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影
  • 电视剧
  • 美剧
  • 韩剧

穿越大吉岭

正片

主演:欧文·威尔逊,艾德里安·布洛迪,詹森·舒瓦兹曼,阿玛拉·卡兰,华莱士·沃洛达斯基,瓦里丝·阿卢瓦利亚,伊尔凡·可汗,巴贝特·施罗德,卡米拉·拉瑟福德,比尔·默瑞,安杰丽卡·休斯顿,库玛·帕拉纳,约翰·约瑟夫·加拉格尔,娜塔莉·波特曼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 / 德语 / 年份:2007

 剧照

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1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2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3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4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5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6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13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14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15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16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17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18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19穿越大吉岭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穿越大吉岭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自父亲葬礼后,三兄弟已有一年互不往来。老大弗朗西斯(欧文·威尔逊 Owen Wilson 饰)计划了一次周密的印度旅行,并告诉弟弟们这是为了找回自我和彼此间的亲情。虽然不热衷这次旅行,试图摆脱各自糟糕生活的老二彼得(艾德里安·布洛迪 Adrien Brody 饰)和老三杰克(詹森·舒瓦兹曼 Jason Schwartzman 饰)还是同意了弗朗西斯的计划。兄弟三人搭乘豪华列车展开了笑料百出的穿越印度之旅,并从沿途各地收集奇怪的纪念品。终于在勾搭完女列车员、放跑作为纪念品买回的眼镜蛇和在列车上大打出手后,他们被忍无可忍的列车长连同所有行李一起扔下了车。虽然一切脱离了弗朗西斯的控制,但这计划外的变故却令兄弟三人更为接近这次旅行的真正目的……   本片曾入围第64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情侣酒店~秘密~神探POWER之問米追兇密室大逃脱IP对撞季2024诡迷心笑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纵横四海国语版赌王之王穿越时空的古籍小戏骨:武林外传铁轨边人生波动狂野时速活死人之夜1990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数码修复版Cat On The Roof私人诊所第六季摩纳哥女孩凯西离家日记别碰我的梦反恐行动之枪恋33天安娜与国王1999佐和子那是无尽的复仇邱少云江南剿匪记之使命召唤秀美江南古宅老友记第五季

 长篇影评

 1 ) 这是一场梦

“这是一场梦”是我看完本片后自己的第一直觉。以下完全是我个人的理解,不喜勿喷。

①梦主人(儿子):三兄弟可能是一个人,现实是老大,两个弟弟是梦里的两种自己。

②父亲:影片一开头是他们的父亲,一直在赶路(忙生意),因此没照顾好家庭,妻离子散。最终没赶上火车(离开了人世),儿子也没尽到责任,所以只顾自己跑路,眼睁睁看着老爸放弃。

③梦中情景(既如此、就不说“影片中”了):他们一直在追火车(压力),搬行李(负累),互相之间无法理解(矛盾)……当然也有艳遇(梦主人的YY),蛇(暗示神秘力量),救人(渴望得到认可),被邀请参加葬礼(弥补自己只因为跑车耽搁了自己父亲葬礼的懊悔)以及父亲的其他东西…皮带眼镜皮箱等…如果把导演的意图理解为说梦、我就都瞬间理解了。

④母亲:可能是虚构幻想出来的,换言之就是儿子没见过母亲或者对母亲没有印象!梦主人(儿子)应该有相当的自闭症倾向,喜欢跑到小山顶跟很可能是父亲告诉他这是母亲留下来的羽毛进行对话。梦中母亲不辞而别,却隐约出现在远远的另一座有着白象的山顶上…这是一个追寻母亲的梦,或者说是从小到大追寻母亲的梦的重叠。

⑤梦主人(儿子)到底在惧怕什么?可能是惧怕自己再有个孩子(因为不想变成却已然在重蹈父亲的轨迹),也应该是(如同自己的父亲那般)背着怀孕的妻子出轨,却还偷听“妻子”(或别的人)的电话,也动用过助理乃至是侦探…梦主人惧怕自己变成自己从小讨厌的父亲的样子却眼看自己一步步变成了父亲而无能为力。别说梦主人是个渣男---其实每个人都有过错都脆弱。

⑥行李,这是个很抽象的概念,不知道有没有人统计过行李总数和形态上的变化。而且即便这么长的旅程(梦境)除了公文包、行李几乎都没打开过。在此梦中,行李是身份的象征也是压力的代言词(最终是都被梦主人醒悟了、抛弃了),你我都有如此这般的行李(仿佛被用来束缚自己一般)。

再说一句,这只是一种我自己个人的看法。但是如果按照这个方式,里面很多不好理解的乃至有些夸张和疯狂的情景我也就都顺理成章地能理解了。

希望会有小伙伴认可这样的大胆分析,莞尔一笑。也希望得到补充。我自己也是个多梦并喜欢记录梦的人。

2019/02/10凌晨,上海。

 2 ) 飞行的艺术

真的是好久好久没看过这么喜欢的片子了,就算好久没写过影评今天也要逼自己叉脚撒泡尿。

最为一个资深飞行员,我先跪地上朝这片子磕个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肯定是要把这片子做飞片处理的。这片子从始至终从每一个毛孔里都洋溢出六十年代的迷幻味,你说它荒诞也好,戏剧也好,其实片子里面不厌其烦的提醒你这是个spiritual journey。世界上大部分的致幻剂本都是部落里巫师与灵魂对话的催化剂,不为娱乐,纯为悟道。向敏感字符一致敬!向敏感字符二致敬!向敏感字符三致敬!

一节节车厢,一段段人生。这旅程因老大去冥界晃了一圈回来后而促成,他的思想境界当然跟俩敏感软弱的弟弟不一样。这三个宝气让这绝对该算文艺片的片子相当看得下去,但比喻还是比较现实的——拼老命做的事情往往没有意义,奔波前往的目的地往往令人失望,想去的地方偏偏会没去成——这一点儿子母亲都一样,可他们却只会把情绪发泄在母亲身上责怪她的无情。其实我挺喜欢这个脑子有点包,为了spiritual把现实都抛下的妈,虽然我不同意她在西藏传基督教这种做法。他妈其实早就把尘世想开了,天意如此,不如随便,这道理三兄弟到最后才明白,十多个火艳艳的箱子我正好也已经看腻了。犹记得他妈说我们不如用比交谈更有用的方式来交流时,那几个打出来沉默的大头特写让我心跳得很有力量。

因为最近很关注技术活所以再加注几句笔记。第一句是我太太太太他妈喜欢它的色彩了,比阿莫多瓦的调子还艳丽。我从来是个喜欢民族风的人,选用印度文化拍这片子实在太聪明,可以内外兼顾。我其实就在几个钟头前还刚刚想到片子们貌似好多都把饱和度调低而不调高,这就马上来一朵大丽花。知道这片子是导演在跟某印度电影大师致敬,看来我应该去拜观一下。第二句是它用好多好长的慢镜头,不晓得还以为他在拍MTV。我猜测导演用这么多慢镜头是不是有深意在加重这些画面在人物心里记忆中流过的分量。我觉得有些太形式了,略显重复。第三是他的音乐实在不俗,Wes Anderson的品味在其他几个片子里我都觉得很不俗。其他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我只是有点惊讶他居然找出来这么多巨星来给他跑龙套,贺岁片么?

 3 ) 更多想象空间

看了一些评论,有些部分契合心意,有些则未必如我看后所想。这部电影是我看的韦斯安德森的第五部电影了,因为时间有先后,体会各不同。这一部穿越大吉岭,我感觉让我联想和思考的方面比较多。也许是我对家庭关系比较关注,因而感受多一些。

我觉得这是一部人的关系的电影。三兄弟的关系,和父母的关系,和其他人的关系。电影其实并不很“完整”,很多背景没交代。比如老大有钱,老二穷,老三应该经济好一点,老大个性有点强势自负,老二有点软弱犹豫,老三有点放荡颓废,他们的父母不是离异就是分居多年,关系不好,各自寻求自我人生。父亲开着保时捷老爷车,用LV行李箱,老派富足,可以想象一个这样的老派有钱保守的美国白人男性养大三个孩子的后果,也就是三个孩子的问题。老大事业成功,鞋子三千刀,腰带六千刀,安排了这次印度心灵之旅,全程付费。两兄弟其实是来蹭老大的旅行。老大的强势自私体现在控制欲上,对自己雇佣的助理苛刻,控制弟弟的自由。但心灵之旅只是幌子,老大耿耿于怀母亲的长期远离甚至不出现丈夫的葬礼,可见父母的隔阂之深。这次旅行暗地里是想见母亲,并破解心中的难以解脱情结。

本就隔阂不少的三兄弟个性冲突,难以调和,火车上闹出不少事,终于被赶下火车。这是第一段。转折是三人救落水的孩子,也是三兄弟,其中一个死了。这次拯救他人的行动也救了他们,他们第一次有了如此高度的默契。在印度人的无声关爱中,他们感受到了善良和感恩的回报,内心得到了净化。参加了死去孩子的葬礼,看到人们庄严的悲伤和哀悼,想起来他们在父亲葬礼上的表现,心灵受到触动。在参加父亲葬礼的路上,他们的表现简直不为人子,争抢父亲的汽车和皮箱,一心关注母亲而完全忘记了父亲葬礼。电影里有一个重要的未出现的主角,就是他们死掉的父亲。他们三兄弟和母亲都受到父亲的影响,可能是负面影响。

三兄弟一上车各自喝药,嗑药美国人,不就是常常出现的生病的现代人典型吗?老二恐惧于即将降生的孩子,想要离婚,摆脱父亲的责任。老三是写小说的文艺阴郁男,一直查看前女友的留言,希望复合,但却在火车上放纵。精神有问题的三兄弟或许可以各自代表一种现代人精神疾病。虽然他们努力嗑药,并试图在宗教灵修之中找到解决方法,但他们前期失败了。他们不尊重人,也缺乏爱的能力,自私冷漠、贪图享乐、追逐利益、恐惧承担责任,让他们难以真正和他人建立美好的关系,孤独冰冷侵蚀他们的生命健康,陷入病态。也许他们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母亲无法忍受这种病态生活,远走他乡,寻求心灵幸福。他们的母亲似乎找到了。

三兄弟中一开始只有老大很固执地要见母亲,老二老三并没这想法,是被诱骗而来。但他们都倾向于,母亲并没有想见他们。因为多年来,他们母子不见面不联系。虽然内心深处,他们渴望母爱,但得不到回应。老大开车撞上墙,把自己搞得伤痕累累,可能是精神崩溃的原因。他来寻找母亲,是寻求解救自己。

三兄弟经历了印度小孩的葬礼,建立起理解,在登机离开印度的前一刻,他们一致决定满足自己的渴望,违背母亲的意愿,去见母亲。在修道院,他们见到了母亲,但纠结于得到答案,场面并不很开心。母亲告诉他们不要用语言而用其他来沟通,告诉他们不要抱怨他人,抛弃过去的负担,重新开始今后的生活。第二天,母亲离开了。三兄弟有些失落,但得到启示,登上山顶最终虔诚地完成了那个一直未完成的仪式。为了赶上火车,他们丢掉了父亲的箱子,抛掉过去的负累,轻松上路,回到各自的生活中。

这就是整个故事。一次心灵之旅,也许宗教氛围浓厚的地方,确实更有精神上的神圣感之类的。对于缺乏敬畏的现代人,宗教可以提供某些美好道德和价值的补充,是一剂药品。但在根本上,人类的疾病需要自己去领悟去行动去解救。

这是一部给人颇多想象空间的电影。就这样吧。

 4 ) 720p里的印度

1.当年出来的时候看过,完全无感;现在再看,剥掉印度这层皮,还是无感。韦哥的冷喜感总和我隔着一层纱,搔不到痒处.

2.720p果然适合印度的重口味色调.

3.他们住的车厢应该是两个车厢合并起来搭的,而且是最贵的一等舱.

4.千牛庙是个编造的景点吧.

5.女列车员和锡克男列车员都说毫无口音的英文,能说这种英文的印度人是不会做这种工作的.

6.据说配乐直接用的雷伊电影配乐,很带感。

7.救落水儿童那段是蓝城拍的?

8.前脚他们还在拉贾斯坦,后脚骑摩托就来到喜马拉雅附近见老妈......得骑多少天啊.....如果是飞机去倒是合理点,不过为了表现兄弟间的弥合,牺牲了飞机...

9.完全没有“穿越”,除了列车的名字,不关大吉岭什么事。按英文名翻,应该直译成《大吉岭号列车》,谁最开始用这个中文名的?

10.最后上车的站是zawar,瞬间又回到拉贾斯坦邦去了,这......

 5 ) 狂想的锋芒黯淡了些。

金黄色的滤镜,长镜头内急速却规则的摇移,随着《青春年少》《天才一族》《水中生活》的成就,已成为韦斯.安德森电影中一以贯之的风格了,在《穿越大吉岭》里,他几乎是不假思索的筵席了这种属于他的独特属性。然而可惜的是,本片并不如他前三部收入标准版的作品那么自然,他试图通过一次异域之旅展示家族兄弟之间情谊的失而复得,可旅途这样富有形式感的载体在这泛黄色的镜头里被演绎得有些做作,美式幽默的台词本是他的拿手好戏,在本片中成为了刻意为之的不好笑的冷笑话,故事相比之下稍显想象力匮乏,也许是《青春年少》中的师生情愫、《水中生活》中的家庭伦理被安德森充斥大脑的那种主宰一切的导演力量包装得过于惊心动魄了,于是被威尼斯冷落的《穿越大吉岭》,一旦收敛了那种肆无忌惮的狂想锋芒,就只能沦为一场豪门盛筵的鸡肋了。即便如此,这部影片仍以异域风情的绝妙摄影和灵光一闪的镜头捕捉能力抓住了观者的心。

 6 ) This Time Tomorrow, 我们还是兄弟

追火车的经历可能不是每个人都有,但是收拾行囊出发是绝大多数人都体验过的。

《穿越大吉岭》算是韦斯·安德森早期作品,还是甜腻的色彩,对称美学依旧突出,那些平移镜头、冷幽默对话、极致的细节,无不彰显着安德森鲜明的个人风格和鬼才气质。

电影开始和结尾都有追赶列车的慢镜头,配合The Kinks的背景音乐,旅行在开头和结尾美好的一塌糊涂,恨不得时间冻结,慢镜头来回重放。当然,旅途未必全是浪漫和惊喜,大吉岭号也是,那些随之而来的意外、偶然和挫败让人狼狈不堪。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世界,风险和意外难以预测,孤独和飘零感如影随形。

然而,不管是什么样的旅行,那些风景、意外和惊讶都将沉淀为记忆,重要的是,扔下包袱,再次奔跑。


故事讲了三兄弟在印度的一次心灵之旅行,为了去见多年未见的母亲,老大弗朗西斯精心牵头安排,甚至还雇佣了一名旅行的私人助理。

自从父亲葬礼之后,三兄弟一年未见,老大弗朗西斯因为车祸毁容了,老二皮特即将成为爸爸,老三因为爱情心碎,问题满满的三人在开往大吉岭的蓝色列车上会和。

弗朗西斯专制,会不征求对方意见,而强制为其他2兄弟点菜;老二皮特忧郁,强调自己是父亲最喜欢的孩子,私自拿了很多父亲的东西;老三杰克神经质,会偷偷检查女友家答录机的留言,仍旧强调自己的小说人物是虚构的。三兄弟互不信任,彼此忍受对方的臭毛病,俩俩背叛小秘密。

三人在火车上屡屡违规,最后以打架扰乱秩序为由被赶下火车,助理布兰登因为被弗朗西斯羞辱而离开,旅行中断。

然而,也恰巧是因为这场意外,三兄弟救了2名落水孩子,并因此受邀参加了一场印度当地的风俗葬礼。相比一年前父亲的葬礼,他们在印度这场葬礼上感受到了团结的温度,找回了迷失已久的inner peace,也终于找到了自己。

三兄弟决定继续旅行,前往去见母亲。仍旧,母亲仍然没有给予三兄弟期望的母爱,取而代之的,是一场无声的交流和一个规则性的协议。

这场和母亲的无声交流,在韦斯·安德森平移镜头的切换下,从三兄弟和母亲的面庞,到再次平移至大吉岭号上一节节载着鲜活生命的车厢,车厢里有孤寂,有迷茫,有欢乐,有窃喜,轰隆隆的列车继续前行,永不停歇。

三兄弟试图寻找答案,然而,那些困惑、不解、迷惘甚至痛苦、失败,都不曾远去,而最终让人释怀的是坦然接受一切生命未知和变化的勇气和决心。

电影里有一个孔雀羽毛的宗教仪式,需要三兄弟在一处地势开阔、风景优美的地方共同完成。

然而,各种意外总是不期而遇,仪式一波三折,几乎已经放弃,直到最后在尼泊尔山颠的和煦微风下,三兄弟用仅存的最后一片孔雀羽毛完成了仪式,为旅行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这个孔雀羽毛的仪式,也许是为了祈祷许愿,也许是为了通过仪式达到内心平静,又或许跟三兄弟的这场穿越大吉岭的旅行一样,本身毫无意义,重要的是,这个仪式和这场旅行将三人拴在了一起。

一路上,他们看到了美丽的风景,也品尝了意外的酸楚,那独有的气味、光线、肌理的触感,以及萦绕在耳边的人们的话语,构成了三兄弟对那片土地独有的记忆。

整场旅行,各项精密安排被打乱,期待中的母爱也落空,这些意外和不确定让人心焦,也倍感失落。但是也正是由于这些意外,三兄弟收获了彼此间的信任,突破了隔阂,直至找到了自己。当三兄弟追赶回程的列车,将父亲的所有箱包都让扔下,便也是放下了执念和包袱,转身,回归各自生活,那原来的生活,也将是新的生活。

我写好了故事的结局,但是却不知道故事是如何开始的,这不曾料想的意外、偶然、惊喜,将作为记忆留存在心底,也将成为生命持续前进的节拍。

(完)

我给你煮碗面吃

Wechat ID: Lamotta_yajie

 短评

奇妙的旅程。奇妙又相似的旅伴。奇妙又相似又好奇的触感。印度之于我如同撒哈拉之于三毛。Brody小亲亲出现的那一刻起我的开关就坏掉了。

4分钟前
  • 小岩菽
  • 力荐

抱歉了,只感觉导演充分证明了自己在室内装潢设计领域的过人天赋。

7分钟前
  • 嘟嘟熊之父
  • 较差

三个郁郁寡欢的男人儿童.五官立体耸立,全然各有自己的意志而不甚和谐,显得倍感孤独.Owen Wilson被绷带包裹的脑袋垂头丧气竟全然看不出丁点原先帅气的痕迹来.Adrien Brody的五官为何看起来如此的孤立.Jason Schwartzman两撇英国式的胡子倒还有些印度风味.喋喋不休的神经质喜感

9分钟前
  • Adiósardour
  • 推荐

奇葩典型韦斯安德斯

12分钟前
  • LORENZO 洛伦佐
  • 推荐

很多导演都喜欢摆弄荒诞的形式感,但在搞怪之中还能精准表现常人情绪的不多,安德森就是一个。在这一点上,安德森的稳定性高于蒂姆伯顿,甚至科恩兄弟。

13分钟前
  • Ocap
  • 推荐

只有situation, 没有story

18分钟前
  • 玑衡
  • 推荐

有人说,我们是不举的衰神,绝大多数人没有和这个社会较过一次真,只是选择默默地接受由别人创造的社会、思想、规则甚至邻居的看法。我们自己掂量了一下在斤毫,决定还是把头默默地低下去继续,其间用很多精神食粮和爱情信仰调调味,让它容易下咽一些。

22分钟前
  • 贾不许
  • 还行

囧到死啊,Bill Murray赶不上火车就没他的戏份了!Wes Anderson真是太坏了!

26分钟前
  • 有未始有始也者
  • 力荐

除了称赞韦斯安德森拍得好之外,我还要感叹下AB穿长风衣太尼玛帅了!

29分钟前
  • CharlesChou
  • 力荐

维斯安德森这时候感觉恰到好处,之后的片就是一部比一部刹不住车的放私货

34分钟前
  • 黄青蕉
  • 推荐

其实在观影过程中始终萦绕在心头的是输入什么关键词才能在淘宝买到J.L.W.的箱子~!PS:一定要去看这部影片附属的短片《骑士酒店》,娜塔莉·波曼就这样侧面全裸了!

38分钟前
  • 薇羅尼卡
  • 推荐

那些黄黄绿绿暖色调的印度房子实在太有爱了,三个囧人的表情太有爱了,洗涤心灵的旅程;生活虽是一团麻,换个角度看,或许正如那些直来直去的镜头那样,也能简单起来。

40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大吉岭》主要的亮点在于电影语言而不是剧情,在于开场的Zoom in,以及如何快速将观众置于张力之中,尽管这场旅行的确很Spritual,有着神秘学,家庭关系弥合的影子,但是,借助大吉岭快车有限的局促空间内近乎炫技的推拉摇移(甚至僭越了切镜头的作用)、镜内分屏,才是真正的华彩章节

41分钟前
  • 墓岛GRAVELAND
  • 推荐

屌丝之旅……屌丝的心灵之旅……屌丝千里寻母记……1h18'处有一组百态人生列车隔间蒙太奇,Community 201开场晨起NETA了这段,是怎样的上天力量让我在同一个晚上同时看见它们啊……韦斯·安德森真是很喜欢这种非典型家族剧啊。有谁知道最后出字幕那段列车开了多少公里?

42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推荐

白人男性对于 “神秘而充满灵性的东方世界” 的各种固有印象,以及自身在这片土地上的身份定位,透过该片可见一斑。

46分钟前
  • Andrew
  • 较差

如果我以后要去一趟旅行,我希望会是如“穿越大吉岭”这样的一场。韦斯安德森的电影永远都是那么赏心悦目精致细腻,虽然他这次走了和他之后几部惊世之作完全不同的叙事手法,但他的画面质感、摇镜头、冷幽默,也只有韦斯安德森拍得出来。

51分钟前
  • TWY
  • 推荐

游玩一场,插曲一场,错过一场,经历一场,然后抛下行李,回归故里,这才是旅行的意义.这部片怎能只是7.6分呢?

54分钟前
  • A-sun*
  • 力荐

回家前夜看到这片,一切无预设。一切都在暗合。宇宙给了我慷慨启示,散落的珍珠一粒粒,都从各自的偶然中汇聚,必然地串连在一起,发出互相辉映的光芒,这光芒比它们各自散落时明亮百倍。我携带着这样珍贵的礼物,即将坐一列火车回家。神请保佑我明天要买到一张回家的火车票。我将重新看到沿路的风景。

55分钟前
  • 时以星
  • 推荐

闷骚喜剧!Wes_Anderson你这个闷蛋!

59分钟前
  • 影志
  • 还行

相比Bottle Rocket,这部Darjeeling较容易接受,风格化更明显。所有主角都像是穿越了其他十部电影而来,沉重,湿答答的,直到被一个印度旅程的烈日烤干,变得轻盈而艳丽。

1小时前
  • novich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