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了《光猪六壮士》,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初中。如今再看,仍旧非常棒。毫无关系的,走到末路的人,散发的暖,温暖了彼此。他们脱下了衣服,却穿上了尊严。落泪了三次,擤鼻涕五次(因为感冒)。我非常非常喜欢英国电影,严酷的现实背景中长出来的浪漫,像《舞出我天地》。
相比之下 这部十几年前的英国喜剧要坦诚赤裸的多 与其说是部喜剧 更觉得像是一部温情的励志片 那种面对尴尬与荒诞境遇下的人生 保持一丝卑微尊严的戏码 是英国佬拿手的 看着这六个实在其貌不扬却又各具特点的家伙 滑稽的扭动着身体想要模仿脱衣舞 一次次因为尊严或者流言而退缩产生心理冲突 都拍的很细致 好玩的是这部片子创造了当时英国电影的票房神话。。。
“当女人开始站着撒尿的时候,男人就绝种了。”
这是电影《一脱到底》(又名《光猪六壮士》)台词。
女性反抗男权的运动持续了几个世纪,在“女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女性主义电影和意识形态批评也开始崛起,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据了不可忽视的地位。
大部分的女性主义电影往往都在批判女性意识的缺失,露骨展现男权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而最终女性反抗的方式往往通过了自我毁灭的方式,比如《末路狂花》。
但是,《一脱到底》的视角却非常独特,这部电影展现了女性地位提高之后,男性面临的生存焦虑。
一、 失业潮下,男性在职场中被女性取代
影片一开始,刚下岗的钢铁工人盖茨和戴夫就带着盖茨的儿子偷钢铁,不幸被反锁在了钢铁厂中。
好不容易逃脱了出来,盖茨的儿子奈森却把好不容易偷出来的钢铁掉到了河里,导致戴夫和盖茨狼狈地站在河中央的汽车上,显得非常无助。导演用一个全景景别将河中央无助的戴夫和盖茨框住,暗示了两位下岗工人此时的迷茫和无奈。
此时,英国社会正赶上失业潮,经济大萧条使实体工业面临重创,像戴夫和盖茨这样的下岗工人还有很多。比如影片的另外四个主人公。
隆佩也曾是哈氏工厂的员工,失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于是想要自杀,幸亏戴夫和盖茨恰好路过救了他一命。
钢厂原来的主管杰罗也面临失业,只能每天去学交际舞打发时间,而他也有养家糊口的压力,至今他的妻子还不知道他失业的消息,于是他每天还要假装上班。杰罗也在努力找工作,不过他找工作时也是处处碰壁,好在他曾经是主管的身份能够帮助他暂时获得考官的认可。但是,由于盖茨和戴夫决定组建脱衣舞男团,而这一切都需要有舞蹈基础的杰罗的帮助,于是捣乱破坏了杰罗的面试。
当然,如果没有他们的捣乱,杰罗的工作也难有着落,但由于影片没有交代杰罗的实际工作能力,在此也不胡乱猜测了。
影片用一些镜头和情节暗示了在当时的英国社会当中,重要的工作岗位都是女性主导,由于女性地位的崛起,男人似乎都找不大像样的工作。比如“六壮士”在看电视的时候,连电焊这样的男性工作都由一个女人在完成。
盖茨想要经常见到儿子奈森,但是奈森母亲却提出让盖茨付生活费的条件,没有工作的盖茨根本没办法满足这个条件,于是奈森的母亲表现轻松地要给他介绍包装工的工作。男性的工作需要女性解决,在《一脱到底》的世界观中,男性是依附于女性的。
在这部影片当中,处处体现了女性地位的提高对男性生存造成的危机,尤其是在职场上的取代。
二、消费社会中,男性身体成为商品
在传统意识中,跳脱衣舞一般是女性的工作,但是由于失业潮的影响,六位男主人公不得已选择了脱衣舞的工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盖茨和戴夫路过脱衣舞俱乐部,发现里面仅供女士进入,而里面提供男性脱衣舞表演。戴夫知道自己的阿珍很喜欢去看脱衣舞,于是盖茨好心帮助戴夫叫阿珍回家。偷偷进去后,竟然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看着里面女性的狂热,他萌生出组建脱衣舞男团的想法。
在这里,女性成为了消费主体,而男性成为了被消费对象。
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指出,身体是最美丽的消费品。
但是波德里亚在书写这本书的时候,“身体”指的是女性身体,女性身体的美丽成为男性社会的消费品,而且是快销品。
然而,在这部影片中被身体消费的是一群中年男性,他们没有完美的身材,只有圆鼓鼓的肚皮和茂密的胸毛。为了能够尽快“成团出道”,他们只能拼命健身、减肥,没日没夜的在屋内排练。
由于他们的排练被警察撞破,盖茨不仅失去了对奈森的探视权,而且还被禁止排练。
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哪怕只有一次演出机会也要抓住,于是在影片的最后时刻,“六壮士”完成了他们人生中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脱衣舞表演。
三、反阉割焦虑与女性凝视
弗洛伊德曾经提出“阉割焦虑”的概念,就是说男性在幼年时期由于“恋母情结”会敌视自己的父亲,会想要与父亲竞争,而产生被父亲阉割的恐惧感。
但是在这部影片当中,对于奈森来说,父亲反而是偶像一样的存在,即便能力强大的母亲足够照顾自己,但是奈森却还是想要和父亲在一起。他甚至为了完成父亲的梦想而拿出了自己的小金库,甚至在盖茨质疑自己的时候,奈森也愿意相信父亲会成功。
在男性意识主导的影片中,窥视镜头往往是展现男性对女性的凝视,女性成为了男性视觉消费的对象。在《一脱到底》的“第一幕”(通常认为是前30分钟的“建置”部分),同样有一个窥视镜头,是在脱衣舞俱乐部的男厕所里,一群好奇的女性闯入男厕所,而盖茨在自己的“领地”里居然要躲藏起来,只能通过门上的洞窥视外面的一切。
盖茨窥视的内容是一个女子站着小便,似乎在向男性社会宣战,而盖茨代表的男性竟然以这样的方式接受了“战书”。
随着剧情的发展,盖茨等“六壮士”开始组建脱衣舞男团,而镜头也开始从女性的视角来审视他们。
比如当胖戴夫觉得自己无法胜任脱衣舞的工作,而选择去做了超市保安的时候,劝说他的盖茨与他在超市大打出手。在不远的背景处,一位女性回头凝视着他们的打斗,他们就像小丑一样成为了女性的视觉消费品。
在最后,他们登台表演脱衣舞的时候,台下尖叫的女性全都在凝视着台上的一切,看着一丝不挂的他们起哄。
在《一脱到底》之中,男性与女性出现了性别对立,传统的性别观念被颠覆,女性的地位已经凌驾于男性之上。
结语:
这部电影的导演彼得·卡坦纽因此获得了第70届奥斯卡最佳导演的提名,虽然与奖项失之交臂,但是《一脱到底》却斩获了当年奥斯卡最佳配乐的奖项。此外,其在第51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中斩获最佳影片、最佳男主、最佳男配的奖项,同时在德国电影节、意大利大卫奖等各种国际大奖中崭露头角。
彼得·卡坦纽在《一脱到底》中展现了价值观延续到了他日后的影视剧创作中,他非常擅长拍摄女性,尤其是女性意识的独立和觉醒,他导演的电视剧《公关》、《喜鹊谋杀案》、《军人的妻子》等都是以女性作为主角的。
谁说男性导演拍不好女权?
也许,男性导演拍摄女性主义影片会找到更加独特的视角,《一脱到底》就如是。
据说雪莱这么说过一句:“不穿裙子的时代到来了,不穿裤子的时代还远么?”。这是否是现代西方脱文化的滥觞,我真的不知道。只晓得Christian Dior是第一个把裙子剪到小腿以上部位的时装设计师。而玛丽莲·梦露落落大方向全世界宣告:I want the world to see my body。之后是麦当娜在演唱会上经典的电眼红唇,鱼雷胸罩,内衣外穿。从1974英国出现第一例裸奔,到2005年温布尔登网球赛的“山寨夏娃”,再到近来女网球选手扬科维奇在球场上众目睽睽之下换内裤。这些“脱故事”均是女子居多,无论是在平常生活还是色情行当里,男人当众脱衣的寥寥无几。
大部分男人的反应是横眉冷对:让老子为你脱衣服?!开什么玩笑?!
但让人莞尔的是,就是在以保守著称的大不列颠,出产了这部让人又哭又笑的《The Full Monty》,中文名为一脱到底或者脱衣舞男,港译为光猪六壮士。个人认为,港译更为传神有趣。脱衣舞男的说法让人有职业方面的联想,甚至想到鸭子,但这部电影里的六个男人却怎么也谈不上professional。他们是一个异于常规与传统的非典型组合:一瘦,用赵丽蓉的话说,跟小鸡子似的;一胖,真是不折不扣的“猪”;一老,德高望重老干部;一黑,黑哥们,但阳具特小(个人认为意在讽刺凡是黑人那活儿就大的说法);一怂,软蛋一个,从小到大便宜一点没占着,倒霉事一件没落;一猛,性感强壮,那活儿尤其,绝对符合王婆所说好男人标准“潘驴邓小闲”中的“驴”。
表面看来,无论如何,他们中除了一个大JB帅哥还算符合舞男标准之外,其他的要想登台热舞统统没戏。但在导演看来,没戏就是戏。六人本来是工作稳定的钢铁工人,但英国钢铁工业在上个世纪90年代风光不再,行业技术改造使得大批工人失业,这六人也在其中。堂堂大男人,竟然在家里无所事事混吃等死,上不足事父母,下不足蓄妻子,实在很没面子。如果不是实在没辙,估计这六个男子汉是打死也不会出道的。由于基础不好,排练舞蹈的时候,众人内心仍挣扎不已,但瘦子Garry鼓励大家:We have nothing to lose!没有什么好担心名誉的,因为我们已经没有名誉可言;也不用担心失去什么,因为我们已经没有什么好失去。于是乎,脱衣舞六人行粉墨登场。乖乖,光猪六壮士,何其“壮”也!
这六个男人脱掉的何止是衣服,种种的面子、尊严,甚至社会规范,都在舞曲飘摇中轰然落地。以传统著称的英国男人在经济危机来临的时候可以去跳脱衣舞,不禁窃想在当今全球经济形势不佳的形势下,我们中国男人何时能够上演这一幕。仔细想来,现代社会的生存困境永远是小人物的悲歌,但小人物也是有尊严的。衣着光鲜的上层人士从不脱衣,他们只看人脱,或只脱人衣。这年头,舞男舞女尚知尊严,惟大款大腕廉耻无存。
也许正是应了那句话:人不要脸,天下无敌。经历重重困难、非议、嘲笑之后,曾经灰头土脸的下岗小分队豁出去了,他们身着警察制服,内套鲜红丁字裤,在镁光照耀与音乐轰鸣中,脱去衣服、脸面与尊严,蜕变为训练有素的脱衣男六人行,赢得了满堂喝彩。
早在维多利亚时期,诗人考文垂-帕特摩尔就在其最著名的《房屋里的天使》中写到:男人应该被取悦,但是想不想取悦他们则是女人说了算。现代媒体对男性形象的阐述更倾向于负面,将男性形容为小丑,嘲笑其大男人主义。美剧《欲望都市》以及电影《阴齿》即是典型。但指责男人有的时候也未免偏激,有些女权主义者往往矫枉过正,甚至成为女性沙文主义者。她们过度沉迷于女性被害人研究,并且在言语上对男性进行猛烈攻击,最常见的即“男人没一个好东西”,号召姐姐妹妹站起来,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怨仇深,红色娘子军团结起来,咬牙切齿,一起捏碎男人的卵蛋,切掉男人的JJ!
其实,大可不必。我觉得男人也好,女人也罢,都应该好好看看这部在两性态度上颇为中肯的电影。这部让女人自豪,也让男人自省的电影。女人自豪是因为自身地位的提高,片中的女性甚至男人一样站着撒尿,无疑是女性地位上升的强烈暗示。男人自省是因为男权社会的逐渐没落,片中的男性专为女性大跳脱衣舞,不得不让向来老子下第一的大男子主义者反思。
不可否认,男人们一直都很贪心,在他们的臆想里,完美的女人应该是这样的混合体:餐厅里的厨师,起居室里的女仆以及卧室里的荡妇。因此,作为一个臭男人,我在这里狠狠地羞愤一下!其实作为男人,如果不是品行太操蛋的话,一般都愿意为女人付出。前提是女人的要求不能太复杂。我不敢保证其他的男人以后会怎么样对待自己的女人,但如果我有了女朋友,我会做到以下几点:
给她做饭,陪她逛街,送她鲜花,给她讲故事,为她写情诗,给她kj,还有,活塞运动之前的热身环节,我会为她跳一支华丽丽的脱衣舞。
PS:脫衣舞,(Striptease),又稱光豬舞,是包含情色和性意味的舞蹈,通常是商業表演,表演通稱為脫衣舞孃,也有男脫衣舞者,近稱「光豬」。正統的脫衣舞動作優美、性感,富有美感,能引起觀眾的遐想而不致猥褻。但一些色情場所卻以「脫衣舞」為名包裝粗製濫造的色情表演,令不少人對這門藝術有誤解。【本词条来源于维基百科】
The six leads did in fact perform a full-frontal strip-tease in front of 400 extras. Director Peter Cattaneo described it as "a one-take deal."
六位主演在400个群众演员面前真的表演了一次正面全裸。导演说那一场戏是“一条过”的。
http://www.imdb.com/title/tt0119164/trivia``The Full Monty'' is about more than inventiveness in the face of unemployment. It's about ordinary blokes insisting that their women regard them as men--job or no job. If they're reduced to stripping to pay the bills, well, a lot of women know all about that. This is the undertone, and yet the movie develops a broad, healthy band of humor. It's bawdy, but also gentle and good-hearted, and I felt affection for the characters.
《一脱到底》说的不仅仅是在失业时候的突发奇想,更多的说的是平凡男人要女人看到他们的男子气,不管是有工作还是没工作。如果他们无可奈何地堕落到脱衣赚钱,那么,女人之间就会传开。这是潜在的情感,然而这部电影却展开了一种宽容,积极的幽默,是有些低俗,但是温柔而好心肠。笔者开始同情那些角色了。
The film's last shot is not hard to guess, although it's less explicit than some audiences will expect. It was applauded at the screening I attended, but I wish there had been another scene afterward. It's not what you do, it's how you feel about it, and I wanted to see a payoff (triumph, maybe, or more likely relief) on the faces of the men.
影片的最后一幕是预料之中的,虽说表现得比观众预期的要含蓄。在笔者看的那场放映厅中,观众们鼓掌了,但是其实笔者希望在那一幕之后有多一个场景。有时候重要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对于你做的事情有什么感受。笔者希望看到角色们的反应(高兴,或者,更多的是松一口气)。
http://rogerebert.suntimes.com/apps/pbcs.dll/article?AID=/19970827/REVIEWS/708270301/1023
剧情有些跳跃,一些故事发生得有些莫名其妙,这样的处理方式就让故事变成了一个完全的童话,没有了其所希望承载的那种现实的沉重感。 @2013-01-02 01:18:52
本电影情节后没有多少可以说的,荒诞的充满辛酸的小幽默。来被很多小成本电影所模仿,如今看来已经索然无味了,但是影片反映九十年代英国的那种对撒切尔夫人时期下岗的恐惧感还在,则非常有趣,那时候的英国远不如如今夏洛克的英国那般阳光爱卖腐。
大多数人生都很糟糕,如果摆脱不了糟糕,就在糟糕里笑吧。
英国大概是世界上最有资格拍一部关于工业衰退电影的国家吧。六个下岗工人成为脱衣舞男,是个多荒诞的故事。电影出彩的地方在于,即便是励志温情,却没做过头。过了这一晚,他们依然是一群失败的下岗工人,没成为真正的脱衣舞男,不过是他们能以幽默的态度拥抱他们的失败罢了。NOT TOO BAD!
笼罩一层浓厚的英国现实主义之光,自嘲适当、认真而且健康,既非尖酸又不刻意。下岗后被逼到底裤也保不住,只好自我开导接受新出路,互相鼓励终究好过独自承受,暂时不提明天。虽然体型不太完美,舞姿蹩脚,但竟然high过魔力麦克。领舞那位哥起到了提升整体颜值的作用。
曾经的工业基地、钢铁厂、一群失业工人、孩子抚养权的争夺、加上不断的音乐,很难不让我想到看了还没两周的钢的琴,但是更短的片长,却完成了更出色的故事。PS:对比下陈桂林的闺女,我只能说还是儿子好啊!电影资料馆。
典型结构主义,我们都知道最终会实现什么,只是看过程中如何出现障碍以及解决障碍。当然真实生活一定没有那么顺利,所以悲惨反而变成了励志。另外,男色消费也是有趣的笑点之一。那么色情业是否一定是性别压迫呢?
好,这里是精力旺盛的流氓无产者们,而且是正向的流氓无产者的表达
无厘头版《入殓师》+猥琐男版《阳光小美女》么!!!喂喂你们六个演到最后是不是要灵魂出窍啊!!!飞翔吧大盖帽!!!
他们找到了已经转业在舞厅当演员的前工头杰拉尔,于是,当地第一个专门的男人脱衣舞团成立了!随后,黑人霍斯和小伙子盖伊也闻风加入了这个团体。在一连串爆笑的场面下,这个脱衣舞团第一次演出就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虽然因为涉嫌色情遭到了警察调查,却为这个团体
轻喜剧,参杂着一点灰色的社会忧伤、最想知道的是里面的男主角是不是【阿甘正传】里阿甘的那个长官啊?
5月看完《大浴场》就把《光猪六壮士》纳入观影计划,可还是拖到了9月才终于观影:1.-Gaz: I tell you, when women start pissing like us, that's it. We're finished, Dave. Extincto.……A few years and men won't exist. Except in a zoo or summat. We're not needed no more, are we? Obsolete. Dinosaurs. Yesterday's news. 2.片名<The Full Monty>是英国俚语,意为"整个全部",美国发行方一度为片名感到迷惑因为片中没人叫"Monty"。该片在美国上映时很多电影院都印制
腐国版[钢的琴],[钢的琴]骨子里是愤怒的悲观的无奈的,而[光猪]则是乐观的幽默的励志的,充分体现了两国民族性的迥异。
英式黑色幽默,始终让人保持微笑;温馨、励志、讽刺而又不脱离生活,夸张一点可以说是让人笑着流泪。★★★★
刚才看了《光猪六壮士》,第一次看的时候我初中。如今再看,仍旧非常棒。毫无关系的,走到末路的人,散发的暖,温暖了彼此。他们脱下了衣服,却穿上了尊严。落泪了三次,擤鼻涕五次(因为感冒)。我非常非常喜欢英国电影,严酷的现实背景中长出来的浪漫,像《舞出我天地》。
当年被央视当做资本主义衰败的素材大力宣传,好像都上新闻联播了
脱掉衣服,也脱掉被生活爆锤的皮囊。警察用监控录像带确认证据,光猪用监控录像带矫正舞步,很地道的英伦喜剧,蠢萌,又透着点浪漫。特地去BoxOfficeMojo查了下,成本350万刀,全球卖了近2亿6000万刀,可怕。
裡面反復出現的一支舞曲,竟是我常聽的歌兒,我不愧精神老人
DNA的翻译真烂
爷们儿就该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