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影评
1 ) 当时明月在,不照彩云归
一。
一千遍设想的时候,这个故事的收尾,可不可以不要是花好月圆,而是若天上的一轮明月,伴有阴影残缺,一如杨过一路走来的那些颠沛流离的日子,一如他和小龙女那些惊世骇俗的缱绻后面的坎坷命途。如是这样,十六年后,便是杨过在断肠崖飞身一跃的决绝戏码。头发尽染霜,等不回你的一颦一笑,死亦何哀?这样才该是俗世中的爱情套路,伊人未能归,浪子已离开。
到后来,深觉这样亦是不妥的,你们或许是只能为彼此生存的个体,他没了你,你没了他,又怎能苟且过活?你们轰轰烈烈,踏平险阻与荆棘,不许以一个圆满的归途,对不住那些形影相随至死不渝的岁月,对不住那些为了他舍弃美好时光情深义重的女子。于是,这最后的一笔落下,成了你们天南地北双飞客的故事,成了终南山下活死人墓厮守到老的幸福。江湖的风波险恶,终究化作了过眼云烟。想起初见之时,他还是登徒浪子的戏言谑语,她还是矜持女子的一衣素白,十六年后,剩下的,都是饱蘸孤苦的沧海桑田,都是历尽磨难的双宿双栖。这是最好的结局,也是最坏的结局,这个结局的悲哀在于,把爱情无限的理想化,催促一群又一群的飞蛾扑向这团熊熊烈火,至死方休。毕竟,你非小龙女,我亦不是杨过,做不到至情至性之人,不能为爱而生。
俗世的土壤有太多不可预知的力在束缚着,开不出理想主义的爱情花朵。
二。
我中意的女子,必然是得像郭襄一般的,无拘无束,豪气干云,却又心思质朴,且从一而终。只是,风陵渡口的初会,他给她设下了一个解不开的结,从此,世间风景虽好,也及不上你的万分之一。滚滚红尘弱水三千,此间男子已无再可与你相媲美之人,亦只有小龙女才是最与你合衬。她微笑看彩云不归,独自在肚子里攒了一把相思泪,苍白晨曦和昏黄暮色之间,他已经失去了影迹。然后,你长伴青灯古佛,断了情欲牵挂,你终于明白,你和他之间,是断章,是邂逅,却不是姻缘,写不出梦寐以求的句点。你也成为了那些情深义重的女子中的一人,茕茕孑立,凄风冷雨中遁入空门。后来,你还有去找他,是祝福,是相思,亦是不舍。他是你心上留下的永远锋利的印记。
最痛不过是情爱,最苦不过是相思。秋风清,秋月明,你在城头上吟诵句子,这句子该是,”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三。
古天乐的神雕版本,已是十五年前的旧事,用了两个星期断断续续看完,过程虽不顺利,心情却是愉悦。亦只有彼时的他,适合我心中的杨过一角,清俊白皙,款款深情,我亦甚爱他的狂放不羁,孤绝叛逆。不过杨过到底耽误了她们的终身,留下女子的念想,蒙上微尘。
当时明月在,不照彩云归。
2 ) 如果我喜欢上了一个电视剧里的人
如果我喜欢上了一个电视剧里的人,那么我一定会说,那个人叫杨过。
如果我念念不忘一个电视剧里的人,那么那个人一定是杨过。
如果给一次机会去见一个电视剧里的人,那么那个人一定是杨过。
人们说一见杨过误终身,我却要说,一见杨过,人生圆满。
有些人我们只能用来崇拜,用来喜欢,用来敬仰,而不能靠近。美好的人,美好的事物,留在心里最好,他应该是属于他自己想要的美好世界。
如今,又想起你,杨过。
3 ) 从小妖女变神烦大妈,神雕里的黄蓉为什么让人讨厌?
《神雕侠侣》里的黄蓉到底有多烦人?
初次见杨过,黄蓉就给人贴标签,这孩子的德行和他爹杨康一样:
黄蓉见了他脸上的狡猾惫懒神情,总觉他跟那人甚为相似,忍不住要再试他一试,笑道:“小兄弟,你想做我丈夫的老子,可不成了我的公公吗?”左手一挥,已按住他后颈。
郭芙一言不合就砍杨过的手诶,结果黄蓉倒替这熊孩子洗白,典型的中国式父母。
郭靖说道:“这女孩儿就算找了回来,你待她仍如对待芙儿一般,娇纵得她无法无天,这样的女儿有不如无!”黄蓉大声道:“芙儿有甚么不好了?她心疼妹子,出手重些,也是情理之常。倘若是我啊,杨过若不把女儿还我,我还他的左臂也砍了下来。”
杨过和小龙女这对璧人虽然喜欢当众秀恩爱,但罪不至死啊,你非得横插一脚。
英雄大会后,对着小龙女一通呱唧:
哎呀呀,师徒之恋是不被祝福的,别人会瞧不起过儿的。
你以为过儿愿意跟你回古墓?人待在坟墓里面久了,会气闷的。
然后小龙女嘤嘤嘤出走了,间接造成了杨龙爱情的悲剧。是不是很像七大姑八大姨看不惯你现在相处的对象,非得挑拨你分手?
当初郭靖想要把郭芙许配给杨过,黄蓉百般推脱。英雄大会后,杨过出尽风头,黄蓉动了小心思,一口应允,再把小龙女嘚啵嘚啵跑了。如此功利,也难怪要惊呼做人不要太黄蓉。
小心眼,猜忌别人,热衷于棒打鸳鸯,娇惯孩子,势利眼……鉴于黄蓉在神雕里面的种种劣迹,相信很多人看的时候,恨不得雕兄把她叼走,连电视剧里面她爹黄老邪都看不惯女儿了。
但是在《射雕英雄传》里,黄蓉明明是那个娇俏可爱、机智无双的小妖女。
射雕第七章“比武招亲”里,因生爹爹的气,黄蓉离家出走,路上偶遇了人傻钱多的郭靖。扮成叫花子的黄蓉想试探一下郭靖是否大方,没想到郭靖豪爽地请她吃饭,还送了貂裘,给了两锭黄金和汗血宝马。(划重点!!!把妹套路:送貂送宝马,没有别扯淡了)
两人结缘,从此开启了驴友闯天下打怪兽的神奇冒险:去赵王府偷药救王道长;烹饪美食讨好洪七公,让其传授降龙十八掌给郭靖,自己也习得逍遥掌法,之后更是接替洪七公成为丐帮帮主;破江南五怪被杀案;机智应付“西毒” 欧阳锋、生性好色的欧阳克和诡计多端的杨康……
从人人喜爱的小妖女变成了万人嫌的大妈,这感觉就好像你暗恋过的女神或者男神,多年后相遇,发现她/他成了跳广场舞的大妈或挺着大肚腩发福的中年男人,跟吃了一口苍蝇那样恶心:我特么当年居然喜欢过她/他!
2
深究变化的原因,难道是因为主角光环的让位?射雕是讲江南小妖女和大漠呆头男的爱情故事;神雕是讲古墓高冷女和民间小混混的爱情故事。
前一部当然有主角光环加持,后一部不能喧宾夺主啊。可即便不是正主,金庸干嘛要把黄蓉写成这样,你看周伯通就没有变化,还是挺讨喜的。
说实话,金庸笔下的女子众多,有足智多谋的日月神教圣姑任盈盈、有刁蛮任性的建宁公主、有气质独特的赵敏……但这么多人里面,朕最喜欢黄蓉了,喜欢射雕里黄蓉的俏,也喜欢神雕里面黄蓉的真。
黄蓉从来都是个自私的人,心眼极多。负气离家出走,和郭靖相遇那一段,就几番试探。后面和郭靖相恋,也是不管别人死活,全身心都放在她的靖哥哥身上。至于刷级打怪,都是为了他。谁谈个恋爱,还关心全世界气候有没有变暖?他就是全世界啊!
可以说,年轻时的黄蓉,身上带着她爹黄老邪的一股邪性。但迷妹迷弟眼里,觉得她冰雪聪明,带着小女儿家的天真浪漫。
靖哥哥,我死后你要答应我三件事... 一,我允许你为我难过一阵子,但不允许你永远为我难过。 二,我允许你再找一个妻子,但她必须是华筝,因为她真心爱你。 三,我允许你来拜祭我,但不能带着华筝来,因为我毕竟还很小气。
到了中年时期,黄蓉成了郭夫人,有了家庭和孩子,她的心眼除了要关心靖哥哥,还有郭芙、郭襄和郭破虏。杨过在神雕里有两次想动手杀了郭靖。这就像那个农夫与蛇的故事。再加上杨过他爹是个有前科,罪孽深重的人,要黄蓉无条件信任杨过?一脸懵逼!
观众认为黄蓉在神雕里太自私,可黄蓉一直如此。关键是黄蓉的变化,大家怎么忽视不见呢。神雕里,黄蓉既要操持家务,还有忙事业,管理丐帮。战乱年代,乞丐只会越来越多,管不好,会发生社会暴乱,然后又要协助丈夫防卫襄阳城。
如果说射雕里,黄蓉只有小女儿家的儿女情长,那神雕里,黄蓉有了道义,有了家国。“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在绝情谷,得治杨过中毒的来龙去脉,有段描写黄蓉的心理活动:
黄蓉的心儿却分作了两半,一半给了丈夫,一半给了女儿,只想:“如何能教靖哥哥与芙儿平安。”斗地转念:“过儿能舍身为人,我岂便不能?”当下转身慨然说道:“龙姑娘,我有一策能救得过儿性命,你可肯依从么?”
……
小龙女沉吟不答。黄蓉又道:“若非你与过儿联手,便不能打退金轮法王……此后二人如能为国出力,为民御敌,那自然最好,否则便在深山幽谷中避世隐居,我也是一般感激。”
再到劝说郭靖国事为重:
郭靖脸色微变,顺手一拉黄蓉,想将她藏于自己身后。黄蓉低声道:“靖哥哥,襄阳城要紧,还是你我的情爱要紧?是你身子要紧,还是我的身子要紧?”
郭靖放开了黄蓉的手,说道:“对,国事为重!”
这些变化淹没在杨过和小龙女轰轰烈烈,九九十八弯的爱情故事里。
香港四大才子之一倪匡说,少女时代的黄蓉那么可爱,一到中年就非常不可爱了。
三毛笔下有段关于母亲的描述:记得放学回家来,看见总是在厨房里的母亲,突然脱口问道:"妈妈,你读过尼采没有?"母亲说没有。又问:"那叔本华、康德和萨特呢?还有.....这些哲人难道你都不晓得 ?"母亲还是说不晓得.我呆望着她转身而去的身影,一时感慨不已,觉得母亲居然是这么一个没有学问的人.我有些发怒,向她喊:"那你去读呀!"这句喊叫, 被母亲丢向油锅内的炒菜声挡掉了,我回到房间去读书,却听见母亲在叫:"吃饭了!今天都是你喜欢的菜。"
其实,大家喜欢少女时代的黄蓉,而讨厌中年时代的黄蓉,就跟三毛恼怒母亲没有学问一样,中年黄蓉的存在,刺痛着我们的神经:中年人是多么无趣和世俗。
而更让人绝望的是,我们心底惧怕的那个画面会成为事实:我们绝大部分人都将怀揣着少年时代的未竟的梦想,无可奈何地走向无趣、世俗的中年。
年少的我们,会谈论毕加索、加缪、存在主义,有过许许多多的梦想。而最终,我们的梦想从“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变成了“我有一所房子,坐标三环,距离地铁200米”。
如果到中年,甚至不需要到中年,你还谈论着执剑仗义走天下的梦想,会被人耻笑。梦想并不稀缺,稀缺的是一个可以无所畏忌畅谈的环境。年轻时,你可以肆无忌惮大哭大笑,到了中年,他们会说“男人有泪不轻弹”。
我们喜欢少女时代的黄蓉,其实喜欢的是那个想象中快意恩仇、至情至性的自己。讨厌中年时代的黄蓉,是讨厌未来中年活得愈发刻板、单调的自己。
金庸笔下的黄蓉毕竟是江湖女儿,她有她的归宿。在《倚天屠龙记》,金庸借殷素素之口,向我们透露了黄蓉的最终结局:
“我曾听爹爹说,郭女侠是位大有来头的人物,她父亲是郭靖郭大侠,母亲是丐帮的黄帮主黄蓉,当年襄阳失陷,郭大侠夫妇双双殉难。”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朕有话要说
<图片1>
4 ) 千山暮雪,只影可归
在豆瓣看到很多次的照片,本不以为意,有一个注释却吸引了我:杨过与小龙女在时隔16年后的阴历3月终于重逢,而戏外,2011年的阴历3月同样是16年后,古天乐和李若彤在飞往云南的飞机上相遇。
古天乐对李若彤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姑姑’!说完连他自己都惊讶,竟然已经有16年了,这16年两人并没有怎么联系过,古天乐笑言:“姑姑还是那样,过儿已经老了!”
图片地址:http://movie.douban.com/photos/photo/1015973205/
不管是真是否确有其事,总之心中一漾。人们心中的经典,之所以经典,是因为,那部戏载曾经自己的青涩、幻想、回忆、感慨和小心情。戏里戏外,他们演他们的,我们看的是自己的。
当年的白衣胜雪,当年的俊朗少年忽又在脑海铺开。时隔多年,那些虽然算不上唯美的镜头却皆有一份朴实的力量让人记忆犹新。
很多年后,我们长大,在现实里摸爬股滚打,也变得冷峻,早已看破了童话背后不堪一击的支撑点。但是一旦被触动,当年的一切又涌出,我们不知道童话建在哪里,他们呢?是演员,演完这一出,换上另一身戏服便又是一个别样的角色。我们告诉自己,那不过是一场戏,人生都是戏台,电视里演的怎么当的了真,即使是风华绝代,数年之后也不再会复还。
最近有点脆弱,喉咙还梗着,我不知道是不是看到杨过的那句脱口而出的“姑姑”。 又或者是想起看到的另一件事情,有个女影迷曾大声问梁朝伟:你还记不记得当年的何宝荣?梁听见后回过身,远远地微笑,点头。恍然间意识到,他们还记得,他们还刻在心里!他们动情地流露仿佛在证明这个童话的真实,在问我们,你凭什么不信啊?
年少时曾看到的那些纷纷纭纭又挤在眼前:面黄孱弱的灵素用生命去换一个并不爱自己的人活下去;杨过放下断龙石笑嘻嘻地钻进古墓说要和姑姑同死;任盈盈背着令狐少侠不顾诸多风险上少林求医。还有那些小细节:岳灵珊在弥留时还不忘嘱托师兄照顾害死自己的夫君;程英在照顾杨过时,自己默默写下的“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苦难与欢乐,绝望与温情,我们不断的被吸引,被打动,白昼黑夜地遐想,那都是成长的一份子,如今长大,猛然想起:她跳下为他绝壁,他等待一十六年,他日重逢,一声“姑姑”情肠百结。这些年来,他静心于武学,她醉心于花蜂;他创出黯然销魂掌,她在每一只蜂身上刺字;他击出的每一掌都倾泻着对她的思念,她刺出的每个字都是为了等待他来。想起电视剧里反复出现的似乎人人都会的那句词:“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是啊,千山暮雪中,只影可归,何尝不是件幸事,这便是童话的意义,在说,这世间,总有一个人,是你生生死死的缘,遇见了,便是幸福完满,失散了,就生无可恋。想起琼瑶阿姨的一句“等了一辈子,恨了一辈子,怨了一辈子,想了一辈子,可依然感激上苍,让我有这个可等、可恨、可怨、可想的人,否则,生命将会是一口枯井,了无生趣。”
5 ) 各版神雕之四月金像
很久以前写的,博大家一笑
闲来无事,趁着四月香港金像的揭晓,我也来凑个趣,弄个本人眼中的各版神雕的金像奖评选。(一家之言,偏心莫怪)
参选剧集:83版 刘德华 陈玉莲主演
84版 孟飞 潘迎紫主演
95版 古天乐 李若彤主演
98版 任贤齐 吴倩莲主演
新视版 李铭顺 范文芳主演
最佳杨过:古天乐,玉树临风,风华绝代,亦正亦邪,且痴且狂,只此一家,绝无分号,武侠史上的奇迹,角色和演员的完美结合。第二,刘德华,英姿飒飒,英气勃勃,老天王实力不容小觑,奈何正气有余邪气不足,缺乏杨过最重要的特质,且造型马虎使得这个杨过有点“肿”哦。第三,李铭顺,长相老成,表演起伏很大,演年轻的杨过缺乏说服力,前期呆头呆脑,后期表现尚佳,总体说来真诚有余而演技不足,授予鼓励奖。第四,孟飞,长相一般,演技平平,中规中矩,不过不失,令人过目即忘。最差,任贤齐,长得象收破烂的民工,相貌卑琐,五短身材,演个茶水店小厮绰绰有余, 演杨过……人为什么总没有自知之明呢?表现更是极尽夸张之能事,动辄发痴发狂或龇牙咧嘴作痛苦状,看得人心里直发毛,还没资格排名呢!
最佳龙女:李若彤,清丽无俦,貌美绝伦,天仙化身,飘逸出尘,洁如冰雪,冷若冰霜,又一武侠史上的经典人物,比之玉莲更得神髓。第二,陈玉莲,气度娴适,眼神通透,心无片尘,原著精神把握得很不错,唯一不足的是玉莲的美丽太过人间,气质也贴近大家闺秀,演语嫣比龙儿更合适。第三,范文芳,奇怪的造型浪费了文芳JJ的美丽,视觉效果就大打折扣,她的表演非常投入,可惜龙儿的特质没有体现出来,痴情有余而气质不足,令人惋惜。第四,潘迎紫,艳丽妩媚,花枝招展,奈何演员气质与角色相去甚远,非战之罪也。最差,吴倩莲,扮相令人绝倒不说,表演更是牛头不对马嘴,不知在演谁,与任一样没有资格排名。
最佳程英:张可颐(95版),清灵秀美,优雅大方,犹记她摘下面具的刹那,心中一颤,不犹叹道真象书中走出来的一样。第二,林秀君(84版),当年的她同样是一个大方得体的美人儿,无奈到了《鬼丈夫》中竟成了柯起轩的娘了,真是岁月不饶人啊,无限感慨中……第三,83版的程英象个冬瓜,没有程英的感觉,还是适合演天山童姥,新视的宋清清面部轮廓太过刚毅,也不合适,只能演演带着面具的程英,两人并列第三。最差,98版的程英竟是个特别皮厚的杀手,脸上居然还有一条长长的刀疤,毫无疑问是最差。
最佳郭芙:真真令人为难啊。95版和98版的郭芙我都非常喜欢呢。95的傅明宪雪肤花貌,娇美无伦,骄横刁蛮,一身火红的装束,年貌气质都相当符合原著。而98的季芹也是漂亮的紧,任性的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她拿剑砍任贤齐的那段,真叫大快人心啊,只恨不得她砍死那泼皮。第二,84版的林灵禀承台剧的一贯风格,表演平平淡淡,毫无特色,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差。新视的陈秀丽则让我见识了一个非常有礼貌的郭芙,她最惯用的动作就是扬起脖子,翻起白眼,两手向后一甩, 扬长而去,留下大小武那两个呆鹅。可是她如何的刁蛮任性,行事鲁莽,自高自大,一点都看不出来,如此礼貌将怎能让观众感受到郭芙心中无数的爱恨交煎呢?而83版的廖安丽恶是够恶了可惜缺乏美貌,如果连漂亮的脸蛋也没有,那郭芙可真是一无是处了。
最佳无双:个人以为当属83版陈复生,娇俏可人,一双灵动的大眼象极了书中的无双,还记得她在崖边与玉莲相对而立,那俏生生的模样至今令人难忘。第二,简佩筠(95版)是个典型的黑里俏,形象气质与原著也十分相符,只是容貌稍逊于陈复生,屈居第二。第三,98版的刘孜真乃最辛苦的无双了,由于程英做了杀手,无奈她只能身兼二职,一边背负血海深仇,一边又得温柔解人,真是苦啊,她演得累,我瞧得更累。第四,84版的贝心渝外貌酷似混血儿,而新视的无双则太壮了,都与角色不符。
最佳绿萼:沈依灵(新视),她的扮相竟是如此秀美,柔顺中带着凄楚,当真是清灵似水,温柔似水,我见犹怜,若我是杨过真恨不得连同绿萼一块娶了呢,嘻嘻!第二,83版的朱小宝,肤白似雪,娇媚可爱,只是面带苦相,而98版的董晓燕也是个极之秀美的可人儿,怎么感觉98版的女孩们除了吴个个可爱。还有95的苏玉华,演技不俗,只是年龄偏大了点,这三人演来都能让人接受,故并列第二。最差,84版的傅娟,她曾演过书剑中的香香公主,本也适合演绿萼的,可恨导演居然中途换角,害我思绪都不能连贯,自是最差。
最佳郭襄:又是个让人为难的选择,就原著而言,最相符的应是95的李绮红,没想到一个身高一米七的鬼妹竟能把十六岁的小郭襄演得如此神似,当真难得。而98版的六月也是可爱得很,机灵活泼,伶牙俐齿的,很有点小东邪的味道,只是看她对着任贤齐一脸陶醉的表情,真为她难受啊。第二,83的黄曼凝,演得也不赖,不过长得老成,演少女没有说服力哦。84的应晓薇,年貌相当却演技平平,令人难有共鸣。最差,莫过于新视的林湘萍了,一张嘴唠唠叨叨,喋喋不休,而且胆小自负,做错事竟要别人顶罪,倒完全象演郭芙多于象郭襄,让人难以接受。
最佳郭靖:应是83版的粱家仁,敦厚稳重中不失情义,最有一代大侠的风范。而95的白彪长相缺乏气势,新视的朱厚任胖乎乎的象个员外,98的孙兴则是帅哥一名,眼神也太过狡诘了,还是演杨逍最好。最过分的是84版郭靖,前后又换了两个演员,真不知导演怎么想的,连郭靖都可以换!
最佳黄蓉:95的魏秋桦年貌最接近原文,83的欧阳佩珊眉眼很有几分翁美玲的神韵,84版的沈海蓉也是不可多得的好演员,她主演的《一剪梅》很是深入人心,演中年黄蓉自是使人难忘的。而新视的何咏芳则是其中最年轻的黄蓉,且智慧与美貌并重,可怜嫁了个老爸级的郭靖,苦啊。以上4位演来都有黄蓉的感觉,实难分孰优孰劣,留待智者评说吧。而最让人难受的就是98的夏文汐,样貌如同白骨精转世,竟然会纵容弟子干出偷迷药下春药的勾当,简直有辱一代女侠的形象。
最佳完颜萍,耶律燕:楚楚可怜的完颜萍,爽朗豪迈的耶律燕当属95最佳,特别是古版杨过亲吻完颜萍眼睛的那一刻,真是perfect moment。83版的也不错,都是美人胚子,有趣的是83的完颜萍和耶律齐还有一段恋情呢,虽无疾而终也有几分凄美哦。其余都没啥印象,98版则干脆省了这两人。
最佳耶律齐:应是83的任达华,那还用说嘛,影帝的魅力自是不同凡响,95的也不错,虽不风流俊俏,却也十分有气概有担当。新视的很斯文,而98的就出来两眼,没在意。84倒好,又换角了,敢情郭芙和他妈一样啊,一人两老公!
最佳大小武:最喜欢95的两兄弟,可算得一表人才,好歹也是两个翩翩美少年,其他不是太老就是太丑都不象,好玩的是98版小武后来还演过《大汉天子》里的郭舍人,害我每次见他都想笑。
最佳东邪西毒南帝北丐:自是83的旧人,经典绿叶,众望所归嘛。95的南帝也不错,慈眉善目的,最搞笑是98的李立群,他除演西毒外更兼并了老顽童、黄药师、傻姑、慈恩等人的情节,戏份多的不象话,到不如干脆把剧名也改掉,改成《欧阳峰的下半辈子》,倒贴银子拉人看吧!
最佳中神通:只有83和95出现了这个人物,还是95的好,够俊美,有宗师风范,不妄林朝英如此爱他。
最佳老顽童:虽然很多人都喜欢83的秦煌,可我却偏偏属意95的黎耀祥,感觉极近原著,还记得他的名言“做人糊涂不要紧,最重要是活得开心”深得我心也,其他两版呢,84版的象个疯子,而新视的麦皓为又演的弱智,都不喜欢。
好,现在好人评完了,再说说坏人。
最佳李莫愁:最象李莫愁的是95的雪梨,狠毒之余仍能充分刻画内心世界。第二是83的吕有慧,毒辣中仍可体现她无情的根源,也对味。最美的莫过于98的陈红,艳若桃李的感觉是有了,就是杀气太重,感情投入不够。新视的潘玲玲也是美女一名,只是动不动就目露凶光,缺乏内涵,还有她那造型是谁弄的,一脑门糖水菠萝,看得人直起疙瘩,大刀!最吓人是84版的,妆化得太浓,妖姬再世。
最佳金轮法王:83的太丑,98的太矮,新视的郑国平又太臭美,一脸七彩的象妖僧,看来看去还是95的刘家辉好些,恶则恶矣,总算象个宗师。还有他那身衣裳真耐穿,到了《寻秦记》里又让古仔穿了一回,想想杨过和金轮法王穿过同一件衣裳,真是好笑。
最佳尹志平:95的陈启泰,专演斯文败类,感觉最象。其余的也差不多,都是一脸欠揍的样子。最值得一提的是98版,好象专为反衬任贤齐似的,又找一帅哥来演尹志平,李志希曾主演过《鬼丈夫》和《七仙女正传》的男主角,样貌和演技都不赖,突然来演尹志平那变态,成天和那吴倩莲眉来眼去的,很让人受不了,想想还不如让她跟了尹志平呢,好歹比那店小二强吧。
最佳公孙止:新视的黄世南最适合演前期的公孙止,象个伪君子,而95的则适合演瞎眼后的公孙止,够变态。83的许绍雄也可以,专演坏蛋的。而98的徐少强真可谓史上最帅的公孙止,原来公孙止也可以风度翩翩哦,真搞不懂吴倩莲为啥要悔婚,跟谁不都比跟任贤齐好。
最佳霍都:83的汤镇业,作为当年的五虎之一,自是增加了很多戏,害我一度以为他是男主角呢,这个霍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授予最佳,当之无愧。其余都是中规中矩,乏善可呈了。
角色点评到此为止,下面颁发其他奖项。
最佳编剧:非95版莫属,同时也是最懒的编剧,把个原著直接当剧本来拍,这也是我喜欢95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够原味。
最佳改编奖:当然是83版啦,增加了很多非常有趣的支线情节,如杨过偷鸡为姑姑祝寿,杨过扮虎吓道人,龙儿与小乌龟散步,杨龙二人共度元宵,用面人互道早安,还有秦郎和素贞的师生恋等等都是改编中难得一见的经典情节,看得出编剧很用心,美中不足是后期太赶了,结尾太潦草,有虎头蛇尾之嫌。
最差改编,大家都心知肚明,就不指出了。
最佳配音:众望所归嘛,95版,95神雕的成功,配音人员功不可没哦。记得有位网友言道:心中的杨过就是古仔的形象加杜燕歌的声音。在此谨向95版神雕所有幕后配音人员致敬。可惜83的配音就差得多了,错漏百出不说,杨过说话居然象个鸭子,先后还换过配音,我对刘版杨过没什么好感,声音也是很重要的原因。而台视和新视都是演员自己的声音,台湾的演员多带台湾腔,新加坡的口音也是怪怪的,都不列入考虑啦。
最佳音乐:83版的“何日再相见”“情义两心坚”都是不可多得的经典原创,整体配乐也是最好的。95的“神话情话”和“归去来”虽都极符合剧情,可惜非原创,而且整剧的音乐也太少了。98的“任逍遥”“伤心太平洋”都是任贤齐深情演绎的,再一次证明他的歌艺高于演技太多太多了。新视的“预言”“示情”范文芳唱来也是声情并茂,很有意境,84的“跃马江湖道”却显得太过直白了。
最佳服饰造型:83的玉莲梳着非常精致的公主头,或缠着银丝带,或缀着白绒球,显得相当可爱。身上的白衣则以红线或银丝绣着各式素雅的花纹,十分精致美丽。84的潘迎紫也是造型多变,以花朵和羽毛做花冠,再配以精美的缎带,非常的花俏哦。看得出两位的造型都相当用心,我个人却以为不如李若彤的装扮来得简单自然,彤彤仅以白丝束发,一身素白衣衫,真乃“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更得龙儿神韵。文芳的衣服倒也轻盈飘逸,可恨发饰太差,两个小山丘的发型活象两只大耳朵,破坏整体效果,怎么看怎么别扭。吴倩莲就不用说了,她老人家一出场,哗,我连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谁见过穿得这么不三不四的小龙女,真是噩梦一场!杨过的造型除了那店小二外基本都符合原著了,比较有新意的是新视,在李铭顺的颈边多了一块布,象个围兜兜。84的孟飞在断臂后身上加了件斗篷。83和95杨过的衣着风格前期相差不大,主要靠演员的自身气质去衬托,这里不得不提一提古仔,真是天生的衣架子,就算破衣烂衫穿在他身上依然神采奕奕。83后期杨过断臂后的造型就马虎的多了,刘德华居然连腰带也不束,任凭一支“断臂”在衣服里晃来晃去,严重失真了。95后期就好的多了,犹记杨过回到襄阳城的那一幕,只见他衣袖随风,手臂仿佛真断了似的,而那眼神更是让人心碎啊!
最佳双剑合壁:只有83,95和新视有,台视两版干脆把合壁都给省了。83是玉莲用脚尖在华仔腿上一掂,然后纵身飞出。新视版则是铭顺以手托着文芳的纤纤玉足。而95版是双剑齐舞,中间还有个非常美的飞翔动作,古仔抱着彤彤相互凝视从天而降,宛若仙子镝尘,好看得紧。这三款合壁均非常出色,不由令人感慨古墓派轻功真了不起啊!
最佳剧集:83是经典改编,84是花枝招展,95是原汁原味,98是另类演绎,新视则是唯美浪漫,以后还会有很多的神雕剧集,正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每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最佳。我心中的最佳永远是95神雕,这不仅仅是喜爱吧,那是种深入骨髓的认同,渐渐成为一种情结。无论以后还会拍多少次神雕,永远最爱古李版。
好啦,到此为止吧,神雕的金像奖颁完了,就此谢幕吧!噼噼啪啪(鼓掌中……)
6 ) 永恒的经典,生死相许、至死不渝的的爱情
最经典版本的金庸武侠剧,没有之一。古天乐跟李若彤简直演的太完美,当然那时候的古天乐还是白古。古天乐把杨过演绎的有血有魂,忘不了他的轻狂,更忘不了他的痴情。李若彤的小龙女,一出场更是不食人间烟火的惊艳。难忘她的一袭素妆,亦难忘她的脱俗。还有一见杨过误终身的小郭襄,甚是喜欢她。这版的选角也很棒,郭芙、程英、陆无双、甚至李莫愁也都很不错。还有洪七公等,一直认为是83版射雕的延续。
杨过和小龙女,从相遇到相得,再到相守,不知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和煎熬。一次次相聚,又一次次分离,这样多次反复,都是因为爱。每次总是在险象环生中,历经千辛万苦才得以相聚,而每次相聚的同时又免不了产生新的磨难,不是中毒,就是旁生枝节而再度失散。相聚时那么美好,侠骨柔情,无限蜜意,短暂的温存缱绻足以羡煞天下鸳鸯;分散却总因意外,常常是太为对方着想而想牺牲自我,所以每次分散都仿佛生离死别,哀婉凄楚处,令人肝肠寸断。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真正的浪漫是需要勇气的,奋不顾身是一种勇气,执着守候是另一种勇气。小龙女最后一次不辞而别后,杨过老了,思念是如此噬骨吞心,才三十多岁的男子两鬓的头发却已经雪白。但真爱不老,16年后,向小郭襄提及旧事时,杨过说的一句话再次触动我的内心:“如若能见龙儿一面,纵使千刀万剐,我也再所不辞。”情到深处,连死亡都已变得微不足道了。
十六年,有多长。就算,两鬓渐渐斑白,也消磨不了对你的思念,只为断肠崖上的再会。不知道这十六载是如何蹉跎。只知,过了一秒,与你的约定就近了一刻。终将把你等到。
绝壁上你的题字,似乎沧桑了许多。依旧不见你飘飘的白色衣襟,让过儿怀疑你的故事。纵身一跃。如果有来世,你还是过儿的姑姑。
谁知,谷底的寒潭,救了你,也成全了过儿。相逢,亦幻非梦。轻轻触碰你的脸颊,亦感受到你指尖的温度。是过儿,你的过儿。
这次是我真的决定离开
远离那些许久不懂的悲哀
想让你忘却愁绪忘记关怀
放开这纷纷扰扰自由自在
………………
熟悉的旋律再次在耳边响起,好想再重温一遍……
李若彤美若天仙!
李若彤似乎完全符合了我想象中的小龙女
怎么看都是李若彤版小龙女最小龙女
古天乐就是杨过,李若彤就是小龙女。小时候墙上贴满了此剧的壁纸!
《归去来》好听。
李若彤也是我的梦中情人~~~~~~~
这个是我最喜欢的版本。。李若彤是这几个版本当中最象小龙女额。。
李若彤真漂亮
最喜欢这个版本。李若彤真漂亮
這個版的小龍女才是我心中最美的嘛!!!
小龙女李若彤
杨过、小龙女、李莫愁、绝情谷夫妇、郭家俩闺女等等都十分成功 再看看别的版本。。。啧啧。。。
最好的小龙女
古天乐就是杨过,李若彤就是小龙女
这次是我真的决定离开,远离那些许久不懂的悲哀,,这么多年还记得歌词,你说这部剧对80后影响多大,一直觉得李若彤就是小龙女,刘亦菲什么的都是浮云,之后谁再翻拍都是鸡肋,剧中任何一个形象都无法超越,因为永远无法战胜的是时间。
李若彤那形象最经典了。
一见杨过终身误
不能超越的杨过和小龙女。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生死相许
李若彤...实在是太符合小龙女这个角色了...古天乐那时候还是小白脸时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