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06年刚大学毕业的我正经历一场纠缠的感情,对社会对未来既兴奋又不知所措,偶然的一次机会在豆瓣上遇见了一位叫听夏(谐音停下)的女子,时而写温婉的影评和书评,时而用尖锐的文字直面当时社会上的不公,于是她的文字变成了我孤独时的慰籍。她爱好旅行,摄影,读书,看电影,写的文章也颇为共鸣和深刻,后来因为有些言语太过不合时宜,豆瓣已不再可用。于是转而follow她的博客薇罗独语,还把自己的邮箱用她的英文名字注册。她大抵生活在武汉,遇见了一位叫小浪的男生,还养了一个兔子,在博客里记录了她平淡而又热烈的感情,我偶尔还把博客转到自己的QQ空间,还和我那为数不多的同窗好友分享她的快乐。某天她在博客里公然给小浪“招聘”女朋友,因为她认为他和她的价值观不同,并且在博客里说明了她的精神独立可以以云淡风轻的方式离开一段感情,感情并不会成为她的羁绊,曾经爱过即可,并不介意从容的让位,这让我颇为震撼。再往后不知是什么原因,这个博客也不能再访问。 2.高中时买过几期《萌芽》杂志,那时他们正在举办新概念作文大赛,我记得还出过入选作文的合集或者独行本,那时偏居一隅的我并不知道社会上正在热播《东京爱情故事》这部电视剧,只是从这个选集中看别人在写永尾完治和赤名莉香的故事,因为没看过电视剧也还没感情经历,只是好奇这部电视剧的魅力。毕业后第一次看东爱除了感慨赤名莉香爱的炽热,却不解为何她一直在撮合永尾完治和他的初恋,再加上自己的心高气傲,觉得这电视剧也不过尔尔。再后来经历了感情的纠缠和曲折后,再回首这部电视剧却成了我的最爱。 3. 前天在公众号上看到了推荐这部电影《千寻小姐》,从预告片里千寻的笑容里依稀看到了赤名莉香的影子,于是在昨晚看了这部电影,看完后心潮澎湃,第一次萌生了写一篇长篇影评的想法。 4.看日本的电影不多,之前只看过得过奥斯卡的《入殓师》和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这部电影和这两部一样,用平缓,收敛的手法渐渐的剖析人和人的隔阂。只不过这部电影里展现的是千寻,这位并不避讳自己曾经作为性工作者的女子用自己的温暖去感染身边三个人的故事。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总是联想起去年看过的《海边的曼彻斯特》,同样的克制,却不一样的暗潮涌动。海边的曼彻斯特的选景是冰冷的冬季海边,用环境去衬托卡西阿弗莱克消肃的内心挣扎,而《千寻小姐》的选景却是暖色的,象征着千寻的热情,刚看完电影我一度认为如果《海边的曼彻斯特》是丧的主题,《千寻小姐》是治愈的,一如《入殓师》。 5.细想一下“治愈”对于千寻小姐是不公的,固然对于其它人来说这是一个happy ending,影片最后大家一起聚餐那轻松的氛围似乎要为这部电影画上一个句号,可老太太和千寻电话里那句“你不在了寂寞的氛围也没了”即让千寻这个平日里热情洋溢的女子泪流满面。影片并没像《海边的曼彻斯特》因为剧情需要交代女主为何曾经放逐自己,对生活心灰意冷转而成为性工作者的原因,这正是这部电影的巧妙之处,用主线去反衬这背后的故事。 6.影片里的一句话“我们都是借用了人形的外星人,彼此都是陌生人”宣扬了这部电影的主旨,隔阂和不被理解,流浪汉/高中生/小学生,莫不如此。流浪汉这条线着墨不多,主要是用他穿着她给他洗澡后换上的她的衣服后从容去死,然后她将他埋葬来串起后来她埋葬路边死去的一只海鸟后和一个经历家暴路见不平的男人放肆的去释放自己的感情。而高中生这条线我认为是千寻的映射,虽然高中生家里的晚餐精致,营养丰富,却刻板和死气沉沉,父母貌似关心她的爱好却不了解她的真实想法,所以吃这个饭让她感觉到没有一点味道。而千寻给她做的便当却让她兴致盎然,当她给丢了钥匙没法进家饥肠辘辘的小学生做面团时母上的刻薄让她彻底失望,而在小学生家里,在凌乱的饭桌上吃着小学生妈妈做的饭即让她痛哭流涕。对于千寻,她又有多少类似的场景。 7.回到那个庸俗的话题,千寻为何爱不起来,对人若即若离,当她发现她爱着店长的时候就离开店长,当她“治愈”了便当店老太太和高中生后也从容离开,影片没有细说却让我更加对她的过往感到一阵寒意。她也需要爱,也需要共情,遇到那个路见不平的男子就和他亲吻和ML即是她感情的宣泄,而她并不享受ML的过程,相反还比较痛苦,定是因为这让她想到了悲惨的过去和从事性工作者的经历。 8.《海边的曼彻斯特》里卡西阿弗莱克最后尝试入世,《入殓师》最后女主也和男主和解,《千寻小姐》里千寻却一直游离在出世和入世的边缘,她帮助高中生和小学生,却不愿他们为了感谢她让他们进入家门给她礼物。她爱店长却把他尊为长辈。 9. 我把这部电影看做是《东京爱情故事》的续编,因为她俩都有相似的笑容,虽然千寻的过往一定比赤名莉香更为惨烈。 10.工作这么多年,总是时不时的想起听夏这个自认为是我“人生导师”的女子,也不时的从网上寻觅她的消息和踪迹,博客不可用以后她在微博以“一朝采薇”这么洒脱的名字继续记录的她的生活,从那只言片语知道她独自带着她和小浪的孩子(波妞)在云南旅行,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虽磨平了她的一些棱角,但她依然特立独行,云淡风轻。后来连微博也不再可用,有一天在微博上找到了一个可能和她在一起组成的类似读书分享会的她的朋友,私信问她听夏现在是否还在记录她的生活,比如微信公众号之类的,她说她已经不用微信,也不开博客。怅然所失,一如赤名莉香的不再回头,一如千寻远去的镜头。
谨以我的第一篇也是最后一篇影评来纪念听夏,愿她在他乡安好。
文中提到的电影凭记忆而写,如果有出入,请谅解。如果这部电影理解的和你有出入,以你的理解为准,毕竟我们也是陌生的外星人。
有这么一个女孩子,她喜欢跪坐在地上和流浪猫聊天;
她独自一人荡秋千,独自一人去海边散步;
她把自己的便当送给流浪老人,陪他吃饭、帮他洗澡、送他干净的衣服穿;
她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耍,充满耐心;
她很快乐,她很孤独。
这是电影《千寻小姐》的故事开篇。
《千寻小姐》改编自连载漫画,女主千寻由我很喜欢的演员有村架纯饰演,她还主演过《花束般的恋爱》、《垫底辣妹》、《铁道:家色》、《咖啡未冷前》、《短剧开始啦》等作品,是一个很有灵气的演员。
这部电影中,千寻在海滨城市的一家便当店工作,她有着纯真的眼神、灿烂的笑容和可爱的性格。
她在便当店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她坦言自己曾在风俗店工作。
她在医院陪伴生病的店长多惠阿姨,和失明的阿姨一起叠千纸鹤,带她去海边听雨;
她帮助无人照顾的单亲家庭儿童小诚,陪他渡过放学后的孤独时光,让小诚的妈妈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小诚身上;
她独自一人在深夜挖坑,掩埋猝死在偏僻角落里的流浪老人。
千寻身边聚集了一些人,他们彼此照亮,彼此温暖。
就像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说的那样,无论何人、无论何时、人们总要在乌云周围,寻索着浪漫的微光活下去。
这样的千寻有一个小粉丝,一个孤独的高中女生冈治,由丰岛花饰演,她还出演过《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中大豆田的女儿小歌,是一个很惹人疼爱的小姑娘。
冈治生活在一个压抑的家庭,父亲专制又霸道,母亲活在一个模板里,为人死板,只会围着父亲转。
冈治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和理解,在最难过最压抑的时候,她发现了千寻。
她被千寻身上的自由气息吸引,偷拍千寻,靠近千寻,和她成为了朋友。
因为千寻,冈治认识了和她相似的同校女生部千,和她来自同一个星球的小诚,这大大缓解了冈治的孤独和压抑。
关于千寻的过去,我们了解的不多,只知道母亲去世,她拒绝参加葬礼,也没有悲伤、没有悔恨,没有寂寞;
她不想独占一个人的心,也不想被人占有,她不喜欢恋爱的感觉,只喜欢清醒地享受快乐人生;
她去过很多地方,从不在一个地方停留太久,她放不下心中的孤独;
她本名叫古泽绫,但她喜欢别人叫她千寻,这个名字来自于小时候给过她温暖的千寻小姐;
在风俗店工作之前,她绝望到差点自杀;
每当感觉到温暖和爱的时候,她就会离开,走向下一个陌生的地方。
有网友不理解千寻穿着白色裤子跪在地上逗猫的场景,觉得不合常理,但我觉得这才是千寻,有着想要打破世俗看法的疯狂。
给流浪汉洗澡,独自一人深夜挖坑埋流浪汉,去黑暗幽深的地方散步,去偏僻的地方工作,都显示了她性格中疯狂和冒险的部分。
曾经有个客人告诉千寻,所有人的身体里都住着外星人的灵魂,这些灵魂都来自不同星球,所以人类生来孤独。
千寻一直在寻找与她同一个星球的人,她找到了,第一个同类是小时候有过一面之缘的千寻小姐,另一个是失明的多惠阿姨。
正是因为找到了多惠阿姨,所以她才要离开,去寻找更多的同类。
《了不起的我》这本书中写道:“每一个职业背后,都有一个自我”。
从风俗店工作者到便当店员工,再到牧场工作人员,千寻职业转型的过程,也是选择其中一个可能自我,让它跟世界发生互动的过程。
千寻在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工作之间,寻找着可能的自我,她有可能找到,也有可能一直找不到,但是她从未停止寻找的步伐。
她一直在路上,马不停蹄,一意孤行,心里怀着春天。
她预见了所有悲伤,但她依然愿意前往。
千寻也许和很多年轻人都很像吧。
我们或许都有一段不愿提起的过去,对于千寻来说,坦然面对过去的自己是她与未来的自己和解方式。
我好像对千寻的人生观同情很多,她说她好像没办法陷入到一段感情里,是因为自己知道不适合,就像让不能喝酒的人喝酒会死一样,我有时候也在想一段亲密关系对于两个人来说各自意味着什么……答案可能是不需要。
与其说千寻是孤独的,不如说她是自由的。她从来都不是一个遵守规则的人,所以她的离开也是情理之中。每个人开启自己的下一段生活都是需要勇气的,好羡慕像她这样的人哇
第一次知道有村架純是看她在《中學聖日記》中演老師,愛上15歲的學生可信嗎?一聽就想棄,可和好友們看了第一集就信了(同時被背景樂折服)。第二次是《花束般的戀愛》,她真得會演戲很聰慧。這部《千尋小姐》的角色也是非常適合她來演。如水的氣質,淡淡自然,柔中有剛,孤獨又暖人,上善若水的品格最高貴。
片中部分對白不乏刻意,但我還是欣賞。其實人活在世說簡單也簡單,無論經歷過什麼,曾經怎樣處事,現在結果如何都不是最要緊,要緊的是接受每個處境中的自己,與當下的自己和解,唯此才能穩步前行並與他人和諧相處。
一點摘錄:
“他們說飯大家一起吃會更好吃,但跟某些人吃會讓飯更難吃。好吃的東西哪怕你一個人吃也很好吃。”(是的,千尋自己享用bento吃得太香了)
“有個客人曾經跟我說過,我們都是住在人類身體裡的外星人。”
”他們說人都是一樣的,但事實是我們都來自不同的星球,難怪我們無法理解彼此。”
”哪怕是一家人?哪怕是愛人?哪怕是朋友?”
”對。這和你是誰無關。我們都來自不同的星球,這樣想是不是比較容易?”
”不同的星球……”
”但他們一定存在於世界的某個地方……”
”誰?”
”來自同一個星球的人,我總有一天會遇見他們,對吧?”
”當然。”
”現在不可能,我在水底。”
”好吧,先待在水裡,但人的身體本來就應該浮上來。”
”你是說像屍體那樣浮上來嗎?”
”不管是死是活都會浮上來。只要不掙扎你就會浮起來,但你開始慌張就會沉下去。好吧,等你浮上來,我會帶你去個地方。你有想去的地方嗎?”
千寻小姐是孤独的,当她小时候遇见那个给予她关怀的大千寻时,她有好几次想要去牵大千寻的手,她想要进一步体会这种被爱的感觉,但连续伸手好几次都没有引起注意,最后她拿着大千寻给她的名片站在有风的街头(这种感觉真奇妙,小朋友手里握着一张休闲会所的名片,就像是未来向她发送的一封邀请函)。
千寻小姐是孤独的,长大后她的确做了小姐,她的本名叫绫,在被会长问及名字的时候她最终决定要用千寻这个名字,从风月场所离职后来到一家便当店打工,附近受她鼓舞而振作的包括但不仅限于旁边工地的工人、单亲家庭的孩子、得了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家庭氛围压抑的女学生、容易发脾气的男青年......她是一个很特别的人,甚至于一个人吃便当的时候也能享受其中,认认真真地吃完每一份菜;她能够给别人沮丧的生活带来转机,让他们变得开朗、变得勇敢与自信。
但这些并不影响她是一个孤独的人,特别是当她用心去照顾一个陌生的小弟弟却被家长责骂,当她真诚表达自己对店长的感觉却被别人质疑,如果将自己日日饮酒寻欢作乐叫做对抗,那么像她这样不随意显露并努力生活应该叫做赡养,她细心赡养着自己的孤独,努力过得充实与精致,但她的孤独又有迹可循:在那个主角们悉数登场的聚餐上,她选择在相聚的时候离开,最后在电话里多惠对她说:“不管你去那里,都会有这样一种孤独感”。小姐作为千寻的工作切中了人物的内核。
我觉得在是枝裕和以后,日本讲述现代生活的电影不断朝着更澄明更干净的方向努力,以叙述出那种平静美好的感觉,但一味地追求精致容易落入鸡汤叙事的圈套,所以在这样的基调下又不能潦草地处理人物性格,权衡彼此对于导演来说是一件很考验功力的事,《千寻小姐》在这一方面不能说有多惊艳,毕竟它没有是枝裕和的画面,也没有坂元裕二的台词,但我觉得从观感上来看倒也不错,整部电影看下来没觉得有多枯燥,所以我给了四星。
有时候我们被孤独感包围的时候,或许也可以像千寻一样从过好自己的生活开始,与孤独和解是一件遥远的事,毕竟人的孤独或许无法求解,但像千寻这样不显不露,乐观生活,大口吃饭,默默影响身边的人也挺好,毕竟“吃饭都吃这么干净的人,一定不是坏人”。
直到电影的90%,千寻小姐的形象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 这90%前的过程是这样的:看似是千寻小姐不断带出并辐射着周围的角色,其实只是她在对一个并不存在的场景作无谓的逃离:一个被全能的掌控者建构的、只为在不断的日常碰撞中拼贴出千寻小姐的虚拟小镇场景。 千寻小姐成立的前提是:1)场景内除了千寻小姐外的所有角色都认为风俗女是难以启齿的职业;2)场景内除了千寻小姐外的所有角色都不在乎她风俗女的身份,都受她关照或关照着她;3)场景内除了千寻小姐外的所有角色都能因为她的情绪、外形、着装、行为或者干脆毫无原因地立刻受她感染。后两个前提与第一个在现实世界已然是矛盾的了。 几个主要角色的身上都可以找到千寻小姐某一面的投射或一个可能的歧路假设。他们围绕着她出场,受她影响,并最终分别在一个完全脱离她的情景之中完成内心转变。然而在时间线上,在场景内的其他角色眼中,千寻小姐的形象却是始终如一的:真诚善良、纯粹率真。 电影却向观众毫无保留地泄露了她的前史:一个被风俗女意外治愈的孤单女童、一个穷途末路的OL、一个若有所思的风俗女,最终承连到当下,一个率性开朗的便当店员。我们现在知道,千寻小姐是孤独的。 于是来到最后五分钟正片。失明的老太婆对着电话细语:“一股寂寞的气息离开了。”另一端一滴眼泪缓缓滑落,属于千寻小姐的人物弧光这才姗姗来迟——她终于被揭破并承认了她的孤独。 千寻小姐离开了便当店,在牧场继续开始了打工生涯,现在她的身份是前便当店员而非前风俗女了。电影结束了。既然最大的矛盾在一个矛盾的场景中消弭无痕,最大的和解在电影开始之前就已经完成,那么结局就只能是继续前进的无解的孤独——“我并不坚强,所以我不来学校。”她并不坚强,所以她肆意洒脱、自揭伤疤、对前风俗女的身份毫不避讳。 这是一部演员形象和导演的作者性相互成就的电影。有村架纯贡献了从影以来最有魅力的角色,她终于演出了她曾经演过几次的那种「大脸盘子但超美而且不在乎」的气质的完全体。今泉力哉拍得飞快,也不知道有多少文本是漫画里现成的。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看到热泪盈眶。在我的理解中,电影探讨的主题是,人和人之间是否有相互理解的可能性。“我们都是住在人类身体里的外星人”,在一个不适合的环境里生存,在地球上徒劳地寻找同类。流浪汉,失明者,卑微的女儿,独来独往的学生,跨性别者,被忽视的孩子,酒馆的男人,这个世界上七零八落着不被理解的灵魂。千寻作为主角,串起了这些故事,她发现了这些失落的外星人,再一个又一个拾起他们碎裂的心。千寻也曾是一个淋雨的人,也曾在雨中得到过另一些灵魂的拥抱,所以现在带着别人在雨中出逃。好喜欢电影里的这些角色,他们都有着孤独却生动的灵魂。以及以及,喜欢这部电影的人,我们大概来自同一个星球~
宠辱不惊,随心所欲,自如应对周遭人的调侃,毫不避讳特殊的职业经历,千寻小姐像散发着炽烈光芒的天使,照耀着身边每一个不顺的人,同时也像幽灵般孤独的过客,能够有幸与她相遇便已是最好的礼物。我们无法独占一个人的心,也不应该被他人完全占有,去不同的地方,换不同的工作,体验不同的生活,在逆境中也要保持初衷,忠于自我,自由而热烈地活着,我们都是藏在人躯壳里的外星人,来自不同的星球,虽然不能理解彼此,但总有一天能够遇见三两个同类,生活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感觉累了就像金鱼一样暂时沉入水底休息,下次再以更好的面貌浮出水面。很惯常的日式治愈,在许多金句里窥见细微的人生哲学,高产的今泉力哉又一次稳定输出,村花的表演也愈发从容,舒服得恰到好处,这种理想化角色所带来的失真感,某种程度上也是日影所特有的魅力之一。
不要对自己和别人有太多期待,少一些预期确实可以更好接受多变的生活,日式生活纪录片总是这般,夜晚躺在床上看房间的墙上水波粼粼,如鱼一般沉入水底入眠,任何事情都不能打扰;和懂你的人坐在车里听着雨声,诉说心里话,然后温暖的拥抱;无所顾忌的撸猫,和小孩子嬉笑打闹,认真的吃饭,不求回报的帮助别人,性之所至就不带感情的做,脚浸没在海水里看风吹过落日,不断相遇又离开,每次都用不同身份…很多人都向往这样的生活,但真的很难啊~
4 有村架纯真的是在成长为一名优秀女演员的道路上大步前进着,把这个角色诠释得细腻自然。今泉力哉还是最会拍小人物故事的,再平凡普通的人都能透过特定角度都能折射发出耀眼的光。
设定果然很日本,边缘人治愈主流人,怪怪的活着挺好的
许多次想流泪的瞬间,千寻是被纯粹与率真包裹传承的称谓,而最终淡淡地剥离出最深邃的孤独,不愿如醉酒版沉溺于美好,所以总是独自悄然不告而别。
《村花美颜暴击合集》,村花把这个角色身上的疲惫感,以及面对其他人时的强装笑颜演绎得很准确。没由来的孤独——也不是没由来,不过要靠观众自己根据小细节去猜测补完。她将永远是孤独的,因为母亲已死,无法去追根溯源解决问题。但她也会永远善良待人,因为她经历过不幸,所以更懂那些人的孤独,以及他们只需要多小的帮助就能重燃希望。各种看似自然实则刻意的解释以及人生哲理很减分。色即是空属实没绷住,怎么外国人纹中国字纹身总是这么喜感……
如果你想大哭一场,请你一定要看!太太太太太治愈了,谢谢你千寻小姐,在疲惫又暂时放松的周五傍晚,让我又感受到了生活的那一点点意义。
性工作者成为便当店员,与很多人发生际遇,故事本身的话题和切入点是很女性主义的,包括千寻拒绝参加母亲的葬礼,但拍出来却显得有点虎头蛇尾。它是日影一如既往的平淡、碎片,大家的认识相处不需要太多铺垫和逻辑,重点是氛围和感觉,确实拍得很美,可人物本身、人和人之间关系的设置稍显刻意。而且中年男人对千寻的调侃,千寻作为性工作者,渡众人而无法渡己的「新圣女」设定, 也多少让人觉得有点不适。其实除掉千寻性工作者的身份,她一直流浪,一直换工作,一直认识新的朋友,故事本身也成立,性工作者反而成了一种噱头,影片并没有深刻地理解和运用这个职业,这种拍法反而显得有点无病呻吟。另外,导演把村花拍得坚定又疲惫,从容又寂寞的感觉,比《垫底辣妹》又多了一份层次,村花的演员之路是越走越宽了。
躺在床上看房间的墙上水波粼粼;坐在车里听着雨声然后拥抱;脚浸没在海水里风吹过落日;把大家连结在一起又悄悄地离开。
这就是寻找到附近性的生活吗
有村架纯就像“定海神针”一样,能让我集中注意力看完全片。寻常抚慰人心。
吃饭都吃这么干净的人,一定不是坏人。
能在生命中自得其乐的人和不断出走一直孤独的人。为了某天的相遇,我们活在此刻的阳光下 即将到来的夜晚里 还有突如其来的暴雨中。
作者在漫画中写道:"这是记录而非故事。我只是一直追在她后面,忠实地重现了发生的这一切……她确实在哪里活着" 千寻小姐啊,更像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是能放下过去,接受新事物,会对每个人微笑,尽管已经沉到海底。 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位千寻小姐。 毕竟 "来自同一个星球的人,总有一天会遇到的吧"
大家都没看过苍井优的《百万元与苦虫女》吗?一模一样的故事只是女主踏上旅途的契机不同。苍井优当时更青春一些,而且那部电影景色更美
有村架纯的纯欲感,特别扎实。另外发觉她与业界神宫寺奈绪特别神似,之前没发现!影片前期质感满满,越后期越乏力。故事不抓人,温情感是可以表现更好的。
“你怎么知道我走了?”“因为,那种孤独的气氛突然消失了,很难不注意到。”不幸、孤独且残缺的灵魂,在一连串的经历及身份的转换中最终达成了救赎与补全。生命里有太多的东西是我们无法掌控的。然而,所谓失去的其实都是风景,留下的才是人生。“我们都是住在人类身体里,来自不同星球的外星人。而来自同一个星球的人,总有一天会遇见他们。”她随雨而来,如风轻去。或许,在一起躲过雨的屋檐,会更容易邂逅来自“同一个星球的人”。放下沉重的过去,生活会奖励你一个新的开始。有村架纯对“千寻”这个角色吃得很透(实际上是对应“边缘人”这个群体;因为被别人温柔对待过,所以想成为温暖别人的一束光),全程演绎堪称浑然天成唯妙唯肖,这次估计是直接奔着大赏去了。
网飞一上线就看了,然而并没有什么惊喜,更像是预告片的加长版。节奏很慢,治愈的很熟悉,但是不深入,就像女主最后的出走一样,轻飘飘都是过客而已。
中间其实还不错。开头和结尾太悬浮了一点。第一个镜头是女主穿着白裤子跪在地上撸流浪猫。是,我们人类中有些会跪在地上撸流浪猫,我们人类中也有些穿白裤子,但我们不会穿白裤子跪在地上撸流浪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