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最喜欢的是《101次求婚》,90年代初的经典爱情剧之一啊。我原本是为了大叔武田铁矢的原因去看的。结果一发而不可收,连续看了三遍。chage&aska那首主题曲《say yes》也是经典,仅仅听了一遍后就为之倾倒。我承认这个故事现实永远不会发生:但原因绝不是说一个没钱没长相的中年大叔就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努力去抱得美人归,而是认为如果一个男人如果真的能拿出星野达郎的努力的话,怎么可能到中年还是没钱的单身汉呢?一定已经在那之前就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了。以主人公12集的努力来看,现实中的我充其量能撑到第2集,理想中的我也仅能到第6集。能够在12集里不断努力的人,我大概一辈子无法望其项背了。
1)林青霞复出主演《杨门女将之鸡飞蛋打》;2)张曼玉重磅加盟《河东熊吼之出入小心》;3)王祖贤高调宣布在少林出家,并随武僧团环游全国进行轻功表演;4)《101次求婚》再度遭到翻拍并在情人节公映——此乃2013影视四大悲。
抱歉,大叔说笑话比大妈还要没品。不过,昔日女神级的偶像跌落凡尘来哄抢银票,跟旧时珠玉之作被无数玩家敲满破图章一样,的的确确就是悲剧。
当然,《101次求婚》早就是个众人捶的鼓:棒子们电影电视剧各翻拍过一次,中棒合作版是孙兴加崔智友,还有这回全华班上演黄追林。不过还是吐槽一句:别小瞧了原作,也不看看编剧是谁,主演是谁,镜头是怎么摆的,音乐是怎么配的,钢琴又是谁弹的。
有些观点不吐不快:
1)最好不要把原作看成搞笑剧。《101次求婚》不是《悠长假期》,阿薰的结婚对象并非临阵脱逃,是车祸丧生。原作这样设定,可以保持总体基调的平衡,使全剧在笑场之余始终摆脱不掉一种淡淡的哀伤,同时也为最后达郎追到阿薰提供了相对合理的解释:阿薰的心理受过重创,三年后依然自我封闭画地为牢,无法去爱人也拒绝别人来爱,要想为她疗伤,需要120%的不间断付出,帅锅通常爱自己还来不及,能行么?只有达郎这样彻底把自己放低、不求索取但求付出的主儿,才能担当起咸蛋超人的角色。
2)最好不要把武田大叔演成电车男。金八老师的长相从来不敢恭维,但难看不等于猥琐。达郎不是宅男,正如郭靖不是阿甘。他的确没有六块腹肌和一身腱子肉,45度斜线跑是天方夜谭,他也说不溜外语下不了舞池玩不起名车,当黑夜来临的时候,达郎同志不会整个黑头套爬上东京塔俯瞰众生,他只会包个白头巾在建筑工地铲黄沙背水泥,但他是MAN的,而且很MAN。
达郎是有心机的,言语间往往以退为进,在阿薰婉言拒绝的意图前左躲右闪,有几次就这么绕来绕去,结果把阿薰给绕进了沟里。但这只能视作先天不足背景下的小小变通,而不是纯粹的油滑,否则处理成腹黑丑男忽悠无脑美女的模式,就真成了一出闹剧。这么说吧,达郎的角色性格构成里,15%的口才和小聪明,15%的自卑和懦弱,剩下的只有“诚”字。
这里有一个度的问题需要好好把握。坚持还是偏执,孜孜以求/死缠烂打/变态骚扰之间,重要的是分寸感,还要有至少说得过去的理由。
3)最好不要忽视那些酱油众。达郎和阿薰之间,接了又断,断了又接,如何牵好线搭好桥,是个大问题。阿薰自然不会轻易提供见面契机,达郎一次次主动找上门就成了骚扰,所以这吃力不讨好的脏活累活就只能扔给小弟小妹+狐朋狗友+深不可测之命运巧合:江口洋介在《东爱》中演罢花花公子,立马洗新革面,以亲情满满的形象示人;阿薰的妹妹千惠刚开始有些动机不纯,但在最终回里对扭转姐姐的心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至于阿薰的两个朋友,桃子始终站在阿薰这边旁敲侧击煽风点火,尚人则完成了从情敌到盟友的惊人转变。当然,最诡异的还是命运,藤井的出现仿佛是真壁突然还魂,妖气弥漫。
4)最好不要把阿薰演成天生的泪包,浅野温子不是刘雪华。虽然浅野同志八、九十年代出演的所有其他角色加起来也没这部片子里的阿薰会流泪,但这并非因为角色的泪腺过于发达。其一是内心的创伤从未愈合过:第1集泽村尚人强吻阿薰被拒,阿薰在雨中徜徉许久,到家后一个电话立马粉碎了星野达郎同志仅有的一点幻想,挂下听筒千惠问姐姐:“你打算跟尚人结婚?”阿薰哀伤地回答:“我不会跟任何人结婚,因为我已经结过了。……我今天发现,原来自己依然爱着那个人……”情深至此,流点眼泪算什么?其二是达郎同志每次都把事情做到极端诚恳,虽说扶桑国有歌颂老黄牛只拉车不看道的习惯,但象达郎这样撞了南墙不回头、回家拿锤砸南墙的主儿却也不多见。难怪阿薰同志的眼泪会翻番。
说到浅野温子就再扯一句,她在早中期的时候出演的多数是喜剧,经常给人以傻大姐高嗓门还缺根筋的印象。不过偶还是怀念她在《姊妹坡》里面演的那个反叛精神爆棚的二姐,一副“我自己的路,从来都是我自己一个人走,与你无关”的腔调。等到她2010年在《打工仔的梦想房》中饰演二宫和也痴呆母亲一角的时候,已是不忍再看:岁月这把刀面前,人只有挨宰的份。
富士台50周年庆的时候,《101次求婚》跟《东京爱情故事》《在爱的名义下》和《悠长假期》一起,被放在电视剧专场回顾的第一组别,噱头主要是围绕武田大叔当街拦重型卡车示爱的那个段落。不过,比起轰轰烈烈的玩命场景,偶还是喜欢散落在本剧各处众多用心良苦的小细节。比如倒数第2集中,达郎同志破釜沉舟突击参加司法考试,考完回到家,对着后援团隆重宣布:这次考试绝对有戏,因为有生以来第一次在考前猜对了题目!弟弟纯平带头鼓掌称颂。等到第二天纯平跑去请阿薰来见见哥哥(哪怕只说句“你尽力了”也好),无果,遂道声“真是遗憾”,转身离去。百感交集的阿薰低声问一句:“那么,(他的)考试……”纯平认真地回答:“大哥他自信满满…”,阿薰若有所思,微微点头,纯平却又补一句:“不过我觉得没希望。”一部片子是精彩还是平庸,有时就体现在这种地方。
值得一提的还有配乐。达郎学着弹奏的、也是在剧中反复出现的,是肖邦的《离别曲》,这其实是定了个悲伤的基调,作为对冲元素,西村由纪江的钢琴配曲更多表现出一种温暖的梦幻气息。偶不懂乐理,只能说就象夏日傍晚微风拂面的那种感受(过于小资的表达方式,sorry先)。
20多年以后,套用帝吧里的行话,《101次求婚》是一部标准黑粗屌丝逆袭女神的励志剧。
抱着爆米花看剧的你知道这其实只是神话,可是你还是愿意停下口中的咀嚼继续看下去,你的心其实是愿意相信神话变为童话,你的心愿意相信美好,相信正能量,你的心依然沉甸地相信并热烈地憧憬爱情。
在《101次求婚》里,我见到的是各式各样美好的爱情。
矢吹薰这类女人的爱情最怕对他自始自终认真的男人,星野达朗这类男人最怕对他暗示给他自信的女人,那赋予自信的温柔从来都是陷阱,无数的拒绝让温柔变的像是圈套。
可人间历史的长河里,多少好姑娘心碎给了负心汉,杜十娘沉掉了心中百宝箱,只因自己遇上的是李甲不是李隆基;多少男儿败给了女人的现实,高不成低不就。如果男人能给女人再更多一些的纯真和认真,如果女人愿意再多给一些男人需要的温柔和信任,如果少一些被物质的蒙蔽,如果少一些幻想的呓语,如果,如果,多一些如果,爱情的世界该有多难以置信的美好。
多少女人渴盼一个对自己真心真意毫无保留付出的男人,多少男人梦想一个爱他懂他安慰他支持他照顾他的女人。
那人出现的时候,你却没有发觉,直到对方已经离开,才发现,生活真是灯下黑。
像凉子小姐一样的小女孩是轻松的,她有足够的青春年少去憧憬追求自己认可的爱情,得不到的时候可以果断放弃祝福对方幸福,也可以180度大转变继续发疯喝酒闹着要勇往直前。像纯平一样的男孩是幸运的,他们各方面都尚可,虽为心上人心口难开,却还好有像千惠这样的美丽女孩在背后注视着他。可以有激情速食之爱,一如藤井厌倦平淡总渴望新的悸动;可以有大度祝福的爱,就像尚人用另一种方式去爱自己的女神;更有深厚无言的爱,好比矢吹父亲渴望女儿幸福,却又难以割舍,亲人的爱,也是爱得浑厚。
我要说,星野达朗是一类极端,毫无特色,渴望爱,却无法得到爱;矢吹薰是另一类极端,心如死灰,沉湎回忆,排斥接踵而至的爱,也冷淡对待这个世界。
星野达朗那40多年的随遇而安的人生,终于愿意选择去做一次改变,为自己的懦弱不前而改变,为自己的事事放弃而改变,为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好好认真一次改变一次。一份真挚的心,却每每在前进与后退中,已是遍体鳞伤,还要被自己的自卑击溃到沉默无言。
大龄待嫁女青年矢吹薰也选择了去做一次改变,为了放下心中那份存放了三年不舍而又决绝难断阴影般的羁绊,一份不可能有结果的爱,矢吹薰也多想改变,多么渴望幸福与真爱,可每每向前迈出步伐,总要被回忆压迫,沉重至履步维艰。
改变很难,可人如果真的愿意,一切都是可变的,薰的妹妹千惠对达朗的鼓励说:当你决定要做那件事的时候,其实已经就是很了不起的改变了。
一句鼓励的话,哪怕是善意的谎言,往往也能激发人无限的可能,人真的是需要刺激,那种置之死地而后生,明天的自己都会让自己刮目相看,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
星野达朗需要矢吹薰女神般爱的鼓励,这鼓励让他自信满满,不畏艰难;矢吹薰也需要达朗的执着温暖,这男人厚重的温暖能够使她化解心中的冰霜,重拾开心自我的欢笑。这样的互相吸引信任和帮助支持,不就是最让男人女人魂牵梦绕的爱情和幸福吗?
伶人奏: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长相又如何呢,一个简单的憨笑和二逼的举动都能让你站在雨中撑伞驻足,泪流成河,没有大富大贵又有什么关系呢?当你心如刀割般舍不得一个人的时候,一个工地上的螺帽都可以戴在中指作为爱情的信物,正因为你愿意相信真爱,相信奇迹,相信凡夫俗子们嗤之以鼻的信念,于是在你的生命里,便出现你愿意相信的美好,生命中的美好,那爱情中真挚的感动,总能让你在含住泪,尽情地微笑。
有一次听一个介绍日本流行音乐的广播,当时介绍到一个日本音乐人,具体是谁忘记了,但主持人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这名音乐人也是非常优秀的,创作了很多好歌,但是在一个“SAY YES”被创作出来的年代,很可惜。
我不知道这首歌创作的背景,也不太了解她在日本本土的影响,也许主持人说的有点夸张了,但是介绍一个完全不相干的人时提到这些,可能说明些问题。
在某个夏天的午后,在东方电视台,看到了101次求婚。
极其唯美的片头,浅野温子含泪的双眸, 武田铁矢憨厚的傻笑,童话般的情节,配着这首歌,像很多人一样,我每次都是目不转睛屏住呼吸地听完,最不现实但又最美好纯洁的故事,和我听过最好听的旋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感觉,有些歌是配着电视电影的才会特别好听。
但是这首歌,和这部日剧,应该彼此单独都是极佳的作品,配合到一起,更是完美。
其实我很反感日本,也许受当局毒害太多,101次求婚是我唯一看过的日剧。但是,真的很美好啊。
最近我看了几部日剧,其中一个是《101次求婚》,这里的女主人公是一个颇具古典气质的大提琴家,所以剧中出现了一些古典音乐作为背景音乐,甚至肖邦的《离别曲》成了贯穿始终的一个主题音乐。我一直认为日本人对古典音乐的狂热和敬业,是中国人无法比拟的,这虽是一部言情剧,但是能看出音乐的选择是非常用心的(同样,我觉得《白色巨塔》里对瓦格纳《唐豪瑟》序曲的选择也是独具匠心),但是呢,还是有一些很弱智的穿帮镜头被我给发现了。
《101次求婚》的第二集的一个场景是女主人公所在的乐团进行演奏,可能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看到这个镜头,关注的对象肯定是无比美丽浅野温子,但是,对我来说,我第一个注意到的是背景音乐:可以清楚地听到,女主人公和她的同事们正在演奏德沃夏克的第八交响曲,我再次强调,曲目的选择是非常用心的,因为德沃夏克的第八交响曲的引子是由大提琴主导的,这样的旋律作为背景音乐,和女主人公的身份和气质非常吻合。
但是呢,负责道具的人就没有负责选曲的人那么敬业了,因为我第二个注意到的仍旧不是美丽的女主人公(强调一句:我并不厌恶美女,我第三个注意到的就是美丽的女主了,而且注意了很久),而是画面中的乐谱,我的这双小眼睛竟然被乐谱上的作曲者给震撼了:Brahms ,虽然我看的画面很不清晰,但是这个细节仍旧没有逃过我这个骨灰级古典音乐迷的眼睛。
当然,穿帮很正常,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日本人已经很了不起了,起码道具还想到拿个古典作曲家的乐谱,如果中国人的话,把班得瑞的乐谱架在那里也说不定。
这就是逢场作戏。
泪流满面
武田鐵矢先生, 經典的經典, 本人樣貌來說算武田先生這類, 所以才感同身受.....
其实两人不合适,一个建筑公司小包工头,一个大提琴手,无论年龄相貌气质爱好都差别太大。好像九十年代特别流行这种突破传统门第的爱情,琼瑶的那些电影电视也是,天大地大爱最大
浅野温子是个美人。
华娱卫视。
“僕は死にましぇん!!”
小时候看的,都忘了剧情了
说实话理解不了,就这么就转变了,就喜欢了。以及男主本来就是看女主长得漂亮认为她是好女人,而他又看不起别人因为外表和金钱挑选男人。真是双标,以及严重的纯生物本能的喜欢。毫无自尊而言其实,一副为了美女那我什么都可以做的样子。说实话很厚脸皮,也有些令人觉得恶心。而且他对陌生人挺粗俗的,知道别人的隐情之后才会尊重和客气。他就是长得老实而已,为什么就是正义的使者了,搞笑。他是个有蛮多偏见,扭曲的人,实在不能说他的那些变来变去的价值观值得欣赏。女主很美,但在谁面前都是扭头摸头发卖弄风情,过了吧。那种刻意的微笑和眉眼的动作也是
2022.9.2
浅野温子真是漂亮啊!
9.0/10 分。满满的都是回忆。。。
再丑得男人也请不要这么作践自己,看你这么个追妞法。。。还好是追到了(⊙﹏⊙b汗);再美丽的女人也请不要这么反复无常,即便哭得很好看,也不用每集都以泪洗面吧,明明就是你把人家呼之则来挥之则去,过三十的女人了成熟点好吗?
中途求婚成功止于100次显然不应题,后半准没好事,突然安插长相一样的人搅局就动摇,这展开好烦好扯,还是更喜欢前半恋爱喜剧那种轻松简单。不过真正的HE比起你爱我来我爱你,多插入一出考验确实更能凸显来之不易,也多亏了后半安排的对比出真知,把原本聒噪的卢瑟大叔稳步推至理想男神,有些小感动。
一部让月九档真正发光发热的作品,很多情节都是第一次出现,纯爱剧的里程碑。矢吹薰会笑,会泪,从不掩饰自己的心意,浅野温子真是大美女!和武田铁矢搭档就是最早的女神和屌丝。“因为我喜欢你!所以我不会死的!”冲着飞速的大货车冲去的一幕真是惊险又感人。Say Yes太好听。
“喜欢上一个人,就是要忘记另一个人。”“喜欢上一个人,就绝对不会死,一定要让对方幸福。”“喜欢上一个人,想让自己跟她一起改变。”野岛伸司透过笔下角色之口把自己书写的现代版「美女与野兽」称作犹如非洲原住民与爱斯基摩人在一起般不可能,然而这出貌似残酷的都市爱情童话却是一部几乎没有坏人,洋溢着“真善美”的温和之作。矢吹薰的美丽,星野达郎的善良以及两人经过考验后彼此不变的真心,加上周遭亲友有意无意的助攻,终于成就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PS.喜欢(心疼)小提琴手尚人,以及,浅野温子的哭戏真的绝了😱又,1991年同为恋爱题材的月九剧,坂元裕二的「东京爱情故事」和野岛伸司的「101次求婚」成为了各自的成名作,真是奇迹的一年~
纯爱剧,有些不理解。
看的最初觉得这剧很扯,磨磨叽叽没什么内容,男人太傻了些,女人太矫情了些。可看到最后,虽然男人依然傻,女人依然矫情,可是也觉得,这是个可爱的故事。
一直記得笑著流淚的女主角……
现在回想起来,还是很激动
爱上了矢吹熏,这个背着几乎和她一般高的大提琴,在东京长长的街道上踽踽而行的女人。这个有着说尽了千言万语的笑容,从不掩饰她的爱情,从不掩饰泪水,那么任性地活着就像灌木丛中的一枝竹子的女人。这样活着的女人是多么少,这样爱着的女人是多么少,这样同时拥有泪水和笑容的女人是多么少。这个不认识但很熟悉的女子,我看见,喜欢,记得,并觉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