主角,占据了80%的戏份。
三男三女刚好合适,那剩下那个男的怎么办,这不禁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好在队长无私奉献,舍己为人,选择了一个人住帐篷,把机会留给了别人。其它人去开房,队长呆在帐篷里看他们开房。
剩下六人前往精神病院的途中,路过一片树林,上面长了一条内裤。
春天种下一条内裤,秋天就会丰收好多好多内裤。
他们刚一进入精神病院,院长室的门突然自动关上了,这是电影的一大笑点。你说这门怎么会自己关上呢,真是太搞笑了。用这种方式营造笑果,充分体现了导演的智慧。
这个梗在后面还多次出现,一会儿门又自动打开,一会儿门又自动关上,笑得我内裤都松了,真希望这部电影100分钟什么都不要讲,就一直重复播放关门开门的片段就好了。
这个情节有巨大的解读空间,表面上的含义是笑点,深层次的含义是:门一会儿打开一会儿关上,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导演一不小心脑袋被门夹了。
接下来,他们不断遇到各种有趣的经历,比如天花板的假发,澡盆里的半个脑袋。
由于情节过于有趣,以至于队长自己都忍不住笑场。
你不是自称笑点极高、什么都逗不笑你吗?
尤其是楼下、楼上都是13度的笑点,众人纷纷笑到模糊。
简直比陈独秀还秀。
再比如浴室里有一个人的形状,这自然是相声演员搓澡搓出来的泥垢。
济允堪称是冷面笑匠,他故作镇定,泰然自若。淡定的济允和滑稽的场景形成巨大反差,从而制造笑点,真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反观夏洛特就比较浮夸了,她号称是7大搞笑地点去过3个,竟然笑点还那么低,大惊小怪的,一点风吹草动就笑个不停,你是被点了笑穴吗?
有时候电影不搞笑,反倒是她的反应很搞笑。
智贤也没好到哪儿去,围巾动了一下她就笑个不停。
奇异博士的斗篷还会走路呢,围巾动一下算什么?你是笑神经发达吗?
接下来,他们开始了降灵仪式,也就是把相声演员叫出来的仪式。
相声演员果然出来了,给大家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蜡烛突然熄灭,铃铛也突然掉了下来,人偶还自己变了位置,搞得大家哄堂大笑。
腰间盘同学,你已经很突出了。
结果三位女生还有点不乐意,她们觉得笑得肚子疼。
你这不是自找的吗?
你说你也不问问相声演员现在有没有空,也不管人家是在睡觉还是拉屎还是啪啪啪,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要叫他们出来,他们不对你开玩笑对谁开玩笑?别说是笑得肚子疼,就是笑死了也是活该。
原来,这不是相声演员干的,是喜剧时代体验团为了增加直播人数刻意制造的笑点。
李时珍的皮。
智贤得知后乐得不行,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她竟然当场开始了蹦迪。
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这时,一个轮椅进了房间。无人车我见过,无人机我也见过,无人驾驶的轮椅还是头一回看见。胜旭直接笑到昏厥,笑到不省人事。
原来,相声演员真的来了,拖走了成勋,还扬言要连续讲72小时的段子笑死他。
而智贤被刘梓晨附体,秒变刘梓晨,还一言不合就开始B-BOX,画面感极强,笑得夏洛特满地打滚。
你们不是喜欢长头发、大眼睛、瓜子脸、小嘴巴、皮肤白的女生吗?这就是。
随后,夏洛特被困在402号房,此时一位裸男正在表演行为艺术,其魔性程度堪比《少林足球》,让人忍俊不禁。
而402号房外面,相声演员打起了乒乓球。
半夜三更打乒乓球,真是太勤奋了。
但我劝你别白费力气了,你再打500年也打不过中国乒乓队。
最搞笑的是剩下的人“Duang”的一声突然就进入了402号房,还看见天花板上面有个水池。物理老师看了会沉默,牛顿看了想打人。
天花板上有水池,隐喻是:我脑子进水了。
相声演员又开始表演行为艺术,有的扮成了“暗中观察”表情包,
有的扮成了“捂脸”表情包。
皮这一下很开心吗?
随后,一群相声演员围着他们,不停的给他们讲段子,连续讲了七天七夜,把他们活活笑死了。
不自量力的队长还要亲自去402号房,结果相声演员跟在他身后,贴在他耳边给他讲段子,队长同样是被活活笑死了。
笑点最高的胜旭侥幸捡回一条命,但也坐上了轮椅,笑得住院了。
总的来说还是那句话,整部电影三分钟一小笑,五分钟一大笑,笑点非常密集,不愧是近期最佳喜剧片,实至名归!
-------------------------------------------------
最后安利一下我写的《电锯惊魂8》:电锯惊魂8:大型美食节目,很好的下饭剧
身为半个恐怖片爱好者,《昆池岩》显然是近期必看的电影之一。影片在韩国刚上映那阵子,票房数字和观众口碑高歌猛进,还被国内自媒体冠上了韩国近十年恐怖片最佳的名号,着实让人心痒难耐。昨天网络放源,第一时间看完,忍不住写点东西谈谈这部电影。
第一人称视角的伪纪录片,已经成为恐怖电影大分类里的独特分支。从起初惊艳的《女巫布莱尔》、越拍越烂《鬼影实录》再到偶有亮点的《致命录像带》,观众熟悉了伪纪录恐怖片的这一套玩法,要求标准也越来越挑剔。一群俊男靓女手持录像机造访闹鬼胜地,最后无人生还的固定模板早已泛滥,要在题材上取得突破,很有难度。
《昆池岩》全片的拍摄成本仅为11亿韩元,换成人民币也就650万左右,可能还顶不上请一位内地二线明星的片酬。几位演员全是新人,倒也符合小成本恐怖片的特点。
相比同类电影,《昆池岩》虽然在剧本上没有什么创新,依旧沿用着“作死拍摄”的传统剧情,但是在具体玩法和细节上颇有亮点。光是设备器材就升级到了运动相机+专业手持DV的组合,平均一个人要携带三台拍摄设备:胸挂两台 GoPro Session + 手持摄像机或手机云台组合,再加上现场设置的固定机位,视角极其丰富。多视角切换不但避免了长时间面对固定视角产生的疲劳感,也完美契合视频直播的玩法特点。至少在其他同类片中,很少能见到如此灵活多变的镜头调度,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小创新。
说到视角,电影中大量出现的自拍镜头可以算是一大亮点。几位主演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当属扮演Charlotte的文艺媛:按照时间顺序对比一下她的面部表情,从一开始的故作轻松,到发现诡异现象后神色紧张,再到结尾处五官扭曲惊声尖叫,彻底诠释了恐怖片主角心理逐渐崩溃的全过程。
近距离的面部特写+轻微鱼眼畸变,让我头一回觉得原来有时候人的表情可以比鬼还恐怖。
尤其是在影片最后半小时高能场景不断,Charlotte醒来后发展自己与怪物共处一室,试图打开铁门逃离密室。镜头在不断贴近的怪物、拧不开的门把手与脸部自拍之间来回切换,给人一种透不过气的紧张感。
这个场景设计得相当不错。在完全漆黑的室内,观众的视角只能随着手电筒发出的光束一同移动,由黑暗带来的未知,本身就是绝佳的恐怖元素。当主角开门逃脱的尝试失败之后,背后传来的动静让她不得不回头查看。微弱的手电光线缓缓照向黑暗,让人紧张得几乎忘记了呼吸。
对于这类恐怖片来说,剧情向来不是重点。我倒认为《昆池岩》在剧情上处理得还算不错。通过网络直播赚广告费这个概念不仅贴合现实生活,在人物动机上也说得通了——我见过太多的恐怖片,主角一旦进入特定场景就开始不合逻辑地作死。这部电影至少给出了一个简单直白的作死理由,那就是为了挣钱。
一开始遇到的灵异现象,其实都是提前设置好的道具,目的是为了增加节目效果。后半程场面失控,成员受伤昏倒,队长依然要大家不惜代价继续直播,说到底都是为了直播的点击量。
马克思早就在《资本论》里说过,当利润高达300%的时候,资本家就敢冒着掉脑袋的风险去犯罪。而在电影里只要多分20%的广告费,两个年轻人就敢呆在闹鬼的精神病院里继续直播,甚至不顾队友的死活。
看着显示器前队长发红的双眼,我还真不确定所谓的鬼怪和人的贪欲相比,究竟哪个更恐怖一些。或许在这群年轻人心里,过着没有钱的生活比见鬼更可怕吧。
电影在尾声处,还特意给了直播网站一个特写:原来早在成员们揭露作假手段的时候,直播就已经断线了。这场让成员们赌上性命的探索,在观众眼里不过是一个弄虚作假的三流节目。
真是天大的讽刺。
写剧本初稿的时候在网上看到新闻,说汽车同好会会员们拍摄赛车视频,并得到了数亿元的广告收入。心想因为广告收益,居然真的会发生这样的事啊,所以YouTube直播秀的概念就更有力了。 ——《昆池岩》导演 郑凡植
说了一大串,还是把话题扯回到本文的标题上来。所谓恐怖片,究竟恐怖在哪呢?在这一点上,我很认同中国恐怖小说家周德东的观念:真正的恐怖,没有谜底。
那种叫人毛骨悚然、从头凉到脚趾的恐惧感,大多都来自未知。
解释恐怖,就是稀释恐怖。我看过很多恐怖电影,一旦临近结尾就开始想方设法去揭露真相,比如告诉观众怨灵是怎么形成的、生前是什么样的人、遭受了什么样欺辱和怨念才变成鬼怪来作恶。这样一来,真相是水落石出了,但前面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恐怖感也烟消云散了。
打个比方,你能想象《昆池岩》结尾女鬼附身在主角身上,痛斥曾经在病院遭受过的虐待和折磨,然后把主角杀之而后快的景象吗?电影的恐怖感马上就掉了一个层级。
幸好导演没有这么做,而是通过报纸、传闻和照片等零散信息,给予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在这个尘封的病院究竟发生过什么,没有人知道。
同样,电影中出现过的怪物、成员被附体的原因与细节也没有作任何交代,一切都留给观众自己去体会,去想象。
整部电影,其实就是探索未知的过程。而未知本身,也是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
最后多说两句,韩国人对于类型片的驾驭能力着实值得称道。近两年让我倍感惊艳两部恐怖片《哭声》和《黑司祭们》(邪魔斗法、驱魔)都是用东方文化的外衣包装外来元素,还都拍得像模像样,这部《昆池岩》亦是如此。这不仅是导演个人能力的体现,还与整个国家的电影工业水平和观众接受能力息息相关。
反观中国电影,尤其是近年院线上映的恐怖片,在结尾硬凑出一个符合科学价值观的结局(或者说真相)已经成为了恐怖片过审的潜规则。哪怕是去年呼声极高的《中邪》也难逃一劫(档期似乎又延后到六月了)。
不知道还要再等几年,才能在电影院里等来一部真正像样的国产恐怖片。
哦对了,还得加上括号,港澳台除外。
如果这篇文章引起了你的兴趣
欢迎关注一个看心情更新的的公众号
本节目由快手直播、大疆无人机联合赞助。疯人院版《奔跑吧,兄弟》,试问谁敢与恶鬼撕名牌。
大失望!韩国人真的很没见过世面,竟然被夸上天!照搬一众伪纪录恐怖片不说,还搬不到精华!人为设计部分是大败笔,80%的戏都是废的!有几条支线做的非常差,整部电影几乎没有创意,没有延伸,没有细节,没有伏笔,吓人方式很无聊,表演又很搞笑!关于女院长的故事也没交代,不知道看什么...
黑化后跟刘梓晨很像 害怕了
真的太吓人,电影院都是嗷嗷叫的,后半程别睁眼……太吓人了,触目惊心
听说镜头都是演员自己拍的加一星。这部电影提醒我们恐怖片噱头一定要足,还有本片的宣传点简直跟内地宣传手法如出一辙,凭空造个世界排名第一的恐怖地址(有真实的存在但并不那么知名)这种操作《京城81号》已经做过了,散满地的影城爆米花是不是跟《前任3》的影院痛哭有点像?还是套路得人心。
简直吓死了!就在我以为马凯的《中邪》已经是中国恐怖片跨越式进步的时候,韩国人已经可以将类似的题材玩得更溜了。尽管是综合了大量其他恐怖片元素的产物,包括《寂静岭》《女巫布莱尔》《墓地邂逅》《鬼影实录》等,但不得不说,真的很成功!哦,豆瓣对恐怖片的态度一向是,吓人—低分,不吓还是低分
和墓地邂逅好像啊
在电影院被吓到跳起来,不是被鬼吓得,是旁边的韩国小姐姐多次尖叫吓到我,还有后面的澳洲小哥一直骂脏话,骂完还对我们说sorry,真的是一部很难忘的电影了,因为坐在一堆互不认识的人居然聊起了天啊哈哈哈
前半部就像非诚勿扰 气氛愉快还不吓人 后半段猛到电影院真的哭了一大半 很不错的小成本电影🎬
88:20,87:55,87:45,87:40,84:37,84:00,83:27,79:10,77:53,75:28,75:02,75:02,70:59,68:41,64:58,58:28,57:37,38:32,29:58,27:09,只能帮到这儿了各位。
太懂观众的G点,一部靠指缝自动调整画幅的电影。
这片最让我惊喜的地方是,喜欢露半胸飙英文穿高跟鞋爬山一脸便当相的花瓶演技非常好!!而且是探险小队中最正常的一个!!她那段最好看了!这部片超适合小情侣去看(虽然可能双双被吓哭……
叫你不要去那里,总是有原因的。
前一小时以为在看RunningMan,甚至连几个主演的人设都是对应着来,一度产生如果让李光洙加入的话会是怎样一种效果的奇怪念头,直到最后半小时才终于等来了些硬货。说起小成本伪纪录片肯定要提《女巫布莱尔》,确实有些《女》的味道,恐怖探险的设定,镜头和惊悚点应该也借鉴了《鬼影实录》,整体还行。
四男三女都不是主角,鬼也不是主角,鼻孔才是真正的主角,占据了80%的戏份。
做恐怖片太难了真的,做成什么样儿都有人喷。后半段杀伤力真的很大了。有好几个片段设计得都不错。建议想看的人还是营造个好环境再感受吧。别亮着灯或是大白天跟朋友一边吐槽一边看再上来打个一两星。
最后半小时还好,很少有人能免疫45度仰视鼻孔摄影的丑化效果。。
小鬼1:又有傻逼来作死了,咱要不要吓吓他们?小鬼2:别,他们无非想骗骗流量,咱就不出马,让丫白激动一场。小鬼1:卧槽这帮戏精居然自己在演戏!!!小鬼2:妈了个逼的上啊,弄死他们!!!!
真的吓死了,果然这种伪纪录片最可怕!我看招魂都没什么感觉居然被这种小制作吓得半死,另外知道里面有个妹子和我韩文名一样的那种心情吗?(就是那个最温柔的아연 妹子)随时感觉他们在召唤我(死亡)
后半个小时确实被吓到了,恐怖片在豆瓣打不了高分的原因就是这些装逼的伪影评人喜欢巴拉巴拉一大堆这里不合逻辑那里抄袭啥的,一部导演都没拍明白的电影他们能bb几万字跪舔出花来,我也是服了~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