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所知太浅,一生太短,而库布里克的电影太深,太长。所以只聊聊影片中出现的一个小道具“绿箭口香糖”,作为管窥一豹的借由,以求心安。
在谈电影之前,先聊口香糖。
口香糖在二战时期便和罐头、牛肉干一样,作为一种重要的军用物资配给给军队,它具有防止瞌睡、缓解压力、清洁牙齿、填补油箱、保持注意力的奇妙效用,广受狙击手和空军大兵的欢迎。
而其中不得不提及的便是箭牌口香糖,当时箭牌厂商几乎把所有的产能都供给到了军方,也被美国大兵带向了欧美的广阔市场,这为箭牌口香糖在战后的兴盛打下基础。
就是这样一款和二战千丝万缕的物品在库布里克的《奇爱博士》中,得到了大量的应用,作为一种二战标志性物件的奇妙点缀,我们不妨来看几个例子:
影片中第一处绿箭口香糖的踪迹出现在25分58秒,托德森将军(Buck)将第一片口香糖拨开糖纸(左下角《War Alert Action Book》左边便是一张拨开的糖纸,而桌上已经有三四团像是吃完的口香糖的坨状物),然后将其缓缓对折,尔后张口伸舌吞入,他之后吃口香糖都是以这样的方式吃的。从他放在桌上的包装可以辨认,这跟我小时候吃的绿箭牌口香糖并无多少出入。值得一提的是,Buck一旦吞入口香糖以后,他的发音就变得特别有弹性,更具表现张力,更像是Nazi本人,在对于人命的轻佻草芥视之上也变得更加欠揍。
有趣的是画面转向总统之后再聚焦于Buck之时,桌上的口香糖包装便只剩下糖衣了,他吃口香糖的速度着实惊人,这里可能是为了铺衬人物内心的紧张与无所适从,毕竟这是一种与战争休戚相关的味道。事实上,如果读者能联想起口香糖在口腔中拧巴的感受,是不难理解这个道具对于紧张气氛的暗示作用的。
另一方面,自从吃了绿箭口香糖之后,Buck的五官面庞无论说话与否,都在咀嚼的速律下自如地扭动起来,加强了他具有魔性的表现力,也带着十足的轻佻与不屑,口香糖仿佛成为了Buck的另一根舌头,与他嘴中的另一根一样巧舌如簧,伸缩自如,却毫不负责,甚至泯灭人性。
28分11秒时,他又在镜头前吞下了第二根口香糖,以一种十分镇定雄辩的政客姿态,可见其十足的虚伪。
30分29秒,Buck在被总统软弱无力地指责之后,以吞下第三根的方式发泄其明面上的不爽。
当他的性感女秘书打来电话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桌上洒落的糖纸,他吃得是真的快。
Buck的演员斯科特的面部特征本来就比较魔性了,配上口香糖的加持,使得他的面部特征(欲吞不吞,欲嚼还咽)时常成为影片中一道怡情的靓丽风景。
在飞机急救包的点数过程中,除了尼龙袜、口红、俄罗斯圣经、百元卢布之外,还有必不可少的绿箭口香糖,其实库布里克在这里应该是纯粹的恶搞,他绝对是故意的,当时飞机上的口香糖其实并不是绿箭,而是经过官方改良的咖啡因口香糖,在其中加入了大量咖啡因来提神,一天最多只能嚼三四片,为了防止士兵过量服用,甚至还在其中加入了苦涩的药味,而飞机上温度很高,这些口香糖易融化,因而往往保存在铁盒子里。
库布里克这里使用的口香糖是去除实用功能的,而仅仅是最为一种烘托战争氛围,联想起二战的点缀,因而他使用了当时家喻户晓而广受欢迎的绿箭口香糖,作为一种战争明信片的使用方式。
Mandrake和上司Ripper共处一室时,与叼着烟斗泾渭分明的姿态是紧紧攥着手中的绿箭口香糖,显出弱小且无助的克制与挣扎,绿箭口香糖在这里也是一种联想起二战记忆的点缀,它像是一根招魂的指挥棒,将办公室变成了战场。
从后面的叙述中,我们获悉了Mandrake的二战回忆,他被日本人在铁路线旁抓住,凌受了非人的虐待。
他们甚至不想让他说话,只是疯狂地虐待他,以凌辱他取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他的娘娘腔气质。因而他在45分48秒,面对着手中紧攥的绿箭口香糖,脑子里大概一遍遍地过着二战时期被日本人抓住虐待的可怕场景,因而他面容里深藏的恐惧与挣扎也就不难解释了,更过分的是他在冷战时期也遭到了上司的威胁与囚禁,这种二重复演无疑是一种酷刑的酷刑,那根绿箭口香糖着实残忍。
当然,最后的最后,我们也不能忘记可口可乐在影片中所做出的的牺牲,它起到的作用与绿箭口香糖相似,但在表达的功能和张力上不及绿箭,因而也只是在片中出现了一次,作为从主线宕开的传神一笔。
库布里克,很善于玩转黑色幽默。
电影《光荣之路》中,法国陆军将军下达了一个士兵们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当任务失败,士兵撤退时,这位将军痛下黑手,准备让没有吃到德国枪子儿的士兵,尝尝法国的枪子儿。
《全金属外壳》里,士兵小丑头上写着“天生杀手”,胸前别着“和平印章”的行为艺术装扮,是库布里克对美国越战赤裸而无情的讽刺。
这两部电影中,处处可见黑色幽默。而真正让库布里克成为黑色幽默大师的,是《奇爱博士》。
这部被称为库布里克“未来三部曲”之一的电影,表达了库布里克对人类未来的基本看法:人类的未来就是没有未来 。
1964年,电影上映,冷战还未结束,库布里克送去了一份礼物,在此之前还从未有人敢如此戏弄战争。
一、
美苏两大阵营冷战时期,美国空军基地的一位空军将军突然下达命令,启动R计划,34架携带数千万吨核弹的飞机进攻苏联。(相当于整个二战期间核弹量的11倍)
这意味将爆发一场核战争。
这位瑞皮将军,是私自下达命令的,并切断了和华盛顿总部的一切通讯设备,事前他没有报告他的上级图吉德森将军,更没有经过总统的签字。
他疯了吗?为什么这么做呢。
原来这位看着强悍高大,嘴里喜欢叼着雪茄的将军,性生活有问题,所以他不能征服女人,就要用炮弹征服世界,推行极端的种族主义。
他这一点倒是很像那位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首希特勒,
于是乎,瑞皮将军因为自己的隐疾,把冷战变成热战,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二、
得知这一消息的图吉德森将军,并没有显示出生气和惊讶,因为此时他还在跟他的女秘书打情骂俏。
等他在作战室平淡的把这一信息告诉总统梅尔金时,总统慌了。而他依然像个没事人一样若无其事,甚至还接到女秘书打来的一通抱怨电话,在核武器准备进攻苏联的时候,他还在安抚女友的情绪,许诺将来一定将她扶正。
同时,也可以看出,图吉德森将军是一个好战分子。对于阻止这一行动,他向总统表示无计可施。对于先发制人,进攻苏联,他倒是激情四射。
三、
当梅尔金总统电话告知苏联总理时,这位总理喝的醉醺醺的,像个女人一样喋喋不休的闹情绪。
此时,苏联大使透漏一个惊天秘闻:只要苏联遭到进攻,会立即启动“世界末日机器”,可以毁灭地球上所有生物和人类。
作为美国战略顾问的奇爱博士,这种机器是电脑程序设定好的,一旦有人想关闭它,它就会自动爆炸。
这位奇爱博士本来就是德国人,曾经为纳粹服务,二战后移民美国。虽然改名换姓,依然遏制不住心中的法西斯情节,身残志坚的致力于摧毁这个世界。
核弹在苏联基地爆炸后,奇爱博士提出了一项“人类精英计划“:从数十亿人口选中几十万人藏于深埋地下的矿井中,等到百年后,核污染散去,才重返陆上。
这位坐着轮椅的奇爱博士,每次说到激动点的时候,他总会脱口而出,大喊“我的元首”。更为滑稽的是,他的右臂会不受控制的自动行“纳粹礼”。
当奇爱博士提到“人类精英计划”中的男女比例是1:10时,在场的男士们沸腾了,因为这将意味着人类将取消“一夫一妻制”,连苏联大使都称赞这是好主意。而最兴奋的莫过于图吉德森将军,他听的两眼发光,也许他和女秘书之间的秘密情史终于可以正大光明的进行了。
四、
一场毁灭人类的核武器大战爆发,而并没有人真正关心。
整个统治世界的男人们,不是吃着口香糖想女人,就是想着如何尽快行动,如何尽快占领地下矿井,好在下一轮的两大阵营的对立面中占据优势。
最后,奇爱博士,再次想出一个绝妙计划的时候,残疾的双腿竟然奇迹般的站起来了,这是是一个巨大的隐喻:意味着纳粹重生。
其实奇爱博士、瑞皮将军、图吉德森将军,他们是三位一体的,他们是战争的设计者、发起者、受益者。世界是他们的,而游戏规则从未变过。
撕下文明的外衣,库布里克表示,人类的未来就是没有未来。
喜欢,请关注 “时空记1994” ,不定期更新影评、书评、乐评。
94/100 你知道把整个时代的恐惧和幻想如此直观的拍出来有多难吗?
液体的纯洁
想想也是理所當然,如果一場核爆為男人帶來的不是恐懼而是破處似的快感,他們當然會從此開始大幹特幹呀……
Gentlemen, you can't fight in here! This is the War Room!
你可以毁灭世界,但不许在作战室打架!这里是作战室!
库布里克从来不让人失望
给库爷跪了,不仅仅是起源的设想者,还是末日的预言者啊,他大概不是地球人。演博士的哥分饰三个角色,不仅让观众来劲,他自己也一定爽得要命吧
当年此片竟然全面败给窈窕淑女,奥斯卡这哪是中庸保守,根本就是脑残。
正经的喜剧,通篇的讽刺,疯子的忧伤,好看得丧心病狂。
没看懂,好像有黑色幽默的地方在嘛就是觉得不好笑...科幻控可能会看懂?
黑色战争片,战争与男人,战争与性,导演描述得太隐晦太有魅力了。最后昆少将骑着导弹轰炸敌人阵地,实在太酷了,那是每个男 性的梦想。
彼得塞勒斯和乔治斯科特都逗不过那个德州口音的机长
三大场景:机舱、作战室、基地。过半场登场龙套男奇爱博士。骑氢弹的牛仔。向可口可乐公司要硬币的英国绅士。
这个译名太囧了,看的好累中间还睡了,大脑都空白了。哦天
关注冷战史必看
Dr. Strangelove比Dr. Strange更懂爱。
Mein Führer, I can walk!
7.0 最好的政治讽刺剧没有之一。库布里克用这部氟化水一般的电影玷污了战争机器们最纯洁的体液。
虽然是冷战的时代背景,但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于人类头顶的事实远没有改变。在漫长的最后一分钟营救中,展现官僚的无能、人性的罪恶、和某种奇异的幽默感,在世界还未毁灭时他们已经想着在新世界瓜分利益了(以人类之名),对俄国、英国、德国人都采取了典型化处理。极端的戏剧冲突展示深刻的当代现实。
第一次接触库布里克的片子,倍受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