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不去和小本比较,他的咬字和腔调,说话时稍微回缩的体态。然而本老师总是深切舒展的,从《模仿游戏》到《告别》,小A的肢体神情给我的反馈更多是,“果然是个小孩子啊”,连生动的、锋刃般的少年感都输了一筹。 因为提前看过预告和简评,并没有过高预期。电影前半段也的确让人觉得精巧锐利得失了生命力,后面好一些,却也要闭着眼戴牢滤镜才能下手给五星。 还是太“典型”了,尽管桥下一吻、Elliott对关水龙头的记忆尚算有新意,但通篇的姿态和格局,还是让人疑惑,轻巧些的少年同性电影为什么非得是这样。没有贬低的意味。 布景、演员、台词都没什么烟火气,也嚎哭也颤抖,却总挥不去不识人间疾苦的面孔。然而,是讨人喜欢的。Elliott可爱到心软,Clemente一点温厚一点狠劲儿,肋骨如琴键,是杂糅在小清新、性冷淡、些微抑郁里唯一莽撞的野气儿和性张力。其余游丝碧草、浮光跃金,足够人想借船细风,听他把诗念完。 码低几个自说自话。 Elliott在雨中回头那里,我突然有种奇异的感觉——Clemente是那只鹿,或者说是独角兽,闪亮的、银白色的身影奔逃,眨眼消失在丛林里。而Elliott反倒像玻璃樽里的白月季。 最后他跳进水库,我一度担心导演要俗套得晚节不保。 幸好。 但在还没看到结尾时,我忍不住想,在看他回去坐到妈妈身边后,我也仍旧觉得—— 他应该站在岸边完成那次溺水。
電影結尾,他愛的少年說:“也許那隻鹿是你幻想的呢?”
暴雨,他套上少年的外套奔跑,這裡的鏡頭在片頭閃現過,我突然猜想,也許,開車時撞上的是他自己呢,他就是幻想中的鹿,被車撞上,跳入水中的那一刻,他就像被撞倒的鹿,也像玻璃一樣碎掉了。
其實電影在他沉入水中的那一刻結束也挺好,他說,他死後,尸體一定漂在泰晤士河上,孤獨,憂鬱,痛苦,是只屬於夏天的少年的那種悸動,短促,戛然而止。
可是電影還有最後和解的那一段,他坐在母親旁邊,笑著看向樹林,想象中是那隻鹿緩緩走來,真實地存在過,眼睛也留過血,卻是在慢慢走來。
他曾像玻璃一樣碎掉過。
在《本杰明》中吸引无数同性目光的Phenix这次饰演了一个肌肉线条流畅有力的暴躁直男;在《去他*的世界》中男友力十足的Alex扮演了一个忧郁又细腻的文艺少年。
Elliot和Clement就像两个极端,他们总是被有形的无形的障碍阻隔开,而Elliot的母亲,喜欢蓝色衣服蓝色家具装饰的可怜离异妇女,总是被她想亲近的人所忽视,最后也把自己与世界隔绝。
天真且脆弱的Elliot总会被Phenix吸引,但我认为这不过是表面的,像水上倒影一样的“喜欢”,Elliot始终沉浸于自己的浪漫主义中不可自拔,就像他在自/慰的时候需要亲吻镜子中的自己。
即使两个人在互相交流,导演也不会经常让他们同框,反而用中近景特写+切换视角分割二人。
然而我个人认为它的主题不是同性间的爱情而是家庭的裂缝,Elliot一家的空气是永远沉重的、分裂的。当外来者(Clement)闯入时,矛盾重新转移并且加剧到他和Elliot和母亲身上。
Elliot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和Clement的亲吻的那种绝望的表情,简直伤透我了。
最后母子二人湿漉漉地坐在房檐下,伴随着德沃夏克的《月亮颂》,我也终于可以说Departure可以是美丽的。
电影的叙事缓慢,色调低,大量空镜和反复出现的极简主义音乐,在感官上提供了极强的舒适度。而我一开始是为了两位主演而来,结果差点窒息在这拧巴的关系中。
希望Alex Lawther是我今年最后一个新宠,但是看了一眼日历,17年还剩一个月,我也不敢确定。 Alex Lawther不得不说他一跃进入我今年的宠爱前三名。当时看《模仿游戏》时并没有太过注意他,《黑镜》的好感也只是去查了一查瞄了一眼。但是现在,解解真的要把心都给他,给他,他,他… 这次分享他的电影《离别是美丽的》,看这个电影的话,就是咔咔截图啊!停不下来啊!因为真的是非常美了。 1 导演一定是个“蓝色绿色控” 太明显的了,无处不在的蓝色,绿色。蓝色最多,男一男二的衣服,打火机,烟盒,妈妈的围巾,爸爸的衬衫,屋内的装饰品,容器,床单,墙壁……太多了,在电影中,这些“蓝色”真的太迷人了。还有绿色,绿瓶子,绿毛衣……另外,还有红色。红色的出现也非常和谐而搭调。还有白色的出现,当白色出现的时候,就会觉得可能不光导演的个人喜好,应该是他需要通过一些颜色,除了传达画面的细腻的美感以外,还有一些感受和想法被赋予和传递。 2 衣服,小物品等都很好看 衣服就是普通的衣服,但是都是非常好看的衣服,尤其那个来找妈妈的女人,是邻居朋友之类的吧!她穿的那一身都好好看(不多说参看上面的截图)。还有男一的两件绿色毛衣,一件有图案,一件没图案。还有爸爸的那件红色半高领的那件毛衣……我也是非常心水了。 另外,值得一提就是装饰器皿,杯具,餐具等,真的太美了,也是一水的蓝色,绿色。 3 心很破碎的妈妈 爸爸决定跟妈妈分开了,妈妈有自己的委屈和怨怼,她大概也不太能接受自己的爱情和婚姻遭受这样的“意外”和“嘲弄”吧?我个人不喜欢做剧透式的推荐,所以,你还是要自己看哦!但是爸爸何尝不是一个可怜人呢?他也尝试尽力去快乐的生活,去努力伪装并且维持,最后他做出这个决定,也是不想欺骗家人了,当然最不想欺骗自己了。 4 晶莹的小鹿 男主一直心念念的小鹿,那只瘸腿了的小鹿,其实就是他自己的隐喻了。而且他真的像一只晶莹的小鹿哦!眼神清澈,敏感纤弱。最后他的心也有一点“破碎”,像瘸了腿的小鹿,跌跌撞撞。因为爸爸妈妈的争吵,因为家庭的瓦解,还因为他的心动。爱有的时候让我们变得懦弱,也会容易受伤。 5 同性\家庭 好了,最后,这是一部同影,和今年的电影《我世界的中心》一样,同性部分并不是着重点,只是剧情和人物的一部分而已,家庭都是这两部电影非常重要的环节和核心。但是《我》最后是由破碎到重聚,原谅,唤醒爱。而《离》最后是,破碎就破碎,还要什么完美,放过了自己,我们才能远走高飞。 最后尼玛说的尬穿地表,意境都被自己破坏了~
油画一般的质感,Elliot的房间布置美如梦境。充斥着忧郁的蓝色。他将情欲演绎得好到位。
母亲和儿子都尝试用煮咖啡的形式来掩饰一种烦躁心绪,也都曾在浴缸中静默地独坐,来躲避外界的一切气味与讯息。
三次带着命运般绝望气息的吻,第一个是Elliot亲吻镜中的自己,建构起这个男孩脆弱且郁然的形象,也许正渴求于认同与爱抚。
第二个是Beatrice和Clement的吻。铺垫许久却仍然令观者失去定力的突然一吻。
第三次便是Elliot对Clement的吻,像是剥夺索取他人的一部分灵魂来填补自己的空缺。
最后儿子和爸爸在一起就是神作了。
性萌动的那点小忧伤啊,说不完道不尽。故事其实层次很足,只是都被导演个人的忧伤困住了。你这种情绪,我们都能懂,别人也说过好多次。
我只是一个会将死去的小鸟的羽毛插在头上,会去将幻想中死去的小鹿埋葬,会突然念起诗,会想写出像水从手指间流过的作为人的感觉,难过的时候会世界如深秋大片落叶,心底有一条河,安静又忧郁可能随时会和孤独一起死去的少年
太美了,把一切波澜的破败隐藏在镜头和音乐的美学之下,似乎再说:是的,生活就是a piece of shit,但活着,总可以遇见美好,即使美好会被腐蚀的内心摧毁。
镜头语言非常美而丰富 非常细腻 沉静而温柔 爆发有力 非常喜欢 非常击中我
這是一部「爆米花電影」,就像老式的炒爆米花,溫度慢慢在體内累積,到達某個點,嘭的一聲就炸了,過程會糾結和痛苦,但卻換來了一個新的自我。男主的内心好敏感,每次看到他因表露真情而懊惱,感覺既真誠又惹人憐愛。
忧郁,细腻,安静。90后导演+90后主演,这个组合就是美丽的。小图灵不是那种一眼惊艳的男孩,但越看越舒服,就像一只顺毛小鹿~~~
4.5星。这等水平的长片处女作不常见,如此细腻的家庭/情感/同性剧也不多见。导演说本片有自传色彩,就是在南法这样的场景中得到灵感并写就的。三个主演都很强,尤其男主-The Imitation Game中少年图灵的扮演者,非常出彩。音乐也棒,且可以很容易地改编为话剧。强烈推荐!
告别一个阶段,离开一段关系,再见曾经的生活,从来都是漫长的过程,接受需要时间,重生需要勇气,最后的再见,总会一步步走过去。风景如画的本片,忧愁和郁结是形态,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现在,越在乎的东西越不知如何对待,想要找到生命的出口却堕入无边的黑暗,但有一种信念,坚强的活着总归会遇见美好
你读普鲁斯特,你读兰波,你从你的眼神中看到了或许的爱慕。潜藏在体内的同性之感迸发,但被你细水长流般的抒发。但是那势能太大,以至于无法矜持,倾盆而下的爱将你们摧毁。本就支离破碎的家庭也无以为继,悻悻然,纵身一跃,回到液体中,回到母语中,回到那最原始的萌芽中。
父亲深柜,婚姻瓦解,母亲自顾不暇,儿子亦受困于荷尔蒙和性取向,斑斓村景,徒增伤感
男主心中的鹿、母亲的裙子、父亲的房子、克莱芒的摩托车,情感都表现地很直接。结局有些老套,但不影响整体很美,也有该有的细腻。95年导演的处女作,青涩地刚刚好。
看到有人讲性取向遗传这个理论真的是很神奇呀
题目翻译的这么诗意 内容却这般痛苦
最爱的一段独白:我一直感觉到,你给我的爱,是我期待的;而我给你的爱,是你爱要不要的。最爱的一段对话:— I tried. — What did you try? — To be happy. 这段对话好似包含了很多,自我内心的挣扎与纠结,我也曾尝试好好跟你生活,未曾想有些事真的勉强不来,HAPPY这种事情还真是装不出来啊。
Damn love it. A story about a pervert teenager, who wanks in front of the mirror, who peeps at naked ones from the bush, who fell in love with a boy, whose parents don't love each other, who wants to be a writer, who was looking for a dying deer. We are all perverts after all.
两条线都不搭,导演搞得所有角色都神经兮兮,不说人话。
妈妈是同妻,爸爸是深柜,儿子喜欢上了直男,妈妈喜欢上了儿子喜欢的直男,乱成一锅粥,不过影片每一帧都很好看,导演很对挑拍摄角度啊,希望下次挑个好点的剧本吧
请原谅我的一时冲动,请原谅我的意乱情迷,请原谅我爱你。
母亲极力维持日常中每一件小事的完好,似乎这样婚姻也会完好,其实离婚又怎么样呢?之所以会不安,是因为对于未知的恐惧,然而当真的面对之后,发现我还是我,这世界还是这世界,其实生活还是操蛋的那个样子,还能更糟么,似乎也并没有,life is a shit,just a shit。