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过这么一个早晨,面对爱人的争吵和泪水觉得无动于衷,只想蒙上被子倒头大睡;有没有过这么一个瞬间,面对电话那头父母的絮絮叨叨,只觉得百般烦躁,随口敷衍几句;有没有过这么一个洗手台滴着水的午夜,你站在镜子前,看着满脸疲倦的自己,觉得心脏上次跳动已经是好多年以前的事情?
有没有过这么一个早晨,面对爱人的争吵和泪水觉得无动于衷,只想蒙上被子倒头大睡;有没有过这么一个瞬间,面对电话那头父母的絮絮叨叨,只觉得百般烦躁,随口敷衍几句;有没有过这么一个洗手台滴着水的午夜,你站在镜子前,看着满脸疲倦的自己,觉得心脏上次跳动已经是好多年以前的事情?
你只能摊开两只手,说sorry,我真的没那么会爱,没那么勇敢。也许是从小时候那一次父母冤枉我偷拿了他们的钱开始 ,也许是从那一次恋人偷看我的手机开始,也许是从那次在洗手间隔壁听到好朋友讲自己坏话开始。
承认自己没那么博爱也不是什么耻辱的事,毕竟不是谁都能成为伟人,普度众生。就像这部《天才一族》里的人物一样,人人都有缺憾,人人都是神经病,人人都只爱自己,人人都背负一身伤痛。而痛苦,是比快乐更高级的冶炼。何种形式的美好记忆决定以何种方式修饰你的外在,而何种形式的痛苦回忆,却决定了以何种方式塑造你的内核,你的人格。童年决定成年,基因决定性格,性格决定一生。这个残忍刻薄的道理,在这部片子里被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影片中的特伦一家,老爸是个以自我为中心的撒谎精、自大狂,为了能和妻子复合,不惜假扮癌症,躺在床上装死;老大chas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和焦虑症,每天都活在朝不保夕的惊恐中;老二margot有严重的社交障碍和认知失调,无法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自少女时代起就把自己裹在华丽冰冷的貂皮大衣下,手不离烟,在烟熏火燎中一遍遍灼烧麻木不仁的灵魂,企图唤回一丝人情味儿;老三richie有轻微的抑郁症,终日把自己包装在墨镜和满脸胡须下,萎缩在帐篷里等待凋零,等待被遗忘。
在三个孩子的成长过程里,“父亲”的席位一直是空缺的,而“母亲”,她是母亲,同时她又身兼数职,老师、经纪人、管家。。。。。。由“母亲”这一根衍生而来的各条“分支”疯狂生长,贪婪地汲取养分,逐渐本末倒置,名为“母亲”的根越埋越深,渐渐长眠于地下,再也找不到了。没有了根的树,枝条无论多茂盛,都不过是腐朽之前的欲盖弥彰,图一时盛景,得一世苍凉。爱在这个家停留的花期很短,锦绣过后,是急速的坠落、凋零、风化,最终隐入深沉大地,不见踪影。
三个孩子也许在各自的领域是天才,是强者,但在爱面前,天才与凡人同罪,都犯了一种叫做“懦弱”的罪。求爱不得,一而衰,二而竭,三而战败遁走,四而亡。他们害怕表现自己的爱,因为害怕失望,害怕鼓足勇气伸出的手会落空。他们彼此相爱,却又彼此背弃,像玩抢椅子游戏时输掉还耍赖的小朋友,脸别过去,坐在地上认认真真和别人赌气。但眼睛却时刻注意着战局,一旦发现了机会,就一个箭步冲过去 ,得意洋洋往椅子上一坐,好像屁股底下坐的不是椅子,是国王的宝座。无需仪式,只要有爱的加冕,他们便可自立为王。 爱之深,责之切。这“责”是自责的责,“切”是切肤之痛的切。一边对家人、爱人索求无度,一边对这样的自己厌恶透顶,扪心自问拿来要求他们做到的事,我又能做到多少呢。但一旦爱的供应方真的懈怠了,取而代之的不是如释重负,而是刻骨的痛。要么就把你的爱倾囊而出,我们一次性把爱做够,把酒喝光,把路走完,余生仅靠记忆便可虚度。为什么要断断续续,时冷时热,让我转念之间便是冰火两重天呢。
片中三个孩子对老爸“因伤归来”的态度或多或少都表现得有些冷漠,不是他们真的冷血无情,而是“父亲”这个重要位置在他们的生命里,缺席的时间太长了。爱也讲究一个天时地利人和,在恰当的时机,奉上恰当的爱,再施以浇灌,种子才能发芽,长大成材。而后知后觉的爱,往往都是以卵击石。你肩上扛了把短刀就想去攻进人家的城堡,到人家墙根下才发现,人家早在城墙上架起了十台大炮,随时准备给你来个夜空中最亮的星。
童年的伤痛记忆给三个孩子的成长打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逐渐把他们变成了疑神疑鬼,爱无能,和不敢爱的人。Chas对两个儿子实施严格的管制,母亲当年犯的错误在他身上重蹈覆辙;margot整天泡在浴缸里,对一切都无动于衷,偷情对她来说只是别种形式的苟延残喘;richie花了多年时间才确定了自己对margot的爱,在得知margot和自己的朋友偷情后,一把剃须刀断了全部的念想。
电影里还有一个情节值得回味:margot的前夫派人调查她,侦探把一堆“罪证”给他看时,他翻了翻,半晌,才说出一句:“她抽烟。”短短三个字,道尽了婚姻里所有的悲愤、心痛、心灰意冷,和举重若轻之后的释然。原以为他和她之间的距离,只要通过努力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想峰回路转之后,再回首来时路,才发现他们之间的鸿沟根本无法逾越。他还在起跑线跃跃欲试,她却已经站在领奖台上等着颁冠军奖杯了。正百思不得其解之际,裁判员过来很抱歉地跟你说,对不起哦,发给你的信息错了,比赛早在两个小时前就结束了。这场较量,他从一开始就被排除在选手的行列之外,眼巴巴地坐在候补 席上望眼欲穿,最后等来的是game over,各找各妈的无情通知。
然而在wes anderson的电影里,他从不会给人物真正的happy ending,但也舍不得给他们一个一无是处的悲情结局。就像他独树一帜的电影美学,色彩永远饱和鲜嫩,构图永远对称,画面永远整洁,情感永远蓬勃,男人永远是少年。井然有序之下,乱也乱得很有章法,尘归尘,土归土,各人的归各人,低头看着脚尖,每个人都已经站在了自己的岔路口上。就算这局牌你输了,没关系,他总有办法不动声色地把局给圆回来,尽量做到宾主同欢,两不相欠。那些因为爱千疮百孔的人啊,电影开始的时候还关在各自的小黑屋里与世隔绝,两个小时过后,啪,一片漆黑中突然亮起了一点烛火,虽微弱,却也足够照亮。
电影以一场意外百出的婚礼作为最后的高潮。看似是一桩混乱的闹剧,但静静看下来,每个人都为挽救这场婚礼发挥了自己独一无二的作用。就像人生,此一时,彼一时,行到水穷处,再抬头看看天,头顶的云已经变换了好几次位置。就算我们之间有无法逾越的隔阂,我们也依然是一家人,亲情的纽带在关键时刻,会变成强有力的绳子,牢牢把所有人联结在一起。每个人各司其职,在废墟之上重建阁楼。最后,混乱结束,婚礼照常举办,一切都恢复正轨,所有心结被打开,相爱的人同时向对方伸出了手。这一次,我不再害怕,哪怕你牵着我的手到半路上就会走掉,那至少剩下的这半路,我的手上还残留着你的体温不是吗。我们日复一日的相依为命,同时,也是无声地按响了离别的倒计时。和平相处,不遗余力去爱,便是最好的告别。
影片的最后,混蛋老爹去世了。好不容易圆满的家庭,又无端坏了一角。你问他们在剩下的日子是否还会勇敢去爱,不再畏惧?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爱是比牙齿更坚硬的发声器官,百毒不侵,刀枪不入,就算有一万双手掐着它,一万个人挡在它面前,它也会无所畏惧,吐露真言。
These Days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frankzappa.blogbus.com/logs/73745746.html 终于要写一写这首歌了。最早听到这首歌还是在多年以前,一直觉得它很好听,是Nico第一个张个人专辑《Chelsea Girls》里面的重点曲目,不过并没有特别在意。6月份开始重新拾起吉他之后,重新偶遇这首歌,当即觉得可以弹。为了弹它,更加仔细地听,更加认真地看歌词,发现这是一首了不起的歌。进一步挖掘了一下背景,原来在欧美半流行界早就地位非凡。那一阵子对它简直着魔了,逐渐领悟到它每个音符每句歌词的妙处。上周又看了电影Royal Tenenbaum,里面使用了这首歌曲做插曲,Gwyneth Paltrow饰演的Margot走下机场大巴的一幕,走向她的弟弟也是彼此心底的爱人的瞬间,以极慢的慢镜头呈现,These Days突然响起,构成了这部电影里面的一个经典场景(见:
http://www.youtube.com/watch?v=bl6FbeoXeHQ)。
这个场景是这样的:Margot走下机场大巴,弟弟Richie去机场迎接。他们是从小的玩伴,长大后心里的爱人。他们多年不见了(或许是Richie旅行了一年,一年没见,忘了具体时间了)。Margot缓缓走向Richie,迷人的脸庞露出难以捕捉的紧张的微笑——这是怎样的迷人呢,怎样的被风撩起的半长的金发,怎样的清澈的面庞,眼前怎样的飘过的烟雾,一切都静止了,绿色的机场大巴停着一动不动,一切背景都显得迟钝下来,时间静止下来,她缓缓地走向他——Richie表现得则更加紧张。同样对于一个紧张的表情,两位演员的处理分寸得当,互相对比又互相衬托。Margot表面是高傲甚至有些冷峻的,同时又无法隐藏内心的天真和纯爱,放荡不羁的她此时现出作为一个女人见到真正的爱人时的不安;Richie则是表面就紧张兮兮的,正应了后来Eli说的,Richie“病怏怏的”,他从始至终,紧张得一言未发。影片更多从Richie一方的角度写这份感情,Richie一直在明处,无论是他一开始写信给朋友说自己爱Margot还是后来参与调查Margot还是因为绝望而自杀,而Margot则是谜一样的人,一个古怪而放荡的人,一个迷人又能杀死男人的人。导演的视角决定了这个慢镜头瞬间两个演员对于惊喜和紧张的表演的处理方式。
接下来,镜头转向Margot的主观视角,Richie越来越近,Nico的唱词开始,是的,these days,这些日子里,我回顾着自己走过的路,也许错了,也许有后悔,我独自一人,坐在街边,沉思着过去,反省着自己。也许是我自己错了,也许是我受伤了。如此这般……影片在这个瞬间使用这首歌,大概还增加了these days,我在如何地想念你的意思。一瞬间内,分离的日子都成了可玩味的过去,爱的人终于在眼前,现在越来越近,这个慢镜头的瞬间,浓缩了Margot的相思。而迷一般的Nico与Margot的外形之相似,让我相信导演是从此获得灵感,从而选用了These Days这首歌。
Margot说:Stand up straight, let me get a look at you...And it's nice to see you, too. Richie一句话都没说,Margot哪里来的too呢,这大概就是这部影片有点神似伍迪·艾伦的语言幽默之处吧,也是姐弟之间的默契的幽默。
这个场景以两个人温暖的拥抱结束,然而故事没有结束,两个人距离真正相爱还很遥远,直到后来他们表白之时,还在说“you know what I mean”之类的捉迷藏语言。他们的状态是那种90%的确信,但是那10%却让人提心吊胆,对于爱情的确定与不确定,99%与1%的对比,总是实际上 50%和50%的对比,因为这是个二值判断问题。当观众看完影片的时候,回到Margot走下公车的微笑,才会事后诸葛亮一般地悟到,那是只有对唯一的爱人才会有的笑容,即使她从14岁逃学开始就已经放荡不羁了很多年。然而,如果当事人回到Margot走下公车的瞬间,面对她的微笑,仍然要徘徊在二值判断的折磨之中。
These Days是Jackson Browne在1965年他16岁时写就的一首歌。如果你听到Nico的版本,无法想像一个16岁的少年竟然可以写出这样一首歌。如果听到Jackson 自己的版本,就会知道,Nico的版本早就超过了原作圈定的内涵,这张由Bob Dylan、Jimmy Page等人制作的专辑早已经把这首只能算比较高水平的民谣作品升华到了另一个层次。拿著名的Vincent当个坐标,These Days的原作低于Vincent不少,Nico版本却高于后者很多。而These Days的吉他弹奏方式,则是接受了波普艺术大师Andy Wharhol的建议,这就不奇怪为什么Nico的These Days可以从原作变成另一个层次的伟大作品,并且继承了自从地下丝绒大香蕉专辑以来一直的审美取向——一种比迷幻更迷幻,比高贵更高贵,比忧伤更忧伤,比小资更小资然而实际上比本真更本真的远离装13的美学,一如Andy Wharhol的梦露头像和大香蕉封面所呈现的艺术风格,它与地下丝绒乐队的音乐一起,构成了对现代艺术影响深远,而本身并没有大红大紫,取得巨大商业成功的艺术流派。
包括Jackon Browne自己的版本,其他任何翻唱都没法望Nico版本之项背。为了这首歌,我专门置办了电吉他,弹的时候,感觉良多。首先,Nico被她一直跟随的 Lou Reed骂做不会唱歌,然而她的声线赋予These Days独一无二的内涵,这个独特的嗓音配上艰涩的德国式英文发音,完全把油腻的演唱技术撇到九霄云外,代之以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进一步,吉他的编配和音色也是不可复制,在浩如烟海的现代流行/摇滚音乐中,这个音色都不多见。当我拿到曲谱的时候,惊讶地看到,制造出如此忧伤意境的和弦竟然是大调三和弦 ——C和F,最多只使用了Em这样颇为常见的小调和弦。即使抽离了如泣如诉的弦乐,吉他伴奏仍然能撑起绝大部分的意境,不由得感叹编曲者的艺术感觉实在是超群。特别是,吉他的节奏简直可以撑得上欢快,最后两个小节突然产生变化,跳出来一个在C大调里比C和弦更明亮的G和弦,如此明亮欢快的编配,最后出来的是忧伤的效果,表达一个人带有后悔的悲伤的自省情绪,妙不可言,不可复制。在《Chelsea Girls》专辑中,即使更加精雕细琢的同名主打歌,也不及These Days光芒四射的灵感。
歌词我不需要写,几乎无可挑剔。最后一句"Please don't confront me with my failures, I had not forgotten them",配上最后那个G和弦,让听众在已经如痴如醉的基础上再上台阶,是为全歌最亮点。
我经常在心里说,今天的世界,如此的浮躁、物质、无知,四五十年前发生的那些曾经是多么辉煌美丽。来到美国之后,有时候听到商店里在放Led Zeppelin,有时候看到二十岁出头的小伙子,像嬉皮士年龄段的老头子一样,翻唱60年代的歌曲,即使这些并不能掩盖他们的音乐一样走向日益的空洞,我想,他们的文化毕竟是承接下来的,不像天朝,近几十年经历了巨变,我的父辈听的是样板戏,后来旧的被打翻了,新的呢,拷贝别人还来不及,自己的文化远远不成气候,往往弄得四不像,无论是音乐还是各种艺术门类还是整个社会,只迅速地学到了堕落和丑陋,并且迅速超越了欧美师傅。这些,我在心里说,也会在嘴上说,然而,现在我已经厌倦了自己的这些陈词滥调。
#喜欢电影的拍摄手法
比正经不那么正经,比不正经正经。导演好像是打破了拍摄视频的框架吧,他拆开了框架来拍这部电影。色彩也很鲜艳,很吸引我!!!
#不过内容
内容对于我来说是平平淡淡的。只要是讲父亲想好好的弥补家人吧,弥补当初他没有和家人好好过日子。主题明确,但是题材就有点平淡了
玛歌好漂亮啊啊啊!!!!!
维斯安德森的片子总是充满各种迷人的细节,让人心动。这也是格温妮丝帕特洛所有片子里面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啦。这种怪鸡的、表达方式诡异的小感情哟~><
一贯的怪咖和赞配乐。Margot那个角色太具个性而格温妮丝帕特洛的表演却浮于表面,不够叫人信服,致使角色让人觉得很讨厌。最后那段很慌张好吗!哈哈哈~(旁白Alec Baldwin
我喜欢所有韦斯.安德森的怪胎电影!
这部电影让我难过了好多天。韦斯·安德森的运镜和剪辑都带着执拗,就是那种明明孤独却又不甘示弱的固执。每个人的哀伤都凝聚在眼睛周围。Margot回忆的段落惊心动魄,全都是亲吻,可就是难过得不行。生死、悲喜、智愚都不重要,他们记得的都是:我从来没有像厌恶自己一样厌恶过一个人。
被韦斯安德森惹出的眼泪,全都是粉红色的。
友邻道这该译作做《屌丝之家》,不过我怎么觉得更像是Anti屌丝之家哈哈。我觉着这个片头(就像大卫芬奇非死不可中多少多少年后双胞胎怎么了基友怎么样了的终了旁白只不过反过来“多少多少年以前怎么怎么样”)相当非典型,开场与闭幕就算颠倒一下,结构也完全没问题。
欣赏韦斯·安德森的电影是一种享受,仿佛翻开一本上世纪的童话绘本,匪夷所思的角色,忍俊不禁的对白和妙趣横生的故事,在极致考究的美术风格的包装下,佐以悦耳动听的旋律,所有的不快和惨痛,都被轻松幽默地化解了。
精心布置的场景很适合刷 ins。Chas 的孩子,Margot 的烟,Richie 的鸟,感觉有些过,好像为有趣而有趣,看久好无聊。拆开精美的包装后,发现礼物就是这个精美的包装。
以一种平淡多彩清新的影像和叙事,展现了家庭人际的多个面向,痛苦不再那样尖锐、理解成为可能、但较之一般的小清新又更深刻。这也许便是韦斯·安德森的长处吧。
导演风格过于强烈,以至于剧情平淡无奇
依旧满是个人风格:放逐与新生,用安德森的方式讲一个塞林格的故事;只是,格调的小既是他的长处,或许也是他的桎梏。
前面的节奏还好,后面就坏了。到老三自杀或自杀未遂就应该停了,后面一大段有从高峰跌回平地的感觉。线索多了导演什么的也掌握不住了,有点纷乱,各条都仿佛说完了,各人又都没有进行到位。绵绵软软的片子,挠不到痒处,触不及痛处,还行。
我已经成为韦斯安德森的FAN了,OH YEAH
你有多大勇气面对过去?看看这个电影 释怀其实不难
C+ / 开头惊艳之后向鸡汤一路狂奔。假如没有Wes的视听美学就和迈耶罗维茨的水平差不了多少。确实能感觉到导演掌控力上相比前作的进步,但还是不得不承认自己对美式中产家庭床边故事是越来越冷漠了。
安德森脑残粉不解释。卡司真完美...
确实有Glass家族的影子吧,还算让人释怀的结尾也蛮像祖伊打给弗兰妮的那通电话。。我觉得导演Wes Anderson很可爱。 另外不得不说摄影和原声都很赞。
再高的智力、再成功的事业都无法填补精神的空洞,人类理应在宏大且变幻莫测的命运前保持谦逊。人生赢家亦会被心灵创伤与飞来横祸打倒,届时高歌猛进时的自高自大皆将化为尘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不能离开宗教、天伦之乐,以及成瘾物质等各种形式的心灵安慰。
美术还能再强点嘛?Wes Anderson是全宇宙心最细的导演
1.可能是韦斯·安德森作品中最漫溢着创伤的一部,三个孩子手上的各式疮疤便表征着时时刻刻如影随形的伤痛,而心灵上的创伤与情感上的匮乏、挫败更缠绕着特伦鲍姆一家的所有成员——破碎的家庭与消逝的童年始终是韦斯电影逃不开的母题。2.过于早熟的孩子们vs. 如同长不大的顽皮自私小男孩的父亲,亦彰显出韦斯作品中孩童与成人、天真与老熟的错位。3.这些痛苦、创伤与错位,又被鲜艳到炽烈的暖色(全片唯一冷色场景便是Richie在盥洗池边试图自杀)、层出不穷的怪咖冷幽默、机械而古板的旁白与小说式分章叙事所冲淡或间离。4.大部分镜头为(超)广角镜头,加上2.39:1宽银幕,扭曲畸变与疏离之感横生。5.不少老歌金曲配乐,大加分。6.父亲尴尬拙劣的绝症谎言及其作用令人想及[我的美国舅舅]。7.女儿造型与黄帐篷二人场景似[月升王国]预演。(8.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