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地产与帮派
相比《潜龙风云》,我比较喜欢《大茶饭》这个片名。百度上说:
“粤语方言。所谓‘大茶饭’,旧时是指酒席饮宴的食物,皆因比普通日常饮食好,所以被用来形容“油水”丰富的事。“大茶”的来由是,旧时家贫者饮茶,是难以买的起“整片好叶”的那种好茶,只能化小钱买碎叶末的次茶,偶尔改善喝“大叶好茶”就是在饮宴吃酒席上。因此酒席的“饭”被俗称为“大茶饭”。这词在过去,一般仅流行于下层人士,后来引申为‘大买卖或者做大事’的那种意思。但词本身含义“油水丰富”是不变的,大买卖不是“油水丰富”么?
但现已多指“去打劫”,谓“去食大茶饭”。某人是专吃“大茶饭”,是指某人专做大贼的。”
这个电影好就好在语言,虽然很多粗话,但非常写实。事实上,香港人说的白话就是这个味道,这个香港人不止是帮派圈子,凭我生活多年的观察,普通的市民甚至读过书的人也喜欢讲话带江湖味。文绉绉的广东话怎么听怎么别扭。
帮派或者社团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暴力血腥,讲义气,有仇报仇,和警察犯冲,当然还有——只认钱,有钱就是老大。如果说社团是一家公司,主营业务之一就是卖凶杀人,或者运用暴力侵占本属于他人的利益。雇主可以是任何人。根据“只认钱”原则,越是富有的人或机构,越有可能买凶。于是乎地产商雇佣帮派社团为自己办事就不足为奇了,如同影片中的阿Bill。他代表地产商,意图收走阿媚经营的茶餐厅。阿媚是茶餐厅的经营者——租户,黄秋生饰演的阿鬼(黄金贵)则是商铺的业主。为了争夺商铺的所有权,混迹不同帮派的表兄弟鬼和Bill最后血腥械斗了一场。
事实上,帮派和社团只是面上的打手,真正的老板是我们饭桌上常常聊起的地产商。资本主义和帮派的逻辑根本上其实也相差无几——有钱就是老大。商铺作为一种稀缺商品,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当然只有资本雄厚的大型零售商、连锁餐厅什么的才出得起高价。久而久之,个体户在街边消失了,小书店只能上二楼,逛街看到的总是那几个招牌。
我们的邻居日本也不是例外。日本的暴力团/极道非常出名。他们中间也有专门做房地产生意的——Jiageya,即土地鲨鱼。土鲨是地产商或银行雇佣的极道团体,运用暴力恐吓手段逼迫小租户小业主搬出家园,房屋即被地产商所占有。或者雇佣黑社会铲除做生意的路障,比如94年,名古屋住友银行支店长畑中和文就是被黑社会所枪杀。因此房价或租金中就有一部分是土鲨的工资。但是老板们——地产或金融机构用土地做投机生意,也不一定会赚钱。投机生意有可能演变成类似我们90年代初海南那种房地产过热的,击鼓传花的炒楼花游戏一结束——海口便被定格成烂尾城。而日本80年代地产泡沫积攒到某个程度,一旦破裂就是长达20多年的萧条。
有的年轻人混帮派是觉得跟住大佬食到大茶饭,在缠斗混战中得胜好威。成英雄了,赚钱了。但终究暴力伤害与恐吓是犯罪。地产商和银行为了争夺投机生意,铤而走险也要非法买凶。无论是卖凶或是买凶,都不能说是一招好棋,是放弃正路的旁门左道。然而,做了恶事就免不了要受恶报,唯利是图的社会也不是个良性的社会。
2 ) 没什么说的,必须差评
人家都看不起你大陆人,你还舔着脸的给人家鼓劲,还说什么电影没政治,爱国还有罪了,幸亏我感觉到汉奸比原来少多了,没什么说的,就算再好也是零分,建议那些说外国好的早日离开中国,一方面呢,别腻歪了自己,另一方面也别腻歪了别人,吃着中国的饭,享受着中国的福利,眼里却只有外国爹,何必这么折磨自己呢,早点滚蛋。
3 ) 网络蓝卫兵如何死的爹妈??
1)传说中为了实现“皿煮”“自由”而战的人,多出现于各种论坛,新闻门户,贴吧,微博中。
(2)跟几十年前的“宏卫兵“没有本质区别,打着“皿煮”“自由”的旗号打砸,游行的被洗脑人士。
(3)蓝卫兵多由社会底层人构成,被已经被洗了脑或收了钱的“公知""社会良心”所带领。
(4)在网上也有很多其他称呼“皿煮逗士”“普世婊”
4 ) 四星不足三星有餘
好啱一个人静静嚟睇嘅电影,幾鐘意呢種富有生活氣息的香港小製作。邊緣化嘅黑社會喺呢個時代點樣去生存非常值得挖掘。本作採用插敘手法,睇開篇會以為係一出悲劇,而覺得每一滴溫馨都咁樣珍貴,到後來至知呢種基調嘅作品根本無謂去無啦啦寫死男主角。
黃秋生不愧為戲精,阿Sa亦有啲淡淡嘅靚,兩個角色都令人回味。
四星不足,三星有餘。
5 ) 你们得逞了
一部与政治无关的电影,因为一个演员的政治观而遭人嫌弃唾骂,然后这帮嫌弃唾骂别人的人还在扮晒清高一样,如果真系清高的话,扯什么政治谈电影啊,不喜欢这个演员,没看过他的戏,上来豆瓣瞎搅和什么啊,多的是吐槽的地方,为什么非得把这里弄脏,一副唯恐天下不乱的样子,还摆出一个像模像样的英雄狗样,有本事打1星,你把你对这部电影的看法写出来,而不是大口大口地唾骂演员。你们说华人的电影越来越没有意思,现在有那么一点意思的、有那么一点才华的却被你们用讨厌演员的原因给喷死了,你们是自己搞死自己的艺术的,就因为你觉得你有那么一点好像可以炫耀的政治觉悟,你亲手杀死了一帮努力做电影的人,你们得逞了。
6 ) 香港黑社会的堕落史
80年代,香港的英雄片黑社会片反映的老大们都是很威风的。《英雄本色》里的宋子豪,小马哥,出场都是大衣围巾,风度翩翩,包括后来上位的大头成,也是墨镜黑衣,围巾飞扬。《英雄好汉》《江湖情》里的季哥,勇哥,朱老大出场都是气势如虹。甚至那些反派角色大傻之类的出场,也是西服革履。出去谈判,一定是三辆奔驰一前两后呈品字型排开。喝酒也都是XO。干的营生也都是制造伪钞贩毒的大买卖。
90年代,随着黑社会集团化企业化的发展趋势,豪哥等老一辈人的死的死退休的退休。像就《古惑仔》里蒋天养这辈人已经高高在上,不亲自出来打拼了,都靠手下靓坤以及陈浩南山鸡等小辈打打杀杀,用的武器也改成刀了。服装都是以皮衣为主。黑社会的经营范围也是卡拉OK饭馆茶楼赌场等,所谓反派也只是借着各种地盘偷偷卖摇头丸而已,出门不再是奔驰,那是老大坐的,陈浩南们也只能坐丰田面包车。
回归后,香港的黑社会更是堕落,小混混居多,大批警察卧底打入黑社会组织。老大也没老大的样,小弟也没小弟的样子,新世纪后更是如此,《夺命金》里刘青云一身蓝色休闲西服配凉鞋也是醉了,刘青云老大过生日,为了省钱,一桌坐十几个人,而且吃素。为义气去警局保人,去向收废品的黄日华借钱。
到了《潜龙风云》更过分,黄秋生场子被砸,跟小弟说:以后再有这事报警!小弟表示疑惑,黄秋生说找人不得花钱?报警免费的。
一个丧父萝莉,一个有礼貌有情怀的黑道大叔,设定类似杀手莱昂,却不是纯意义上的黑帮片或动作片,更多的是表现香港市民平凡而又特殊的市井生活,颇有老港片风味。
特意将热门评论里的5毛都举报了一遍,好累啊,垃圾太多
差评因为黄秋生
片子一般,但是黄秋生是真的“从没演过烂角色”,真正好演员。那些“打一星”、“抵制”的家伙,人家是演员,不是卖身为奴。还有你们算什么东西,你们好好付钱去过影院看过黄秋生电影么?
当然是为看黄秋生,没想到,给最多惊喜的是蔡卓妍,娃娃脸没变,多了表演的分寸感。整个片子都很有分寸,甚至稍嫌清淡。黄秋生又演“阿鬼”,追女段落,兴之所至、信手拈来。结尾,黄岳泰又食蛋挞,镜头机位似都一样,显然在向1998年的《野兽刑警》致敬。一恍竟去十六年,不敢想。
你不喜欢你可以不看,你看了之后就不要太个人主义片子和片名是两回事,名字挺霸气的还…剧情汗了
对一个良心艺人,必须来拉分。
实在没想到,douban那么多ff,连别人支持的是啥都没搞清楚,连别人支持的东西在内地都不能公开拿出来讨论都被屏蔽,还在傻愤的要打倒谁要抵制谁.对这样的人,我想说,奴才做久了,骨子里都有奴性,还是学会翻墙,到外面看看吧,弄清楚z中是为什么,再来抵制吧.
蔡卓妍好可怜 上次被杜汶泽连累 这次又被黄秋生连累
少看新闻联播。
感觉不是在电影节中看得最好的影片,估计是因为大团圆结局和对香港黑帮电影的追忆才作为釜山电影节的闭幕影片吧。
你们这些sb,这是评价电影还是评价政治?大家来豆瓣是看这个电影如何的。电影!电影!电影到底怎么样?一群狗脑子。
#釜山国际电影节# 闭幕电影。 一个非典型温柔黑帮爱情故事。只是类型电影的杂交产物,故事也不算太有说服力,但黄秋生演得很好增色不少。
看完後身邊的韓國人問我們這片是不是沒剪完就上了? 很無奈的只能告訴他們 不好意思 港產片都這德行... 為黃秋生默一下哀....
本以为电影看多了,大家都能长点脑子,没想到脑残还是这么多,记住,电影就是电影。
没有独立的人格,怎么跑到豆瓣来评论呢?环球时报欢迎随时来搞。
不多说,用行动支持自由
看着这密密麻麻的一星,我想起了聚贤庄上萧峰和向望海说道:你算是什么东西?也配来跟我绝交。
★★☆ 明明是一語雙關的《大茶飯》,大陸片名叫《潛龍風雲》,硬生生把一部愛情輕喜劇搞得像警匪黑幫片,真的是走味。黃秋生一個人的戲比電影其他所有加起來都好看,只是正常發揮,就已經輕輕鬆鬆超出其他人一大個截了,明明是九唔搭八的配對、接不住戲的對手,還是能從他的一舉一動中感受到在人物裡。
其实电影真的不咋的,剧本烂,拍得粗制滥造,不过加菠萝的菠萝包有创意。多加一星是为了表示对豆瓣脑残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