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剧真的好看呢,莫名从画报开始就很吸引我的剧。
4集过后的感受就是,每一分钟都好看。每个演员都演得很舒服,甚至感受不到演的痕迹,看剧的整个过程感觉像在看纪录片一样,以旁观者的身份看他们日常最真实的样子,感觉很奇妙。
国妍秀:一个个性十分鲜明的女生,冷酷、高傲、直爽,没啥人情味,被惹到必还击,凡事简单化、避开一切无谓的人际关系,管好自己就是她的人生信条。说话毒舌,像浑身带刺的斗鸡,自带防护罩,时刻保持战斗姿势,与生活抗争,没人能接近她。她完全不会在意别人如何看待她,她的柔软、胆怯、悲伤除了她自己之外,没人能看到,甚至连她自己都读不懂她内心的情感,更别指望她能好好的表达了。全校第一的头衔是她唯一的光环,怪怪的个性使得没人敢去靠近她,除了被安排在她身边和她一起拍了一个月纪录片的崔雄。
崔雄:一个全校月月读书最多,却学习最差的怪胎。他的生活简单的要死,没想法、没追求,生活永远能够波澜不惊、宁静安逸就是他的人生准则。不需要拼搏,不需要争抢,在父母无条件的爱之下昏昏沉沉的长大就好了。他喜欢独自发呆,时间在他身上的流逝似乎总是很慢且十分的不分明,随时睡随时醒,每日都是没有计划的随意过着。懒得理成为了他能够维持宁静的法宝。对静的独特追求使他的画作将静态美表达的全面且透彻,看到他画作的人的内心会收获一份别样的宁静,这是他独特的魅力所在。
国妍秀的闯入激起了崔雄的斗志,打破了他那毫无波澜的生活的宁静,而崔雄把妍秀扔出的那些犀利的飞镖变成回旋镖还给了妍秀,这让妍秀的生活里第一次有了抗击的回响,他们的生活都因对方的闯入而变得生动了起来。
在吵闹间,在追打下,在被安排的形影不离的时光里,他们在不知觉中展现了连他们自己都不曾发现的可爱懵懂幼稚和绽放,变得越发立体了。
截然不同的他们被吸引了,于是在拍完纪录片后,他们将这份能够带给彼此快乐的日常延续了下去。
但相恋五年的爱情似乎少了些什么,尽管有很多的陪伴,很多的嬉笑吵闹,很多的分分合合,也做过很多情侣会做的事,可那份吸引和心动似乎在恋爱日常里没有进一步的升华。他们的不同成为了吸引彼此的闪耀,也总是让对方受伤,彼此需要但又没有办法正确传达内心的他们让爱情停滞了。
为什么会分手还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失去了彼此的他们很怀念那份青春的青涩和简单。崔雄爱妍秀,特别是只给他一个人展现温柔和浪漫的妍秀。他向来一条线式的生活节奏一直是在被妍秀带着走,妍秀去哪里他就会跟到哪里,“只要能和妍秀在一起就可以”曾是他生活的目标。只要在一起就好了,永恒的陪伴就是胜过千万个我爱你的最完美的人生告白,他是这样解读他和妍秀的爱情的。
没有成为自己人生主角的崔雄最害怕的是被妍秀抛弃,因为没有了人生节奏推动者的他不知道他的生活该何去何从。
妍秀不怕失去崔雄吗,当然不是,不然她不会一再确认他的心意。只是她不希望崔雄的人生依附在她的身上,因为她本就过得很艰辛,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她选择了不明原由的离开他,但我想那应该是她当时所能给崔雄最小伤害的一个选择。她其实都知道她的心中一定会因为崔雄的离去而空出一大块,没人能填满那个空洞,因为那是她青春的圣洁和唯一的放飞。
离开妍秀的崔雄糟透了,痴疯傻作他一个不落都做了,他的痛苦显而易见,因为没有了妍秀的日子是一潭死水,而不是安定的宁静。他在画画里找宁静,可永远憋着疑惑的心的那道很深很深的伤口一直没有愈合,一直隐隐作痛已经让他的身心和生活有些麻木了,一直在微微颤抖的那些心痛让他永远也没有办法安心的睡个觉了。憋屈时时刻刻充斥在他的身边,驱之不散,不服不甘是有的,一直想出了那口气只是因为委屈。
崔雄虽然总是说着是妍秀毁了他的人生,可其实真正让他难过的是他的生活中没有了妍秀的影子,仅仅是她离开了。至于离开的原因,他知道是因为她一直以来独自解决一切问题的故作坚强。他失落的是在妍秀的人生里,他给予她的甜还是低于她人生的那些苦楚,懊悔的是他的不拼搏不挣强、永远维持着懒得长大的样子让她少了很多的依靠和不安。
但即使成为了知名画家的他在再次见到妍秀的一刹那又不自觉的变回了当初的那个没长大的孩子,喷水撒盐总说违心的气话。折磨妍秀也折磨自己的种种幼稚,其实是因为他一直不想放手一直让自己的情感停留在了10年前,而妍秀的出现,将10年前的那个他重启了,所以他才会如孩子般无理取闹求安慰。
而妍秀呢,没人知道她到底独自痛苦了多久,5年了她到底有没有走出来。但可以肯定的是崔雄是她目前为止人生中出现的最重要的人,看高午画家的画作她都能感受到崔雄的气息,可见崔雄的种种已经深植于她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工作是逃不开要去找上门相见的借口,而明知会碰壁也要无视自己不敢面对他的心,前去确认画作背后的那个人是不是崔雄。
崔雄种种无厘头的报复不但没有激起妍秀的斗志,反而是让她借酒消愁到在张道律组长面前完全失态,哭诉着自己弄丢了人生中的雨伞。她用人前的毫不在意掩饰着她的懊悔和不舍,宁可在背后为崔雄证明清白,也没有勇气再对他说一句安慰的话,因为她知道是她当年的偏执和自以为是的洒脱让她失去了再次走近他的资格。
5年了,旁人都以为他们已经走出了情商,但似乎只有金志雄能读懂他们的心。非常会观察人的志雄起初拒绝再拍纪录片,一是因为他不想再看到朋友们彼此受伤互相痛苦的样子,也不想再因自己对妍秀的暗恋而让自己自尝苦果。
可是看过毛片的金志雄却完全转变了心意,为什么?我想他应该是看懂了崔雄和妍秀之间爱情的独一无二,没有人能比他们更适合彼此了,所以他想给这份爱情再创造一次机会,给崔雄一次解开心结的机会,或许他是少有能读到这份爱情还有延续的可能的人,所以他抱着不去惊扰只想默默祈祷祝福的心态,去给10年前那份纯粹的爱情一段新的记录。
尽管在得知两人因工作再次重逢后,明知没必要去确认他们对彼此的心意如何,他还是试探着确认了。从他们的反应中他便更加确定了心中的答案。作为二人的朋友,他想用这个片子从旁观者的角度去给两位迷茫在爱情里的孩子一个清晰的指引。
“既然他们的爱情那么动人,那就放手吧,不留遗憾地倾心祝福吧,既然只有我能捕捉到那些神秘的爱的信号,那就由我来亲自记录、剪辑、解读、呈上一份正确的你们二人彼此能看得懂的答案。”
志雄这样想着,巧用妙计引其上套,一份清新质朴、逗趣无常的爱情正在娓娓道来~~~
难得遇到一开始看就很喜欢的剧,很平淡的故事穿插着细腻的情感,随着人物的感情线发展,观众也会哭笑起伏。每集围绕一个主题发展故事,但是又没有逃离整体走向。剧中剧的拍摄也没有凌乱的感觉,看到第12集的时候,就是普通剧的结点了。好像导演知道大众会发出很多疑问一样,后面把各个人物又交待一遍,感觉很多韩剧都喜欢这种倒叙插叙的叙事方式。看完后面四集就觉得,为什么要让每个人都那么苦涩呢,然后又强硬给一个美好的结局似的。要让观众觉得他们就是互相治愈的灵魂伴侣?把高度升华一下?也是,他们都不是平凡人啊,都是家长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哪一个又不是在自己领域的强者呢~如果不是现在这种就近配对的结局,而是各个人物都选择了其他领域的人呢?会不会更幸福?难道大多数人都会是剧里那种选择吗?看的时候偶尔会被崔的法令线妆容带跑偏,高中时期能再嫩一些就好了。金的脸型真是适合,反而越到后面越觉得,她的妆容应该更成熟一些,感觉一个长大了,一个面部还停留在高中的妆造。难得两个单眼皮主角都这么有魅力,演技真是棒!最不喜欢崔爸这个角色表演,手部动作加上脸部表情,很不自然,看着跟稍有残疾似的。很喜欢金圣喆的颜,可能是他每次的角色都让人觉得很可怜?一想起前不久看的《文森佐》里的状态,就要大笑,太可爱了!他是这部剧里对我最有吸引力的一个,角色太过于成熟稳重无私了,各种感情线看得让人难受,但是他又是那么的正直美好,待人温柔,处事果断。看得还是很享受的,忍不住一直追着看。结局不会让你期待会有后续,这样就很好,善始善终。
1.
班上一起读书的同学,到了期末来借国研秀的笔记。她表情冷淡,直接撕碎了要借的那一页,揉成一团说:现在我也没有了。
国研秀是这种自私自利,心眼如针鼻的小气鬼。
2.
和她一个小组做展示的组员没有足够的贡献,她在展示的当天,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还做个了动画效果删掉了组员的名字,既准又狠,不留情面。
国研秀是个缺乏社交,不通人情世故的机器。
3.
我作为男人,跟她出门吃饭,送酒醉的女朋友回家义不容辞。
但这却激起了她奇怪的胜负欲,死钻牛角尖问凭什么是我的酒量就该比她大,甚至就要和我拼酒,直到喝得我七荤八素,这才罢休。
国研秀是这种好胜心很强,什么都想赢的卷王。
4.
她还会跟前辈们起争执,针锋相对,毫不退让。骂着骂着就要撸袖子就上,幸亏我在旁边死命拖着,她才免于跟三个人高马大的壮汉拳脚相交。
国研秀就是这样四处惹事,目中无人的莽夫。
5.
她爱上了一款发型,就要我去烫。明明我根本不适合,但是只要她喜欢,最终我只能屈服。
她是如此的固执己见,是个只要下定决心,就非做不可的神经病。
6.
我想去看春末的樱花,我们的计划从去年拖到今年,又从今年拖到明年,每次都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不能成行。而她毫不在意,普通的图书馆打工都比一年一度的樱花凋落对她更重要。
“凋落的花有什么好看的?它们连花香都没有就大团大簇地开着,毫无用处。”她这样说。
她真是一点浪漫情怀都没有的木头。
7.
她会因为要改作业就不跟我一起吃午饭,即使我特意跑到学校来等她;她会因为一次打工就不跟我约会,即使我屡屡相邀。
她每天有一堆重要的事情要做,那么我行我素,不受约束,是我抓不住的天边的游云。
8.
然而,这样众人面前的国研秀,还有另外一面。
她决不理会毫无礼貌理所当然的伸手党们,但是等他们走了,她会仔细地把笔记拼好,把重点划给我,还监督我温习。
她酒量比我大,拼酒拼输了,她会把不省人事的我背回家。
她向前辈们挑衅,是在为我仗义执言,为了让那群坏家伙不要再捏我这个软柿子,她可以什么形象理智都不要,不计后果的狠话撂到天上。
最重要的是,她从没忘记过我的愿望。即使不能真的去看一眼樱花林,她也在忙完一天的工作后,收集一把樱花,突然出现在我面前抖落满天的花瓣。落英缤纷,她在我面前光彩灼灼。那是我赏过最漂亮的花,花的中央是我最喜欢的人。
然而我的朋友们依然传言她是个怪人,我很讨厌她的那一面只有我知道。
9.
她总是问我,是不是喜欢她。我总是没有回答。喜欢难道不是春天的风,秋天的雾一样自然,那每一天每一天的陪伴,我的傻笑,你的嬉闹。我以为她都知道。
有一天她问我,如果我要离开你了,你会怎么办。
“会断绝来往。”我扭过头,沉默良久。
“如果我去找你呢?”
“我会对你泼水,撒盐,把你赶走。”
国研秀委屈道,“要这么无情吗?”
我按住心中狂跳的不安:“所以,你最好别抛弃我。”
因为绝不能失去,所以我要威胁她用最狠的话。
然而,她还是跟我说了分手。在她那么帮助我,陪伴我,温暖我之后,在让我爱上她之后,在我以为自己最幸福的时候。
我讨厌她把我带到最高处,然后从那里把我推入深渊。
10.
分手那天,我问国研秀,是不是在她拥有的一切里,我是最容易被放弃的那一个。
她说:
“不是,我能放弃的,只有你一个。”
她走的那么决然,而我那时候不知道那句话背后交错的情绪。
而我的青春也从那天醒过来。
失恋后,我像个脱缰的野马一样过了一段肆意横行的日子。终于在把周围人逼疯之我突然找到了绘画作为寄托。随后突然沉寂下来,开始了成年人的生活。
那之后我把伤痕掩起,记忆尘封,将那一段青春放进陈年箱底。
我花了很多荒唐才渐渐接受她已经离开的事实。而在国研秀的所有事里,最让我讨厌的就是,她总是太轻易地,就把我从她的人生中抹去。
-----分割线
本文写在第三集更新结束后,我被这一集充盈的细节和完整的叙事结构深深地击中了,于是按照故事线把它整理记录了下来。
双向奔赴太好哭了我好爱女主一个拳头打进男主这团棉花的这种cp,都给我冲!
我能抛弃的,就只有你
《那年,我们的夏天》(下文简称《那年我们》),豆瓣上已经超过3万人打出9.1分的高分(最高9.2分,因为最新剧情太虐掉了0.1分),是当前国内最火的韩剧之一。当然,也一直有异议的声音,认为是国内观众对国外的这类剧集有滤镜,这不就是一部常见的破镜重圆的“小甜剧”吗?
单纯从故事梗概上看,《那年我们》是有点“平平无奇”。
10年前的2011年,全校倒数第一的高中生崔雄(崔宇植 饰)和全校排名第一的国延秀(金多美 饰),参与了全校第一和倒数第一一起学习一个月的纪录片拍摄。一开始,两个人都看彼此不对眼,相处过程完全就是“欢喜冤家”。
可拍着拍着,两个人就处出感情来了,纪录片拍摄最后一天他们在一起了,恋爱一谈就是5年。之后,国延秀无预期地提出分手,两个人都痛苦不堪。
一晃又5年过去了,国延秀成了广告公司的小组长,崔雄已经是大名鼎鼎的插画师。国延秀因为一次公司活动,找到崔雄,俩人久别重逢。又恰好10年前的纪录片在网上引发很大反响,电视台想要拍摄10年后两人的状况,各种阴差阳错,崔雄和国延秀又一次参与纪录片拍摄……
欢喜冤家、久别重逢、破镜重圆、女学霸VS男学渣……这些都是偶像剧里经常使用的老梗,无怪乎有些观众对此剧不那么感冒。
不过,韩国言情偶像剧很牛的一个地方,就是金恩淑编剧说的“5%创新”:看似老套的故事,它总能给你整出点新意来。
《那年夏天》首先就体现在戏剧结构上的创新。它并不是按照线性顺序从10年前平铺直叙到当下,而是过去与现在穿插进行;不仅如此,对同一件事,它有时既有男方的视角,又有女方的视角,既有男方的内心独白,也有女方的内心独白……
这就让《那年夏天》的结构像“复调”,简单的故事却有复杂且精致的层次,人物也在参差对比中体现出内心世界的丰富。
再比如编剧一定是一个迷影,因为每一集的小标题和主题,都能对应到一部电影,比如第5集叫《不能说的秘密》,第6集就叫《傲慢与偏见》,第8集就叫《爱在日落黄昏时》,形成了有趣的互文。
更难得的是,编剧出奇的细腻。爱情故事虽然被拍过无数回了,但能够将爱情中悸动、甜蜜、遗憾、爱恨交织等情感表达得准确、有层次、有共鸣感,却有很大的难度。
笔者个人真正入坑这部剧,是从第3集开始,它从崔雄的视角出发,讲述了国延秀讨人厌的10个理由。比如国延秀“自私自利”,同学找她借笔记,她宁愿撕碎也不借;她事事都想赢,就连喝酒都得赢过别人不可;她情商不高,处处惹是生非;她不解风情,推迟了好几次看樱花的约定……
乍一看,这颇有点像是分手后对前任的抱怨。但编剧话锋一转,崔雄又说起了哪怕有如此多缺点的国延秀,也有很多让他心动的地方。比如不遗余力地帮他复习功课,会背醉酒的崔雄回家,去他家里帮忙、与他妈妈相处得很愉快,手中藏满樱花在崔雄面前撒落、给崔雄制造浪漫……
“她只把这样的一面展现给我一个人看,令我不得不爱上她。”
是啊,“情人眼里出西施”的说法,其实太笼统太含糊了,我们爱上一个人,很难说连TA的缺点都爱,而是对TA的爱意远远大过TA的缺点,所以对TA的不足总是滋生出无限的恻隐与包容。这样不完美的TA,仍然爱着自己,才会让我们温柔和心疼。
《那年我们》的细腻,还体现在它深刻地探讨了爱情中的自卑。
国延秀明明也深爱着崔雄,为何5年前她突然向崔雄提出分手?
这与她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国延秀与奶奶相依为命,家境贫寒。因为贫穷,无法平等与同学交换零食,她时常遭到同学非议,这让她对贫穷恨之入骨。她保持自尊的方式是,她以冷漠的面貌示人,切割社交,然后装作很洒脱:不是我没朋友,是我根本就不需要朋友。
在与崔雄恋爱后,在像狗狗一样单纯忠实的崔雄面前,国延秀才能暂时抛下她的盔甲,忘掉沉重的现实。
在即将毕业的关口,家里突然有巨额的欠债,同时奶奶病重,生存的压力让国延秀不堪重负。而此时她又得知,崔雄因为她放弃宝贵的交流机会。
从小在幸福安逸的环境里长大的崔雄,对人生的追求是安逸,“我最讨厌我的日子很疲惫”“过拼命努力的日子,不是我想要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国延秀担心会把崔雄也拉到自己的泥淖里来,担心崔雄不得不过上“疲惫”“拼命努力”的日子。
所以,看似没有预兆地,国延秀提出了分手。面对崔雄的质问“所以,我们不得不分手的理由是”,她没有正面回答,只在内心独白里告诉观众答案:“因为你和我面对的现实不同,不,其实是因为我现在连我的现实生活都难以承受,不,其实真正的理由是,我怕再交往下去,我那强烈的自卑感会被你看透。”
国延秀伪装的高傲的自尊背后,是深深的自卑。她会觉得出身如此贫穷的她,是不是真的值得崔雄付出这样强烈的爱意?所以她要一遍遍地问假设性问题,抛出种种前提,看崔雄还会不会爱她。她缺乏爱人的勇气,也缺乏被爱的信心,所以明明在幸福的恋爱中,她却有失去的惶恐,当自己的现实一片晦暗时,她索性提出分手。
“在你所拥有的一切当中,我是最容易放弃的吗?”崔雄问。国延秀回答:“不,我能抛弃的,就只有你。”美好的崔雄于她,是奢侈品,是此时困顿的她“不配”拥有的。
《那年我们》的主人公都很让人心疼。被抛弃的“狗狗”崔雄让人心疼,不敢被爱的“猫猫”国延秀,她的脆弱、她不为人知的卑微更让人心疼。爱情故事那么多,但从“自卑”这个层面细腻地剖析分手的,的确很少见。《那年我们》让每一个在一段爱情中有过不自信经历的观众,心有戚戚。
《那年我们》终究是一个爱情童话,因为崔雄在默默等候,国延秀也在分手后的漫长痛苦中,察觉到自己的“傲慢”,“以为没有你也能活得好好的傲慢”。在电视剧里,我们知道无论怎样兜兜转转(现在是挺虐的),作为有情人的他们会终成眷属(除非编剧想被观众骂死)。可回到真实的生活中,那些在爱情中被自卑困扰的俗世男女,该如何安放这折磨人的情绪?
坦白讲,没有一劳永逸的答案。如果大道理有用的话,爱情就不会困扰万千男女。唯一可以试着学会的是勇敢,如果相爱的话,不要去假设如果两个不在一起会不会更好,而不妨去想象,如果两个人继续在一起,会不会更好。就像崔雄虽然说自己讨厌过疲惫的日子,但他后面还补上一句,“我最喜欢过这样的日子,待在家人和你身边”。
——首发澎湃新闻·有戏——
1
长期隔离足不出户的日子里,面对逐渐消逝的春光和互联网上狂轰滥炸的负面新闻,我开始有意识地逃离。
今年再次长期居家,利用三天小长假刷了前段时间不少人推荐的小清新韩剧《那年,我们的夏天》。全校第一和倒数第一一起拍纪录片,破镜重圆,猫系女和忠犬男,职场打工人和神秘插画家,五年后的重逢,豆瓣评分8.7,成熟的韩剧工业流水线......无论哪个点单拿出来都值得一看,加在一起更让人觉得有保证。
我将信将疑地刷了两集,确认是让人可以轻松追下去的程度,于是放心用1.5倍速看了下去。结果......逃不过的韩剧烂尾情节,我逐渐切到了2倍速、3倍速、4倍速,忍着不耐烦刷完了结局。如果剧集剪半,这部剧可以出色很多,起码不用让人忍着后八集的拖沓和无聊看下去。
2
说来有趣,无数次深夜的啤酒坦白局时,都有人提起埋在心底里的某个人。我听过各种版本的故事,不论男生还是女生来讲述,故事都大同小异。老套的校园恋爱,身边朋友的调侃,父母的反对或默许,班主任的阻拦或视而不见。最后都是刻骨铭心的分手,分手原因归根结底全是年少的冲动和幼稚。无数个版本叠加之后,其实只有一个男主角和一个女主角。
他们有的后来偶遇过,在家乡的某个餐厅,在朋友组织的某次饭局,在多年后的一次同学会;有的再也没见过,可能是毕业后各自去了不同的城市,可能是身边各自有了新的伴侣;有的分手后还有对方的联系方式,偶尔微信上还能装作若无其事地点赞,甚至互相评论两句;有的早就删了联系方式再无联络,消息全靠过去的朋友刻意提起;有的喝醉了会给对方打电话,有的关注了对方甚至对方现任的微博,有的只能偷偷通过微信好友添加界面偷偷看动态。
有人问分手后多久才能放下,有人想如果现在重新在一起他们会不会更成熟勇敢,有人庆幸及时止损,有人承认是自己太自私太懦弱。每个人的故事里都有一场雨,一次痛苦,一场醉酒和无数次的心碎,最后化为一个一言难尽的笑容,说“希望TA过得好”,或者“TA再也遇不到像我这样爱TA的人”。
他们后来遇见了新的人,进入一段稳定的关系,甚至步入婚姻。他们曾经都开玩笑说要不要请前任来参加婚礼,不知道真正办婚礼的时候,有没有人有勇气把请柬送出去。
3
虽然很多人都悔不该当初,假想过再遇见那个人时,该用怎样的表情和语气谈论天气。但《那年,我们的夏天》里的崔雄绝对是最幼稚的那个。女主角国延秀为了工作不得不上门拜访,他开门后用喷水壶朝前女友脸上喷水,等送她离开时再次撒了盐。
最成熟的例子,来自曾经刷知乎时看到的不知真假的回答。答主在见甲方客户时遇到了多年不见的前男友,硬着头皮开玩笑说,“看在咱俩关系的份儿上,这个项目能交给我们公司做吗?”
而在剧里,停滞了五年的齿轮开始继续转动。曾经独来独往的年级第一变成了独当一面但依旧孤僻的职场人,只想躺在树荫下睡懒觉的倒数第一变成了神秘的网红插画师。如果说曾经是贫穷和自尊成为他们分手的契机,多年后重逢,他们能不能解开心结?
废话,韩剧都是这个套路。谁都知道男女主角最后会破镜重圆,虽然中间经历了任性女明星对男主角告白,隐忍男二号作为男主角最好的朋友隐藏爱意,但这都是无须在意的小事,无法影响男女主角的伟大爱情。横亘在他们俩中间的,永远是放下不的自尊和瞎子都看得出来的口是心非。
没有任何立得住脚的原因阻止男女主角在一起,所以编剧不得不强行加了很多情节,比如男主角被遗弃的身世,比如女主角突然病倒的奶奶,比如男主角想出国深造的念头。但除了强行拉长剧情外没有任何作用,这也是后半部分剧情让人食之乏味的原因。
4
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剧都不再好看的原因。小时候看的电视剧和电影里,年轻男女在光鲜亮丽的大都市生活,在公寓楼合租,在写字楼工作,在咖啡馆和酒吧里谈工作谈恋爱。
而现在,你在随时会因为突发状况停摆的大都市里烦恼抢不到菜,担心合租的室友占据了太多的冰箱空间或不打扫公共区域的卫生,担心老板下班后发的消息和打的电话,担心难搞的客户又否定了方案,咖啡馆是周末加班的好地方,酒吧是吵闹得连团建都不想去的地方。
抛开这些表象,到底是什么让两情相悦的男女主角无法终成眷属?大家都是独立的成年人,疲惫的工作之外,早就没有心动的力气。女生不再着急进入恋爱,男生不再愿意花力气追一个人,能走到一起已经算是很大的缘分。能有共同话题和一起走下去的意愿,大概率阶级和家境都大同小异。几经磨合如果还能在一起,很快就步入买车买房结婚的既定轨迹。
在这个时代写爱情戏,很难取悦成年观众。他们不信这套也不吃这套,在工作之余的喘息时刻,只想想刷短视频或开一局王者荣耀。
虽然有无数人好奇,如果多年后重逢已经分手的恋人,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但看完《那年,我们的夏天》就会发现,连工业流水线如此成熟的韩国爱情偶像剧,拍到男女主角解开心结再次互诉衷肠后,剧情也很快无聊起来。所以我们看过太多的爱情故事,讲到男女主角终成眷属就戛然而止。因为再往后,全是平淡琐碎的日常。甚至像《花束般的恋爱》一样,像花束一般盛开,又很快凋零。
5
没错,曾经写出《东京爱情故事》,引领一代东亚年轻人爱情观的坂元裕二,如今再尝试写爱情故事,也只能写出《花束般的恋爱》。连兴趣爱好都百分百契合的两个人为什么会说再见?一个被社会的车轮拖着只能疲于奔命,另一个还固执地停留在原地。
巧的是《花束般的恋爱》也拍了男女主角多年后重逢,他们依然百分百契合,可彼此身边都有了新的恋人,只能背对着互相挥挥手,隔空道别。
花了两天时间一口气看完了最近大火的韩剧《那年,我们的夏天》。
其实剧情设计还是比较新颖巧妙的,一年内国内应该就会有翻牌的消息传出来。
主要讲的是从电视台的一档准备拍摄全校第一和全校第二的校园生活真人秀开始,两人逐渐熟悉,成为恋人,读大学的过程中分手再也不联系,再到后来因为工作的原因,以及电视台想要再次拍摄两人十年之后的生活特辑,男女主解开了误会,最后在一起。
很惊喜的是对演员的选择,几乎所有角色演员演技都时刻在线,台词,表情,动作可以这么整齐划一的剧注定了评分不会低。
当然最瞩目的是男女主。
男主的上一部大火的电影是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寄生虫》,角色是长子金基宇,在这部奥斯卡获奖作品之前,崔宇植已经在银幕上已经得到了大家的认可,也曾多次获得国内各类男演员奖项。除了《夏天》和《寄生虫》以外,我对他在《釜山行》里饰演的棒球手印象深刻,少年感溢出屏幕,丝毫没有被马东锡和孔刘等几位前辈掩住光芒。崔宇植给人的感觉就是,初见的时候可能和前辈们相比不如那么容易让人记住,但是只要给他几秒钟,几个表情,几句台词,他绝对会刷新你对他的认知,而且一步一步提升在你心里的演员排名。
而女主则是95年出生,17年才刚出道的金多美。和崔宇植一样,可能不是那种所谓的主流审美,但是那双单眼皮大眼睛简直太单纯了,金多美对于眼神的应用绝对不差她的前辈们,尤其是瞪大眼睛看着你的时候,那种镜头里的穿透力,不是屏幕可以隔绝的。
后来我才知道这是男女主的第二次合作,他们第一次合作的电影还是在《魔女首部曲:诞生》而那部电影为金多美拿到了7个本土不同奖项的最佳新人奖。(准备最近把这部电影补了)
配角们也是可圈可点,有喜欢自己哥们儿的女朋友不好意思说出口的金志雄,韩剧常有的搞笑担当崔雄的经纪人具恩浩和延秀的闺蜜李率伊,追求艺术家的艺人NJ,还找了两个可爱的小演员来饰演小时候志雄和崔雄。
在16个小时的剧情里,在拍摄两人纪录片的这种新颖外壳下,编剧也把爱情喜剧能汇聚的所有情节都结合到了一起,比如历尽辛苦在一起之后,男主却要花几年时间去国外进修的老段子也融了进来,但是整体外壳再加上演员们的积极配合,即使这个情节真的好像和之前哪部电影类似,但是在观看过程中完全不会想到,甚至觉得这一切都是恰当的,当然过后回想还是会觉得有一点狗血。
抛开演员,单从整个故事情节观看下来,编剧和导演其实是在讲每个角色的救赎,真的是无论大小,每一个角色都在救赎自己。
男主从最开始的不问世事,为了追求宁静,逃避现实,放弃能抓到的机会,到最后被女主唤醒,选择去法国进修。
在绘画上也从开始的只画孤独冷静的建筑到最后画温暖富有感情的人物。
延秀则是从小生活在欠债累累的家庭,并且在奶奶的影响下,变得很强势,害怕被别人伤害,也怕自己真实的家庭状况被他人所知,也正是因为这个导致了延秀和崔雄在大学时的分手。
志雄从小和母亲生活在一起,但是母亲却总是用言语和行动表示对志雄的厌恶,甚至在志雄成年后,也只是偶尔来住一阵然后突然离开,作为亲生母亲,却连自己儿子对水蜜桃过敏都不知道,最后母亲想请志雄来拍记录片,和母亲见面也知道了母亲真正这么做的原因,她自身有精神问题,害怕影响到还是小孩子的志雄,自己选择了在发病时离开,但是这样也势必会对志雄的幼小心灵造成损伤,最终两人在病房和解,志雄和母亲都救赎了自己,解开了心结。
崔雄的父母也在救赎,崔雄是他们收养的孩子,他们亲生儿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他们一直瞒着崔雄,并给他作为父母能给的最好的一切,每年秋天,他们都会去祭祀自己的孩子,而崔雄也是他们的救赎,他们把对自己孩子的爱都给了崔雄。
其他的比如一直在推动情节发展的奶奶、NJ、张道律组长、闺蜜李率伊都得到了自己的救赎,和自己和解。
甚至在电视剧的结尾,也安排了类似于崔雄亲生父亲的角色出现,因为不是重点,所以仅仅一带而过,只是知道他是建筑工人,似乎印证了崔雄画建筑物的天赋,两人遥遥对视一眼就结束了,编剧很聪明的没有再很详细的去讲这个故事,因为它不是重点。
16个小时对于这样一个每个角色都有背景的复杂故事来说,其实并不算充裕,刚开始我还担心可能会一边拍学生时代,一边拍现在会把时间线搞的很混乱,但其实导演是把重心更侧重于十年后角色们的变化,而且该细的细该省的省,整条线路都很清晰,唯一感觉有点分裂的是在14集又开始反复提醒大家已经看懂的分手原因,不过还好没有再此花费大篇幅来阐述。
如果想要找一部剧来度过假期时间,或者用于周末解压,当然也推荐颜控患者来看这部剧,如果你是初次看到男女主的表演,相信我,你一定会对男女主的演技表示惊讶的。
其实韩剧和电影一直自成体系,我很喜欢在看的时候慢慢跟着镜头去品尝它的细腻,这不是指长镜头等表现手法,而是编剧剪辑导演可以在短时间内把故事和人物都刻画的无比出色。部分大众应该抛弃以前对韩剧所谓又臭又长的固有观念,韩国电影拍摄的题材可能不大,但是细节关注的很到位,而且评分高一些的韩剧在选角上都没什么问题,这些年轻演员已经可以扛起韩国影视界的大旗了。
明明是很平淡无奇破镜重圆的老套剧情,怎么就被吹成9分多,起码目前出来的2集看,毫无出彩的地方
堂堂正正演直男,成功了啊崔宇植!新世代实力演绎成就历代级melo,bg之光!
“森林里最后那棵树,是被我亲自锯掉的,这样我就可以假装我从来没有过树,我不会再失去任何一棵树。”事实上,自从锯掉了那棵树后,我在森林里再也没有种下一棵树。我的森林无比荒芜。不是不想种下,只是害怕失去。我怕伤害任何一棵树。我还是无法忘记被我锯掉的那棵。
魔女版的咒术回战青春小剧场
撒樱花那一段,我只能说,还是思密达会拿捏大家想看什么爱情 hhh~ 后期不崩的话,我保持给五星,这剧题材 经过拍摄和多线交叉 剪辑出来以后真的很舒服,而且崔宇植小哥哥真的演技不错,再说他长的也很可爱啊~~法子的声音,我着实爱了,特别好听!!!
蛮好看的清新都市爱情剧,欢喜冤家破镜重圆,金多美和崔宇植的化学反应绝了!还有女主和李俊赫那条线也很有趣,整体预期以上
这部剧自从看了预告片就想追,第一集看完更加坚定要追下去了,崔宇植是少有的让我看着顺眼的单眼皮帅哥,都31了怎么做到演这种高中生毫无违和感的,金多美和他好般配。亲故们,这剧感觉要追不下去了,编剧太拉垮了,浪费wuli宇植和多美的演技
新八集定律 八集往后水准下降 cp感很ok 爱情故事很普通但是我吃这套 男二很惨我很爱 但是八集往后剧情开始反复且拖拉 处于没有进展的状态 男主人设甚至一度有一点… 很多事情拖到最后两集才解释 很仓促的感觉 但是猫狗真的很甜!戏里戏外都是 法子也很nice!总体还是喜欢的
久违在爱情剧里感受到一种松弛感,在此处不必提及年龄、婚育等现实议题,而有关悸动、回忆和时间。爱是录像带,是树叶罅隙透出的光,是时隔五年才撒向对方的盐。如果是夏天上线就好了。
不知道最近是不是荷尔蒙不正常,电梯里那幕竟然哭了!本来特别不喜欢忠犬型男主,但是他一直说想要平静的生活就让人特别舒心,他不是不表白,而是喜欢女主就是他的日常生活,他早习以为常。没有什么特定或者专属时刻,跟你在一起的每分每秒都是专属。
论破镜重圆老梗怎么被细腻演技拯救,嗑死我了
就很吃崔宇植的颜🌝🌝🌝
男主很守男德,十年如一日的卑微爱着女主,有钱有才还把把女主当做人生梦想,生了小孩应该也是跟女主姓,他就在家相妻教子噜。童话糖精就是好甜,有时间有精力没有生活磨难的爱情就是好甜,也就存在有钱人和甜剧里了。男二好苦逼,妈不疼的996社畜,男主吃西餐他吃快餐,暗恋十年的女神是兄弟女朋友自己还要剪片hhh
在没日没夜的喂奶日子里,果然只有靠韩剧来满足下我的少女心,短暂得让我忘记已经是孩子妈。
男主人设我爱了,分手后还爱着女主留着情侣装居然还是破镜重圆的故事,好想知道男女主相爱分手的过程
爱情里的心动与忧伤、只给你的温柔与能量、未说出口的真心、爱情中一定会有的误会、不能说的秘密,以及爱情中的旁观者…这些都是其他作品中看过千万次的内容,可是就像志雄说的真的很俗气,可是那年真的美得离谱。中间虽然有遗憾,可是直到最后,我真的很幸福!最后,cp感真是玄学啊他俩怎么这么令人愉悦🥳邀请大家看长评啦!//时隔一年清醒时候重刷,剧本真的很不行啊。
“我是个俗气至顶的人,见山是山,见海是海,见花便是花。唯独见了你,云海开始翻涌,江潮开始澎湃,昆虫的小触须挠着全世界的痒。你无需开口,我和天地万物便通通奔向你。 ”韩国人拍纯爱剧真是绝了!!!已经完全超过日本了!这部剧就算后面女主被虐我也觉得是甜的!太上头了!有时间的话,我要为你写!影!评!
虽然男主角的颜值我完全吃不下,但不得不承认他的演技还是蛮有层次的。感觉韩剧真的好会包装,国内也有不少类似题材的小说就拍不出这种氛围,哪怕拍同一个故事,叙事结构、演技、审美、打光输给韩国人太多。以学生时代的观察节目为契机,从男女主线、男主x女明星线、女主x组长线、闺蜜兄弟线多线交织进行叙事,参与男女主青春的男n来拍摄成年回访的节目,完成了这个紧凑的结构。你要结婚了吗、撒盐喷水、樱花、纸袋破了等等细腻的细节填满了缝隙。所以观感很舒适很简洁很轻快。后几集又开始水了。
非常好看啊,海报首先就拍的很青春。青少年的懵懂,性格的磨合,不沟通产生的误会,一切的一切,都非常真实。崔雄,有你的,撒盐喷水👍👍目测男二像狗焕?感觉像是自己好朋友变成一对,所以就没和女主表白过,变成祝福他们。
崔宇植的演技太自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