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又是一部熬夜看的电影。
《疯狂的爱》确实疯狂。从开始十分钟男主的话:“你愿意我一同赴死吗?” “我先开枪打死你,然后我再自我了断” “请考虑一下我的请求吧,玛丽,我最亲爱的” “如果你爱我,真的爱我,你就会心甘情愿的” 真是荒唐的话,很不幸在开始我就对男主没有了好感,幼稚又做作,还有些道德绑架的味道。不过我继续看下去了,因为我是为画面来的,关于电影的剧情并不会影响到什么。
爱,疾病,死亡。电影全片就围绕着这三个词展开,可惜我没有看到导演把故事“展的多开”。这本是一个很不错的主题,会有很多发挥空间,可节奏实在有些墨迹沉闷,一些地方不得不打开倍速。
我是偶然看到开幕女主插花的截图才找到的这部影片,看下来对画面没有失望:房间装潢、服装首饰的配色都是极美的,没有刺眼的死亡颜色,温柔的低饱和度很是喜欢。画面很好看,协调,干净,舒服。女主有几个镜头美到我心坎里。影片中有几场弹唱的镜头唱的都好听,我看的这版中文翻译也非常美。
对于剧情:矫揉造作的寡淡故事。最后15分钟,男主从一个想要自我了结的人到杀人犯,女主失去生命到头来才发现是误会一场。一个拖泥带水的闹剧在小姑娘的钢琴声中收场。有点俗气的反转。
如果你只是像我一样乐意看点好看的电影画面来丰富一下自己的审美那这部还是蛮推荐的,别对剧情抱有太大希望就好。
真是油画电影 色彩上 服装上 人物动作神态礼仪上 敏感又痛苦的贵族诗人 最后的乌龙事件 大人可以当着孩子的面提及性 可以当着对方母亲的面建议对方与自己一起去死 丈夫宽容应允妻子的出轨可能 一家人包括小孩坐在一起听母亲命运的审判 感觉对比所期想的社会有些过于冷漠与麻木?所以一切都可以接受的样子 但我政治历史不太好 不太明白这个背景下想表达什么
又是一部熬夜看的电影。
《疯狂的爱》确实疯狂。从开始十分钟男主的话:“你愿意我一同赴死吗?” “我先开枪打死你,然后我再自我了断” “请考虑一下我的请求吧,玛丽,我最亲爱的” “如果你爱我,真的爱我,你就会心甘情愿的” 真是荒唐的话,很不幸在开始我就对男主没有了好感,幼稚又做作,还有些道德绑架的味道。不过我继续看下去了,因为我是为画面来的,关于电影的剧情并不会影响到什么。
爱,疾病,死亡。电影全片就围绕着这三个词展开,可惜我没有看到导演把故事“展的多开”。这本是一个很不错的主题,会有很多发挥空间,可节奏实在有些墨迹沉闷,一些地方不得不打开倍速。
我是偶然看到开幕女主插花的截图才找到的这部影片,看下来对画面没有失望:房间装潢、服装首饰的配色都是极美的,没有刺眼的死亡颜色,温柔的低饱和度很是喜欢。画面很好看,协调,干净,舒服。女主有几个镜头美到我心坎里。影片中有几场弹唱的镜头唱的都好听,我看的这版中文翻译也非常美。
对于剧情:矫揉造作的寡淡故事。最后15分钟,男主从一个想要自我了结的人到杀人犯,女主失去生命到头来才发现是误会一场。一个拖泥带水的闹剧在小姑娘的钢琴声中收场。有点俗气的反转。
如果你只是像我一样乐意看点好看的电影画面来丰富一下自己的审美那这部还是蛮推荐的,别对剧情抱有太大希望就好。
德国人是无聊死的
两星给配色,这个男的看的让我想打他
开篇一句,“你以为想活,实际上却想死。”这想法如肌肤上爆发的瘙痒,知道多挠未必有益,可就是想要不计后果地放肆。看着一对曾是陌路的男女,在高跷上左右渴望与失望,起起落落的戏剧性充满天意的嘲弄。充满文学性的毒素在发散,主题依然是对爱、信仰与科学等构想的冲击,而这次煞费苦心的构图与摄影,很见功力。越来越喜欢豪丝娜了,四星半。
资产阶级妇人以为身患绝症,浪漫有才华的诗人渴望与爱人一同赴死,但情人更爱自己,妇人的丈夫枯燥,于是两人约好一起死,第一次他变卦第二次她发现丈夫很爱自己应是想变卦吧,但枪声已响,诗人紧随其后。其实她们不爱对方,只是生无可恋。绝症有误诊,生命没有第二回。歌曲、诗、插花不错,画面很美。
我不懂⋯⋯
上海电影节#18#,兰馨悦立方影城。古典美,颓废美,空虚乏味到死,怪不得两个主角双双自杀。
但愿本片不是依据真人真事改编。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柏林,那是一个浪漫主义弥漫的时代。诗人海因里希简直浪漫的一塌糊涂。他疯狂的相信真爱可以超越死亡,并且坚持要寻觅一个爱侣立即马上共赴黄泉。这时亨丽埃特出现,一位仰慕他的有夫之妇。于是就有了结尾的悲剧。如果浪漫是嘬死,我还是当个俗人吧。
故事讲述跟冰山一样巨大留白。一个本来惊涛骇浪似的事件,采取的却是表面看来最波澜不惊的平淡流水账,结果就是蕴藏其中的深深的惊奇。细节布景和对话都令人回味,记忆深刻。
疯狂的爱,有时被当作极致痴狂罗曼蒂克至死的爱,可能只是“疯了”而已。当然疯了也是为了追求真正的确切的爱,但人太容易沉溺于表象,不敢面对真相。过于沉闷,也过于直白。
能勉强三星 说它拍的美是因为十九世纪历史距离本身的美 没什么出挑的 整体而言非常拖沓单薄 不如直接看看那个时期的古典油画 至少更有捉摸不透的故事性
好无聊的电影
2015.4.16标记“想看”:搜不到……票就不买了 影院时间地点不合适 2019.11.30 看过 要不是昨天欧盟影展看了这位说英语德语腔十足的女导演的《小小乔》被搞傻了,以及发现自己标记过“想看”,今儿看了两部库布里克之后也不会坚持到晚上自己看这部。真的是“复古而不古典,荒诞而不讽刺”,十分之病态了!男女主的颜也不好看。简直神经病!相比之下Little Joe很成熟了。唯一有力量的也是就是原型是德国诗人、剧作家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Heinrich von Kleist. 女主真是太冤了…… 歌儿也不很好听。以爱之名,讲得却与爱毫不相干,诗人抑郁症么?也不是北欧啊!女主女佣倒是更抓人一些。总觉得女2号诗人表妹玛丽很眼熟。豆瓣APP显示历时1690天想看终于变已看。资料馆1号厅也就二三成人
一个患维特综合症的诗人自杀前找了一个被庸医误诊成不治之症的商人妇做垫背,然而两人却并非鸳鸯同病同命,原来人与人之间情感并不相通。这个可笑可怜的故事肯后,真正要表达的是,时代的巨大变革中,任何与之不相适应的人终究要为时代淘汰。
死亡是不合时宜的爱
发现导演比发现电影更重要。
人物原型是剧作家海因里希·冯·克莱斯特,生前无人赏识,穷困潦倒,死后终被肯定。故事拍的寡淡如水,片中的每一个人都文艺的近乎掉书袋。复古但不够古典,荒诞却不够讽刺。十九世纪初的柏林,理想主义之生,浪漫主义之死。琴声依旧人不在,丛林枪声惹人叹。
无甚技巧,不如去改成话剧
看了开头十分钟。不好看。
如侯麦附体。
你以何态度对待生死至爱,生死至爱就依此报应。骗得过自己,骗不过上天。生活不奋力,死亦无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