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相较于之前那部关于狗的电影,一只狗的回忆吧?这部要接地气很多,因为没提前了解也没看预告片,居然哭的比之前那部还要多,虽然剧情方面有很多刻意的煽情,但真的太接地气了,煽得好也巧妙。
戏弄偷狗贼那里有小鬼当家的感觉,最后奶瓶要去追寻主人而离开流浪狗老大时又一段韩剧般的分手画面,剧情稍微有点违和但画面毫不违和,包括后面的快递员和周老师,一切都在很生活化下展开,狗狗的演技真的好棒!
最后电影结束的两句话才是最棒!#以领养代替购买# 本片拍摄没有伤害任何一只动物。
排片太少但真的很适合小孩子去看,看片途中坐背后一男孩一直在说如果是我怎么怎么办,“如果是我肯定不去新西兰,不想见未露过面的爸爸,毕竟一直陪伴孩子身边的是奶瓶”,小孩子就这样,你付出了什么就给予你什么,而狗狗呢只要付出一次好,永远会记得你的好。
以上点评里的狗不包含雪橇三傻,包括家里那只傻宝贝二哈[二哈]毕竟很难想象如果主角换成二哈就是搞笑片了,也曾想过101斑点狗要是变成101只二哈?拆迁灾难片……
真的很感动,动物和我们是有共鸣的,可以读懂主人的心思,所以我们要关心关爱宠物,让它们快乐的成长。讲述了女孩好好和小狗奶瓶从小一起长大、互相陪伴的故事,期间他们各自经历了很多——好好出国、奶瓶意外走失、彼此互相寻找并踏上各自的成长和冒险之旅。讲述了萌娃萌犬之间真挚而纯粹的感情。无论身隔千万里,彼此内心始终牵挂着对方。
今天获邀参加“小狗奶瓶” 的首映会,看完片我哭了 😂
拍得非常好,很多場景光靠动物表演竟也能这么棒!小女孩与狗的亲密感情的刻划,狗走失时的无助,和狗伙伴间的患难情感,以及在原地等待小女孩的坚持,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刻画的如此深刻,真是不容易!希望家中有孩子或宠物的未来上映都能去看看!
给看完电影《小狗奶瓶》,孩子也要养条狗的家长,提个醒。
全片,没有一个镜头是狗狗拉屎的。
这在电影里,是美学需要。
但在生活中,是你的工作。
狗有四个属性,
商品属性,动物属性,家人属性,朋友属性。
不管你花没花钱,狗都是有价钱的,活的死的,都有。电影里,狗贩子,强调的就是这个商品属性。
你没法跟动物讲道理,人有护照就可以坐飞机去新西兰,狗不行,它底走动物流程。
狗的麻烦,就是人的麻烦。养狗,跟养孩子一样,都是要负全责。
“狗眼看人低”这句骂人的话,对狗不公平。狗对所有朋友都不歧视,你是快递员,还是女白领,对它没差异。
《小狗奶瓶》中的奶瓶,
在爸爸眼里,只有商品属性,奶瓶丢了也好,送人也好,无所谓,可以再买一条一模一样的商品。
在姑姑眼里,只有动物属性,狗叫闹心,狗不听话,狗丢了正好,省心。
在女孩眼里,才有朋友属性,她答应跟朋友永远在一起了,这个承诺就有效。
而妈妈,要同时兼顾奶瓶的4个属性,
把奶瓶当商品,在移民和移狗这个选择上,选择移狗,把狗寄养出去。
把奶瓶当动物,喂狗粮,拴狗链,铲狗屎,替狗闯的祸道歉。
把奶瓶当朋友,因为女儿把它当朋友,狗丢了,就是朋友丢了,从新西兰飞回来,找。
把奶瓶当家人,因为它把女儿当家人,那就给它办动物检疫证,带狗一起出国。
So,
观众朋友们,当妈有多操心,养狗就有多麻烦。
电影里的狗可爱,不等于养狗是件赏心悦目的趣事儿。
【备注】
单身狗跟奶瓶一样,也有商品属性、动物属性、家人属性、朋友属性。
(性价比、颜值、长期风险、短期收益。)
脱单的关键,就是让对方因为短期收益而忽略长期风险。
会说话,会送礼,敢表白,敢承诺,奶瓶都做得到,你不行?
今天开了寒假期间即将上映的电影,无意中看到的了这部电影,怀着既定的猜想“肯定到时候排片可怜,被同档期电影碾压”,看了1分钟左右的预告片。
关于情节, 我大概总结为:这是“又”一只忠心的拉布拉多犬由于小主人家里移民,但是一直等待主人归来,翻山越岭,最终像忠犬八公一样,等到将死之时,终于见到已经成年的主人的年度“治愈系”催泪瓦斯电影。
最后,让观众再感慨一句“狗是我们忠实的伙伴,我会有狗的”“谁的会离开,但是狗不会”的爱狗人士(或者萌宠一族)鸡汤影评。
从去年的国产《忠爱无言》到国外大制作《一条狗的使命》(我都看了,有泪点,也有不足),再往前推以“猫狗”等为主线的电影打的套路从本质上是一致的,关键可能在于电影的制作工艺(灯光、场地取景、后期剪辑)的差距。(国产电影可以学习的地方)
另外编剧的剧本功力和导演的把控能力在这类小众电影里也至关重要。电影的情节高潮部分能不能成为观众的记忆点,我私以为是电影还是微电影成败的关键。因为电影如果一味走流水线,容易让观众在短短的1个半小时内抓不住重点,乏味可成。
以上是我作为普通观众和影迷的小随笔,如有不当,欢迎指正与交流。最后补充,我家里也有爱犬,所以我认为在我认知中美版的《忠犬八公的故事》日本《我和狗狗的十个约定》是我治愈系电影的启蒙,给了我很多记忆点。
最后,考试月打字不易,🐰再见,我的豆瓣一份影评。
为你加油!!!!!!
☆ * . ☆
. ∧_∧ ∩ * ☆
* ☆ ( ・∀・)/ .
. ⊂ ノ* ☆
☆ * (つ ノ .☆
(ノ
今天获邀参加“小狗奶瓶” 的首映会,看完片我哭了 😂
拍得非常好,很多場景光靠动物表演竟也能这么棒!小女孩与狗的亲密感情的刻划,狗走失时的无助,和狗伙伴间的患难情感,以及在原地等待小女孩的坚持,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刻画的如此深刻,真是不容易!希望家中有孩子或宠物的未来上映都能去看看!
还是那句“狗电影可能不是电影而是电影化的狗”,京津外景部分有点意思,虚拟的狗进入真实世界
狗的戏比人好
看狗在说话+忠犬八公+小鬼当家+宠物情缘+流浪猫鲍勃等等等等,拿来主义桥段大拼贴,这狗真是要成精了。
真心是个烂片 人演得不如狗 可为了片尾最后一句“领养代替购买”的呼吁 无条件五星支持!非动物保护人士恐怕难以深刻理解这句话有多么多么的重要!
说实话,小孩家不配养狗
电视电影水平。记得当初首映上导演说是拍给他女儿的,恩,是儿童片没错了。
狗演的比人好
狗很漂亮,给小朋友看的片。把天津拍成了一个重污染工业城市,不过事实确实也是这样……
狗的演技比人好。
给奶瓶加一颗星,狗演技无敌,小孩子边说话边瞪眼好奇怪,演技不如狗系列〔快递小哥演技还行其他人嘛。。〕,虽然模仿忠犬八公的故事很明显,细节部分做的粗糙了点,但是看到最后还是抵抗不住的泪崩了,这种类型片真的太骗眼泪了
儿童片 在电影院看到一个走路颤颤巍巍的老奶奶来看 真好
中国的动物片也要赶上美国和日本了
狗的部分演得比较朴素动人,还有很简单的打坏人笑料。突然觉得,电影制片人不如和电视台紧密一些搞些tv movie保证产出,还有固定类型的规模效应。
小女孩说“如果是我丢的时候”真的好感人,有时候触动人心弦的就是一些很简单纯粹的东西,对动物的爱我们应该像小孩子一样纯洁,多一点爱心,所有都不一样
怎么说呢,这部电影对于成人来说太过狗血,对儿童来说太过悲伤……
陪孙子去看了这部片子,很显然,天津的也要走回北京!而北京的要去新西兰!哪怕是,死等!
国内野鸡导演开始拿宠物消费观众了?之前也有部类似的电影,明明看着违和感那么重但偏是高分真是讽刺
细节细节、对白、服装、演员、镜头语言都不行
反正狗片都差不多,只要驯兽师没啥毛病就问题不大,最后快递小哥没泡到老师,这事差评。
虽然狗狗可爱,剧情太一般了!真的向大家说的,狗狗一个狗承担了全部看点和观众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