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安装高清版[一起看]电影APP
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一样,小时候会经常梦见自己遇到险情时无法发声。有一次梦见我和父亲同行,我在后面被人抓住了,走在前面的父亲浑然不知,我使劲叫喊却怎么也发不出声,最终在巨大的恐慌中醒来。被禁声,是人类最深的恐惧之一。这种绝望就像是被关在一个厚厚的玻璃罩中,无法呼喊,无法求救。
几年前,《寂静之地》Part I 抛出了一个“发声必死”的设定:怪物根据声音捕杀人类,幸存者不得不自我禁声。在观看第一部时,由于观影条件的限制(非院线环境)和对某处剧情的不认可,我给了一个不太好的分数。但看完第二部之后惊喜地发现,有了第一部的铺垫,第二部的观影过程完全可以达到沉浸式体验,说它是本年度最适合大银幕观看的影片应该不为过。
该怎么形容这种体验呢?——坐在那儿就是再紧张再害怕也不敢动一下,生怕自己弄出响动害死了主角;如果影厅里有一个观众的手机响了,我猜他未必能活着走出影院——这也是该系列影片高概念的成功之处。
都说电影是视听的艺术。在不算太长的电影史中,我们记住了许多形象和画面,但对普通观众而言,却未必那么在意声音的叙事性。不得不说,《寂静之地》系列在拓宽了惊悚类型片边界的同时,还形成了一种新的观影互动体验。
观看是一种主动行为,遇到不想看的画面我们可以闭上眼睛。听,却是一种被动行为,我们无法避开声音,除非阻止声源的震动。所以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们会更容易被声响左右情绪。以前总是觉得有些视觉大片是为大银幕而生,现在觉得像《寂静之地2》这样的“听觉”大片才是电影院存在必要性的有力论证——好的影院听觉系统可以让影片观感提升N个数量级!
观影过程中强烈的带入感其实都与我们真实的生活经验相关。如果你有过趁父母午睡溜出去玩的记忆,那你一定知道:想要不发出任何声响真的太难了!走路、取物、开门,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惊醒那个熟睡的人。在我们保持理性的情况下尚且如此,遇上突发状况那就更难控制了。比如当我们看见 Marcus 踩到捕兽夹忍不住叫出声时——我们都很熟悉的疼痛引发求助本能——只想赶紧冲上去捂住他的嘴。
除了听觉上的强沉浸性,这部影片的镜头语言和剪辑手法也有很多惊喜,下面说几处我特别喜欢的处理。
其中一处是 Evelyn 发现新生儿的氧气瓶已经到达警戒值,抬头望向儿子(至少观众以为她是望向儿子),马上接了一个熟睡孩子的侧影,画面极其静好——镜头下细小的灰尘在光束里轻舞飞扬,孩子睡得很深,然后突然惊醒——原来这不是受伤的 Marcus,而是在火车站独自睡着的姐姐 Regan,情绪一下子从平静拉到紧张。这就是剪辑的魅力:形成欺骗性引导、完成时空转换、推动情绪起伏转折。
在一家人被迫分开成三条线之后,导演用了一段非常漂亮的交叉剪辑。他们的脚步重叠在一起,他们的呼吸重叠在一起,他们各自分开却好像时刻在一起。交叉剪辑营造出时刻紧绷的氛围和不断向前推进的力量感。到最终的高潮段落,三线合一,通过电波完成了情节上的连接,并贡献了全片最燃的画面:两个孩子分别挡在了怪兽和成人之间,并完成了干净利落的绝杀。
从类型元素来看,《寂静之地2》很好地结合了惊悚与灾难两种类型。开篇还原灾难到来第1天:一个风和日丽的寻常日,外星生物从天而降。然后跳过整个 part I 来到第474天:失去丈夫和安全“堡垒”的 Evelyn 带着两个未成年的孩子和一个刚出生婴儿在这个危机四伏的世界要如何生存下去?
在好莱坞工业的推动下,我们看了太多的大制作灾难片,它们大多以视觉奇观为卖点,以宏大的视角讨论人类的未来。但近几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灾难片却往往是小视角叙事,比如《生存家族》和《背光抓走的人》,我们所关心的就是这一家子该如何活下来、该如何相处和成长。
看完第一部之后有很多人都在问这第二部还能怎么拍,是不是母亲要化身超级战士拯救所有人,是不是会讨论更多社会性的问题。我很高兴看到《寂静之地2》依然延续了第一部的叙事角度,并不过多地讨论大命题,也不夸大其中一个角色的力量,而是聚焦于每个角色的成长。导演在第一部中埋下的伏笔在这一部中有了延展,同时也为第三部做了更多铺垫。总的来说,《寂静之地》系列的未来还是蛮值得期待的。
在第二部电影里面来了更多的人,也出现了更多的幸存者,让这部电影变得更有悬念起来,尽管在最后好像被杀死了不少怪兽,但是我感觉真正的决战还没有开始,我感觉真正可以把怪兽从这个地球上抹去的决战还没有开始,不管怎么样,我肯定是希望我们人类获胜的,因为这才是我们应该最希望看到的结果,希望这部电影能够拍三四部吧,毕竟这种系列的希望以后能够多拍一些。
6.1更新
听评论里小伙伴的意见看了1,也又看了一遍2。只针对我之前的一些想法再来聊两句吧。
第一部确实是能给人带来独特的惊悚体验,在不能出声音的背景之下各种紧张元素让人从心底里又想尖叫又不得不压抑住,可以想象如果坐在影院里,这种氛围这给人带来的压迫感不仅不比一般的恐怖片弱,而且能让人全程紧张,丝毫不敢放松。
第一部台词更少,但剧情却更加清晰明了,对亲情,尤其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和执着表现的也很到位,中间穿插的那个老人控制不住自己的哭喊也在让人震惊的同时引起痛心和思考。
但是第一部还是有很多细节问题,像是怪物的听力到底是个什么水平,打倒一个煤油灯都要紧张半天,到后面两个孩子开车回来一个怪物都没引来。还有男主和女儿之间的隔阂,作为父亲不应该把这件事的责任都怪到一个孩子身上,感觉男主也并不是从心里怨恨自己的女儿,那么为什么女儿会对父亲有这么深重的怨念呢,这里还是塑造的不够到位。还有怪物到底怕不怕水,第二部消防设施的水直接让怪物丧失行动能力,第一部怎么还能潜泳呢?最后提一嘴地下室的入口竟然是被一个床垫盖住的,看到这里属实是很出戏了,关键这床垫子还真挡住怪物了,哈哈哈哈哈有机会好想试验一下床垫子的隔音效果,或许这里不是bug?
评论区大家都是建议我看看一,会对二的理解有帮助,但我看完之后并没有觉得哪些疑惑解开了,只是感觉女主和两个孩子的形象更丰满了一些,也没有看到评论里提到的对第二部男主的介绍。
如果不去思考那些细节上的问题,那第一部还算是能让人有个连续的刺激的观影体验,但是第二部,不论是剧情还是节奏都比第一部要差很多,让人很难投入其中,而这也放大了它逻辑和细节上的问题。
以下为5.31发布的原文
并没有看过1,但印象里那一直是一部很有新意,没有尿点的惊悚恐怖片。正赶上有空,去电影院看了2,哎,原本是充满期待的,但看了一个小时就忍不住点开手机看看时间到哪了。
最主要的感觉就是剧情、细节做的太不到位,有时觉得在强行推进剧情,有时又觉得在尽力拖时长,槽点比较多,观感很一般。
影片最开始加入了一段前情的介绍,作为没看过1的观众,我个人感觉还是有点用处的,大概能了解到故事是怎么开始的,但比较具体一些的重要的前情还是没有交代的很清楚,关于女主的丈夫和另外一个孩子的不在没有说明,在后面提及时还是有些让人费解。不过这一点并不是电影的问题,本来这就是第二部,延续上一部剧集往下讲故事是主要内容,作为观众,想要更好的观感当然需要看完全部系列。观感上,开头这一段还是很紧张刺激的,尤其是对不了解这个系列的观众来说,确实是能引起继续看下去的兴趣。
接下来问题就多了起来,那一处着火的原因不明不白,女主角突然就决定带着所有的孩子一起去镇上,很好奇如果他们没有遇到这个男主,那目的地在哪呢,一点应急的措施都没有??差一点就要被杀掉了,这就是计划吗?三个人带着孩子一起去,用所有人的生命去赌拿到氧气?
后面遇到男主角槽点就更加密集了,或许是因为没看过前作吧,根本不清楚这个男人与女主的关系,不知道他在这里做些什么,还急着赶主角母子三人走,一出场工具人属性就点满,角色形象很一般。
女孩踏上去往信号发射塔的旅程给人很着急的感觉。女孩发现高频声波能伤害怪物后,瞬间就决定要背着母亲去找信号发射塔,难道说服母亲会很难吗?然后瞬间人就走了,然后女主立刻求或者说是要求男主去找回自己的女儿,这里还是那个问题,根本不清楚这俩人的渊源,很难有共情,只有不理解。然后工具人男主就出发了,瞬间就在女孩被杀之前赶到,然后和女孩一起去往信号发射塔。这里还有一个槽点,整部影片有很多很多的主角们脚的特写,光脚肯定是为了安静,避免引来怪物,但为什么男主全程穿靴子呢?甚至男主的靴子也有很多特写,甚至还有女孩和男主一起走路时候的脚的特写??这是啥意思?对比啥呢?男主走路技术比较高,可以不出声音?
着急地走完了前半程,后面的剧情又开始让人觉得拖拉。两人遇到一伙劫匪(可能是劫匪),不了解是不是有人会变异或是被怪物控制的设定,不过我个人理解是没有的,所以我认为这应该是被怪物逼疯的人们,他们麻木而没有人性,通过打劫其他人来苟且偷生,然后这里劫匪把女主的衣服脱掉,还要带走,这里我是不理解要干什么,也没有台词,只是一堆看不出意义的镜头。等到了岛上就更离谱了,这俩人竟然在这里和其他人吃喝玩乐了起来......哎,难道不应该赶紧告诉大家有办法制服怪物了吗?还拖到第二天,还拿出来跟小孩子聊天玩儿???我当时都怀疑是不是导演觉得时长不够呢,在这里强行凑时长。然后就等来了漂过来的怪物,那个开车的村民也是降智工具人属性点满了,赶紧死掉给男主和女孩腾地方,哎。
还有很多问题,像是男孩儿为什么不能老老实实在下面呆着,非要出来,这出来了又是到了哪呢?还有关于这个高频声波的效力问题,到底它能造成多大伤害?为啥之前路上放了声波一枪打上去跟没事人似的,后面一杆子给捅死了,难道是跟音量有关?那我看着在女主那边一个小音响的效果也不错啊?
只看过一遍,肯定会有落下的地方,也会有没看明白的地方,不过是出乎意料的很失望,不吐不快。
以上仅为不专业的主观感受,欢迎指出问题,友好讨论。
《寂静之地2》开场,故事从第一天重新开始讲述。天外来客屠城,有基督徒求救于耶和华,“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耶和华不闻,信徒因这祈祷送命,主的神力在大地上通行受阻。一动一静,是第一日。第一天结束在警察被怪物杀害的画面里,宗教和政府失去作用,内外的制约和护佑不复存在,人类重新回到走出非洲丛林的一刻。作为惊悚片中末日题材电影,《寂静之地》将人类行进的时钟拨至同样也是起点的末尾,讲人何以为人。
片名过后,《寂静之地2》接续前作的时间,女儿瑞根(Regan)继承父亲遗志,开始寻找一个属于当下的乌托邦。父亲的火焰未吸引来救助,瑞根并没有更好的办法,她所做的只能是从“等”变为“找”,类似鲧禹父子的从堵到疏。瑞根走出去的愿望后来让她得到了一天的安宁,毕竟在怪物环伺的世界里真正的安宁是不存在的。
如何存活是《寂静之地》中的人物面临的首要问题,与活下来这一朴素愿望并行的便是人如何成为人。生存携带着自然世界的残暴,存在则是人类独有的,人类思考自身与他人的关系以及在世界的位置。李·阿伯特( Lee Abbott )一家在灾难来临之后,仍以家庭作为存在单位,仍进行无声的餐前祷告。姐弟在地下室玩大富翁,夫妻戴着耳机听着尼尔·扬的《Harvest Moon》跳舞,母亲教儿子做算数。凡此种种都是生存不必要的行为,甚至不利于生存,这便是存在,属于人的存在。
《寂静之地2》述了灾重难降临那天发生的事。男孩马库斯( Marcus )有棒球比赛,一家人前来观看,为之加油打气,后来夭折的弟弟博为其送去糖果减压。爱和亲情在故事一开始就是存在之必要。瑞根一直为小弟弟博的死去久久难以释怀,即使瑞根将拆掉电池的玩具飞机送给博源自于爱。这种爱最后再一次发生于工厂地下管道中,在缺氧的环境中男孩马库斯与弟弟换着吸氧,氧气不足,人性遭遇严峻考验,若以工具理性的思维去考量,婴儿自然是牺牲对象。但在母亲打开管道门的那一刻,氧气面罩留在了婴儿那里,马库斯已经缺氧昏迷。这是马库斯对弟弟缘于亲情的爱,更是对母亲“你会照顾好他”承诺的保证。
舍小保大的是基于个体延续的考量,而舍大保小则是出于种族的延续的决定。末日题材不同于一般灾难片,灾难不会马上过去,末日来临时人类只能适应,尽量活至远处便成了一个信念。母亲教习儿子马库斯功课,属于文明的传递。《寂静之地》中怪物掳食往往只存在一瞬,更多的则是如何延续文明,传承生存本领。在耕种无法进行,陆地动物又遭遇了和人类相同命运的前提下,捕鱼成为活下来必须掌握的技能。在父亲要带马库斯前去学习捕鱼时,面对马库斯的担忧,母亲告诉他“学好这些对你来讲非常重要,他只希望你能照顾好自己,照顾好我,等我老了头发花白牙都掉光了的时候”。这是基于活得更远的考虑,而不是个体活得更久。这也是父亲为了孩子牺牲掉自己的原因,自然,同样因为爱。
对于死者的怀念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寂静之地》中人物几次的回到这个家庭最早死去的成员的“墓”前,而后都走得更远。出于对故去之人的爱,活下去成为了一个承诺。第二部主角光环更加移向瑞根,因对于弟弟博之死的愧疚,去救掉入粮仓的马库斯便显得义无反顾。爱本身软弱无力,但爱迸发的力量有时巨大无比。能够杀死怪物的扩音器来自于父亲为失聪女儿助听的失败尝试,爱成为打败怪物的武器。正因为此,父亲死后瑞根继承父亲家长的角色,她要带领整个家庭走得更远。
过于直白的言说会丧失掉丰富的水分,变成具体而明确的干瘪,惊悚片的怪物往往有实在的形,奉俊昊的《汉江怪物》便指向国家权力机器。《寂静之地》中的怪物要求人类以沉默屈服,但打败怪物的恰恰是发出声音。与怪物对声音异常敏感,远距离可以察觉人类的响动和声音不同,失聪的瑞根如果不依赖外部工具,无法听到任何声音。但瑞根却成了打败怪物的关键,他观察到刺耳的噪声可以消除怪物的力量,从而人类可能杀死怪物。
我愿意将《寂静之地》再往远处推置。被誉为“拉丁美洲声音”的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三卷本的《火的记忆》中以编年体记述了美洲大陆被殖民史,“快来看从天上的人啊!”这是美洲原始人看到哥伦布的第一感受,这与我们在《寂静之地》第一日看到怪物的场景相同,相同的还有随后我们发现这些外来客都不怎么能算作人。殖民使得宗教和文明的彻底摧毁,这便是《寂静之地》中由动转静的“第一日”,发出响动的权力为殖民者所独有,被殖民群体则要求必须沉默。《寂静之地》的开场是宗教的置换,“上帝说:光!就有了光。”中的“说”被弃置,寂静成为生存所必须遵守的法则。残暴的统治者失明,而选择用出奇准确的听觉监控与自身相异的声音。
所以我武断的认为如果《寂静之地》携带政治隐喻,便是映射某种殖民式统治。《寂静之地》刻画了怪物降世后人类族群的群像,父亲和儿子捕鱼归来途中遇到失去妻子的老人,尽全力大喊一声然后瞬间被怪物夺取生命。这是最直接也最惨烈的方式,问题是,它的作用有多大?伊芙琳一家逃难(亦或突围)的过程中遇到失去孩子的埃米特,埃米特对怪物恨之入骨但选择沉默苟活,因为伊芙琳来临前他相信没人能杀死怪物。瑞根和埃米特寻找船只时遭遇人类的暗算和威胁,这些同样沉默的同类成为这场天灾中怪物的帮凶,即使随后片刻间被怪物杀死。小岛上的幸存者不用沉默,过一天算一天,从来不想怪物袭来如何自保,但他们忘了忍让从来不能保证和平。
《寂静之地》在类型上属于惊悚片。今日的电影观众自我定位多是购买某种服务的人,由于惊悚和恐怖的天然联结,惊悚片观众对影片的评价标准往往成了吓不吓人、剧情是否自洽,忽略了感官体验之外,惊悚片是在对“怪物”进行书写,“我们所恐惧的究竟是什么?”才是惊悚片要深层表达的。而《寂静之地》中令我们不安的不是怪物的残暴,是作为人类竟然不可以发出声音,所以瑞根一家进行的不是生存之战,而是尊严之战。导演约翰·卡拉辛斯基通过前后两部不能说话的电影告诉我们:那些他们不允许的,可能正是他们惧怕的。
21.11.10更新:首先感谢各位的阅读。由于本人精力有限,很久之前就停止查看回复了,以下内容也不再更改。鉴于本文引发争议较多,特此说明。
--------(分割线)--------
从第一部到第二部,一直有大量的声音在说这部电影“逻辑爆炸”。其实并没有那么多问题。
人类为什么不住在瀑布边?水边适合居住的地方也不多吧,显然人类也不全是荒野生存大师。
一枪就能打死怪物,所以怪物很弱很快会被消灭?前提是要先有男主无意间发明和发现的音频,音频让怪物把头部的外壳张开,并且行动变慢,才能被打死。没有音频之前谁也不可能打死怪物,因为有外壳、听力和速度,怪物可以躲开或者硬刚。(不知道为什么总是有人不知道怪物被打死都是要小女孩先开音频的,音频对于怪物大概等于氪石对于超人,难道这都不懂吗。)
还有说怪物只靠听声音不可能杀完大部分人类的。这确实有道理。但是也不是不可能,怪物速度很快,可能人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没了。军队的作用参考丧尸电影。
至于怪物不能游泳怎么扩散到各地的问题,开头男主在超市里看的新闻应该是世界各地都有流星砸下来(评论区提醒)。类似主角登上的沿海小岛,可能是怪物也通过某些方式登岛了,就像结尾的登岛那样。
还有墨菲穿鞋的问题。确实,统一不穿鞋的话,电影观感会更好。但是这也不是太大的问题,可以理解成主角一家比较小心。
还有热评说,怪物刚来时众人躲在一个餐厅里,而男主爸爸不让老头出声祈祷,但这时大家还不知道怪物是声控的,男主爸爸怎么知道不能出声?....虽然大家还不了解怪物,但是按照地球的正常动物推断,怪物应该也能听见声音。按照人的本能还是不要发出声音比较好。
这部电影在剧情和节奏方面把控还不够,很多方面没有深挖,故事偏简单。而且有一些问题本来可以用一两句话解释一下的,但还是没有解释。所以有一些观众就把注意力放在设定和逻辑问题上了,并且把一些本来没有问题的情节当成漏洞了。但是其实这部电影的逻辑硬伤并没有那么多,也不至于是烂片。
电影很大一部分的重心在于氛围营造和描绘家庭的温情上。我觉得大概3.5星,这让我在三星和四星之间很纠结,最后还是给了4星。
2018年惊悚片《寂静之地》一刀未剪地引进,首次把“声音惊悚”这种设定带到内地院线的大银幕上。三年之后,《寂静之地2》再次引进内地,依然是一刀未剪。这对于很难在大银幕看到优质惊悚片的内地观众来说,绝对是一次盛宴。
《寂静之地2》继续由导演约翰·卡拉辛斯基、女主艾米莉·布朗特这对夫妻档操刀,还邀请了基里安·墨菲担任第二部的男主角,卡司阵容更具看点。
总的来说,影片的整体观感明显好于前作,在海外市场也口碑不俗。本片首映当天IMDB评分甚至达到了8.0分,远超前作的7.5分,打破了续集魔咒。
看过前作的观众一定知道,《寂静之地》系列最大的特色就是“声音惊悚”。影片讲的是一种听到声音就会杀人的外星生物占领地球,幸存人类必须保持安静才能存活的故事。
在这个设定下,演员几乎没有多少台词,很多时候都是靠手语交流。紧张的逃生氛围也让观众与角色一起“屏住呼吸”,唯恐弄出一点声响被怪兽发现。
到了《寂静之地2》,导演在声音危机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氧气危机这一设定。即片中角色为了躲避怪兽追杀,逃到了一个密闭性极佳的管道内,这个管道可以隔绝声音,但是也隔绝了氧气,主人公必须用秒表计时,到了一定时间就要开门换气,同时要避免被怪兽发现。
类似的缺氧设定在《活埋》《氧气危机》等影片中早有应用,但《寂静之地2》巧妙地把声音危机、氧气危机结合起来,让观众的焦虑不安成倍增加。
除此之外,影片也减少了前作对jump scare的低级使用,怪兽也不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故弄玄虚,而是增加了很多主人公与怪兽刚正面的镜头描写,大大增强了观众的爽感。
米莉森·西蒙斯饰演的失聪小女孩依然是本片的核心人物,导演延续了前作的声音处理方式,即镜头切换到小女孩的视角时,影片会进入“静音”状态,为观众呈现失聪人士的感官状态。这种五感丧失的体验也可以加剧观众的不安,对营造惊悚氛围具有极佳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演员米莉森·西蒙斯现实中也是一名失聪人士,她由于在婴儿期服用过量药物导致耳聋。因此可以说,影片呈现出失聪人士的生活状态,某种意义上也是在呼吁人们关注身边的残障人士。
并且,像米莉森·西蒙斯、彼特·丁拉基这样的残障演员依然可以参与到好莱坞大厂项目,得到为自己量身打造的一些角色,这种好莱坞“白左”情怀也是很值得国内业界学习的。
“声音惊悚”这个设定,完全可以像丧尸片的设定一样展开,衍生出更多风格和特色,这为《寂静之地》系列的续集提供了可能。
《寂静之地1》开头就是灾难后第89天,讲述了主角夫妇小儿子的死,随后时间点又切到了灾难日的一年多以后,对人类社会首次面对怪兽的情况只是用报纸墙一笔带过,留下了很多坑没有填。
到了《寂静之地2》,导演终于用影片前20分钟为观众填上了灾难日这个坑,不仅引入了基里安·墨菲饰演的邻居角色,还让影片的世界观进一步扩大。
没有看过或者看懂前作的观众可能不了解,影片中的外星怪兽是一种移动速度极快,听觉极为灵敏,全身被坚硬皮肤包裹的生物,子弹和炸弹也无法击穿它们的皮肤。这种生物的弱点是没有眼睛和鼻子,并且被助听器的声波攻击后,会打开包裹头部的坚硬鳞片,暴露脆弱的要害。
(别抬杠,如果说不会游泳不会飞的怪物没道理毁灭世界,那所有的丧尸片逻辑上也讲不通)
影片很多细节都在解释这种设定,比如主角一家光脚走在细沙铺好的道路上,是为了减轻脚步声避免被怪兽发现;有个镜头横扫过火车站台,上面凌乱散落着很多高跟鞋,是因为高跟鞋走路的声音容易被怪兽攻击;女主用洒水器制造类似下雨的白噪音,可以干扰怪兽的听觉系统(与第一部的瀑布声原理类似)……看懂这些细节更利于我们理解影片的设定。
《寂静之地2》还出现了人类盗贼团和小岛上的幸存者定居点,这点与传统末日片的套路相似,在极端环境下,有的人会堕落,还有的人会幸运地找到世外桃源。其他幸存人类的出现,让这个系列的剧情走向出现更多可能。
通常的惊悚片,最大的槽点就是角色各种无脑降智行为,比如《寂静之地1》主角夫妇在世界末日生孩子就被很多观众吐槽。(当然硬要解释的话,可以用主角夫妇经历丧子之痛的心理状态,以及美国人相对其他发达国家更高的生育率等文化差异来理解)
而《寂静之地2》明显强于前作的一点,就是主要角色都智商在线,连两个孩子都迅速成长为主力,不再是求生路上的拖油瓶。续集唯一送人头的情况发生在小岛幸存者那里,不过考虑到他们承平日久,应对能力比不过岛外人类也情有可原。
在前作中,导演兼主演约翰·卡拉辛斯基饰演的父亲为失聪女儿亲手改装了一款助听器,主角一家无意中发现助听器的声波频率可以令外星怪兽十分痛苦,为杀死怪兽提供机会。
这个意外发现坐实了失聪小女孩在影片中的“救世主”人设,因此即便她任性出走,也多了一层拯救人类的大义。而影片最后一幕,两个孩子分别手刃怪兽的场景又很A爆,证明了下一代在末世中得到成长,足以独挑大梁。
据说导演还准备拍第三部,照这个剧情走向来看,失聪小女孩肯定是救世主光环笼罩,而人类也发现了怪兽不能游泳等更多弱点。或许下一部人类将开始反击,或许将介绍怪兽的来源,或许导演对“声音惊悚”还有更多玩法,总之还是希望能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吧。
比第一部好看,剧情不磨叽了,主要角色不拖后腿。第一次看到胡子拉碴的基里安墨菲。补充:我就特别烦那些说“不会游泳不会飞的怪物凭啥能毁灭世界”的杠精,丧尸也不会游泳不会飞,那所有丧尸片也都逻辑有问题呗?新冠病毒远远不如丧尸病毒危险,就已经把人类社会折腾得不行了,如果真出现丧尸病毒或者异形,人类哪来的自信能应对自如?
本来可以打四星,但是实在受不了女主和她女儿一脉相承的道德绑架。
总之一句话,看的时候不要带脑子!不要带脑子!不要带脑子!套路还是第一部那些,就是靠jump scare吓你一激灵,但也确实是屡试不爽,氛围营造的相当不错。续集经费明显增多,怪物的出场频率也高了,娱乐性依旧很不错。然而问题也和第一部一样,不适合带脑子去看,很多情节只要仔细一想就滑稽了起来,部分危机的制造和解决都太生硬、刻意。母亲外出寻找补给前,竟然不提醒独自留守的男孩,婴儿的氧气罐快要没气。小男孩不作就不会死,非要带着脚伤上楼毫无意义的弄出些动静。小女孩看到废弃车厢不绕行非要冒险,虽然给了个想要拿急救箱的目的解释,但实在有些牵强,毕竟拿到了她也没有回去给弟弟治脚,而是继续前进。长期生活在水边的一群人不知道怪物不会水,出了事只有主角往水里跳,其他人都在岸上等着领便当下班。
从影院出来的时候,我指着耳中的助听器和女朋友说,我也能保护你。
上岛以后为啥不能稍作整顿直奔广播室呢?
PG-13的恐怖片,基本上还是在安全射程范围内。保持了第一部的氛围,以及短小精悍的时长,并且在前作“噤声”的概念上,这部更是让人“屏住呼吸”,对于观众调动观感来说是多维的。视听设计仍然是有想法的,结尾的平行剪辑也还不错,但也结束的略显仓促。三星可看。
瞎编不满九十分钟,只好慢吞吞蹦台词了,恐怖片狂煽什么鬼情?除了几个一惊一乍,恐怖程度也几乎为零。相比第一部瀑布、钉子、生孩子、父爱的几个设计,这部弱鸡到没有任何出彩之处。怪物太适合每个电影院标配一个了,委派观影过程保持安静监督员。
看这个片子都堵不住有些人吧吧吧的嘴
受不住日式恐怖,又想去影院找点一惊一乍的刺激,可以去看看这部。紧张的氛围营造的很好,基本上是“我知道接下来怪物就要出场了,但不清楚具体哪一下会出场”。我没看过1直接去看的2,开头有些人物关系会抓不住,不过也不太影响。惊吓程度我和朋友一致给3星,偶尔会哆嗦一下的程度。
每个某地电影院都应该配一只这样的怪物
他们拿小女孩当诱饵,我们拿助听器当武器。荒芜的末世,比怪兽更可怕的是缺氧,饥饿,秩序的崩塌和关系的覆灭。曾经我们是朋友,此刻是需要自保的陌生人。曾经我们是家人,如今是天人永隔的十字墓碑。即便聚在一起,铜墙铁壁的厂房也不是我的家。即使分割两地,利用电台和强磁噪音共同拯救的仍是家人。
这就是那种只能在电影院看的恐怖片,音效太尼玛吓人了。。。
比第一部好太多,抛弃复杂故事,专注惊悚场景,不拖泥带水,双线叙事,加倍刺激,从头到尾手心冒汗~Kids Power小朋友雄起~
怪物不会游泳的设定太拉垮了,完全破坏了对外面的想象,这种一不会飞、二不会游泳的东西是怎么把人类灭绝的?还是说第三部准备走出美洲大陆,结果发现亚欧非人民完全不受影响?
这,近几年来,看过的,最烂的烂片
希望每个电影院剧院都标配一只这个怪兽
最大的快乐来自全程安静一有动静就互相嘘的观众
恐怖片不吓人是原罪。怪物不能游泳的设定,到底是怎么把人类逼到这种地步的……儿子到底爬出去干什么?美团都没他能送。还有那群莫名其妙的海盗(?)不过观影体验还不错。
是我错觉吗?第一部讲述了人类不屈不挠的繁殖欲望,第二部则是爸爸死了必须找个新爸爸的故事。(以下轻度剧透)男主本已躺平,女主冲过来对他打开宝箱展示人类幼崽,脸上表情写着“这你能拒绝吗?你不能。”之后母女俩先后对男主提出要求:Be a man。如此这般,让你找回“父性”,成为新的爸爸。
看到那个钉子隔了两年还没拔出来我真的太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